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摘要】沥青路面施工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关乎道路使用寿命和车辆行驶舒适度。

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和材料、确定施工方案。

沥青拌合料的质量控制是关键,需确保配合比准确、砂石含量适中。

施工工艺的控制包括摊铺温度、厚度和均匀性等方面,要坚持标准操作规程。

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质量监督,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施工结束后要进行验收,确保道路质量合格。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是保障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举措。

只有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和技术,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准备工作、拌合料、工艺控制、质量监督、验收、施工管理、施工质量、使用寿命。

1. 引言1.1 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性沥青路面施工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作为公路主要承载层,承担着交通运输的重要功能,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压性、耐磨性和抗滑移性能。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够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沥青路面可以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道路行驶安全性与路面质量直接相关,优质的沥青路面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决定了道路维护和修缮的频率,对于节约维护成本和保障道路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够确保沥青路面的良好性能和长久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整体品质,确保其长期稳定使用。

2. 正文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路面使用寿命的长短。

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和测量,了解地形地貌以及路面现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评估。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偏远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延伸,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日益成为重点。

而高原山区地势复杂,气候条件苛刻,对于路面施工质量要求也极高。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尤为关键,因其直接关系到路面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至关重要。

一、高原山区环境特点高原山区地势起伏大,气温变化明显,降雨较多,加之夜间温差大,这些特点对路面施工和使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地势复杂,高低落差大,这对路面的平整度和排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是气温变化大,夏日高温易导致路面沥青软化,冬季寒冷则容易导致路面龄期减短,降低路面的弹性和抗压性。

再者是降雨较多,山间陡坡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对路面排水性和抗冲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原山区环境特点决定了其要求更高的路面施工质量。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相关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施工方案的制定等。

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尤为重要。

首先是沥青的选择,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地势的沥青材料,确保其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其次是骨料的选择,要选用坚硬耐磨的骨料,以提高路面的抗压性和耐磨性。

在施工方案制定上,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特点,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工艺,确保在最佳条件下进行路面施工。

三、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 施工现场的准备:在进行路面施工之前,需要认真清理施工现场,清扫杂物和积水,确保路面的光洁和干燥。

需要检查施工机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还需要对混凝土搅拌站和沥青搅拌站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和搅拌质量。

2.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路面性能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控制。

在进行路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试验配合,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配合比,确保搅拌出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材料要求1)集料:应选用强度不低于规范要求且耐磨、方正、有棱角的碱性矿料,所用石料须清洁、干燥不含污泥等杂质,粘土及灰尘含量不大于1%,所选用石料级配应符合有关规定。

砂应选用机制砂且具有一定的级配组成,砂质应清洁、坚硬、不含杂质,含泥量(小于0.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矿粉一般采用石灰石粉,其中粒径小于0.075mm的成分不宜少于75%。

2)沥青: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应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以及经过试验论证,行之有效的改性沥青;对热拌热铺的沥青路面,由于沥青材料和矿料须加热拌和,并在热态下铺压,故可采用稠度较高的沥青材料。

3)SMA沥青混合料纤维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吸油性能;能否将纤维均匀地分散在沥青混合料中是纤维选择的关键,市场有松散纤维和颗粒纤维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确定采用的纤维类型。

4)沥青面层混合料的配比一般采用Superpave矿料级配设计法,Suprepave混合料体积设计包括四个步骤,即①材料选择;②设计集料结构的选择;③设计沥青用量的选择;④水敏感性评价。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动稳定度即车辙试验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5)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和温度应经试拌确定。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

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不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10S;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应根据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确定,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oC,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6)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比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

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并不得撞击摊铺机。

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极端严酷,雪期较长,气温低,地面冻融循环频繁,这给道路建设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这样的地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要点。

二、工法特点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适应性强:能适应恶劣的气候条件、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路面建设和维护需求。

2. 抗冻性好:采用特殊配方和合理的施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冻性能,能够在低温环境下长期使用。

3. 施工周期短:采用快速施工工艺和高效机具设备,施工周期较短,能够快速投入使用。

4. 长久耐用:采用优质材料和高标准的施工工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经受住高强度的使用和恶劣的气候条件。

三、适应范围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适用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表冻融循环频繁的地区,尤其适合寒冷地区和高寒山区的道路建设和维护。

