布依族音乐特点与民间歌曲的类型

合集下载

布依族山歌 布依族的山歌有什么特色

布依族山歌 布依族的山歌有什么特色

布依族山歌布依族的山歌有什么特色>细数布依族山歌特色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其蕴含浓厚民族色彩的布依山歌最为出名,布依山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常常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各种悦耳动听的山歌,以表达自己的爱好和情感。

那么,你知道布依山歌有什么样的特色么?从布依山歌的结构形式、演唱方式和传统习惯来看,布依族山歌主要分为小调和大调两种形式。

小调山歌结构简单、用较低的声调和较快的速度来唱,分独唱、对唱、和唱三种格调,女性多用这种唱法。

大调是用很高的嗓音和较慢的速度表达,使相隔较远的人都能听到,其尾音较多较长,其演唱形式比较复杂,由1人领唱“头歌”和“合唱”两部分组成,曲调变化丰富,旋律奔腾豪放,一般多在比较大和庄重的场合中表现大调唱法。

布依族山歌的小调、大调艺术性很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扬委婉、稳中有变、清新脱俗、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风格,增强了山歌的艺术感染力。

望谟县现有的17个乡镇161个行政村1000余个村民组中,因环境、方言、民俗的不尽相同,人们对山歌的声调表达也不一样。

桑郎镇的山歌声调是八勒调,打易镇长田村一带的声调是“马菠萝”调,地处江边的油迈瑶族乡有“沿江小调”的山歌,坎边乡则是“尤乖”调和“由阿勒”调的发源地,再加上复兴镇“小调1”和“小调2”山歌,使望谟县的布依族山歌音调显得十分丰富。

中央民族歌舞团、贵州省民族歌舞团和音乐学院等专业文艺团体和专家都曾到望谟来采风,对挖掘的山歌资源进行整理归类。

布依山歌的歌词以生产生活知识、历史知识和天文地理知识为内容,优秀的谚语、格言也是布依山歌的表现方式,布依山歌用布依语音唱出,山歌唱词为5字以上,有曲调婉转、旋律活泼自由、比喻十分巧妙、字词押韵和谐的特点,还有热情开朗,结尾使用假声唱法和颤音的方式,可用四弦琴和二胡进行伴奏,还可用木叶吹奏出美妙动听的山歌。

布依山歌在曲调、旋律、发音和唱法上的特点,是布依人思想感情及风格特色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布依人对生产生活的热爱。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布依族的民歌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在20世纪以来的研究中,人们对布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曲调、旋律、节奏、音乐结构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

布依族民歌的曲调多样,旋律动人。

在旋律的构建上,布依族民歌常常运用高低音的起伏和跳跃来表现情感和意境。

布依族民歌音乐中常常融入山野的自然声音,如鸟鸣、虫鸣等,增加了音乐的生动感和真实感。

布依族民歌的节奏感强烈,鲜明地表现了布依族人民的激情和活力。

布依族民歌中常使用的节奏型有二拍、三拍、四拍等,常常以快速、跳跃的节奏形式展现。

布依族民歌的音乐结构也比较简单,常由两部分组成,常见的结构形式有AB、AAB、ABA等,突出了民歌的留白和段落感。

布依族民歌的音乐表现力丰富,既有热情奔放的歌曲,也有豪放洒脱的曲调。

布依族民歌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合唱、回旋、竞唱等。

布依族民歌的表演形式富有戏剧性,常常伴随着舞蹈和动作的表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在20世纪以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们通过对布依族民歌的收集、整理,揭示了其音乐形态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发现,布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表现了布依族人民的情感和民族特色。

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保护和传承布依族民歌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对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布依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推动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贵州黔南布依族歌谣介绍

贵州黔南布依族歌谣介绍

贵州黔南布依族歌谣介绍贵州黔南布依族是一支历史悠久、独特风格的少数民族,其歌谣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

在黔南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布依族人民流传着许多各具特色的歌谣,这些歌谣深深地印刻在了布依族人民的记忆当中,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向外展示自己文化的一面窗口。

