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鉴别与应对

合集下载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导语:学生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但也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危机困扰的阶段。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常见类型以及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和应对心理危机。

一、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遭受各种压力和困扰,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状态。

这种危机可能源自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环境、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因素,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厌学、自卑、逃避现实、自伤甚至自杀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常见的学生心理危机类型1. 学业压力危机: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可能来自于学习成绩的要求、升学压力、考试焦虑等,长期累积可能导致学习能力下降、自信心丧失等问题。

2. 人际关系危机:学生在学校中面临着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欺凌、排斥、孤立等,这些问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家庭环境危机:家庭中的不和谐气氛、家庭成员的离世、离异等问题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学生出现自闭、抑郁等问题。

4. 身体健康危机:学生在成长阶段可能面临身体上的疾病或不适,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

三、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1. 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但如果出现频繁的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情况,就需要引起关注。

2. 注意学生的行为改变:学生在面对心理危机时,常常会出现行为上的变化,如逃学、迟到、旷课、自闭等,这些行为改变可能是心理危机的信号。

3. 关注学生的言语和表达:学生在言语和表达上可能透露出心理压力和困扰,如抱怨学习困难、对未来失去信心等,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

四、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方法1. 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和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支持和理解的学习环境。

2.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提供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

学生心里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与意见

学生心里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与意见

学生心里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与意见
摘要: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
1.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2.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议
三、听课反馈与意见
1.听课反馈的积极作用
2.优化听课反馈的建议
正文: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
1.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在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学习焦虑、人际关系问题、自卑情绪、依赖心理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要识别学生心理问题,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况。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面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例如,对于学习焦虑的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减轻课业负担、提供心理辅导等方式来缓解焦虑情绪;对于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可以加强人际沟通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首先,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其次,要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与人相处;最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三、听课反馈与意见
1.听课反馈的积极作用
听课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识别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帮助。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1.学习焦虑:学生在学业上感到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

2.抑郁情绪: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人际关系淡漠、自卑等。

3.自闭: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遭受打击而产生自闭情绪,表现为不喜欢和他人交流、规避社交活动等。

4.压力过大: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学生可能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表现为焦虑、情绪低落、生活积极性降低等。

5.行为异常:一些学生在面临压力或情绪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出行为异常,比如冲动、攻击性行为、逃学等。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学校老师和家长需要及时观察和识别这些问题,为接下来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关心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校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应对压力,学会积极面对困难。

学校也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老师和家长需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生活单一乏味。

因此,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放松和娱乐中减轻心理压力。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

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

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

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

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

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

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

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 ,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 ,回复到正常状态 ,那么 ,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

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

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 ,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包括他自己在内 ,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

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

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 ,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因此 ,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应 对
目录
• 心理问题概述 • 早期识别方法 • 应对策略与建议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 预防机制构建与展望
01 心理问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出现 的异常,导致个体感到痛苦或影 响社会功能。
分类
根据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心理 问题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 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学校层面干预措施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01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02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问题的
学生进行及时干预。
加强师资培训
03
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应对技巧,增强教师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层面资源整合
整合社会心理服务资源
危害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 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自尊心受损等后果。严重的 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因此,早期 识别和应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至关重要。
02 早期识别方法
观察法
01
02
03
直接观察
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直接 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注 意异常表现。
案例四
小芳的自卑心理问题。小芳因家庭贫困、成绩不佳等原因而自卑,长期缺乏自信 。该案例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自卑等问题,要给予足够 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实践经验总结与提升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 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跟踪学生的心理 问题。

学校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指南

学校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指南

学校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指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难以应对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危机。

下面我们将从心理危机识别、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识别1.1情绪与行为变化学生们在面临心理危机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例如,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持续的悲伤、焦虑、愤怒或者恐惧等情绪,且这些情绪可能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表达出来。

此外,他们还可能表现出一些异常的行为,如食欲减退、失眠、无精打采等。

1.2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可能会在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会变得孤僻、冷漠,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或者,他们可能会过度依赖他人,无法独立完成任务。

1.3学业困难与压力学业压力也是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来源。

学生们可能会因为学习任务过重,考试压力过大,或者对未来的担忧而感到焦虑。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学习效率下降,成绩下滑等现象。

1.4家庭与个人健康问题家庭问题(如父母离异、亲人过世等)以及个人健康问题(如疾病、受伤等)也是心理危机的常见来源。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不稳定,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支持。

二、心理危机干预2.1提供支持与理解在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后,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提供支持和理解。

