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具准备干电池组、2.5 V和6.3 V小灯泡(带座)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学生4人一组:电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5 Ω,10 Ω,15 Ω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今天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的这组实验。

[演示]小灯泡和电池、开关组成串联电路。

演示一:一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演示二:两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演示三:两节干电池和6.3 V的小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师]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一个灯泡,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

同样的两节电池,2.5 V的灯比6.3 V的灯亮。

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电流小,电阻小的电流大。

二、进行新课[师]根据同学们对电阻、电压、电流的学习,你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它们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生]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其中的两个相除或相乘会等于第三个。

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电流就小。

电阻小,电流就大,可能电流乘以电阻能等于电压。

同一个电灯泡,电压大时,电流就大,也可能电压除以电流等于电阻。

[师]同学们能有根据地推测、猜想非常好,你已经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4.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5.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主要的定律之一,是进一步学习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关键,是初中物理学的重要内容。

本章内容以欧姆定律为线索,从欧姆定律的探究展开学习,到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结束。

主要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的简单知识。

本章是前面所学习的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基础,是对电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后面学习电功率、电能、电磁转换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有了有关电路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

对实验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接受欧姆定律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对生活、生产中应用事例与理论知识联系不是很好,在学习新知识时,缺少该环节的思维训练,在问题的应用上,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认识经验和思维习惯,这样就形成了方法上的思维障碍,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内容上要紧紧抓住欧姆定律。

本章规律的得出都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实验多,公式多,计算题多,要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概念、定律的基础上,正确分析电学问题。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

在探究中,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整理好实验数据,进而总结基础规律和原理,再利用这些规律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在思想上,要注意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认识。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材在电流、电路、电压、电阻等知识的基础上,推断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给实验结果做了铺垫,不致使学生感到突然;同时使学生对将要探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引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会不会有定量关系”的这个问题,进而自然转入实验的设计。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欧姆定律
是初中电学部分比较重要的定律,在中考题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它能将电压、电流、电阻联系起来。

是学习电学的关键。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欧姆定律展开,因此教会学生分析电路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分析电路、识别电路、结合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进行简单的计
的实验过程
学习结合以前的学习说说欧姆
爱好哲学和数单位:U
-电阻-欧姆(
压等于通过
R=220V/8.8×105
104。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7.2 欧姆定律教案课题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设计人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2)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于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通过上节课探究实验的学习,我们得到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什么关系?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其实在十八世纪初期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得出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结论称为欧姆定律。

出示课题《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1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自主学习(多媒体出示)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根据以自主学习为主不会的在讨论完成本内容,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小灯泡电脑平台、小灯泡、门铃、电源、IUR 2.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U/R 。

(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即“同一性”“同时性”) 推导公式:U=IR ;R=U/I(让学生思考 :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I 电流 安培(A ) U 电压 伏特(V ) R 电阻 欧姆 (Ω)3、多媒体出示例题,请学生讨论、板演,纠正错误。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初步关系,为后续学习欧姆定律打下基础。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实验现象中提炼科学规律的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等,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尊重实验数据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中的应用。

•初步建立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三、教学难点•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实验方案,准确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提炼出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的介绍,实验演示视频等。

•实验器材(如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不同阻值的电阻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等),用于学生分组实验。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用于知识点巩固和练习。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

•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法:在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个可调节亮度的台灯,提问学生:“为什么调节开关可以改变台灯的亮度?”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新课教学•概念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单位,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复课【复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串、并联电路问题。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4.能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串并联电路动态变化问题。

【复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理解欧姆定律②伏安法测电阻。

难点:①欧姆定律的应用②动态电路的分析。

【学具准备】电源(3节干电池)、电阻(5Ω、10Ω、15Ω)、未知阻值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导入语:(展示图片)夜幕下,彩灯勾画出古镇建筑的轮廓。

电灯发光1时,电流在电路中静静的“流淌”。

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怎样的规律?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出复课题。

结合思维导图让学生回顾本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后面的几个专题复就是围绕本章的内容而展开的,这样能使学生的复有明确的目标。

