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实流程及数据
阿基米德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2. 加深对浮力、重力以及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理解。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其公式可表示为:F浮 = G排液× g × V排液其中,F浮为物体所受浮力,G排液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为重力加速度,V排液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1. 弹簧测力计2. 溢水杯3. 被测重物4. 小桶5. 水四、实验步骤1. 将溢水杯装满水,确保水表面与溢水口相平。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被测重物的重力,记录为F1。
3. 将被测重物缓慢放入溢水杯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4. 使用小桶收集被测重物排开的水,将小桶连同收集的水一起称重,记录为F3。
5.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桶的重力,记录为F4。
6. 计算被测重物所受浮力:F浮 = F1 - F2。
7. 计算被测重物排开水的重力:G排液 = F3 - F4。
8. 比较F浮与G排液,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实验数据:| 被测重物重力F1/N | 弹簧测力计示数F2/N | 排开水的重力F3/N | 小桶重力F4/N | 浮力F浮/N | 排开水的重力G排液/N ||-------------------|---------------------|------------------|---------------|------------|----------------------|| 10 | 5 | 8 | 2 | 5 | 6 |实验结果:通过比较F浮与G排液,发现F浮 = G排液,即被测重物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而排开水的重力则间接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的步骤(称小桶重力F1;空中称物重F2;水中称读数F3;称小桶和水的重力F4)
结论:(当F2-F3=F4-F1时结论成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2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来源:学科网]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_____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g取10 N/kg)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实验1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实验1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实验材料:1.密度不同的物体(可使用塑料球、金属球等)2.高精度天平3.容器4.水5.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在实验记录表格上记录每个物体的重量,并计算出每个物体的体积。
2.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重量。
3.使用天平来测量每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4.将容器装满水,并记录完整实验装置的重量。
5.用天平测量每个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6.计算每个物体的浮力,即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减去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
7.计算浮力与每个物体的排开的水的重量(即容器装满水后的重量)之间的比值。
8.比较所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重量是否相等。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应该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验证该原理,我们可以计算每个物体的浮力,并与排开的水的重量进行比较。
实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选择密度不同的物体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该原理,每个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应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因此,如果实验结果显示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确信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在实验中,每个物体的浮力与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这与阿基米德原理的描述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该原理的准确性。
实验优化: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并确保水的容器没有任何漏洞。
另外,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每次实验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重量之间的比值。
这样可以进一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实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问题,从而设计出合适的船只、潜艇等水舰。
此外,该原理还可以帮助科学家测量物体的密度,并对液体的浓度进行计算等。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确定物体真实重量
步骤:
1. 使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记录下数值为m1。
2. 确保天平的准确性,进行零位调节。
3. 另外准备一个容器,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
4. 通过吊钩将物体固定在容器中,并保持悬浮状态。
5. 在空气中再次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为m2。
实验二: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后的净重
步骤:
1. 将已测得的m2值填入计算公式F = m2 * g中,得出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力。
2. 用容器接收物体排除的液体,称量容器中的液体质量,记录为m3。
3. 将液体质量m3代入计算公式F = m3 * g中,得到液体的重力。
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应等于排除的液体重力,即F(浮力) = F(液体重力)。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
