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第1篇: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方案国学经典进校园知礼明行伴成长——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
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本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本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怀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三、具体内容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具体内容如下:一年级:《百家姓》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弟子规》四——五年级:唐诗宋词四、基本方法国学经典的学习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过程中教师需指导诵读方法,稍微讲解诵读内容的大意(点到即可)。
1、每日一读。
每天定时安排10分钟时间(可以是早自修结束前的10分钟),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
1-3年级可集中准备,4-6年级的唐诗宋词可以每天指定一位同学抄到黑板上让大家诵读积累,或者由老师准备好再通过投影展示出来。
2、师生同读。
老师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
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
3、适度讲解。
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文意和词句教师可适度讲解。
“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目标与范围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不仅希望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活动的范围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各大校园,涵盖所有年级的学生。
通过组织定期的诵读活动、相关课程和文化交流,力求让国学经典深入人心。
现状分析与需求目前,许多校园在国学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有限。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学生表示希望能更多地接触和学习国学,而教师也认为国学经典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观念。
在资源方面,校园内缺乏专业的国学教师,相关的教材和书籍也相对匮乏。
因此,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并建立可持续的教学模式。
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1. 组建活动团队组成一个专门的活动团队,成员包括国学老师、语文教师、学生代表及家长志愿者。
团队负责活动的策划、实施和评估。
2. 制定教学计划设计一个为期一个学期的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每周安排一次集体诵读,每次选择不同的经典片段,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鼓励学生在家进行个别诵读,增加家庭参与感。
3. 教材与资源的选择为确保教学质量,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国学经典读本,并配备相关的音频资源。
通过学校图书馆、线上资源及地方文化机构,尽量丰富教学材料。
4. 培训与活动推广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国学知识和诵读技巧。
同时,利用校园宣传栏、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参与。
5. 组织诵读比赛在学期中期,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比赛分为个人和团体两个类别,评委由国学教师及邀请的外部专家组成。
通过比赛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6. 建立反馈机制活动结束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评估活动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参与者的感受与建议,为后续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案:
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在校园内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们通
过诵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感受国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2.国学知识竞赛:可以组织国学知识竞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了解国学的
相关知识,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国学主题讲座:可以邀请国学专家或者文化名人来校园开设国学主题讲
座,让学生们了解国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学的兴趣和热情。
4.国画、书法展览:可以在校园内举办国画、书法展览,让学生们欣赏中
华传统艺术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
5.传统音乐表演:可以邀请传统音乐表演团队来校园演出,让学生们欣赏
中华传统音乐的美妙,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应该以多种形式展开,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于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

教育局“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全区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优秀传统美德、经典诵读进课堂为重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广大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组织机构区教育局成立“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决策、组织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学会。
区教育学会牵总负责,教育科、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
三、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侧重启蒙教育,认识常用汉字;诵读浅近的古诗;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
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精选3篇)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精选3篇)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为了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为了陶冶小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的效果,我校特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
二、参加对象:1—6年级各班同学。
三、活动时间:11月25日下午一节课后。
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五、活动形式:在1—6年级各班中开展“诵千古美文,做文明少年”古诗文诵读比赛。
六、活动细则:1、要求每班全员参加。
2、每班比赛中自选一首诗,随机抽取四名同学各背一首。
3、比赛同学要求服装统一,化妆,仪表大方、自然、得体。
4、各班的古诗文诵读要有创意,采用新颖的形式,体现各班的特色。
5、评委:z君。
6、计分:z内容(10分)效果(60分)形象(20分)加分(10分)总分(100分)25分(15分)(15分)(5分)符合范围及主题,无错漏集体背诵表演10分个人背诵5分小组背诵5+5分内容与表情动作相宜,自然,有整体感内涵把握准确,感情充沛,艺术感染力强音乐、道具、布景等辅助手段运用得当合理服装整齐、队伍有序,对观众、评委有礼貌教师参与、有突出创意七、评分标准:(100分制)1、形式:形式新颖有创意,体现自己的特色。
2、表情:表情大方、自然、声情并茂。
3、语言:要求普通话标准,背诵流利无错。
4、服装:要求服装统一,有特色,有创意。
5、上下场:要求上下场整齐、安静、快速。
