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简介-心理健康互动游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游戏大全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游戏规则:7或8个人一组(通过分发扑克牌随机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出自己的组长,然后顺时针依次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家乡、性格、爱好),最后由组长来总结发言并介绍自己小组所有成员的基本情况。
(看哪个小组组长介绍得生动有特色,能让大家都记住他们的组员)游戏意义:让大家对彼此有一份最基本的了解。
2、“找零钱”游戏规则:男生代表1元钱,女生代表5毛钱。
由主持人说出具体价格数目,由男女生自由组合,最快组合完毕的即为获胜者,落单或者组合错误的则视为失败。
游戏意义:让大家都了解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懂得互相尊重和珍惜。
3、“大风吹,吹大风”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内开始喊口令:“大风吹,吹大风,吹穿白色衣服的……”,其他同学围着主持人转动,一旦听到吹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就得立马反应过来,然后进行位置互换。
(重复或者站错的都将受到惩罚,要当场表演节目)游戏意义:一是考验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二是考查换位双方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情有千千结”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
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
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
(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考察部分同学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
5、“传递呼啦圈”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
每个圈内放入一个呼啦圈,由主持人宣布开始计时,看两个小组顺时针传递速度的快慢,一般记为三圈一轮且中途不允许把手放开。
(快的一组即为胜者,落后的依旧要给予惩罚)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心理健康游戏课件课件
04
CHAPTER
游戏课件的应用场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健康游戏课件,学生可 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
困难的能力。
促进团队合作
游戏课件中的团队合作游戏可以 帮助学生学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游戏中的放松和愉悦可以缓解学习者的压力和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
游戏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提高自我认知
通过游戏中的挑战和探索,学习 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 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
能。
增强心理韧性
游戏中的困难和挑战可以帮助学习 者培养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从 而提高心理韧性。
促进情感表达
05
CHAPTER
游戏课件的效果评估
参与者反馈
1 2 3
满意度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参与者对游戏课 件的满意度,包括内容、设计、互动等方面的评 价。
反馈分析
对参与者的反馈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他们对游戏 课件的喜好、改进建议以及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 和体验。
反馈处理
根据参与者的反馈对游戏课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 优化,以提高游戏课件的质量和效果。
内容深度
游戏课件的内容深度可能不如传统课件,难以满足一些学习者的需 求。
学习效果
由于游戏课件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学习者可能会过于专注于游戏本 身而忽略了学习内容。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跨平台和移动学习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如何将心理健康游戏课件应用于移动 平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开设的一门全院公共基础课。
是遵照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精神要求,也是为了适应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
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及时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2、课程作用本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获得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一定的分析;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能有效的自我调节。
同时,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的基本知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学会评价个人心理健康状况。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观,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3)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适,更好地认识自己促进自我心理健康的发展。
(5)能处理一些常见的如:情绪、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在紧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同时针对以往课程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模式下。