二、专题复【专题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聚焦:实验表明:在肯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反比;在电压稳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成反比。

探究一:利用电源、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阻肯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以下图甲所示,XXX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头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

(2)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上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3)通过实验,他记录了电压与电流相对应的有关数据,以下表,按照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电压U/VR=10Ω电流I/A0.10.20.3探究二:利用电源、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同 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3.把一个3Ω的电阻和一个6Ω的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图7.2-3),电源电压为3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电路中的总电阻是多大?
学生完成习题
2、总结归纳
由学生进行本节的小结
(2)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2、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于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
掌握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问题,进行电路计算。
难点
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高
三、达标测试
1.欧姆定律是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它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_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成反比。该定律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
2.根据欧姆定律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欧姆定律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流会随着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而变化?2. 理论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是指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其表达式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欧姆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欧姆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适用范围:电压、电流、电阻均为线性变化。

七、作业设计已知电压U = 10V,电阻R1 = 5Ω,R2 = 10Ω,R3 = 15Ω,求电流I。

答案:1. I = 1A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动画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知识。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可以计算出未知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充电宝,让学生思考充电宝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注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验证欧姆定律。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定义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电阻器在5V电压下的电流。

答案:I = U/R = 5V / 10Ω = 0.5A2. 题目:一个电流表显示0.6A,已知电阻为8Ω,求电压。

答案:U = I R = 0.6A 8Ω = 4.8V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有所提高,但在实验操作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欧姆定律的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

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

3、知道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教学重点: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讲练法教学用具:小灯泡一只,干电池2节,10Ω电阻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二)新课教学1、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做了大量实验,归纳出了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U IR公式中的符号意义及单位: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强调:①公式中的I 、U 、R 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②单位要统一,I 的单位是安培(A ),U 的单位是伏(V ),R 的单位是欧(Ω) 思考:①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 的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 ,如果将电压变为10V ,通过电阻的电流为多少?②在一个10Ω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 ,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Ω的电阻端,电流应为多大?例题:我们已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

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00k 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电阻小得多,可以不计。

使用时人体的电流是多少?解:R=880 k Ω=880×103ΩU=220V所以 220880000?¸U V I R ===0.25×10-3A 如果把安培换算成安,则I=0.25mA即使用这支试电笔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0.25mA ,这个电流的大小对人体是安全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材, 按照下图分别连接两个电路,观察对比随着电压的改变,电路中小灯泡亮度如何变化?◆探究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按照下图分别连接两个电路,观察对比随着电阻的改变,电路中小灯泡亮度如何变化?二、探究新知一、探究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电阻上的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注:猜想也要有依据。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思考1:确定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采思考、交流、回答思考、实验、通过教师问题设置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个因素的问题变成单个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思考2: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不变量:电阻(如何控制电阻不变)自变量:电压(如何改变电压并观察【或测量】它变化的情况)因变量:电流(如何观察【或测量】它变化的情况)4.进行实验(1)实验电路图: (2)实物连接图:◆探究活动3: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探究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3)数据表格交流、总结思考、交流思考、实验、总结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全过程,对探究式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生通过经历教师设计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活动,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法,此设计推进课程,使教学进程层层递进。

表一:R=R1=5 Ω表二:R=R2=10 Ω(4)在图中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

