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总结

构建 ·知识网络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则所产生的 配子一半正常,一半异常,如下图所示(仅列举一种情况):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序号 ③ ④
图谱
遗传方式
判断依据
常染色体隐性或伴 父母无病,儿子有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一定是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或伴 父母有病,儿子无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一定是显性遗传
构建 ·知识网络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序号 ⑥
图谱
遗传方式
判断依据
非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母亲有病,儿子
(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无病,非伴 X
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染色体隐性遗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传
构建 ·知识网络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2)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在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中, 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 而竖直下降出现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l次,而竖直下降出现1次 的为有丝分裂。
(3)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或核DNA分子数与分裂前 相等的为有丝分裂;减半的为减数分裂。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2.2《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要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2.2《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要点

知识要点梳理 一、萨顿的假说 1.内容 基因是由 染色体 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 染色体 上。
2.依据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表解
如下: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传递中 的性质
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 过程中,保持相对 稳定的 形态结构
存在 体细胞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 ;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 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 互不干扰 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彼此 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萨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假说 是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6.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学习目标:1.了解萨顿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平行关系的假 说。
2.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学会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释孟德尔的遗传规 律。
重点与难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 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3)运用类比推理的方 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论 据。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节主攻要点
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 因。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 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剖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剖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汇总考点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及数量变化2.联会和四分体(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图中的a和b(b′)、a′和b(b′)等。

(2)曲线模型:考点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2. 比较与判断染色体、DNA的变化模型4. 减数分裂中据细胞质分裂情况判断细胞名称5.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分析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

(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

例如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6.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三看识别法(1)以上判别方法仅适用于二倍体生物。

(2)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以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以非同源染色体存在。

(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是否有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或数目变化,有变化即为减数分裂,无变化则为有丝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始终存在着同源染色体,而减Ⅱ则无同源染色体。

萨顿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考点三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般 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从图中看出一个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DT,Dt,dT和dt四种精子,而正常的减数分裂只能产生四个两种类型的精子,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精子。

故选B。

小提示: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结合图中四个细胞的基因型进行分析。

2、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答案:A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S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均满足甲乙两图中表示的2组染色体组和2N对同源染色体对数;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图丁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精细胞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B错误;C、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D正确。

故选D。

2、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A.0B.1/9C.1/3D.1/16答案:B分析:分析系谱图可知:父母均无病,但却有一个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父母均为杂合子。

由于3和4是异卵孪生兄弟,所以他们是AA的概率各为1/3,Aa概率各为2/3,故均为AA的概率是1/3×1/3=1/9,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小提示:3、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Ⅱ-1的母亲不一定是患者B.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C.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D.Ⅲ-3和正常男性婚配生下的子女一定不患病答案:A分析: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隐性遗传病,女性患病,其儿子必为患者。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章概要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章概要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本章概要
本章共分为三节内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要经过减数分裂,以保证生物体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节中要重点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与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基因在染色体上”通过萨顿假说,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实验得以证明。

“伴性遗传”一节通过分析人的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证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

学习策略
我们在学习“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时,要运用辨析比较法,注意其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抓住细胞核内染色体变化(复制→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这条主线,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理解减数分裂过程的实质。

通过受精作用精卵结合的特点,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通过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关系,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进一步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通过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进一步掌握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性,并学会应用此规律解答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减数分裂1、定义: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特殊的体细胞)→成熟生殖细胞(3)特点: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在睾丸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变形为精子)Ⅰ、间期(精原细胞)DNA复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间期相同)Ⅱ、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初级精母细胞)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交换部分片段。

(又称四分体时期)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下两侧。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Ⅲ、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次级精母细胞)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②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四个精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点:①相同点:形成过程与精子基本相同,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卵细胞。

②精子的形成场所在睾丸,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在卵巢。

③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成两个极体。

④精子的形成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的形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⑤精子形成需要变形,卵细胞形成不需要变形。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汇总大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汇总大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

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

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

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 n。

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 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体C.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答案:D分析: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据图可知,s基因位于M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含有M的个体同时含有s基因,即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灰色,雌性个体不会含有M,只含有m,故表现为黑色,因此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A正确;B、含有M s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基因型为M s M s的个体需要亲本均含有M s基因,而两个雄性个体不能杂交,B正确;C、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为XM s、M s0 .Xm、m0,子一代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雄性个体为1/3XXY’(XXMsm)、1/3XY’(XM s m),雌蝇个体为1/3XXmm,把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分开考虑,只考虑性染色体,子一代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4X、1/40,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含有X,子二代中3/4XX、1/4X0;只考虑常染色体,子二代中1/2M s m、1/2mm,1/8mmX0致死,XXmm表现为雌性,所占比例为3/7,雄性个体3/7XXY’(XXM s m)、1/7XY’(XM s m),即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由1/2降到1/4,逐代降低,雌性个体所占比例由1/3变为3/7,逐代升高,C正确,D错误。