我们提出了"以知识应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人性发展为宗旨"的理念。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养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让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乐学、好学、善学、学出成效。
把心理健康的理念融入学习,融入生活。
心理健康课用心理游戏
心理健康课用心理游戏1-25(趣味热身游戏)1团体游戏--透支(无能为力)时间:2~5分钟人数:不限道具:一段直径12毫米的绳子。
概述:这是一个适合在培训之初开展的有趣游戏。
目的:说明即使优秀的人也会在一些游戏中失败。
准备:步骤:1.把绳子拉直后放在地上。
2.让队员们在距绳子30厘米处站立。
3.让他们下蹲,双手分别紧握脚后跟。
4.他们的任务是跳跃通过绳子。
而手脚不能松开。
如果有人完成这个动作,将赢得一张新版lO元纸币。
他们只能向前跳跃,不能滚动或者倒下,同时双手紧握双脚,不能放松。
5.所有人都放弃后,告诉大家在团体活动中,有时可能根本不能“赢”。
成功和失败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参与学到东西。
对于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有些的确无法办到,但有些却也未必。
总之,大家重在参与,乐在其中。
讨论问题示例:1、这个动作有可能完成吗2、游戏的目的是什么3、如何将该游戏和我们将要开展的培训联系起来2生死与共规则1.主持人挑选6对选手上台(1男1女为1对,男强壮,女瘦小),助手在每对选手面前的地上铺开1大张报纸。
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最后从报纸上站不住的一对选手即为第一,并与助手示范一次3.各对选手站到报纸上,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4.助手把进入第二轮的各对选手面前的报纸撕掉一半,选手站上去,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5.助手把进入第三轮的各对选手面前的报纸再撕掉一半,选手站上去,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依此进行,直至产生最后一对坚持住的选手6.主持人宣布获胜者,请领导颁奖3穿越生死线规则1、主持人请3名选手上台,助手在4米外拉起一根离地1米的绳子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选手可以以任何姿势穿过绳子(即“生死线”),不碰而且姿势最有创意者即为第一3、各选手全部被用红布蒙上双眼。
4、助手撤掉绳子5、主持人拉着第一个选手原地转两圈,使其面向4米外的绳子站定。
6、选手开始在主持人的夸张、紧张的大声提示下“穿越生死线”(根本不存在)7、第一个选手“穿过”后取下红布,第二个选手开始,依次进行8、主持人请大家评议姿势最搞笑、最独特、过程最辛苦者为第一9、主持人请领导颁奖4绘画高手大赛规则1、主持人请每区派一名选手上台。
教育学心理健康课程简介心理健康互动游戏课件
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
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无明确界
限。
教育学]心理健康课程简介心理健康互动 游戏
32
7.浅灰色区的人应进行心理咨询,全面、深刻地认识影响正 常生活的内外矛盾,积极地适应和解决,最终缓解由此产生 的心理冲突与压抑,获得内心的和谐,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 力,积极地适应生活,完善自己的人格。深灰色区的人,应 进行心理治疗,改变影响正常生活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以消 除或减轻心理上的痛苦与压抑,控制或摆脱变态的行为,正 常地生活。
满足自我: 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 的基本需求。
教育学]心理健康课程简介心理健康互医其 心而后医其身。”
当代著名作家、心理咨询师毕淑敏曾说: “一个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更多 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求,这是进步和文明的 表现,是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
归纳小结:
这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并不存 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 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亨.奥斯汀
2024/1/23
教育学]心理健康课程简介心理健康互动 游戏
40
34
下面的观点正确吗?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1.只有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容易患心理疾病。 2.心理疾病或障碍只有在外人看出来时才有 必要去求助心理医生。
3.坚强的、成功的人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4.心理不健康是一件令人丢脸的事情。
非明
辨
是
2024/1/23
教育学]心理健康课程简介心理健康互动 游戏
35
4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人的心理 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调 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 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 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是一种预防 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 维护。
健康心理游戏教案
2.镜子对对碰游戏目的:1.锻炼学生的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
2.通过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明白如果不遵循他人指示做就会失败,学会尊重他人。
游戏时间:每组2-4分钟游戏人数:每组2人游戏场地:室内为宜。
游戏程序:一、介绍什么是心理游戏1.教育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2.游戏+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游戏二、介绍具体玩法1.学生前后(或左右)两人一组,相对而立(或坐)。
2.一人在下肢不动的前提下,做单(双)手上举、前平举、侧平举、抓耳、摸鼻、指嘴等动作,另一同学象照镜子一样随之而做,如出错即为失败。
3.两人互换角色,继续进行。
三、游戏规则:(1)游戏中双方下肢均不得离地和挪动,全身均不得碰到桌凳弄出声响,否则一次扣1分,游戏结束,待下课后由同伴监督1分做2个俯卧撑。
(2)游戏中注意与其他组的距离,避免相互影响。
(3)游戏中或庆祝胜利时,要尽量降低声音,不要跺脚、击掌,否则每次课下罚做2个俯卧撑。
四、分享游戏体验1.在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说说怎样才能取得游戏的胜利?3.小组交流、反馈。
6.快乐抱抱爆游戏目的:1.通过游戏,使学生愉悦身心。
