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宣贯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旧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于2015年9月9发布关于新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通告。
通告指出,新规范《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15)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补充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的要求;增加了桥涵设计使用年限、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耐久性、桥梁结构检测和风险评估等的相关规定;增加了桥涵养护设施的设计要求;调整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汽车荷载标准的规定;增加了汽车疲劳荷载等标准值的规定;补充了地震设计状况的规定。
本文将按照章节安排——具体细节的层次顺序,依次报告新旧规范的差异。
1 章节安排从目录来看,新旧规范章节安排变化不大。
变化主要有4处:(1)第二章增加了新的一节“符号”,章节名称也由原来的“术语”变更为“术语和符号”,“符号”一节规定了本规范中常见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如γ为材料的重度、F pe为预加力的标准值等);(2)第三章“设计要求”新增一节“一般规定”。
此节从总体上阐述了新规范在公路桥涵选线、结构设计内容、景观规划等方面对桥涵设计的原则性的要求;(3)第四章“作用”把地震作用相关内容从偶然作用一节中剥离出来,新增一节“地震作用”。
此节只有一条,其明确指出了公路桥梁地震作用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的规定。
(4)新规范中删去了原有的的“附录A 全国基本风速图及全国各气象台站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值”,并把“附录B 全国气温分区图”改为“附录A 全国气候分区图”。
2 具体细节(1)新规范中增加了对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的具体规定表格(表1.0.4),该表格指出了不同公路等级、不同部件、不同桥型下的桥涵设计使用年限。
(2)新规范中删除了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公路桥涵设计的安全等级。
(3)新规范的“2.1 术语”一节添加了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状况、结构耐久性等概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总则1.0.1为规范公路桥涵设计,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涵的设计。
1.0.3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1.0.4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表1.0.4的规定。
1.0.5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按单孔跨径或多孔跨径总长分类规定见表1.0.5。
注:1.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2.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端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3.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4.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1.0.6公路桥涵应进行抗风、抗震、抗撞等减灾防灾设计。
1.0.7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有关要求。
1.0.8公路桥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2设计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servicelife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桥涵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或更换,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1.3极限状态limitstates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1.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timatelimitstates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状态。
2.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limitstates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钢桥规范宣贯lxd20151210
9
阳逻大桥
10 杭州湾大桥
11 苏通大桥
公规院设计的钢结构大桥
桥型
建成年份 序号 桥名
桥型
建成年份
悬索桥 1997 悬索桥 1999 悬索桥 1999 斜拉桥 2001 斜拉桥 2001 斜拉桥 2003 斜拉桥 2005 斜拉桥 2007 悬索桥 2006 斜拉桥 2008 斜拉桥 2008
12 西堠门大桥
1997
8
Oresund Strait Bridge
丹麦
16
2000
9
Rio-Niterói Bridge
巴西
13.3
1974
10
杭州湾嘉绍大桥
浙江
10.1
在建
1 修订背景
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序号 桥名
1
虎门大桥
2
江阴长江大桥
3
海沧大桥
4
南京长江二桥
5
军山长江大桥
6
桃夭门大桥
7
南京长江三桥
8
深圳湾公路大桥
悬索桥
2008
13 珠江黄埔大桥 斜拉+悬索 2008
14 坝陵河大桥
悬索桥
2009
14 鄂东桥
斜拉桥
2010
16 青岛胶州湾大桥
2011
17 崇启大桥
梁桥
2011
18 象山港大桥
斜拉桥
2012
19 南京长江四桥 悬索桥
2012
20 嘉绍大桥
斜拉桥
2013
21 云南龙江大桥 悬索桥
2015
22 港珠澳大桥
公路钢桥建设大发展的需求
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跨径的斜拉桥,主跨跨径1088米,2008年建成。
JTG 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勘误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勘误
1. 第11页,3.4.1条中,“保持桥面净宽与路基宽度相同”修改为“保持桥面净宽与不含土路肩的路基宽度相同”。
2. 第19页,式(4.1.5-1)中“ ”修改为“ ”。
3. 第21页,
4.1.6条中,和的定义。
原为:——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频遇值系数取0.7。
——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准永久值系数取0.4。
修改为:——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频遇值系数,取=0.7;当某个可变作用在组合中其效应值超过汽车荷载效应时,则该作用取代汽车荷载,人群荷载=1.0,风荷载=0.75,温度梯度作用=0.8,其他作用=1.0。
——第个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0.4,人群荷载=0.4,风荷载=0.75,温度梯度作用=0.8,其他作用=1.0。
4. 第33页,式(4.3.11-2)中“ ”修改为“ ”。
5. 第62页,4.3.5第二段第二行“制动为165kN”修改为“制动力为165kN”。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总则1.0.1为规范公路桥涵设计,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涵的设计。
1.0.3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1.0.4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表1.0.4的规定。
1.0.5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按单孔跨径或多孔跨径总长分类规定见表1.0.5。
注:1.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2.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端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3.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4.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1.0.6公路桥涵应进行抗风、抗震、抗撞等减灾防灾设计。
1.0.7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有关要求。
1.0.8公路桥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2设计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servicelife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桥涵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或更换,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1.3极限状态limitstates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1.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timatelimitstates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状态。
2.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limitstates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2015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D60-2015)修订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主要修订内容介绍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于2004年颁布实施。
