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欧洲:斯巴达的骑士教育除身体和战斗技能训练外,稍 加文化教育——咏诗。雅典教育则演化为三科(文法、 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 称“七艺”。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主义个别教学。 1. 教学内容、方法都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如《论语》载·樊迟问孔子“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子忿然曰:“吾不如老圃”,迟走后,子对其他学 生说:“小人哉,樊须也。”并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 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 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 教育(13、14世 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 现开始)
01
04
科学民主的呼 声不断高涨。
03
文化特别是自然科 学得到很大发展。
02
生产力发展迅速,大机器 生产促进生产率迅速提高。
资本主义社会 的几个特点: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01 学 校 教 育 逐 渐 普 及 。
03
普及教育主张最早出现于孔子的
“有教无类”。提出交少许学费就
可入学。他说:“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最早创办私
学)。古雅典梭伦提出:“父亲有
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02
14—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意
大利和大西洋沿岸的英、法等地,
欧洲中部的德国等地工场手工业和
商业迅速发展,城市也发达起来,
剌激航海业——国际贸易和掠夺殖
民地的发展。
1
神话起源:教育由人格化的神创造,教育要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 于天。
2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思维导图
பைடு நூலகம்
四书五经
对比
教会学校:七艺:三科+四学 骑士学校:七技
2
永恒性
历史性
民族性
社会属性:
生产性 长期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
不平衡性
教育的功能
1
按照作用对象 按照作用方向 按照呈现形式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显性功能 隐藏功能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下)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发展
神话起源说
朱熹最早提出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古印度:宗教教育
古希腊:
斯巴达:尚武 雅典:尚文
封建社会
西汉:太学,鸿都门学;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二馆
近代教育 20世纪以后
宋元:书院 明清:1905年废除科举 国家重视、干预教育、公立教育崛起 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世俗化:与宗教分离 教育精制化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现代化 终身化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上)
教育概述
“教育”的由来
孟子《孟子·尽心上》最早提出 许慎《说文解字》最早解释
教育的定义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者:主导作用
教育的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主体作用
教育影响: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中介
教育的本质及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利托尔诺、沛西能 正式提出 孟禄 米丁斯基、凯洛夫 最科学
口诀:本能生利西 心理仿孟禄 米凯爱劳动
原始社会 古代社会
教育在生产劳动中进行。教学内容单一,不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夏:庠、序、校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五经” (即《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 特别是“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 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 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 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
中国-----3明代以后
• 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不 仅社会思想收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 造性也被遏制,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 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含义★ ★ ★
•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 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 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
• 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 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 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 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 实践活动。
没有港湾,与外界交流不便利。 • 人口:奴隶30万人,公民3万人 • 教育:国家控制
• 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通过严 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 练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
• 斯巴达的妇女也要接受军事训练。
第一阶段:7-----18岁
• 住在国家教育场所 • 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
物生存竞争的本 本 是教育的基础; 了 种 族 发 展 的 需 要 。的
质 人 社
区 类 会
别 教 性
, 育 和
忽 活 目
视 动 的
性。
心理起 源论
孟禄(美)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 忽视了人的主观
无意识模仿。
能动性。
劳动起 源论
马克思主义

教育产生与发展第三讲

教育产生与发展第三讲

第三讲教育是如何演变的?——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教育是否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教育是否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一)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首倡,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

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

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

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

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的动物。

按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

(二)心理起源论美国学者孟禄(1869-1947)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

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

(三)劳动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 -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教育产生的条件:自觉意识语言经验社会活动二、教育的发展(自身的特点)1.原始教育:非独立性:与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原始性:内容、方法、目的同一性:原始状态的机会均等2.古代教育(以使用青铜器、铁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农业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学校学校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体脑分工的出现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学校的产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奴隶社会:施教机构的出现《孟子》:“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第一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与文化
(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文化对教育目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如我国古代同时代的思想家 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哲学)观,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就存在着差 异。孟子从“人性善”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保存人善良的本 性,主张“存心养性”,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荀子从“人性恶”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根除人不良的本性, 主张“化性起伪”,说:“涂之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教育与文化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1、保存和传递文化的功能
任何一种社会文化要想传承下去、要想使其富有 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教育途径把这种文化转移到人的 载体之上,使之成为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内容 和手段。这样,文化才能在现实社会中显示出它的价 值与活力。
2、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具有 创造能力的文化人来实现的。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生 活实践的结晶。文化的创造源于文化的主体——人。 教育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把人类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使受教育者具备创造和更新文化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并造就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
3、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和德育的内容
教育与政治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 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 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董仲舒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2、教育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形成政治舆论服务于
农 业
1950年 1970年
工 业
1950年 1970年
服务业①
1950年 1970年
美 国 法 国 西 德 英国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教育是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