2.通过游戏,明白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加强合作能力。
游戏时间:大约需要10—15分钟。
游戏人数:每组两人游戏道具:吹好的气球游戏场地:宽敞室外游戏程序:一、比吹气球1.小队派代表吹气球,比一比谁吹气球又快又大。
2.评选“吹气球大王”。
二、介绍游戏方法1.全班同学分成四队,其中两位同学为一小组。
2.比赛开始后第一组队员背靠背(或胸对胸)夹住气球向场地的终点线移动,(其他队员可以协助放好球),跨过终点线后将气球挤爆后下一组才能出发,所有队员最先通过者获胜。
三、介绍游戏规则1.队员移动过程中手不能触球(除掉球外),球掉落须将球重新放好后在掉落处继续行进。
四、分享游戏体验1.你俩是怎么把气球挤爆的?2.在竞争中取胜,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失败者谈谈失败原因。
心理活动小游戏课程设计
心理活动小游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掌握心理游戏中涉及的基本心理原理。
2.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3. 学生能运用所学心理知识,参与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心理活动小游戏。
4.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5.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6.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同理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提升心理素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处于童年晚期,具有较强的探索欲和合作意识,开始关注自我和同伴关系。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评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相关章节内容,设计以下教学大纲:1. 心理活动基础知识- 心理活动定义与分类- 常见心理现象及其解释2. 心理健康与自我认识- 心理健康标准及意义- 自我认识的方法与技巧3. 小组合作与心理游戏设计- 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与技巧- 心理游戏设计原理与实例4. 心理活动实践- 情绪管理游戏:如情绪角色扮演、情绪猜谜等- 团队协作游戏:如盲人方阵、信任背摔等- 自我认知游戏:如人生价值拍卖、我的自画像等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1-2课时:心理活动基础知识学习,介绍相关概念与现象- 第3-4课时:心理健康与自我认识,开展自我探索活动- 第5-6课时:小组合作与心理游戏设计,学习设计并实施游戏- 第7-8课时:心理活动实践,进行各类游戏体验与总结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与课本紧密关联,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心理素质。
12个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
NO1:我是谁活动目标: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
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
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
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第二个:寻猎所需时间:由参加的人数及所列项目的多少来决定小组人数:无限制,但要分5-7人为一组所需物品:给每一组发一个"寻猎"项目列表游戏概述:此游戏就开展于一个长期训练过程的开始或训练临近结束的阶段。
目的:1、加深团队成员间的接触2、发现团队成员的智慧步骤:1、将团队成员分为5-7人。
2、告知每个参与者将一起去参加一个搜寻活动,获胜的小组将受到奖励。
3、将"寻猎"列表交给各小组,告诉他们将利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多的获得表中所列内容。
心理课网课互动游戏教案
心理课网课互动游戏教案教案标题:心理课网课互动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心理学相关概念和知识。
2. 培养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介: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等。
2. 不同心理学分支的介绍: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3. 网课互动游戏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心理学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开始对心理学的学习。
第二步:知识传授(15分钟)介绍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知识,例如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分支等。
可以结合示意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三步:互动游戏设计(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与心理学相关的互动游戏。
要求游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互动和合作,同时涉及到心理学的概念和知识。
2. 游戏实施: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游戏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向其他小组介绍游戏所涉及的心理学概念和知识。
第四步: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对各个小组设计的游戏进行评价和讨论,包括游戏的创意、互动性、教育性等方面。
2. 整理并总结学生对心理学的新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和总结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心理学的作文或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互动游戏设计和演示,考察学生对心理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反馈。
教学资源和材料:1.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2. 心理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3. 心理学实验视频或案例。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水平进行调整和拓展。
同时,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以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知识。
