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材教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一、武术的特点
(一)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攻防动作是武术套路、散打技术的核心
(二)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内:精神、意识、气息。外:手眼身步的形体活动。
(三)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适合不同年令、性别、体质、职业;不受时间、季 节、场地限制。
二、武术的作用
(一)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三、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 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 战练习形式。
(一)散打
(二)推手
(三)短兵
(四)长兵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一、功法运动 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练习,以达 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一)内壮功 (二)外壮功 二、套路运动 (三)轻功 (四)柔功
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 北京成立。
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每 四年一次。 1999年6月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承认国际武术联 合会为“被承认的联合会”。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最新消息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参 加中国第十届全运会期间 说:武术将作为比赛项目 出现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 其全称是“北京2008奥运 会武术比赛”。他说,尽 管武术比赛有别于奥运会 其他28个大项的比赛,但 这毕竟是武术走向奥林匹 克舞台的重大突破。同时 也澄清了“武术将成为 2008年奥运会表演项目的 传闻
武术概述
定义: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 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它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 容丰富精深、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我 国特有的体育文化形态,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 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武术教学方法
一、指导法 (一)讲解
1、内容:基本技法、动作规格、攻防意识、关键环节、 易犯错误。
2、方法:术语化、形像化、单字化、口诀化。 (二)示范 1、完整示范 2、分解示范 3、示范位置、示范面与示范速度
(三)领做与口令
1、领做 (1)领做位置要恰当 (2)领做与口令指挥相配合 2、口令 (1)常规口令 (2)提示性口令 (3)单字口令 (4) 声响口令
(五)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
二、武术教学的要求
(一)注重示范教学,运用多种形式教学 可利用教师、学生、技术录像、光盘、计算机等多种形式 (二)了解各拳种风格和特点
可通过教师的组合、套路演练或技术录像了解不同拳种的风 格。
(三)提高安全教育意识 武术教学中隐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轻视或忽视安全教育将 会出现严重教学事故。
“崇德”指推崇道德修养,诚信正直,谦和忍让, 见义勇为,尊守社会公德。 一、武德与武礼
武德,即武术道德。武礼,即武术的礼节,如“抱拳 礼”。 二、传统武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包括生活处事、择徒拜师、授艺习武、施武用武。
三、武德的当代价值
弘 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做守法公民。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第11届奥运会表演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的发展
(一)武术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完善 现代体育文化形态的特征就是高度的社会化和组织化。新中 国成立后武术运动的发展同样表现为高度的组织化,使得武 术大踏步的走出国门并迅速在世界上推广开来。 1952年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 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
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 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 成的整套练习。 (一)单练 1、拳术 (长拳、南拳、太极拳、八卦掌等)
2、器械(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二)对练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 、徒手与器械 对练)。
(三)集体表演(6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套路演练)。
(一)武术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1)人与兽斗的技巧与方法显现了武术的雏形
(2)人与人搏杀格斗的技能为武术产生奠定了基础。 (3)使用兵器的技艺也逐渐从生产技术中分离出来, 为武术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武舞”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将宗教祭祀、教育、 娱 乐以及搏斗训练集于一体的活动方式,也是武 术 最主要的原生形态。
1、人体骨骼与主要关节 颈、肩、肘、腕、指、膝、踝关节 2、人体容易受伤的溥弱部位 眼睛、鼻部、耳部、颈部、后脑、胸腹部、裆部、胫部 3、经络学说与穴位
三、防身自卫的技法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防身自卫的技法特点 1、动作简练,实用性强 2、手法多变,攻防兼备 3、抓住战机,快速准确
4、击打要害,一招制胜
(5)音乐口令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初 级 长 拳 ( 第 三 路 ) 领 做 位 置 图
(四) 纠正错误法 1、指导法 2、静耗体验 3、语言提示 4、对比分析 (五) 解析
1、分析动作规律
3、讲评适用功能
2、剖析制约环节
4、引导演练技巧
二、练习法
(一) 练习方法 1、模仿练习 2、重复练习 3、默想练习 (二)练习形式 1、集体练习 2、分组练习 3、单人练习
二、武术与传统文化
(一)武术与中国哲学:阴阳学说、五行生克等 (二)武术与兵家:《孙子兵法》习武思想准则
(三)武术与传统美学:融运动美与修养美为一体
(四)武术与传统医学:拳起与易,理成于医
(五)武术与宗教:少林武术(佛)、行意拳、八卦掌(道)
(六)武术与艺术:杂技、舞蹈、文学
武术技法分析
第一节 防身自卫知识与技法分析 一、防身自卫概述 二、人体主要结构与薄弱部位
近代中国时局动荡,战火不断,在这一段特殊 的历史时期,中国武术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负面影响,但在“强种强国”理念的号召下, 武术曾一度兴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 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1910年上海成立“精武会” 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 1924至1935年历届全运会上武术都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1987年国家体委提出了“开发武术资源”的口号 和“以武养武”的思路Biblioteka Baidu“武术搭台,经贸唱 戏”,使武术运动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越走 越宽阔。
(六)武术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
