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1.公共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非营利组织行使权力,管理公共资源,实现公共目标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范围涉及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
2.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学依托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从中借鉴和发展了一系列理论和概念,如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理论、合作理论等。
3.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职能包括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管理等。
4.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决策和政策实施等。
5.组织理论和管理: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和经营管理的应用。
6.效率和公正:公共管理学关注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问题。
在资源配置中,公共管理需要考虑效率和公正的平衡,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7.公共管理的评估和监管: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以及监管机构的建立和运作。
8.国际比较和跨国合作:公共管理学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和理论,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9.公共领导力和决策:公共管理学探讨公共领导力和决策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公共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能力。
总之,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学科,涵盖了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公共管理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事务和公共组织的运作机制,提高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3. 领域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B途径)。
P途径的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知识一览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行政——本质包含者遵从指示和服从的含义。
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功能: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
公共行政: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更多的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二、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政府与企业的区别):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特征。
三、公共物品概念非竞争性——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还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公共物品的划分:1)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2)有形的公共物品与无形的公共物品3)全国性的公共物品与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扩大化(从政府行政机关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2、更据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3、研究焦点由“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4、涉及大量其他主题5、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6、更具现实性——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概述一、公共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公共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
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治理与善治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公共管理根底学问点一、简述题:1、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答:含义: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2、行政与政治或立法司法的关系。
答:(1)政治与行政。
政治与行政同是历史的范畴,蕴涵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观点。
A、在西方,最早论述政治与行政的区分,从政治与行政分别的角度来说明行政的是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和古德诺。
B、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建立在必须经济根底之上、为其效劳的上层建筑。
两者既亲密联系又有必须的区分。
C、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而行政正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维护和稳固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
D、政治主导行政,行政附属于政治,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2)行政与立法、司法。
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构造形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在敬重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不行分割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3、西方行政理论产生开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西方行政学的产生是以威尔逊发表《公共行政探究》为标记的。
(1)第一阶段:形成时期(又称科学管理时期)特征:运用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理论探究行政管理,探究了行政权力的配置、组织机构的健全、工作方法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制度化等问题。
但这种注意“人与机”关系的理论的根本缺陷是无视人的因素,把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
如:1887年mdash;mdash;威尔逊mdash;mdash;《公共行政探究》1900年mdash;mdash;古德诺mdash;mdash;《政治与行政》1912年mdash;mdash;泰罗mdash;mdash;《科学管理原理》1926年mdash;mdash;怀特mdash;《公共行政探究导论》、魏劳毕mdash;《公共行政原理》。
公共管理知识点汇总-总结详尽
公共管理知识点汇总-总结详尽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它是由传统公共行政扩展而形成的,核心是政府管理活动。
管理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完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项活动的总和。
含义:6条: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个人或集体);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内、外);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本质、出发点和归宿);需要有效动员和配置资源(人财物组织时间机会信息);基本职能;是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的社会实践意义(管理者有目的有意识;被管理者的工作成效)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基本职能:计划(首要职能,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先测评选调;组织(管理的载体)-合有规;领导(管理的核心)-权主公决协规;控制(监测性、修正性)。
三、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探索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1)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2)用富于创造性的灵活方式将管理知识运用于实践,则是一种艺术;3)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四、管理理论的演进英国重商主义-斯图亚特提出刺激工资的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斯密(经济人和分工),空想、欧文-人事管理之父(重视人的因素),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政治本质)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管理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要思想科学管理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1911年《科学管理原学派 1)效率为中心;工作定额原理;2)一理》标志着管理科学流的工人,最佳适配原理;3)标准化的诞生管理;4)差别计件报酬制;5)劳资双一个中心选一流,三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6)计个标准差报酬;合合古典管理理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7)职能工长分分两不误,例行例论阶段制;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问题: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公共物品”的特性: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学; 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制等;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四、公共管理当前的时代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上的年青性;五、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而以推进社会公益为宗旨的独立部门,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六、公共管理的对象; 直接对象是社会各类公共事物;七、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公共管理最重要的资源是合法性;公共管理依附的手段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八、公共管理的环境; 公共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动性;九、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1.