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单元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合集下载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5、《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诗歌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诗歌
第二单元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诗经:《卫风·氓》;《小雅·采薇》 楚辞:《离骚》选段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序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建安文学”:《短歌行》 “田园诗”之祖:《归园田居》(其一)
《诗经》 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又称《 诗三百》 汉代奉为经典, 又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奉为经典, 始称《诗经》 始称《诗经》。 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为 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 篇 ”“雅”“颂 三大类。 “风”“雅”“颂”三大类。 其中15国风 国风, 其中 国风,160篇,属民间歌谣;雅分 篇 属民间歌谣; 大雅、小雅, 大雅、小雅,105篇,属宫廷乐歌;颂分周 篇 属宫廷乐歌; 鲁颂、商颂,属宗庙祭祀的乐歌。 颂、鲁颂、商颂,属宗庙祭祀的乐歌。
《楚辞》
楚辞的范畴, 楚辞体” 见课下注释) 楚辞的范畴,“楚辞体”(见课下注释)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 长的政治抒情诗, 长的政治抒情诗,共373句。 句 屈原其人(离骚开篇四句)。 屈原其人(离骚开篇四句)。 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 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 意义:奠定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意义:奠定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屈原精神”成为后世典范。 “屈原精神”成为后世典范。 Nhomakorabea经的影响
1,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奠定了我国 ,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歌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创作传统。 诗歌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创作传统。 风雅精神” “风雅精神” 2,比兴手法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 , 现手法。 现手法。
《氓》、《采薇》
通假字: 通假字:匪,于,说,泮,莫,尔,棘。 无意义助词: 无意义助词:止、言、载、思、曰、亦、 斯等。 维、斯等。 成语:屡试不爽,夙兴夜寐,信誓旦旦, 成语:屡试不爽,夙兴夜寐,信誓旦旦, 牝鸡司晨等。 牝鸡司晨等。 重点字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重点字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 ):愆 至于, 类活用等):愆,贿,至于,黄,徂,溅, 启居, 君子,小人, 贰,靡;作,启居,聘,路,君子,小人, 骙骙, 雨等。 骙骙,腓,雨等。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5、《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短歌行教材分析:《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并未陷入消沉,而是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对曹操在诗歌中表达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并不陌生。

学习这首诗,学生也认容易理解诗歌中诗人“天下归心”的豪情和理想,但是萦绕在诗歌中的“忧”如何与之相联系以及诗歌中借助典故和比兴表达的诗歌内容是学生理解起来的难点,所以一定要通过诵读,带领学生走进诗歌,体味出诗人充满矛盾而雄心满怀的豪情,读出情感,读出气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体悟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诵读、重点句式的翻译,了解作品主旨,能当堂熟读,个别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象、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体悟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象、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涉江采芙蓉-铜仁一中

涉江采芙蓉-铜仁一中

涉江采芙蓉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的《古诗三首》。

从整体上看,必修二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而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诗歌内容,还是在艺术思想都已经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完全担得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从这首诗歌入手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但是现代人在解读时却有两种思量:一则说这是女子思念爱人的闺怨之思,一则认为这是以思妇之闺怨内含游子思乡之情,感情变化曲折悠长,精妙非常,值得学生去研读赏析。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和体验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这首诗的表面内容。

再者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直观的阶段,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通过激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这是好的课堂的必要条件。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构建诗歌的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曲折的抒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涉江采芙蓉》的改写,把握诗歌内容,深入体会诗歌情感,并通过此活动了解中国诗歌由四言变五言的转变过程,了解《古诗十九首》的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了解并学习《古诗十九首》含蓄、曲折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描摹诗歌画面;2、学生质疑、诗歌改写活动。

3、抒情主人公及诗歌主题的探讨与确定,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的掌握。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地位和作用:《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篇目涉及《诗经》、《离骚》等,汉乐府民歌以及南北朝五言诗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

《孔雀东南飞》是篇伟大的爱情悲剧,主要讲述的是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情投意合的年青夫妇被活活拆散,最终为了捍卫爱情而双双付出生命的悲剧故事,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青春期的学生对这个话题会比较感兴趣,因而要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树立自己正确的爱情观。