这包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感受,以及提供必要的帮助来使他们感到不再孤单。

2.2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在提供初步的支持后,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资源。

这可能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或者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学生们可以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支持和干预。

2.3制定应对策略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应对心理危机的策略。

这可能包括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方法来改善情绪和行为。

班主任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班主任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班主任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作为班主任,除了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3年,社会发展迅速,学生面对的压力也日益增加,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班主任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其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方面,以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二、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班主任应及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判,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干预。

同时,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

三、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班主任应该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习惯,例如积极乐观、自信、勇敢面对挑战。

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班级是一个温馨、和谐、互相关爱的集体,班主任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

四、组织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还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拥有更全面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抵抗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可以通过讲座、游戏、互动等形式,锻炼学生自我管理和情绪调控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面对各种负面情绪。

总之,班主任应该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为重要工作的一部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都是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的重要部分。

只有班主任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健康:识别与应对常见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识别与应对常见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识别与应对常见问题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压力、自卑等。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步骤。

一、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1. 学习压力:学业的竞争压力、考试焦虑等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

2. 自卑感:学生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可能会出现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够好。

3. 人际关系困扰: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友谊问题或者受到欺凌,导致心理困扰。

4. 家庭问题:家庭变故、亲子关系不良等问题会对学生产生长期的心理影响。

二、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迹象1. 行为改变:学生的突然改变,如退缩、暴躁、疏远等。

2. 情绪异常:频繁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紧张等情绪的学生可能面临心理问题。

3. 学习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表现。

三、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步骤1. 倾听与观察:教师和家长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和言行举止细节,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2.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家长关系和亲密友好的沟通模式,开放空间让学生敞开心扉。

3. 提供支持与关爱: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与关爱,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过于复杂或严重,需要引导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 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教导学生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策略,如呼吸训练、冥想、运动等。

6. 增强心理韧性: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挫折和困难,积极面对生活。

7.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和家庭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四、避免误区1. 不要忽视学生的问题:即使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明显问题,也不要忽视或轻视他们的情绪变化。

2. 不要过度干预: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学生的隐私,避免过度干预他们的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生是一个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群体,他们思维简单而直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问题也比较普遍。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学习焦虑小学生往往因为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而产生学习焦虑,可能表现为害怕考试、害怕失败、压力过大等等。

应对策略是,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相应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同时建立一个放松的学习氛围,不要过于强调分数,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调整孩子的心态和情绪。

2. 社交困难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可能表现为孤僻、沉默、与同学关系疏远等等。

应对策略是,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交友的情况,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孩子参加团体活动、社交场合,让孩子有机会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3. 情绪波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易激动、情绪失控等情况。

应对策略是,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聆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缓解负面情绪,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4. 自尊心受挫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脆弱,在生活中可能会受到挫折,比如被同学欺负、考试成绩不理想等。

应对策略是,家长和老师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优势,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价值和有尊严的。

5. 害怕和恐惧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惧和害怕,比如害怕黑暗、害怕鬼怪等等。

应对策略是,家长和老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恐惧源头,采取适当的安抚和引导,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是可以被克服的,同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恐惧情景。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家长和老师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理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感到自信、快乐和安全。

学生心里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与意见

学生心里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与意见

学生心里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与意见摘要: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1.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2.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3.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二、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1.教师角色的转变2.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3.家校合作的推进三、听课反馈与意见1.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2.教师在心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以及听课反馈与意见。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1.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调适等方面。

具体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等。

2.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学生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倾听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与学生进行沟通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的心理导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课程、举办心理健康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家校合作的推进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听课反馈与意见1.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学生普遍认为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教师在心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学生认为教师是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支持者,希望教师能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指导和帮助。

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建议学校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策略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策略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策略1. 引言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策略,以指导各方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2.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2.1 心理问题的表现学生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困难: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兴趣缺乏等;- 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易怒、情绪波动等;- 人际关系问题:如孤独、社交恐惧、人际冲突等;- 自我认识问题:如自尊心过强或过弱、自我效能感低下等;- 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逃学、沉迷网络等;- 适应问题:如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等。

2.2 识别心理问题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宿舍、活动中等方面的表现;- 交流法:与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测评法:运用专业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评估;- 咨询与访谈: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心理问题。

3. 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3.1 针对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情绪调节疗法:教授学生情绪调节技巧,提高情绪稳定性;-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功能;- 社交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心理教育: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3.2 针对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关爱、尊重、包容的氛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加强师生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 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3.3 心理问题的预防与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确保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援助。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比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等。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1. 学习压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学习压力,例如考试成绩差、学习方法不当等。

