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习题课)

合集下载

《用“HL”证直角三角形全等》第4课时练习题

《用“HL”证直角三角形全等》第4课时练习题
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 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ABP和△DCE全等时,t的值为( A.1 B.1或3 C.1或7 D.3或7
C)
90° . 11.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3=_______
12.(2016·镇江)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BC,∠C=∠D=90°. (1)求证:△ACB≌△BDA; (2)若∠ABC=35°,则∠CAO的度数是多少?
5.如图,AD是△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BF=
AC,FD=CD.求证:AD=BD. 解:在Rt△ADC和Rt△BDF中,∠ADC=∠BDF=90°,∵CD=FD,AC =BF,∴Rt△ADC≌Rt△BDF(HL),∴AD=BD
知识点2: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选用
6.下列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分别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4课时 用“HL”证直角三角形全等
直角边 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 1.斜边和一条_________ HL ”. 斜边、直角边 ”或“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填简写形式) SSS ;(2)________ SAS ;(3)______ ASA ; (1)_______ (4)_________ AAS ;(5)_______ HL . 练习1:如图,在△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若根据 AB=AC “HL”判定,还需要加条件_______________ ;若加条件∠B=∠C,则可用 AAS 判定. __________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AAS判定方法专题训练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AAS判定方法专题训练
于点 三角 形
相 交 于
2 2
I a eo l n f n ’ s o t n u h, h a t n ti g d o t a t s ? v n yo el ea d i S h r e o g w y w sei o n sI a n’ w n t h i t t h mo
6.. AC ‘ ‘△ △ CD( AS) ‘AB =层 S +. .
7 同时 到 达 , D △B E(AS . . △AC C S )
三角 形 全 等 的判 定 (rHL判 定方 法 专题 训 练 ( 在第 2  ̄) 题 4页 )
夯实 基 础
,AC=AD 或 .
C=

= 删
△ F ( A ) D S S ,
则 有 AB:DF AB 肋 , , D= 然 后 在 △ D 和 △ C D 中 . 为 公 共 边 ,D = C A AD F D,
/ADF = ADC .
’ .
R△A C t E l △DF . AC l t B,’ . E
第 4题 图
5 如图, . 已知 A 与 B D C相交 于 0, 过 0点 分 别 与 A C 交 于 E, A =DO, O = B, D F, 0 B
C 请说 出 O O, E=O F成立 的理 由.

第 5题 图
T e he ue f u a 'r itb u di te rjdcs i e p n h d od h i c s m ne osso eo n eu i c d i ho c fa oh l f r nh p ep k u ic l
D F .c ∥ B B .. E _
3. C J A) l1

八年级第5讲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全等的综合)

八年级第5讲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全等的综合)

第5讲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全等的综合)【课前热身】1、如图,∠1=∠2,PD ⊥OA 于D ,PE ⊥OB 于E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PD =PEB .OD =OEC .∠DPO =∠EPOD .PD =OD2、如图,△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AB =6 cm ,则△DEB 的周长为( ) A .40 cmB .6 cmC .8 cmD .10 cm3、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C =70°,求∠DAC 和∠BOA 的度数4、(本题10分)如图,在△ABC 中,∠C =90°,BC =AC ,D 是AC 上一点,AE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E ,AE =21BD ,且DF ⊥AB 于F ,求证:CD =DF【本讲说明】本讲重难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手拉手模型与半角模型这讲内容,是全等三角形这章的大综合,全等是中考常考知识点并且是几何的基础,奠定了后续所有几何的学习。

综合的难度提高,是对前面的简单复习,更是提高,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垂直模型,四大金刚模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手拉手模型和半角模型。

这些模型是初二全等几何非常重要的模型,其证明过程巧妙,图形变化之丰富,还能与很多知识点相结合,是很多区、校大型考试压轴题中的常客。

【课程引入】提问式引入(顾及班上所有学生)老师:同学们,全等三角形这一章已经全部学完了,大家还记得这一章都学了哪些知识点呢?生:SSS,SAS,ASA, AAS,HL,四大金刚模型,三垂直模型……(学生七嘴八舌)师:很好,大家都说出了自己心里印象最深的一节,那我们一起回顾下本章内容。

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是什么?生: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师: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生: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PPT课件(华师大版)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PPT课件(华师大版)