四、工艺原理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路面基层处理:在路面基层进行适当加固,采用合适的基层处理材料,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材料配方: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路面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配方,提高路面的抗冻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3. 施工温度控制: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确保沥青的粘结性和稳定性。

4. 施工工艺措施: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措施,如预热基层、快速铺筑、快速压实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五、施工工艺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的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 基层处理:清理路面、修复损坏,均匀喷洒粘合剂,铺设加强网布,回填碎石,并进行均匀压实。

2. 沥青混合料配制:根据设计要求和当地气候条件,准确配制沥青混合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是连接各个山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对于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是公路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高原山区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出发,探讨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关键点。

一、高原山区的特殊气候和地形对道路施工的影响高原山区的气候条件比较特殊,夏季气温高,日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全年降水量少。

而且山区地形复杂,大部分是山脉和河流纵横交错。

这些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对道路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气温对路面施工的影响由于高原山区夏季气温较高,路面温度容易过高,这会严重影响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在高温天气下,沥青混凝土材料流动性会变差,易出现热裂缝和坍塌现象,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寒冷的冬季气温又会对路面的抗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施工材料和工艺具有更好的耐寒性。

高原山区的交通道路大多需要经过山脉、河流等地形,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克服地形的不平整性和复杂性。

山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也对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严格的施工控制和选材要求。

1.材料的选用由于高原山区气温变化大,对路面材料的稳定性和耐候性要求较高。

在材料的选用上,需要选用抗热抗寒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材料,保证在高温、低温情况下路面能够长时间保持平整和耐久。

需要在原料的选用上多加注意,选用适合山区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原材料,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抗乱性。

2.施工工艺的控制高原山区的气温和地形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和工艺流程,保证施工在最佳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

需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保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高原山区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路面平整度、均匀性等指标的检测和控制,通过调整施工工艺和设备,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原山区是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常常给高速公路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高原山区建设高速公路时,路面质量的保障尤为重要,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种类之一。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关注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因为当前在该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原山区的高速公路施工特点决定了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地形、气候等因素进行精确把控,以确保路面质量稳定可靠。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一领域内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和质量。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我们意识到了解决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不仅对于高速公路建设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交通状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研究意义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解决在高海拔、复杂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技术难题,提高路面施工质量,保障道路安全和持久性。

高原山区地形起伏大,气温变化剧烈,这对路面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高速公路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研究如何在高原山区条件下实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可以为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施工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针对高原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研究出适合该地区的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有助于规范施工行为,减少质量缺陷和事故发生,提升道路运行效率。

因此,深入探讨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意义重大且迫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高寒高海拔大温差地区影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高寒高海拔大温差地区影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高寒高海拔大温差地区影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的建设项目。

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高海拔、温差大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对西部交通建设带来了重重困难。

本文探究了高寒高海拔大温差地区的公路施工环境,分析影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寒高海拔;大温差地区;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在我国一些高海拔地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气候条件相对恶劣,低温期长,昼夜温差也大。

如果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建造沥青混凝土路面,则需要改进施工和养护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可以适应各种交通条件的柔性路面,但是它对温度非常敏感,并且温度稳定性差。

在夏天,在高温下容易软化,并且容易引起车辆碾压的起包。

在冬季的低温下,它又很脆并且易于开裂,开裂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路面的性能,而且雨水很容易沿接缝渗透并造成路基破坏[1]。

1、高海拔地区道路施工的研究意义与一般道路建设相比,高海拔地区的道路建设有很大不同。

海拔较高的地区温度较低,季节性温差较大,并且覆盖着大量的冻土。

在热胀冷缩的作用机理下,路基不断膨胀和收缩。

频繁的冻融循环对道路造成的损坏是非常严重的,以至于在道路建设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

不仅会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还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损失。

高海拔地区的建设周期通常较短,主要是在夏季,这对道路建设施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急需研究新的建设方法和应对措施。

2、高原地区路面病害的重要类型及原因2.1变形类变形是高原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损坏最严重、最常见的形式。

主要表现为波浪和沉陷。

变形破坏与公路所在高原地区的多年冻土密切相关,并且主要受到分布在多年冻土地区的冻土路基的冻融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融化地区和季节性冻结。

阴坡和阳坡之间的变形和破坏具有明显的差异,在阳坡上更为显著,而在阴坡上则更少。

2.2松散类沥青表层的松散损坏约占总损坏的百分之十六,主要表现为松动、凹陷、剥落等,其中松散损坏占大多数。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一、基础处理沥青路面的基础处理是保证路面结构牢固稳定的基础,施工前需要彻底清除原有路面上的杂物、灰尘和破碎石块等,确保基础的平整、清洁和堆实。