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问题;2.公共管理的非营利组织问题;3.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问题;4.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问题;5.公共管理的新策略问题;十、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途径:P途径public公共政策方面的途径; 特征:1)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2)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3)强调与政策分析相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B途径business企业管理途径;特征:1)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2)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做严格的区分;3)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过程进行管理;4)在研究方法上偏爱诸如实验之类的量化方法;方法:规范方法,时政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比较方法,数理方法;第二讲公共管理的主体组织和个人一、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编制形式编制起来的一个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的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公共组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一般拥有公共权利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物,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公共组织最典型的代表是政府;二、公共组织的要素;三、公共组织的性质;(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区别比较;1.活动目的不同;公共组织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非公共组织以私人利益为目标;2.服务对象不同;公共组织以提供生产商品,劳动,提供服务的过程,非公共组织是为私人提供服务的过程;3.从管理对象上看;非公共组织管理的是组织内部范围,公共组织管理的是全社会范围,被管理者必须服从;4.活动依据不同,非公共组织是组织成员自愿结合,遵循商品价值规律下自愿达成的活动依扰;公共组织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强制性;(二)公共组织的性质;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主动性;四、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纵向划分;其中1层为决策层,是一个开放型系统;2层为协调指挥层,是一个半封闭系统;3层为技术操作层,是个是封闭系统;公共组织纵向划分优缺点;优点:1)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能够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2)行动迅速;能及时根据本地情况作出决策,就地组织实施,有利于监督和控制;3)能发挥各个层面公共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4)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全面培养人才;缺点:1)各级行政首长管辖事物过多,难于事事精通;2)容易形成地方主义,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调控;3)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二)横向划分;1.按业务性质划分;分为教育部门,财务部门,外交部门,公安部门等等;缺点是不利于各部门协调;2.按管理程序划分;分为咨询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评价机构;3.按管理对象划分;4.按地区划分;五、公共组织的主动结构形式;1)直线制;中央垂直;2)职能制;特点,容易产生多头领导;3)直线职能制;以直线为基础;是最常用最起作用的公共组织形式;4)矩阵制;六、个人;1)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当领导作为一个动词时,是一个活动过程;作为一个名词时,是指领导者,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个人或组织;2)公共组织的一般管理者;3)公共组织中的被领导者;领导的涵义特点:1)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领导是一种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另外,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领导者拥有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或力量2)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领导者是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组织、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地位的个人和集体,在领导活动中,他们处于主导的地位;被领导者就是按照领导者的决策和意图,为实现领导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和集团,他们构成领导活动的主体,是实现预定目标的基本力量;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环境是独立于领导者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对领导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相互结合,才能构成有效的领导活动; 3)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的三个要素表现为两对基本矛盾:一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二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与领导活动的客体的矛盾;领导者的“投入”要通过被领导者的行为效果“产出”,领导活动主体作用于客观环境的过程,表现为客观环境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为“为我之物”的具体过程;4)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高层次的管理是宏观管理,主要处理带有方针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独立性较强,因此,把高层次的管理称为领导;5)权威性;领导权威表现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上,它既反映领导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被领导者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和服从七、领导者的素质;1)具备思想品德素质,包括秉公执法,廉洁奉公;2)领导者能力素质;知识的具体运用;3)文化知识素质;4)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八、领导方式;1.集权型领导方式;2.民主型领导方式;3.放任型领导方式;4.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灯下黑”原意灯具下面的阴暗区域;古时人们的灯具多用碗、碟、盏等器皿,注入动、植物油,点燃灯芯,用于照明;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离光源很近;古代的蜡烛和后来的煤油灯,由于下面有蜡烛座儿和油灯座,灯光是照不到那里的;所以就叫灯下黑;引申1、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事物和事件反而不能察觉;2、负责打击非法行为的机关内部,本身易于存在非法行为,如缉毒机构的人员参与贩毒;公安人员参与黑社会;3、现在也多用来指越是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E有效性=FL领导者,F被领导者,S环境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主要是关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不可能到处适用,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九、一般管理者;被任命的,有自己的合法权力,权力来自于领导的任命,领导有可能是被任命,也有可能是由群众自发的;一般管理者的主要类型和职责:决策,执行,,监督,参谋人员等不同角色;十、被管理者的层次;1.被管理者的公共组织成员;2.作为被管理者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从哪几方面影响公共管理的过程;1.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产生与存在的前提与基础;2.社会公众的意见决定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程度;3.社会公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影响着公众组织的结构设计;4.社会公众的素质影响着公共管理方式的选择;第三讲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一.政府从国际法角度,政府是主权国家要件之一,指的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法代表者,是主权国家的代理者;国家包括:1.人民2.土地资源3.政府4.主权政府从政治学角度,政府是统治集团借以实现阶级意志的政治统治机关;从行政学意义上,政府是专门指根据官僚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从社会学角度,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他与其他的社会组织相比,具有政治性;从公共管理角度,政府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物的机关;公共管理学概念的政府有广和狭义之分,广义是行驶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的政府是指行政机关;二.政府的类型; 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总统制;以总统为首脑的政治制度,在总统制国家中,总统拥有实权;代表国家美国;2.内阁制;形式上由国家元首负责,实际上是由政府总理负责的政治体制;代表国家英国;3.委员会制;也称为合议制;不是由一个首脑行驶国家权力,而是由一个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典型国家瑞士;三.非营利组织;沃尔夫wolf研究的非营利组织有以下五个特点:1.以服务大众为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3.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4.本身具有合法的免税地位;5.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管理学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公众的,非官为性的公共组织;四.非营利组织的类型;1.宗教性组织;教会,协会等等2.慈善性组织;红十字会,孤儿院,老人院等等;3.文化性组织;歌剧院,动物园等等;4.学术性组织;私立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在线等等;5.政治性组织;政党等等;6.保护性组织;工会等等;7.社会性组织;奉献类组织,车友会,俱乐部等等;8.社会运动组织;妇联,消协等等;五.