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划分为几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之后的世界教育。

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特点都是可以从阶级性、与劳动是否结合、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区别。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古代分离到近代融合。

在古代产生了学校,在近代产生了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在近代普遍实施,在古代教育表现为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在现代教育表现为多元性、民主化。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中国孔子及其教育思想第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第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第三,启发诱导的原则;第四,学思结合的方法;第五,谦虚笃实的方法;第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性起伪(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沙在聂中与之俱黑”教育的作用《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国军命,教学为先”。

教学原则第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第二,预时孙摩原则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

第三,长善救失原则第四,启发诱导原则。

——“道而弗牵,強而弗抑,开而弗达”第五,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局学”第六,“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第七,论教师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古希腊三大哲学家)1、苏格拉底“产婆术”一种教学方法,也称问答法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不断提问,承认无知)第二部:助产;(不断提问,帮助理解)第三部:定义;(归纳定义)2、柏拉图《理想国》(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理想国》三大教育经典著作。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生活简单粗糙,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教育机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耕作和畜牧,社会结构逐渐复杂,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制度和机构,以培养下一代的能力和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的兴起导致人口迅速增加,社会分工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系统的教育机构来培养下一代。

古代的农耕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都建立了特殊的教育机构,培养农耕技术和知识,同时也出现了印刻文书、制定法律等需要受过教育的人才。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西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希腊有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创建了一系列的教育学说,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在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中,公共教育机构开始兴起,为贵族子弟提供教育,同时也出现了私塾和家庭教育,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掌控,教会成为了唯一的教育机构。

教会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垄断导致了教育的僵化和保守,追求宗教信仰和道德教化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带来了对人文主义的重新追求,人们渴望自由思想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始向世俗化转变。

近现代的教育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对教育需求的增加,为了适应新的职业需求,教育开始注重技术和实用知识的培养。

同时,普及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国纷纷推动普通教育制度的建立,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除了基本教育外,还出现了各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如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的出现,使得教育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总的来说,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反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价值观的塑造和国家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从教育的起源和演变,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展示教育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的起源与演变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

原始人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将生存所需的技能、价值观和文化传递给后代。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教育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早期的农业社会中,父辈将农业技能传授给子孙,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农民。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专业分工的出现,工匠们开始设立学徒制度,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辈。

进入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教育开始成为国家的政策,并且逐渐形成了现代教育体系。

普及教育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从而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人民的整体素质。

另外,现代学校的建立也为知识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变革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 技术融入教育: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提供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2. 重视终身学习: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终身学习成为当务之急。

教育制度应提供人们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机会,以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 强调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往往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存在局限性,现代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的发掘,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作业、实践能力考核等。

5. 紧密关注社会责任和全球意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现代教育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

第八讲—第十二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产生(起源)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而人类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恩格斯:人类出现于200万年以前,也就意味着教育有200万年历史。

对于教育的产生,学术界有四种观点:A、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法】):教育起源于动物界植物界普遍存在的本能活动、遗传特性。

