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第讲教案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发明一个简单机械让孩子们动手创造
安全提示
确保材料和工具安全无毒,无锐利边角,以免伤 害孩子。
教授基本加工技能和方法
纸盒的折叠和粘贴
滑轮的安装
教孩子如何正确折叠纸盒,并使用胶 水进行粘贴,使其稳固。
向孩子介绍滑轮的工作原理,并指导 他们正确安装滑轮,使其能够转动。
木棒和绳子的固定
指导孩子如何将木棒和绳子固定在适 当的位置,以保证机械的稳定性和功 能性。
谢谢观看
课程时长:2小时 课程安排
1.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30分钟)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03
04
2. 小组讨论与设计(45 分钟)
3. 制作简单机械(45分 钟)
4. 分享与评价(30分钟 )
5. 总结与反思(15分钟 )
02
机械基础知识
机械定义及分类
总结词
机械是利用物理定律(如牛顿第三定律)实现能量转换、传 递、控制或执行工作的装置。根据功能和结构,机械可分为 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03
创意设计与制作流程
激发孩子们创新意识
01
02
03
引入创新概念
通过讲解创新的重要性,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发明创 造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创 新意识。
启发式提问
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孩 子们自由发挥想象,提出 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分享创新实例
展示一些简单的机械发明 ,如杠杆、滑轮等,引导 孩子们思考如何运用这些 原理进行创新。
孩子们动手制作模型
分组进行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 完成模型的制作。
创意发挥
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对 模型进行个性化的装饰和改进。
互动交流
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制作心得,分 享经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
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教案
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步骤;3. 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准备相关教学实验器材和工具;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制作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用机械小发明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理论讲解。
教师讲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常用的机械制作工具和材料。
3.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分析一些实用机械小发明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4. 实验操作。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机械制作工具和材料,进行实用机械小发明的设计和制作。
5. 实践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并进行实际应用测试。
6.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五、教学作业。
设计一个实用机械小发明,并写出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的报告。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
同时,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实践操作情况,了解学生对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机械零件的设计4.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机械设计的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第二课时: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第三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4. 第四课时: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第五课时:机械设计的优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任务:评价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6.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7.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8. 传动系统设计9. 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10. 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材料选择、力学分析、传动系统设计、强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2. 第七课时: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3. 第八课时:传动系统设计4. 第九课时: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5. 第十课时: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l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l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
–熟悉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能够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械设计的流程和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3.机械设计的流程和标准:包括设计文件的编制、设计检查、设计修改等流程,以及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与3D打印》课程教案2.3.2
1.概述通过教学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FDM设备结构,了解FDM的不同机型,了解FDM的附属配件。
2.预备知识(1)3D打印机认知;3.教学步骤(1)课程引入(资讯)①用典型工程案例引出需要制作产品样机时如何选择3D打印机。
(2)讲授新知(内容)①教师讲解3D打印机的结构;(3)教学巩固与训练(反馈与训练)①学生按照讲解内容进行设备结构辨识。
(4)教学提升与训练(内容、反馈与训练)①教师讲解FDM三大主流机型和淘汰了的机型;②学生按照讲解内容进行打印设备选择。
(5)教学延伸(内容)①教师讲解FDM的附属配件;(6)课程总结,5S整理①课程总结,将本次课程内容进行回顾;②布置作业,进一步检验教学效果;4.教学内容(1)典型案例引入………………………………………………………3分钟需要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板的产品:提出问题:3D打印机的结构是什么?如何选择3D打印机。
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2)讲授新知…………………………………………………………………40分钟①讲授新知:(10分钟)课件演示,教师讲解:3D打印机的结构组成。
目的:通过讲授法,使学生了解3D打印机的结构。
PPT内容(3)教学巩固与训练…………………………………………………………40分钟①训练:(20分钟)针对训练单卡“训练一”,根据所分到的设备,分析设备结构及类型。
要求:a.辨别3D打印机的结构组成;b.简述3D打印机各部分的作用;c.填写项目单卡。
(4)教学提升与训练…………………………………………………………30分钟①FDM机器分类:(5分钟)课件演示,教师讲解:FDM的三大主流机型和三类零件如何选择。
目的:使学生了解FDM设备机型,了解如何根据零件选择合适的打印机。
主流的3D打印机按照结构方式来主要分为3种:封闭型、开放型和三角型:三类零件:②训练:(20分钟)针对训练单卡“训练二”,根据产品信息选择合适的FDM机器。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参数和选型依据;(3)熟悉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设计概述1. 机械设计的意义和任务2. 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3. 机械设计师的要求和素质第2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1. 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2. 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校核第3课时: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1. 机械系统的自由度和平衡条件2.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3.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4课时:机械系统的动力分析1. 机械系统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2. 机械系统的负载分析和计算3. 机械系统的动力性能优化第5课时: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机械设计案例介绍2.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3. 机械设计案例总结和启示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辅助材料:PPT课件、教学图样、设计软件教程3. 实验设备:机械设计实验台、测量工具、模拟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产品,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讲解:结合PPT课件和教材,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机械设计电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关键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1.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2.设计和制造的结合。
教学准备:1.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机械设计的相关案例和实例;3.教学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具体机械设计的实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分钟)1.机械设计的定义和范畴;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3.数学、物理等学科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三、关键技术的应用(30分钟)1.材料选择和强度计算;2.零件设计和装配原理;3.传动和控制技术。
四、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20分钟)1.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介绍;2.如何在机械设计中运用创新思维。
五、设计和制造的结合(15分钟)1.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关系;2.如何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可制造的产品。
六、动手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不同的设计任务。
七、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馈:1.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表现;2.课后学生的思考题和回答情况。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机械设计竞赛,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提高他们的机械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1.机械设计的相关案例和实例;2.教学PPT和课件。