公共组织的作用;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3.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第四讲公共管理职能概述一.职能; 指通过某种特定的组织,基于某种规定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基于自身特定结构形式所发生功能作用的统称;二.公共管理的职能;公共管理的职能: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具体涵义解释5种;1.公共管理的职能实施者是整个公共管理系统;2.公共管理职能具有权威性,国家是依据宪法法律规定行驶权力,政府是行政使职能;3.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全部的社会公共事物;4.公共管理职能是公共组织特定功能作用的一种反应;各个组织负责内部的职能;5.公共管理职能是一个独立的完善的体系;三.公共管理职能存在的原因;1.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阶级=>国家=>政治职能2.市场经济的出现要求公共管理行驶一定职能;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与特定社会自治能力有关;四.公共管理的程序性功能;(一)是一个决策的过程;确立目标=>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设立目标(二)是组织实施的过程;=>实施完成目标(三)是其的领导功能; =>将各个任务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功能;(四)是控制功能;五.任务性功能;1.经济职能;宏观调控; 主要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总量管理,包括微观经济管理;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制定重大国民经济政策,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适当调整区社会产业与区域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加强水力,电力,交通,邮电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政治职能;民主建设内容: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一定要相应的加强法制建设;3)增强民主协商,增强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增强监督;4)加强各种自治性组织建设;3.文化职能; 上在公共管理职能中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出版等;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在支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4.社会职能;包括:1)治安问题;2)社会保障;a.社会保障体系;b.社会救济体系;3)促进公平公正的区域分配;4)环境保护职能;六.公共管理的过程;1.公共政策;公共政治的过程;包括设计,执行,评估,修正和终止;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是公共组织在管理社会事物中的一个重要准则,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灵魂;公共政策的概念; 是公共行为主体在执行范围内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经过政治活动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公共行为主体; 是指公共权威当局为某一特定的目的,解决和处理社会公共问题,达成公共利益和目标;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1公共政策始终贯彻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2公共管理是公共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七.公共管理中的领导;1.权力与领导; 权力是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影响能力,领导是影响整个过程;八.领导的内容;1.引导;2.沟通;3.指导;4.奖惩;权力职位权力非职位权力合法权强制权奖赏权专家权参考权个人魅力权感情权背景权惩罚权5.培育;九.领导的方式;划分的标准分为以领导对于权力的运用划分和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划分;1.以领导对于权力的运用划分;1)独裁式领导;2)放任式领导;3)民主式领导;2.以领导的作风与态度划分;1)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2)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十.公共管理加的激励与控制;。
公共管理学知识整理(给学生)
一、解释概念1、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功能环节,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
3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纯公共物品是指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4、行政国家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行政权利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物,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5、现代市场经济:一种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机制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手段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方式。
二、简答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1)系统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实验分析法 4)案例分析法。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弊端p34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p37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新公共管理a,新公共管理是新右派、新治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的通称。
b,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政府改革,使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制的、层级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c,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2,新公共管理:是将多种学科知识融合到公共管理研究之中,提出了不同于政府有限论和以市场解救“政府失灵”的一种公共管理模式。
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即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代表着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简答论述:1,公共管理的性质:(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2,公共管理学的性质:1、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2、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3,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超级重点):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它们的联系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公共管理学知识汇总
公管102班学号:8公共管理学知识汇总:大纲:CheckBox1上篇公共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的过程公共管理的绩效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第二节: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第三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第四节:公共管理学于中国的发展下篇:公共管理学前沿公共管理学的政府角色公共管理学中的非营利组织公共物品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新策略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公共管理与私部门有本质区别(一)公共利益目与标与私人利益目(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在稳定的扩大 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日益增加 公共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传统行政学的局限(一)理论框架局限 (二)管理主体局限 (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 (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第二节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浪潮政府管理与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 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经济衰弱和财政压力的加剧 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重要推动力量 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种推动力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需要 