一、布依族的歌谣概述布依族的歌谣文化可以追溯到最古老的传说时代。

布依族人民在生活、劳动、婚嫁、受教、祭祀、疗伤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歌谣,其中以劳动歌谣、祭祀歌谣、爱情歌谣最为流行。

这些歌谣在歌词、曲调、表演形式等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二、布依族歌谣的特点1. 曲调优美:布依族的歌谣曲调优美,常常选择自然、生动的文字,缓慢而沉稳的节奏让人想起那些久远而深沉的古老传说。

2. 歌词含义深刻:布依族歌谣歌词含义深刻,可以通过歌谣了解到布依族的信仰、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布依族文化的内涵。

3. 独特风格:布依族的歌谣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通过其文化传递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意义等方面的价值。

三、布依族歌谣的表演形式布依族歌谣的表演形式比较多样,占主导地位的是朗诵和吟唱。

朗诵是指一些歌谣演唱者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歌谣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这种表演形式在布依族歌谣中往往比较常见。

而吟唱则是指将歌谣以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布依族人民常常以重音和拖长音调的方式表达出歌谣的韵味和情感。

四、布依族歌谣在生活中的应用布依族人民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歌谣,它是他们传递文化、习俗、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一种方式。

他们在劳动、婚嫁、祭祀、教育和治疗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歌谣,这些歌谣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成为了布依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布依族歌谣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

它在传承布依族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每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是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的精神力量之一,因此保护和传承布依族歌谣文化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布依山歌是贵州省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就是“十八调”,它是布依山歌中最为著名和受欢迎的一种曲调。

本文将从音乐形式、歌词内容、节奏韵律和表演特色四个方面来谈谈“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十八调”在歌词内容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歌词通俗易懂,富有感情,表现了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歌颂了山川河流、风花雪月、人民生活、劳动工作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以及对亲情、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的真挚表达。

在表现手法上,歌词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化、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歌词内容,布依山歌“十八调”展现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调”在节奏韵律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布依山歌“十八调”节奏明快、简洁流畅,并且具有很强的舞蹈性,让人听了会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它的韵律轻盈优美,充满活力和动感,给人以愉悦和愉快的感受。

布依山歌“十八调”还注重乐曲的变化和对比,节奏旋律丰富多彩,层次分明,让人听了耳目一新,感觉愉悦。

“十八调”不仅在歌词内容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在音乐节奏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给人以愉悦和愉快的感受。

布依山歌“十八调”在表演特色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它在表演形式上多种多样,有独唱、重唱、对唱、集体合唱等多种形式,丰富了表演形式和内容。

在表演方式上,布依山歌“十八调”有的是单独表演,有的是伴有舞蹈表演,有的是合声合唱,还有的是其他形式的表演,形式多样,富有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在表演服饰上,布依山歌“十八调”也非常注重色彩和图案的搭配,服饰充满民族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加了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而且,布依山歌“十八调”还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舞蹈动作、手势动作等,这些动作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该曲调的情感和内涵,增加了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浅析布依族民歌的特点

浅析布依族民歌的特点

Northern Music 31music history 民族音乐浅析布依族民歌的特点宋橙慧(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作为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布依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与变迁,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化历史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布依族的民间歌曲就是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而具有魅力色彩的元素之一,伴随着热情淳朴的布依族人民的世世代代。

但是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地方方言,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影响,使得布依族的民间歌曲有着各式各样的体裁与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笔者将从布依族传统民歌的分类、布依族传统民歌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布依族民歌的演唱来浅析其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布依族的精髓。

【关键词】布依族;传统民歌;继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31-03【本文著录格式】宋橙慧.浅析布依族民歌的特点[J].北方音乐,2020,10(19):31-33.一、布依族传统民歌的分类及特点在主要聚居区的布依族人民,他们在民间音乐方面留存着本民族原有的风貌。

民歌可分为山歌、浪哨歌(情歌)、礼俗歌、等几大部分。

主要以二声部的大歌、小歌和单声部的 大调、小调最有特色。

(一)山歌山歌是布依族的民间歌曲中的主要歌种。

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以来的劳动生产、生活中,用来表现内心情绪的小曲,抒情性较强,是众多民歌体裁中,布依族人们最喜爱的一种。