另外,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在人物形象塑造、剪裁、结构、语言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注重个性化阅读,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更为重要的是从平行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探寻学生求知的兴奋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点,知道学生自身学习知识的深度,进而决定学生学习的宽度,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二、说目标(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和“相”“自”“适”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2、理清诗歌的曲折情节;3、结合文本,分析焦仲卿、刘兰芝的性格,探究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积累文言字词,培养学生的参照注释解读文本的能力,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课文;2、对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的交流、探讨。

(让学生了解叙事诗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文本解读,唤起学生对焦仲卿、刘兰芝命运的同情,同时引发学生对爱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总结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总结

本单元含英咀华的重点:新诗体、 新流派、新的表现手法
• 感知《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掌握赋比兴 手法和重章复唱手法的特点,体会其对后世 诗歌创作的深刻影响; • 感知《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体会其抒情 性特征,掌握芳草喻、美人喻、两性等手法 的运用特征,体会其对后世诗歌创作的重要 影响; • 了解汉乐府、古诗、建安文学等文学常识, 体会这一阶段诗歌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归 园 田 居
陶 渊 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 类: 一种是平淡自然。主要是指那 些田园诗,用语质朴自然、清新疏 朗。人们常引的“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可谓是此类的代表。
发山 展水 脉田 络园 诗 派

南朝· 宋 唐
陶渊明
谢灵运 王孟
田园诗派
山水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
另一种是慷慨激昂,豪 放有力。主要是某些咏诗拟 古之作,所写的大多是诗人 对古代人事的评解和感慨, 借以表现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和愤慨,寄托自己的理想, 用语则豪迈刚烈,感情激越。 如《咏荆轲》
• 陶渊明少怀大志,因所生活的东晋时代 政治极端黑暗,抱负无由伸展,只做了几 任参军一类的小官便辞官归田了。 • 组诗《归园田居》五首,就是诗人四十一 岁时辞去任职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归隐后 的第二年写下的著名诗篇。
薇:作 追忆思乡之情 岁:初 前
柔 暮
刚 阳
戍役漫长
三 章 叙述难归原因 我戍未定