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第二章:公共管理学与实践的发展第一节:公共一、管理(一)古典学派理论(二)行为学理论(三)决策学派理论第三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一)公共管理的主体一、公共管理的含义二、公共管理构成要素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公共管理的对象(三)公共管理资源和手段(四)公共管理的环境(一)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内容(二)公共管理学前沿领域(一)公共管理学的途径研究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公共管理学与中国发展一、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二、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一)公共管理学能有效指导公共部门履行经济职能,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亲市场学科立场,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在的社会协调发展(二)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有力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管理学的理论渊源理论(四)系统学派理论(五)新管理主义理论二、当代经济学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二)政府失败论(三)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一、公共行政时期(1887~20世纪70年代末)(一)传统的公共行政(1887~1960)(二)新公共行政时期(1960~1980)二、公共管理时期公共管理时期(1980至今)第三节:新公共管理一、主要工业国家的新公共管理实践(一)英国新右派国家的政府改革(二)美国的新治理(三)其他西方国家的实践(四)各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五)当前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二、对新公共管理的评价(一)新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二)新公共管理的“解题”特色(三)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困难与收到的批评(四)新公共管理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第一节:共管理的主体(组织)一、公共组织的概念(一)组织(二)公共组织(三)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二、公共组织的性质(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二)公共组合的性质三、公共组织的结构(一)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二)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三)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一、政府(一)政府的概念(二)政府的主要类型二、非营利组织(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三、公共组织的作用(一)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二)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三)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第三节:公共管理的主体(个人)一、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一)领导与领导者(二)领导者的素质(三)领导方式二、公共组织中的一般管理者(一)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二)领导者地主要类型与职责三、被管理者(一)作为被管理者的公共组织成员(二)作为被管理者的社会公众第四节: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一、科层制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二)科层制组织的特点二、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困境(一)对传统科层制理论的评价(二)科层制组织的内在缺陷三、公共组织的变革(一)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二)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三)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公共管理职能第一节公共管理职能概述一、公共管理职能的内涵(一)公共管理职能的一般内涵(二)公共管理部门及职能的存在原因二、公共管理学的程序性职能(一)决策(二)组织(三)领导(四)控制三、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职能性(一)经济职能(二)政治职能(三)社会职能(四)文化职能第二节:公共管理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一、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二、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及变迁(一)自由放任主义(二)国家干预主义(三)新古典主义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共管理职能的呃嬗变(一)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二)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及基本方向第三节: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一、市场机制的缺陷(一)市场不能消除垄断和非公平竞争(二)市场不能解决外部问题(三)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四)市场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化问题(五)市场不能确定和控制宏观经济总量平衡二、限制垄断和促进竞争(一)限制垄断和促进竞争(二)界定和维护财产权,克服外部性(三)提供公共物品(四)保障收入分配的公正化(五)调控宏观经济三、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一)公共决策的复杂性导致政策选择的偏差(二)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导致政策结果的扭曲(三)寻租活动导致社会的大浪费(四)公共部门系统存在低效率常态第五章:公共管理的过程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一)公共策划概念(二)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一)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二)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性(三)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四)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时效性(五)公共政策的多样性与多效性二、公共政策的性质(一)公共政策问题(二)公共政策的制定三、公共政策的设计(一)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三)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四、公共政策的实行(一)政策估评的概念和意义(二)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三)公共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五、公共政策的评估(一)权力与领导(二)权力与领导的关系第二节公共管理中的领导一、权力与领导(一)引导(二)沟通(三)指导(四)奖惩(五)培训二、领导的内容(一)以领导者对权力运行的方式为标准进行划分(二)以领导者的作风与态度为标准进行划分(三)领导效能三、公共管理的领导者公共管理的领导者第三节公共管理中的激励与控制一、公共管理的激励与控制(一)激励与激励机制(二)激励与控制二、公共管理的控制目标与过程(一)公共管理的控制目标(二)公共管理的控制过程第六章:公共管理政策的绩效第一节: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一、绩效管理概述(一)公共管理中的绩效概念(二)公共服务中的绩效管理二、公共管理部门绩评估指标的选择(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知指导的四大要素(二)确定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要求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一)政府绩效的评测标准和方法(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导体系四、公共管理绩效的改进(一)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困难(三)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的策略第二节: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涵义(一)目标管理的涵义(二)目标管理涵义的变化二、目标管理的过程(一)设定组织目标(二)目标的具体化(三)目标完成检查和业绩考评三、目标管理的实施(一)实施目标管理的前提(二)有效地实施管理目标(三)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四、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和在公共部门应用的局限(一)目标管理的优缺点(二)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限制第七章: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第一节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一、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一)公共组织发展及公共权力的形成(二)公共权力的内涵及其特点(三)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统一二、公共责任的性质与落实(一)责任的概念(二)公共责任的性质(三)公共责任的落实第二节公共权力的监控一、对公共权力监控的涵义(一)公共权力监控的基本含义(二)对公共权力监控对象及方式二、对公共权力监控的机制(一)公共权力监控机制的必要性(二)公共权力监控的类型和机制(三)外部与内部监控机制(四)公共权力的监控方法三、正确处理对公共监控中的问题(一)公共权力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二)正确处理监控中的问题第八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一节政府性质与作用一、政府的涵义与性质政府的涵义与性质二、政府的职能与职权(一)政府的职能(二)政府的职权三、政府职能的有限性政府职能的有限性第二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一)运行目的(二)运行方式及特点(三)运行的结果(四)担负的责任二、政府与市场的联系政府与市场的联系三、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问题四、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措施(一)重视发挥市场的功能(二)正确认识市场失灵(三)减少市场失灵第三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政府与企业的差别(一)组织性质(二)运行的目的(三)管理的限制因素(四)物质基础(五)物质基础(六)绩效评估(七)擅长的任务二、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一)政府规制型——美英模式(二)政府引导型——欧洲模式(三)政府指导型——东亚模式三、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中的问题(一)产权不清、所有者缺失,使国有企业既不独立又不受制(二)以产值为核心的“政府包责任制”强化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三)大多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加重了它对政府的依赖(四)传统的企业人事制度是政企不分的脐带(五)片面的政企分开论使政府放松了对企业的监控四、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措施(一)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内外约束机制(二)加强对国有企业经理的管理(三)重塑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四)政府为国有企业解困创造良好的制度、市场环境第四节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政府与社会的联系(一)政府与社会的联系二、政府与社会关系中的问题(一)政府与社会关系中缺失社会自然性带来的问题(二)政府与社会中政府权威性不足带来的问题三、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措施(一)明确良好政社关系的发展目标(二)按“小政府”的客观要求改革政府(三)按“大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社会第五节政府再造一、政府再造的涵义(一)政府再造的涵义二、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模式(一)