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制冷系统基础知识介绍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制冷是一种将热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过程,使低温物体的温度降低的技术。
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冰箱、空调、冷库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制冷相关的基础知识。
1. 制冷原理制冷原理主要涉及热力学和热传导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不会反向流动。
制冷过程中,一般采用制冷剂来传递热量,通过压缩制冷循环来实现。
2.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工作原理。
它包括四个主要组件: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的热量并蒸发,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然后,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接着,制冷剂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并在过程中冷凝成液体。
最后,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后重新进入蒸发器,循环往复。
3.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制冷循环中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制冷剂选择时需要考虑其物理性质、环境影响和安全性等因素。
近年来,由于氟利昂等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的影响,需求环保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
4. 制冷效率制冷效率通常用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来衡量。
COP定义为制冷量与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COP越高,表示单位能量消耗下制冷量越大,制冷效果越好。
提高制冷效率的方法包括改进制冷循环、增加换热面积、减小温度差等。
5.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冷库等。
冰箱以制冷为主要功能,通过控制温度来保持食物的新鲜度。
空调则是通过制冷和除湿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冷库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储存,通过低温来延缓物品的变质。
6. 制冷应用制冷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冰箱、空调、冷库等家用和商用设备外,制冷还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简明易懂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和温度知识!

简明易懂| 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和温度知识!一、制冷系统压力和温度的检测1、制冷系统的压力概念。
制冷系统在运行时可分高、低压两部分。
高压段从压缩机的排气口至节流阀前,这一段称为高压压力。
压缩机的吸气口压力称为吸气压力,吸气压力接近于蒸发压力,两者之差就是管路的流动阻力。
压力损失一般限制在0.018Mpa以下。
为方便起见,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都在压缩机的吸、排气口检测。
即通常称为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
检测制冷系统的吸、排气压力的目的,是要得到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以此获得制冷系统的运行状况。
2、制冷系统中的温度概念。
制冷系统中的温度涉及面较广,有蒸发温度te,吸气温度ts,冷凝温度、排气温度等。
对制冷系统的运行工况起决定作用的是蒸发温度te和冷凝温度tc。
a. 蒸发温度te 是指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气化的温度。
例如空调机组的te。
为5~7度作为空调机组的最佳蒸发温度,就是说空调机组的设计te为5~7 度之间,当检修后的空调机组在调试时,若te达不到5~7 度之间,应对膨胀阀进行高速,检测压缩机的吸气压力。
其目的是了解机组运行时的蒸发温度,而te又无法直接检测,只有通过检测对应的蒸发压力而获得其蒸发温度(通过查阅制冷剂热力性质表)。
b. 冷凝温度tc 是制冷剂的过热蒸气在冷凝器内放热后凝结为液体时的温度。
冷凝温度也不能直接检测,只有通过检测其对应的冷凝压力,再通过查阅制冷剂热力性质表而获得。
冷凝温度高,其冷凝压力相对升高,它们互相对应。
冷凝温度超高,机组负荷重,电动机超载,于运行不利,其制冷量相应下降,耗功率上升,应尽量避免。
c. 排气温度td 是指压缩机排气口的温度(包括排气口接管的温度),检测排气温度必须有测温装置,一般小型机不设立,临时测量可用半导体点温计检测,但误差较大。
排气温度受吸气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影响,吸气温度或冷凝温度升高,排气温度也相应上升,因此要控制吸气温度和冷凝温度,才能稳定排气温度。
制冷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制冷基础知识一、制冷原理1.基本概念a.制冷:从某一物体或区域内移走热量,其反向过程即为制热。
b.能效比:单位时间内移走的热量与所耗的功之比。
一般来说,常规制冷机的能效比约为2.2-4.0,这就是说,耗费1W的输入功率,制冷机可以移走2.2-4.0W单位热量(即制冷量为2.2-4.0W),它并没有“制造”或“消灭”能量。
这也是机械压缩式制冷(制热)比其它方式如热电式、吸收式制冷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
2.基本制冷循环及其在压焓图上的表示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热力过程以完成制冷循环,如下图所示。
冷凝器:放热压缩机:压在制冷工程计算中,常用压焓图来表示各个过程的状态变化,并可从其上直接查出制冷剂的各种状态参数,大大简化计算。
纵坐标是绝对压力P的对数值,横坐标是焓值,所谓焓值即是制冷剂的内能与推动功之和,是系统中的总能量。
焓的变化意味着制冷剂从外界吸收或向外界放出热量。
图中焓差△h=h2-h1,即为制冷量。
二、制冷系统中主要部件简介1.压缩机:将制冷剂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压缩机的形式如下所示:按开启方式分类 按压缩形式分类●全封闭式压缩机 ●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 (天加风冷式冷热水机组、风冷管道式分体空调机组采用)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半封闭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开启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2.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器的热交换形式如下:(1)风冷式冷凝器:其结构为翅片管利用风机冷却(2)水冷式冷凝器结构有板式、套管式、壳管式三种形式●板式冷凝器 ●套管式冷凝器●壳管式冷凝器3.膨胀阀: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降压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膨胀阀有内平衡和外平衡两种,内平衡式适于较小阻力的蒸发器,外平衡型可抵消蒸发器中的过大压力降。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制冷是指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保鲜的食品。
本文将从制冷原理、制冷剂、制冷循环和制冷设备等方面介绍制冷知识的基础内容。
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基于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得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而第二定律则说明热量自然向低温传递的趋势,即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利用这些原理,制冷系统可以将热量从室内或食品中移除,使其温度降低。
二、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制冷剂具有低沸点和高蒸发潜热的特性,可以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释放热量。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循环流动,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三、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传递。
常见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冷凝循环和吸收制冷循环。
