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一年级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 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4. 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5. 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幼儿心理案例,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幼儿心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幼儿心理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第二课时: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 第三课时: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4. 第四课时: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5. 第五课时: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幼儿心理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幼儿心理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典型幼儿心理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幼儿心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幼儿心理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教师制作幼儿心理学相关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时间知觉
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 速度的反映。感知时要借助中介物。(如: 天体、专门的计时工具等)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观察力含义:
是指一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的持续性 观察的概括性 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大小错觉形状或方向错觉运动错觉1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始环节是一个人知识的重要来源2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前提视觉1视觉敏锐度2颜色视觉空间知觉包括对方位距离或深度形状大小等的辨别需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分析器联合活动才能逐步形成1方位知觉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
能够分辨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之间的 最小差异量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感觉变化
感受性含义:
是指一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在生活中的主要的规律性变化:
1、感觉的适应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 3、感觉的代行现象 4、感觉的对比 5、实践锻炼可以促进感受性的提高
儿注意的持久性。
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1、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必须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
3、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4、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
5、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二、关于知觉的认识
知觉的含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 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二者的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知觉种类:
1、按知觉活动划分: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 2、按知觉对象的特性划分: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
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因素。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使得幼儿对更多的事物产生无意注意。只要幼儿感兴趣和爱好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
二、课程引入:复习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
三、课程内容:
(一)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1、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
(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
(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
第3章幼儿的注意
第一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
二、课程引入:复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课程内容: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我们自觉控制的注意,它服从于我们生活、学习的需要与任务。
有意注意主要表现在幼儿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其特点是有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
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如下:
(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
(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
研究内容
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 、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 ,以及情感、意志、个性
等非认知过程。
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 方法,探究幼儿心理现象
的本质和规律。
课程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 方法,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现象,解 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辅导原则和方法论述
倾听和理解
认真倾听幼儿的表达,理解幼儿 的情感和需求。
积极关注和鼓励
关注幼儿的进步和表现,给予积极 的反馈和鼓励。
提供支持和帮助
根据幼儿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 和帮助,如情感支持、学习辅导等 。
实例分析:成功辅导案例分享
案例一
小明是一名中班幼儿,性格内向 、胆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个 别辅导,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提 高,愿意主动与同伴交往和表达
03
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分离焦虑与适应困难
分离焦虑表现
幼儿在与亲人分离时表现出过度焦虑、不 安、哭闹等行为。
适应困难表现
幼儿在新环境中难以适应,出现失眠、食 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应对策略
建立安全感,逐渐适应新环境,鼓励幼儿 表达情感,提供心理支持。
自闭症倾向及干预措施
自闭症倾向表现
幼儿出现社交障碍、语言沟通困 难、重复刻板行为等。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情感发展
幼儿情感丰富且易变,他们的情绪体验逐渐深刻和稳定。幼 儿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
社会性发展
幼儿逐渐从自我中心向社会性发展过渡。他们开始关注他人 ,学会与他人互动和合作。幼儿的道德意识、规则意识等也 在逐渐形成。同时,幼儿的人际关系也逐渐丰富,包括亲子 关系、同伴关系等。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PPT课件
3
1、图中有几种小动物? 2、图中的房屋用了几种颜色? 3、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
4
第一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 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7
二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幼儿的注 意主要还是无意注意
❖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是幼儿能自觉控制的注意,它服从于我们 的生活、学习。 在良好的教育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 左右,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 幼儿注意能够保持20分钟左右。
8
在幼儿园,孩子们看到老师带来一幅漂 亮的挂图,会不由自主的围过来看,就是
(无意注意)
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没有兴趣了, 这时教师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挂图,找出图 中有哪些小动物,动物们在干什么时,孩子
们注意挂图,这时就是( 有意注意)。
9
(一)无意注意
• 1.易引起幼儿无意注 意的诱因: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 鲜明,新异和变化多 动的事物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 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全神贯注,把精神都集 中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 5 活动得以完成。
(二)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
❖1)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意义
❖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注意是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保证。 ❖ 注意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保证。
4. 刺激物的特点:鲜艳、多变的事物容易成为 幼儿选择的对象。
2024年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课件
2024年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的内容。
具体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一、二节,详细讲解注意的定义、注意的种类、注意的机制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注意的定义、种类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 学习注意力的培养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幼儿注意力的引导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中的注意力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注意的种类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注意机制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幼儿注意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幼儿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
【实践情景】小明在幼儿园课堂上总是容易走神,老师该如何引导他集中注意力?2. 理论讲解:(1)注意的定义和种类。
(2)注意机制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导入环节的实践情景,设计引导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注意的定义、种类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 注意机制图解。
3. 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位幼儿的注意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答案:根据幼儿的年龄、性格等特点,设计合理的引导方法,如游戏法、情境法等。
2.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谈谈你对注意力的认识。
答案:从注意力的定义、种类、机制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说明培养注意力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注意力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幼儿注意力的研究进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幼儿心理学-注意
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03
道德发展
注意有助于幼儿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促进其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01
情感交流
注意有助于幼儿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促进其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认知。
02
人际关系
注意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