八、备注:1、音响话筒:总务处2、摄像、照相:z3、各班位置划分:总务处4、主持人:大队部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思路,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平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新安镇中学经典诵读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新安镇中学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诵读比赛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机整合,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其终身发展,积极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以“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要求:
相关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本次活动,认真组织班级学生训练,为学生朗诵材料内容把关,做好学生的训练工作。
二、比赛内容:
以优秀古诗文古诗词等经典名篇为内容。
三、组织机构:
组长:杨卫民
成员:所有中层领导、全体班主任、语文教师
四、参赛人员:
六七八年级全体同学。
五、比赛时间、地点:
9月份大礼堂(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比赛要求:
1、各班级必须申报1个节目,内容自定,形式不限。
2、各班积极准备节目,请班主任、语文教师全程给予指导,进行策划及再加工。
各科教师要积极予以配合。
3、各班必须在9月10号之前上报节目名单到德育处。
七、评分标准:
1、服装整齐统一、精神面貌好(20%)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30%)
3、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40%)
4、诵读时间:3~5分钟(10%)
八、评奖方法: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024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2)学校进行班级经典诵读评比,依据年级不同进行评比。 (3)进行手抄报,板报、朗诵等奖项评比。
பைடு நூலகம்
3.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孝敬父母、敬重师长、团结互助、 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4,用阅读引领成长,让师生亲近书籍,及好书为友,及经典对话,及博览同行。在经典阅读中开阔视野,陶冶 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让书香飘满校内,让学生享受读书的欢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每周五有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讲解国学内容。 .班主任制定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支配。 .学生制定自己的读书目标和成长规划,开展阅读活动。 .每个学生建立一本“读书积累本”,将读书活动中的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及读 书规划书,参与读书活动的作品,奖状等记录下来,参与学校的评比活动。 七、展示评价 .每个学期各班及学校撰写总结。 .学校制定展示评价方案,指定专人负责,找特地时间展示。 (1)进行国学的朗诵竞赛。 (2)进行国学内容的摘抄、手抄报、板报、橱窗、读书笔记等内容展示。 (3)学校以国学为内容开展专题活动。六一、艺术节、家长开放日等契机。 (4)学校组织制作校内内国学宣扬标语等。 (5)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宣扬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评价 (1)每个学生制定自我评价表,老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等。
一、活动目的
1.开展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使同学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吸取民族精神的丰富养分, 弘扬文学艺术,营造文明高雅的校内文化氛围,丰富我校班级的校内文化生活。
2,诵读国学经典美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审美实力,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育学生对优 秀文学作品的学习爱好,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
中华经典诵读校园策划书3篇

中华经典诵读校园策划书3篇篇一中华经典诵读校园策划书一、活动背景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理念。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特举办本次中华经典诵读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主题“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或大会议室六、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七、活动内容1. 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经典诵读比赛,可选择诗词、散文、经典故事等进行朗诵。
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个人,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2. 经典文化讲座邀请专家或学者举办经典文化讲座,介绍中华经典的内涵和意义,解读经典作品中的思想精华。
3. 经典作品展示在校园内设置经典作品展示区,展示学生的书法、绘画、手抄报等作品,体现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4. 经典诵读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表演,可结合音乐、舞蹈等形式,展现经典作品的魅力。
八、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 经典诵读比赛:按照比赛规则进行分组诵读,评委打分。
3. 经典文化讲座: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
4. 经典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
5. 经典诵读表演:学生表演。
6. 颁奖仪式:颁发证书和奖品。
九、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
2. 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
3.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
十、活动预算1. 奖品费用:[具体金额]2. 讲座费用:[具体金额]3. 宣传费用:[具体金额]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十一、活动评估1. 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十二、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提前检查场地设施。
2. 提醒学生注意保暖和防晒,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学校2024年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学校2024年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
在诵读中亲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二、实施方式: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
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中学生的诵读活动,学校定期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活动原则1、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2、个人学习与集体诵读相结合3、诵读与展示相结合4、评比与激励相结合四、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实效1、建立机构,强化领导。
学校成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校长田应仟任组长,苑荣海、姚茂均、石秀坤任副组长,学校相关科室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班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和常规工作一道统筹安排,一并检查。
2、明确责任,全面展开。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各班要结合本班实际,认真制订实施方案;要组织相关老师开展经典教学与研究;要建立相关制度,确保人员及活动经费。