蒸发冷凝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吸收制冷循环则利用制冷剂和吸收剂的吸收和析出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四、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实现制冷过程的关键装置。
常见的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和冷库等。
冰箱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冷凝器外,使冷藏室内温度降低。
空调则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带走,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冷库则利用制冷设备将空间内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用于食品的储存和保鲜。
五、制冷效率制冷效率是衡量制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制冷效率通常用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来表示,即单位制冷量所需的功率。
COP越高,表示制冷设备的能效越高。
提高制冷效率可以通过优化制冷循环、选择高效制冷剂和改进设备设计等方式来实现。
六、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家用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等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新鲜的食品。
制冷技术入门知识点总结

制冷技术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原理1. 制冷效应制冷效应是指通过外界的助力,把热能从低温的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转移到高温的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有几种使物体变凉的方法,如蒸汽凝结、蒸发冷却、压缩膨胀等,就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2. 理想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四个基本过程组成: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这些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进行,从而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的物体或系统中移开的目的。
二、常见制冷设备1. 制冰机制冰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它是用来冻结水或其它液体的设备,将液体冷冻成固体状态,从而实现冷却的目的。
2. 冰箱冰箱是一种家庭电器,用于储藏食物和保鲜食物。
它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往复运动,将室内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
3. 空调空调是一种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的设备。
它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配合制冷剂循环工作的方式,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4. 制冷舱制冷舱是一种用于运输食品、药品、化工品等易变质品的车辆或设备,它通过制冷系统的工作方式,将舱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货物的保鲜和保质。
三、制冷剂1. 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起着传递热量和吸收热量作用的物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氯氟烃等。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性能等因素。
2. 制冷剂的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循环起到传热、吸热的作用,是制冷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
一般来说,制冷剂需要具备一定的蒸汽压、凝固点等性能参数,才能满足制冷系统的工作要求。
四、制冷系统1. 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组成。
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工作,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实现对物体或系统的制冷效果。
2.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将制冷剂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并将制冷剂喷射到蒸发器中,实现对空气或物体的制冷效果。
制冷设备入门知识点总结

制冷设备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制冷设备的基本原理1. 制冷循环制冷设备通常采用制冷循环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循环一般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组成。
工作过程分为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通过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可以将热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制冷。
2. 制冷剂制冷设备中使用的制冷剂是实现制冷循环的关键。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R134a 等。
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环保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3. 制冷负荷制冷设备的制冷负荷是指需要被移除的热量量。
制冷负荷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温度、使用场所的受热面积、使用条件等因素。
制冷设备的制冷量必须大于等于制冷负荷。
二、制冷设备的分类1. 压缩式制冷设备压缩式制冷设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冷设备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将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再通过节流装置使其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2. 吸收式制冷设备吸收式制冷设备利用吸收剂对制冷剂进行吸收和释放热量的原理来实现制冷。
其工作过程包括吸附、升温、冷凝和解吸四个过程。
3. 吹风式制冷设备吹风式制冷设备是通过风扇驱动空气流动,利用空气流动带走热量的原理来实现制冷。
其工作原理类似风扇和空调的结合,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冷藏、冷冻设备。
4. 热电制冷设备热电制冷设备是利用热电材料在电热作用下产生冷热效应的原理来实现制冷。
由于热电材料在加热或制冷时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快速的响应速度,所以在一些小型制冷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5. 电子制冷设备电子制冷设备是通过半导体材料的P-N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Peltier效应来实现制冷的设备。
具有结构简单和无运动部件的特点,因此在一些需要静音和紧凑结构的场合被广泛应用。
三、制冷设备的选型及应用1. 制冷设备的选型根据制冷负荷大小、应用场所要求、环境温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制冷系统基础名词解释

制冷系统基础名词解释制冷系统基础名词解释制冷系统是指一种利用热力特性制冷的系统。
制冷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和商用设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制冷系统,以下是一些基础名词的解释。
1.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用于将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
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它会从低温蒸发,将热量从室内空气吸收并释放到室外。
蒸发器通常是一种互相关联的管子,有许多通道,使制冷剂能够通过。
2. 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用于将制冷剂从气态转化为液态。
当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后,它会通过管道并与外界的冷却介质接触,例如室外的空气或水。
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会下降,最终冷凝成液体,从而回到制冷循环之前的起点。
3.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用于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