(5)实验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思考:不变量:电压(如何控制电压不变)自变量:电阻(如何改变电阻)因变量:电流(如何观察【或测量】它变化的情况)1.实验电路图: 2.实物连接图:◆探究活动4: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数据表格方法一:替换电阻电压UR=3 V方法二:电阻箱电压UR=3 V4.在图中画出每个电阻的R-I关系图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17章 欧姆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7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会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会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4、75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要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I怎样随着电阻两端的电压U的改变而变化,需要保证电阻一定,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2.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图所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给一个小灯泡供电和用两节同样的干电池串联起来给这个小灯泡供电,灯泡亮度有何不同?此实验说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2.想一想,如果用干电池做实验,怎样改变电压?如果用学生电源做实验,怎样改变电压?如果用滑动变阻器,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解:改变干电池的节数;改变学生电源的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3.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此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保持定值电阻R=10 Ω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数据,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看看电流与电压有何关系.解: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教师】1.在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我们先控制一个量不变,来讨论余下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再控制另一个量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2.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压表示数的增加,电流表的示数也相应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跟踪训练】1.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三种方案.甲:多节干电池串联接入MN;乙: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可行的方案是( D )A.仅有甲B.仅有乙C.仅有甲、乙两种D.甲、乙、丙都可行2.(牡丹江中考)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3.如图所示,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采用了6 V 蓄电池、最大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器材.(1)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一般是连接同一电阻R1,通过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R1两端的电压.(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当用10 Ω的电阻连接在电路A、B 间测得电压为2 V后,断开开关,用20 Ω的电阻替换A、B间的R1,然后闭合开关,应将滑片向b(选填“a”“b”或“下”)端移动,直到看到电压表示数为2 V时,才能读出所需电表的示数.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6、77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要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I怎样随着电阻阻值的改变而变化,需要保证电压一定,改变电阻的阻值.2.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图所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给一个小灯泡供电,再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观察灯泡亮度有何变化?此实验说明:通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的电阻大小有关.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2.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此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在a、b之间分别接入5 Ω、10 Ω、15 Ω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为一定值,得到多组数据,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看看电流与电阻有何关系.解: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教师】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跟踪训练】1.(甘孜中考)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完成探究,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A.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B.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2.(成都中考)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中,电阻箱阻值由5 Ω调为9 Ω,电压表示数会变大,要继续探究,应该将滑片P向右移.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其原因是电阻R断路.(3)实验过程中,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0.3A.将5 Ω的电阻更换为10 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第2节欧姆定律1.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正确解释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3.解释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它反映的是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不能决定电流、电压、电阻的大小.一、欧姆定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讨论.1.欧姆定律中,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推出哪些变形公式?3.根据变形公式R=U,可以认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吗?I4.根据变形公式U=IR,可以认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吗?【教师】1.欧姆定律研究的是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两端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2.在电流、电压、电阻这三者中,电流是结果,电压是电流变化的外部原因,电阻是电流变化的内部原因.3.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4.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5.欧姆定律公式表明: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电流的比值,绝对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经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电阻只决定于导体本身.6.不能认为电压与电流、电阻有关,因为电压只决定于电源本身. 【跟踪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1.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A.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B.当电流I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为零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U - I关系图像,从图可以看出R1与R2大小的关系是( A )A.R1>R2B.R1=R2C.R1<R2D.无法确定3.根据欧姆定律I=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R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二、欧姆定律的应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8、79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下面问题.【题型一】求电流I1.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 kΩ,接在220 V的家庭电路中,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分析:题目告知电阻、电压,求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欧姆定律I=UR求解.解:0.1 kΩ=100Ω,I=UR =220V100Ω=2.2 A.【题型二】求电压U2.一个电烙铁的电阻是0.1 kΩ,使用时流过它的电流是2.1 A,加在电烙铁上的电压是多少?分析:题目告知电阻、电流,求电压的大小,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求解.解:0.1 kΩ=100Ω,U=IR=2.1A×100Ω=210 V.【题型三】求电阻R3.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 V的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150 mA,则该铅笔芯的电阻为多少Ω?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 V,则它的电阻又是多少?电流又是多大?分析:题目告知电压、电流,求电阻的大小,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求解.解:150 mA=0.15 A,R=UI =3V0.15A=20 Ω;当电压增加到6 V时,铅笔芯的电阻没有发生改变,仍为20 Ω,电流增大1倍,为300 mA.【教师】1.通过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该电阻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可以算出电阻的大小,此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2.