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一)

合集下载

三个女人一台戏写作文

三个女人一台戏写作文

三个女人一台戏写作文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

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

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

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

老夫人当众许婚,后来又出尔反尔,既赋于崔、张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

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

但是,冲破内在心理的樊笼毕竟比冲破外在人为的约束还在艰难,于是就有了莺莺的“闹简”和“赖简”,其中莺莺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靠,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

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承担着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压。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全过程。

《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

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

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

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

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将窦娥屈打成招,并被处死。

违法的人并未得到制裁,守法的人却被“法纪”送了性命。

戏剧的锋芒直指酷虐的封建统治。

当窦娥幻想破灭,她愤怒地呼喊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关汉卿的呼喊,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

元杂剧多充溢着一种郁闷、愤懑的情绪,这是在异族统治下的元代作家目睹种种黑暗现象后的自然流露。

西厢记内容】

西厢记内容】
2忠厚而带傻气的痴心人
比如他第一次和素不相识的红娘搭讪,就冒冒失失地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并不合时宜地打听:“敢问小姐常出来么?”结果被红娘骂做“傻角”。以后好几次出现意外情况时,他都傻相十足,瞠目结舌,一筹莫展。但是他的傻气常与忠厚不可分,呆气又正是钟情的一种表现,因此反而获得了莺莺的倾心和红娘的同情。
试分析《西厢记》中老夫人形象?
老夫人代表矛盾冲突的另一方。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她是治家严谨的相国夫人一心守着“相国家谱”。当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莺莺有被“贼汉”抢走的危险时,她曾将莺莺许嫁与任何能够退兵解围的人便马上变卦,着莺莺对张生以兄妹之礼相见,并打算以金帛来打发张生,坚持她不招白衣秀士的家谱,充分表现了她的阴险和狡猾。她好象处处为莺莺着想,却处处给莺莺带来痛苦,这更显示了封建礼教残酷的本质,同时也塑造了以“慈母”面目出现的封建家长的典型。
《西厢记》艺术成就?
1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崔张故事里的人物虽不多,但揭示的比较深刻。不仅在老夫人与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而且由于阶级地位、社会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莺莺、张生、红娘之间也不时引起误会性的冲突。作品的第三本就以红娘为中心,展开她与张生、莺莺之间一连串的戏剧冲突,充分揭示了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如何克服封建礼教加在她身上的枷锁的过程。作者用这样的方法描写人物,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而且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适合舞台演出的要求。
在孙飞虎事件和母亲赖婚一系列的事件的冲击和折磨之后,她终于大胆越轨,使自己的思想和性格飞跃到勇敢而坚定的阶段。
西厢记深刻的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想爱不敢爱——不敢爱却由不得不爱。并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禁锢和心理樊笼的过程。

崔莺莺

崔莺莺

崔莺莺是著名的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的《西厢记》中的女主角,是作者王实甫倾尽心血着力塑造的一个反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争取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光辉形象。

在崔莺莺身上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体现了人性的复苏和觉醒,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为千余年来,广大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楷模。

崔莺莺的光辉形象,历来受到人们高度赞誉,称赞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仅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

她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熏陶的毒害者。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

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

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

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

老夫人当众许婚,后来又出尔反尔,既赋于崔、张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

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

但是,冲破内在心理的樊笼毕竟比冲破外在人为的约束还在艰难,于是就有了莺莺的“闹简”和“赖简”,其中莺莺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靠,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

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承担着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压。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一、受封建礼教压抑的崔莺莺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者。

(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崔莺莺的人性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父亲是当朝权重位高的丞相。

他当然也是封建礼教的守护神。

她母亲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她主观上十分疼爱自己女儿,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婚姻美满,但是她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来规范女儿言行,调教女儿习性,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的封建礼教的典范,实际上她是在不断地在损害着女儿的真正幸福,压制着女儿的人性。

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礼教浓郁的家庭,崔莺莺的人性早已被践踏。

(二)闭锁深闺后院,阻隔了崔莺莺人性萌芽崔府深宅后院,高墙壁垒,与世隔绝。

崔夫人常年四季将崔莺莺闭锁在深闺后院,从不让她踏出崔府大门半步。

养在深闺的崔莺莺,好象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避免了接受社会上所谓的“异端学说”,防止她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为她设定了一个真空世界。

这样残酷黑暗封闭的环境泯灭了崔莺莺对青春、对爱情、对美满幸福生活追求的火焰。

(三)封建礼教的教化,压制了崔莺莺的人性为了加强对崔莺莺施行封建礼教的灌输,崔夫人专门聘请了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一位思想迂腐意识守旧性情固执的老夫子担任崔莺莺的私塾老师。

这位道貌岸然的老学究,每天从清晨天亮到黄昏日落,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向崔莺莺讲述“四书五经”,讲解封建伦理道德,传授妇女应遵循的“三从四德”,宣扬妇女应接受“七出”责罚的封建礼教,企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分析

崔莺莺分析

崔莺莺分析崔莺莺崔莺莺是相国家的千金,而张生却是"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的一介寒士。

二人于河中府普救寺相遇,便在他们生命的河流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如果说在这之前莺莺和张生的青春是被压抑而沉睡着的,那么这时便因为爱情而苏醒了。

