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溶液的形成》课件

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练习
把足量的锌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B
()
A.硫酸
B.硫酸锌
C.锌
D水
练习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稀:硫酸_H__2_S_O__4_,澄清的石灰水_C_a_(_O__H__)_2 _,
稀盐酸__H__C__l __,
课本练习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 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课本练习
在化学实验室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曾接触过许多溶液。指出下列 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完成下表。
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医用酒精
生理盐水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 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 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 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 。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溶液的特征 。了解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是不同的 。掌握常见的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物质 。了解乳化的现象和原理 。 教学难点
课本练习
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 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 现象?为什么?
课本练习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在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 高反应速率。 (2)用汽油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1.1溶液的形成 课件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 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
是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
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NaCl质量为
。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 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 标号)
晶体质量不再减少
3、在40℃时,某试管中盛有一定 量的硝酸钾溶液,怎样用实验方 法证明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 溶液?
答案:取少许硝酸钾固体加入该溶 液中,视察硝酸钾是否溶解,若溶 解,则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若不溶解,则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 液。
4.溶液的饱和性与浓稀关系
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讨论:如果溶液在配制 过程中质量分数偏小, 可能的原因是: (一)计算错误
(二)溶剂偏多: 1.读数时仰视 2.烧杯不干燥 3.试剂瓶先用蒸馏水润洗
4
(三)溶质偏少: 1.溶质中有杂质 2.砝码和物质放反了 3.称量前游码没归零 4. 砝码有缺损 5. 倒固体时有部分残留在纸
上或洒出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 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 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 可能原因是:
溶质\克 溶质\克 溶质\克 溶质\克
KNO3晶体 A
KNO3晶体 B
KNO3晶体 C
KNO3晶体 D
2、一杯20℃的NaNO3溶液,能 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是(D )
A蒸发10克水有硝酸钠晶体析出 B降低10℃时,有硝酸钠晶体析出 C加入10克硝酸钠晶体,仍有硝酸钠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课件

PART 01
溶液
01
溶液
探究实验: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静 置
一匙蔗糖 20 mL水, (或食盐) 搅拌
糖水 (或盐水)
现 象 固体 消失 ;
结 论 蔗糖 能 被水溶解形成 蔗糖溶液 。
01
溶液
分 析 蔗糖为什么不见了呢?
蔗糖溶解微观解释
蔗糖在溶液中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的确定 2.根据溶液的名称来确定 溶液的命名:某某的某某溶液
(溶质)(溶剂)
加入水中的物质 溶质
溶剂
溶液名称
蔗糖
蔗糖
水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食盐 高锰酸钾
食盐
水 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液
注: 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02
01
溶液
食盐在水中会不会溶解呢?为什么不见了呢?
食盐溶解微观解释
溶液中的离子 盐晶体
氯化钠在溶液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01
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 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不是“反应”
2.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 剂 中分离出来。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谢谢观看
浅绿色
黄色
蓝色
紫红色
PART 02
溶液的组成
02
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 溶质 和 溶剂 组成。
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 蔗糖溶于水
溶质
溶剂
溶液
一、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 水
注意:①m溶液 = m质+m剂 ②V溶液 < V质+V剂
3、根本特征 均一性: 指溶液任一局部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稳定性: 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
溶液 D、盐水和糖水都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
那么不是溶液了
考考你 ?
如右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参加某种物质后,原来 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 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那么参加 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请简述你选择此项的理由: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分子间隔 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右边液体压入左边。
在乙醇和水形成的溶液里,究竟 谁是溶质、谁是溶剂呢?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震荡后 静置后
现象 现象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分层
均匀混合
乙醇和水互溶,
不分层 不分层 形成溶液
溶质
溶剂
↓
↓
【实验】①2ml汽油与5ml植物油混合
②5ml汽油与2ml植物油混合
↑
↑
溶剂
溶质
你能说出①②所得溶液里 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吗?