王事靡
狁之故

四、五章 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 今昔之对比
现实的困境

高一语文《短歌行》学案分析

高一语文《短歌行》学案分析

高一语文《短歌行》学案分析高一语文《短歌行》学案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内容《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内容包括:《&lt;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二、说教学目标“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强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3、情感与态度: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四、说学情我所上课的班级为K一1班,该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这样的:1、知识能力方面:诗歌重朗读,而在朗读方面,相对其它文学体裁而言,我校高一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兴趣会大一些,如果能抓住这一点,会增加课堂的学习气氛但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初步认识上,在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现代诗歌学习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阅读面狭窄,生活阅历浅,没有耐心透过诗句深入探究诗人的思想情感,以致于难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本单元虽然有了前面几首诗歌的教学铺垫,但感觉学生品读诗歌的底子仍然比较薄弱,对诗歌鉴赏感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2、个性方面:这些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喜欢沉默,不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喜欢被动接收,老师讲一点就学一点,自主性需要培养和提高学习方法方面:由于学习能力有限,高中科目增多,课外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各科作业的不多,没有时间复习更不要说来预习新课了,常常是一篇课文在上课前班里找不到几个有阅读过的,很多教学任务只能依赖于课堂时间来完成三、说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习者特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策略:1、体验法:学生结合情境,通过诵读,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2、质疑释疑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3、小组合作与对话交流法: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4、拓展研究法:运用新旧知识进行拓展迁移,丰富诗的文化内涵五、说教学资源的准备①《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②自制ppt课件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4分钟)1、导语:历史是任人涂抹打扮的小姑娘,千年烟尘后,历史人物的模样难免模糊现在,请你谈谈,你所知道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物?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当年他亲率八十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设计意图:从说曹操开始,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读面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走进曹操的内心(二)、整体感知诗歌(8分钟)1、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2、正音教师使用多媒体出示对此诗预设的重要字的读音3、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4、请一生朗读全诗设计意图:原生态的阅读才能真实看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不要先入为主,尊重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阅读,读顺“横槊赋诗”的视频让学生对比别人的阅读,以此进一步感知诗歌的情感(三)、文本赏析过程(25分钟)第一种方案(非指示性教学法的尝试)自主、合作与对话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再读诗歌,提出问题2.组内对话:小问题,容易的问题小组内解决3.组与组对话:小组选派代表将组内部不能解决的且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去,请求其他组帮助解答师生对话:组与组对话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启发点拨释疑第二种教学方案:教师预设问题,师生合作探究1.解题;2.写作背景;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探究一:诗人在这首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呢?①思考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并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②当读到“对酒当歌”时大家有没有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呢?过渡:历史上,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大家说说此诗中曹操喝酒时发出的是怎样的感慨?③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④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这种修辞的好处是什么?过渡: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如有哪些,请说说⑤曹操《短歌行》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感慨那曹操感叹人生苦短之后为什么又认为只有酒才可解难忘之“忧思”呢?探究二:常说酒后吐真言,那曹操饮酒后有没有向众人吐露心中的“真言”呢?如果有,又是什么呢?请结合文本中的诗句加以说明②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③诗人引用典故来表达什么心理愿望,这样表达又有什么作用呢?④请位同学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⑤归纳引用典故的表达效果过渡:满腹经纶富有才华的曹操以委婉的语言向众人传达了自己渴求贤才、礼遇贤才的一片诚心根据我们刚才对使用典故句子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运用典故的诗句应如何理解清楚,这样用的好处是什么?探究三:诗中除运用典故之外,还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试作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注意表述格式)教师小结:通过对诗人多种表现手法的理解,我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明白曹操在诗中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求贤之心,也表明了对贤才的礼待,更表现着一种真诚感人的力量可以说,这首诗本身就是在为求贤做着努力,打着“广告”设计意图:1.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生生对话、组与组之间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几种互动对话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及表现手法,学会鉴赏诗歌,掌握相应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有一课一得的感受这也是重难点突破的手段2.在学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中适时穿插进朗读,使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与文本有效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3.学生临时生成的问题与考验着教师的基本功与课堂驾驭能力对教师而言,这是一种挑战但我以为,这样的课才真实(四)、课堂巩固(8分钟)背诵《短歌行》设计意图:本首诗表达感情曲折多变,感情充沛,适宜朗读,且有不少的精华句子,让学生通过反复吟咏,体会诗人的情趣用课堂时间也是为了及时落实与巩固背诵任务七、说作业设计阅读曹操的《求贤令》一文,再结全《短歌行》一诗,以书面的形式谈谈曹操的求贤观对现代生活有什么启示,对你有什么启发?要求:先写在纸上,再准备发言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通过写来交流,通过写加深对本诗的理解八、说板书设计表达格式:手法内容作用或效果运用了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抒发、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心意、情怀、理想、高尚品德等艺术手法用典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内涵容量;咏吏以言志或抒情比兴形象生动借代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思想情感忧解忧人生苦短——只争朝夕贤才难得——招纳贤才功业未就——天下归心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将这两部分板示给学生以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的印象表达格式的归纳是对知识上升为技巧方法的指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诗经》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诗经》两首
第二单元 先秦、南北朝诗歌 4 《诗经》两首
红颜既逝始识莫为情耿, 君不见沙场征战几人回。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技法提炼 随堂检测 时文赏读
书香晨读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内容上分为


三部分,其中“
”包括十五国风,
共一百六十篇;“
”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

主要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有四十篇。表现手法主要是
;形式上
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诗。《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
,
《伐檀》《硕鼠》为其代表作。
高考小贴士
如何鉴赏古典诗歌中的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李清 照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 行为。 2.即景抒情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感慨油然而生。如李白的《春夜洛城 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杨柳》的笛 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来,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感染人,
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
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三是
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

《涉江采芙蓉》 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 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涉江采芙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涉江采芙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本单元所选诗歌主要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东汉时期的文人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

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相思怀人的情境,抒发了游子思乡、爱人相思的真挚情感。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在初中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和方法,对诗歌的基本要素,如意象、意境、抒情方式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和深入。