当堂检测
1.为班级中每名同学准备了长分别为a、b、c三根木条,所有同学都
用三根木条,首尾顺次拼接组成三角形,这时小陈同学说:“我们所
有人的三角形,形状和大小是完全一样的”小陈同学的说法根据
_______.
SSS
根据:三个木条长度a,b,c,无论怎么摆放,长度不变,利用三
角形全等的判定理由:SSS
当堂检测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
几何语言:
在△ABC和△ DEF中,
AB=DE,
B
C
D
BC=EF,
CA=FD,
∴ △ABC ≌△ DEF(S.S.S.).
E
F
讲授新课
典例精析
【例1】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 = CB,AB = CD.
求证: ∠B = ∠D.
证明:在△ABC 和△CDA 中,
=,
= ,
=.
∴△ABC≌△DFC(SSS).
讲授新课
变式1 若将上题中右边的三角形向左平移(如图),若AB=DF,
AC=DE,BE=CF.问:△ABC和△DFE全等吗?
解:全等.
A
B
E
D
C
F
∵ BE=CF ,
∴BE+EC=CF+EC.
即BC=FE .
在△ABC和△DFE中,
在△ABD和△CDB中,
=(已知),
= (已知),
=(公共边).
∴△ABD≌△CDB(SSS),
∴∠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证明:∵ △ABD≌△CDB(已证) ,
∴∠ABD=∠CDB, ∠ADB=∠CBD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利用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习题名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利用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习题名
拔尖角度二 在坐标系中构造全等三角形
11.如图1,已知点P的坐标为(2,2),点A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点B在y轴负半轴上运动,且PA=PB.(1)求证:PA⊥PB;(2)求OA-OB的值;(3)如图2,若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时,求OA+OB的值.
(2)解:∵Rt△APE≌Rt△BPF,∴AE=BF.∵AE=OA-OE=OA-2,BF=OB+OF=OB+2,∴OA-2=OB+2,∴OA-OB=4.(3)解:过点P作PE⊥x轴于点E,作PF⊥y轴于点F.同(1)可得Rt△APE≌Rt△BPF,∴AE=BF.∵AE=OA-OE=OA-2,BF=OF-OB=2-OB,∴OA-2=2-OB,∴OA+OB=4.
谢谢大家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21:19:48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易错点 混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5.要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③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有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相等;⑤有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⑥有两条边相等.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拔尖角度一 分类讨论与“HL”判定方法的综合
10.如图,在△ABC中,∠C=90°,AC=10 cm,BC=5 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Q上运动,问点P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APQ全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BC=EF,△ABC和△DEF全等吗?为什么?
A
B D
C
E
F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4
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 “角角边” 或“AAS ” )
A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在△ABC与△DEF中 ∠A=∠D, ∠B=∠E BC=EF
E B
C D
F
∴ △ABC≌△DEF( ASA )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B A
C
F
D E
7.已知:如图,AB⊥AE,AD⊥AC,
∠B=∠E,CB=DE.求证:AC=AD.
∠DAB =∠EAC.求证:AB =AC.
A D
E
B
C
4、如图:已知∠ABC=∠DCB,∠3=∠4, 求证: (1)△ABC≌△DCB(2)∠1=∠2A3 4D源自O1 2B
C
5、如图:已知AB∥DE,AC∥DF, BE=CF。求证:△ABC≌△DEF。
A D
B
E
C
F
6、如图∠ACB=∠DFE,BC=EF,那么 应补充一个条件 ------------------- ,才 能使△ABC≌△DEF 。
(ASA)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归纳
(AAS)
1、如图,AD=AE,∠B=∠C,那么BE和CD 相等么?为什么?
A
D
O
E
B
C
2、如图,AB=AC,∠B=∠C,那么△ABE和
△ACD全等吗?为什么?
A D E
B
C
3、如图,AE⊥BE,AD⊥DC,CD =BE,

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四课时)

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四课时)

画一个Rt△ABC,使得∠C =90°,一直角 边CA=8cm,斜边AB =10cm。
B
10cm
A
8cm
C
1.画∠MCN =90°;
N
M
C
1.画∠MCN =90°;
2.在射线CM上截取CA =8cm;
N
M A
C
1.画∠MCN =90°; 2.在射线CM上截取CA =8cm; 3.以A为圆心,10cm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B;
D C
AC =BD Rt△ABC ≌Rt△BAD (HL)
∴ BC﹦AD
A
B
2.如图所示,AC =AD,∠C、∠D是直角,将上述条件 标注在图中,你能说明BC与BD相等吗? 解:在Rt△ACB 和 Rt△ADB中,有
C
AB =AB AC =AD
∴ Rt△ACB ≌Rt△ADB (HL)
A
B
D
∴BC =B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C
A′
8cm
C′
Rt△ABC ≌Rt△A′B′C′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斜边、直角边公理 (HL)推理格式 ∵∠C=∠C′=90°