3、深入推进,逐步延伸。
经典诵读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教师的业务学习相结合。
在诵读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诵读内容、统一诵读时间、统一诵读考核标准。
鼓励各班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注重活动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利用假期与家长共读经典,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达到学生带动家长,教师带动家人,学校带动社会的教育效果。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6篇)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6篇)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学生读书的氛围,展现学生个性才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学艺术素养,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比赛目的首先,通过比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学生爱读书的习惯,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其次,检查学生课外朗读的成效,引起学生对朗读的重视,不断提升自我朗读的水平;最后,通过比赛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每班推选两名同学)。
四、比赛时间:10月15日(周五)附:(请各位班主任于10月13日前把参赛名单上教导处)。
五、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六、比赛规则:1、朗读内容为课外诗歌、等朗诵作品为中国古今优秀经典诗文,散文、寓言故事,也可是原创作品,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真实,感染力强,弘扬传统文明,体现时代精神。
2、朗读必须使用普通话。
3、朗诵时间:不超过4分钟。
4、能够读出真情实感。
5、赛后由评委负责评分及公布获奖班级工作。
七、评委:刘福香校长、刁立成校长、孙业斌主任、李景艳主任、顾元宝主任、马博主任、张建华主任。
八、评分标准(见表格)九、奖项设置:全校按高中二个年级组,每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3名。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提高全校学生的诵读水平,让他们在朗诵进程中取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诵读内容:诵读作品以古、儿童诗、经典诗歌、经典美文、国学经典为主。
三、参赛人员:1—6年级全体学生四、比赛时间:12月底,1月初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五、活动形式:1、参赛方式以全班学生整体诵读为主,可以穿插单人、双人或群体吟诵,参赛选手应力求展现诵读水平,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字画等艺术表演情势,以进一步提升诗文朗诵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报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我校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取得一定成效。
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我校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安排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受教育的主课堂在学校。
我校认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在每学期开学初印发《德育专题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让班主任、语文教师、德育教师参与到德育专题教育活动中来,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职的班会课、语文课、德育课教学之中,要求定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
二、认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活动(一)我校组织语文教师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系列活动”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围绕着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学习新时代好少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爱国、诚信、少年中国说等主题。
以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写作等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并且提出多项落实的措施:保证诵读时间、保护诵读兴趣、积极创新诵读形式、做好检测工作、阅读篇目的保证。
活动引导中职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二)我校德育教师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活动”2019年至2020年期间,我校德育教师主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教育等主题开展教育工作。
主题活动的开展以文化知识的讲授与学生分享讨论的方式展开。
课后,老师们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由学生写下心得体会。
(三)我校各班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专题活动”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各班班主任响应学校号召定期召开经典诵读专题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围绕着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
中华经典诵读校园策划书3篇

中华经典诵读校园策划书3篇篇一《中华经典诵读校园策划书》一、活动背景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理念。
诵读中华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了在校园内推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1.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4.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三、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或会议室六、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七、活动内容1. 经典诵读比赛(1)比赛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推选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2)比赛内容:选手自选一篇中华经典诗文进行朗诵,朗诵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3)比赛评分:评委根据选手的朗诵水平、情感表达、舞台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2. 经典诵读展示(1)展示形式: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推选一个班级进行经典诵读展示。
(2)展示内容:展示班级自选一篇中华经典诗文进行集体朗诵,朗诵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配乐朗诵、舞蹈朗诵等。
(3)展示时间:每个班级的展示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3. 经典诵读讲座(1)讲座主题:中华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2)讲座嘉宾:邀请学校语文教师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
(3)讲座时间:[具体时间](4)讲座地点:学校会议室(1)会议时间:[具体时间](2)会议地点:学校操场或会议室八、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单,在学校内张贴和发放,宣传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 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 邀请学校记者团、摄影社等学生组织对活动进行报道和拍摄,记录活动的精彩瞬间。