此外,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可能对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感到陌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

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相思之情,感受古人对爱情和亲情的珍视。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芙蓉”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体会诗歌中“对写”手法的妙处。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高中语文-优质课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优质课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课出自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本单元节选了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作品,本课是汉乐府五言诗,之前的分别时《诗经》的四言诗、骚体诗,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鉴赏经典作品的同时,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

与单元编者的意图相一致,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刘兰芝人物形象赏析、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主题探究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的赏析。

教学目标:1、复述诗歌内容,了解故事梗概2、分析人物形象及人物关系,把握主题3、赏析文章中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的摧残,尊重婚姻自由。

教学重点:了解刘兰芝人物形象,掌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手法教学难点:1、掌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手法。

2、探究诗歌主题及其现实意义教学过程:导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我们总是向往那种“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忠贞不二的爱情,我们总是感动于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想要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浪漫,我们更震撼于那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极致的深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呢?一、学生概括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二、引导学生进入刘兰芝人物形象的研究教学重点:通过正侧面描写去分析人物形象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聪慧美丽;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归家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果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坚强、自尊,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自请遣归”三、对主题的探究婆婆眼中的媳妇是怎样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

这个单元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参照大纲要求,力求重难点突出,适当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注重互动、交流,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讨论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来吸引学生尽早入境,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在深入探究的环节中,让学生以配乐分段阅读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歌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分析。

比如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体现出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性格。

至于本文的难点,又将对背景知识加以补充说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在话题讨论的环节中,先通过介绍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并播放两首《钗头凤》,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这么多凄美爱情故事的意义,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当然,实际操作时,由于文本较长,容量大,探究内容有些深,个别地方可能达不到预料的效果。

时间安排会出现前紧后松的情况,语言还需要凝练,个别地方引导还不到位,还需要打磨。

附:《孔雀东南飞》学案1、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也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汇总离骚高中课文

汇总离骚高中课文

离骚高中课文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离骚》教材分析:《离骚》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

这一时期产生了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经典的伟大作品,作者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为唐代诗歌高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教材结构的安排上,汉魏晋五言诗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看得出来,教材有意让学生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学习古代诗歌。

《离骚》属于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汲取民族智慧”,“评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同时,《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经典之作,学习时,要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注意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诗体节奏。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多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了一定了解,加上本单元学习之初,对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做了大体的介绍,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高一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还是处于低水平,特别是面对像《离骚》这种年代久远,字形难辨,字音难读,意义难懂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但相信通过学生课前自觉预习、课上积极主动思考,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比较鉴赏和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内容。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贴切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离骚》,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2、能力目标: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7诗三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7诗三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5
课前预习
文本助读
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作品,原非一人一时所作。南朝梁萧统
因各篇风格相近,将其合在一起,编入《
》,题为《古诗十九首》。内
容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
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的情调,这和当时的社会动乱有关。艺术上语言朴
7 *诗三首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
栋材是明月,迎君愿师周公风; 喜归田园居,故渊池鱼趣再生。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2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技法提炼
随堂检测
时文赏读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3
书香晨读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容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
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 ,
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诗歌代表作品有

》《饮酒》《杂诗》《读<山海经>》等。
陶渊明在散文和辞赋方面也取得了高出同辈的成就,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
它为“
”,钟嵘的《诗品》赞颂它“惊心动
魄,
”。
答案:(1)文选 五言之冠冕 一字千金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5离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5离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
第十六页,共109页。
答案 1.(1)kuā jī jiǎn suì huì xiānɡ chǎi zhuó miǎn tún chà chì kè zhì yuán rǎnɡ ɡòu zhù ɡāo jì jí (2)dù/duó ɡuān/ɡuàn 2.谣诼/琢磨 溘死/瞌睡 伫立/贮存 俶装/辣椒 3.(1)“错”通“措”,措施。(2)“郁邑”通“郁 悒”,忧愁苦闷。(3)“圜”通“圆”,圆凿。(4)“离”通 “罹”,遭受。(5)“章”通“彰”,明显。(6)“反”通 “返”,返回。
第十九页,共109页。
6.(1)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哀痛 (2)形容词用 作动词,认为好的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使……受压抑 (4)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5)形容词 用作动词,推重 (6)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 (7)名词 用作动词, ,马缰绳;羁,马笼头; 羁,束缚、约束 (8)名词用作动词,合群 (9)名词作状语,在清晨,在晚上 (10)形容词用作名词,方枘,圆凿 (11)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步行 (1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
第二十五页,共109页。
3.“楚辞”与“骚体诗” (1)“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 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 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 “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 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 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 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 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第二十二页,共109页。
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 妒,屈原后来遭到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 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耐,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自 己的政治理想。《离骚》一诗具体的写作时间,是创作于屈原 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后人有不同的看法。《史 记·屈原列传》里说楚怀王“怒而疏屈平”,他“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 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