农业机械化专业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实践
农业机械化专业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实践在农业机械化专业中,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份优秀教案的范本是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份符合要求的教案范本。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是农业机械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 掌握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熟悉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流程;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 农业机械设计原理:介绍农业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设计原则等;2. 农业机械制造工艺:介绍农业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包括钣金加工、焊接、机加工等;3. 农业机械创新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农业机械创新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4. 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制作和改进农业机械;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4.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如下:1. 考试:设置笔试和实操考核,考察学生对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理论和实践能力;2. 项目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项目,并提交完整的项目报告;3. 学习笔记:要求学生记录每堂课的学习笔记,表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计算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机械设计中常见的应力、强度、刚度和变形的计算。
4.机械设计中的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机械设备运行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知识讲解:2.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械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图纸设计和选用材料、零件和构件等,以满足机械设备的功能、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的过程。
-机械设计分为机械结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和机械装置设计等几个方面。
2.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制造简易性。
-设计方法:确定设计任务、收集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评价设计方案。
2.3应力、强度、刚度和变形的计算:-应力:介绍正应力、切应力和轴向应力等的计算方法。
-强度:介绍静应力强度、动应力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
-刚度:介绍刚度的概念和刚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变形:介绍零件受力产生的变形和变形计算的基本方法。
2.4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介绍运动物体的力学特性和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动学分析:介绍运动物体的几何特性和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给出一个具体机械设备的实例,进行设计计算和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设计方案。
4.小结和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机械设计的疑问和思考,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教案(韩彦良)
教案2018 ~2019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授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授课班级: 17机械 1、2、3 任课教师:韩彦良教师职称:副教授开课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二〇一九年三月课程概要一、教材信息机械创新设计,徐起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6月。
二、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三、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四、考核方式考试五、学分学时48学时,3学分七、课程简介《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其在人才培养中定位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创新与发明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沿,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创造力开发,培养学生系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迁移。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创造技法解决各自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激情,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八、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阐述机械的发展与创新,综合、归纳发明创造过程的一般技术和方法,介绍功能原理的创新设计、机构和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并联系实例加以分析和引导,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创新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设计的能力。
依托贺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进行课题式创新实践和创新案例的解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创新与发明制作能力。
九、教学重点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TRIZ的创新理论;机构的创新设计;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
十、教学难点传统创新方法与TRIZ的比较; TRIZ进化定律的应用;40条创新原理的应用;矛盾矩阵及其应用;物理矛盾的应用;物场模型分析的应用;机构的创新设计;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十一、参考资料1.梁良良:创造思维训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5月。
2.匡长福:创新原理及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 赵敏: TRIZ入门及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022版新课标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简单机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2版新课标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简单机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六年级第五单元14 斜面教学设计【核心概念】: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与要求】: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5-6年级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简单机械---斜面;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了解斜面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
3、探究实践.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4、责任态度: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用实验的方法,发现斜面影响省力规律的因素。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观察发现法、数据分析法、小组讨论交流法,具体探究斜面的秘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木板、装满沙子的重物一个。
2.学生准备:可调坡度斜面一个、测力计一个、不同重物2个;纸质直角三角形、颜色笔、铅笔。
【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先看一个视频: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这么美好的季节适合人们外出做什么?同学们,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北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山顶公园,你们去玩过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这就是山顶公园前的一张照片。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登山顶公园,走的是那条路?哪位同学这两种路都走过?好,请你说一下走这两条不同的路线等山顶公园你的感受。
同学们请看从台阶上去的这条路线坡度比较陡,从旁边山路上去这条路线坡度比较缓,这就是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那为什么沿坡度不同的斜面等山顶公园会有不同的感受呢?我们今天学过这节课后,就会明白其中的秘密。
(板书课题斜面)教师板书:一、什么是斜面那什么是斜面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两位同学帮我一个忙好么?我想请两位同学把一个重物一桶沙子搬到桌面上来,哪位同学愿意来试试?两名学生上台提重物,师说,请你们两个说一说提着怎么样?学生说。
《机械设计基础》整体教学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与目标《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的知识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如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了解机械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2、能力目标具备正确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能够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和进行机构运动分析。
能够根据工作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具备查阅相关标准和手册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大部分。
1、机械原理部分机构的结构分析:介绍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类型和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运动分析和设计。
凸轮机构:讲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从动件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
齿轮机构:阐述齿轮机构的类型、特点、渐开线齿廓的形成和啮合特性,以及齿轮的参数计算和设计。
轮系:介绍轮系的类型、传动比计算和应用。
2、机械零件部分连接: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的类型、特点和设计计算。