∴在Rt△ABC 和Rt△ A′B ′C ′中 AB = A′B ′
BC = B ′C ′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EF +∠DFE =90° ∴∠ABC +∠DFE =90°
N B
M A
C
1.画∠MCN =90°;
2.在射线CM上截取CA =8cm;
3.以A为圆心,10cm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B;

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习题课件】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习题课件】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A. HL
A
B. SAS
)
C. ASA
D. SSS
第1题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2. 如图,已知 AB ⊥ CD ,垂足为 B , BC = BE ,若直接用“HL”判定
△ ABC ≌△ DBE ,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C = DE
8
9
10
11
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证明:(1)∵ AG ⊥ BD , AF ⊥ CE ,
∴∠ AFE =∠ AGD =90°.
∴△ AGB 和△ AFC 都是直角三角形.
=,
在Rt△ AGB 和Rt△ AFC 中,ቊ
=,
∴Rt△ AGB ≌Rt△ AFC (HL).
(0,-1) ;

8
9
10
11
素养达标
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3)如图3,当点 B 在 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求 OA + OB 的值.
(3)解:如图2,过点 P 作 PE ⊥ x 轴于
点 E , PF ⊥ y 轴于点 F ,同(1),
可得Rt△ APE ≌Rt△ BPF ,
∴∠ APE =∠ BPF .
∴∠ APB =∠ APE +∠ BPE =∠ BPF +∠ BPE =∠ EPF =90°.
∴ PA ⊥ PB .
1
2
3
4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同步练习及答案4 (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同步练习及答案4 (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①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有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③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7题图)3、方格纸中,每个小格顶点叫做一个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有两个格点三角形△ABC、△DEF,下列说法中成立的是()A、∠BCA=∠EDFB、∠BCA=∠EFDC、∠BAC=∠EFDD、两个三角形中,没有相等的角4、如图,△ABC≌△DCB,若∠A=80°,∠ACB=40°,则∠BCD等于()A.80° B.60° C.40° D.2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周长和面积都一样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都一样 ;C、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D、全等三角形的边都相等6、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 两个等边三角形B.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7、如图,△ABC与△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D,若△ABC不动,将△BDE绕点B旋转,则在旋转过程中,AE与CD的大小关系为 ( )A.AE=CD B.AE>CD C.AE<CD D.无法确定8、如图, 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A.PO B.PQ C.MO D.MQ(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9、如图,D、E、F是△ABC三边的中点,且DE∥AB,DF∥AC,EF ∥BC, 平移△AEF可以得到的三角形是( )A.△BDFB.△DEFC.△CDED.△BDF和△CDE10、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二、填空题11、如图,铁路上A,B两站(视为线上两点)相距25千米,C,D为铁路同旁两个村庄(视为两点),DA⊥AB于A点,CB⊥AB于B点,DA=15千米,CB=10千米,现在要在铁路AB 上修一个土特品回购站E,使C,D两村庄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______千米处.12、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B在直线PQ上,AD⊥PQ于D,CE⊥PQ于E,且AD=2cm,DB=4c m,则梯形ADEC的面积是 _____.(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3、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17的位置, 若∠AOD=110°,则∠BOC=____°14、如图,和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则的长为 .15、如图,AB∥EF∥DC,∠ABC=90°,AB=DC,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对(填数字)16、如图,若△ABC ≌△ADE ,∠EAC=35, 则∠BAD =________度.(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格子的3个顶点上,请你试着再在图中的格子的顶点上找出一个点,使得△DBC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有个.18、(动手操作实验题)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对顶角的“小仪器”示意图:(1)将直角三角板ABC的AC边延长且使AC固定;(2)另一个三角板CDE•的直角顶点与前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3)延长DC,∠PCD与∠ACF就是一组对顶角,已知∠1=30°,∠ACF为多少?三、简答题19、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再将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图18的形式,使点B,F,C, D在同一条直线上.(1)你能说明AB⊥DE吗?(2)若PB=BC,请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说明.20、如图,已知M在AB上,BC=BD,MC=MD.请说明:AC=AD.21、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BD=BE,(1)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EA≌△BDC,并说明理由,你添加的条件是理由是:(2)根据你添加的条件,再写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只要求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它字母,不必说明理由。