近几年的实践应用表明,规范总体上能够满足我国公路桥涵建设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公路运营状况、桥涵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内容: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日渐突出;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设计、全寿命设计、风险评估、桥梁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等新方法、新理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了吸纳近年来的成熟经验和科研成果,提高规范的适应性,促进公路桥梁科学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2009年下达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修编任务。
在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吸取了已有的成熟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并且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
在规范条文初稿编写完成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
总体而言,本规范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1) 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2) 完善了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3) 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 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5) 增加、完善了各种作用标准值的计算规定;6) 完善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关规定;7) 增加了桥涵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的相关规定。
为了清晰地说明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内容,现将主要修订内容的确定理由及作用和影响分章节论述如下。
1 第1章总则1)公路桥涵的设计原则修改为“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
长期以来,公路桥涵设计都遵循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这是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安全、耐久、适用是公路桥涵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日益引起重视。
2015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D60-2015)修订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主要修订容介绍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于2004年颁布实施。
近几年的实践应用表明,规总体上能够满足我国公路桥涵建设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公路运营状况、桥涵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容: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日渐突出;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设计、全寿命设计、风险评估、桥梁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等新方法、新理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了吸纳近年来的成熟经验和科研成果,提高规的适应性,促进公路桥梁科学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2009年下达了《公路桥涵设计规》的修编任务。
在规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吸取了已有的成熟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并且参考、借鉴国外相关的标准规。
在规条文初稿编写完成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
总体而言,本规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1) 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2) 完善了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3) 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 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5) 增加、完善了各种作用标准值的计算规定;6) 完善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关规定;7) 增加了桥涵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的相关规定。
为了清晰地说明本规的具体修订容,现将主要修订容的确定理由及作用和影响分章节论述如下。
1 第1章总则1)公路桥涵的设计原则修改为“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
长期以来,公路桥涵设计都遵循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这是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安全、耐久、适用是公路桥涵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日益引起重视。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落实。
JTG D60-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介绍
2015版通规主要修订内容介绍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于2004年颁布实施。
近几年的实践应用表明,规范总体上能够满足我国公路桥涵建设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公路运营状况、桥涵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内容: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日渐突出;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设计、全寿命设计、风险评估、桥梁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等新方法、新理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了吸纳近年来的成熟经验和科研成果,提高规范的适应性,促进公路桥梁科学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2009年下达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修编任务。
在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吸取了已有的成熟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并且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
在规范条文初稿编写完成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
总体而言,本规范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1) 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2) 完善了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3) 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 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5) 增加、完善了各种作用标准值的计算规定;6) 完善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关规定;7) 增加了桥涵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的相关规定。
为了清晰地说明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内容,现将主要修订内容的确定理由及作用和影响分章节论述如下。
1 第1章总则1)公路桥涵的设计原则修改为“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
长期以来,公路桥涵设计都遵循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这是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安全、耐久、适用是公路桥涵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日益引起重视。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落实。
《2015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宣贯
标 准
2008年6月,大纲报部
工作会
4 工作过程
征求意见稿阶段
通 2010年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用 规
2010年3月,征求意见会
范 工作会
荷 2010年初,完成征求意见稿
载 标
2010年3月,征求意见会
准 工作会
4 工作过程
送审稿阶段(2011—2014)
通用规范 荷载标准
传承与发展
整体风格、框架基本不变 无过大争议的规定维持现状 反映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好用 实用 适用 管用
4 工作过程
大纲阶段
2009年5月,大纲编写
通 用
2009年6月,大纲审查会
规 范
2009年7月,大纲报部
工作会
2008年4月,大纲编写
荷 载
2008年5月, 大纲审查会
通航、已有建筑设施、环境敏感区等因素。 3 特大、大桥宜采用较高的平曲线指标,纵断面不宜设计成平坡或凹曲线。
新增条文。
桥梁规模
中小 桥涵
特点