溶剂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H2O
注意
物质在溶液中进行反响后,生成的 可溶物是溶质。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相应的无水物 是溶质,结晶水是溶剂。如CuSO4.5H2O 溶于水后,CuSO4是溶质,水是溶剂。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 蔗糖溶于水
溶质
溶剂
溶液
一、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 水
注意:①m溶液 = m质+m剂 ②V溶液 < V质+V剂
3、根本特征 均一性: 指溶液任一局部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稳定性: 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
溶液 D、盐水和糖水都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
那么不是溶液了
考考你 ?
如右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参加某种物质后,原来 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 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那么参加 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请简述你选择此项的理由: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分子间隔 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右边液体压入左边。
在乙醇和水形成的溶液里,究竟 谁是溶质、谁是溶剂呢?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震荡后 静置后
现象 现象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分层
均匀混合
乙醇和水互溶,
不分层 不分层 形成溶液
溶质
溶剂
↓
↓
【实验】①2ml汽油与5ml植物油混合
②5ml汽油与2ml植物油混合
↑
↑
溶剂
溶质
你能说出①②所得溶液里 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吗?
溶剂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H2O
注意
物质在溶液中进行反响后,生成的 可溶物是溶质。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相应的无水物 是溶质,结晶水是溶剂。如CuSO4.5H2O 溶于水后,CuSO4是溶质,水是溶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单元溶液》课件

CuSO4 H2SO4 C2H5OH 油脂 白磷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7) CO2溶于水的溶液 HCl
水
H2CO3
水
讲授新课
溶液有什么用途呢?
医药用品
无土栽培的植物 在营养液中
化学实验室中常 用的溶液
讲授新课
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者放热现象
将三个烧杯盛等量冷水, 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 度, 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氯化钠、硝酸铵、氢 氧化钠固体, 搅拌, 待固体溶解后, 用温度计测量三 种溶液的温度。
讲授新课
思考1: 20℃时,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加入5g食盐,
加入食盐后的溶液中,质量不变的是( )D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
饱和溶液 不包括未溶解
的固体!
讲授新课
思考2: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成为饱和 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讲授新课
3.晶体的获得
(1)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小
的物质) (2)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能力随温度的下
降明显下降的物质)
硫酸铜晶体
讲授新课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氯化钠
食盐
多种化 工原料
母液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结晶池
蒸发溶剂
讲授新课
硝酸钾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
雪花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即为晶体。 【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叫做
讲授新课
【实验9-1】在20ml水中加入一块蔗糖, 用玻璃棒搅拌, 观 察现象。
现象 形成什么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了均一、稳定化呢?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形成》课件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
量、压强),溶质 不会从溶剂分离 出来。
3、溶液由什么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注意:
1、 溶液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
液。(如蒸馏水)
2、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NaCl溶液是无色 KMnO4溶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 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 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 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 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 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
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①稀硫酸: H2SO4,②澄清石灰水:Ca(OH)2
再见
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
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
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 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 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透明的纯净物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 被海水覆盖着
量、压强),溶质 不会从溶剂分离 出来。
3、溶液由什么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注意:
1、 溶液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
液。(如蒸馏水)
2、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NaCl溶液是无色 KMnO4溶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 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 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 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 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 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
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①稀硫酸: H2SO4,②澄清石灰水:Ca(OH)2
再见
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
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
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 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 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透明的纯净物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 被海水覆盖着
《溶液的形成》课件

近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不少同学患了 感冒,为了不耽误学习,她们到医院及时就诊, 假设你是医生,请你为她们开出治疗方案。
你为她们开出的治疗方案是:
吃药
打针
输液
以上治疗方案最及时的是哪一项?为什么?
输液最及时。因为药物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 溶液;更容易被人吸收。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10-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 拌,还能看到蔗糖吗?