同时,他们的爱情从开始的一刹那就构成了带有反封建意义的叛逆行为。

在自由与专制,爱情与礼教的冲突中,莺莺所承受的压力,在某种意义上比张生来得更直接更沉重;在受到封建礼教、封建家长迫害的时候,内心的痛苦也就更加强烈。

在那个墨黑如漆的长夜里,一个贵族少女除了自身引出爱情的火光,来照亮她的人生之外,她能够更多地想到和做到什么呢?爱情,是她在生活激流中碰到的一根浮木,她不能不用全部的力量来抓住它。

莺莺捍卫自己自由爱情的权利,实际上也就是捍卫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维系着她生命的全部重量。

然而,这又是多么地艰难啊!她的叛逆,不只是要触动她所属的那个阶级,不只是伤透了母亲的心,而更重要的,是她首先必须背叛反映在她的思想性格中的她所属的那个阶段的习性、教养和观念。

这样使得她的一系列叛逆行为充满了矛盾、痛苦和戏剧性的冲突。

因为在她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势力,不只存在于社会上,存在于阶级关系上,存在于她母亲的身上,也存在于她自己的灵魂中。

然而,莺莺是勇敢的。

佛殿上,而且是"热孝"中,与张生第一次相遇,就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巧妙而大胆地流露了对张生的爱慕。

我们从这里也就看到了莺莺内心潜藏着的对父母许下的那门亲事的不满;"闹道场"一出,她频频顾盼张生,在张生面前全不掩饰她的感情;后来通过红娘传书递简,与张生墙角联诗,月下听琴,她在爱情的道路上也是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把张生和她的书简对比,不难发现,莺莺的诗意是较张生更为坦露和大胆的。

在红娘的帮助下,她与张生最后私下成亲。

虽然,在莺莺的性格中勇敢与软弱并存,但热情、开朗和勇敢更突出一些。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一)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一)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一)内容提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剧中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位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而主动地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

短短的两折《闹简》、《赖简》,留给后人一个“说不尽,道不完一的论题。

本文试图在这“不尽不完”中发掘出其中的深刻内涵,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的其实形象。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敢于在当时根深菩团的封建势力之歌“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酉厢记》确有着惊世骇俗的厘大力量。

作者王实甫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她在《闹简》《赖简》两折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假意儿”,是历来人们议论颇多的地方,下文试述一孔之见。

许多意见认为莺莺反复作假的原因是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过程中受了封建思想余毒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受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必有的软弱性。

赵军元提出:由于莺莺有较浓厚的封建意识,由于她不得不考虑当时社会青年女子的悲惨命运,因此就构成了“闹简”、“赖简”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①也就是说,由于莺莺头脑里的封建思想作怪,而导致了她的“闹简”、“赖简”。

这是脱离了当时时代特征和人物性格而作出的结论。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元代是一个较开放的朝代。

入主中国的蒙古族封建礼教的统治相对宽松,道德禁忌比较谈泊。

在崔、张的爱情个,莺莺—直是处于主动的地位。

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她大胆而热烈,毫不退缩。

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是探索《闹简》、(赖简)原因的关键。

戴不丸先生在:《论崔莺莺》一书中写道:他(王实甫)是在写一位背着封建家长追求幸福的人物,这个人物的特点就在于她永远不被老夫人,但也永远不去正面顶撞一下老夫人,她坚决要做在当时世俗观念教条是“非法”的事,但她总是在利用‘合法”的条件去达到奋斗目橡。

②莺莺作为一个贵族千金小姐,而且早已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方言”许给了郑恒。

浅论《西厢记》中的“赖简”

浅论《西厢记》中的“赖简”

例“ 玉人” , 谓玉 制人像 , 前一 当美 女 , 后为男 性 。 学者
黄 季鸿 指 出 , 魏 晋时期 , “ 玉人 ” 似 多用 于形 容 男性 之
“ 玉人 ” 一词 , 从 先秦 时代 到 近代 所 指 含 义有 所
收 稿 日期 : 2 01 4 — 0 4 — 0 2
作者简介 : 王婷 ( 1 9 8 9 - ) , 女, 湖 北黄 石 人 , 华 中师 范大 学 文 学院 2 0 1 2 级 中 国古代 文学 专 业硕 士研 究 生 , 主要 从 事 宋元 文 学研 究
顿, 作 出赖简 的反 常举 动[ 3 ] ( 4 9 9 - 5 0  ̄ ) 。其 实此 诗应 该理 解
以上 “ 玉人 ” 均指琢 玉工 匠。 先秦 时期 的 工 匠 , 一 般 皆以 男性 为之 . 故说 “ 玉人 ” 一般 可认 为指 男性 。 又
例如 :
《 世说新语 ・ 容止》 : ( 裴楷 ) 粗 头乱服 皆好 , 诗人
所 指 暗 示 的 应是 张 生在 “ 西厢” 等待“ 玉人 ” 崔 莺 莺 前 来 与他 相 会 。 通 过 具 体研 究“ 玉人” 、 “ 西厢 ” 的所 属 关 系 以及 莺莺 的 态度 和 红
娘 的 质 疑 以 及 张 生 本人 的举 止 行 为 等 . 可知 张 生 “ 误 简” 了。 这一 出喜 剧 性 剧 目的是 非 曲 直 , 的确 令 人 久 久 思 索 , 其 中的 深 意 耐 人
晋 王 嘉《 拾 遗记 ・ 蜀》 : 河南献 玉人 , 高三 尺 , 乃取
玉 人 置 后 侧 。 … …后 与 玉 人 洁 白 齐 润 .观 者 殆 相 乱
惑。
《 北史・ 隐逸传 ・ 崔赜 》 :蓝 田令 王 昙 于蓝 天 山得