歌曲主要特点为曲调简练,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单一的结构,以物抒情,有时即兴创作。

在布依族山歌中是最具特色的歌种则是“尤阿勒”“尤乖”。

“尤乖”的汉语意思为“情人哟”,分为商调式的山歌。

注:谱例摘自《民族志资料汇编》“尤阿勒”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可爱的情人”。

每个乐句结束时,都用强调徵调式的主音进行,较短的拖腔,较平稳的旋律进行,使之赋予歌唱性和叙述性。

布依族山歌中的另一种“高山腔”,则别有一番风味,高亢的曲调,嘹亮的嗓音,感情表达得激扬奔放。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他们的民歌音乐具有独特的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从20世纪以来的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进行研究,探讨其音乐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对当代的影响。

布依族民歌音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曲调和歌词方面。

布依族的民歌音乐以其独特的曲调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在曲调方面,布依族民歌音乐常采用简单明快的旋律,这与其生活方式和音乐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布依族人民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常常深刻地反映在他们的歌曲中。

布依族民歌音乐的歌词也非常丰富多彩,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爱情、家乡、祖国等。

这些歌词不仅表达了布依族人民的情感,也传承了他们的文化传统。

布依族民歌音乐的发展历程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在旧中国时期,布依族的民歌音乐一直是传统的口头传承,并且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布依族的民歌音乐开始得到了更多的弘扬和传播。

很多布依族的音乐人开始积极创作和演唱自己的民歌,他们的作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音乐产业的发展,布依族的民歌音乐也开始走向了世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布依族民歌音乐对当代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布依族的民歌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它丰富多彩的曲调和深情的歌词,不仅表达了布依族人民的情感,也启发了他们的情感。

布依族的民歌音乐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了解布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布依族的民歌音乐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民歌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丰富的发展历程和深远的当代影响。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布依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布依山歌是布依族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布依
山歌通常有18个调式,被称为“十八调”。

“十八调”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

一、音乐表现力强
布依山歌“十八调”的音乐表现力非常强,适合表达布依族人民的感情和思想。

例如,“慢调”可以表现哀思和内敛,而“快调”可以表达欢快和祝福。

二、歌词幽默、真实
布依山歌的歌词通常很幽默,能够反映布依族人的生活和思想。

有的歌词真实地反映
了布依族人的生活,有的则是对现实的嘲讽和批评。

三、曲式独特
“十八调”中,每一调都有自己独特的曲式,而且音乐与歌词相互补充,形成完美的
艺术品。

四、文化吸收性强
布依山歌是广西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仅仅反映了布依族的文化,也
吸收了广泛的民间文化。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布依山歌都有不同的特色,因此也
体现了布依族文化的多元性。

五、民间性强
布依山歌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具有民间性的特质,如朴实、淳朴、自然等。

布依山歌
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贴近人民,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六、传承性强
布依山歌是布依族人民流传多年的民间艺术,既有口头传承,也有书面记录。

在当代,布依山歌的传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助推了它的发展和保护。

总之,“十八调”是布依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音乐表现力强、歌词幽默真实、
曲式独特、文化吸收性强、民间性强和传承性强等特点,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研究。

浅析贵州黔南布依族山歌的音乐特点——以《咕噜山歌》为例

浅析贵州黔南布依族山歌的音乐特点——以《咕噜山歌》为例

1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24经济发展、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各个土语之间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也不尽相同。

第一土语区是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地,大多数音乐还保留有本民族鲜明的特点,这一土语区一般分为多声部民歌和单声部民歌两类,多声部中的大歌、小歌和单声部歌曲中的大、小调最有特点。

第二土语区的歌曲是按照歌词所用语言分类,用汉语演唱的叫“明歌”,用布依族演唱的叫“土歌”,他们根据歌词篇幅的长短又分为“长歌”和“短歌”两类。

“短歌”用于抒情,“长歌”用于叙事,内容为咏唱本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短歌就是这个区的作品《好花红》。