在基础处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除杂物:在进行基础处理前需要对道路上的杂物和灰尘进行清理。

清扫时需要注意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干燥,以免影响基础的堆实度。

2.加固基层:如果原有路面存在裂缝等损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处理的方法包括填充填充材料、加强基层等,以保证路面结构的牢固稳定。

3.堆实基础:在基础处理过程中需要保证基础的堆实程度。

可以使用重型机械进行碾压、铺填等处理操作,使基础达到一定的密实度。

二、拌合料制备沥青路面的质量取决于拌合料的配合比例和质量水平。

拌合料制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原材料:合适的原材料能够保证拌合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的矿渣、沥青等原材料进行配比。

2.拌合料配比:在拌合料配比时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调整沥青与矿渣的配比,以保证拌合料的塑性和耐久性。

3.制备工艺:拌合料的制备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时间、速度等因素,确保拌合料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三、路面施工沥青路面的施工是保证路面质量的最重要环节之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沥青铺设:沥青需要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铺设,铺设时需要保证均匀性,并及时进行振实和压实处理。

2.摊铺工艺:摊铺工艺包括整形、平整、收收边等操作,并需要根据道路轮廓进行调整,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3.收尾工程:道路轮廓的处理、标志线的绘制、路缘石的设置等收尾工程也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1.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应该遵守施工规范、法律法规,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环保要求。

2.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应该覆盖路面结构、道路轮廓等方面,检查过程应该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应该记录施工人员、机械、工艺等方面的信息,以备后期管理和维护使用。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执行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施工路段的标高、横断面、线型等参数,并进行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2. 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交通标志,保障施工区域的交通安全。

3. 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垃圾,并进行必要的平整处理。

4. 路面基层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路面基层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牢固。

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1.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沥青、骨料和掺合料的种类和比例。

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室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3. 根据最佳配合比,调整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施工质量。

三、混合料的搅拌和运输1. 混合料的搅拌: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沥青、骨料和掺合料等原材料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混合料的运输: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将混合料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注意保持混合料的温度和湿度。

四、沥青混凝土的铺设和压实1. 沥青混凝土的铺设:使用铺装机械将混合料铺放到基层上,并进行均匀压实,确保路面的平整性和稳定性。

2.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使用压路机对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使其牢固密实,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1. 进行初期养护: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初期养护,包括浇水养护和覆盖保护等,以防止路面开裂和变形。

2. 进行日常养护:日常养护包括定期清洗、修补和漆面养护等,以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

3. 进行防护养护:根据路面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必要的防护养护,包括防水、防腐、防寒等。

六、质量检查和验收1. 进行质量检查: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厚度、附着力等指标。

2. 进行验收:经过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沥青路面施工是道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沥青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质量验收等方面,详细介绍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沥青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1. 勘察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在开始施工前,要对路面进行勘察设计工作,并根据勘察设计结果确定施工方案,包括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等。

2.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在施工前,应制定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责任人员、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要对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检验,确保设备完好、人员熟练,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做好准备。

二、沥青路面施工的材料质量控制1. 沥青材料的检验沥青是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要对进场的沥青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2. 骨料的质量控制骨料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施工前要对骨料进行检验,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3. 沥青混凝土拌合料的配制在拌合料的配制过程中,要对沥青、骨料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理,并达到设计要求。

1. 基层的处理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基层、修补坑洞、做好防水层等工作,以确保基层平整、结实。

2. 沥青混凝土的铺设沥青混凝土的铺设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铺设工艺,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 压实作业沥青混凝土铺设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压实作业,确保沥青混凝土层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结束后的验收工作在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3. 质量记录和归档对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等工作要进行记录和归档,作为今后维护管理和施工经验的参考。

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

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

Vol.46,No.4li J送坊第46卷第4期April,2020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2020年4月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黄永洪(甘孜州交通和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康定626000)摘要: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温度低、辐射强、施工期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公路建设非常困难。

