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11.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11.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4fa11458fafab069dc02ce.png)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文章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蔷薇花上的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
2.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四年级儿童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课时的三维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对话,把握不同的语气,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甘为弱者,勇于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难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感受,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喜欢表现自己,喜欢被老师表扬。
三、说教法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创设情境法。
2.以读促讲法。
3.启发引导法。
4.图文结合法。
四、说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节课我以自读自悟法、自主合作法等学习方法来进行学法指导。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出示一幅野蔷薇花的图,说说图中蔷薇花的特点。
接着导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找描写蔷薇花的语句。
你觉得这是一丛丛怎样的蔷薇花?(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感知野蔷薇的美丽娇艳,激发学习兴趣)(二)精读悟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机会。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以自由读、默读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并要求学生边读边做记号,并且在读后再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3f89637453610661ed9f4f1.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课文讲述了萨沙一家人在森林赏花聊天的时候,突然遭遇暴风雨爸爸把雨衣递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
而萨沙在爸爸和妈妈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围绕训练重点,依据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技能目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和要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条红线,串联起相关内容,引起学生把长课文读短,把精彩的语段反复诵读,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深刻道理,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法:复习巩固生字;熟读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感悟萨沙的心理;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能自觉保护弱小者,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文章的学习理解,离不开丰富的词汇。
因此我在文章开头设置了生字词的复习,以扫清课前障碍。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学习第2自然段)通过过渡,引读第二自然段的前两句,并回答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萨沙一家人在干什么?”“什么叫‘大雨如注’?”、“雨下得这么大,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件事呢?”等问题,抓住课文中心思想“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84ee58fb90d6c85ed3ac61b.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文章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蔷薇花上的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
2、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四年级儿童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课时的三维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对话,把握不同的语气,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甘为弱者,勇于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难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感受,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喜欢表现自己,喜欢被老师表扬。
三、说教法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创设情境法。
2、以读促讲法。
3、启发引导法。
4、图文结合法。
四、说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节课我以自读自悟法、自主合作法等学习方法来进行学法指导。
五、说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联接新知围绕“让雨衣”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悟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机会。
这部分主要是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为重点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1)我首先让学生以自由读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抓住妈妈和萨沙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接着让学生自由练读,分组讨论:妈妈和萨沙的做法,再进行师生共同交流。
(3)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分角色朗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说课稿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736113195f312b3069a530.png)
内容:教学设计+说课稿姓名:何艳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民小学日期:2013年3月学习代文本说话学会与文本对话-----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民小学何艳【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识字,加强词语积累运用的习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叹号的句子。
3.树立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树立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复习导入1.以闪读的形式复习字词。
2.词语分类学习二、感受蔷薇花的美丽与“弱小”1.文中共有几处描写了蔷薇花,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并全班交流。
2.感受雨前蔷薇花的美丽(课件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⑴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⑵欣赏蔷薇花课件,用带叹号、问号的句子赞美蔷薇花。
⑶齐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读出蔷薇花的美丽。
3.感受雨中蔷薇花的“弱小”正当大家沉浸在蔷薇花美丽景色中的时候,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
理解“倾盆大雨”的意思,你还知道哪些能形容雨大的词。
遭遇大雨的蔷薇花又成了什么样子?(课件出示:大雨己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⑴边读边想象蔷薇花会说些什么?⑵指导朗读,读出蔷薇花的“弱小”三、感悟和激发保护“弱小”⑴倾盆大雨中不仅有弱小的蔷薇花,还有萨沙一家人。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又该如何做?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⑵读妈妈和萨沙的对话,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些什么?⑶萨沙甘心做最弱小的吗?他又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⑷萨沙最终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他骄傲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⑸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板书:保护弱小、关爱弱小)四、呼应主j⑴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愿意做最弱小的吗?你是怎样帮助弱小事物的?⑵同学们,你们都是有爱心、不甘弱小、保护弱小的好孩子,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a4bff387c24028915fc3ee.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二年级语文老师要如何设计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呢?我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1今天我要说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题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说教材本课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课文讲述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