第三土语区是与汉族、苗祖、彝族等民族杂居,村寨也比较分散,这就使得这个土语区的音乐文化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无论是风格还是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

布依族的音乐丰富多彩,大多数都是以唱歌来叙述历史,表达爱情,传承习俗和歌唱生活,布依族音乐的音域大多都比较窄,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八度,更多的都是四、五度,而在曲调的开始处一般都用上升的音调。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布依族音乐艺术发展又更进了一大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坡、好花红艺术节等,推动了布依族音乐文化的迅速发展与交流。

(三)贵州黔南布依族山歌的类型布依族歌曲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极为广泛。

贵州黔南布依族山歌可分类为土歌、大歌、小歌等。

大歌是在比较庄重的聚会场合下唱的歌曲,其内容和题材随着特定的场合而变化,一般是在叙事、迎送宾客和祝福丰收时歌唱的题材,歌曲较长,用真桑演唱,由歌头、正歌及歌尾组成。

而小歌类歌曲其节奏多属于快节奏,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特点,使得布依族的民族音乐节奏旋律明快,律动感十足,成为了该民族的音乐主要特色之一。

比如《咕噜山歌》就属于布依族山歌的小歌类,该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加入了大量的衬词进去,使其音乐内容更加独特、丰富,极具民族艺术特色。

布依山歌能传唱至今,足以见证了它强大的生命力,黔南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使布依族山歌的传承群体也呈现出传唱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1. 引言1.1 布依山歌的起源布依山歌起源于布依族这一独特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传,布依山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当时布依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根据自然环境和生活经历创作了一系列歌曲,形成了布依山歌的初步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依山歌逐渐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点。

布依山歌源自大自然和劳动生活,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布依族人民用歌声来歌颂自然、赞美生活,反映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布依山歌以其深沉而朴实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成为布依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布依山歌的起源根深叶茂,承载着布依族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是布依族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

通过对布依山歌起源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在今天和未来,布依山歌将继续闪耀其独特的光芒,传承下去。

1.2 布依山歌的地域特色布依山歌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群。

布依族是一个居住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群山环抱的地区,因此布依山歌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布依山歌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布依山歌的歌曲内容多为歌颂自然和生活,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布依山歌的音乐风格受到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如山歌、花鼓戏等,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布依山歌的表演形式常常结合舞蹈和器乐,展现出布依族人民朴实而热情的生活态度。

布依山歌的地域特色不仅体现在歌曲内容上,更体现在音乐风格、表演形式等方面,展现出布依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2. 正文2.1 十八调的音乐形式布依山歌“十八调”的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其独特的音乐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在音乐形式上,布依山歌“十八调”包括了八调歌和十调歌。

八调歌分为南调和北调,南调以甜美柔情为主,北调则以粗犷激越为特点。

十调歌则包括了平调、泪调、愤调等不同风格,每一调都有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

浅谈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

浅谈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

66孙 婕:浅谈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布依族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别具一格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极具特色的民歌风格在民族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布依族民歌风格多样化,在曲调、旋律以及音阶上都有着属于它本身的独特艺术魅力,为了实现该项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就必须加强对布依族民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能够全面展现出布依族民歌之美。

一、布依族民歌的曲调艺术特色在布依族民歌系列中,浪哨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歌种,该歌种曲调多样,能够充分展示出布依族人民的歌唱才华,表达出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

浪哨歌是布依族在社交活动中一种特定的歌唱体裁,通常用来表达纯洁爱情内容,具有一定场景特色。

布依族浪哨歌曲调主要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大调、小调、妹调以及勒尤调[1]。

(一)大调。

布依族浪哨歌大调的曲调通常表现为上下结构,歌曲旋律就像是一种生活语言,比如广泛流行在望谟地区的著名布依族民歌《看妹害羞不害羞》。

该类大调民歌整体旋律呈现出较为平稳的特点,音域不宽,常常被布依族人民用来歌唱山川,具有吟诵的艺术文化特点。

(二)小调。

布依族浪哨歌小调的曲调内容较为丰富,由于受到不同地区方言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促使该类曲调浪哨歌呈现出体裁多样化、风格多彩纷繁的特点。