本文通过以某高海拔地区的公路工程为例,阐述了高海拔地区施工的环境特点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施工的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为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海拔;公路工程;施工标准;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20)04-0196-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20.04.1020前言随着甘孜州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海拔地区项目共有的工程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高海拔地区存在温度低、辐射强、施工期短等不利条件,使得公路工程建设本身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按照通常的标准来组织施工,就会直接影响到公路施工的质量⑴。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中,一定要按照具体的海拔、气候、地理特征,使用对应的控制办法,保证公路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1工程概况某工程所在的位置最低海拔为3.532畑,平均海拔在4km 之上,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地区公路工程。

本项目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5m(石渠县城过境段路基宽度12.0m),桥梁宽度9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1/25,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2项目环境特点1)本项目位于平均海拔在4000m之上地区,属于中、低纬度高寒的地区,冬季相比于其他季节来说比较长,因此,年平均气温在0弋以下,详情如表1所示。

高原、高寒冻土地区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高原、高寒冻土地区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高原、高寒冻土地区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摘要:在交通道路工程的建设当中,路基施工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的内容,对整个工程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重视。

高原、高寒地区因为环境条件的影响,工程施工的展开更具难度,因此更需要对质量控制的内容进行重视。

本文主要是对高原、高寒冻土地区路基工程的主要特征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一定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路基工程的施工效果进行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原高寒、冻土地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引言:冻土是对负温或者零温并含有冰的土和岩石的一种统称,高原地区的海拔一般都比较高,并且温度也比较低,因此很容易形成冻土,在这样的地区进行施工,不仅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还会引起施工的人员的缺氧和窒息。

对于高原、高寒冻土地区的路基工程来说,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病害的发生,因为冻土路基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会威胁到后续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高原、高寒冻土工程特性(一)温度敏感性对于冻土来说,其中的冰和末冻水的含量会表现出负温度的函数,这就表明冻土工程特性与温度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温度的变化容易影响到冻土的活动层厚度,同时也会对多年冻土的年平均低温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冻胀特性当水结成冰的时候,体积会出现增大的现象,因此当土中的水分冻结成冰的时候,土体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膨胀。

一般来说,这种土地膨胀被称为是冻胀,会对路基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融沉特性冻土中冰和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相互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排出融化的水,进而影响到土体的体积,从而产生一定的沉降,在沉降产生的过程中也容易引起土体力学性能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就是冻土工程的融沉特性。

(四)流变性冻土中含有冰、末冻水,它们会随着冻土中的应力和温度的变化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

冻土的体积如果保持不变,其中的应力就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进而产生松弛的现象。

如果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冻土变形会随时间出现蠕动。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沥青路面是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之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冲击性、抗拉伸性和全天候使用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路面质量,需要控制以下几个要点。

基层质量沥青路面的基层质量对最终路面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基层平整度、密实度、强度等要求必须满足,确保基层达到设计要求。

否则,在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可能会与基层接触不紧密,对路面的使用寿命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容易出现坑洞、断裂等问题。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确定。

在确定配合比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抗裂性、抗滑移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混凝土配合材料的选择、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另外,需要正确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平整度等,防止因温度、湿度等因素而导致路面开裂。

沥青摊铺质量沥青摊铺应根据规定的厚度、宽度、坡度等要求进行施工。

摊铺的精度要高,保证摊铺后的沥青混凝土均匀,密实,无孔洞,避免出现拱形和空鼓等情况。

同时,应注意摊铺时的速度和倾斜角度,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沥青路面压实质量沥青路面的质量还与压实程度密切相关,即使是一个好的配合比和摊铺工艺,如果压实不充分,则会出现坑洞、裂缝等问题。

因此,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至关重要。

压实时要求满贯密实,逐渐实现最终密实度,经过数次轮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特别是在较低温度下施工沥青路面时,应注意压实质量,以防止冷裂纵横。

病害修复即使是施工质量再好的沥青路面,也可能会在以后的使用中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砂浆脱落等。

及时进行修复可以避免病害加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修复时,应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与原材料性质相似,确保修补面积和深度符合规定要求。

总结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需要从基层质量、配合比、沥青摊铺质量、压实质量、病害修复等方面全面进行控制。