2024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2024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中,国学经典的诵读和理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学经典在校园中的传承和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方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弘扬中华文化;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 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三、实施内容与方法1. 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的特点,编写相关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包括古诗词、古文、经典文学作品等。
同时,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学校的语文、文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程中,实施全员参与的方式。
2. 诵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每周组织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次诵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校园广播、晨读等时间可作为主要诵读时间段,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2)诵读活动以班级单元为基础,建立诵读小组,由班级教师担任指导人,进行集体诵读和个人诵读交流。
(3)每个学期根据学校安排,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设置个人和团队两个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诵读水平。
(4)学校可以邀请国学专家、文学家等进行讲座、讲解经典,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进一步的学习指导。
3. 诵读成果展示与评价(1)学校建立诵读成果展示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朗诵比赛、展览等形式,展示自己所学习的国学经典作品。
(2)教师进行诵读成果评价,通过平时表现、评比等方式进行评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书法、诗词创作等比赛,将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综合能力。
四、教师培训与支持1. 学校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资料,增强教师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知识储备。
2.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国学相关的研讨会、会议等学术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水平。
“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

xx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在全校师生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一、活动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与小学作文教学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意义1、引导学生诵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吸取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
2、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使高年级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博大精深。
学生养成天天诵读的习惯,逐步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3、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1、经典诗文诵读部分(1)、小学一、二年级:熟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中的前50首。
以及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等。
要求:“不求甚解,但求熟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热爱。
(2)、小学三、四年级:诵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
完整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
要求:能够读准字音,会写会背并理解词义句义,学会适当应用。
(3)、小学五、六年级:精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首优秀古诗。
完整精读注释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
要求:在巩固中低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通晓其义,能够讲解和适当讨论,并组织背诵、书写和积累。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3篇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3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1篇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深入开展,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二、活动主题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活动内容(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开展亮家风守家训活动。
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
通过开展征集家训好格言、讲述家风好故事、拍摄家庭好风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寻家训、讲家训、守家训的过程中感觉到中华传统美德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行动自觉。
同时,通过学生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带到每个家庭和家族,带动家长和家庭培养起良好家风,进而改进家庭教育环境,实现用家训育家风,用家风促校风,推动家训校训两相长,家风校风两提升。
2、通过开展倡美德做表率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引导儿童崇德向善,学习身边的榜样,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点滴入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等活动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包括升旗、就餐、课堂、尊师、同学间交往、穿戴、待人接物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主题活动、道德实践,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习生活全过程,让学生感受礼仪之美,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开学第一课、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广泛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展演活动、团队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1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耒阳市中小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活动内容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
(1)进行《弟子规》诵读班会。
(2)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
除了这两项活动,平时加强《弟子规》的学习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在课间播放《弟子规》歌曲,利用班会时间诵读、学习《弟子规》,尤其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
(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