观点:教育是某种现象的复制(遗传)。

例子:小鸭子从会凫水。

缺点:否认教育的社会性。

B、心理起源论(孟禄【美】):生物界不存在教育,但存在于动物界。

观点:动物有心理模仿功能。

例子:大猩猩经过练习后会做算术题。

缺点:不承认教育的社会性,否认教育的目的性。

C、劳动起源论(米定斯基【苏】):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

当人把石头做成第一把刀子。

观点:劳动当中,人积累起经验并传播推广。

例子:人类学会使用工具,知识并加以传播。

缺点:中国学术界认同这种看法。

D、交往起源论(叶澜【中】):人类的教育现象并不直接产生于劳动当中,而产生于在劳动当中人们以语言为媒介,交往活动当中产生。

观点:教育产生于交往当中。

例子: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交往。

缺点:很多人赞同,但是劳动起源论被承认的范围更广。

二、教育的发展三大发展阶段:A、原始教育形态:1、原始社会中的教育,都属于原始教育形态。

2、在原始社会学校出现以前的教育(教育泛华、没有专门化。

)特点:1、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

(原始公平)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内容方法极为简单粗糙原始。

(口耳相传)B、古代学校教育形态:(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2、西方古代学校教育)恩格斯:文明的出现就是古代的开端。

(文字出现公元前3-4000年)出现专门的学校(教育专门化)。

产生于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埃及。

中国:孟子:学校,夏曰庠,商曰序,周曰校。

学三代共有之。

埃及:宫廷学校:为贵族子女培养建立(培养统治阶层)、寺庙学校:为宗教培养接班人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从古代一直到二十世纪初)①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7/10/2014
30
•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 “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 枪、下棋、吟诗。 • 欧洲封建社会的僧侣教育和骑士教育都脱离生产 劳动,为封建地主统治阶级服务。
7/10/2014
31
4.资本主义教育
• 14世纪以后,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并很快发展 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他们的经济利益 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旗帜, 掀起了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 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 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 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 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 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 被称为“人文主义”。
• 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10/2014
25
2)西方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
•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 的教育体系。 • 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 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 教育目的: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 和商人。 • 教育内容:三艺(哲学、文法、修辞)
7/10/2014
10
• (三)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中介) • 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沟通作 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科书 • 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
7/10/2014
11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 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教育 活动系统;
7/10/2014
38
樊迟问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最早的岁月。

教育既是一种传承与发展文明的方式,也是培养人才、提高社会整体素质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分析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从野蛮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人们渐渐意识到知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人类社会初期,教育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父辈教育子辈,长者传授经验和知识给后辈。

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简单,但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教育理论和方法。

古代文明社会的兴起,如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提出了关于教育的思想,并建立了学院和学派,成为教育的重要源泉。

在中国古代,孔子被尊为教育的圣人。

他提出了“教育无状,随性而达”的教育观念,主张培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著名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家,如儒家、墨家、道家等,它们的思想和实践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开始逐渐形成专门的机构和体系。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出现了最早的综合性学校,如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学派。

这些学校提供了系统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

在中国,秦朝的六艺制度为后来的阶级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些教育体系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更加迅猛。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公共教育制度逐渐建立,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和投入不断增加。

同时,教育思想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如德国教育家佛罗贝尔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体验式教育理论等,都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证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目录
一、教育的起源说
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起源说
理论
代表观点
地位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神创造的
最古老的观点,非科学的 朱熹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 的生存本能活动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 识的模仿
教育起源于劳动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观点, 但否定了动物与人的区别
谢谢观看
古印度 宗教教育
古埃及 以僧为师 以吏(书)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 军事训练与政治灌输
雅典 和谐发展的教育
春秋战国 汉代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孔子)
罢黜百家,教育体系

国 隋唐

宋朝

清朝末年
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 减为“四书”“五经”