果,我们可以比较这两个重力值,并进行讨论。
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过程无误,物体所受浮力应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2、学习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的方法。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_{浮} = G_{排}$浮力的计算方法:$F_{浮} = F_{示重差} = G F_{拉}$,其中$G$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_{拉}$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拉力。
排开液体重力的计算方法:$G_{排} = m_{排}g =ρ_{液}V_{排}g$,其中$m_{排}$为排开液体的质量,$ρ_{液}$为液体的密度,$V_{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实验器材1、弹簧测力计2、铁块、铝块、铜块(体积相同)3、溢水杯4、小桶5、水6、细线四、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_{1}$,并记录下来。
2、将溢水杯装满水,使水面与溢水口相平。
3、用细线将铁块拴住,慢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直至完全浸没,同时用小桶接住溢出的水。
4、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1}$,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F_{浮 1} = G_{1} F_{1}$。
5、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G_{总 1}$,计算出排开液体的重力$G_{排 1} = G_{总 1} G_{桶}$($G_{桶}$为小桶的重力)。
6、重复步骤 1 至 5,分别测量铝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
7、改变液体的种类(如盐水),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量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物体|空气中重力$G$(N)|液体中拉力$F_{拉}$(N)|浮力$F_{浮}$(N)|小桶重力$G_{桶}$(N)|小桶和溢出水总重力$G_{总}$(N)|排开液体重力$G_{排}$(N)||||||||||铁块|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铝块|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铜块|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并进行比较。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流程及数据教学文案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流程及数据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说明:此页用来搜集实验数据实验1:测量物体的浮力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______N2.将勾码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F=________N3.示数变_______(大/小),示数差_______N4.F浮=_______N实验2: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上端开口的烧杯1,烧杯2,水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勾码的重力F1=_____N,测出空烧杯2的重力G=_____N;杯2步骤二:将水倒入烧杯中至开口处;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步骤三:将勾码浸没在水中,排出水,并测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_____N,求出勾码所受到的浮力F浮= F1- F2=_____N步骤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G水+G杯2=____N;步骤五:计算出水的重力G水=______N;步骤六:比较G水与F浮的大小。
G水______F浮课堂练习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 l B.F2 C.F3 D.F42、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 (变大/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_______ (变大/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l0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7N,竖直向上B.10N,竖直向下C.3N,竖直向下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D.3N,竖直向上5、所受重力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悬挂而浸没在水中,则()A.悬挂铜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B.悬挂铁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C.悬挂铝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6、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勘查,当潜水员浸没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在初中,学习了浮力后,许多学生会有崩溃的感觉。
问题是什么?密度,压力和浮力的知识交织在一起,这使得开始一个主题非常困难。
自然,有一些因素使该部分的内容更全面,而一些基本技能不够扎实。
但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仅限于浮力公式,但他们不了解该公式的起源。
在这里,图解的物理学将带您重新了解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并加深您对浮力公式的理解。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浮力的原因:
浮力是否像液体压力一样与深度相关?
让我们看看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
步骤1:了解设备
步骤2: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步骤3:测量空桶重量并记录下来
步骤4:将物体浸入水中,收集溢流水,将物体浸入水中后读出弹簧
测功机的指示并记录下来
步骤5:测量并记录收集的溢水和小桶的总重量
总结结论
在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四个数据:
1,物体在空中的重量4n;
2.水中物体的“重量”为2.5 N;
3.空桶重量为0.5N;
4.空桶和洒水的总重量为2N。
通过比较以上数据,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刚好等于它所置换的水的重量。
太神奇了吗?