例如,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区望谟县一带流行的小调《竹筒情歌》,该类小调民歌的曲调通常表现为一句变体式,整首歌曲演唱缓慢,表现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三)妹调。

妹调是布依族浪哨歌中一个不可多得的歌种,其更加注重于对歌词内容本身的表达,音域不宽,歌唱情感委婉细腻,主要流行于贵州关岭、兴仁等地区。

浪哨歌中的妹调歌曲多为对唱,歌词有长有短,歌唱者为了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可以以歌传情,通宵达旦进行对唱。

(四)勒尤调。

在布依族浪哨歌民歌中,勒尤调是一个风格独特的歌种,它来源于对布依族传统乐器勒尤演奏音响的模仿。

该类曲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贵州的贞丰、望谟等地区,当地布依族人民常用勒尤调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

浅浅谈布依山歌“十八调”的艺术特色布依山歌是中国少数民族布依族的传统音乐形式,其曲调被称为“十八调”。

布依族居住在中国贵州省南部的山区地带,布依山歌自古以来就是其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是布依族人民反映生活、情感、爱情、民间故事、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艺术。

布依山歌“十八调”是其音乐形式特色之一。

十八调指的是布依山歌的曲调有十八种,每种曲调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方式。

这种音乐形式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音乐相比,其特点正在于其曲调的區别。

以布依山歌的“第一调”为例,这种曲调以“短、劲、急、舒适”为主旋律,强烈的节奏感和简洁的旋律构成特点,营造出一种神秘、紧张和激动的氛围,寓意着布依族人民勇敢迎接挑战、抵御外敌的精神状态。

另一个布依山歌的特点是其较高的音调和具有节奏感的和声。

由于布依族人常常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歌声穿越山谷,使用高音域是必要的。

在布依山歌中,高音音调与低音和声形成对比,强化了节奏的感觉,让整个乐曲更为生动、有力。

此外,布依山歌的另一特点是艺术表现力的多样性。

布依族人们通过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歌曲的歌词内容复杂多变,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文化。

布依山歌歌唱的方式多样,有独唱、对唱、重唱等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艺术形式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某种思考方式和文化传承。

总之,布依山歌“十八调”是布依族民间音乐的独特特色。

其丰富的音乐形式、高亢的音调、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向我们展示了布依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份丰富而多元的民族文化遗产。

贵州布依族民歌音乐风格特点解析

贵州布依族民歌音乐风格特点解析
现谈情说爱 、倾 诉衷肠 、设宴待客 ,婚丧嫁取 、谈论生产知识 、叙述历史典故等 内容 ,内容 丰富而歌情达意。然而 ,在时代 变迁 的洪流 中,这些依靠人 民群众 口传心授 的民族音乐 ,有些 已处在濒 临失传 的境地 。在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 明的今 天 ,布依族 民歌是值得倍加珍惜保护的艺术: 化遗产 。 民歌歌种形式 多样

… - ● … …
鸣 喂 )
, 一 ——— — 、、

… …
暑;发 们

_ 一 f ■ _ _
呀 !

一 I 一 ●
(哩 )好 久 嘲


一 l _ _ … ● ■
瞅 ,十 年 早 :
k :

■ ●


… …


歌唱形式、歌 曲内容 、曲调特点及音乐风格等也有着不 同之处 ,具有鲜 明的地域性而风格各异 。
三 、与地方风俗 紧密 联系,表 现 内容丰富多彩
布依族人 民喜欢唱歌 ,歌唱活动遍及 民族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 ,每逢喜庆节 日,大 多有酒必歌 ,有歌必酒 ,歌声昼夜 不
停 ,唱歌成为社会 生活、酒席宴会的主要文化生活方式 。 “ 浪哨 ”意为与姑娘 同坐之意 ,是布依族 青年 男女谈情 说爱以歌传
问、爱慕、盟誓、思念、送别之情 ,见物 生情 、即兴编唱是浪哨初识过程中青年男女必须具备 的素质 。演 唱有有 单唱、双唱、 集体唱 、单歌 、双 歌等 形式,其 中双歌 以组为单位 ,由说 白和主体 吟唱两 部分进行分歌演唱 ,十分幽默风趣 ,寓意不直接表 露, 演 唱者必须根据 当时演 唱气氛 结合歌 的内容去揣摩 。 浪 哨歌 结构 常采 用主导乐句变化重复性 的二联句或三联句 ,调式多