第14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HL

第14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HL

2. 如图X12-14-4,已知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 △ABC和△ABE的高,如果AD=AF,AC=AE. 求证:BC=BE. 证明:∵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 高,且AD=AF,AC=AE, ∴Rt△ADC≌Rt△AFE(HL). ∴CD=EF. ∵AD=AF,AB=AB, ∴Rt△ABD≌Rt△ABF(HL).
课堂小测
4. (20分)如图X12-14-10,OB⊥AB,OC⊥AC, 垂足为点B,C,OB=OC,证明:AO平分∠BAC. 证明:∵OB⊥AB,OC⊥AC, ∴∠OBA=∠OCA=90°. 在Rt△OAB和Rt△OAC中, OA=OA, OB=OC, ∴△OAB≌△OAC(HL). ∴∠OAB=∠OAC, 即AO平分∠BAC.
2. 如图X12-14-1,已知Rt△ABC,∠C=90°,再画一个 Rt△A′B′C′,使B′C′=BC,A′B′=AB. 解:如答图12-14-1所示.作法如下. ①画∠MC′N=90°;
②在射线C′M上取B′C′=BC;
③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C′N于点A′;
④连接A′B′.
启后
任务三:学习教材第42页,完成下列题目.
1. _________________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____”) HL. 2. 如图X12-14-2,在△ABC中,AB=AC,
AD是高,则△ADB与△ADC__________ 全等
课堂小测
3. (10分)如图X12-14-6,在Rt△ABC中, CD是斜边AB上的高,∠A=35°,则 ∠BCD=______. 35°
4. (10分)如图X12-14-7,已知在△ABC 中,∠B=90°,D为BC上一点,连接AD,AE是 △ABC的角平分线. 若∠ADB=80°,∠C=30°,则 ∠DAE的度数为_______. 20°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课件(共23张PPT)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课件(共23张PPT)