根据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借助计算水的重量的方法,可以间接获得浮力公式:
F float = G行= m行
G =ρ液体v行g。
证明阿基米德浮力定理实验步骤
证明阿基米德浮力定理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
- 一个大玻璃烧杯或透明容器
-水
-一个悬挂装置(如支架、钳子等)
-一个精密天平
-一个可沉入水中的物体(例如金属块或石块)
2. 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 将物体悬挂在悬挂装置上
- 使用精密天平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记录数值
3. 测量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 将玻璃烧杯或透明容器加入适量水
- 将悬挂着物体的装置放入水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
- 使用精密天平测量物体在水中的重力,记录数值
4. 计算浮力值
- 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 计算并记录浮力值
5. 测量排开水的体积
- 从容器中取出物体
- 测量水位下降的体积,即为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
6. 验证阿基米德浮力定理
- 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定理,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 将排开水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得到排开水的重力
- 比较浮力值和排开水的重力,二者应当相等或非常接近
7. 结论
- 如果浮力值与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或非常接近,则实验成功验证了阿基米德浮力定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固体在液体中浮力的存在,并量化浮力的大小。
同时也验证了阿基米德关于浮力等于排开液体重力的著名定理。
验证阿基米德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二、实验目的:1.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2. 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金属块3. 细线4. 量筒5. 适量的水四、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浮 = G排液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液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
五、实验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并记下金属块的重力G。
2.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
3. 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V2。
4.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则F浮 = G - F示。
5. 计算量筒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2 - V1),即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6. 计算排开水的重力G排水 = V排 g水。
7. 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得出结论。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 金属块重力G:10N- 量筒水面示数V1:50ml- 量筒水面示数V2:60ml- 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8N- 水的密度g水:1g/cm³2. 计算结果:- 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 V2 - V1 = 60ml - 50ml = 10ml- 排开水的重力G排水 = V排 g水= 10ml 1g/cm³ = 10g- 浮力F浮 = G - F示 = 10N - 8N = 2N3. 结果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F浮应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水。
- 实验结果显示,F浮 = 2N,G排水 = 10g = 0.01N。
- 由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导致F浮与G排水不完全相等,但总体上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量筒等实验器材,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掌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学习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原理。
二、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数学表达式为:F浮= G排= ρ水V排g,其中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水表示水的密度,V排表示排开水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器材:铁块、弹簧测力计、细线、水、量筒、溢水杯、毛巾等。
2. 步骤:(1)用细线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的重力G;(2)将溢水杯装满水,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收集排出的水;(3)计算排开水的体积V排= V溢水;(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 ρ水V 排g;(5)比较浮力F浮与铁块重力G的大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6)实验完毕后,清理器材。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1)铁块重力G(N):5.0;(2)溢出水的体积V溢水(cm³):100;(3)水的密度ρ水(kg/m³):1000;(4)重力加速度g(m/s²):9.8。
2. 数据分析:(1)计算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浮= ρ水V排g = 1000 ×100 ×10^-6 ×9.8 = 0.98N;(2)比较浮力F浮与铁块重力G的大小,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论1. 实验结果表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的水的重力相等,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2. 实验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准确,实验成功。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避免空气泡的存在;2. 量筒要放在水平位置,确保读数的准确性;3. 实验完毕后,要清理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七、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并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流程及数据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流程及数据-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说明:此页用来搜集实验数据实验1:测量物体的浮力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______N2.将勾码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F=________N3.示数变_______(大/小),示数差_______N4.F浮=_______N实验2: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上端开口的烧杯1,烧杯2,水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勾码的重力F1=_____N,测出空烧杯2的重力G=_____N;杯2步骤二:将水倒入烧杯中至开口处;2步骤三:将勾码浸没在水中,排出水,并测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_____N,求出勾码所受到的浮力F浮= F1- F2=_____N步骤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G水+G杯2=____N;步骤五:计算出水的重力G水=______N;步骤六:比较G水与F浮的大小。
G水______F浮课堂练习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 l B.F2 C.F3 D.F42、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 (变大/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_______ (变大/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l0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7N,竖直向上B.10N,竖直向下C.3N,竖直向下3D.3N,竖直向上5、所受重力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悬挂而浸没在水中,则()A.悬挂铜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B.悬挂铁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C.悬挂铝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6、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勘查,当潜水员浸没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