布依族音乐特点与民间歌曲的类型

布依族音乐特点与民间歌曲的类型

布依族音乐特点与
民间歌曲的类型
大调
结构为上下句体,节奏平和,速度舒缓,旋律多为级进,演唱时常用滑音、波音和颤音。

流行于望谟的“尤阿勒”、“马保罗”亦属大调一类。

小调
基本上是一个乐句的多次变化重复。

常以最低音起唱,作阶梯式(或波浪式)上行到最高音;旋律进行比较自由,常随歌词和情绪的变化而流动;结尾多用假声和颤音。

情绪开朗,
富于风趣。

笔管歌
唱时以笔管(一种横吹单簧竹管乐器)伴奏,故名。

多用汉语演唱,有前奏、间奏、结尾的4乐句乐段结构,徵调式。

曲调流畅优美,有时伴奏者运用变奏手法,与歌声形成复调
关系。

勒尤调
勒尤是一种双簧直吹的木管乐器,它的音调委婉深情,具有思慕想念的意味,青年们常用以表达对爱情的渴求。

后来填上简单的歌词,主要用“勒、哩、哦、欧”等象声词来模仿勒尤的音调,从而形成一种带有器乐性的声乐体裁,勒尤调即以此而得名。

妹调
以sol、la、do、re4音组成,感情质朴,切分节奏的运用很有特点。

四弦胡情歌
流行于罗甸县一带,以四弦胡琴伴奏而得名。

曲调基本是一个乐句的变化重复,宫调式,
感情细腻、委婉。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布依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贵州省的一些山区地带。

布依族的音乐文化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布依族的音乐形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对于研究布依族的音乐文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布依族的民歌可以分为故事类和抒情类两大类别。

故事类民歌通常是反映历史事件或传说的故事,如《贵州抗日纪事》等;抒情类民歌则是表达布依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的歌曲,如《布依山歌》等。

这些歌曲多数是由口传、世代相传的,没有统一的曲谱和写法。

歌词通俗易懂,旋律简单明快,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唱。

布依族的音乐形态还包括了一些特有的乐器。

布依族的乐器主要有簧笛、双簧、二胡、竹唢呐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竹唢呐,它是一种由竹子制作成的吹奏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布依族的音乐形态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布依族开始接触到了外来文化,例如中国的东北流行歌曲和西方的流行音乐等。

这些新的音乐形式渐渐地融入了布依族的音乐文化中,使其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布依族的音乐形态研究主要包括对布依族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以及对其演变和发展的探讨。

研究人员通常会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的方式,记录和收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布依族人唱的歌曲,以及他们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方式。

还需要对历史文献进行研究,了解布依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布依族的音乐形态研究对于推动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布依族音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布依族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和传承布依族的音乐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布依族的音乐文化。

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推动中国多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

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种类与音乐特征调查探究

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种类与音乐特征调查探究

0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7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种类与音乐特征调查探究彭雪萍摘 要:“十八调”是黔南贵定布依族山歌中最有魅力的歌调,它以一首歌词可用十八种唱腔演唱而著名。

山歌“十八调”唱腔优美、唱词丰富、情感表达细腻、演唱方式多变、诙谐有趣而受广大歌友的喜爱,传唱广泛。

为此,笔者基于采风、访谈及文献等方式收集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的原始资料,对贵定布依族“十八调”的种类、演唱形式、音调特点、唱词特点、传承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以期待能为喜欢民族民间山歌演唱的歌友学习实践和传承弘扬布依族音乐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黔南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音乐特征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彭雪萍(1974-),女,大学本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引 言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其中布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风俗及音乐文化。