《西厢记》中老夫人传统赖婚理由反驳

《西厢记》中老夫人传统赖婚理由反驳

254《西厢记》中老夫人传统赖婚理由反驳赵 师 长沙理工大学摘要:王实甫《西厢记》自传世以来,被受世人关注,原因在于,其笔下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老夫人形象便是如此。

而对于莺莺和张生的婚事三许三赖,是长久以来老夫人被看成反面人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观念认为这是由于她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为维护相国家谱等,而笔者却认为这些理由并不成立。

关键词:老夫人;赖婚;理由通常将老夫人看成封建卫道者的理由归为如下四点,接下来将一一反驳这些理由。

一、出于门第观念,要求门当户对我们可以通过张生、莺莺和郑恒三个人的对比探究。

崔莺莺的门第高贵,是已故相国之女。

再来看张生的家世:“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

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

后一年丧母。

”[1]张生的父亲为礼部尚书,与崔家的官职相当,只是因为父母早逝,落得“书剑飘寒,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1]”而如今莺莺也是家道中落,“至亲只剩三四口儿”[1],这样看来莺莺和张生并没有门不当户不对。

再来看下郑恒的家世背景:“自家姓郑,名恒,字伯长。

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早丧,后数年,又丧母。

[1]”这样看来郑恒和张生家世相当,同样是父母双亡,父亲都是尚书,除了郑恒是老夫人的亲侄子,家族名望可能比张生高些,自小便与莺莺定亲外,其他家世背景都与张生相当。

“正是由于她痛感门前冷落、处境凄苦,所以就特别需要通过女儿的婚姻关系来维持门第,复兴家业;而与郑恒已经结成的联姻,就最适合她这一切需要。

—因为这个郑恒不仅是尚书之子,而且是老夫人之侄,门当户对,亲上加亲。

”[2]这是段启明先生的观点,对这个观点我有疑问。

如果说郑恒与莺莺的联姻是老夫人为复兴家业作出的选择,在崔府门庭冷落之时,郑恒和莺莺已经有婚约,而且并未见郑恒对崔家作出多大贡献,所以郑恒和莺莺真正结婚对崔家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孙飞虎围普救寺时,我们知道老夫人是有门第观念,但当时老夫人并不知道张生有计可施,而且老夫人在“寺警”后的“请宴”上并未说明是因为张生与莺莺门不当户不对。

论崔莺莺的性格心理及爱情追求

论崔莺莺的性格心理及爱情追求

论崔莺莺的性格⼼理及爱情追求论崔莺莺的性格⼼理及爱情追求写作提纲:⼀、《寺警》之前是第⼀阶段,这是莺莺与张⽣两性相通,加深受慕,以⼼相许的阶段。

⼆、从《寺警》到《酬简》是莺莺冲破阻⼒,与张⽣暗中沟通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取有情⼈私下结合为主要⽬标,我们也称为“许⾝”阶段。

三、从《拷红》开始,是莺莺性格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是莺莺与张⽣争取实现美满婚姻为⽃争⽬标,我们称为“团圆”阶段。

戏剧冲突是以争取实现这种婚姻的莺莺张⽣。

内容摘要:《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已不再是元稹《莺莺传》中那个永远处于男性社会中性别歧视之中,任⼈摆布、最终被“如乱终弃”的有着悲剧形象的⼥⼦了,作者赋予了她鲜明个性和内涵。

莺莺虽然是⼀个带着封建礼教深深烙印的⼥⼦,同时也是⼀个敢于追求⾃⼰爱情,敢于对⾃⼰命运有所把握的⼥⼦。

关键词:叛逆性格爱情追求复杂⼼理《西厢记》主要讲述了莺莺在佛殿与上京赶考的张⽣相遇,他们⼀见钟情,到后来“⽉下联吟”等情景,有⼈认为分为三个阶段,有⼈认为分四个阶段,但我的⽬的是论述崔莺莺的判逆性格、爱情追求及其复杂⼼理,所以我觉得分三个阶段较为合适。

⼀、《寺警》之前是第⼀阶段,这是莺莺与张⽣两性相通,加深受慕,以⼼相许的阶段。

这个阶段,双⽅都是以争取对⽅的爱情为主要⽬标,我们称之为“许⼼阶段。

”我们说他们“两情相能”,就是说,这种对异性爱慕的感情是相互的,是张⽣与莺莺所共有的,⽽不是任何⼀⽅的单相思,张⽣则表现为“风魔”般的追求,⽽莺莺呢,她也不是被动地等待……,莺莺与张⽣在佛殿初遇即⼀本⼀折《惊艳时》,莺莺的表现:他那⾥尽⼈调戏着⾹肩,只将花笑捻([元和令])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不到。

满阶苔落花红。

旦回顾觑末下,怎样看待莺莺的这些表现呢?是他没看到张⽣,或者说看到了⽽⽆动于训,只是由于张⽣的⾃作多情,产⽣的种种错觉才做出了许多近于疲颠的举动;还是莺莺已经对张⼀产⽣了爱慕感情,通过这些举动说明⾃⼰的⼼意这是理解莺莺性格的⼀个关键问题,下⾯就把它放在特定环境去考察,可看出莺莺⽤特别的⽅式,向张⽣表达爱慕的感情。

从崔莺莺的反复“作假”看人物刻画之细腻深刻(一)

从崔莺莺的反复“作假”看人物刻画之细腻深刻(一)

从崔莺莺的反复“作假”看人物刻画之细腻深刻(一)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名著之一。