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
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1. 心理学名人接龙:让学生按照字母顺序依次说出一个心理学家的名字,每个学生不能重复已经说过的名字或者跳过自己不能想到的名字。
此游戏旨在帮助学生增加心理学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记忆力。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比如体育运动员、影视明星、历史人物等等,并在课堂上扮演这个人物。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人物的个性、行为模式以及心理特点。
3. 心理测试游戏: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测验,比如性格测试、智力测试、情绪测试等等。
通过这些测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其他人的心理状态。
4. 希望之树: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棵树,并在树上写下自己的愿望或者目标。
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希望,以及达到目标的计划和方法。
此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5. 故事连连看: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讲述一段故事,故事的内容必须与上一组讲述的故事相关。
此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故事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思维模式。
6. 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一些情景,比如面试、求职、约会等等。
通过模拟这些情景,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情境应变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表达方式。
7. 明暗塔:让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每次可以拿一块砖头从一端放到另一端,但是要保证整个塔稳定,不能倒塌。
此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耐心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12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小活动大道理
12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小活动大道理第一个:我是谁活动目标: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
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
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
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第二个:寻猎所需时间:由参加的人数及所列项目的多少来决定小组人数:无限制,但要分5-7人为一组所需物品:给每一组发一个"寻猎"项目列表游戏概述:此游戏就开展于一个长期训练过程的开始或训练临近结束的阶段。
心理活动课热身游戏
心理活动课热身游戏1 无家可归目的: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时间:约20分钟。
准备:宽敞的场地。
操作:开始时让全体成员围圈手来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然后,领导者说“变,4个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四人组,形成新的“家”,此刻,请那些没有找到家的人谈谈游离在团体之外的感受,大多会谈到“孤单、孤独、被抛弃、没依靠、失落、担心……”也可以请团体内的成员分享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大多会表达“温暖、有力量、安全、塌实……”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溶入团体,让成员体验有家的感觉,体验团体的支持,从而更加愿意与团体在一起。
2 信任圈目的:增进彼此合作,建立信任感,培养团体气氛。
时间:大约25分钟。
准备:宽敞的场地,8-12人一组。
操作:每组围圈,邀请一位成员到中间,其他成员手拉手围圈。
练习开始时,圈内人闭上眼睛,自觉舒适地导向任何一方,其他成员必须手挽手,形成保护圈给予保护,不能让圈内人摔倒。
他往哪里倒,团体就往哪里去接住他,给予保护,将他推倒到中间的位置。
如此倒下、接住,使中间的成员从紧张到很放松。
可以换人到圈内去体验。
活动充分体现团体的合作。
3 缩小包围圈时间:5分钟,人数:不限概述: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它会给游戏者带来无尽欢笑。
目的:使小组充满活力。
创造融洽的气氛,为后续培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
步骤:1.让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包括你自己。
2.让每个队员把自己的胳膊搭在相邻同伴的肩膀上。
3.告诉大家我们将要面临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这项任务是大家要一起向着圆心迈3大步,同时要保持大家已经围好的圆圈不被破坏。
4.等大家都搞清楚了游戏要求之后,让大家一起开始迈第一步。
迈完第一步后,给大家一些鼓励和表扬。
5.现在开始迈第二步。
第二步迈完之后,你可能就不必挖空心思去想那些表扬与鼓励的词语了,因为,目前的处境已经使大家忍俊不禁了。
12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
12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第一个:我是谁活动目标: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
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
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
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第二个:寻猎所需时间:由参加的人数及所列项目的多少来决定小组人数:无限制,但要分5-7人为一组所需物品:给每一组发一个"寻猎"项目列表游戏概述:此游戏就开展于一个长期训练过程的开始或训练临近结束的阶段。
目的:1、加深团队成员间的接触2、发现团队成员的智慧步骤:1、将团队成员分为5-7人。
2、告知每个参与者将一起去参加一个搜寻活动,获胜的小组将受到奖励。
3、将"寻猎"列表交给各小组,告诉他们将利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多的获得表中所列内容。