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背景(二)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特征(三)西方国家政府再造所采取的措施三、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的影响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四、我国政府的再造模式(一)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二)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三)从只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到强调发挥政府、市场的共同特点(四)从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五)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制度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六)从权力集中到适应的地方分权(七)从官僚组织到适应型组织(八)从人治到法治第九章: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第一节非营利组织的概述一、非营利组织的涵义非营利组织的涵义二、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一)社会原因(二)经济原因(三)特定的时代背景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区别(一)运行基础(二)行为特征(三)交易模式(四)税法规制(五)管理职能(六)管理方法四、同右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局限一、非非营利组织的本社会作用(一)社会服务功能(二)社会沟通功能(三)社会评价功能(四)社会裁断功能(五)社会调节功能(六)社会协调、代理功能(七)倡导社会文明职能二、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政治作用(一)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二)政府权力的监督者(三)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四)公民参政素质的促进者三、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转型时期所独有的独特功能(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二)培育和规范市场(三)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四)形成自律性的社会秩序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局限性(一)志愿组织的非志愿性(二)独立组织的非独立性(三)政府功能的虚假转移(四)受到责任和腐败问题的困扰第三节非营利组合的组织与管理一、同右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制度及其法律地位二、同右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制度三、非营利组织的设计与分工制度(一)非营利组织设计与分工的部门化(二)非营利组织设计与分工的层级化四、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机制(一)非营利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二)志愿者参与机制(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机制五、同右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制度第四节非营利组合的发展状况一、同右世界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二、同右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第五节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一、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一)努力提高知名度(二)明确法律地位(三)密切与政府合作(四)大力尝到慈善捐助(五)提高公众的信任度(六)实施专业化发展战略(七)非营利组织的全球化二、同右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展望三、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措施(一)鼓励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二)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三)政府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四)非营利组织积极加强自身的建设第十章:公共物品管理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涵义与类型一、同右公共物品的涵义二、公共物品的特性(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二)消费的非竞争性(三)受益的非排他性三、同右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四、公共物品的类型公共物品的类型五、同右私人部门供给的无效率第二节公共物品的供给要供给方式一、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一)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二)公共物品的规模供给(三)公共物品的无差异性(四)公共物品的非均衡性供给二、同右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三、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一)帕累托最优供给量(二)林达尔均衡四、混合物品五、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一)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类(二)混合物品的供给(一)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二)公共物品供给结构趋向丰富(三)公共物品供给质量日趋提高第三节公共物品管理中的一、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一)政府提供不等于政府直接生产(二)政府供给的两种方式二、改革政府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行为(一)应有进有退,以进为主合理调整政府的经济活动领域(二)应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政府行为(三)应使公共物品生产多元化(四)应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物品的供给领域(五)应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机制第十一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一节战略管理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一、战略管理概述(一)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发展(二)战略管理的概念(三)战略管理的特征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二)公共部门战略的类型第二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践一、战略规划(一)战略规划的概念(二)战略规划的步骤二、战略实施(一)建立与组织战略相应的有效组织结构(二)合理配置资源(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克服变革阻力三、战略控制(一)战略控制的内容(二)战略控制的方法第三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二)对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发展计划存在的制约因素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改进(一)战略管理思维比计划更重要(二)重视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间的有效配合(三)重视战略管理的实施(四)重视战略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五)重视组织长期目标的设计第十二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第一节企业型政府一、同右企业型政府的涵义二、企业型政府的原则(一)起催化作用的政府(二)属于社区的政府(三)竞争型的政府(四)任务导向的政府(五)结果导向的政府(六)顾客导向的政府(七)企业化的政府(八)前瞻性的政府(九)分权化的政府(十)市场导向的政府三、企业型政策的设计策略(一)企业型政府的设计策略(二)政府再造的“5C策略”四、同右企业型政府的局限与问题五、同右企业型政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二节公共服务的民营化一、民营化的涵义(一)民营化的涵义二、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一)民营化的原因(二)民营化的优点(三)民营化的目标三、民营化的类型四、民营化的过程及其管理(一)委托授权(二)撤资(三)替代(一)树立民营化的坚定的政治决心(二)对全过程做出明确的责任分工(三)对民营化项目设定清晰的目标(四)选择合适的民营化形式(五)进行必要的立法改革(六)设定良好的民营化程序(七)聘用职业评估专家,评估代售资产和企业的价值(八)解除来自组织内部的阻力(九)克服来自组织内部的障碍(十)向公众普及民营化方面的知识五、民营化的局限(一)关于公共责任的问题(二)特权与贪污(三)公共服务的不公正(四)投机取巧(五)管理问题六、各国的民营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一)英国的民营化实践(二)BOT模式及其在各国的应用(三)民营化对我国的启示第三节公共类型的顾客导向一、同右公共管理中的顾客涵义二、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内涵(一)站在顾客本位进行思考(二)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三)以顾客满意作为组织目标(四)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三、顾客导向对公共管理的积极意义(一)顾客导向的优点(二)顾客导向的变革四、如何贯彻顾客导向(一)实施顾客导向的途径(二)实施顾客导向的条件(三)实施顾客导向的方法五、顾客导向的若干问题(一)政府员工也是顾客(二)顾客并不永远是对的(三)顾客选择的局限。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1.管理的定义及其基本含义管理就是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
(管理者为主体)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管理的环境条件即指管理者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
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指管理者所在组织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者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的基本含义决定着管理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活动及其功能。
4.最早系统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职能说”。
从我国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公共管理的实践来看,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职能就是管理过程中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职能。