规模小、造价低 布置、设计简单
特大、 大桥
规模大、造价高 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大
线形设计要求 符合路线设计的总体要求
综合考虑路线、地形等各种因素 采用较高的平曲线指标,降低桥梁设计难度 不宜设计成平坡或凹曲线,便于排水
弯矩(kN.m)
全国汽车荷载调研
汽车荷载效应研究
4 x 10 2.5
纵向折减系数研究
2
1.5
1
0.5
0
0
0.5
1
1.5
2
2.5
3
3.5
时间( us)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次修订对公路桥涵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近些年的桥梁安全事故,使桥梁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认识到结构物的安全、耐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和耐久的前提下,桥涵设计要优先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即要满足“适用”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环保、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给予高度重视。
1.0.3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它的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的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取100年。
1.0.4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修订时综合考虑了国标的规定、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本条规定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1.0.5本条中的桥涵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扶植规模。
本条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在肯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
1.0.7可持续开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当前环境、资源对公路桥涵扶植的约束不竭强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扶植已成为行业转型开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交通运输部合时地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开展战略,旨在将可持续开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开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增长本条规定一方面是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
3
2015‐5‐28
6.2 既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
6.2.1 既有路基调查应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勘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路基 拓宽改建设计前 应收集既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 竣工图和养护 拓宽改建设计前,应收集既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 等方面的资料。软土地区还应收集既有公路的沉降监测资料
既有路面结构整体破损严重,可结合纵断面设计,将其用作路基
6.4.7 利用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拓宽改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若既有路基 土的强度和压实度不能满足要求,且论证路面补强方案总体不可行的情况下, 应对既有路基进行土质改良或者挖除既有路基路面后重新填筑
凌建明
jmling@
核心:变形协调与控制
6.4.4 水文地质不良地段的既有路基,应结合路基路面拓宽改建设计,增设排水 垫层或地下排水渗沟等 6.4.5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应做好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岩石 挖方路段,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方法施工、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
10
2015‐5‐28
6.4.6 既有路基的利用应与路面利用和加铺设计相结合,并根据路基病害的产生 原因和对拓宽结构的影响程度,采取下列针对性的处治措施: 1 当既有路基回弹模量不满足新建路基的要求,但既有路面未出现破损、且拓 宽后通过加铺设计可满足路面设计要求时,宜充分利用既有路基。 2 当既有路基回弹模量不满足新建路基的要求,且路面出现严重破损时,可根 据含水率、压实度和填料类型的分析评价,分别采取改善排水措施、补充碾 压、换填处治等措施。 3 当条件受限不能翻挖既有路基时,可采取水泥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注浆等处理措施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表1. O. 5 桥梁洒洞分类
桥涵分类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多孔跨径总长 L (m) L>1000
100 运 L 运 1000
30<L<100
8 运 L 运 30
单孔跨径 LK (m)
LK > 150
40 运 L K 运 150 20~LK <40 5 三三 L K <20
涵洞
LK <5
注: 1.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2. 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端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 式桥梁为桥面系行车擅长度。 3. 管涵反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4. 标准跨径:梁式桥、饭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拱式桥和汩l 洞以净跨 径为准。
附录 A 全国气候分区图……........…………………………..........………………… 38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39 附件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条文说明 ........................ 41
2.1 术语
2. 1. 1 设计基准期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2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 workinglservice li岛 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桥涵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
行大修或更换,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作用的主要代表值,可根据对观测数据的统计、作用的自然界限或工程经验 确定。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次修订对公路桥涵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近些年的桥梁安全事故,使桥梁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认识到结构物的安全、耐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和耐久的前提下,桥涵设计要优先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即要满足“适用”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环保、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给予高度重视。
1.0.3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它的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取100年。
1.0.4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修订时综合考虑了国标的规定、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本条规定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1.0.5本条中的桥涵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 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建设规模。
本条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在确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
1.0.7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前环境、资源对公路桥涵建设的约束不断强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已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交通运输部适时地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发展战略,旨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增加本条规定一方面是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宣贯
5 构件设计/5.1 一般规定
翘曲后有效板宽
σx σy
bk1/2
bk2
真实应力分布
bk1/2
fy
σcr
σu
b
σy
5 构件设计/5.2 轴心受力构件
5.2.1 轴心受拉构件
?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高强度螺
栓摩擦型连接处除外)
?0Nd ? A0 fd
? ——轴心拉力设计值; A0——净截面面积。
?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1?