教会学校
西
中世纪

骑士学校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
非生产性
近现代教 育
新特 点
20世纪以 后的教育
现代 教育 的发 展趋 势
教育的发展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 现代化。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三、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 )受教育者(学习者) 所谓学习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的责任和接 受教育影响的人。广义的学习者指任何人。狭义 的学习者,指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那些人。
(二) 教育者
所谓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 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广义的教育 者指任何人。狭义的教育者,指具有一定 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许慎《说文解字》)
2、西方“教育”概念的词源 英语、法语、德语中的“教育”一词,都起源于拉 丁文“educare”,该名词是由动词“educere” 转换 来的,其前缀“e”有“出”的意味,词根“ducare” 的意思是“引导”,合为“引出”。
中国的“教育”有“外铄”的渊源
西方的“教育”有“内发”的传统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溯源 二、教育的概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本质 三、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溯源
1.中国古代: 甲骨文
字义理解
“修道之谓教”(《中庸》);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
“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学记》);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 上》)最早将“教”和“育”合为一体;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几种教育起源说
1. 生物起源说: (法)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 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在人类产生以前,教育 早就在动物界中存在了,他把生物竞争的本质说成是教 育的基础。 ( 英)沛·西能 在《教育原理》中指出,“教育是扎根 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几种教育起源说
2. 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对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争论 ,进一步引发
了学术界对“劳动创造了人类”这一命题的争论: 既然劳动是人类区别与猿的特征,那么,只有人 才会劳动(有了人,才会有劳动),猿是不可能从事 劳动的。 这样来分析的话, “劳动创造了人类”这一 命题就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 : 究竟是谁在人类出现之前就进行劳动,并因此 而创造了人类 ? 是猿还是人? 若是猿,它是不能 劳动的; 若是人,这样的人从何而来 ? 又是怎样 产生的?
■教育的“交往起源说”
◆ 劳动是在人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人与“物” 的相互作用; 而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活动,是 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因此,劳动不可能成为以人对人身心 的影响为直接目标的教育的形态起源(原型)。 ◆交往活动蕴含和具备了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双方、 内容、媒介等) 。当交往的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以传 递经验、影响人的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时,交往活动就 转化为教育活动。 交往活动是教育活动的原型,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 殊形式。
◆在专门机构内进行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 ◆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非制度化教育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相对立 ■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出现了分科教学 ■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对象: 局限于贵族阶级子弟 ◆教育目的: 培养统治人才,造就国家 机器的操纵者和维护者 ◆教育内容: 核心内容是“统治术”, 即治人之术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在多种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的理论观点 中,“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劳 动起源说”)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学界,是一种 有着广泛影响的观点。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最早由前苏联教育家 米丁斯基提出,它是从“劳动创造了人类” 这一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的 结论。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中国解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西方解释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者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者所施加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水平都得到发展,以符合整个社会从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符合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二)教育的定义从内容上看,人们是从社会的角度、个体的角度、兼顾社会和个体角度下的定义。

1.社会角度来定义(1)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三合力)(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

注意: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的区别在于有无计划性。

(3)更狭义的教育:是指德育(因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育)。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3.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生物起源说提出人:立托尔洛、沛.西能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缺点: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完全否认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否认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二、心理起源说提出人:孟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缺点:把无意识模仿等同于教育,无视教育的有目的、有意识,否认教育社会性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简答)1、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为了使年轻一代更好发展,必须有教育的传递生活经验3、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才产生了手、脑。