具体而言,计划职能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或行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方案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是首要职能和逻辑起点。
有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的主要特点。
(2)组织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3)领导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
主要特点:权威性,主导性,决断性,公正性,协调性,规范性。
(4)★控制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
控制职能包括实施标准的确定、实际状况与偏差的测定和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步骤。
特点:监测行,修正性。
控制职能是管理过程中的监视器和调节器,也是不同阶段的链接点。
5. ★管理学是探索管理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公共管理学三、名词解释:(注:填空题中划“”兼是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政府------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非政府公共组织------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工作,并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些社会组织被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4、公共政策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指导下,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等活动。
5、公共组织的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亦即构成公共组织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特定方式。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公共部门组织人力资源的任用和使用过程中,政党组织、国家政权组织和其他政治组织在人事管理权限的划分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7、国家公务员------是指那些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长期任职而不与内阁共进退的文职人员,又称“文官”。
8、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亦称文官制度,是西方各国为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等作出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9、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进行规划、录用、使用、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
10、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具体是指在国家和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及非营利组织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服务的人员,特别是公务员。
11、国家预算------又称财政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他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承担着制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
非政府组织则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补充和协同的作用。
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对象,涵盖了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和事务,如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基础,它来源于公众的授权,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公共目标。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指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利益,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非排他性。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追求行政的效率和科学性。
新公共行政理论关注社会公平和公民参与,强调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形成合作共治的格局。
三、公共组织公共组织的类型包括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具有层级结构、职责明确、权力集中等特点。
非营利组织则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特征。
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职能、环境、规模等因素,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
公共组织的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
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
政策制定需要经过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抉择等环节。
政策执行受到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政治性、公共性、稳定性等特点。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在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它包括制定政策、决策实施、资源配置、监督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二、公共部门组织与管理1.公共部门的组织形式:行政机构、非营利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2.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政策执行等。
三、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动。
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3.公共政策的评估方法:成本效益分析、影响评估、政策评估报告等。
四、公共管理的理论1.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等。
2.组织理论:公共组织行为理论、公共组织设计理论等。
3.决策理论:理性决策模型、政府决策制定过程等。
五、公共管理的工具和技巧1.管理工具:SWOT分析、目标管理、绩效评估、信息系统等。
2.沟通与领导技巧:有效沟通、团队建设、冲突管理等。
六、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1.公共管理的全球化: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等。
2.公共参与与民主决策:公民参与、社区决策、电子治理等。
3.创新与变革:数字化转型、智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等。
七、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公共管理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比如危机管理、政策决策等。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可以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理论与实践,培养公共部门管理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公共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一、简述题:1、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2、行政与政治或立法司法的关系。
3、西方行政理论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西方行政学的产生是以威尔逊发表《公共行政研究》为标志的。
(1)第一阶段:形成时期(又称科学管理时期)190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12年一一泰罗一一《科学管理原理》1926年一一,怀特一《公共行政研究导论》、魏劳毕一《公共行政原理》。
(2)第二阶段:成长时期(又称行为科学时期)特征:把行为科学运用于行政管理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人的本身、人的行为、人的作用、组织的作用及人与组织、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如:梅奥一一霍桑实验、巴纳德一一动态平衡理论、西蒙一一决策理论、麦格雷戈一一X-Y理论、马斯洛一一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3)第三阶段:发展时期(又称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时期)特征:大量的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围绕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而交叉融合,为政府管理研究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布坎南一一公共选择学派一一1986年获得诺贝尔奖4、公共选择理论或新制度学派理论。
5、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及其体现。
答: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1)民主制:A、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B、一切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集中制:人、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具体表现:(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6、我国政府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行政首长负责制是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一种形式。
公共管理基础章节知识点
公共管理基础1-11章基本知识点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
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
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三、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而科学知识体系创造性的运用就是艺术。
四、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管理理论演进的四个特点。
第二节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一、行政的含义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简言之,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行政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二、相关概念辨析政治与行政。