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
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二年级儿童认知水平的了解,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目标:有不甘为弱者,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爱,在本组教材里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字里行间,流进我们的心里。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萨沙的心灵,理解他的思想行动,获得启迪,有不甘于弱小并能主动保护弱小的意识;难点是引领孩子抓住描写蔷薇花的两个句子以及妈妈和萨沙的三次对话来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爱,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关爱弱小"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
四、说教学方法1、对于本课的生字教学部分,我只以检查学生预习为主,学习了本课要求会认的14个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要求认识的生字放在课文中,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读熟了,那认识生字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对于解决本课重难点我在教学中注意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雨前和雨后的蔷薇花,激起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
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62157dfe4733687e21aab5.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11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芳香扑鼻”、“闷热”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萨沙和妈妈的话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觉保护弱小者是一种高尚品质。
教学构想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并识写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指名读题,理解“弱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对论,对比比较“弱小”)2、检查预习:“我”指谁?3、过渡:萨沙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闷热旷地聊天聚精会神赶忙反问蔷薇大雨如注低垂抵抗旁边娇嫩纤弱附近掀起滂沱大雨芳香扑鼻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说给大家听。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3、自己选择拿手的一段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4、读了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或者你想说些什么?(他们一家人很好)怎么会有这种感受的?请大家同桌两个人讨论讨论。
(实际上,在师生聊天的过程中,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发生的?学生开始没明了。
)5、反馈交流:一家人出外游玩,突逢大雨,互相推让雨衣。
6、小结。
三、学习课文生字。
1、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怎样认识的。
2、教师或学生板书难写生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10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b676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d.png)
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弱小者”,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重点】学习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体会不同问句所表达出的不同意思。
【教学难点】萨沙的三次问话。
【教学准备】1、cai课件。
2、生字、词语、句子卡片。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认字、喜欢读书,把认字、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1、导课。
板书课题。
2、谁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3、过渡:有一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他才五岁,但是也不愿意做一个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⑴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不带拼音)指名读。
⑵针对易读错的字相机指导记法。
⑶他们重新排排队,你还认识他们吗?(生字调顺序)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四人小组做“打牌”游戏,巩固生字。
⑸这些生字宝宝回到词语中,你还认识吗?出示词卡: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⑹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递给、掀起、聊天、簇拥、倾听”。
⑺生字宝宝可喜欢和你们捉迷藏了,他们又藏到了句子中,你还认识吗?(老师拿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①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②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③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
④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精选3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7be4f5cfc789eb162dc85e.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视频范读《我不是最弱小的》,视频《做勇敢的孩子》,动画课件《我不是最弱小的:生字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弱小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不是弱小的》这篇课文。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2、看视频《我不是最弱小的》,听课文范读,并标记出本课的生字词。
3、出示生词认读。
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野蔷薇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垂着头显得娇嫩掀起雨衣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5、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的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6、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范写,重点指导:弱: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先与未比较再写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341488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5.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引言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着一些让我们窝囊、无力、自卑的时刻。
这些时刻往往让我们产生一种“我真的很弱小”的错觉。
然而,我认为,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误区。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找到真正的自信与力量。
二、成长历程中的弱小我小时候就很胖,体重比同龄人多出很多,身体不协调,而且长相也不算出色。
每次体育课和跑步考核时都是我最后一个完成。
小学的时候,因为考试不好,被一个同学笑话,说我是傻子。
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弱小,生活中总有很多的烦恼和不如意。
三、思维误区我在经历这些过程中,开始逐渐养成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总是认为自己很弱小。
这种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首先,我失去了自信,甚至对人生感到迷茫。
其次,我也离不开自怨自哀,总是想着“我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
这种消极负面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我成长和进步。
所以,我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思维方式。
四、化消极为积极当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不足时,我开始努力改变。
首先,我告诉自己,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可以变得更好。
这样的思想让我开始希望并寻找改变的机会。
此外,我也开始积极的想办法改善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学业成绩。
我努力挤出时间来锻炼身体,学习更多的知识,我的自信也随着逐渐增强。