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
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第一篇: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第一个:我是谁活动目标: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
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
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
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第二个:寻猎所需时间:由参加的人数及所列项目的多少来决定小组人数:无限制,但要分5-7人为一组所需物品:给每一组发一个“寻猎”项目列表游戏概述:此游戏就开展于一个长期训练过程的开始或训练临近结束的阶段。
目的:1、加深团队成员间的接触2、发现团队成员的智慧步骤:1、将团队成员分为5-7人。
2、告知每个参与者将一起去参加一个搜寻活动,获胜的小组将受到奖励。
心理健康游戏小班教案
心理健康游戏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对生活的影响。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自信、勇敢、乐观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保持积极心态的好处。
2. 情绪调控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
3. 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4. 心理调节方法: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5. 个性品质培养: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信、勇敢、乐观等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面对问题时能保持积极心态,学会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心理健康知识。
2. 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模拟中学会应对心理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2. 教学材料:心理健康知识卡片、情绪调控道具(如气球、沙袋等)、团队协作道具(如拼图、接力棒等)。
3.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进程:1. 教学导入:以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心理健康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教学主体:a. 认识心理健康: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保持积极心态的好处。
b. 情绪调控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
c. 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d. 心理调节方法: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e. 个性品质培养: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信、勇敢、乐观等品质。
3.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
13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
12个经典心理课课堂互动游戏1第一个:我是谁¬活动目标:¬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A4影印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
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
而拿到签名纸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
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第二个:寻猎¬所需时间:由参加的人数及所列项目的多少来决定小组人数:无限制,但要分5-7人为一组所需物品:给每一组发一个"寻猎"项目列表¬游戏概述:此游戏就开展于一个长期训练过程的开始或训练临近结束的阶段。
初中心理健康主题游戏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主题游戏教案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本节课将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自我观察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教学内容:1. 心理状况的认识与调节2. 倾听与理解他人3. 面对生活压力的方法4.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游戏名称:快乐传递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圈。
老师将一个气球吹起来,然后将气球传递给第一个学生。
学生用双手接住气球,然后将气球传递给下一个学生。
要求:传递过程中,气球不能掉落,否则重新开始。
二、主题活动一:心理状况的认识与调节(15分钟)游戏名称:心情卡片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圈。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心情。
学生将卡片贴在额头上,然后轮流询问其他同学自己猜测的心情。
通过询问,让学生学会观察和理解他人的心情,提高自我观察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主题活动二:倾听与理解他人(15分钟)游戏名称:盲人导航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选出一个“盲人”(眼睛被蒙上),其他学生作为“导航员”。
在教室内设置障碍物,形成一个迷宫。
“盲人”需要在“导航员”的指导下,从起点走到终点。
要求:“导航员”只能通过语言描述来指导“盲人”,不能用手接触“盲人”。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
主题活动三:面对生活压力的方法(15分钟)游戏名称:压力气球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准备一个气球。
学生将气球吹起来,然后用双手抓住气球,不让气球掉落。
老师会模拟生活压力,通过提问、表演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压力。
课堂心理小游戏
课堂心理小游戏一、课前瑜伽冥想在英国和美国,甚至在国内的一些学校已将冥想引入课堂。
哈佛大学的大脑成像研究显示,长期的意念力训练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多动症和狂躁症有一定的帮助。