利用欧姆定律解答计算题的步骤:(2)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各电表测量对象,电路发生的变化等.(3)明确解题思路,寻找解题依据,包括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规律等.(4)列方程、用数学方法求解.【跟踪训练】1.(临沂中考)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 V 时,它的电阻为15Ω.2.(青海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均填“变大”或“变小”).3.(娄底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3.5 V,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b移动到最左端a,电流表示数由0.18 A变为0.54 A,则定值电阻R0=25 Ω,滑片位于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9 V.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1.说出测量定值电阻的原理及方法,会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2.能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说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3.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能够说明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一、定值电阻的测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0、81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通过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来间接地测出导体的电阻的方法,通常称为伏安法测电阻..2.这种方法测电阻所依据的公式是R=UI3.为了减小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因此实验器材中一般要选用滑动变阻器.【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图所示实验.1.将实验桌上的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根据电路图连接成电路.2.检查电路,闭合开关,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得到三组电压、电流数据.3.根据公式R=U,求出三次电阻,再求平均值,确定定值电阻的阻值.I【教师】1.连接电路前,先摆放仪器,再根据电路图连接各电路元件.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3.连接电路时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顺着电流方向连接.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阻值最大处.5.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1)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实现多次测量;(2)保护电路.【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R为待测电阻,阻值约为5 Ω.实验器材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2 A)、电压表(量程分别为0~3 V、0~15 V)、电流表(量程分别为0~0.6 A、0~3 A)、电源(3节新干电池串联).为使测量时能较准确地读数(指针最好偏过中间刻度线),则电压表应选0~3 V的量程,电流表应选0~0.6 A的量程;为了保证两电表安全,应控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约在2.5 Ω~10Ω的范围内移动.2.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要移动到b(选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以下四种中的A;A.R x发生断路B.滑动变阻器断路C.R x发生短路D.电流表处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整滑片P到某一位置后,若两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其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此次测得的结果为R x=5 Ω.二、定值电阻与小灯泡灯丝电阻测量的异同【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1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测量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需要的电学器材有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测量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所依据的原理公式是R=UI【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图所示实验.1.将实验桌上的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根据电路图连接成电路.2.检查电路,闭合开关,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得到三组电压、电流数据.3.根据公式R=U,求出三次电阻.I4.分析三次电阻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教师】1.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2.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电压增大会导致电流变大,温度升高,所以求平均值是不科学的.这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显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物理规律.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1)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实现多次测量;(2)保护电路.【跟踪训练】1.如图是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D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B.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C.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D.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2.(凉山中考)“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此实验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1)该实验的原理是R=UI(2)若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2.5 Ω.(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与它两端电压U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与它两端电压U不成正比,其原因是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受温度影响,并非一个定值.第2课时利用变式实验测电阻会运用变式实验测量电阻【自主预习】回顾学过的物理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I=U.R2.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3.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是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1.等效替代法测电阻将电源、单刀双掷开关S、电阻箱R'、已知阻值的电阻R0、待测电阻R x、电流表,按如下电路图连接成电路.(1)将开关S拨到a,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再将开关S拨到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读出电阻箱的阻值为R,则被测电阻R x的阻值为R.2.只利用电压表测电阻将电源、开关、定值电阻R0、待测电阻R x、两个电压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1)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2)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 x=U2R0U13.只利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将电源、开关、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只电流表、导线若干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1)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1、I2;(2)根据U=R0I1=R x I2,求出R x为R0I1.I24.利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测电阻将电源、开关、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 x、导线若干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小阻值处,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3)用上述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U2R0U1-U25.利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测电阻将电源、开关、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 x、导线若干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1)将滑动变阻器滑至a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2)将滑动变阻器滑至b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3)用上述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I2R0I1-I2.【教师】1.用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时,在电压一定时,如果两次电路中的电流相等,则两次电路中的电阻相等.2.只利用电压表测电阻时,可以利用已知电阻、电压表示数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利用另一个电压值求出待测电阻.3.只利用电流表测电阻时,可以利用已知电阻、电流表示数求出电路两端电压,再利用另一个电流值求出待测电阻.4.在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测电阻时,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通过电路中的电流可以表示为U1-U2R0,则R x可以表示为U2R0U1-U2.5.在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测电阻时,将滑片移至a端,电源电压可以表示为I1R x,将滑片移至b端,电源电压可以表示为I2(R x+R0),根据电源电压相等,可解出R x阻值为I2R0I1-I2.【跟踪训练】1.