实验1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原卷版)
【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夕I , 觎醐A 人n τ♦一乙【实验步骤】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o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片。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o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F.-F2) o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枳(\『明),再通过G产P (V2-V.) 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考点方向】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o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儿下目的是:【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夕I , 觎醐A 人n τ♦一乙【实验步骤】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o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片。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o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F.-F2) o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枳(\『明),再通过G产P (V2-V.) 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考点方向】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o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儿下目的是:【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名称: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仪器:容器、水桶、水杯、鱼线、坠砣等。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指的是在液体或气体中,被浸没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替换掉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为Fb=ρVg。
实验步骤:1. 用容器将水倒满,然后放一块木块或小球进去,观察其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将一个鱼线系在一个坠子上。
3. 将坠子用鱼线吊在水中,观察其会发生什么现象。
4. 记住这时候坠子浸没于水中的长度h,称出坠子的重量m。
5. 将一个容器倒满水,再将坠子放入水中,用鱼线保持坠子在水中静止,此时坠子产生的浮力即为所替换掉水的重量。
6. 将装有水的容器重放称上,并将测得的坠子产生的浮力Fb加进来,记作m1。
7. 取出坠子,再将装有相同重量水的容器放上去,所称出来的重力即为要测定坠子部分浸入水中的长度h,同时可以验证所算出的Fb和m1是否相等。
8. 反复进行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得出坠子部分浸没于水中的长度和所替换掉水的重量。
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
2. 水桶或容器要选用透明的,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仪器要清洗干净。
4. 实验时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触碰坠砣或水,以免受伤。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用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计算得到所替换掉液体的重量。
实验数据可通过实验记录表来记录,所得数据可以绘制成图表,更直观的呈现实验数据。
若测量不精确,可以多次进行实验以提高精度,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阿基米德原理,也被称为浮力定律,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的。
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静止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机理,其关键在于浮力和重力的平衡作用。
阿基米德原理是应用广泛的基本原理,既可以用于水下物品的浮力分析,也可以用于气垫船、热气球、潜水等领域的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流程及数据
说明:此页用来搜集实验数据实验1:测量物体的浮力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______N2.将勾码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F=________N3.示数变_______(大/小),示数差_______N浮=_______N实验2: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上端开口的烧杯1,烧杯2,水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勾码的重力F1=_____N,测出空烧杯2的重力G 杯2=_____N;步骤二:将水倒入烧杯中至开口处;步骤三:将勾码浸没在水中,排出水,并测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_____N,求出勾码所受到的浮力F浮= F1- F2=_____N步骤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G水+G杯2=____N;步骤五:计算出水的重力G水=______N;步骤六:比较G水与F浮的大小。
G水______F浮课堂练习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 l B.F2 C.F3 D.F42、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 (变大/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_______ (变大/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l0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7N,竖直向上B.10N,竖直向下C.3N,竖直向下D.3N,竖直向上5、所受重力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悬挂而浸没在水中,则()A.悬挂铜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B.悬挂铁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C.悬挂铝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6、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勘查,当潜水员浸没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
阿基米德实验步骤
阿基米德实验步骤阿基米德实验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用于求解密度问题的经典实验,在科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阿基米德实验通过测量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从而推断出物体的密度。
下面将介绍阿基米德实验的步骤。
实验材料:1. 水槽2. 滴管或小口漏斗3. 水平仪(可选)4. 浮力计5. 铅块或其他金属块6. 量杯或滴管1. 准备一个水槽,容器的尺寸根据所要检测导体的尺寸而定,同时容器的颜色不应该对试验结果有任何影响,所以通常选用透明的容器。
水槽须保证铅块全部浸入水中,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准备好铅块或者其他的金属块,在水槽里浸入起伏,确保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
3. 通过滴管或小口漏斗往水槽中注入足够的水,以保证水位高度能够完全覆盖浸没的金属块,以避免外力的干扰。
4. 通过浮力计来测量浸入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记录下该数值。
5. 通过加入少量水或增大容器,使水平仪上的气泡在中央,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7. 将每次加水后受到的浮力值都作记录,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前,应先预热浮力计,并进行适当的校准,以确保数据准确。
2. 为保证浮力计的准确度,应避免使用过多的测量工具或任何形式的力的干扰。
3. 使用滴管或小口漏斗添加水时,应谨慎处理,避免水滴掉落在测量区域内,导致误差。
4.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如果出现任何突发情况,请及时停止实验并进行检查和排除。