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听、说、读、写、做等,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定时定量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规定学习时间和任务量,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据此培养其学习习惯。
发现孩子的兴趣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学习资料等,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认知资源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注意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包括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等多个阶段。
详细描述
多阶段理论认为注意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包括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等多个阶段。在警觉阶段,人们会注意到环境中出现的刺激;在定向阶段,人们会评估刺激的重要性,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在执行控制阶段,人们会对选定的刺激进行深入处理。这个理论强调的是注意过程的复杂性和多阶段特点。
幼儿心理学-注意
目录
注意的定义与特征 注意的理论 注意的发展阶段 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01
CHAPTER
注意的定义与特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
中职学校《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培养关爱幼儿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4. 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 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幼儿心理需求的识别、幼儿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幼儿心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幼儿教育观念、心理问题和解决策略。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幼儿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幼儿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需求。
3. 第三课时:讲解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4. 第四课时:分析幼儿心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五课时:讨论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关爱幼儿的情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幼儿心理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论文:检查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幼儿心理学相关的题目,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幼儿心理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幼儿心理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注意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的内容,主题为“注意”。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第一节“注意的基本概念”和第二节“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我们将详细探讨注意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幼儿在注意方面的发展特点和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注意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 了解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能分析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3. 学会运用教育策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注意的类型及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重点:注意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教育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同学们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共同点,引导同学们关注“注意”这一主题。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注意的基本概念、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析一个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让同学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幼儿注意力的题目,让同学们学会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同学们分组讨论,针对一个注意力问题提出教育策略。
六、板书设计1. 注意的基本概念、类型、影响因素。
2. 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3. 注意力教育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幼儿注意力问题的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见附件。
2. 课后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幼儿注意力训练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同学们对幼儿注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践操作等方式,进一步掌握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方法,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同学们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二节 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的活动
1.注意的概念 2.幼儿注意的主要特征 3.3岁前幼儿的注意基本属于_________。 4.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哪些?。
幼儿心理学
第二节: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的活动
高凡 892337037@
一、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测测你的注意力: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心二用,一心是多用?
巩固与练习
1.注意的规律 2.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材料题:
• 苗苗今年刚3岁。妈妈每晚都要给苗苗讲故事,但无论妈妈怎 么努力,苗苗听故事都是三心二意;画画时也是一样,一样 还没画好又去画另一样,她的作品总是只完成了一半的;有 时画画或听故事还没有结束,她就已经拿起身边的布娃娃玩 起来了。苗苗的妈妈有些担忧,这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二)幼儿的“多动”现象与注意:
•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多动”。
• 区别“多动”和“多动症”
• 1.多动即爱动,幼儿的一个特点。主要特点是过量、自 控力差。(感兴趣的事情上可以自控和认真)
• 2.多动症,又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BD”,是儿童的 一种行为问题(障碍)。主要表现:不专注、过动和冲 动。最主要的表现是注意品质差。(不能自控)
• 是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状态,即分心。
• 特点: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控能力 差,容易出现注意分散。
•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3.无关刺激的干扰 4.注意转移能力较差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 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控: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组织多样化活动)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养成合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3.无关刺激的干扰(避免无关刺激干扰) 4.注意转移能力较差(恰当组织活动,促进有意注意)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运用两种注意)
第三章 幼儿的感觉和知觉 教案
A.视觉B.听觉C.感觉D.知觉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像
4.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
A.视觉B.色觉C.知觉D.感觉
5.判断下列描述的现象是感觉还是知觉?
学生分析案例:某天下午,某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小明迟到了,进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他想找自己的座位,可是什么都看不清,结果不小心手摸到了一位女同学的头上。这位女同学非常气愤,狠狠地骂了他,说他是故意的,小明却分辩说自己什么都看不清,不是故意的。过了一会儿,他也觉得放映厅越来越明亮,座位和人看得清清楚楚,他感到很纳闷。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幼儿心理学》
教 案
20至20学年第学期
第三章幼儿的感觉和知觉
章节课题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概念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了解感觉和知觉的种类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认知身边的感知觉现象
素质目标
认同感知觉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完善儿童观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初步认知身边的感知觉现象
3.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A.知觉选择性B.知觉理解性
C.知觉主观性D.知觉恒常性
4.双关图是()中的现象。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D.知觉理解性
5.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理解性B.知觉选择性
幼儿辨别空间方位从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需要、动机和兴趣发展特点
需要的发展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从生理需要到社会需要,从物 质需要到精神需要等。
动机的发展
幼儿动机的产生往往与需要相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的社会性逐 渐增强。
兴趣的发展
幼儿的兴趣比较广泛但不稳定,容 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 幼儿的兴趣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 征和个体差异。
0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喜、怒、 哀、乐等基本类型。
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 要地位,对幼儿的认知、行为和社 会性发展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情绪情感特点
01
02
03
易变性
幼儿情绪情感容易受外界 影响,变化较快,稳定性 相对较差。
思维们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事物,思维过程具有 直观性和行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
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幼儿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同时也通过语言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且受到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提高幼儿自制力
通过规则约束、情绪控制等方式,提高幼儿 的自制力水平。
04
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
个性倾向性概述
定义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 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 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
向和选择。
组成部分
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组成。
特点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最 积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周围 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
幼儿心理学注意的发展学习教案