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观点。
行政与立法、司法。
这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三、行政学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
简言之,行政学是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从四个方面把握行政学的定义。
四、行政理论的发展行政学兴起的原因和著名代表人物。
行政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形成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
各个时期的理论特征和代表人物。
第三节公共理论的兴起一、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理论三次重大理论转换: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
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将“公共管理”当做“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将“公共管理”看做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的一个新的学科框架。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3、我国旳公共财政之路 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建
设公共财政旳要求; 党旳十五届五中全会《提议》明确将建立
公共财政初步框架作为“十五”时期财政 改革旳主要目旳; 党旳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 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旳改革目旳。由此看 来,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相应旳公共财政制 度配合已经成为共识。 总体来讲,财政运营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 旳生产建设财政,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旳公共财政。
(一)公共经济基础理论
1、市场经济中旳政府 (1)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旳原因:公共产品
垄断 外部影响 非对称信息
2)、市场失灵旳体现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外部负效应问题 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旳形成 失业问题 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资源旳过分使用
(2)、政府旳经济职能与政府失灵 1)、政府旳经济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管理者,是指在当代民主国家,是经 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 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旳公职人员。
1、公共管理者旳角色。 (1)执行与捍卫宪法旳角色。 (2)人民受托者旳角色。 (3)贤明少数旳角色。 (4)平衡轮旳角色。 (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旳角色。
2、公共管理者旳技能 (1)技术性技能 (2)人际关系技能 (3)概念化技能 (4)诊疗技能 (5)沟通技能
2)、三个部门旳协作与配合
领域 活动主体
第一部门
政治 政府组织
第二部门 经济 营利组织
提供主要物品
主要资源起 源
主要组织目 旳
垄断性公共 物品 强制性税收
公共利益
私人物品 销售收入 私人利益
第三部门
社会
非获利组 织
非垄断性公 共物品 捐赠、拨款、 收费 集体利益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第一讲公共治理学概论问题:1.公共治理与私营部分担理之间的差别。
2.公共治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冲破。
3.公共治理学产生的时代前提。
4.公共治理学的内涵。
5.公共治理学在中国成长中的地位。
一、公共治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治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若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年夜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点:1)非竞争性。
是指人个花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小我花费的时刻,并不阻碍和削减其他人的花费。
2)非排他性。
是指阻拦一小我的花费享用该产品,价值是专门大年夜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大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好处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成果。
(二)治理。
是指在必定的情形之中,治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用必定的本能机能和手段对治理的客体加以调剂操纵的过程。
公共治理。
是指当局为代表的公共部分依法经由过程对社会公共事物的治理,以保证和促进社会"大众,"好处的本能机能活动。
公共治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当局和其他公共部分而不是私家或其他组织。
2)公共治理对象是公共事物。
公共事物的特点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好处有直截了当关系;b.公共事物治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大众,"。
3)公共治理是永恒存在的。
具体的内容跟着时代的变迁而调剂。
4)公共治理来自于平易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截了当的社会义务,是以必须依法进行,同时工作绩效不克不及简单以利润或效力作为标准。
5)公共治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大众,"对公共治理部分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治理的具体类型。
“三分法”。
a.公共政策。
是当局制订的,以便于治理。
b.当局治理。
处理公共事物,供给公共产品和办事。
包含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
c.非当局组织治理。
是指除当局门部外其他公共部分处理公共事物,供给产品和办事的活动。
公共治理学。
是一门应用包含治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治理部分和公共治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当局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供给公共物品和公共办事以刹那和公等分派社会公共好处的常识体系。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第一讲导论1.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Who?——谁来管理?公共管理者——人(公务员、公共事业举办者、公共事业工作人员等)政务性管理人员:上级考核选派,民主选举的决策型高级管理人员业务性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招聘等途径任用的执行型专业管理人员公共管理者——机构政府机构非政府公共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组织、企业化的公益性组织)What?——管什么?从管理领域来看,要管经济、管社会、管政治从具体公共事务内容来看,要管理10个方面的公共事务:国家发展战略、公共政策与决策、法律和行政程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职人员、公共财政(公共预算、政府采购等)、国土和其他公共资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公共项目、公共信息、各项公共事业、政府绩效从与私人部门的比较来看,要根据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管理公共部门自身:(1)不同的结构——权利责任的清楚与模糊:公共机构组织效率的管理(2)不同的激励——客户和资金:公共激励机制的管理(3)不同的背景——长期连续性与届内任期短期性:决策体制管理(4)不同的目的:利润与大众福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管理Why?——为什么管?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看不见了路政府失灵:看得见的手只看自己的手指外生性失灵——不完全信息决策内生性失灵——非公共利益行为体制性失灵——投票悖论、组织间关系、时滞传媒和舆论失灵:非正式组织行为、无政府主义行为、奴隶思想How?——怎样管?角色与知识的运用,三个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两类知识,新问题2.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的作用作为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案例教学法中,知识是双向流动的,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不仅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真理和智慧,教师也能获得教学经验,开拓教学视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以及联系案例运用理论的能力3.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政治权威——经济权威多元制衡——自主性公共利益——私人利益法的支配——意志支配政府——市场多元合理——经济合理4.什么是公共管理的策略5.什么是公共事务,它的特征公共事务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活动,它决定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提高特征:公益性、非营利性、规模性、政治性、责任性6.什么是公共权力,如何理解它的作用公共权力是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是公共组织实现自身职能的前提条件,它属于公众,为公共利益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
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 治理与善治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善治是 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形成的,并在 6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是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的,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行政组织或官僚体制上,以组织的内部取向,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研究,并以行政效率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2.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几乎同时出现了出现了二种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一种是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简称“P 途径”另一种是商学院的---商业途径简称“B 途径”。
B途径强调将工具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研究中,并仍然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