总结:阿基米德实验是一种比较简单直观的实验方法,通过该实验,可以测量物体的密度,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浮力、密度,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提高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滴漏、溅洒等情况发生,同时要注意测量工具的准确度及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以保证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出,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这一原理对于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非常重要,也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下面,我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材料准备:1. 一个透明的容器。
2. 水。
3.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塑料球、木块等)。
4. 电子秤。
5. 笔记本和笔。
实验步骤:1. 将容器填满水,确保水面平整。
2. 使用电子秤分别称量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并记录下它们的重量。
3. 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观察它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用笔记本记录下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浸没深度和浮力大小的观察数据。
5. 重复以上步骤,将所有物体都放入水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每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 将每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进行对比,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出每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验证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有效性。
实验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验证其在实际情况中的有效性。
同时,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
希望以上实验步骤和分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这一基本物理原理的魅力。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测量量水的器具,如一个容器或者一个量筒。
2. 用天平称量一块物体的质量,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3. 将容器中充满水,并记录下容器中水的初始高度。
4. 将之前称量的物体悬挂在容器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注意,物体不应接触到容器的底部。
5. 观察并记录下物体悬浮在水中时容器中的水的高度。
6. 从容器中将物体取出,确保不带走或带入任何水。
7. 观察并记录下物体被移除后容器中的水的高度。
8. 比较物体悬浮时的水位和物体移除后的水位,如果水位有所变化,则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特别是记录物体质量和容器中水位的变化。
此外,还应当保证实验环境干净,并排除任何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外界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流程及数据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流程及数据-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说明:此页用来搜集实验数据实验1:测量物体的浮力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______N2.将勾码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F=________N3.示数变_______(大/小),示数差_______N4.F浮=_______N实验2: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准备:勾码,弹簧测力计,上端开口的烧杯1,烧杯2,水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勾码的重力F1=_____N,测出空烧杯2的重力G=_____N;杯2步骤二:将水倒入烧杯中至开口处;2步骤三:将勾码浸没在水中,排出水,并测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_____N,求出勾码所受到的浮力F浮= F1- F2=_____N步骤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G水+G杯2=____N;步骤五:计算出水的重力G水=______N;步骤六:比较G水与F浮的大小。
G水______F浮课堂练习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 l B.F2 C.F3 D.F42、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 (变大/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_______ (变大/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l0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7N,竖直向上B.10N,竖直向下C.3N,竖直向下3D.3N,竖直向上5、所受重力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悬挂而浸没在水中,则()A.悬挂铜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B.悬挂铁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C.悬挂铝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6、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勘查,当潜水员浸没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说明:此页用来搜集实验数据
实验1:测量物体的浮力
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
实验准备:
勾码,弹簧测力计,烧杯,水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______N
2.将勾码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F=________N
3.示数变_______(大/小),示数差_______N
4.F浮=_______N
实验2: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准备:
勾码,弹簧测力计,上端开口的烧杯1,烧杯2,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勾码的重力F1=_____N,测出空烧杯2的重力G杯2=_____N;
步骤二:将水倒入烧杯中至开口处;
步骤三:将勾码浸没在水中,排出水,并测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_____N,求出勾码所受到的浮力F
浮
= F1- F2=_____N
步骤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G
水+G
杯2
=____N;
步骤五:计算出水的重力G
水
=______N;
步骤六:比较G
水与F
浮
的大小。
G水______F浮
课堂练习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
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
是( )
A.F l B.F2C.F3 D.F4
2、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
度处,则( )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变大/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_______ (变大/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N;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l0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7N,竖直向上
B.10N,竖直向下
C.3N,竖直向下
D.3N,竖直向上
5、所受重力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悬挂而浸没在水
中,则()
A.悬挂铜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
B.悬挂铁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
C.悬挂铝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
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
6、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勘查,当潜水员浸没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分别投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铝球最大B.铁球最大C.铜球最大D.三个球一样大
8芳芳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6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___N。
(2)根据B、C两实验,她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
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对吗?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