0.5 n1 n
???0 Nd
?
?
A0
fd
? n——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 栓数目;
5 构件设计/5.1 一般规定
5.1.3 板厚要求
除轧制型钢、正交异性板的闭口加劲肋、填板外, 其它受力钢构件的板厚不应小于 8。
5 构件设计/5.1 一般规定
5.1.4 长细比要求
类别
杆件
主桁架
受压弦杆 受压或受压-拉腹杆
仅受拉力的弦杆 仅受拉力的腹杆
联结系 构件
纵向联结系、支点处横向联结系和制动联结系 的受压或受压-拉构件
轴心受压整体稳定系数
来源 (佩利)公式
?? ? 0.2时: ? ? 1
??
???
??
?
0.2时:
?
?
1 2
???1? ??
1
?2
(1?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增条文。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本条综合考虑了公 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 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有利于提升公路桥涵耐久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总则
1.0.6 公路桥涵应进行抗风、抗震、抗撞等减灾防灾设计。 新增条文。增加了桥涵防灾减灾的设计要求。作为桥涵设计的统领性规范,对桥 涵所要求的设计内容进行完善。
4500 4000 桥 3500 梁 3000 长 度 2500 ( 万 2000 米 ) 1500 1000 500
80 70 桥 梁 数 量 ( 万 座 ) 60 50 40 30 20 10 0
4257.9 3977.8 3662.8 3350.0 3000.0 2726.1 2524.7 2319.2 2039.9 1474.8 1337.6
荷 载 标 准
4 工作过程
征求意见稿阶段
通 用 规 范
2010年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2010年3月,征求意见会 工作会
荷 载 标 准
2010年初,完成征求意见稿
2010年3月,征求意见会 工作会
4 工作过程
送审稿阶段(2011—2014)
规范体系协调
通用规范 设计人员使用方便 荷载标准 各地意见反馈
轻重缓急
好用 实用 适用
整体风格、框架基本不变
管用 传承与发展
无过大争议的规定维持现状 反映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4 工作过程
大纲阶段
2009年5月,大纲编写 2009年6月,大纲审查会 2009年7月,大纲报部 工作会
通 用 规 范
2008年4月,大纲编写 2008年5月, 大纲审查会 2008年6月,大纲报部 工作会
津晋港塘匝道桥,三辆货车分别重 146.72、142.28、140.22吨
北京怀柔白河桥,货车重达160吨
3.1 一般规定
3.1.2 公路桥涵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小桥涵线形设计应符合路线设计的总体要求。 2 特大、大桥线形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线总体走向、桥区地质、地形、安全通行、 通航、已有建筑设施、环境敏感区等因素。 3 特大、大桥宜采用较高的平曲线指标,纵断面不宜设计成平坡或凹曲线。 新增条文。
2015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宣 贯 培 训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副秘书长 赵君黎
2015年11月
汇 报 提 纲
一、总体情况介绍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三、具体修订条文解读
1 总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涵的设计。 保留条文。
1.0.3 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保留条文。 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其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总则
1.0.4 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表1.0.4的规定。 表1.0.4 桥涵设计使用年限(年) 主体结构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特大桥 大 桥 100 100 100 中桥 100 50 50 小桥 涵洞 50 30 30 20 15 可更换部件 斜拉索 栏 杆 吊 索 伸缩装置 系杆等 支座等
发展理念:尊重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立足长远,贯彻全寿命理念
厅公路字〔2008〕147号文:《公路桥梁荷载标准》编制 厅公路字〔2009〕190号文:《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修订
3 修订原则
优先解决影响结构安全、耐久的问题 着重处理与实际需求不适应的问题 合理处理与相关标准的协调与衔接
桥梁规模 中小 桥涵
特点 规模小、造价低
线形设计要求 符合路线设计的总体要求
布置、设计简单
特大、 大桥
规模大、造价高 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大
综合考虑路线、地形等各种因素
采用较高的平曲线指标,降低桥梁设计难度
不宜设计成平坡或凹曲线,便于排水
3.1 一般规定
3.1.3 公路桥涵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修订条文。 对应原规范1.0.7。
1.0.7 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有关要求。 新增条文。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设计人员对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视。