1952年国家体委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 1983年至1986年全国开展大规模武术挖掘整理工作, 查明全国拳种129个。 1986年成立了中国武术研究院。 1987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 1997年武术学科首先在上海体院招收武术博士研究生。 目前武术科学研究正向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型研 究深入发展,武术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技术体系的理 论建设已见成效。
二、长拳技术要求
1、姿势 5、精神 2、方法 6、劲力 3、身法 7、呼吸 4、眼法 8、节奏
长拳的传统技法有:
(1)“四击”是指踢、打、摔、拿。 (2)”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神、气、 力、功。其要求是: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 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 (3)“十二形”是比喻长拳运动特色:动如涛、 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 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 铁。
4、双人练习 5、综合练习 6、实战练习
三、评价法
(一)观察和提问 (二)抽查与测验 (三)教学比赛
四、多媒体教学法
(一)多媒体教学内容 1、武术组合、套路和散打全程演示 2、难度较大的动作 3、结构复杂动作 4、与规范动作对比 5、相关技术理论 (二)多媒体教学形式 1、观看技术录像、光盘 2、微格教学
(三)棍术特点:长器械之一,主要以抡、劈、 扫、拨、舞花等棍法为主。其特点是:快速勇 猛,刚劲有力,呼呼生风,有“棍打一大片” 的功较。
武术教学
第一节 武术教学特点与要求
一、武术教学的特点
(一)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二)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三)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四)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武术主要器械技法分析
(一)刀术特点:短器械之一,以缠头裹脑、 劈、砍、撩、挂等刀法为主,可呈现出勇猛骠 悍、雄壮有力的形象,故有“刀如猛虎”之说。 (二)剑术特点:短器械之一,以劈、刺、点、 崩、云等剑法为主。其特点是;手腕灵活,身 法轻快多变,姿势潇洒优美,剑法丰富流畅, 有“剑似飞凤”之美喻。
(二)古代武术的发展概况
(1)夏朝主要作战形式是战车,加之青铜兵器。
(2)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为训练的主要手 段。 (3)秦汉三国时期盛行角抵、手搏、击剑等,刀成为 军中的主要兵器。
(4)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时期,长安二年(702年) 。 建立了武举制。 (5)宋元时期不仅军事训练规范、系统,而且兵器种 类大增。民间出现了大量的武艺结社组织,如“弓箭 社”等
(三)武术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
1956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就有武术内容。 1987年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把武术列为基本教材。 全国体育院系均把武术列为必修课程,纷纷开设武术选修课。 教育部在制定本科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时把武术类列为六类主干 课程之一。
(五)武术在国际间的传播与交流
把武术推向世界,扩大中国武术在海外的影响, 对显示中华民族特有 的智慧和力量,发展国际间 的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都有深远 的意义。 1985年8月在西安举行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三)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 (四)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 (五)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与传统文化
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之沃土,蕴含中国传统哲 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融 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与传统文化 有着紧密的血源关系。 第一节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武术的社会化与市场化发展
1983年全国有各类武术辅导站3570多个,1987年 各种武术馆、校有1万多个,全国习武人数多达6 千万。 1997年 国家体委颁布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 将武术段位定为三级九段,初级一、二、三段, 中级四、五、六段,高级七、八、九段,中国武 术段位制的实施无疑使全民的武术锻练更为规范。
(6)明清时期,随着火器在军中的出现,使得武术 与军事武艺逐渐分离开来,并在更广阔的民间开 花结果,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 大成发展时期,使 得武术文化的完备形态在此期间最终形成。 主要标志:
A、武术拳种流派的形成。
B、武术内功的形成。
C、武术套路的形成。
D、内家拳的出现。
E、对武德的明确要求。
(三)近代武术发展概况
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1994年下发了《国家体委武术协会更名为国家体委武 术运动管理中心的通知》
(二)武术竞赛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竞赛大会。 1985年国家体委颁布、实施了武术运动员等级标准。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起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8年第13届(泰国)亚运会上散手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精神力量。
二、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
(一)武术对现代人良好竞争意识的培养 (二)武术对现代人建立正确人生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武术对培养现代人意志品质的作用
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
“尚武” 指倡导与参与武术锻练,以求强身健体, 自强不息,培养勇于面对现 实的竞争意识。
5、不畏强暴,斗智斗勇 (二)防身自卫注意事项 1、防身自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2、临危不惧,审时度势,出其不意,有理有节,防卫得当。
套路演练技法分析
一、长拳概述
长拳具有姿势舒展、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 鲜明的运动特点。 (一)规定套路:统一编制的竞赛套路。
(二)自选套路:根据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风格创编的套路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探究教学法
(一) 探究教学内容
1、武术组合或套路记忆问题 2、武术繁难动作掌握问题
3、武术图解识别和自学问题 4、武术动作改编创新问题 5、武术教法运用问题 (二) 探究教学形式 1、共同参与 2、自学任教 3、创新学习 6、专项身体素质提高问题
一、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 (一)“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各宗教、门派、拳种融合 (二)“道德至上”的文化特征:未习武先习德 (三)“宗教中心”的文化特征:家族观念、传习限制 (四)“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的文化特征:艺无止境
(五)“崇尚权威”的文化特征:掌门人、创始人
(六)“追求中和”的文化特征:儒、道、佛家思想主宰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