12.2.4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随堂练习
1.如图,AB = CD,AE⊥BC,DF⊥BC,垂足分别为 E,F,CE = BF. 求证:(1) AE = DF. 分析: CE - EF = BF - EF. 即 CF = BE
Rt△ABE≌Rt△DCF ( HL )
12.2.4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12.2.4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课堂小结
内容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 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或“HL”).
用“HL”判定 直角三角形全等
前提条件 在直角三角形中
使用方法
只须找除直角外的两个条件即可 (两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是一组对 应边相等)
12.2.4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针对训练 1.如图,C 是路段 AB 的中点,两人从 C 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 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 D,E 两地. DA⊥AB,EB⊥AB. D,E 与 路段 AB 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分析: CA = CB, CD = CE, ∠A =∠B = 90°.
12.2.4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当 P 运动到与 C 点重合时,AP=AC. 在 Rt△ABC 与 Rt△PQA 中,
AB=PQ, AC=PA, ∴ Rt△ABC≌Rt△PQA (HL). ∴ AP=AC=10 cm. 综上, 当 AP=5 cm 或 10 cm 时,△ABC 才能和△APQ 全等.
12.2.4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用符号语言表达: 在 Rt△ABC 与 Rt△A'B'C' 中,∠C=∠C'=90°
AB = A'B'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精选练习题(分SSS、SAS、AAS、ASA、HL分专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精选练习题(分SSS、SAS、AAS、ASA、HL分专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1、如图 1, AB=AD , CB=CD ,∠ B=30 °,∠ BAD=46 °,则∠ ACD 的度数是 ()A.120 °B.125 °C.127°D.104 °2、如图 2,线段 AD 与 BC 交于点 O,且 AC=BD , AD=BC , ? 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 ABC ≌△ BADB. ∠ CAB= ∠ DBAC.OB=OCD.∠ C= ∠D3、在△ ABC 和△ A 1B 1C1中,已知 AB=A 1B 1, BC=B 1C1,则补充条件 ____________,可得到△ ABC ≌△A 1B1C1.4、如图 3,AB=CD ,BF=DE ,E、F 是 AC 上两点,且AE=CF .欲证∠ B= ∠ 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 ,再用“ SSS”证明 ______≌ 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已知AB=CD ,AC=BD ,求证:∠ A= ∠ D.6、如图, AC 与 BD 交于点 O, AD=CB ,E、F 是 BD 上两点,且AE=CF ,DE=BF. 请推导下列结论:⑴∠ D=∠B ;⑵ AE ∥CF.7、已知如图,A 、 E、F、 C 四点共线, BF=DE , 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DEC ≌△ BFA ;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 DE∥ 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1、如图1, AB ∥ CD , AB=CD, BE=DF ,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A.3B.4C.5D.62、如图2, AB=AC,AD=AE,欲证△ABD≌△ ACE ,可补充条件()A. ∠ 1= ∠23、如图 3, AD=BCA.AB ∥ CDB.∠ B= ∠ C,要得到△ ABDB.AD ∥ BCC.∠ D= ∠ ED. ∠BAE= ∠CAD 和△CDB 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C.∠A=∠ C D. ∠ABC= ∠ CDA)4、如图 4, AB 与 CD 交于点 O, OA=OC , OD=OB ,∠ AOD=________ , ? 根据 _________可得到△ AOD≌△ 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 .5、如图 5,已知△ ABC 中, AB=AC , AD 平分∠ BAC ,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 AD 平分∠ BAC ,∴∠ ________=∠ 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在△ ABD 和△ ACD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D≌△ ACD(ABD)≌△ ACD的理由.6、如图 6,已知 AB=AD , AC=AE ,∠ 1= ∠ 2,求证∠ ADE= ∠ B.7、如图,已知AB=AD ,若 AC 平分∠ BAD ,问 AC 是否平分∠ BCD ?为什么?BA CD8、如图,在△ABC 和△ DEF 中, B 、 E、 F、 C,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 4 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 3 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AB=DE ;② AC=DF ;③∠ ABC= ∠ DEF ;④ BE=CF.9、如图⑴, AB ⊥ BD , DE⊥ BD ,点 C 是 BD 上一点,且BC=DE , CD=AB .⑴试判断AC 与 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如图⑵,若把△CDE 沿直线 BD 向左平移,使△CDE 的顶点 C 与 B 重合,此时第⑴问中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AC与BE全等三角形(三) AAS和 ASA【知识要点】1.角边角定理( ASA):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角角边定理( 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例 1.如图, AB∥ CD, AE=CF,求证: AB=CDD FC O例 2.如图,已知: AD=AE,ACD ABE ,求证:BD=CE.AE BAD E例 3.如图,已知:CD . BAC ABD ,求证:OC=OD.B CD COA B例 4.如图已知: AB=CD,AD=BC,O是 BD中点,过 O点的直线分别交DA和 BC的延长线于E,F. 求证: AE=CF.FDCOAB例 5.如图,已知123 ,AB=AD.求证:BC=DE.EA2E1OB D 3C例6.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中, AB=DC,AD=BC,点 F 在 AD 上,点 E 在 BC上, AF=CE, EF 的对角线 BD 交于 O,请问 O点有何特征?A F DOB EC【经典练习】1. △ ABC和△A B C中,A A' , BC B C ,C C 则△ABC与△ A B C.2.如图,点 C,F 在 BE上,12, BC EF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FE,补充的条件是.A DB 12EC F3.在△ ABC和△A B C中,下列条件能判断△ABC和△A B C全等的个数有()① A AB B , BC B C② AA , B B , AC A C③ A AB B , AC B C④ AA , B B , AB A CA .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4.如图,已知 MB=ND,MBA NDC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是△ABM≌△CDN的是()A.M NB. AB=CD M NC. AM=CND. AM∥ CN5.如图 2 所示,∠E=∠ F=90°,∠ B=∠ 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 1=∠2② BE=CF③△ ACN≌△ ABM④ CD=DN A C B 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AAS判定方法专题训练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AAS判定方法专题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圳 从 誓尊 一
4, B点 m发 , 且 在各 点停 留 的时 问 牛 } { 同. 两 j j
第 5题 图
人 的速度 也 一 样 ,试 问淮 先 到达 指 定 投送 j 。
点. 说 说你 的理 由.