课前瑜伽冥想是确保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受益的方式,使练习者达到性情平和的状态。
具体的方法为:按常规课堂坐姿,闭上眼睛,跟随着冥想音乐做动作,将注意力集中自己的呼吸。
深吸一口气,呼气时先发出“0”的声音,直到这口气彻底彻底呼出,然后再吸气重复,反复进行。
注意发出的声音足以让自己的耳朵听到,注意力集中在语音上,体会它在大脑中的回音。
各班每次课前瑜伽冥想为3分50秒,全校各班同步进行。
(瑜伽冥想录音和视频另附)二、课中的游戏互动(一)一二年级游戏1:游戏名称:《大西瓜和小西瓜》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语做动作。
大西瓜——学生做大西瓜的动作,小西瓜——学生做小西瓜的动作,大西瓜——学生做小西瓜的动作,小西瓜——学生做大西瓜的动作,藤上结了两个小西瓜——学生做动作,藤上结了两个大西瓜——学生做动作,听得我们只想笑哈哈——学生哈哈笑的表情。
游戏2:游戏名称:《青蛙跳水》规则要求:开火车的形式,每人快速站起来说一个字。
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三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咚”,四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咚咚……”。
游戏3:游戏名称:《拍手游戏》规则要求:听到动物类地词语时请拍手一次。
电脑桌子风扇打印机杯子桌子椅子橘子西瓜老鼠冰箱葡萄花朵苹果老虎狮子游戏4:游戏名称:《包子石头臭鸡蛋》规则要求:老师给口令,老师说:“包子石头臭鸡蛋”时,大家齐问:“请问是什么”。
当老师回答“石头”时,大家双手抱头。
当老师回答“臭鸡蛋”时,大家就用手捂住鼻子。
(二)三四年级游戏1:心理冥想瑜伽(课前)游戏2:游戏名称:《拍拍踏踏游戏》规则要求:听到食物类(可吃)的词语时踏脚两次,听到非食物类的词语拍手一次。
饼干桌子面条手机杯子桌子椅子橘子西瓜老鼠冰激凌葡萄鸡腿苹果老虎狮子游戏3:游戏名称:《夹鼻子》游戏规则: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做动作,向前平伸双手,掌心向外,然后双手交叉,食指相扣,双手向内翻转,伸出双手食指,夹住鼻子,最后打开双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健康 就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 要,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 能力,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来约束、支 配自己的言行,愿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2013-7-17
什么是心理健康? 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怎样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2013-7-17
根据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 观点,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 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 有效率的生活。
我来告诉你
2013-7-17
1.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正常与异常更像是连续体的两 端,没有明显的分水岭。 2.心理健康不是某种固定的状态,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因社会 的、心理的、生理的或家庭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3.个体心理健康与否可以与常态人群相比较,年龄相仿的人,在 心理上应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2013-7-17
小知识
2013-7-17
P5,请谈一谈:
• 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
• 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 哪些是不科学的?
2013-7-17
看一看,他们健康吗?
2013-7-17
哎呀,肚子好痛啊!
我怎么一看书就困啊!
最近心情很糟糕! 2013-7-17
让你不理我!
>> 导入新课 <<
我猛然惊醒,我明白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 很多,只是我们自己从不会去好好把握。 我明白了: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 是我们自己从不会去好好珍惜,只会一味的抱怨。 我明白了: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灵魂的上帝,我 们就是我们自己人生的上帝!
2013-7-17
心 理 辅 导 等 级
2013-7-17
心理治疗
2013-7-17
归纳小结:
1.真正的健康:身体无疾病, 心理积极向上,道德良好。
2013-7-17
作业:
1.完成P6,P11的拓展性训练。
2013-7-17
归纳小结:
这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并不存 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 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亨.奥斯汀
2013-7-17
非明 辨 是
2013-7-17
5.心理问题也有对错。 6.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就是出现了 心理问题。
7.所谓“悦纳”自我,就是要认为自己的一切都 是好的。 8.心理疾病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9.身体不健康不会引发心理不健康。
明 辨 是 非
2013-7-17
巩固性练习:
1.心理健康分几个辅助等级? 2. 真正的健康是什么?
4.个体心理是否健康还可以与自身的惯常心理和行为相比较。当 反差很大时,则反映现时可能正在受到某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 温馨提示 <<
纯白
浅灰
深灰
纯黑
健康人格自 信心高适应 力强
各种由生活、人 际关系压力产生 的心理冲突
各种变态人格、 人格异常与障碍
精神病 患者
心理健康“灰色个广泛的灰色区域。具体地说, 如果将人的精神健康比作白色,精神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 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域, 世间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 6.灰色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两区域。浅灰 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 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无明确界 限。
2013-7-17
讨 论 会
[导入新课]
• 心理健康课对你 有帮助吗?