碘酒 稀硫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溶质 硫酸铜 白磷 酒精 碘 硫酸 汽油 酒精
溶剂 水 二硫化碳
水 酒精
水 植物油
水
实验探究二: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的关系
[实验10-2 ](课本30页)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 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 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 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1、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过氧化氢溶液(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形成的溶液
2、一A.杯上溶、液下里不各相部同分性质C(
) B.相同
C.完全不同
D.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3、厨A.房食中盐的B.下植列物物油质C.,白与糖水D.混食合醋不能形成溶液的是(B )
溶 溶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 静置后
剂质
现象 现象
结论
水
乙 醇
分层,乙醇 浮在水上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乙醇与水能互溶
该实验中,红墨水的作用是什么? 显色,利于观察
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 你知道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呢?
你为她们开出的治疗方案是:
吃药
打针
输液
以上治疗方案最及时的是哪一项?为什么?
输液最及时。因为药物溶解在蒸馏水中,形成 溶液;更容易被人吸收。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10-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 拌,还能看到蔗糖吗?
碘酒 稀硫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溶质 硫酸铜 白磷 酒精 碘 硫酸 汽油 酒精
溶剂 水 二硫化碳
水 酒精
水 植物油
水
实验探究二: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的关系
[实验10-2 ](课本30页)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 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 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 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1、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过氧化氢溶液(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形成的溶液
2、一A.杯上溶、液下里不各相部同分性质C(
) B.相同
C.完全不同
D.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3、厨A.房食中盐的B.下植列物物油质C.,白与糖水D.混食合醋不能形成溶液的是(B )
溶 溶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 静置后
剂质
现象 现象
结论
水
乙 醇
分层,乙醇 浮在水上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乙醇与水能互溶
该实验中,红墨水的作用是什么? 显色,利于观察
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 你知道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呢?
《溶液的形成》PPT免费课件

生活小难题
小南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将植物油洒 到了衣服上。你能帮小南清理油污吗?
用水洗? 错误! 用洗涤剂洗?正确! 用汽油洗? 正确!
原理一样吗?
学以致用:
1、如果把下列厨房中的用品分别放入适量的水
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①食盐 ②面粉 ③豆油 ④白糖 ⑤面酱 ⑥料酒
A、③⑥
B、①④⑤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 汽油;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 5mL水或5mL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二 实验9-2 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编号 1
溶质 碘
2
碘
3 高锰酸钾
4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水 汽油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溶液呈棕色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几乎不溶
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量、压强), 溶质不会从溶剂分离出来
一
溶液
组成
溶质加溶剂,溶解得溶液
溶液
=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多种)
+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只能是一种)
m溶液 = m溶质+m溶剂
一
溶液
Question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 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溶质是蔗糖,氯化钠,溶剂是水
生活小难题
用水洗? 用洗涤剂洗? 用汽油洗?
生活小难题
振荡前
水、 植物油
振荡后
静置后
水、 植物油、 洗涤剂
生活小难题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 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乳浊液 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它能 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 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样 的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状浑浊 液体
液体 分层
试管 不干净
水和 植物
形成
油及 液体 乳状 液体
试管
洗涤 剂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液体
较干净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3、乳化功能:洗涤剂去污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问: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的区别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溶 振荡前现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剂质
象
结论
乙
水 醇 分层
均匀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混合
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 植物 油
液体 分层
形成乳
溶质是什么?
课外研究:
1、家庭小实验 , 清洗餐具 。 2、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探究溶解时的吸
热、放热现象
一、溶液
被溶解
溶质 的 物 质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分散到
能溶解其他 另一种 物 质
物质的物质
溶剂
本课题是有关溶液的初步知识。第一部分主要是使 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 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 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辨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 绍了乳化现象 ,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 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 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动 画模拟讲解,并注意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液体 分层
试管 不干净
水和 植物
形成
油及 液体 乳状 液体
试管
洗涤 剂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液体
较干净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3、乳化功能:洗涤剂去污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问: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的区别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溶 振荡前现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剂质
象
结论
乙
水 醇 分层
均匀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混合
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 植物 油
液体 分层
形成乳
溶质是什么?