幼儿心理学注意的发展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1. 注意力的概念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2. 幼儿注意发展的阶段和特点3. 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4. 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方法与技巧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幼儿注意力的概念、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掌握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注意力发展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关爱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注意力的概念、发展特点及提高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注意力发展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幼儿注意力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介绍注意力的概念,阐述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a. 幼儿注意发展的阶段和特点b. 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c. 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方法与技巧4.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幼儿注意力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注意力定义2. 幼儿注意发展阶段与特点3. 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4. 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幼儿注意力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b. 请举例说明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
c. 针对幼儿注意力发展的问题,制定一份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2. 答案:a. 注意力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对一定事物进行选择、集中和维持的心理过程。
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注意力的发展对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b. 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等多方面。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掌握幼儿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幼儿心理学的定义与作用2.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幼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
2.教学难点: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幼儿心理辅导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吗?幼儿心理学又是研究什么的呢?2.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定义与作用老师讲解幼儿心理学的定义: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老师讲解幼儿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心理特点,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心理需求,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3.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老师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可塑性。
老师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
4.讲解幼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老师讲解幼儿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情境模拟法。
老师讲解幼儿心理辅导的技巧:倾听、理解、共情、引导、鼓励。
5.案例分析老师展示一个幼儿心理辅导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教师是如何运用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的。
6.实践操作老师布置一个幼儿心理辅导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进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复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整理笔记。
2.思考如何将幼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吗?这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吗?”2.教学难点:幼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老师通过对话引导:“小明,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当你在幼儿园遇到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小朋友时,你会怎么帮助他?”小明回答后,老师继续引导:“很好,你提到了耐心倾听,这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研究的特殊性(一)幼儿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幼儿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幼儿心理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在发展心理学(包括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年龄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或者随环境改变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纵;(2)表面上看,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年龄增长的结果,但实际上年龄只是心理发展的一个伴随变量,它对于心理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生理的成熟以及个体与外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打个比方,我们经常讲“年代久了,所以石头风化了”,表面上“石头风化”的原因是“年代久了”,但实际上“年代久了”与“石头风化”没有实际联系,“石头风化”的真正原因是石头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若将石头放在“真空环境”,即使“年代久了”也不会“风化”。
因此,在幼儿心理研究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如某些心理能力的发展)归结于年龄,而应努力弄清伴随年龄而发生的各种生理成熟与环境因素,找出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这才有利于我们的幼儿教育。
例如,研究发现,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关心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据此,不能简单得出年龄引起儿童态度变化的结论。
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理解他人的观点、情绪的能力迅速提高,这种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的变化则更可能是其态度变化的真正原因,只不过它与年龄变量混淆在一起了,这一点是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心理学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主试与被试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被试要根据主试的要求或实验情境作出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是语言上的反应,也可以是行为上的反应,而被试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主试的行为。
这在幼儿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是谈话法、测验法中表现突出。
这种主试与被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一年级幼儿心理学教案第三章幼儿的注意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注意的概念、基本特点、注意的外部表现。
2.掌握注意的种类、引起注意的各种因素。
二、教学重点
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分类以及引起注意的各种因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导入:在第一章内容里,我们提到了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时刻在跟注意打交道,离开了注意,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注意的内容。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
(二)注意的基本特点
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
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
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三)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目不转睛、眼睛朝着一个方向“呆视”
2.无关运动的停止:注意时,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
3.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说,吸得短,呼得更长。
一般来说,姿态端下,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的表现,而
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凝滞、呆若木鸡,常常是不注意的表现。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
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注意了”“请注意”,只是把注意指向和集中的于心理过程的内容,如注意听讲,注意看黑板、注意记内容,注意想问题等。
只不过把后面的内容省略了。
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
离开了注意,心理过程就无法进行。
三、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1.概念: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
)
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较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
刺激物的强度有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不随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说明。
b刺激物新异性
新异刺激物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新意刺激不仅是指从未见过的事物和信息还指熟悉对象间的奇特组合。
例如:教师的新装。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d刺激物的对比性
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
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
(2)人本身的状态
a需要和兴趣
b情绪情感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容易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
而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
c有机体状态
当个体处于极度疲乏和困倦时,常常无法注意周围的事物。
(二)有意注意
1.概念: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晚自习做作业,旁边同学在聊天,不自觉地听别人聊天(无意注意)而当意识到做作业必须专心,才会有高效率。
断然不去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
2.随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
它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
3.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活动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
(2)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的培养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有助于保持随意注意。
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
(3)良好的意志品质
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来维持,依赖于人的意志品质。
一个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毅顽强个性特征的人易于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长时间保持随意注意。
反之保持随意注意则比较困难。
(4)合理地组织活动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有助于保持有意注意。
尽可能把智力活动与与实际操作、技能练习联系起来,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思考:为什么对幼儿来说组织活动时需要两种注意结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