在贵州,布依族山歌、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是民族民间璀璨的音乐文化瑰宝。

在贵州黔南,布依族是主体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黔南贵定、惠水、长顺、荔波等县境内。

黔南州贵定县境内的布依族山歌“十八调”是贵定县布依族同胞智慧的精神体现,被誉为“布依族的千年精神史诗,人类口头遗产的音乐瑰宝”。

2020年8月15日,受黔南州布依族山歌协会副主席罗廷龙老师的邀请,笔者与卢忠华、吴亚丹、李志力三位老师参加了贵定县文化馆2020年文艺创作采风主题活动,到贵定县沿山镇石板寨进行民族民间音乐调研采风,有幸访谈当今在布依族山歌歌坛中最有影响力的几位贵定布依族歌师(罗兰芬、罗有玉、宋薇、胡敏涓、罗廷秀、罗凤莲、罗琼)。

访谈过程中受到各位歌师的热情接待,同时为我们进行不厌其烦的解答、毫无保留的献唱,让我们深入地、完整地感受到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的艺术魅力,特以此文向各位歌师致谢的同时更是一种对贵定布依族山歌“十八调”艺术魅力的一种崇敬,也是对罗兰芬、罗有玉、宋薇、胡敏涓等歌师对坚守传承和弘扬山歌“十八调”的点赞。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布依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其中民歌的音乐形态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旨在理解其演绎方式、创作技巧和文化价值。

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的特征之一是其多样性。

布依族分布地区广泛,不同地区和部落都有自己特有的音乐形态。

因此,布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常常被归类为地方民歌或族群民歌。

布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还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信仰。

布依族有丰富的婚礼、葬礼、祭祀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有其特有的音乐形式。

例如,布依族婚礼上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葬礼上的“安魂曲”等音乐形式都是反映布依族文化习俗和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世纪以来,布依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反映在其民歌的音乐形式中。

例如,1960年代至1970年代,布依族民歌的音乐形式大量使用吉他、电子琴等西方乐器,这反映了时代氛围的影响。

而近年来,在保持传统音乐形式基础上,不少布依族歌手还融入了流行音乐元素,使其音乐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

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布依族文化,还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了解。

因此,开展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展现了布依族的丰富音乐文化。

本文将从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及音乐形态等方面对布依族民歌音乐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布依族民歌音乐的魅力。

一、布依族民歌音乐的起源布依族民歌音乐起源于布依族的日常生活和劳动活动。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布依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歌音乐传统。

布依族民歌音乐通常是根据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创作,表现了他们的劳动、爱情、家庭、友情等各个方面的生活体验。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布依族民歌音乐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布依族民歌音乐不断吸收和融合了各种民族音乐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态。

布依族音乐也开始走向舞台,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成为了一种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的音乐形式。

布依族民歌音乐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歌词表达真挚感人:布依族民歌音乐的歌词往往非常真挚感人,表达了布依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歌词内容涉及到布依族人民的生活、爱情、家庭、友情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2.曲调优美动人:布依族民歌音乐的曲调优美动人,富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曲调中融入了大量的布依族传统音乐元素,独特而富有个性。

3.传统与现代相融合: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布依族民歌音乐开始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如流行音乐、摇滚乐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形态。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使得布依族民歌音乐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吸引力。

布依族民歌音乐作为布依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音乐形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

通过对布依族民歌音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中,布依族民歌音乐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布依族的音乐和舞蹈