几百年来,蜚声艺苑,有口皆碑,风靡了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

它写的是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

全剧五本二十一折,是一部宏篇大制的剧本。

戏剧冲突主要是围绕着维护封建礼教与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而展开的。

矛盾冲突的一方是老夫人,另一方是崔莺莺、张生、红娘。

老夫人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贯串全剧的始终。

代表正面力量的三个主要人物,由于出身地位、身份教养的不同,常常引起一些误会性的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受主要矛盾的影响和制约的,又反过来推动主要矛盾的发展。

《闹简》《赖简》两折戏最能表现崔驾营在爱情上的反复“作假”。

这两折是《西厢记》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中的第二、第三折,写莺莺、红娘、张生三者之间矛盾的。

在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写崔莺莺和张生经过佛殿邂逅,花园隔墙联吟,二人之间产生了爱恋之情。

寺惊突发事件的出现,使崔张关系公开化了,但老夫人赖婚又使明媒正聘的希望成为泡影。

在红娘的促使、帮助下,莺莺夜听张生弹琴,互诉衷肠,进一步表述爱慕之情,致使张君瑞害相思身萦病根。

崔莺莺想和张生幽会,怕红娘走露消息,又怕老夫人知道。

二人的爱情进入苦斗阶段。

莺莺心摇神荡,反复无常,常常使小性子,有一套又一套的“假意儿”。

聪明的红娘已看出“俺小姐有许多假处”,“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

”自己捉弄自己,自讨苦吃。

可红娘哪里晓得莺莺的苦衷呢?这“一闹、一赖”最能体现莺莺反复作假的复杂心理活动、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最能说明封建社会里一个大家闺秀的恋爱心理和爱情过程。

郑振铎在《文学大纲》中说:“中国的戏曲小说,写到两性的恋史,往往是两人一见面便相爱,便暂订终身,从不细写他们恋爱的过程与他们在恋爱时的心理。

《西厢》的大成功便在它的全部都是婉曲的细腻的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心境的,似这等的恋爱故事,除《西厢》外,中国无第二部。

”郑振铎客观地评价了《西厢记》的文学价值,说《西厢记》是一部描写爱情过程、爱情心理的作品,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对莺莺的描写而言的,其描摹可以说是最深刻的。

西厢记期末考试答案

西厢记期末考试答案

《西厢记》赏析《《西厢记》赏析》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王世祯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王西厢》的语言,其中不包括()。

(1.0分)1.0 分A、骈俪中的景语B、骈俪中的情语C、骈俪中的诨语D、骈俪中的诗语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2评价《莺莺传》“时有情致”的说法出自()的《中国小说史略》。

(1.0分)1.0 分A、王国维B、胡适C、鲁迅D、周作人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西厢记》中“哭宴”是在文本结构的第()本。

(1.0分)1.0 分A、二B、三C、四D、五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4贾仲明的吊曲《凌波仙》凭吊对象是()。

(1.0分)1.0 分A、钟嗣成B、关汉卿C、马致远D、王实甫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元杂剧的黄金时代是在()。

(1.0分)1.0 分A、至治、泰定年间B、致和、天顺年间C、元贞、大德年间D、至元、元贞年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莺莺传》中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是一种()的追求。

(1.0分)1.0 分A、人性B、个性C、反封建D、世俗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7《董西厢》中是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

(1.0分)1.0 分A、景物、生活场景B、人物动作C、景物、人物动作D、时间变化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8《传简》一折中,红娘将张生给的小简放在莺莺的()。

(1.0分)1.0 分A、手里B、枕边C、妆盒里D、妆盒上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9“傻角儿”是()给张生起的外号。

(1.0分)1.0 分A、老夫人B、崔莺莺C、红娘D、法聪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0相较于《莺莺传》和《董西厢》,《王西厢》中的崔莺莺性格是()。

(1.0分)A、腼腆的B、果断的C、单面的D、多面的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1“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变又从头”出自()。

《西厢记》人物心理探微

《西厢记》人物心理探微
第3 3卷 第 4期
Vo l - 3 3 No . 4
长春 师范 大学 学报 ( 人文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a n g c h u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M S c i e n c e )
在王实甫的《 西厢记》 中, 张生的内心世界是十分丰富的 , 这使得他的性格中既有读书人 的憨呆 , 又有青 年人 的 冒失 ; 既有知 识分 子 的儒 雅 , 也有 市井 小人 的心 机 。对这 个人 物进 行解读 , 是 不宜脸 谱 化 、 简单化 的。
莺莺的心理也是值得深究的, 最有争议的当属《 赖简》 一 出。莺莺明明属意于张生, 写诗邀约 , 为何事到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2—1 5 [ 作者简介 ] 焦