压缩机使用电力或机械力将制冷剂压缩,使其变成高温高压气体。
这使得冷却效果更好,并且可以传输到蒸发器,以完成制冷循环。
4. 制冷剂制冷剂是用于制冷系统中的化学物质。
制冷剂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氨、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
制冷剂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制冷系统的有效性以及环境和健康的安全。
5. 膨胀阀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用于在制冷循环中调节制冷剂的流速。
它是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一道闸门,确保制冷剂以适当的速度进入蒸发器,并最终使制冷剂通过从低温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来实现冷却。
6. COPCOP是衡量制冷系统效率的指标。
COP代表每耗电一度所获取的制冷效果,因此,COP越高,制冷效率越高。
COP是制冷系统设计和维护的一个关键方面。
7. 空调制冷循环空调制冷循环是一个具有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四个主要过程的制冷系统。
它通过使制冷剂的物理运动改变其压力和温度,以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并最终将其释放到外界,实现制冷和空调的效果。
总结制冷系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理解和掌握基础名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制冷系统,并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制冷系统是一种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至另一个区域的技术。
它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制冷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常见的制冷剂。
一、工作原理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热量自高温区域自发地流向低温区域。
制冷系统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件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其基本工作流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 蒸发器: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其内部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收外部环境的热量。
当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2. 压缩机: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后,通过压缩机被压缩并提升其温度和压力。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其作用是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3. 冷凝器: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使制冷剂冷却并转变为液态。
冷凝器通常采用散热器或冷却水循环来散热,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4. 膨胀阀:制冷剂经过冷凝器后,进入膨胀阀,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降低,进入蒸发器重新循环。
二、主要组成部分制冷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2. 冷凝器:通过散热器或冷却水循环,使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并转变为液态。
3. 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将高压液态制冷剂转变为低压液态制冷剂。
4. 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收外部环境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5. 制冷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起着传递热量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氨、二氧化碳等。
三、常见的制冷剂1. 氟利昂(Freon):氟利昂是一类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然而,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氟利昂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2. 氨(Ammonia):氨是一种具有优良制冷性能的制冷剂,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它在工业制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使用时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机械或其他手段将其中一系统中的热量转移至另一系统中的技术。
制冷的原理是通过创造低温区使得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最终使得低温区的温度降低。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础知识,包括空气制冷和液体制冷。
1.空气制冷:空气制冷是常见的一种制冷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将空气进行压缩或膨胀,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空气制冷的循环包括压缩、冷却、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首先,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至低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通过节流阀膨胀器将高压液体膨胀为低温低压液体。
最后,通过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
2.液体制冷:液体制冷是利用液体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制冷的方法,常用的液体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液体制冷的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自液体转化为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
然后,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接下来,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至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进入蒸发器循环。
3.制冷循环中的关键设备:a.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的设备。
b.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为高温高压液体的设备。
c.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的设备。
d.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的设备。
4.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放热。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热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5.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设备、冷藏设备、工业制冷等领域。
其应用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冷冻等。
总而言之,制冷技术是一种将热量从高温区传递至低温区的技术。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工作原理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 蒸发器,扩散阀
基础知识
选择制冷剂,能效比与能源消耗,维护和保养, 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工作原理 基础知识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 压缩机 冷凝器 制冷剂 蒸发器 扩散阀
选择制冷剂 能效比与能源消耗 维护和保养 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蒸发冷凝循 环系统。还将探讨制冷剂的选择、能效比与能源消耗以及制冷系统的维护和 保养。让我们开始吧!