• 你如何理解心理 健康教育?
2013-7-17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2013-7-17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人的心理 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调 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 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 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是一种预防 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 维护。
7.浅灰色区的人应进行心理咨询,全面、深刻地认识影响正 常生活的内外矛盾,积极地适应和解决,最终缓解由此产生 的心理冲突与压抑,获得内心的和谐,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 力,积极地适应生活,完善自己的人格。深灰色区的人,应 进行心理治疗,改变影响正常生活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以消 除或减轻心理上的痛苦与压抑,控制或摆脱变态的行为,正 常地生活。
2013-7-17
做你自己的上帝 --赵启凡 一日,我与上帝一同出行。 路过一条河时,我看到水里有一个人在挣扎,我指着那个 人问:“上帝,为什么你不去救那个人,难道他没有向你祈祷 吗?”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祷了两次,但我也救了他两 次——第一次我让一根圆木从他身边漂过,他没有去抓。第二 次我让一个人划着竹筏从他身边经过,他又不肯去抓那个人向 他伸出的手。你让我怎样去救他,难道非得我亲手去把他拉上 来?”我哑口无言。 我们继续前行,又路过一座城市。我指着城里一个衣衫褴 褛的乞丐问:“上帝,你为什么不帮那个人脱离贫困,难道他 不是你的信徒?”上帝不答,只是指着一座豪宅里的主人说: “那个人是他的弟弟,他们的父亲死的时候,按我的旨意将遗 产平分给兄弟二人。他自己好吃懒做,不肯上进,你让我怎么 帮他?我对他不公平吗?”。。。。 2013-7-17
调适自我: 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 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设计自我:
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且理想与目标切合 实际。 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 的基本需求。
满足自我:
古代医圣华佗说:“善医者,先医其 心而后医其身。” 当代著名作家、心理咨询师毕淑敏曾说: “一个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更多 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求,这是进步和文明的 表现,是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
悦纳自我:
控制自我: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 行为。 调节自我: 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 平衡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 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 和调整。 完善自我: 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 和谐。
发展自我: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 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 的人格。
8.心理出现问题,接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 是很自然的事情。
看一看王嘉瑶的故事
• 你认为上述案例中王嘉瑶的 同学和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哪 种更好?为什么?
• 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 认识,与小组同学讨论你 的看法,并归纳整理心理 健康的标准。
讨论会
下面的观点正确吗?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1.只有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容易患心理疾病。 2.心理疾病或障碍只有在外人看出来时才有 必要去求助心理医生。 3.坚强的、成功的人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4.心理不健康是一件令人丢脸的事情。
2013-7-17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 无心理疾病 • 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013-7-17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 有以下10条
了解自我: 信任自我:
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 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 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 价自己的失败。 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 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那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呢?
2013-7-17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 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 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013-7-17
生理健康
是健康的基础,指人 体结构完整,生理功 能正常。
2013-7-17
社会适应健康
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为,能 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使自己 在各种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 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 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 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与我
第1课 心理健康促成长 第2课 心理健康哆咪咪
程凯
2013-7-17
[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作用 2. 理解健康的标准 3.了解自我的心理状态
2013-7-17
● 读完吕晓雯的故事,请和同桌同学讨论 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有什 么意义。
● 请和小组同学讨论:希望心理健康这门 课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心 理 咨 询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思 考 苑
你知道这三个层 次分别针对哪些 人群吗?
思 考 苑
2013-7-17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人群是所有 心理咨询面向的人群是有一些轻微 心理治疗主要面向一些患有 大众,侧重于预防,从时间上而言, 的,涉及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绪的、 严重心理疾病的人群,其心理问 是个体终生的课题。 自我认识的、人际交往的、学习的以及 题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消 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援助 极的影响。 的人。
2013-7-17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
初级功能(又称为障碍性心理健康教育) :防治心理障碍
中级功能(又称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调节
高级功能(又称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心理发展
2013-7-17
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功能是帮助大多数人优 化心理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 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 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 个性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