第 7 题


( 答 案 在 参 考 答 案 第 3页 )
D, , , G, 为报 纸 投 送 点 , 送 报 员 甲从 4

点 出发 ,按 — H— G — D — E — C — F的川 甄 序至 I J 达 i j 点; 送报 员 乙从 B点 发 , 沿B — F - H— E 一 D— C — G的顺 序 到达 G点 .替 甲 、
E =DB —C E吗 ?


第 4题 图

5 . 如图, 已知 AD 与 B C相交 于 0. E F过 0 点
7 . 如 图 ,是 某 城 市花 同小 区 的部 分 街道 示: 卷
AB : BC : Ac CD = CE =DE A B 《
_
i|
分 别 与 AB, C D 交 于 , F, A0 =D O, B O= C O, 请说出 O E=O F成 立的理 由.
T h e c h i e f c a u s e o f h u m a n e l T O F S i s t o b e f o u n d i n t h e p r e j u d i c e s p i c k e d u p i n c h i l d h o o d
B 于点 三 角形
相交 于
2 2

12.2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4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知识点 1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1.如图1,可直接用“HL”判定Rt△ABC和Rt△DEF全等的条件是 ()图1A.AC=DF,BC=EFB.∠A=∠D,AB=DEC.AC=DF,AB=DED.∠B=∠E,BC=EF2.如图2所示,P是∠BAC内一点,且点P到AB,AC的距离PE,PF相等,则直接得到Rt△PEA≌Rt△PFA的依据是 ()图2A.AASB.ASAC.HLD.SSS3.如图3,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图34.如图4,BD,CE均是△ABC的高,且BE=CD.求证:△BEC≌△CDB.图4 知识点 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灵活运用5.如图5,在Rt△ABC和Rt△A'B'C'中,∠C=∠C'=90°,那么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Rt△ABC≌Rt△A'B'C'的是 ()图5A.AB=A'B'=5,BC=B'C'=3B.AB=B'C'=5,∠A=∠B'=40°C.AC=A'C'=5,BC=B'C'=3D.AC=A'C'=5,∠A=∠A'=40°6.如图6,在Rt△ABC中,∠BAC=90°,AB=AC,分别过点B,C作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BD,CE,垂足分别为D,E.若BD=4 cm,CE=3 cm,则DE= cm.图67.如图7,点E,F在BC上,AE⊥BC,DF⊥BC,AC=DB,BE=CF.求证:AC∥DB.图7 8.如图8所示,为了固定电线杆AD,将两根长均为10 m的钢丝一端同系在电线杆上的点A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两个锚上,那么两个锚(B,C)离电线杆底部(D)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图8【能力提升】9.如图9所示,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图9A.2对B.3对C.4对D.5对10.如图10,D为Rt△ABC中斜边BC上的一点,且BD=AB,过点D作BC的垂线,交AC于点E.若AE=12 cm,则DE的长为 cm.图1011.如图11,∠C=90°,AC=10,BC=5,AX⊥AC,点P和点Q从点A同时出发,分别在线段AC和射线AX上运动,且AB=PQ,当点P运动到AP= 时,△ABC与△APQ全等.图1112.如图12,已知在Rt△ABC中,∠ACB=90°,CA=CB,D是AC上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AE=BD,BD的延长线与AE交于点F.试通过观察、测量、猜想等方法来探索BF与AE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并证明.图1213.如图13①,AB=4 cm,AC⊥AB,BD⊥AB,AC=BD=3 cm.