课外研究:
1、家庭小实验 , 清洗餐具 。 2、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探究溶解时的吸
热、放热现象
一、溶液
被溶解
溶质 的 物 质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分散到
能溶解其他 另一种 物 质
物质的物质
溶剂
本课题是有关溶液的初步知识。第一部分主要是使 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 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 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辨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 绍了乳化现象 ,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 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 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动 画模拟讲解,并注意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液的形成》课件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PPT

C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 成小水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CO2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B该气体无味,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
否变浑浊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看火焰是否熄灭 D通入石蕊试液中看是否变红
B 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的肥料
C 二氧化碳含碳元素,可用作燃料
D 二氧化碳无毒,可溶于水,可做作汽水
镁条可以继续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点燃
2Mg+CO2
2MgO+C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C 该反应中碳元素由+4价变为0价
D 镁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
试管号 溶质
2
碘
②
碘
3 高锰酸钾
③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水
汽油
溶解情况 碘难溶于水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结论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情况不同
酒精能够在水中溶解吗?
在探究实验一中,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用高锰 酸钾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3号的试管中,向其中 缓缓加入约2mL的酒精。
室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B)
A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以防治病虫害
B 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可产生温室效应,提高室温
D 能灭火,施用后可以防止火灾
2、地球大气层中 CO2的含量增多, 产生温室效应导致
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CO2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 空气中 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1溶液的形成课件(共31张PPT)

医药用品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加入氯化钠固体的烧杯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2)加入硝酸铵固体的烧杯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3)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4)溶质溶解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放热或吸 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活动与探究四
第九单元 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创设情景:
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 还有哪些?
这些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吗?
活动与探究一:溶液是如何形成的?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 糖,用玻璃棒搅拌(起什 么作用?)。点击右图 观察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还能看到蔗糖吗?为 什么? 2.如果外界条件不变, 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 会分离? 3.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 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 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 比是否一样?
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
1、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 力不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 力不同
结论:
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的 性质有关。
活动与探究三
上述实验中,再 在盛有高锰酸钾 溶液的试管中, 用滴管缓缓加入 约2 mL乙醇,不 要振荡,观察溶 液是否分层。然 后振荡,有什么 现象发生?
溶质分别是蔗糖、CuSO4、NaCI、Ca(OH)2;溶剂都是水
(4)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那么只能水做溶剂吗?
不是的。
说明:
1、溶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两 种以上的物质,但一种溶液中溶剂只 有一种。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量的关系:
(1)m溶液=
m溶质+ m溶剂
(2)V溶液≠V溶质+V溶剂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加入氯化钠固体的烧杯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2)加入硝酸铵固体的烧杯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3)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4)溶质溶解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放热或吸 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活动与探究四
第九单元 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创设情景:
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 还有哪些?
这些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吗?
活动与探究一:溶液是如何形成的?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 糖,用玻璃棒搅拌(起什 么作用?)。点击右图 观察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还能看到蔗糖吗?为 什么? 2.如果外界条件不变, 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 会分离? 3.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 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 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 比是否一样?
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
1、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 力不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 力不同
结论:
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的 性质有关。
活动与探究三
上述实验中,再 在盛有高锰酸钾 溶液的试管中, 用滴管缓缓加入 约2 mL乙醇,不 要振荡,观察溶 液是否分层。然 后振荡,有什么 现象发生?
溶质分别是蔗糖、CuSO4、NaCI、Ca(OH)2;溶剂都是水
(4)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那么只能水做溶剂吗?