布依族的音乐和舞蹈

戏曲音乐
布依戏 八音坐唱
布依戏
布依戏产生的历史不长,大约只有100多年。布依戏有两 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改编 的,反映布依族 的社会生活,演员穿布依族服装,用布依语演唱,主要剧 目有:《三月三》、《六月六》、《穷姑爷》、《人财两 空》、《金竹情》、《罗细杏》、《红康金》、《四结亲 》、《借亲记 》等。 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风俗习惯 和男女爱情等。其中《罗细杏》曾获 1984年全国少数民 族戏剧会演优秀奖。另一种是根据汉族故事或说唱改编的 ,服装和道具也和汉族戏 剧基本相同,用汉语道白,布依 语演唱。主要剧目有《红灯记》、《蟒蛇记》、《百合记 》、《朱砂记》、《鹦哥记》、《摇钱记》、《玉堂春》 、《秦香莲》、《祝英台》等。
贵州各地的布依族舞蹈
独山县、荔波县
落别、扁担山、贡坡 全舞分四段,演绎劳作
盘县特区
铜鼓和刷把
击鼓者指挥
程序
踏唢呐节奏,手势优雅
源于祭祀 敲击打大钹和铜鼓
随鼓点起舞
黔南、黔西 春节、三月三、六月六 互掷花包,表达爱慕
此外还 有
狮子舞、红灯舞、织布舞、刺锤舞、 丰收舞····· ····
之情
布依族舞蹈的特点
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 木叶、笛子等。Biblioteka 关于 姊妹箫的传说洞箫
月琴
唢呐
关于姊妹箫
姊妹箫,布依语称 “茂能”。一种古朴、制作简单的原始民间乐 器。音乐上有奔放欢快和深沉委婉的旋律。小 伙子会用轻快的“求婚调”和分别已久的“相 思调”传情表意,寻知音、求离偶,缔结美满 的幸福姻缘。 关于姊妹箫的传说 主人公:妹珍、路灵(路 敏的哥哥)、路敏
2.褪去民族服饰,歌颂党 歌颂国家 C:\Users\damoon20 11\Desktop\视频\洗 衣歌.mp4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从江、黔西南、黔东南、黔南、黔中等地区。

他们的民歌音乐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受到了现代音乐的影响,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风格。

布依族民歌音乐是一种集体性民间音乐形式,多由布依族群众在生活和劳动中创作,并传唱。

它通常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内容涵盖了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

在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经历了以下几个显著的变化和发展。

布依族民歌音乐在20世纪初受到了现代音乐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传统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布依族民歌音乐也开始吸收了一些西方音乐元素,如西洋乐器、和声等。

这为布依族民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0世纪中叶至末期,布依族民歌音乐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和个性化。

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提倡,布依族民歌音乐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

一些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开始涌现,如流行音乐、民谣音乐等,这些音乐形式的出现使布依族民歌音乐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

布依族民歌音乐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呈现出了现代化和电子化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媒的普及,电子音乐在布依族地区逐渐流行起来。

一些布依族歌手开始运用电子乐器和电脑音乐软件进行创作和演唱,使布依族民歌音乐具有了更加现代化和时尚的特点。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受到了现代音乐的影响,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特色。

现在的布依族民歌音乐既有着传统的民族风格,又融合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具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布依族民歌音乐还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世人呈现更加多姿多彩的音乐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依族音乐特点与
民间歌曲的类型
大调
结构为上下句体,节奏平和,速度舒缓,旋律多为级进,演唱时常用滑音、波音和颤音。

流行于望谟的“尤阿勒”、“马保罗”亦属大调一类。

小调
基本上是一个乐句的多次变化重复。

常以最低音起唱,作阶梯式(或波浪式)上行到最高音;旋律进行比较自由,常随歌词和情绪的变化而流动;结尾多用假声和颤音。

情绪开朗,
富于风趣。

笔管歌
唱时以笔管(一种横吹单簧竹管乐器)伴奏,故名。

多用汉语演唱,有前奏、间奏、结尾的4乐句乐段结构,徵调式。

曲调流畅优美,有时伴奏者运用变奏手法,与歌声形成复调
关系。

勒尤调
勒尤是一种双簧直吹的木管乐器,它的音调委婉深情,具有思慕想念的意味,青年们常用以表达对爱情的渴求。

后来填上简单的歌词,主要用“勒、哩、哦、欧”等象声词来模仿勒尤的音调,从而形成一种带有器乐性的声乐体裁,勒尤调即以此而得名。

妹调
以sol、la、do、re4音组成,感情质朴,切分节奏的运用很有特点。

四弦胡情歌
流行于罗甸县一带,以四弦胡琴伴奏而得名。

曲调基本是一个乐句的变化重复,宫调式,
感情细腻、委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