P途径来自公共政策学院,它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
经过 20 世纪七八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公共管理的 B途径与 P 途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1991年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雪城大学召开,可以说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记。
3.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凯特尔认为,公共管理运动所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途径是一种全新的途径,它既不同于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也不同于政策分析中的执行研究途径,它认为公共管理途径具有以下的几个特征:1)拒斥公共行政学和执行研究2)一种乐观的规范研究领域3)以顶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为焦点4)通过案例研究来发展知识5)为管理研究取得与决策研究相同的立足点而奋斗波兹曼认为公共管理途径应具有以下的特征:1)既关心战略,又关心过程2)在强调硬的知识的同时,关注软的知识3)问题焦点甚于过程焦点4)强雷主张脉络背景和经验知识5)关注战略和多元组织的问题佩里力图阐明公共管理的理论性质,他认为公共管理提供关于公共管理者在不同场合应如何作为的有用的和实际的概括或知识。
雷尼认为公共管理学应着重研究如下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公共组织和管理者类型之间的存在什么样的区别?第二,公共管理所要研究的政治环境指的是什么?第三,说公共部门的管理目标是模糊不清是什么意思?林恩主要讨论公共管理所使用的新的概念框架或理论,包括代理关系,市场、等级和小集团,有限理性和认知风格,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博弈论,组织重构,网络模式,垃圾桶模式,管理工具等等。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范围1.对公共管理学的三种不同理解a.将公共管理学等同于公共行政学,这种用法常见于日常公共部门管理活动中,也来自于坚持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或途径的学者b.把公共管理学当作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培植、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方法论方面的总的看法。
c.将公共管理学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一种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
或者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
3.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第一,就研究对象与范围来说,公共管理不仅仅研究政府机关特别是行政官僚,而且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盈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
第二,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第三,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第四,公共管理学也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所没有设计的其他主题,如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等第五,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第六,公共管理学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政府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理论范式,反过来指导这种实践模式。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1.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研究途径或研究方法。
早期的公共行政学者主要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途径,侧重对政府制度、机构、法规方面的研究20 世纪 20年代公共行政学都采用了原则的研究途径,注重对一般行政管理原则的探索和概括三四十年代,公共行政学推崇经验科学的研究方法五六十年代以后广泛的运用运筹学、系统分析、损益分析、计算机的功能方法及手段。
20 世纪 70年代发展了“新政治经济学”80年代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
2.研究方法a.系统分析b.比较分析c.实验分析d.案例分析五实践中的公共管理1.政府管理的起源与演变a.原始社会就存在某种公共管理活动,但是作为一种专业职业的行政管理活动则是伴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b.国家或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c.19 世纪末 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发达工业社会。
这一时期政府的组织机构迅速膨胀,公共管理活动加强,政府增长,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扩大,同时,在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中,出现行政权力扩张的趋势,形成了行政国家。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a.在市场经济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
b.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也是不同的。
3.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1)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a.政企不分,政资不分b.机构臃肿,效率低下c.权力过于集中d.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2)转型期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首先,转轨国家的市场体制不是自发形成与演化的,而是要靠政府自身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其次,政府必须进行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新政府管理体制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
(3)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一是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了市场化的进程二入时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三是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转型期我国政府管理创新温家宝对今后一段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管理创新作出的系统说明:第二,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第三,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第四,推进政府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协调,第五,推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第六,实现政府管理创新要求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第一章公共组织理论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与公共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公共组织:就是管理社会公共事物、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家机关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 2.组织的目标3.职能范围 4.机构设置5.职位设置6.权力与职权7.权责划分 8.规章制度9.团体意识 10.组织设计11.支持硬件12.技术和信息三公共组织的类型1.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可分为六种: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和基金会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1)强制型公共组织。
主要指政府部门。
强制型公共组织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物实行强制性管理。
(2)半强制性公共组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是“有限管理”即在市场失灵的一定范围内实施管理。
(3)非强制性公共组织。
这类公共组织不仅数量多,而且同时担负着重要的公共事物管理任务。
这类公共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其中多数是非盈利性组织。
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1)古典模型古典模型的特点:1)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2)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四个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3)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标准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4)行政上级仅能有限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5)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数成员机构6)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区分(2)官僚模型官僚模型的特点:1)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2)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3)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4)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5)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6)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3)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的特点:1)公共事物往往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代表多元利益的候选人遍布其中2)在很多方面政府成为代理人政府,许多政府工作通过合同委托给第三部门完成,政府官员在处理这些事务时再也用不上自己的等级权力3)政府不可能轻而易举的监督组织之外的代理商,除非损害了该项目和所服务的公共利益,政府不能随意利用等级命令来取消合同4)行政组织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它们往往与其他公共组织形成一个网络,通过组织互动来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