有效控制这些要点,可以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同时也降低了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浅析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浅析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2 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与拌和机械、摊铺设备、碾压设备及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高海拔地区,施 工机械和设备在满足施工强度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要 满足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等客观施工要求;施工人 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必须要 能够适应高海拔地区寒冷、氧气稀缺等气候条件。
1 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原则 1.1 抗老化原则 高海拔地区在气候方面相对比较恶劣,气压、温度等因素
都会对路面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同普通地区相比较,高海拔地 区的沥青砼路面老化程度更为严重,路面的使用寿命往往都比 较短。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避免路面过早老化的 情况出现[1]。
1.2 抗温差原则 在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其中一 项重要的问题。高海拔地区往往温差较大,而沥青砼路面作为 柔性路面,在适应性方面比较好,但对于温度变化却是非常敏 感,温度过高容易变软,温度过低容易变脆;温差过大会导致 裂缝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开展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过 程时,必须要针对温差进行设计,降低裂缝问题出现的概率。
74 建筑与装饰2020年10月下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市政工程
3 结束语 高海拔地区公路施工难度比较大,对于路面施工质量的要
2.4 压实质量控制 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压实通常包括初始压实、重复压 实以及最终压实等三个步骤。第一,初始压实。这个步骤对 路面的平整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需要紧跟摊铺机后施工, 保持一个较短的长度,尽可能快速的压实路面,减少热量的损 失,特别是高海拔地区有着气温较低的客观情况,这个步骤的 时效性更为重要。第二,重复压实。该步骤是保障施工质量的 过程,需要在初压结束后开展,过程中禁止出现随意停顿。不 同类型的沥青砼复压施工需要对压路机的振幅、频率等进行调 整,必要时也可使用多种型号压路机共同施工来提升施工效 果。第三,最终压实。最终压实在重复压实完成后开展,目的 在于消除内部应力及压实痕迹,保障路面的平整度。对沥青砼 路面进行压实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压路机匀速前进,一旦碾压 过程中发现损坏,或是碾压后达不到施工要求的情况时,必须 要对该路段进行铲除,做好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的措施去对其 进行处理。 2.5 加强病害预防控制 受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高海拔冻土地区沥青砼路面 容易出现裂缝类、变形类以及松散类病害,这些病害对路面质 量,通车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开展路面施工过程中,工 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针对施工现场气 候及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路基 的不均匀融沉,以此来降低路面变形情况发生的概率,全面提 升路面的抗变形能力。第二,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路面吸热不平衡 问题,改善路面结构的导热性。第三,优化结构设计,充分考量 环境因素和施工因素,采用设置级配碎石联结层等方式来降低裂 缝出现的概率。如果施工现场的湿度较大,需要设置排水沟,疏 干毛细水。第四,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高海拔地区施工环境相 对比较不稳定,需要加强地质缺陷路段的考察处理,可以采用砂 砾、中砂替换原有的软弱土层,也可以采用设置工格栅提升土基 的回弹模量,以此来保障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2]。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高原山区的交通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干线,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而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质量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常见的材料,在高原山区的施工中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挑战。

对于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一、高原山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特殊性1.气候条件苛刻:高原山区的气候条件一般较为苛刻,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温差大;而且降水较为集中,可能会出现暴雨和冰雹等极端天气,对路面材料的耐久性和抗剥落性有较高要求。

2.地形复杂:高原山区地势起伏,道路线路多为蜿蜒曲折,造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难以实现水平和纵横均匀的施工难题。

3.耐久性要求高:由于高原山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路面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高,需要选用耐久性较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并且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1.材料选择和质量检验:首先要选择适合高原山区气候和地形条件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且必须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高原山区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抗裂剂、增黏剂等添加剂,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耐久性和抗冻融性能。

2.基层处理和施工工艺:在选择了适合的路面材料后,重点要对路面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在施工工艺方面,要根据高原山区的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确保路面的平整性和均匀性。

3.施工质量控制:针对高原山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殊要求,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包括热拌摊铺和冷拌摊铺工艺的控制、温度控制、坍落度控制、密实度控制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和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4.保养和养护:高原山区的气候条件对路面有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施工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及时的保养和养护工作,包括及时进行路面修补、防水养护、定期清理和检查等工作。

5.质量检测和评估: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验收。

高海拔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高海拔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高海拔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摘要:笔者从亲身经历出发,以阿赛公路沥青路面改造为依托,对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供读者审阅。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1工程概况阿赛公路同仁至多福屯段公路工程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地区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年平均气温5.2℃,属冷温干旱气候区。

此项目自2001年改建以来,从未进行过整治,其路面结构厚度设计年限已久,导致路面结构破损极为严重,不能适应当时的交通需要。

2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及病害特征2.1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