传动:涵盖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设计。
轴:讲解轴的类型、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轴承:介绍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选择和计算。
科技创新课教案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科技创新课教案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科技创新课教案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一、引言科技创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教案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使用常见材料和工具制作机械装置。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讨机械装置的作用和设计要素。
步骤二:小组讨论和设计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一个机械装置的设计方案。
2.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装置的功能和所需的材料,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设计方案,帮助他们理解设计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步骤三:材料准备和制作1. 小组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可以使用废旧纸板、塑料瓶、胶带等简单材料,使用剪刀、胶水等基本工具进行装置的制作。
3. 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制作过程。
步骤四:测试和改进1. 学生完成机械装置的制作后,进行测试并记录下装置的运行情况。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装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改进的方法。
3. 学生根据测试结果和讨论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设计和制作的机械装置,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设计中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2. 评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根据学生的测试记录和改进过程,评价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反思能力。
五、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设计更复杂和创新的机械装置,并进行制作和测试。
2.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创新展览或企业,以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启发和实践机会。
六、总结通过本教案设计,学生将不仅学到机械装置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还培养了创造思维、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简单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如杠杆、滑轮、齿轮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其分析实际机械系统的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3.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物理机械原理部分,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阶段,对机械原理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机械效率: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机械效率,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动力与阻力:阐述动力、阻力的概念,分析二者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能量转化与守恒:介绍能量在简单机械中的转化过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创新设计:结合所学简单机械原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关联课本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原理(1)第二课时:简单机械原理(2)第三课时:机械效率第四课时:动力与阻力第五课时:能量转化与守恒第六课时: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简单机械原理(1)、(2)第二周:机械效率、动力与阻力第三周:能量转化与守恒、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知识。
机械设计创新实训 - 教案
教案机械设计创新实训教案一、引言1.1机械设计创新实训的重要性1.1.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1.1.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1.3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1.1.4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机械设计创新实训的教学目标1.2.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2.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1.2.3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2.4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机械设计创新实训的教学内容1.3.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2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应用1.3.3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1.3.4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二、知识点讲解2.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1机械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2.1.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2.1.3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1.4机械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方法2.2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应用2.2.1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2.2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2.2.3设计方法的应用和创新2.2.4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2.3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2.3.1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2.3.2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方法2.3.3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重点2.3.4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效果评估三、教学内容3.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1机械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3.1.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3.1.3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1.4机械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方法3.2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应用3.2.1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3.2.2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3.2.3设计方法的应用和创新3.2.4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3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3.3.1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3.3.2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方法3.3.3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重点3.3.4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效果评估四、教学目标4.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1理解机械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4.1.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4.1.3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1.4掌握机械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方法4.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4.2.1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4.2.2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4.2.3应用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2.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效果评估4.3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3.1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4.3.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3.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3.4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效果评估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5.1.2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5.1.3机械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方法5.1.4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5.2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应用5.2.1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5.2.2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5.2.3设计5.2.4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5.3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5.3.1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5.3.2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方法5.3.3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重点5.3.4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效果评估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机械设计教材和参考书籍6.1.