五、总结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终于意识到,“我不是最弱小的”。
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自己很弱小。
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潜能和能力,以一种正确、积极的精神保持前进,迎接未来的挑战。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历和心得体会,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勇敢向前,迈向成功的道路。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课件-优质公开课-人教二下精品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课件-优质公开课-人教二下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3092d3fa5e9856a5612604b.png)
3、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在森林的空地,他们看到了什么 花?花开的怎么样? 课件出示:铃兰花簇拥着野蔷薇,认读蔷薇,理解词语:簇拥 指导书写:铃:左窄右宽,撇穿插在金字旁第二横下,令不要少写一 点。 识字方法:换偏旁、形声字 指导朗读:“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指导读出惊喜、感叹 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同学们找一找,在本段还有两个描写花朵的四字词语呢,你发现了 吗?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指导:熟字加偏旁识字方法。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指导书写“芬、芳”二字的书写: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 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 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萨沙是个才有五岁的小姑娘,她却自豪的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 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起来看这个故事。(板书课题:我不是 最弱小的) 指导“弱”的书写:两个“弓”字的头短身长,注意点、提的穿插。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 者求助同学和老师。 2.指名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几个人 物?(指名回答) 夏天 周末 ,萨沙 托利亚 父母 这里面有五个生字宝宝,你们是怎么认识它们的?有什么方法吗?跟 同学们说一说吧!(指名回答) 指导识字方法:联系生活识字、形近字对比、旧知识迁移 谁能用夏天、周末,说一个句子? 指导书写:夏 末:“末”“末”二字进行比较
5.巩固识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词语乐园,读一读并用你喜欢的词 语说一句话。 三、再读课文。 1、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评价。 2、读后思考回答:萨沙一家看蔷薇花 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同桌交流后,全班展示。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_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_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658368650e52ea5518989e.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课的内容。
本文叙述了夏日里,萨沙一家到郊外去度假。
恰逢暴雨,年仅四岁的小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把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既渗透了“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强者”的文本价值观,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围绕小学中段教学的训练重点,并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同时以句型转换、比较、标点符号的使用为训练手段,进一步理解句子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的强者”,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弱小者”。
1 / 6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的强者”,并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是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篇章,在教学中,我主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近乎文本的真实情景,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第一,我通过创设情景对话,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在暴雨来临危急之时,自己是甘当弱小者,欣欣然去接受雨衣,还是勇当强者,把雨衣让给别人?从而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强者”的人生价值观。
第二,我通过创设实际生活画面,把学生由文本引入生活,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保护弱小者”,使学生真正受到思想的启迪。
2、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f5876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4.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2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讲解小说《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尤其是比自己弱小的人。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比自己弱小的人,以及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2. 讲解小说《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萨沙是如何对待比自己弱小的同学的小红花的。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
4.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学会关爱他人。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小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文本。
2. 与课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 分组讨论所需的小组活动指导书。
3.2 教学材料2. 与课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的展示设备。
3. 分组讨论所需的小组活动指导书。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讨论,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课后去了解和关注社会上比自己弱小的人群,如贫困学生、残疾人等,并尝试给予他们帮助。
5.2 教学延伸邀请相关的人士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如何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激发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安排本节课将采用课时安排为1课时,即40分钟。
6.2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与课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比自己弱小的人,以及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2. 讲解小说《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内容(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小说中的情节,重点突出主人公萨沙是如何对待比自己弱小的同学的小红花的。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范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ab6ba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2.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范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1【说教材】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材分析: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关爱别人。
因为有爱,才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这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5岁的萨沙一家人夏日外出郊游,在大雨突然来临时互相传递雨衣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雨衣成了传递爱的一个有效载体,使文章处处洋溢着融融的爱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
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叉的对话状态中,让学生产生领悟,激起语言思维指挥的火花,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是小学阶段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重要时期。