健( 1 9 8 0一 ) , 男, 广西桂林人 , 桂 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 系讲师 , 从 事 中国古代 文学研 究。
5 8・
他, 只是兄妹之情 , 焉有外事。红娘 , 早是你 口稳哩; 若别人知呵, 甚么模样。 ” 这句话充满 了玄机 , “ 红娘 , 不看 你面时, 我将与老夫人看 ” 是讨好红娘 , 并维持 自己的尊严 ; “ 虽然我家亏他” 是替张生说话 , 暗地里强调其退 敌之功; “ 只是兄妹之情 , 焉有外事 ” 是欲盖弥彰之语 , 这个时候她在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正是成就“ 外事 ” , 断了 “ 兄妹之情” , 这话显示出莺莺 的心虚 ; “ 红娘 , 早是你 口稳哩 , 若别人知呵 , 甚么模样 ” 又可看出她担心事情 泄 露, 故暗示红娘保密。应该说 , 在花园相见之前的这段时间 , 莺莺的心理总体上以渴求爱情为主 , 同时又纠缠 着 害羞 、 矜持 、 担 忧 以及对 张生 的试 探 。 莺莺前往约会地点时则是战战兢兢的, “ 金莲蹴损牡丹芽 , 玉簪抓住茶蘼架 。 ” 但这并没能阻碍她履行约 定, 哪怕是带着无法摆脱的红娘 。从这可看出莺莺对爱情坚定的一 面。那 么, 莺莺心思 因何而变呢?笔者认 为, 事情并 非 坏在 “ 一跳 ” , 而是 坏在 “ 一 搂 ”!黄 天骥 先 生说 得 有 理 , 在“ 王西厢” 中, 张 生 当 然很 可 能 是 解 错 了诗。但不管是“ 过 门而人” , 还是“ 翻墙 而人 ” , 两种行为都属 于私人崔府的非礼之举 , 性质并无太大不 同。 莺莺如果暗示张生从角门私人 , “ 翻墙而人 ” 也并不足以使莺莺变卦 , 关键是这“ 一搂” 让莺莺难以接受。莺莺 之前去花园与张生见面, 只作 了见面叙话的心理预设 , 而并没有建立肌肤之亲的打算 , 怎料想张生竟然如此无 礼, 一见面就搂抱莺莺 , 使这个 向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少女受到 了惊 吓, 感受到了屈辱 , 故满腔 的憧憬 和忐 忑瞬间转化成尴尬和不快。至此 , 莺莺 的心理再次发生了变化 , 主导她情绪的已经是满腔的愤怒 了, 而这直接 导 致 了“ 赖简” 事 件 的发 生 。 除《 闹简》 、 《 赖简》 两折 , 《 联吟》 、 《 听琴》 、 《 酬简》 、 《 送别》 等部分都从外在 的语 言行为呈现出莺莺性格 的不同特征 : 既敏感矜持 、 聪慧多情 , 又多疑善变 、 狡黠虚伪 。 老夫人对于崔张的婚事, 自然是百般不情愿。在长亭送别之时 , 老夫人首先 留意的竟是座位安排 : “ 张生 和长老坐 , 小姐这壁坐” 。虽然老夫人 明知张生和女儿已有夫妻之实 , 但仍急于先将二人隔开 , 这个举动体现 出老夫人对这段婚事的反对和对张生的反感。这使得下面的话颇有意趣 : “ 张生 , 你 向前来 , 是 自家亲眷 , 不 要 回避 。俺今 日 将莺莺与你。 ” 一面让张生离远些 , 一面又让对方“ 不要 回避 ” 。老夫人语言和行动 的矛盾产 生 了很好的喜剧效果 , 也让人看到她内心处 的纠结和不甘。下一句更有深意 : “ 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 , 挣揣 个状元回来者。 ” 在前一折中 , 老夫人明明只要求“ 得官呵 , 来见我; 驳落呵, 休来见我 。 ” 而过了一夜 , 她的要 求竟然变成 了“ 中状元” , 否则便是“ 辱没了俺孩儿” 。众所周知 , “ 得官” 和“ 中状元” 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中 状元 ” 意味着在万千考生中拔得头筹 , 这不仅需要有非凡的才华 , 也离不开好机遇和好运 气。老夫人这句话 简直不是在要求张生 , 而是在为难张生。这 当然也是有心理依据 的。对老夫人来说 , 一则许婚郑恒在先 , 郑恒 乃老夫人之侄 , 亲疏有别 , 她 自然不会向着外人 ; 二则深恐违背老相 国遗愿 : “ 况兼相国在时已许下了, 我便是 违 了先 夫 的 言语 ” ; 三则 张生 一介 平 民 , 而崔家 “ 三 辈儿 不 招 白衣 女 婿 ”, 门不 当户 不对 ; 四则 张 生 背地 里 窃 玉 偷香 , 不顾“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这些复杂的心理交融在一起 , 令老夫人既对崔 、 张婚事心不甘情不愿 , 却 又无可奈何 , 缺乏主见的她无时无刻都处在纠结的状态。 法 本 长老 在第 一本第 二 折 中被 张生欺 骗 、 调侃 、 试探 , 竟 浑 然不 觉 , 并 一 直 以 一颗 至 诚 之心 应答 。在 第二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内容‎提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剧中‎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位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而主动‎地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

短短‎的两折《闹‎简》、《赖‎简》,留给‎后人一个“‎说不尽,道‎不完一的论‎题。

本文试‎图在这“不‎尽不完”中‎发掘出其中‎的深刻内涵‎,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的其实形象‎。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敢于在当‎时根深菩团‎的封建势力‎之歌“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酉‎厢记》确有‎着惊世骇俗‎的厘大力量‎。

作者王实‎甫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她在《‎闹简》《‎赖简》两折‎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假‎意儿”,是‎历来人们议‎论颇多的地‎方,下文试‎述一孔之见‎。

许多意见‎认为莺莺反‎复作假的原‎因是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过程中受了‎封建思想余‎毒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受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必‎有的软弱性‎。

赵军元提‎出:西厢记‎》,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剧中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位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而主动地‎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

短短的‎两折《闹简‎》、《赖简‎》,留给后‎人一个“说‎不尽,道不‎完一的论题‎。

本文试图‎在这“不尽‎不完”中发‎掘出其中的‎深刻内涵,‎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的‎其实形象。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敢于在当时‎根深菩团的‎封建势力之‎歌“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酉厢‎记》确有着‎惊世骇俗的‎厘大力量。