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柔性路面,能适应各种交通条件。

但温度敏感性强,温度稳定性较差,夏天高温易变软,在车辆碾压下易产生推移拥包,冬天低温易变脆,易产生裂缝。

青海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容易积雪,夏天积雪融化后渗入路面,在水、大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易老化而缩短使用寿命。

?2.22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种类及其原因青海地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主要表现为横、纵裂缝、网裂、龟裂、松散等病害,比如阿赛公路同仁至多福屯段公路,由于大型超载车辆的破坏的及季节性春融的影响,短时间内就破坏严重,不得不重新设计,重新施工改造。

青海地区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气候原因。

青海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沥青老化速度非常快。

恶劣的气候条件,使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冻融伤害、低温收缩缝等。

二是施工质量不过关。

施工时水灰比及骨料级配不合格、沥青标号使用不当,碾压不实等原因,使得路面整体成型质量差,出现松散,翻浆、坑槽等。

由于受高原气候影响,青海地区施工工期短,气温低,路面养护困难,也客观影响了施工质量。

3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3.1 高寒沥青技术的难点和关键技术关键技术:①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热拌沥青路面对气温、材料等要求较高,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施工沥青混合料施工难度大,本文依托省道217、216线理塘县城至稻城亚丁公路改建工程总结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施工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要点,供相关项目参考。

Hot mix asphalt road surface temperature, material requirements higher, at higher elevations, alpine region asphalt mixture construction difficult, this paper relies on highway 217, 216 lines of Litang County to the Daocheng Aden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high altitude, alpine region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for the relevant project reference.关键词:高海拔、高寒、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一、项目概况省道217、216线理塘县城至稻城亚丁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北接川藏公路南线G318,南至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是出川通往滇西北的交通要道,也是四川甘孜州主要干线公路之一。

该项目全长224.668Km,全线分为四个路面标,我项目部承担第四合同段,全长46.075Km(K178+000-K224+140)二、项目存在的困难1、气候和高原项目所在地甘孜州地处我国最高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过渡地带,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地面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项目所在地属于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气候变化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制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则下降0.6℃.主要特点是气温低,冬季长,无霜期短,降水较少,旱雨季分明,光照强度大。

谈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的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2019年文档

谈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的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2019年文档

谈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的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2019年文档谈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的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transport,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must have sufficient strength and stability (including dry) stability, water stability, temperature stability, flatness, low temperature cracking resistance, frost resistance of enough expansion, maintenance easy, has the high driving comfort and safety, and therefore at high altitude cold region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Alpine high altitude areas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in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roblems of simple analysis,随着交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许多公路建设项目逐步向高寒高海拔地区深入。

由于高寒地区具有温度低、低温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风速大等恶劣的环境气候,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和质量带来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和施工难点。

为了延长高寒地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首先需要解决高寒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要注意的几个技术性问题。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

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

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

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

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2.1 清洁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

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 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2.3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 施工人员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寒地区的高速建设也在逐年增加。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直接与路基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结构之一,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寒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难点,接着分析了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最后对高寒地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材料和工艺设备、施工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线性和结构改进方面。

因此,如果能熟悉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寒地区的各种施工过程的顺利连接,并在此前提下,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情况。

以最小的成本和最佳的质量,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进程服务,前景是光明的。

1 高寒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难点1.1 地质条件复杂通常情况下,高寒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其地形变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在公路修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高低不平或者曲折多变的地形,这就导致类似地区的公路修建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除此之外,在公路的修建需要进行挖方、路基施工等工序步骤,而高原地区的地质条件多变,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随着地段的推移其地质环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并常遭遇岩土层、碎石类土层等,这势必会给公路的施工带来难度。

1.2 气候条件恶劣在高原地区,其气候的变化受海拔高度的制约与影响,通常情况下,高度升高100m,其温度就会降低0.6℃,而我国高寒地区的公路修建施工地区甚至达到海拔3500m甚至更高,这必然会使公路修建地区的温度较低。

通常情况下,我国高寒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低,冬季长,无霜期短,降水较少,旱雨季分明,光照强度大,这对公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高寒地区路面断板的原因2.1 面板切缝深度及切缝时间因为高寒地区具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导致混凝土收缩力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海拔\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热拌沥青路面对气温、材料等要求较高,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施工沥青混合料施工难度大,本文依托省道217、216线理塘县城至稻城亚丁公路改建工程总结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施工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要点,供相关项目参考。