学生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在识字量,自学能力和讨论思考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了,所以在学习这篇童话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萨沙说的话,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各个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感悟文章内容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课时安排以及我们班的学情,我制定了《我不是最弱小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具体如下:【学习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二年级儿童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教案讲义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教案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f7a9e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6.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教案讲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优点,不应该自卑或自负。
2. 培养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个关于自信和尊重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弱点而感到自卑。
故事还强调了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第二章:主人公的介绍一、主人公背景介绍1.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体育能力也不突出。
2. 主人公常常因为自己的弱点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是最弱小的。
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1. 主人公在故事中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2. 主人公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优点,不应该自卑。
第三章:故事情节发展一、主人公与新同学的相遇1. 主人公遇到了一个新同学,新同学表现得非常自信和优秀。
2. 主人公开始对自己的弱点感到更加自卑。
二、主人公的转变1. 主人公在和新同学的交流中,逐渐发现新同学的优点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努力和自信得到的。
2. 主人公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意识到自己也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第四章:主人公的努力与成长一、主人公制定目标1. 主人公决定不再自卑,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
2. 主人公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学习和练习。
二、主人公的进步与挑战1. 主人公在学习和体育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 主人公在班级比赛中遇到了挑战,但仍然坚持努力。
第五章:主人公的收获与反思一、主人公的收获1. 主人公在班级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鼓励。
2. 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并不最弱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优点。
二、主人公的反思1. 主人公反思自己过去自卑的心态,意识到自己应该尊重和关心他人。
2. 主人公决定以后不再自卑,要自信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第六章:小组讨论与分享一、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主人公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d6a8ad9a98271fe900ef917.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4课的内容,本文叙述了四年级的学生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围绕训练重点,依据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要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 1、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点句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深入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2、启发引导法: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行为、言语、心理和情感,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享受到美的乐趣。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说课稿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4d8cdc0740be1e640e9a2e.png)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说课稿内容: 教学设计+说课稿姓名:何艳联系:工作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民小学日期:2020年3月学习代文本说话学会与文本对话----------《我不是最微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民小学何艳【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识字,加强词语积存运用的适应。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叹号的句子。
3.树立不甘为弱者、应该爱护微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树立不甘为弱者、应该爱护微小者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复习导入1.以闪读的形式复习字词。
2.词语分类学习二、感受蔷薇花的漂亮与“微小”1.文中共有几处描写了蔷薇花,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并全班交流。
2.感受雨前蔷薇花的漂亮(课件出示:原先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⑴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眼前显现了如何样的画面?⑵观赏蔷薇花课件,用带叹号、问号的句子颂扬蔷薇花。
⑶齐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读出蔷薇花的漂亮。
3.感受雨中蔷薇花的“微小”正当大伙儿沉醉在蔷薇花漂亮景色中的时候,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
明白得“倾盆大雨”的意思,你还明白哪些能形容雨大的词。
遭遇大雨的蔷薇花又成了什么模样?(课件出示:大雨差不多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柔嫩。
)⑴边读边想象蔷薇花会说些什么?⑵指导朗读,读出蔷薇花的“微小”三、感悟和激发爱护“微小”⑴倾盆大雨中不仅有微小的蔷薇花,还有萨沙一家人。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又该如何做?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⑵读妈妈和萨沙的对话,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些什么?⑶萨沙情愿做最微小的吗?他又是如何做的?他的心情又是如何样的?⑷萨沙最终爱护了微小的蔷薇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微小的,他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微小的”。
⑸你喜爱萨沙吗?什么缘故?(板书:爱护微小、关爱微小)四、呼应主题,拓展延伸⑴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情愿做最微小的吗?你是如何样关心微小事物的?⑵同学们,你们差不多上有爱心、不甘微小、爱护微小的好小孩,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微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琼山一小林莹一、说教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4课的内容,本文叙述了四年级的学生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围绕训练重点,依据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要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1、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点句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深入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2、启发引导法: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行为、言语、心理和情感,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享受到美的乐趣。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借助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前蔷薇花的美丽和雨中花儿的娇嫩脆弱,从而理解萨沙保护弱小的的行为是可贵的,并真正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学法:让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读,议、说,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说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教学这篇文章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弱小”的含义,因为“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叙述的故事最后就落脚在这句话上,因此,我采取设疑导入的方法,让学生读了课题后质疑:“我”是谁?“弱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质疑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课文的标题告诉我们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课文,寻找问题答案,不仅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能理清课文脉络。