”屠洪刚的一曲声情并茂的《孔雀东南飞》,将我们带进了汉乐府,感受1 800年前那场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1.走近作者生平经历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南朝陈诗人、文学家。

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

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主要作品《徐孝穆集》。

选编诗集《玉台新咏》为继《诗经》《楚辞》后的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的民间音乐很昌盛,也风行于社会上层,因为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爱好“俗乐”,所以大量采集民歌,又有大量演奏“俗乐”、专习民歌的乐工。

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了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作乐府。

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

朝廷典礼所采用的乐章主要是由文人写作的。

配合着“俗乐”(民间产生的音乐),在普通场合演唱的歌辞,主要是从各地搜集来的民歌,这些乐章、歌辞通称“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代表西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两千年来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光彩。

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视的乐府诗,就是那些来自民间、描写民生疾苦、真实地揭露封建社会种种矛盾的乐府诗歌,即乐府民歌。

东汉建安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一个小官吏焦仲卿,其妻刘兰芝被焦母强行休掉,兰芝回到娘家后又受兄长的逼迫再嫁,便投水自尽。

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自缢身亡,当时人们对此深感痛心,便写下了这首诗。

篇首的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

3.文化常识(1)汉末建安..中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刘、孙三足鼎立时的著名战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第7课诗三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第7课诗三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诗三首小河弯弯,兰草青青,看,是谁在涉江采摘芙蓉?蓦然回首,银月满地,听,是谁在对酒当歌?一腔建功立业的壮志,一片渴慕贤才之雄心,都寄托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吟唱中。

檐后种榆柳,堂前栽桃李,把酒望南山,菊花开满园。

一代诗宗陶渊明毅然归隐田园,留下了多少感人的诗篇!三首诗歌,三个朝代,三种风格,三种心情。

1.走近作者曹操生平经历曹操(155—220),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封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战,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诗风慷慨悲凉。

主要作品《蒿里行》《观沧海》《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

后人辑有《曹操集》。

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陶渊明生平经历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

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加之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度不满,毅然辞官归隐。

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主要作品诗歌:《归园田居》5首、《饮酒》20首、《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等。

辞赋、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涉江采芙蓉》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游宦。

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

《采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

《采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采薇》,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2 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

诗歌以追忆的方式,抒发了战士久戍在外的爱国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情怀。

本单元处于高一上学期,学习内容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这些诗歌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现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掌握古诗的文体知识,学会赏析诗歌。

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本首诗,是树立学生学好古诗的信心,培养一定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关键。

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维度,和高一学生古诗鉴赏能力较弱的现状,欲拟定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士卒戍边与思乡的情感矛盾,把握其复杂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其重章叠句手法的艺术魅力。

3、熟记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新课标指出,文学阅读必须“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将体会感情,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作为教学的重点。

由于本诗是早期的文言诗歌,学生在语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的难点是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二、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采用诵读法和分析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是学习古诗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是要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节奏、语气、语调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