新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高考复习知识点详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高考复习知识点详解与例题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概念内容:课本16页2、分析:①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由原始的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发生。

②特点:细胞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③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知识点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2、精子的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

注意:(1)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

(2)大量的精原细胞由有丝分裂产生。

(3)精原细胞未进行染色体复制时,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与体细胞相同。

3、联系选修3《胚胎工程》复习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的三个阶段:选修3课本61页4、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要求掌握:(1)具体过程;(2)各时期细胞图像;(1)具体过程: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完成DNA(染色体)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内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但此时染色体应呈现染色质细丝状态,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精原细胞改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间期复制后的染色质细丝开始超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形态。

细胞内开始由复制后移向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同时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伴随染色体形态的形成,细胞中出现联会现象。

联会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①减数分裂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③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图示:①1与2,3与4分别属于同源染色体;②1、3,2、4,1、4,2、3分别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1 2 3 4注意:判断同源染色体不能看颜色,应看形态。

颜色表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因为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叫做四分体。

注意:A、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B、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四分体。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1.基因的定义: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单位,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可以理解为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

2.染色体的定义: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细长线状结构,包含了遗传信息的全部或部分。

人类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对是一样的,称为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中,其中一根来自父亲,另一根来自母亲。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世代交替中,染色体通过有丝分裂等方式复制,从而使得基因得以传承。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组合,这样可以实现基因的重新排列和多样性的产生。

4. 基因位点:基因位点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

同一个基因位点上可以有多个等位基因(allele),这些等位基因决定了基因在个体中的表达差异。

5.转座子:转座子是一类能够自由移动到宿主染色体上的DNA片段。

转座子在染色体间移动时,可能会影响基因的位置和顺序,从而引起基因组结构的变化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6.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指的是染色体内的基因组结构发生改变。

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形式。

这些变异可能会导致基因的异常表达,进而引起遗传病等疾病。

7.染色体显性和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表现出显性或隐性遗传方式。

显性基因是指只需一个等位基因即可表现出来的性状,而隐性基因需要两个相同等位基因才能表现。

8.染色体与遗传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的不同区域上的基因决定了不同的遗传性状。

例如,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一些与性别相关的特征。

9.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染色体上的任何一个位置,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总而言之,基因和染色体是遗传学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序列,负责控制个体的遗传性状。

染色体则是遗传物质的细胞核载体,容纳了基因并在细胞分裂时传递给下一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

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D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 B X B YY,而基因型为AAX B X 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该细胞的亲本AaX B 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

故选D。

小提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考生要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

2、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验证,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的推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答案:C分析:假说-演绎法是指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类比推理法是指将未知的和已知的作比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理并得到结论。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作者:————————————————————————————————日期: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减数分裂1、定义: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特殊的体细胞)→成熟生殖细胞(3)特点: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在睾丸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变形为精子)Ⅰ、间期(精原细胞)DNA复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间期相同)Ⅱ、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初级精母细胞)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交换部分片段。

(又称四分体时期)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下两侧。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Ⅲ、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次级精母细胞)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②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四个精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点:①相同点:形成过程与精子基本相同,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卵细胞。

②精子的形成场所在睾丸,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在卵巢。

③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成两个极体。

(新教材人教2019版必修2)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填空版+背诵版)

(新教材人教2019版必修2)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填空版+背诵版)

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梳理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1.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 次,形成 个子细胞,子细胞与母细胞染色体数 。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 次,细胞分裂 次,形成 个子细胞,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

进行 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 哺乳动物精子形成场所是 的 中,卵细胞形成场所是 。

3. 精(卵)原细胞通过 分裂增殖,通过 分裂形成精子(卵细胞)。

4.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 ,另一条来自 ,形状和大小 ,减数 分裂中能 的两条染色体。

如图A 中的 ,图B 中的 。

辨析: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是/不是)同源染色体。

X 、Y 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它们能联会,所以 (是/不是)同源染色体。

图A 中a 和a′、b 和b′叫做 ,a 和b (b′)叫做 。

5. 联会: 的现象叫做联会,如图A 中的 。

6. 四分体(二价体):联会后的每对 染色体因含有 条染色单体而叫做四分体。

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二价体)= 对同源染色体= 个着丝点= 条染色体 =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7. 交叉互换: 之间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的现象,如图C 。