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6.1.3机械设计软件和计算机设备6.1.4实验室设备和工具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文具6.2.2机械设计软件和计算机设备6.2.3实验室设备和工具6.2.4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6.3教具与学具的使用和管理6.3.1教具与学具的使用规范6.3.2教具与学具的借用和归还流程6.3.3教具与学具的维护和保养6.3.4教具与学具的更新和升级七、教学过程7.1引入新课7.1.1引入新课的方式和手段7.1.2引入新课的内容和目的7.1.3引入新课的效果评估7.1.4引入新课的互动和参与7.2讲解知识点7.2.1讲解知识点的顺序和结构7.2.2讲解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7.2.3讲解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7.2.4讲解知识点的效果评估7.3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7.3.1实践操作的内容和目的7.3.2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步骤7.3.3案例分析的内容和目的7.3.4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效果评估八、板书设计8.1板书设计的原则和要点8.1.1板书设计的原则8.1.2板书设计的要点8.1.3板书设计的效果评估8.1.4板书设计的创新和改进8.2板书内容的设计8.2.1板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8.2.2板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8.2.3板书内容的逻辑和条理8.2.4板书内容的效果评估8.3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8.3.1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方式8.3.2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效果8.3.3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创新8.3.4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评估九、作业设计9.1作业设计的原则和要点9.1.1作业设计的原则9.1.2作业设计的要点9.1.3作业设计的效果评估9.1.4作业设计的创新和改进9.2作业内容的设计9.2.1作业内容的组织和安排9.2.2作业内容的重点和难点9.2.3作业内容的逻辑和条理9.2.4作业内容的效果评估9.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9.3.1作业的布置方式和方法9.3.2作业的批改方式和方法9.3.3作业的反馈和评价9.3.4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效果评估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的原则和要点10.1.1课后反思的原则10.1.2课后反思的要点10.1.3课后反思的效果评估10.1.4课后反思的创新和改进10.2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方法10.2.1课后反思的内容10.2.2课后反思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目标:这是整个教案的核心,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便于后续的教学活动能够围绕目标进行。
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教案
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创新设计的方法解决实际机械系统设计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创新设计的定义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重要性2. 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原则功能原理结构原理机构原理工艺原理3. 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方法头脑风暴法TRIZ理论逆向思维法模块化设计法4. 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结构设计参数优化设计评价5. 创新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型手爪设计案例二:某型无人机螺旋桨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创新设计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设计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创新设计案例资料。
4. 设计软件:准备相关机械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创新设计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设计思路。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设计任务,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周:介绍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第3-4周:讲解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 第5-6周:分析创新设计案例。
4. 第7-8周:实践操作,运用创新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提高设计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主观能动性。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机械设计相关的企业或实验室,了解实际应用。
少儿科创教案课堂实录 机械手臂
少儿科创教案课堂实录机械手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手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手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机械手臂的定义、分类、应用等基本知识。
2. 机械手臂的制作: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机械手臂。
3. 机械手臂的控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械手臂的运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机械手臂应用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手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机械手臂。
4. 编程:学生使用编程软件,学习如何控制机械手臂的运动。
5.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机械手臂,并分享制作和编程的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介绍机械手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机械手臂的搭建和编程。
3. 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
五、教学资源1. 乐高积木。
2. 编程软件。
3. 教学PPT。
4. 实际机械手臂应用案例的视频或图片。
六、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乐高积木套装,确保每组学生都有足够的材料进行搭建。
2. 安装并配置好编程软件,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地进行编程实践。
3. 制作教学PPT,包含机械手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知识点。
4. 准备一些机械手臂的应用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启发学生思考。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机械手臂的应用案例,引起学生对机械手臂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机械手臂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应用领域。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机械手臂模型。
4. 编程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编程软件控制机械手臂的运动。
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械手臂作品,并分享制作和编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机械手臂的相关知识。
科技创新课教案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科技创新课教案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科技创新课教案设计 - 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引言:科技创新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和构建机械装置,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工程原理和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原理和培养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简单机械装置的结构和原理;2.应用科学知识,设计并构建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3.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或实物演示;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胶带、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机械装置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机械装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物演示,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装置(如杠杆、轮轴、滑轮和齿轮等),讲解它们的结构、原理和作用。
3.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机械装置的设计项目,并进行讨论和规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例如制作一个抓取物体的机械手臂或一个可以移动的小车等。
4.设计与制作(40分钟)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设计并制作他们的机械装置。
他们可以使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也可以自行携带工具。
5.展示与讲解(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和制作的机械装置,并向全班讲解它们的原理和功能。
6.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进行小结,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反馈,鼓励他们展示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学生可以继续改进和完善他们的机械装置,并写一份简短的实验报告,描述他们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发现。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和挑战性的机械装置设计,或者将机械装置与其他学科(如物理、数学、艺术等)进行跨学科的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有价值的 知识是方法 的知识。 ——笛卡尔
科学发明需要创造方法 ——庞加来
授课教师:杨兰玉 联系方式:
机械创新设计
机构创新设计的思路
机构的变异创新
机构的组合创新
机构的原理移植创新
机构的仿生创新
机构的倒置 例 3:创造一种油泵机构
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例2 电影放映机 提问:间歇运动中应满足什么样的要求?同学自己总结?