‎作者王实甫‎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她在《闹‎简》《赖‎简》两折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假意‎儿”,是历‎来人们议论‎颇多的地方‎,下文试述‎一孔之见。

赖简是莺莺预谋

赖简是莺莺预谋

赖简是莺莺预谋作者:王领妹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03期[摘要]闹简、赖简是莺莺的“主意”,乃预谋为之,旨在考察张生的可靠性及环境的安全性,以便确认私定终身的可行性。

先于楔子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再以《闹简》、《赖简》照应,而《后候》、《酬简》则是莺莺得到满意考察结果后的进一步行动,是对悬念的解答。

[关键词]西厢记;赖简;预谋;伏笔;照应[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3-0076-04前贤时哲对《西厢记·赖简》一折,向来评价甚高,但是所说莺莺赖简之原因,却未必符合剧作实际。

倘若像明人陈继儒所说,如果“一逾即从,趣味便尔索然。

”抑或像李贽所说“此时若便成交,则张非才子,莺非佳人,是一对淫乱之人了。

”那么,元杂剧《墙头马上》中的邂逅钟情便立即传书递简、“被翻红浪”私相媾和,不是读来照样兴趣盎然、读者不是也没有称男女主人公为“淫乱之人”吗?倘若像金圣叹所说,莺莺赖简,乃是出于“尊贵矜尚”。

天性所致,那么,为何她又自荐枕席丧失“尊贵矜尚”天性了呢?倘若像潘廷章所说,莺莺纯粹是作假,耍手腕,那么,为何要耍手腕呢?倘若像今人宋之的所说,“莺莺的耍赖和撒谎,也是一种阶级根性”,那么,具有这种统治阶级劣根性的莺莺何以反倒赢得古今读者的喜爱呢?倘若像某些今之论者所说是因为张生错解来诗所致,那么,按着正解该是如何作为呢?其实,凡此论者,都还未必能当王实甫的知音。

因为楔子已经埋下伏笔,赖简正是莺莺预谋。

王实甫巧妙利用了楔子。

在第三本楔子中,莺莺遣红娘去看望张生,“看他说什么,你来回我话者。

”红娘去后,莺莺独白说“看她回来说甚话,我自有主意。

”说明此时莺莺已经有了打算,这正是伏笔;而且安排了剧情发展线索,引起观众好奇:是什么“主意”呢?这正是悬念。

而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前候,闹简,赖简,后候,酬简,正是一步步接近莺莺的内心世界,一步步接近答案——这一切原来都是莺莺的“主意”,都在她的计划和控制之中!一、“年纪小,性气刚”——预谋赖筒的性格基础在前两本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她性格中有继承《莺莺传》的深沉的一面,她没有在贴身侍婢红娘面前轻易流露自己对张生的爱慕之情,她在佛殿邂逅张生一见钟情之后,当夜对月烧香之际,只为父母祷告,到最后一炷香,却又沉吟不语,即为明证。

聊斋志异之崔莺莺解析

聊斋志异之崔莺莺解析

聊斋志异之崔莺莺解析崔莺莺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下面将对她的形象与故事展开解析。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机智的女子,她的聪明才智和独立自主的性格使得她成为了读者心中的女神。

在《聊斋志异》中,崔莺莺的故事非常多,但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聊斋正义》中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崔莺莺是一个普通女子,但她却继承了祖父的禅学修为,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道士。

她清楚地认识到许多人所做的事情是违背道义的,而她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时刻保持着对正义的追求。

故事中,崔莺莺遇到了一个苦命的女子,她是被自己的丈夫虐待的。

决心为她讨回公道的崔莺莺,展现出了她丰富的智慧与过人的能力。

她巧妙地运用了禅学的原理,从而化解了种种困难,最终使得那个凶恶的丈夫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中,崔莺莺的形象可谓是令人钦佩的。

她是一个勇敢正义的人,她不忍看到他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她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畏艰难险阻。

她渴望正义,追求善良,这些特质都使得她的形象变得十分深刻。

与此同时,崔莺莺的故事也传达出了作者的思想理念。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曾多次探讨了正义与邪恶、善与恶的辩证关系。

而崔莺莺的故事,则是作者试图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他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抵制。

总的来说,崔莺莺是《聊斋志异》中一位引人注目的形象,她的聪明才智、独立自主的性格以及对正义的追求让人印象深刻。

她的故事也使得读者对作者的思想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通过解析崔莺莺的形象和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聊斋志异》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畅销小说,更是一部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巨作。

《西厢记》中的戏剧冲突

《西厢记》中的戏剧冲突

西厢记全剧的主要矛盾:崔张的自由恋爱与老夫人的极力阻挠,莺莺的离经叛道与老夫人的正统守道,这是贯穿全剧的主要冲突,也是推动全剧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莺莺传》中张生考取状元并不是为了获得爱情,而是为了否定爱情。

《西厢记》中则相反
封建社会因为受到社会体制与社会道德的约束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禁锢最严重的时代。

《西厢记》中的背景就是一个封建成都极高的社会。

门独观念与封建礼教决定的婚姻制度不容许受到由年青代表自由恋爱婚姻观念所冲击。

时代背景下的冲突与任务性格特性的融合入更能增加戏剧的张力。

门户不当导致了老妇人反对莺莺、张生的婚姻变得在所难免,然而与张生成就爱情爱情就意味着需要违抗母亲的意愿,摩擦的发生导致两人的冲突只能不断深化。

他们的冲突是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的冲突,是爱情与礼教的冲突,是非正统的美好追求与正统的专制思想的冲突。