应对策略包括:- 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 鼓励孩子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过程而不仅仅看结果。

- 分段学习,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

2. 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可能会遇到与同学或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例如同学间的争执、受欺负或难以融入集体等。

应对策略包括:- 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冲突。

- 提供适当的人际交往技巧,例如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

- 增加孩子与他人的接触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3. 自我认知问题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自我认知问题,例如自卑、自尊心过强、对自己能力的误判等。

应对策略包括:- 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潜力,鼓励他们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高。

- 提供适当的角色模型,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 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种活动,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4. 情绪管理问题小学生常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发脾气、角色转变剧烈等。

应对策略包括:- 教给孩子情绪管理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倾诉感受、寻求帮助等。

- 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情绪体验。

- 帮助孩子认识到情绪的正常反应,并教导他们正确应对和处理情绪的方式。

5. 自我压力问题有些小学生可能过于追求完美,给自己带来过多的自我压力。

应对策略包括:- 告诉孩子“做得最好”比“做得完美”更重要,鼓励他们接受自己的不足。

- 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让孩子知道他们不必独自承担全部责任。

- 教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对于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通过积极的引导和适当的帮助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和技巧1. 嘿,要我说呀,学生遇到心理问题,首先得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呀!就像你发现房间里有个垃圾,你得先看到它,才能去清理它不是吗?比如小明考试没考好很难过,那他就得先承认自己现在很沮丧呀。

然后呢,可以找个信任的人聊聊,把心里的不痛快都倒出来,找朋友也好,找老师也好,千万不要自己憋着呀!2. 学生们得给自己找点喜欢的事情做呀,这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给心情喂点甜的,能瞬间开心起来呢。

比如小红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画画,沉浸在创作中,啥烦恼都忘了。

也可以去运动呀,出出汗,坏情绪就跟着汗水流走啦!3. 要学会放松呀,这可不是小事哦!好比一根一直紧绷的橡皮筋,得松一松才不会断呀。

小李每天学习很累,那他就可以在休息时间听听音乐,让自己的大脑放松放松,多棒呀!4. 咱遇到心理问题别害怕呀,这有啥大不了的!就像走路遇到个小水坑,跨过去不就好啦?比如小王被同学嘲笑了很自卑,那他可以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呀,咱也有很棒的地方不是吗?5.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太有用啦!就像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一样。

比如小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那就每天对自己说“我可以的”,久而久之就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啦,神奇吧?6. 不要老是逼自己太紧呀,该休息就休息呀!又不是机器人,一直转不累吗?就像车子也得定期保养呀。

小赵天天拼命学习,也得给自己留出休息时间呀,不然心理问题就找上来啦。

7. 多和同学们互动呀,人多不是热闹嘛!就像一群小鸟在一起叽叽喳喳多欢快呀。

比如小刘平时很内向,那就多参加集体活动呀,和大家玩在一起,心情能不好吗?8. 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呀,这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咱又不是超人!就像那个苹果有点疤,但还是很甜呀。

比如小周老是对自己要求特别高,达不到就难过,何必呢,接受自己呀!9. 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帮忙呀!可别自己死扛呀!这就像生病了要看医生一样。

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呀,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总之,学生们遇到心理问题不要慌,办法多得是呀,只要积极去应对,肯定能让自己的心情重新阳光起来呀!。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生是一个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和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自卑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家长和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问题,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 分离焦虑小学生正值心理发育阶段,对于离开家长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往往会感到害怕和焦虑,这种焦虑表现在学校上课、社交活动或者独自面对陌生环境时特别明显。

2. 学业压力小学生开始接触各种学科知识,学习任务增加,可能因学业压力造成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3. 自我认知小学生对自我认知尚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误解,有时会出现自卑、自傲等心理问题。

4. 恐惧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和未知环境可能会感到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怪物等。

5.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因为好奇心强,很容易分心,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心听讲或专心做事情。

1. 分离焦虑当小学生出现分离焦虑时,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安全感:给孩子一个稳定、安全的家庭和学习环境,让孩子感到安心。

(2)逐步分离:不要突然离开孩子,可以逐步延长离开的时间,慢慢让孩子适应离开的过程。

(3)沟通交流:多跟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4)鼓励独立性: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小事情的能力,提高孩子自信心。

2.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以下策略:(1)调整学习任务: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降低学习压力。