5、构件和构件上点的位置导引
钢材送料运动 (构件的位置导引)
电影片的步进运动 (构件上点的位置导引)
插秧运动
(三)组合机构的实例
例1 带有近似停歇的往复运动机构 (一种串联式组合机构)
▲ 设计一个往复运动机构。在滑块运动到最远点时,有一段 时间近似停歇。 ▲ 设想,若用一个做一般平面运动的连杆来带动滑块。 ▲ 要产生近似停歇,则连杆的左端点在一段时间应走出一段 近似圆弧。
B
C
A
D E
它可以分为:一个五杆机构 + 一个齿轮机构
B A
二自由度机构
B
C
A
D E
D E
F = 3×4 - 2×5 = 2
并联式组合机构:以一个多自由度机构为基础机构,将一个或多个单自由度机构(这里统称为 附加机构)的某些输出构件同时接入基础机构。机构输出构件的运动规律是基础机构输入运动规 律的合成。
S t
停歇
▲ 机构的结构分析
ω1
S
P 一个周转齿轮机构 + 一个二杆组
ω1
轨迹P
S
I
II
串联式组合机构
串联式组合机构 将两个或更多的单自由度机构前后相接,前一个机构的输出即作为后一个机构的输入。
I
II
例 2 电影片抓片机构 (一种并联式组合机构)
一种齿轮连杆机构
把这个机构分解一下:
B
C
A
D E
滑槽带动蜗杆轴多转一些或少
转一些。
▲ 凸轮廓线根据测量得的蜗轮误差来设计。
φ1 S1
φ2
S1
Φ1(t)
φ2 (t) II
I S1(t)
反馈式组合机构:以一个多自由度机构II为基础机构,但基础机构中某个输入构件的运动是通过一 个单自由度附加机构I从基础机构或机构系统的输出构件反馈得到的。
例4 风扇摆头机构 ω1
分度蜗轮
▲ 齿轮的加工精度取决于它在机床上转动的均匀 性。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度蜗轮的精度。 ▲ 分度蜗轮制造虽很精密,但仍难以保证完全没 有误差。
分度蜗轮
▲ 蜗轮的制造误差可以用蜗轮多转一些或少转一些来补偿。
滚齿机分度蜗轮误差补偿机构 S1
φ2
A
φ1
▲ 与蜗轮同轴的凸轮控制滚
子 A,滚子A 通过蜗杆轴上的
▲ 如何能让风扇摆头?用什么机构好呢? 摆动──让我们想起了曲柄摇杆机构
均可产生摆动
▲ 曲柄摇杆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在这里应用的比较 ω1
B ω3
C ω2
D A
需多安装一个电动机驱动这个曲柄摇 杆机构。
ω1
ω2 ω3 用双摇杆机构便于获得动 力。
运载式组合机构:将一个机构(包括动力源)安装在另一个机构 的构件上,两个机构各自完成自身的运动,其运动的叠加即为所 要求的输出运动
S
S
t 停歇
▲ 什么样的机构能产生一段圆弧呢? 旋轮线
▲ 一个小圆在一个大圆内做纯滚动时,小圆上的一点走 出的轨迹称为旋轮线。 ▲ 旋轮线的一段近似一段圆弧。
D:d3
D:d4
▲ 机构的设计 B
A
C
旋轮线 AB 段 旋轮线 BC 段 旋轮线 CA 段
滑块向右运动 滑块近似停歇 滑块向左运动
一种齿轮连杆机构 S
曲柄滑块机构 将膜的运动转化为转动
齿扇-齿轮机构 第一级放大
齿轮-连杆机构
齿轮机构 第二级放大
▲ 为了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常常将各种基本机构以一定的方式加以组合后使用,称为组 合机构。
▲ 基本机构的组合方式: 串连组合 并联组合 反馈组合 运载组合。
(二)要求机构所实现运动的一般形式 1、匀速转动和移动
齿轮、蜗轮机构 螺旋机构
2、非匀速转动和移动 从动件的角位移 ψ 或线位移 s 与主动件的转角 ф 或时间 t成非线性关系。
液压机构
例6:大行程往复运动的实现──飞剪送料机构 飞剪:将棒料切断的机械。棒料高速运行。