工作原理
1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
制冷系统的核心是蒸发冷凝循环系统,通过 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循环流动来实 现制冷效果。
扩散阀
扩散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能够在蒸发器和冷 凝器之间形成合适的压力差。
制冷系统的运行原理
1
冷凝
2
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却成高压液体。
3
蒸发
4
低压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热变成低压蒸 发汽体。
压缩
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 体。
膨胀
高压液体通过扩散阀过渡到低压状态, 形成低压制冷剂。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2 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关键组件,负责将制冷 剂压缩成高压气态,使其能够释放热量。
3 冷凝器
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 液体,释放热量到外部环境。
4 制冷剂
制冷剂是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常见的制冷 剂包括氟利昂和氨气等。
基础知识
1 制冷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对于制冷系统的性能和环 保性都非常重要。
1
制冷系统的基础知识

制冷(制热)系统
结构: 完成制冷循环的四个关键部件:压缩
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是每种空 调器所共有的。具体由压缩机、消音器、 电磁四通阀、冷凝器、过滤器、毛细管、 阀门、管接头和接管螺母、分流器、汽液 分离器、管路等组成。
制冷系统的组成
1. 压缩机 一般分为旋转式,往复式和涡旋式压缩机,都
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室内风量增加, 冷凝器加大 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室内风量减小, 冷凝器减小,追加冷媒
制热工况
• 吸气温度-蒸发器出口温度
参考值:0℃~2℃ 吸气温度过高,会引起排气温度上升; 反之,吸气温度低于蒸发器出口温度,则说
明液态冷媒没有在蒸发器中充分蒸发,能力下 降;
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加冷媒; 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放冷媒。
制冷循环的变化
影响空调系统性能的因素有:
• 冷凝温度(高压) • 蒸发温度(低压) • 过冷度 • 吸气温度 • 热交换和压力损失
冷凝温度(高压)变化
冷凝器放热性能好,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情 况下同环境温度的温差较少,就会在冷凝温度 较低(高压较低)的状态下取得平衡 。
决定放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有: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1.3制冷量常用单位换算
•1kcal/h=1.163w •1w=0.86Kcal/h •1USRt=3024kcal/h=3.517kw
•1P≈2.5kw(家用空调) ★
•注:1美制冷吨就是使1短吨0℃的水在24h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常用冷负荷单位换算介绍
焦耳(J)
千瓦.小时 (kg.h)
3、载冷剂类型及常用载冷剂
1) 水:空调系统中常用,但只能做0℃以上的载冷剂。 2)盐水溶液:NaCl、CaCl2、MgCl2 3)有机物及其水溶液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
COP值和EER值
❖ 在ARI标准中,关于冬夏季循环效率提出了以下定义:
❖
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
湿度的概念
•湿度又称为含湿量,为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蒸汽质量。 单位:g/kg
•绝对湿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来计算,单位:kg/m3
•相对湿度:为湿空气中水气的分压与同温度、同总压下饱和空气中的水气分压之比。( %RH)
• 相对湿度是湿空气饱和程度的标志。相对湿度愈低,距饱和就愈远,该湿空气容纳 水气的能力就愈强。当相对湿度为100%时,湿空气中的水气已达饱和,该湿空气不再能 容纳水气,也就不能用途作干燥介质。绝对干空气的相对湿度为零。
1.5空气状态参数
•1.5.1空调系统表征空气的状态参数
•干球温度(DB)、湿球温度(WB)、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密度、压力
•1.5.2定义:
•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 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制冷原理

五,制热原理
• 1, 电加热,就是发热丝,室外机不启动。 • 2,热泵制热 • 四通阀:是热泵型空调的一个重要部件,是空调器 进行制冷和制热工作转换的换向阀,起改变制冷 剂流向的作用。 • 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器来加热室 内空气,空调器在制冷工作时低压制冷剂液体在 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内 放热冷凝。热泵制热是通过电磁四通阀换向,将 制冷系统的吸排气管位置对换。原来制冷工作蒸 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冷凝器,这样制冷 系统在室外吸热向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二,人工制冷的方法
•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1,利用液化气化的吸热效应制冷(蒸气制冷); • 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的冷效应实现制冷(气体膨 胀制冷); • 3,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冷;(热电制冷); • 目前,在制冷与空气调节技术中,蒸气制冷方法 占绝对优势。