爱情共鸣曲里的抑扬顿挫——比较《西厢记》的崔莺莺和《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班纳特

爱情共鸣曲里的抑扬顿挫——比较《西厢记》的崔莺莺和《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班纳特

婚纱照预算的建议:婚纱摄影预算一定要注意把前期、中期、后期的消费合起来算,并且要量力而行。

切记进影楼前必须明确自己的预算,以防被忽悠晕!提醒:后期想不花钱是特别难得,除非意志特别坚强,呵呵.参考案例:如新人对婚纱照总预算为5000元,那么前期应预定3000元以内套系。

中期预留500元做为机动费用,如鲜花造型等可以进行选择。

后期预留1500作为买片备用金。

只要后期控制得当。

就不会花太多米了。

一套符合要求的套系必备以下内容:1.相册(这个内容稍后会详细讲解)2.放大片(至少一个该影楼最高档的)3.服装(至少一套vip)4.至少一套首席化妆(包括台湾化妆师,简称台化)5.至少一套首席摄影(包括台湾摄影师,简称台拍)6.外景或阳光棚(根据套系内容订)7.小摆件8.喜帖,海报。

这个是准备婚礼的新娘必备。

省得操两份儿心。

其他还有各式赠品。

最后别忘了跟影楼要个vip卡。

将来可以免费拍周年照,自己亲友也能用,不要白不要的。

和谁砍价:一般开始大家都是和门市的小姐谈,但建议最后找主管或经理商谈。

最大好处就是他们优惠权限比一般门市大,而且她还可能主动帮你制定相片的设计方案。

了解基本概念:入册数,页数,全数码,满版,跨页,圣经册,一体成型册,水晶册。

入册数与页数:去影楼的姐妹们都会谈到入册张数,比如26张但是页数好多人没有谈相册加上封底和封二,一般8页就是8*2+2=18,9面。

9页就是9*2+2=20,10面如果做数码跨页设计的话,在一大面上多用几张,会很漂亮!因为婚纱摄影的照片自己最爱,后期大家都会面临买片的这个压力。

如果觉得入册钱太贵,可要求要底片和小样,尽量缓解后期的买片入册压力毕竟照片才是我们最想要的东西。

想做相册以后也可以到别的地方做。

全数码:是由设计因素在里面的,用photshop将你的照片和漂亮的模版结合起来,能形成很好的效果。

满版与非满版:是指单纯的照片放大到满页,如:相册18寸,洗出的照片也是18寸,就叫满版,要是18寸的相册帖上11寸的相片就叫非满版。

简帖激起千层浪--《金西厢·闹简》赏析

简帖激起千层浪--《金西厢·闹简》赏析

简帖激起千层浪--《金西厢闹简》赏析侯璐莎【摘要】《金西厢》在故事主体保留王实甫《西厢记》的基础上,多处细节的删改中掺杂了不少个人的主观情绪在内,其中《闹简》一折是最具代表性的,从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发展的推进、矛盾冲突的激化,整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精密展开的。

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就某些代表性情节对《金西厢·闹简》一折进行赏析。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金西厢》;金圣叹;闹简【作者】侯璐莎【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01《金西厢》中莺莺是相国府的千金小姐,红娘是莺莺的丫鬟,二者是明确的主仆关系;张生是借宿的书生,与莺莺之间彼此爱慕,虽然前文被老夫人悔婚,但是二人内心的情愫并未由此而破灭。

《闹简》一折是在明、暗两条线索交替中逐渐展开的,明线就是正面人物莺莺、红娘、张生三者之间的误会性冲突,其中以莺莺和红娘的冲突为主,暗线就是三个正面人物与老夫人这个反面人物的冲突。

作为封建家长的代言者,老夫人在《闹简》一折中并未出场,但是伴随种种矛盾的激发,老夫人的威慑力又似乎是无处不在的。

红娘是老夫人安排在莺莺身边的丫鬟,除了服侍小姐以外,还充当了“眼线”的角色,正因这种特殊的关系,即便是热心的红娘在张生和莺莺之间做了“撮合山”,也难以得到莺莺的完全信任,二人之间冲突的引发也势在必行。

张生爱莺莺误入情深处,所以引起他大悲大喜情绪的波澜根源只在于莺莺的态度。

《闹简》一折就是在莺莺的主控下,如此展开的一场闹剧。

金圣叹的笔下莺莺的性格是极为有个性的,作为千金小姐,崔莺莺除了具备端庄、矜持等特点,一样被赋予了伶俐聪慧的特点。

在《闹简》中,她的“假意儿”在与红娘的周旋中屡次突显。

红娘奉小姐之命探望张生并取回一封书来,故意放在妆盒上让小姐自己发现,当莺莺发现这封简帖时,假装对红娘生气,随即这种误会性冲突就在彼此的猜疑和试探中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一)
内容提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剧中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位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而主动地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

短短的两折《闹简》、《赖简》,留给后人一个“说不尽,道不完一的论题。

本文试图在这“不尽不完”中发掘出其中的深刻内涵,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的其实形象。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敢于在当时根深菩团的封建势力之歌“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酉厢记》确有着惊世骇俗的厘大力量。

作者王实甫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她在《闹简》《赖简》两折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假意儿”,是历来人们议论颇多的地方,下文试述一孔之见。