不是的。
说明:
1、溶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两 种以上的物质,但一种溶液中溶剂只 有一种。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量的关系:
(1)m溶液=
m溶质+ m溶剂
(2)V溶液≠V溶质+V溶剂
《溶液的形成》优秀ppt课件

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而
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联系:蔗糖和氯化钠溶解后,只要水分不
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 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 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1.溶液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任一部分
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度、浓度、性 质等)。
练习
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 处密度的大小( C )
A:A > B
B: A < B
C:A= B
D: 不能确定
A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 B 一年时间后,KNO3将(B )
D、纯净的液体
• ( B)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氯化钠投入水中 B、冰投入水中 C、碘酒 D、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 ( B)3、溶液是一种 ( )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无
色透明液体 • (C )4、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泥水 C、稀硫酸 D、牛奶
《溶液的形成》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特征:乳状浑浊液体,能稳定存在。
《溶液的形成》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溶液的形成》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乳状浑浊液体,不稳定,不均一,液 体分层。
乳化剂
乳浊液
乳化现象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 放出热量。
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 液。
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联系:蔗糖和氯化钠溶解后,只要水分不
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 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 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1.溶液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任一部分
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度、浓度、性 质等)。
练习
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 处密度的大小( C )
A:A > B
B: A < B
C:A= B
D: 不能确定
A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 B 一年时间后,KNO3将(B )
D、纯净的液体
• ( B)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氯化钠投入水中 B、冰投入水中 C、碘酒 D、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 ( B)3、溶液是一种 ( )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无
色透明液体 • (C )4、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泥水 C、稀硫酸 D、牛奶
《溶液的形成》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特征:乳状浑浊液体,能稳定存在。
《溶液的形成》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溶液的形成》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乳状浑浊液体,不稳定,不均一,液 体分层。
乳化剂
乳浊液
乳化现象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 放出热量。
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 液。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课件

eg:①、汽油能溶解油脂 ②、酒精能溶解碘形成碘酒
【思考】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7、溶液名称:
①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eg:氯化钠的水溶液,硫酸铜的水溶液
②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 溶液 eg: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①特例: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氨水
只要水分不蒸发, 温度不改变,蔗糖 与水不会分离
溶液是 稳定的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 相同 (密度、浓度等)
2、特征 稳定性:只要温度不变、水份不蒸发, 溶剂与溶质不会分离。
混合物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学习目标:
第三课时
1、知识目标:掌握物质溶解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的能量变化及 其产生原因和了解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溶解过程能量变化相关题 型 3、学科素养:利用化学知识,从微观看待宏观现 象
旧知回顾
1、溶液的命名规则 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2、溶质溶剂的判别
(1)、某物质+水
溶质 溶剂
否
状浑浊
液体
分层
形成乳 状浑浊
不分层
是
液体
亲油基
亲水基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 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 成大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 分层。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 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 称为乳化现象。乳化后的小 液滴能随着水流动,因此加 了洗涤剂的试管能洗干净。
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思考】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7、溶液名称:
①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eg:氯化钠的水溶液,硫酸铜的水溶液
②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 溶液 eg: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①特例: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氨水
只要水分不蒸发, 温度不改变,蔗糖 与水不会分离
溶液是 稳定的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 相同 (密度、浓度等)
2、特征 稳定性:只要温度不变、水份不蒸发, 溶剂与溶质不会分离。
混合物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学习目标:
第三课时
1、知识目标:掌握物质溶解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的能量变化及 其产生原因和了解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溶解过程能量变化相关题 型 3、学科素养:利用化学知识,从微观看待宏观现 象
旧知回顾
1、溶液的命名规则 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2、溶质溶剂的判别
(1)、某物质+水
溶质 溶剂
否
状浑浊
液体
分层
形成乳 状浑浊
不分层
是
液体
亲油基
亲水基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 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 成大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 分层。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 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 称为乳化现象。乳化后的小 液滴能随着水流动,因此加 了洗涤剂的试管能洗干净。
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形成》课件

✓ 温度、溶质颗粒大小(粉碎)、搅拌
实验结论
※ 溶液的用途
✓ 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医疗上的注射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
✓ 农业:营养液
练一练
①
②
③
④
⑤
? 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溶质只能是固体。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一定是水。水、汽油和酒精等物质都可以作为溶剂
实验步骤
※ 需解决的问题:
从一细高的、盛有水的容器中,
水
取出放置其中的一枚鸡蛋。
※ 要求:
1.不使用任何夹取或捞取的仪器;
鸡蛋
2.不损坏或移动容器;
3.不吸出或倒出容器中的水。
实验步骤
食盐 /白醋
↘ 方法1:
水
往水里加食盐。
↘ 方法2
往水里加白醋。
鸡蛋
实验结论
食盐 /白醋
? 想一想:
这种液体和水有什么区别呢?