三,制冷系统的四大件
• 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制冷系统 四大件) • 1,压缩机: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动力核心,将蒸发 器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到高温高 压的过热蒸气,然后排到冷凝器。 • 常用压缩机有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螺杆式 和离心式等。 • 2,冷凝器: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冷 凝成过冷的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发放 出热量,故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 R410A:主流中高温环保制冷剂,主要用于家用 空调,中小型商用空调(中小型单元式空调、户 式中央空调、多联机)、移动空调(汽车空调)、 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 冷等制冷设备。 • R22:对臭氧层有破坏、并且存在温室效应,是 当今使用最广的中低温制冷剂,主要用于家用空 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移动空调、热泵热水 器、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冷库、食品冷冻设 备、船用冷冻设备、工业制冷、商业制冷、冷冻 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
制冷系统组成及基础知识

四、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 蒸发器 • 冷凝器 • 压缩机 • 膨胀阀
制冷系统基本的组成部件
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 蒸发器
• 经节流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 经节流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 使被冷却物质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 使被冷却物质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 · V/T=常数 常数
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出: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力就越大。
显热、潜热、 显热、潜热、总热的概念
显热 :
是物质分子运动的能量 , 它可以通过温计 进行测量 .
潜热 :
是物质分子分离与重组放出 ( 吸收 ) 的热量 , 它不能通过 温度计进行测量 .
蒸发器
蒸发器吸收热量
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 冷凝器
• 在冷凝介质的作用下,使压缩机排出的过热饱 在冷凝介质的作用下, 和蒸汽冷凝为液态。 和蒸汽冷凝为液态。
冷凝器盘管
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 压缩机
• 制冷循环的核心,是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的动 制冷循环的核心, 力装置,使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保持低压, 力装置,使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保持低压,冷凝 器中制冷剂维持高温高压。 器中制冷剂维持高温高压。
膨胀阀
• 温控式膨胀阀 (TXV) • 控制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控制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 降低进入蒸发器制冷剂的压力. 降低进入蒸发器制冷剂的压力.
循环过程
•
•
在由管道将四部分连接成的密闭系统内, 在由管道将四部分连接成的密闭系统内,制冷剂 在这个密闭的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 在这个密闭的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 发生相态的 变化,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 变化,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制冷的 目的。 目的。 其工作过程是: 其工作过程是: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
制冷基础知识

常见形式有冷却排管和冷风机。
3 蒸发器
3.3冷却液体的蒸发器
类型
特点
满液式壳管蒸发器 传热面积大,沸腾放热系数较高;但需充注大量制 冷剂,且若采用能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如氟利昂 12),润滑油将难于返回压缩机
节流是压缩式制冷循环不可缺少的四个主要过程之一。 节流机构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对从冷凝器中出来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为蒸发压 力;
二是根据系统负荷变化,调整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的数量, 使蒸发器出口处保持一定的过热度。
2 节流机构
什么是过热蒸气 我们知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由液体吸热沸腾变为气体,在这个过程
利用制冷剂由液体状态汽化为 蒸气状态过程中吸收热量,被冷却 介质因失去热量而降低温度,达到 制冷的目的。
1. 制冷原理
1.2制冷系统四大部件组成: 制冷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器 蒸发器
1. 制冷原理
1.3 制冷循环过程
放热,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 冷却、冷凝成高温高压制冷剂 液体
膨胀阀节流, 得到低温低压 制冷剂
2 节流机构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a)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结构
b) 膨胀阀的安装与工作原理