(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像资料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
(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召开校园艺术节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经典诵读进校园

经典诵读进校园第一篇:经典诵读进校园“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柳江县壮校附小根据柳州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柳教基【2012】107号)要求在我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进行制定以下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助力柳州文化强市战略和“书香龙城、文化柳州”全民阅读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推进我校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营造人人能吟诵、班班读经典的诵读氛围。
二、活动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三、活动时间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四、活动安排(一)认真做好活动方案的制订及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韦建昌、覃勤珍副组长:韦微成员: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各班语文教师2.工作分工:制订活动方案。
责任人:覃勤珍具体实施责任人: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各班语文教师五、诵读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唐诗300首》、《学校民族校本教材——感恩山歌》等。
六、诵读活动安排——(扎实开展好系列活动)(一)、诵读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1.各班每天早读课前至少保证五分钟经典诵读时间。
(各班班主任安排班干负责组织)2.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开展“诵读”活动。
(语文老师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国旗下活动进行展示及国旗下讲话。
(大队部韦秋艳负责)4、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大队部韦秋艳负责)5、经典诵读与“传唱爱国歌曲”活动相结合,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教会学生学会《红星歌》、《保卫黄河》、《游击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爱国歌曲。
(音乐老师负责,并且12月20日上交上课的照片给韦丽荣)6、利用语文课、班会课,课外活动课、社会大课堂,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诵经典”、“品经典”、“话经典”、“书经典”活动并且进行“爱国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二篇)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根据泰安市教育局___~___学年度下期德育工作计划的安排,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特制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
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推进素质教育。
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办学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领导小组:组长:___副组长:___成员:学校中层干部、各班班主任和全体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为我校国学经典诵读辅导教师。
各班班主任负责___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
)三、活动时间:1、活动筹划:___年___月2、活动实施:___年___月——___月四、活动内容:1、诵读的名篇:《劝学》、《论语》、《大学》、《孝经》、《正气歌》、《赤兔之死》《少年中国说》、《尊师》、《三字经》……2、诵读时间:每周班会课——班级诵读,每周升旗仪式——全校___诵读,假期独立自读。
3、领诵人:班会课——班主任或指定同学升旗仪式——语文组选送4、实施快乐学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5、营造氛围,走进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
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
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6、___诵读安排:时间地点诵读文篇领诵人备注第五周学校操场第六周学校操场第七周学校操场第八周学校操场第九周学校操场第十周学校操场第十一周学校操场第十二周学校操场第十三周学校操场第十四周学校操场第十五周学校操场第十六周学校操场第十七周学校操场第十八周学校操场7、成果展示:(1)、《诵读国学经典资料汇编》(2)、办一期有关的板报(3)、学生撰写学习心得(4)、书写国学经典书法作品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二)一、背景和意义书香校园是指学校通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小学开展
“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我们古路口小学历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我校一直以来都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形成优良道德思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以国学文化为特色,营造国学熏陶的环境文化
在校园走廊上、过道、墙壁上张贴国学经典文字,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整个校园里充满了国学教育的气息,一句句深情的话语,让学生听懂了圣人的召唤;一块块含笑的宣传牌,让学生时时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一面面温馨的墙壁,仿佛一阵阵清风陶冶着师生的心灵;一篇篇经典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经典育人就是这样"润物无声"的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发生了质的升华……
二、在"吟诵"中浸润
1.晨诵--依托《国学经典读本》,共享国学经典
一年级到六年级,学校均下发了国学教材《国学经典读本》,学校还下发了《中华经典诵读》课外读本。
老师们充分利用时间,借助地方教材,引导孩子们从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在每节课前诵读这些国学经典,诵读经典已成为校园一串悦耳的旋律。
2.午读--开展班级阅读,推开经典大门
中华经典宝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经典的诗歌,国学,还有许许多多的经典文化,我们每个年级利用每天午休的时间,开展班级经典阅读,让孩子们在班级中,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经典故事的阅读,推开阅读的大门。
每个班级都装设了经典文化图书角,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每天中午,班级图书管理员将老师推荐的中外经典故事摆放于讲桌上,教室便成了临时的"图书展览馆"。
小朋友进入"图书展览馆"借阅,可以先自由翻阅,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找一个位置阅读。
3.暮吟--推动亲子阅读,营造经典阅读大环境
书,对孩子而言,是认识外在世界的重要渠道,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也期望孩子把这种愉快的经验,延伸到未来的成长阶段,亲子共享阅读的乐趣,是引发爱书极为重要的种子。
我们倡导孩子们在放学后进行大量阅读,积极提倡亲子
阅读,并做好阅读记录,班级每周或每月评选"阅读之星",学期末,学校还将评选校级"阅读之星"、"书香之家"。
每天阅读活动开展,带动着孩子们积极投身阅读,也引领着一批批家长投身阅读的行列,营造了阅读的良好大环境。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大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研发。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品味经典,在传诵中丰富内涵、滋养生命,培养中华民族自豪感,让中华经典诗文在校园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