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④用过滤的方法能够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开。
⑤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微粒之间有间隔
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大家在课后有
没有试着制作
做其它溶液呢?
发现问题
同学们发现
了什么?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溶于水吸收热量,
溶液温度升高。
溶液温度降低。
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例题解析
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水)
实验结论
※ 溶液的用途
✓ 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医疗上的注射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
✓ 农业:营养液
练一练
①
②
③
④
⑤
? 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溶质只能是固体。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一定是水。水、汽油和酒精等物质都可以作为溶剂
实验步骤
※ 需解决的问题:
从一细高的、盛有水的容器中,
水
取出放置其中的一枚鸡蛋。
※ 要求:
1.不使用任何夹取或捞取的仪器;
鸡蛋
2.不损坏或移动容器;
3.不吸出或倒出容器中的水。
实验步骤
食盐 /白醋
↘ 方法1:
水
往水里加食盐。
↘ 方法2
往水里加白醋。
鸡蛋
实验结论
食盐 /白醋
? 想一想:
这种液体和水有什么区别呢?
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④用过滤的方法能够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开。
⑤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微粒之间有间隔
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大家在课后有
没有试着制作
做其它溶液呢?
发现问题
同学们发现
了什么?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溶于水吸收热量,
溶液温度升高。
溶液温度降低。
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例题解析
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溶液的名称
(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3)俗称: 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我会填
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
水(液态)
碘酒
碘(固体)
酒精(液态)
溶液体积 = 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原因: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
实素:验现象纪录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碘不溶水
汽油
碘
碘溶解,溶液显棕色
水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汽油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不溶于
结论(溶
质与溶剂 的辩证关
系)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AVSEQ10.DAT
(1)测量水的温度
(2)加入物质
(3)搅拌、加促溶解
(4)量加物质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现象纪录
水中加入 的溶质
NaCl
加入溶质前 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温度基本不变
NH4NO3
24 ℃
温度降低
NaOH
温度升高
加入溶质后 水的温度/℃
24 ℃
17 ℃
55 ℃
结论 溶解时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中以 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 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且各组成部分相同。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基本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
溶质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离 子)向水中扩散
水合过程
溶质分子(或离子)和 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 子(或水合离子)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如CaO(生石灰)
浓硫酸、NaOH、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降低 如 NH4NO3 KNO3 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 如NaCl
(1)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溶于水温度升高 (2)NaCl溶于水温度不变; (3)NH4NO3等溶于水温度降低。
练习与巩固: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
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DF )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ABC)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E )
A、浓硫酸
(3)混合物
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一样
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无论放置多
久,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发生改变
混合物:凡是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 和B处密度的大小( C )
A:A > B
B: A < B
C:A= B
D: 不能确定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解过程的两种变化: 2、几种表现: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
(1)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放热,温度升高.
(2)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吸热,温度降低.
(3)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温度不变.
液
静置
体
分
层
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
液
体
不
分
水和油 (加了洗涤剂)-乳化
层
返回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溶质 振荡前 振荡后现 静置后
剂
现象
象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5ml 2ml 分层 混合均匀 不分层乙醇与水互溶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①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气体、 固体是溶质。 ②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的是溶剂,量 少的溶质;若溶液中有水,则水是溶剂。
溶液的形成课件优秀课件
创设情景:
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 还有哪些?
这些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吗?它们是 溶液吗?