1-平衡管接头 2-薄膜外室 3-感温包 4-薄膜内室 5-膜片 6-毛细管 7-上阀体
8-弹簧 9-调节杆 10-阀杆 11-下阀体 12-阀芯
2 节流机构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2 节流机构
2 节流机构
2 节流机构
制冷基础知识
上海冰山冷冻空调成套设备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提纲
本幻灯片内容主要针对XDX阀产品需要了解的制冷原理 而安排,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制冷原理 二、节流机构 三、蒸发器 四、结霜和除霜 五、分液器 六、其他问题
制冷系统基本知识

制冷系统基本知识制冷系统讲座一、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1、原理图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机构 D:蒸发器单位制冷量:q0=h1-h6 单位冷凝热量:q k=h2-h5单位消耗功:w=h2-h1` 制冷系数:EER=q0/w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是指将制冷剂经过一级压缩从蒸发压力压缩到冷凝压力的制冷机。
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40℃以上的低温。
普通的空调器都是利用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原理制造的。
2、基本组成部份: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毛细管)蒸发器制冷剂2.1 压缩机它的作用是将蒸发器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到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然后排到冷凝器。
●常用的压缩机有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螺杆式和离心式等等。
●压缩机有定容量压缩机和变容量压缩机。
定容量压缩机就是常见的定速压缩机,变容量压缩机包括变频压缩机和数码压缩机。
2.2 冷凝器它的作用是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过冷的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故要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不同制冷剂有不同的冷凝压力。
普通空调器冷凝器里面的制冷剂(R22)压力:标准制冷工况下一般在18 — 19 bar左右,过负荷工况下一般在22—24bar左右。
R407c的压力值一般为R22的1.06倍左右,R410a的压力值一般为R22的1.6倍左右。
2.3 节流机构普通空调常用的是毛细管,高档的空调器用电子膨胀阀。
制冷剂经过节流机构时,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份制冷剂会在节流的过程中闪发成为气体。
●节流过程中制冷剂的焓值不变。
●普通的家用空调器节流结束时大约有20%的制冷剂会闪发成气体。
制冷剂没有蒸发就闪发成气体降低了空调器的性能。
2.4 蒸发器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机构后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蒸发器是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
●普通家用空调器蒸发器里的制冷剂(R22)的蒸发压力在5.5-6.5bar左右。
二、系统匹配选压缩机选冷凝器选蒸发器估算制冷剂充注量匹配制冷系统不合格项目的整改●一般来说,新匹配一台空调器都有一个参考机型●新匹配机的性能指标对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制冷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制冷基础知识——制冷剂制冷剂的命名与标识制冷剂的标识符号由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和字母构成。
“R”是英语中制冷剂(refrigerant)的首字母,后面的数字则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按一定规则编写。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无机物制冷剂的符号是R7加上该物质的分子量的整数部分,例如氨的符号表示是R717。
▍氟利昂制冷剂:氟利昂的分子通式是CmHnFxClyBrz,其中,n+x+y+z=2m+2,简写为R(m-1)(n+1)(x)B(z)。
分子中含氯、氟、碳的完全卤代烃简称为“CFC”制冷剂,例如R12分子中含氢、氯、氟、碳的不完全卤代烃简称为“HCFC”制冷剂,例如R22分子中含氢、氟、碳而不含氯的卤代烃简称“HFC”制冷剂,例如R134a▍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简称“HC”制冷剂:a.饱和碳氢化合物,命名规则基本上和它的衍生物氟利昂一样。
例如:丙烷代号为R290:(分子式为C3H8,m=3,n=8,x=0,那么m-1=2,n+1=9);但丁烷代号为R600是个例外(化学式为CH3CH2CH2CH3);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字母a以示不同,如异丁烷代号为R600a(它的化学式为CH(CH3)3)。
b.非饱和碳氢化合物与他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的符号命名是先在R后面写上一个“1”,然后再按氟利昂编号规则书写“1”后面的数字,例如乙烯代号为R1150 (它的化学式是C2H4)。
c.环状有机物,是在R后面先写上一个“C”,然后按氟利昂的命名方法书写后面的数字。
如八氟环丁烷,它的化学式为C4H8,代号为RC318。
▍混合物制冷剂a. 共沸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混溶的单纯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这种混合物在固定的压力下蒸发或者冷凝时,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保持不变,气相和液相的组分也保持不变,就好象单纯的制冷剂一样。
其代号规定为在R后面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混合工质命名的先后次序编写,最早命名的共沸制冷剂就记为R500,以后依次为R501、R502、R5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