许多意见认为莺莺反复作假的原因是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过程中受了封建思想余毒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受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必有的软弱性。

赵军元提出:由于莺莺有较浓厚的封建意识,由于她不得不考虑当时社会青年女子的悲惨命运,因此就构成了“闹简”、“赖简”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①也就是说,由于莺莺头脑里的封建思想作怪,而导致了她的“闹简”、“赖简”。

这是脱离了当时时代特征和人物性格而作出的结论。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元代是一个较开放的朝代。

入主中国的蒙古族封建礼教的统治相对宽松,道德禁忌比较谈泊。

在崔、张的爱情个,莺莺—直是处于主动的地位。

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她大胆而热烈,毫不退缩。

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是探索《闹简》、(赖简)原因的关键。

戴不丸先生在:《论崔莺莺》一书中写道:他(王实甫)是在写一位背着封建家长追求幸福的人物,这个人物的特点就在于她永远不被老夫人,但也永远不去正面顶撞一下老夫人,她坚决要做在当时世俗观念教条是“非法”的事,但她总是在利用‘合法”的条件去达到奋斗目橡。

②莺莺作为一个贵族千金小姐,而且早已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方言”许给了郑恒。

在这么一种情况之下居然和一个穷由波倒、湖海飘零的落寞书生眉目传情,陷墙酬韵,这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说,不但是“非法”的,简直就是惊世骇俗。

她也深知自己的叛逆行为一旦被老夫人发觉,其结局如何,可想而知;对于“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的老夫人:来说,怎能容忍亲生女儿在自包的眼皮底下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行为来呢?:莺莺深知在通往自由爱情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坎均,但她不愿像当时社会千千万万的女子一样,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

莺莺性格的典型意义,不止是在于她是封建社会里追求合理幸福生活的人;更在于她是采用了自己特有的行动逻辑在追求这种生活。

老夫人的“赖婚”,使莺莺领悟到和张生走“明媒正娶”的光明大道是行不通的。

只有把恋情转到地下,当一切木已成舟,她的愿望也就实现了。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障碍当然来自于“威严”助老夫人以及老夫人派来身边?坐监行守”的红娘。

可见,莺莺的“闹简”,是出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和男一种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对红娘进行试探,竭力使自己的叛逆行为不被老夫人察觉,力求避免正面冲突;这是;种巧妙的策略,也是莺莺聪明和识见之所在。

莺莺的一举一动想瞒过老夫人,当然首先必须瞒过老夫人派来身边的耳目——红娘。

崔、张“佛殿邂逅”“隔墙酬韵”,在关键时刻,红娘总是迎头拨来冷水。

“那壁有人,咱家去来。

”“有人L咱家去采,伯夫人嗔着。

”莺莺摸不清红娘居的什么心,以致埋怨红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而红娘则明确声明:“不干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

”而莺莺又需要一个可赖以“内东邻通个殷勤”的人,为她和张生两人牵桥搭线的“重大任’务”只有红娘来担任。

红娘站在哪一立场上,这是莺莺能否成功’的关馒。

驾驾就是这样对红娘又要依靠又要提防。

从剧中的人物关系和古代的主婢关系来考察,一方面既有“老夫人手执着棍儿摩摩着”,一方面在小姐面前稍不留心就可能告到老夫人面前打下“下截”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老夫人派去充当“私家.侦探”朋红娘,是否可能去公开和莺莺谈论张生的爱情问题呢?而作为一个平时但见个外人就要躲避,在老夫人严格管教之下长岁大的莺莺,是否可能和明知是母亲
派来监视自己的丫环,公开谈论自已随心事呢?答案都是否定的,主仆两人都不能开诚布公的说出心中秘密;于是,在《闹简》一折,一场误会性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请看《闹简》的开场:
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来也,起得早了些儿,因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

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话去。

不听得声音,敢又睡哩,我入去看一遭。

这一开场清楚地交待:张生的病情如何一直使莺莺牵肠挂肚,于是”起很早了些儿”,派红娘去打听情况。

因夜间不曾睡好,这才导致“日高犹自不明眸”,还想“再睡些儿”。

而“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的红娘进房时并没有马上将情况来汇报,而是“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帐偷看”。

这就好比侦探般,怎能不令深沉且谨慎小心的莺莺起疑心。

于是她哲且按下满腹焦急之倩,若无其事殷。

“半晌抬身,几回搔耳,一声长叹”。

莺莺的装模作样又令机灵的红娘觉得“我待便将简帖儿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
哩。

”于是便“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上,看他见了说什么。

”两人都在互相猜测对方。

莺莺见红娘没有开口,看到了简帖儿,: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霞。

”她马上终止了梳妆,一个“乱”字已将她草率收拾头发,急切看信的心情暴露无遗。

“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曾心烦。

”如画地写出莺莺看信的喜悦,而后却“怒叫\责问红娘,“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她为何要在“孜孜看”之后才发火呢?王季思老师指出:“作者采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红娘先是让莺莺自己去发现张生的来信。

莺莺正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不料被红锒窥见。

”③要知红娘是一声不响放下简帖,然后一旁察言观色,静现其变。

况且红娘到老夫人那里服侍了大半天,有可能信件已被老夫人截获,私情早已泄露,而红娘正一旁幸灾乐祸呢。

这一切怎能不令深沉不露的莺莺疑云大起?于是她先发制人,怒火万丈,搬出于金小姐的架子和一堆冠冕堂皇的措辞来,一副凛然不可亵渎的清高样子。

并数次抬出“老夫人”大驾来加以怒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