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75686c910ef12d2bf9e78f.png)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8d343eefdc8d376ee32e6.png)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dc07cb307e87101f696c3.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01 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658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9.png)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是否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XXX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是否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1.我们不能因为研究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研究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XXX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XXX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XXX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告诉XXX,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XXX笑着对妈妈说:“XXX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XXX告诉妈妈,XXX今天生病了,他去帮XXX辅导功课。
)3.XXX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四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66643ddd88d0d232d46a33.png)
四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01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时,这和那要进行转换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那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74bf7561252d381eb6e29.png)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今天小编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一起来看吧!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 含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573f6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f.png)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 含答案01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精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遗忘老师的淳淳教育?我们不能遗忘老师的淳淳教育。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快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快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来回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来回。
4. 这点小事,莫非还要妈妈担忧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忧。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莫非没看竞赛吗?你看了竞赛。
7.你莫非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精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与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与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莫非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当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莫非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干脆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干脆引语改间接引语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知你,这是中国最出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知小英,这是中国最出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c9257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1.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展开全文01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时,这和那要进行转换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那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14236f5335a8102d220ab.png)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含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12530783e0912a3162a09.png)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1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7a0b4bad02de80d4d84049.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f29070f705cc17552709b7.png)
整理句序这要求将一些顺序混乱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以准确表达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
做这类练习;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1.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2.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3.想想全段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
如: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是方位;还是总分等。
4.按确定的顺序排列。
5.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几遍;看排得对不对;如果发现问题就进行调整;直到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反问句与陈述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2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范文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范文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7a3d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e.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范文与练习(含答案)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1-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2-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a35d9a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3.png)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一、11种常见基本句式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
(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3)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你是一个好孩子。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例: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疑问句啦。
例:今天下雨了吗?8.“把”字句:含有“把”字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字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11.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二、5种常见句式变换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为“。
”。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计划与练习含包括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计划与练习含包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cee98b84ae45c3a358cf7.png)
【小学语文】小学语词句式变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1反问句与陈说句一、反问句变陈说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说)1.我们怎能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我们不可以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喜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喜的歌。
3.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来回呢?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使我们流连来回。
4.这点小事;莫非还要妈妈担忧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忧。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各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莫非没看竞赛吗?你看了竞赛。
7.你莫非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1/13二、陈说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莫非、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可以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莫非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亲母亲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该当伤他们的心。
(父亲母亲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可以充耳不闻。
(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充耳不闻呢?<莫非我们能充耳不闻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交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最闻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最闻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患病了;我去帮他指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患病了;他去帮李明指导功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就删去,没有的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把问号变句号。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答案:1.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看了比赛。
7.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就删去,没有的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把句号变问号。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答案:1.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或: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答案: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的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答案: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话包蕴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四团取得胜利。
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工人师傅把钻机安装好了。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老师讲了故事。
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答案: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月光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
答案: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等蔬菜)。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我经常阅读科幻小说。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
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三、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答案: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她心里很着急。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第一种主张。
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全班同学除了张刚以外,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
四、搭配不当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答案: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今天联欢会上的杂技和舞蹈真好看。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我很喜欢参观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踩着泥泞的小路前进。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五、语序不当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4.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答案: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4.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学校已经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公布出来了。
“把”字句和“被”字句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把”字句:“被”字句: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把”字句:“被”字句: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把”字句:“被”字句:答案: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把”字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被”字句:我被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迷住了。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把”字句: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住了。
“被”字句: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把”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被”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句型转换练习(A组)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答案: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他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朋友们马上把我的错误纠正了。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约5公里。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停。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答案: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都是你自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答案: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难道猫的性格没有些古怪吗?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吗?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答案: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珊迪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答案: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期望。
”句型转换练习(B组)一、按题目要求写句子1.根据”欣欣向荣“的不同意思造句①②3.骄傲①用来表示褒义:②用来表示贬义(指不谦虚):4.用“成了”写一个比喻句:5.把“夜空中的小星星”写成拟人句:6.用“好像”造句:①写成比喻句:②写成不是比喻句的:7.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改成转述句)8.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①改成反问句:②改成否定句:9.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10.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反问句)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缩句)13.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