Hot mix asphalt road surface temperature, material requirements higher, at higher elevations, alpine region asphalt mixture construction difficult, this paper relies on highway 217, 216 lines of Litang County to the Daocheng Aden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high altitude, alpine region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for the relevant project reference.关键词:高海拔、高寒、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一、项目概况省道217、216线理塘县城至稻城亚丁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北接川藏公路南线G318,南至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是出川通往滇西北的交通要道,也是四川甘孜州主要干线公路之一。

该项目全长224.668Km,全线分为四个路面标,我项目部承担第四合同段,全长46.075Km(K178+000-K224+140)二、项目存在的困难1、气候和高原项目所在地甘孜州地处我国最高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过渡地带,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地面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项目所在地属于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气候变化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制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则下降0.6℃.主要特点是气温低,冬季长,无霜期短,降水较少,旱雨季分明,光照强度大。

项目所在海拔年平均气温在3-11℃,20年极端最低温度为-27.6℃.2、人员和机械高原对人会造成一定的诸如头疼、无力、食欲不振等影响外,对各种路用机械造成不利影响,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下降,空气密度减少,会使得机械作业效率下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3、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质量控制虽然该项目设计为二级公路,但设计技术指标按照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三、施工控制要点1、原材料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决定路面的质量。

项目部从源头控制,路用集料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耗性的孤块石轧制成碎石。

碎石加工场采用大型联合式破碎机,破碎机使用三级破碎的方式,头破采用鄂破、圆锥破和反击破的三级破碎工艺,确保破碎出的碎石具有足够的破碎面及较少的针片状含量;同时生产设备配备水洗措施,以减少细集料的泥土含量,确保碎石与沥青的黏附性。

2、配合比设计该项目下面层设计结构为5cmAC-20C,上面层为4cmAC-13C,项目部按照“下面层承重、上面层封水”的理念进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目标配合比合成级配及马氏体积指标见表3-1、表3-2.马歇尔剖面图见图1.表3-1 目标、生产配合比合成级配通过率明细表级配类型配合比阶段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0.075AC-20C 目标配合比 100 82.1 72.1 53.2 42.3 32.5 25.815.1 11.5 7.3 4.6AC-20C 生产配合比 100 86.0 73.9 57.2 39.3 30.0 22.514.9 10.5 7.1 4.8表3-2 最佳油石比及体积指标明细表混合料类型配合比阶段油石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饱和度VFA(%)稳定度(kN)流值(0.1mm)AC-20C 目标配合比 4.5 2.444 2.557 4.4 14.2 68.9 14.830.2AC-20C 生产配合比 4.5 2.423 2.528 4.1 13.9 70.2 10.5627.8要求/ / / 3.0~5.0 * 65~75 ≥820~40*注:要求空隙率3、4、5所对应的VMA最小值分别为12、13、14,当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图 1 马歇尔剖面图经过水损害、高温稳定性等性能试验验证,所设计的合成级配及油石比完全能满足设计设计文件要求。

3、拌和、运输、摊铺、碾压3.1 沥青混合料拌和该项目使用无锡产雪桃-300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楼,矿粉为单独添加,沥青由专门的沥青泵喷入,全过程由电脑控制。

拌和楼筛网设置基本与碎石加工场一致为:3*4mm、6mm\、12mm、18mm、22mm。

因所在项目海拔较高,重油燃烧不充分等原因,规定干拌时间约为8-10秒,湿拌时间约为40秒,生产周期约为65秒,拌和楼生产能力约为150吨/小时。

确保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控制150-160℃。

同时无冒青烟、无花白料等现象。

3.2 沥青混合料运输考虑到运输距离及路况等不利因素影响运输使用20辆运输能力在40吨以上大吨位运输车。

运输车在沥青拌和楼装料过程中采用“前、后、中”方式进行装料,防止沥青混合料出现粗细集料的离析。

由于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气温低,风大,对运输车车辆的保温是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对运输车辆两侧和顶部使用棉被进行覆盖,尽量减少运输车辆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散失。

同时在运输车到达摊铺现场后,卸料过程中也不允许把顶部棉被揭开,以减少温度损失。

3.3 沥青混合料摊铺连续稳定的摊铺是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措施。

该项目摊铺机采用弗格勒-1800型伸缩摊铺机。

找平方式为基准钢丝绳进行找平。

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楼的生产能力及运输距离计算得到约为2.8-3.5米/分钟,坚决杜绝出现摊铺机“忽快忽慢、停机待料”现象。