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2)分析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诗中体会的情感,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三、说学法关于学法,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课文思路的任务交给学生。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背诵课文,使记诵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也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一、字音字形词义
氓之蚩蚩淇水汤汤匪我愆期将子无怒将领垝垣泣涕涟涟载笑载言卜筮
咎言贿赂桑葚耽搁虎视眈眈陨落自我徂尔渐车帷裳渐染流水渐渐
毫厘不爽夙兴夜寐靡靡之音靡室劳矣靡费望风披靡咥笑哀悼白头偕老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譬如慷慨青衿嘉宾鼓瑟吹笙掇拾阡陌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吐哺羁鸟守拙荫蔽荫庇阴凉暧昧王事靡盬小人所腓孔疚四牡骙骙象弭鱼服修姱孔棘謇朝谇蕙纕揽茝谣诼偭规矩忳郁邑侘傺溘死鸷鸟方圜攘诟兰皋荠荷岌岌体解浑身解数押解惩罚桂冠离骚自缢徘徊公姥薄禄相秦罗敷伶俜绣腰襦哽咽咽下咽喉遗施玳瑁纨素耳著明月铛削皮剥削纤细扶将拊掌窈窕便言主簿否泰络绎鹄舫龙子幡青骢马金镂鞍赍钱鲑珍下榻晻晻日欲暝摧藏蹑履怅然鸳鸯涉江荣膺杂糅xū()嗟jiū()兮yǔn()身不恤士也w ǎng()极kōng()hóu
chuí()床shǔ()光钱bó()pán()石蒲wěi()悲cuī()城guō()zhí()zhú()sī()叫páng()huáng()焙()烧醅()茗消mǐ()
二、文学常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原本只称,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分为、、三大类。

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分大雅、小雅,是;分周颂、鲁颂、商颂,是。

2、“楚辞”是战国时期在楚国创作兴起的一种诗歌。

它最著名的作者是,名,字。

其代表作是。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
的创作典范。

是它思想内容的核心。

3、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它和被合称为。

4、《涉江采芙蓉》选自朝梁的《文选》。

5、陶渊明,的文学家,一名,字元亮,是诗派的代表人物,世称“靖
节先生”,自号。

三、名句默写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既见复关,。

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

2、,。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士之耽兮,。

女之耽兮,!
3、,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

6、,?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7、少无适俗韵,。

,一去三十年。

,。

开荒南野际,。

8、,桃李罗堂前。

,。

狗吠深巷中,。

,虚室有余闲。

三、内容概要
1、《<诗经>两首》集中反映了《诗经》“卫风(国风)”部分的内容,将国家政策与百姓生活及青年男女的情爱浓缩在短小的诗歌中,体现出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

2、《离骚》是屈原政治理想与情绪品格的艺术展示,是我国古典诗歌抒情长诗的开山之作,构成了浪漫主义风格的基本内涵。

3、《孔雀东南飞》在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长篇叙事诗的先河。

4、《诗三首》将汉、魏、晋三个朝代的作品级合在一起,展办了五言诗的特点。

5、《涉江采芙蓉》采用了悬想的方式,从对面曲揣彼意。

二、体味情感
1、《氓》中女主人公的深情决绝与怨恨;兰芝的深情与刚毅;屈原的深沉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操;曹操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苦闷与伤感,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贤才良士的渴盼,对功成名就的期盼。

《采薇》以一个自叙的口吻,抒写他归家途中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他保家卫国的自豪和久役回家的悲伤。

塑造了一个人品可敬,可爱而处境又值得同情的士兵形象。

2、《涉江采芙蓉》反映游子思乡的痛苦;《归园田居》以朴实的语言,高远技俗的意境,写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出对归隐的热爱。

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3、《短歌行》中反复出现“忧”字,有两方向的内容:人生苦短、求贤不得。

三、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也称诗300.开创了我国现实文创作。

诗经是“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和“文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

按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指“国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多是周代贵族所作。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多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其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

“赋”就是陈述铺叙,“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兴手法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诗经》善用重章叠句来表达感情,是民歌的特色。

使诗歌在盲律和修辞上收到美的效果,便于记忆和咏唱,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

(结构上)还运用了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增加了诗的音乐美,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感情,描摹出事物特征和属性,(语言上)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风
2、我国文学史上向来用“风”“骚”并称。

“风”择时国风中的作品,“骚”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和浪漫的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指文学,《诗经》又简称诗,《尚书》又简称书,“四书”指孟子、论语、中庸、大学
3、“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由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

也是一种文学体裁,个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因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的“骚”来指称“楚辞”的。

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宋玉的《九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