夹紧棒料
松开棒料
夹紧棒料
曲柄滑块机构
用齿轮齿条代替导轨, 杆3 的运动不变
例7 飞机的高度表
功能:测量飞机的高度。 原理:把反映飞机高度的信号变成机械量。 用什么信号反映飞机的高度? 大气压!
信号太小 ! 需要放大。
I
III
I III
II
ω1
附加 机构
附加 机构
基础 机构
ω1
ω1
I
III
ω3
ω1 ω3
基础 机构
ω3
一种齿轮连杆机构
现在的抓片机构
例3 滚齿机分度蜗轮误差补偿机构
齿轮 滚刀
被加工 的工件
▲ 齿轮滚刀和被加工的工件被 强制地按照一对螺旋齿轮的运动 关系来运动。 ▲ 被加工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 工作台下部安装着分度蜗轮。
ω1 I
ω1
ω1
I
ω1
ω3
II ω3
ω2
C B
ω2
ω3
II
A
D
组合机构组合形式小结
蜗杆凸轮机构
串联式Βιβλιοθήκη 反馈式齿轮连杆机构 并联式 运载式
组合机构功能小结
带有停歇的往复运动
实现复杂的特定轨迹
实现运动的合成
实现运动的合成
例5: 钢材送料机构
钢 材
持料器
▲ 给定了送料器的两个精确位置和三个近似位置。设计一机构实现这一运动要求。 ▲ 分析
非匀速转动
非圆齿轮机构
双曲柄机构
非匀速转动
3、往复摆动或移动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4、步进运动 棘轮机构
槽轮机构
例1 灌装冷霜的多工位自动机
完成灌装冷霜的工艺过程至少需要 5 个工 位
2 灌霜 在工位 2要停歇一定的时间 完成灌装
1
3 贴锡纸
4 盖盒盖
2
送出成品
5
1
带动工作台实现周期性间歇运动的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 步进机构 分度机构
要看机构的运动副, 不要被构件形状所迷惑。
机构的倒置:只是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机构。
(一) 概述
机构的组合创新
▲ 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机构输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复 杂多样。
▲ 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基本机构往往不能满足各种复杂多样的要求。
问题 1:送料器的运动是什么运动? 论断 1 :一般平面运动。 问题 2:送料器是连架杆吗? 论断 2 :送料器不是一个连架杆。 问题 3:什么机构中的一个构件能走出几个指定的一般位置?
论断 2 :连杆机构的连杆。 问题4:什么机构中的连杆能翻转 180 度?
曲柄摇杆机构
双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问题 1:送料器的运动是什么运动? 论断 1 :一般平面运动。 问题 2:送料器是连接杆吗? 论断 2 :送料器不是一个连架杆。 问题 3:什么机构中的一个构件能走出几个指定的一般位置?
论断 2 :连杆机构的连杆。 问题4:什么机构中的连杆能翻转 180 度?
论断 4 :双摇杆机构。
▲ 根据给定的连杆(送料器)的几个位置,可以用机械原理课程中讲述的方法设计这一双摇杆 机构。
此机构之设计尚未完结。 如何驱动双摇杆机构运动?
如何驱动双摇杆机构运动? 钢材运动较慢,所需的力较大,若用电动机则需要大传动比的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