探究活动一:溶液的形成
蔗糖
食盐
现象 形成什么
蔗糖、食盐很快消失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友情提醒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在水中 怎样消失的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 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
硫酸溶液
硫酸(液体)
水(液态)
稀盐酸
氯化氢 (气体)
溶质可以为
固体 液体 气体
水(液态)
实验探究四: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 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 NaOH(你还可以选用其他仪器及药品 ),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 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活动与探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B、烧碱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
活动与探究(五)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水和植物油
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水、植物油 及洗涤剂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振荡前
试管内
加入物
质
振荡前
水和植 分层 物油
水、植 物油、
分层
洗涤剂
振荡后
现象 振荡后 静置后
均匀
分层
均匀
均匀
静置后
把液体倒掉后 的试管是否干 净 试管不干净
试管干净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常见的乳浊液:牛奶、油漆
溶液
乳浊液宏观和特溶征液的区别均一、稳定
实例
食盐水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
牛奶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 不稳定的混合物
常见的悬浊液:泥水、淀粉水的混合物、钡餐
[实验9-4] 乳化现象AVSEQ09.DAT
振荡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
A 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B ) B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 3、溶液的组成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水、酒精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m(溶液)= m(溶剂)+m(溶质)
(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3)俗称: 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我会填
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
水(液态)
碘酒
碘(固体)
酒精(液态)
溶液体积 = 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原因: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
实素:验现象纪录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碘不溶水
汽油
碘
碘溶解,溶液显棕色
水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汽油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不溶于
结论(溶
质与溶剂 的辩证关
系)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AVSEQ10.DAT
(1)测量水的温度
(2)加入物质
(3)搅拌、加促溶解
(4)量加物质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现象纪录
水中加入 的溶质
NaCl
加入溶质前 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温度基本不变
NH4NO3
24 ℃
温度降低
NaOH
温度升高
加入溶质后 水的温度/℃
24 ℃
17 ℃
55 ℃
结论 溶解时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中以 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 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且各组成部分相同。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基本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
溶质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离 子)向水中扩散
水合过程
溶质分子(或离子)和 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 子(或水合离子)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如CaO(生石灰)
浓硫酸、NaOH、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降低 如 NH4NO3 KNO3 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 如NaCl
(1)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溶于水温度升高 (2)NaCl溶于水温度不变; (3)NH4NO3等溶于水温度降低。
练习与巩固: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
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DF )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ABC)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E )
A、浓硫酸
(3)混合物
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一样
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无论放置多
久,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发生改变
混合物:凡是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 和B处密度的大小( C )
A:A > B
B: A < B
C:A= B
D: 不能确定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解过程的两种变化: 2、几种表现: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
(1)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放热,温度升高.
(2)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吸热,温度降低.
(3)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表现为温度不变.
液
静置
体
分
层
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
液
体
不
分
水和油 (加了洗涤剂)-乳化
层
返回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溶质 振荡前 振荡后现 静置后
剂
现象
象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5ml 2ml 分层 混合均匀 不分层乙醇与水互溶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①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气体、 固体是溶质。 ②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的是溶剂,量 少的溶质;若溶液中有水,则水是溶剂。
溶液的形成课件优秀课件
创设情景:
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 还有哪些?
这些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吗?它们是 溶液吗?
探究活动一:溶液的形成
蔗糖
食盐
现象 形成什么
蔗糖、食盐很快消失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友情提醒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在水中 怎样消失的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 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
硫酸溶液
硫酸(液体)
水(液态)
稀盐酸
氯化氢 (气体)
溶质可以为
固体 液体 气体
水(液态)
实验探究四: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 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 NaOH(你还可以选用其他仪器及药品 ),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 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活动与探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B、烧碱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
活动与探究(五)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水和植物油
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水、植物油 及洗涤剂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振荡前
试管内
加入物
质
振荡前
水和植 分层 物油
水、植 物油、
分层
洗涤剂
振荡后
现象 振荡后 静置后
均匀
分层
均匀
均匀
静置后
把液体倒掉后 的试管是否干 净 试管不干净
试管干净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常见的乳浊液:牛奶、油漆
溶液
乳浊液宏观和特溶征液的区别均一、稳定
实例
食盐水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
牛奶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 不稳定的混合物
常见的悬浊液:泥水、淀粉水的混合物、钡餐
[实验9-4] 乳化现象AVSEQ09.DAT
振荡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
A 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B ) B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 3、溶液的组成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水、酒精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m(溶液)= m(溶剂)+m(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