语言和教育内容4、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四、教育的发展概述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范畴2、教育的历史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3、采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尺度把教育划分为: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五、原始教育形态(1.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手段方法单一六、古代学校教育1.奴隶社会教育(1)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2)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教育内容是“六艺”(3)欧洲奴隶社会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1> 斯巴达教育:教育内容几乎都是军事体育训练<2> 雅典教育:教育内容有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4)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脱离生产劳动2、封建社会教育(1)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1> 不仅有阶级性,还有等级性,例如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性) <2> 教育内容是儒学、教育方法是死记硬背、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育<3> 教育脱离生产劳动(2)欧洲封建社会教育<1>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僧侣,教学内容是“七艺”——“三科”“四学”<2> 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3、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简答)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政治发展,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七、现代学校教育(简答)1、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1)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2)作为现代教育,两者也有共同点2、工业社会的教育与知识社会的教育(1)工业社会教育特征: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2)知识这会教育特征: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1、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简答) (1)教育的生产性(2)教育的科学性(3)教育的世俗性(4)教育的国际性(5)教育的终身性(6)教育的革命性八、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定位(选择) 1、当代中国教育,是指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教育,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2、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中国便开始了现代教育九、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选择、填空)1、2009年全国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我国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十、当代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简答)1、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根据《教育规划纲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为(简答):(1)优化发展(2)育人为本(3)改革创新(4)促进公平(5)提高质量3、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简答) (1)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2)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4、《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简答):(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6)发展继续教育(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5、《教育规划纲要》明确6项改革任务(简答) (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2)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3)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4) 改革办学体制(5) 改革管理体制(6) 扩大教育开放6、《教育规划纲要》明确6项保障任务(简答)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保障经费投入(2)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3) 推进依法治教(4) 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5) 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练习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劳动2、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立托尔洛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生物起源论3、美国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心理起源论4、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多方面发展教育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军事体育教育6、古代社会教育是指()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7、学校最早出现于() 中国8、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的社会是() 奴隶社会9、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是()()() 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10、按照生产力标准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而按照生产关系尺度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 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11、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 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2、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3、现代学校教育包括两种国家形态()(),以及两种历史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工业社会;知识社会14、当代我国教育是从()开始,其历史定位是() 新中国建立;现代教育15、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基本(),进入() 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6、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答) 第一,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第二,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老一代向新一代传递生活经验第三,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劳动产生了手、脑、知识第四,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17、原始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简答)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第二,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第四,教育手段方法单一18、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答) 第一,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第二,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第三,古代学校教育有阶级性、等级性第四,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第五,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19、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简答)第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第二,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第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第四,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第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六,发展继续教育第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第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20、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哪些(论述)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为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从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分为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但是作为现代教育,两者也有共同点工业社会的教育具有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的特征知识社会教育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的特征所以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生产性——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科学性——教育发展要依靠科学指导、世俗性——国家加强干预、国际性——教育无国界、终身性——教育贯穿人类一生、革命性——教育要不断变革21、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论述)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北京猿人的小孩是属于群体的,教育小孩是群体 共同的责任。
❖ 打造石器是对小孩教育的第一课。他们带着小孩 到河滩上去。遍河滩的石块,哪一种适合打制工具, 孩子起初是不会去考虑的,他们于是指给孩子们看, 说打制工具要拣那坚硬而又光滑的砾石。还要用一 块大的平石作砾砧,才能敲出刃口和锥尖来。孩子 经过多次试验,果然不错,这就变成了他自己的经 验。
❖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为人类社会 所特有,不能与动物本能活动相混淆,而抹 煞它的社会性特点。
❖ 2.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 或主要不是无意识的模仿,有意识和有目的 性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不能把人类有意 识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相 混淆。
❖ 3.在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 虽不是全部,但仍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这不仅因为生产劳动是制约其他社会活动的 决定因素,而且如语言与交往等的发展也与 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4.学校教育的产生,无疑是人类社会生活、特 别是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之后的产物,在日常生活 中已经不能完全完成教育的任务,需要有专门的机 构和专门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这种教育已渐渐 成为某些社会阶层所独占,而不是全社会成员所共 享,社会已开始步入阶级社会,教育也就具有阶级 性的特点。
❖ 5.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无论是生活需要,或 是文化需要,都要在人的培养规格上体现出来,而 且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因而讨论教育的起源,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 问题。
❖ 总之,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教育的本
质特点之一。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 础;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
❖ 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 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等。 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定义(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广义: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属性(1(23.4.5.(1(2(36.(1(2(3(47.8.(1)原始社会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和无阶级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具有原始性(2)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具有阶级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古中国:夏代出现学校,学习内容有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印度:婆罗门教有和佛教教育;✍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④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教育。

雅典最早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斯巴达培养军人武士。

⑤中世纪西欧: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内容“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3)近代社会: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德国(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4)现代社会: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法国保罗朗格朗最早论述终身教育;教育民主首先是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师生关系、教育方式等的民主化,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9.学校为什么会出现?(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1.研究对象:教育问题2.研究意义: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3.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创新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原则4.研究过程(1)选择研究课题:选题有价值;现实性;明确具体;新颖独创;可行性(2)文献检索与综述(3)制定研究计划(4)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研究报告的撰写5.文献分类(1(2(36.(1(27.8.(1(2调查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的定义
最早-《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来说,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教师是主体,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受教育者(学习者)
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教育媒体)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三方面特点:
1、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3、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一方面要系统分析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要客观看待教育与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
3、相对独立性(教育、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关系)
4、继承性(相同)
5、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生产性
7、民族性
四、教育功能的类型
1、作用的对象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2、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作用的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实际)、隐性功能(非预期)
一旦隐形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的教
育功能
五、教育的起源学说
1、神话起源说(朱熹最古老)
2、生物起源说(第一次正式提出、法利托尔诺、美桑代克、英沛西·能否认了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美孟禄、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