由于项目所在地区风速较大,提高摊铺机的初始压实度对铺面的保温、提高压实路面平整度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将摊铺机夯锤震实等级调节在45%以上。

4.4 沥青混合料碾压压实环节是沥青混合料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碾压组合方式见下表3-3:表3-3施工碾压方案碾压阶段压路机类型/数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Km/h)备注初压HAMA HD120 (1台) 前静压后震动 1.5-2.0 全幅碾压复压XP301(1台)、XP262(1台)各静压4遍 2.5-3.5 XP301在前、XP262在后交错碾压终压DYNAPAC CC624(1台)静压1-2遍2.5-3.5 全幅碾压、消除轮迹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方针进行,碾压过程中无推移、拥抱等现象。

针对项目气温低、海拔高、温度损失快的特点,项目部十分重视胶轮压路机对路面的揉搓作用,在胶轮进行碾压不出现轮迹印的情况下将胶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与摊铺机的距离相距约50米作用,在高温资源下充分利用胶轮压路机的揉搓作用确保路面的密水和压实效果。

4、质量检测实验室对成品路面进行了路面厚度、芯样压实度、路面渗水系数、路面平整度等关键指标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结果见下图2。

图 2 路面检测项目明细表从检测数据显示,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四、从该项目积累的经验1、加强对原材料加工质量控制碎石用量约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92%左右,碎石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路面的质量。

项目应该加强对碎石母材选择、加工工艺进行质量控制。

碎石母材选择优先选择山石材料,且宕口存储量大,石料优质的山石。

在加工工艺方面,确保采用三级及三级以上破碎方式,确保生产出颗粒饱满、棱角性强、针片状少的碎石。

且碎石加工场的筛网尺寸一定要和拌和楼筛网尺寸相统一,筛网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控制关键筛孔尺寸即 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以及减少拌和楼等溢料、提高拌和楼生产效率。

根据该项目,总结出碎石加工场和拌和楼筛网尺寸,供以后项目参考。

⑴碎石加工场筛网设置①下面层集料采用5种规格,分别为:S16(0~3mm)、S14(3~5mm)、S12(5~10mm)、S10(10~15mm)、S8(15~25mm),下面层集料加工筛网规格为:3.5mm或3*4mm、6mm、11mm、18mm、32mm。

②中面层集料采用5种规格,分别为:S16(0~3mm)、S14(3~5mm)、S12(5~10mm)、S10(10~15mm)、S9 (15~20mm),建议的中面层集料加工筛网规格为:3.5mm或3*4mm、6mm、11mm、18mm、24mm。

③上面层集料采用4种规格,分别为:S16(0~3mm)、S14(3~5mm)、S12(5~10mm)、S10(10~15mm),建议的上面层集料加工筛网规格为:3.5mm、6mm、11mm、18mm。

⑵拌和楼筛网设置①下面层热料仓筛网规格:3.5mm×3.5mm或3.5mm×4.0mm、7.0mm×7.0mm、12mm×12mm、18mm×18mm、32mm×32mm;②中面层热料仓筛网规格:3.5mm×3.5mm或3.5mm×4.0mm、7.0mm×7.0mm、12mm×12mm、18mm×18mm、26mm×26mm;③上面层热料仓筛网规格:3.5mm×3.5mm或3.5mm×4.0mm、7.0mm×7.0mm、12mm×12mm、18mm×18mm。

2、各工序紧密衔接沥青路面施工各道工序应紧密衔接,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其他工序的失败。

影响路面施工质量最大的是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都会导致成品路面质量的失败。

故从沥青混合料拌和到运输、摊铺、以及碾压应衔接紧密,前、后场负责人应及时电话沟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加强对温度、碾压工序的控制该项目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平均气温低,且风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损失较快。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成品质量,应十分重视对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保温措施和加强碾压工序的管理。

项目组采用对运输车辆两侧和顶部进行棉被覆盖,同时运输车辆在卸料过程中不揭开棉被,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有效的减少了大气、风等不利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损失;从而保证了路面的铺筑均匀性和耐久性。

碾压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胶轮压路机的揉搓作用。

因双钢轮压路机洒水会使沥青路面表层温度损失过快,不利于路面的密水和压实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