点P在线段AB上以1 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2)如图②,将图①中的“AC⊥AB,BD⊥AB”改为“∠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3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C [解析] “HL ”是斜边、直角边分别相等,则必须有AB=DE ,故排除A,D 两个选项,而选项B 中另一个条件为∠A=∠D ,不是直角边对应相等,故排除选项B .故选C .2.C3.答案不唯一,如AC=AD 或BC=BD4.证明:∵BD ,CE 均是△ABC 的高,∴∠BEC=∠CDB=90°.在Rt △BEC 和Rt △CDB 中,{BC =CB,BE =CD,∴Rt △BEC ≌Rt △CDB (HL).5.B [解析] 在Rt △ABC 和Rt △A'B'C'中,∠C=∠C'=90°,选项A 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选项B 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选项C 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选项D 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 ”.6.7 [解析] ∵∠BAC=90°,∠ADB=∠AEC=90°,∴∠BAD+∠EAC=90°,∠BAD+∠DBA=90°. ∴∠EAC=∠DBA.又∵AB=AC ,∴△ABD ≌△CAE (AAS). ∴AD=CE ,BD=AE. ∴DE=AD+AE=CE+BD=7 cm .故答案为7. 7.证明:∵BE=CF ,∴BE+EF=CF+EF ,即BF=CE.∵AE ⊥BC ,DF ⊥BC , ∴∠AEC=∠DFB=90°.在Rt △AEC 和Rt △DFB 中,{AC =DB,CE =BF,∴Rt △AEC ≌Rt △DFB (HL). ∴∠ACE=∠DBF.∴AC ∥DB.8.解:相等.理由如下:∵AD ⊥BC ,∴∠ADB=∠ADC=90°.在Rt △ADB 和Rt △ADC 中,{AB =AC,AD =AD,∴Rt △ADB ≌Rt △ADC (HL). ∴BD=CD ,即两个锚(B ,C )离电线杆底部(D )的距离相等. 9.B [解析] ∵AB=AC ,BD=CD ,AD=AD ,∴△ABD ≌△ACD (SSS).∴∠B=∠C.又∵∠DEB=∠DFC=90°,BD=CD ,∴△BED ≌△CFD (AAS).∴DE=DF.在Rt △AED 和Rt △AFD 中,∵AD=AD ,DE=DF ,∴Rt △AED ≌Rt △AFD (HL).故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 10. 12 [解析] 如图,连接BE. 在Rt △DBE 和Rt △ABE 中,{DB =AB(已知),BE =BE(公共边),∴Rt △DBE ≌Rt △ABE (HL).∴AE=DE.又AE=12 cm,∴DE=12 cm .11.5或10 [解析] ∵AX ⊥AC ,∴∠PAQ=90°.∴∠C=∠PAQ=90°.分两种情况:①当AP=BC=5时, 在Rt △ABC 和Rt △QPA 中,{AB =QP,BC =PA,∴Rt △ABC ≌Rt △QPA (HL);②当AP=CA=10时, 在Rt △ABC 和Rt △PQA 中,{AB =PQ,CA =AP,∴Rt △ABC ≌Rt △PQA (HL).综上所述,当点P 运动到AP=5或10时,△ABC 与△APQ 全等. 故答案为5或10. 12.解:BF ⊥AE. 证明:∵∠ACB=90°,∴∠ACE=∠BCD=90°.在Rt △BDC 和Rt △AEC 中,{CB =CA,BD =AE,∴Rt △BDC ≌Rt △AEC (HL). ∴∠CBD=∠CAE. ∵∠CAE+∠E=90°, ∴∠CBD+∠E=90°. ∴∠BFE=90°,即BF ⊥AE.13.解:(1)当t=1时,△ACP ≌△BPQ ,此时PC ⊥PQ. 理由:当t=1时,AP=BQ=1 cm,∴BP=AC=3 cm .在△ACP 和△BPQ 中,{AP =BQ,∠A =∠B =90°,AC =BP,∴△ACP ≌△BPQ (SAS). ∴∠ACP=∠BPQ.∴∠APC+∠BPQ=∠APC+∠ACP=90°. ∴∠CPQ=90°,即PC ⊥PQ.(2)存在.由题意得AP=t cm,BP=(4-t )cm,AC=3 cm,BQ=xt cm .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ACP ≌△BPQ , 则AC=BP ,AP=BQ ,即{3=4−t,t =xt,解得{t =1,x =1; ②若△ACP ≌△BQP , 则AC=BQ ,AP=BP , 即{3=xt,t =4−t,解得{t =2,x =32. 综上所述,当x=1,t=1或x=32,t=2时,△ACP 与△BPQ 全等.。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