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因缺少电压表,小军利用两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10 Ω的电阻R0,同样测出了小灯泡的电阻,原理如图甲所示.小军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 A,而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1 V,电阻为5 Ω.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能测出未知电阻R x的电路是( D )3.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铭牌磨损,导致阻值未知,则利用下列电路图不能够准确测出未知电阻R x阻值的是( D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联电路中的电学问题.2.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并联电路中的电学问题.一、串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3、84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各分电阻之和.2.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电压都会随之改变.【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4 V,电流表示数为0.4 A.求:(1)电压表V2的示数;(2)R1、R2的阻值.分析:本题电路由R1、R2串联而成,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知R1、R2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由此可求出电压表V2的示数;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分别求出R1、R2的阻值.解:(1)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可知U2=U-U1=6 V-4 V=2 V;(2)由I=UR 得R1=U1I=4V0.4A=10 Ω,R2=U2I =2V0.4A=5 Ω.2.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本题电路为串联结构,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由图乙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将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其分得的电压将会变小,则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教师】1.在用欧姆定律解决串联电路中的问题时,要结合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物理问题.2.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多.【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5 V,则R1∶R2等于( D )A.2∶5B.5∶2C.3∶2D.2∶3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R1=4 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读数为2 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阻R2的阻值为8 Ω.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大,电压表示数将变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二、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4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的电流也会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小组讨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 V 0.3 A”字样,R=30 Ω,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分析:本题电路为并联结构.小灯泡正常发光,说明小灯泡两端电压为6 V,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R两端电压也为6 V,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R中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求干路电流.解:因为L与R并联且灯L正常发光,所以U R=U L=6 V,I L=0.3A,I R=U RR =6V30Ω=0.2 A,I=I R+I L=0.2 A+0.3 A=0.5 A.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时,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 C )A.电压表V示数变小B.电流表A1示数变大C.电流表A2示数不变D.电流表A2示数变小【教师】1.在用欧姆定律解决并联电路中的问题时,要结合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物理问题.2.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跟踪训练】1.(烟台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 C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2.(青海中考)如图所示,灯泡L1、L2的电阻分别为20 Ω和30 Ω.闭合开关S,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I1∶I2=2∶3U1∶U2=1∶1B.I1∶I2=3∶2U1∶U2=1∶1C.I1∶I2=1∶1U1∶U2=2∶3D.I1∶I2=1∶1U1∶U2=3∶2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 A.求:(1)电源电压U;(2)电阻R2的阻值.解:(1)U=I1R1=0.3 A×20Ω=6 V;(2)R2=UI2=6V0.2A=30 Ω.。

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电子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最新)

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电子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最新)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2.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培养学生依据实验事实,探索、分析推理、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利用物理规律解释同类物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接受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探究要素。

2.通过制订研究方案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这一重要的研究方法。

3.初步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得出规律的一般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发现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电流和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1.电流和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

2.实验器材多,实验注意点多,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3.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大,学生很难同步。

4.各组实验数据存在差异,与教师期待的数据略有出入。

教具准备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小灯泡、开关、电阻等。

新课引入问题导入: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生: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

师:电阻表示什么?生: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师: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教学过程知识点1实验: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教师引导:电流可能与电压、电阻有关,刚才我们猜测他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生: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如下关系: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师:同学们如何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生:我们应该设法验证这个猜想。

师:哪位同学说说应该怎样验证?同学们先来验证“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回忆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内容,想一想在验证这个结论是需要注意什么?生:需要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找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准备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板书设计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记录表格:结论:(欧姆定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提问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导入新课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学生大胆猜想。

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让学生猜测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

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逻辑进行猜想。

同时可将所有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这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作用。

进行新课一、设计实验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四、评估交流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巩固练习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找出作用点;3.找出受力方向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5.标出数值和单位;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五、力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7.1 力一、力的概念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五、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