】(三)、品词析句,体会思想1、出示课件,显示大森林中野蔷薇美丽的画面,同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假日里,天气闷热,一个名叫萨沙的四年级学生和他父亲、母亲、托利亚一起到大森林中去游玩,森林里的旷地上开满了一丛丛美丽的蔷薇花。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让学生看完画面后说说自己的感受2、再播放大雨倾盆时蔷薇花在风雨中摇摆的画面,说感想。
3、在文中找出写野蔷薇的句子并画一画、读一读。
【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词句内容的深切感悟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既切实有效,又情趣生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4、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谈谈体会。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一丛丛、粉红粉红、芳香扑鼻”这几个词语来理解句子意思,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颜色鲜艳,惹人喜爱。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这一句抓住“滂沱大雨、低垂”等词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无助,在这种对比中,激起学生对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4、指导朗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两个不同的画面。
(个人读,比赛读)5、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微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萨沙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吧!找出有关语句。
6、出示句子: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
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萨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的动人情景。
再读句子,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谈谈体会。
7、想象被萨沙保护过的蔷薇花怎么样了?它们在风中摇晃着小脑袋,仿佛在说些什么?萨沙看着这一切,会怎么想?过渡:一个孩子,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他哪来的雨衣呢?【课堂上学生找出了描写野蔷薇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通过各种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读着,与作者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大家体会到雨前野蔷薇的美丽,雨中花儿的娇弱,通过比较自然勾起了学生的恻隐之心,使阅读教学走进了儿童的精神世界。
】(四)、抓重点句,深悟情思1、在文中找出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画出来读读。
2、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小组讨论:你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理解妈妈的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在朗读中体验到父母对萨沙的影响是多么深刻,父母亲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这里要联系上文他们的做法来谈。
在学生理解了妈妈的话后,教师问:大家发现了没有,在雨衣的传递过程中跳过了一个人,那就是:托利亚,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托利亚的微笑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的品质。
理解萨沙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重点引导学生体验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
这里要抓住萨沙的答话,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引导学生体会萨沙的自豪、自强与自信。
6、萨沙不愿做一个弱小者,并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是弱小的”,你们也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你们愿意做一个弱小者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经历或自己知道的有关事例。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去体验。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主要借助读读、议议的阅读策略,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悟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
从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好孩子。
】(五)、总结全文,感悟升华在滂沱大雨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场面: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给了萨沙,萨沙又把雨衣盖在了纤弱的野蔷薇上,他们一家保护弱小的品质真令人感动,更值得赞赏的是萨沙小小年龄就具有自强、自信的可贵品质,你想对萨沙说什么?对他们一家人说什么?先说说,再用笔写下来。
愿同学们像文中的萨沙一样,自觉保护弱小者,那时,我们不仅给予他人快乐和幸福,还可以使自己更加懂得爱的真谛,我们的世界也将因为关爱而更加美好!让我们带着自信、坚强,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引读“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融审美教育与语言文字的感知于理解之中,在学生心理上形成熏陶性,浸染性。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通过说感受,写体会等形式,使写成为读的延续和发展,让感悟升华,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对文章思想的理解,一方面使情感目标落实到位,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六、说板书: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把握重点,表明中心,便于学生理解。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让雨衣:爸爸→ 妈妈→ 萨沙↘↓↙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蔷薇花14.《我不是最弱小的》原始教学设计琼山一小林莹设计理念:遵循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以读为主,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并引导学生爱护弱小、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准备:小黑板、词卡一、情景设置导入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去体会它,感悟它。
2、这是一个假日,萨沙与家人一起到森林里去。
郁郁葱葱的树木,青翠欲滴的小草,清清的溪水潺潺流淌,是啊森林里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其实这美好的景象课文中有具体的描写。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用“”线把它划下来二、学习美好的景象和野蔷薇的前后对比,体会野蔷薇的弱小。
交流后出示:森林里是那么美好。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
呀,多么美好的景象啊,一起读一读。
读着这段话,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家?(快乐、幸福、温馨、和谐)▲是啊,多么温馨和谐的画面啊!多么快乐、幸福的一家啊!▲而此时,在他们旁边的一丛丛野蔷薇,正和萨沙他们一起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呢!请用“”线画出描写野蔷薇的句子,再用“”画出体现野蔷薇特点的词语。
指名读句。
黑板示①(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多香啊!多么惹人喜爱的蔷薇花啊!把这种感觉放入句子中读一读。
(齐读)2、这野蔷薇多么鲜嫩啊,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野蔷薇的,请你快速到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看看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黑板②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齐读—)。
读着这段话,你觉得现在的野蔷薇怎样了?请用“……”画出描写野蔷薇的词语。
低垂着头指读。
评价:无精打采的指读。
毫无生气的娇嫩纤弱指读。
非常柔弱指读。
好像在风雨的吹打下就会折断。
齐读。
把这种感觉放进句中,好好读一读这一段话。
刚刚还娇艳欲滴、芬芳扑鼻的野蔷薇,怎么转眼就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呢?因为(出示词卡:滂沱大雨)怎样的雨就是滂沱大雨?(雨点大、雨势猛)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写雨大的?(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其他写雨大的词吗?(大雨倾盆瓢泼大雨急风暴雨疾风骤雨)一起读这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