三人(异质)小组: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核对答案,再解决 上述环节中的困惑(即对学有困难的同学帮 扶),并收集还没有解决的困惑。 (帮扶提示: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弄清错误
原因和正确的思路。)
六人小组:
1、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对组员在上一环节中 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解决; 2、收集本组共同的困惑和典型问题书写在展示 区。 3、讨论交流后,整理自己的学案。 (整理提示:收集本组的好方法、典型错
2、线段AB和CD有什么特殊 的关系吗?
C
3、直线AC和BD有什么位 置关系呢?
F A E
B
O
D
例1 变式:若将△BDF沿直线AB向左平 移,使F点落在线段AE上(且不与A、E 重合)
(请在学案上画出图形并探究)
例1 变式:题目的条件(AC=BD, 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 AF=BE)不变,CE=DF还成立吗?
知识回顾
直角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方法:
1.SSS; 2.SAS; 3.ASA; 4.AAS; 直角三角形特有 5.HL.
学习目标
• 1、以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系统认识全等 三角形的五种判定方法(SSS、SAS、ASA 、AAS、HL); •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学会选择适当的判 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解决问题;
误原因进行交流。)
例1 如图,AC=BD,CE⊥AB,DF⊥AB,
垂足分别为E、F,AF=BE (1)求证: CE=DF 追问:1、点 O是线段CD、EF的中点, (2 )连接CD 交 EF于点 O ,线段CD与线段EF 那么,点 O 是线段 AB 的中点吗?需要再 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证三角形全等吗?
F B D E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四)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四)
(解题过程由师生共同完成)
思考:1.还有其他解法吗?
2.从上题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五、随堂练习:教材P79练习
六、拓展延伸E
已知,如图,OC=OD,∠1=∠2
试判断: D C
(1)OA=OB吗? 1 2
(2)EC=ED吗? 请说明理由。 O
A B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独立完成,做完后分组讨论。
桃 源 县漆 河 镇中 学 教 师 电 子 教 案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教师查视全班同学做题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师生共议解答。分析要证BE=B′E′,可证△ABE≌△A′B′E′,这两个三角形中由AC、A′C′为高。可知∠AEB=∠A′E′B′=90?,可设法找AB=A′B′,∠A=∠A′这两个条件可由△ABC∽△A′B′C′,利用性质证得。
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经历实现、探索、交流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发现数学活动
的乐趣。
教 学 重 点
“角角边“定理及应用。
教 学 难 点
用“角角边”定理及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综合解题。
教 具 准 备活 动
一、知识回顾引入
1.“SAS”定理及“ASA”定理的内容及定理中边与角的关系是怎样?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角角边定理”及其应用。
2.归纳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方法:“SAS”、“ASA”、“AAS”及其边角关系
的条件依次是:“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会根据具体题目分析,恰到好处的选择方法。
布置作业
课本P82习题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 主备者王东明授课时间2015年5月22日星期五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在题组训练中,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2、形成解题模型,提高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运用全等解题,形成模型;
2、解题模型的形成。

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分析
(组内集体备课)
一、练一练
1. △ABC沿AC翻折得到△ADC,若∠B=75°,
则∠D= .
2. △ABC沿BC平移得到△DEF,若BC=8,EC=5,
则CF=.
3. △ABC≌△ADE,∠C=∠E,若∠BAC=105°,∠DAC=75°,
则∠CAE= .
归纳1:
二、利用图形语言挖掘隐含条件判定全等
1.如图,AB=AD,CB=CD. △ABC和△ADC全等吗?为什么?
2.如图,AB=AC,AD=AE.求证∠B=∠C.
3.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
求证:DC∥AB.
(个人二次备课)
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这些都是隐含的边,角相等的条件!
三、添条件判全等
1.如图,已知AD平分∠BAC,要使△ABD≌△ACD,
根据“SAS”需要添加条件;
根据“ASA”需要添加条件;
根据“AAS”需要添加条件.
友情提示:
添加条件的题目,首先要找到已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有些是题目已知条件,有些是图中隐含条件.
2. 如图,已知AC=BD,要使△ABC≌△DCB,根据“SSS”需要添加条件;根据“SAS”需要添加条件.
归纳3
3.如图,BD与AC相交于点O,∠A=∠C,要使△ABO≌△CDO,根据“ASA”需要添加条件;
根据“AAS”需要添加条件.
归纳5:
四、转化间接条件,判断全等
1. 如图,点E、F在BC上,BE=CF,∠B=∠C,AB=DC.
求证∠A=∠D.
2.如图,∠CAE=∠BAD,∠B=∠D,AC=AE.求证AD=AB.
3.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AE 与CE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你对解决全等的习题有了哪些认识?
2.本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环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课堂检测
1. 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AC=BD,∠M=∠N,BM∥CN.求证:AM∥CN.
2.已知∠1=∠2,AE=AC,请再补充条件(写一个即可),使△ABC ≌△ADE,并加以证明.
板书
设计
课本第44页第11题,第45页13题。

作业
布置
辅导
记载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