正确认识标准规范的保护作用
大洪水
爆炸、火 灾之高温
洪水
强撞
飓风
温度
撞击
严重 超载
风
桥梁
地震
车辆
罕遇 地震
其他
爆炸火灾 恐怖袭击
标准
2 术语和符号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0
年 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年 份
公路桥梁数量
公路桥梁长度
1
修订背景
需求引导设计——桥梁设计理念与方法有了新发展
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全寿命理念、……
2.5 2
纵向折减系数研究
x 10
4
弯矩 (kN.m)
给出了组合值系数的取值建议
1.5
1
0.5
0
0
0.5
1
1.5
2 2.5 时间(us)
3
3.5
4
4.5 x 10
5
5 主要工作
专项研究
桥梁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
课题主要研究结论
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安全
水准和汽车荷载标准等级与
欧美规范基本相当
5 主要工作
基础工作
答疑文件整理:颁布实施以来为期6年的答疑文件 国内外资料调研:规范修编意见(30家单位)、国内外规范、科研成果 国外规范编译:欧洲规范、美国规范、美国NCHRP报告
1.整理出了全国数十家单位对23条条文的64个问题 2.收集全国10余家单位修订意见53条
成果
3.对比国内12本规范、4个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范 4.梳理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
省 部 级
1
修订背景
桥梁面临新课题——问题与挑战并存
交通量、车辆载重总体提高
构件老化、劣化问题凸显
桥梁垮塌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桥梁抗灾能力备受关注、亟需提高
2 修订目的
实践经验:提升桥梁设计水平 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问题教训:避免问题与事故的重演
总结 技术
引导 发展
报部同意后
合并编写
通 用 规 范
合并编写申请
4 工作过程
送审稿阶段(2011—2014)
2011年5月,工作会 2012年4月,送审1稿 2013年1月,送审2稿 2014年4月,送审稿审查会
4 工作过程
总校稿、报批稿阶段(2014)
2014年9月,完成总校稿 2014年10月,总校会 2014年12月,完成报批稿
设计方法
概念设计、性能设计、耐久性设计、风险评估、……
1
修订背景
科技支撑成效显著——桥梁科研硕果累累
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长期变形和开裂控制技术
国 家 级
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
· · · · · ·
桥梁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 海洋环境下长寿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公路桥隧工程风险评估研究 · · · · · ·
2.1.3 极限状态 limit states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
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1.7 结构耐久性 structural durability
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养护、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
保持其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能力。
截止2014年底,我国公路桥梁达75.71万座,较2004年增加43.55万座 各类桥型跨径的世界前十排名中,我国桥梁均已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建桥水平得到国际认可,中国桥梁已经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
73.5375.71 68.9471.34 65.80 62.19 59.46 57.00 53.36 32.1633.66
3 设计要求
3.1 一般规定 3.2 桥涵布置
3.3 桥涵孔径
3.4 桥涵净空
3.5 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
3.6 构造要求
3.7 桥面铺装、防水和排水
3.8 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3.1 一般规定
3.1.1 公路桥涵应根据公路功能和技术等级,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 工和养护等因素进行总体设计,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规定的正常交通荷载通 行的需要。 新增条文。 超载:不正常的违法交通荷载,设计如何考虑!(要注意内外有别)
5 主要工作
专项研究
桥梁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
全国汽车荷载调研
系统研究了中、美、欧桥梁规范的安全性 明确了我国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国际水准 建立了全国年度车辆荷载谱 明确了汽车荷载标准与运营汽车荷载的适应性 提出了设计汽车荷载的确定方法与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