交叉互换发生于 期。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子细胞精子形成过程──→变形卵细胞形成过程 (小) (大) (大) 、(小)9. 1个精原细胞→ 个精细胞──→变形 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 个卵细胞[ (需要/不需要)变形]+ 个极体。

10. 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减数分裂Ⅰ:[细胞中 (有/无)同源染色体]间期Ⅰ:主要特征是进行的复制,即完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

前期Ⅰ(又称时期):同源染色体,形成,四分体分布;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Ⅰ:四分体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两侧。

后期Ⅰ:分离,自由组合。

必修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复习总结

必修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复习总结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减少一半。

精子的形成部位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1)染色体与染色单体a.染色体的条数是以着丝点来计数的,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条染色体(如图中有4个着丝点,即有四条染色体)。

b.染色单体是细胞分裂剑气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完全相同的子染色体,这两条子染色体叫姐妹染色单体(如图中aa’、bb’、cc’、dd’)。

染色单体存在的时期是染色体复制以后至着丝点分裂以前。

c.非姐妹染色单体是指四分体中不在一条染色体上(即不共有着丝点)的染色单体(如图中a与b、a’与b’、c与d、c’与d’)。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a.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如图中1和2、3和4)。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形成四分体后再分离。

b.四分体特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c.非同源染色体:除了同源染色体,任意两条即为非同源染色体(如图中1和3、1和4、2和3、3和4)。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基因和染色体是生物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1. 基因和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而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但在配子中,基因只有一个,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这是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这一观点可以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等实验证据得到支持。

3.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 伴性遗传也是基因和染色体的一个重要关系。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遗传性状或基因只存在于某个性染色体上,并随着该性染色体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可以通过一些口诀来记忆,例如“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高中生物教材或咨询专业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
(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出现姐妹染色
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都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
..............
(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暂时数加倍)
(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

★7、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1)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2)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五、受精作用的过程(课本P 25)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
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

(课本P 30)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合。

(课本P 30)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3、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见课本30页)
(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基因的表示方法
❖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AA ,Aa ,aa
❖ 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将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一同写出(性染色体大写,基因写在其右上角),如X W Y ❖ 若涉及到两对以上的基因时,则应先写常染色体基因,再写性染色体基因。

如AaX W Y
第3节 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2、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既存在于体细胞,也存在于生殖细胞。

性别决定方式:XY 型和ZW 型。

3、常见类型:(要记住)
① 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② 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 佝偻病
③ 伴Y 染色体遗传病: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④ ⑤ ★4、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 b 正常基因:X B
(2)患者:男性X b Y ,女性X b X b 正常:男性X B Y ,女性:X B X B X B X b (携带者)
(3)遗传特点:
①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是 隐 性基因; 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③隔代交叉遗传: 外公 → 女儿 → 外孙;母亲 → 儿子 → 孙女
④女病,父子病(女性患病,其父亲和儿子必患病)
⑤男正,母女正(男性正常,其母亲和女儿必正常)
★5、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
(1)致病基因X D 正常基因:X d
(2)患者:男性X D Y ,女性:X D X D X D X d (患病轻) 正常:男性X d Y , 女性X d X d
(3)遗传特点:
①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是 显 性基因; ②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③世代连续遗传(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
④男病,母女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为患者)
⑤女正,父子正(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
6、伴Y 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①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患者全为男性; ②父病子必病; ③父传子,子传孙
雌性:XX 雄性:XY (1)XY 型 (2)ZW 型 雌性:ZZ 雄性:ZW
★7、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参考优化设计26或74页)
第一步:判断是否为伴Y 染色体遗传(若患者全为男性,且父病子必病,则为伴Y 染色体遗传) 第二步:判断显隐性:
第三步:判读常、性染色体遗传
⑤“母病子必病”或“女病父必病”——必为伴X 隐性遗传
⑥“父病女必病”或“子病母必病”——必为伴X 显性遗传
第四步:不确定的类型:
(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X 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 显性。

注:若不会判断时,使用假设法(步骤:假设为某种遗传病—代入题目—符合,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8、求子代患病概率:在分析两对及两对以上的遗传病时,先单独分析每一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再运用乘法原理解题。

★9、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基因位置:(参考优化设计31页)
(1)正反交法:利用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正交和反交
①若后代表现型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后代表现型不同,则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2)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是否一致进行判断:
①若后代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3)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试验,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来确定基因位置。

亲本的性状及性别的选择规律: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的亲本为隐性性状(XX 或ZZ ),另一亲本 则选显性性状。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无中生有为隐性)
隔代遗传——隐性 ②已知为隐性遗传时,若“母病子正常”或“女病父正常”——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 ①双亲正常女儿病——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④已知为显性遗传时,若“父病女正常”或“子病母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 ③双亲患病女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