(2)鼓励家庭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业压力。

(3)关注学习方法: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3. 自我认知对于小学生的自我认知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正面引导:对于孩子的自卑感和自傲感,家长应该进行正面引导,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及意见参考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及意见参考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听课反馈及意见参考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是学校与教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旨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共同呵护学生的成长。

在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以及情绪管理等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首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压力管理技巧、情绪调节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系统的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工具,增强心理素质。

其次,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困扰。

通过定期的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然后,观察学生行为变化。

教师应当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比如学习兴趣的下降、社交关系的改变或情绪异常等。

这些可能是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表现,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学生家长或专业心理咨询团队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考虑建立多元化的支持体系。

学校可以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或与当地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通过专业咨询师的指导,学生可以获得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并学会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学校与家庭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情况、行为变化和情绪状态等。

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的成长。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是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

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保持沟通、观察行为变化、建立支持体系和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期望学校和教师能够紧密合作,共同呵护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解决策略

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解决策略

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解决策略筛查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学生心理问题对其学习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筛查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迹象为了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关注以下常见迹象:1. 学习成绩下降:突然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可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迹象。

2. 行为改变:学生的行为出现明显改变,如情绪波动大、冲动行为增加等。

3. 社交问题:学生在社交方面遇到困难,无法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4. 身体问题:出现频繁的头痛、胃痛等身体症状,但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5. 沉默与孤立:学生变得沉默寡言,退缩,对周围人和事物失去兴趣。

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问题:1. 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和理解,有助于他们主动分享问题和寻求帮助。

2. 提供专业辅导:学校可以提供专业心理辅导服务,安排心理专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3.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与学校共同解决。

4. 提供心理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5. 建立支持网络: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支持网络,包括班级导师制度、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等,提供学生互相支持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以上筛查和解决策略,学校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小学生困扰与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小学生困扰与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小学生困扰与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困扰和心理问题。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需要准确地识别和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首先,对于小学生的困扰和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首先是学习困难。

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如难以理解课程内容、不能掌握学习方法等,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此外,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亲子关系的问题也可能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是人际关系困扰。

小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可能会遇到冲突、欺凌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受到伤害。

第三是自我认同问题。

在心理上,小学生正在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观念,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产生负面情绪,并出现自卑、焦虑等问题。

为了正确应对小学生的困扰和心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

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支持,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其次,加强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和教育。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同时,学校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最后,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如果孩子的困扰和心理问题超出家长和教师的能力范围,那么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可以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或与当地的心理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除了上述措施,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小学生应对困扰和心理问题。

首先,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成就感。

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和鼓励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

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不可忽视。

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教学技能。

一、了解心理问题的分类与特点要了解的是心理问题的分类。

学生心理问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 情绪类: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失落等情绪问题。

2. 行为类:包括冷漠、孤僻、逃避、自闭等行为问题。

3. 思维类:包括自卑、自责、悲观、不自信等思维问题。

要了解心理问题的特点。

学生的心理问题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同时,心理问题的时间和情境也会影响其表现形式。

教育者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判断其心理问题类型,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帮助。

二、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通过观察、问询和咨询等途径。

1. 观察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等方面,以及比较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例如,学生情绪低落、不爱说话、不思考、细心程度下降、眼神无神等表现,都可能表示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2. 问询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情况,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问题。

通过问询,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尤其是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之后,学生会更容易地表达内心想法。

3. 咨询如果发现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求助。

可以寻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三、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后,需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对心理问题方法。

1. 给予支持和鼓励学生可能需要感受到成人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者可以给学生提供听取意见和反馈的机会,以及鼓励学生尝试新的事物和表达个人观点。

2. 引导学生正面思考学生心理问题背后往往有一定的思维误区。

如何应对学生心理问题

如何应对学生心理问题

如何应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的出现越来越普遍。

在2023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如何应对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一项很有必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表现和应对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学生心理问题。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

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学生所受到的压力非常大,不仅仅是来自于学校的学业压力,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压力。

这些压力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除了教育压力外,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影响。

比如家庭变故、朋友关系的变化、面对人生的转折点等等,都会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焦虑和压力当前教育体系下,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压力都是非常大的。

这种压力和焦虑会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比如学习效率降低、食欲减少、精神状态不佳等等。

2.沮丧和抑郁学生在面对一些困难和压力时,心情容易变得沮丧和抑郁,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

3.自卑和不自信学生的自我价值评价会受到家庭、学校和同伴的影响,如果在这些方面处于低位,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受到影响,产生自卑感和缺乏自信心。

4.逃避和沉迷学生在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影等方面,以此麻痹自己,选择逃避现实。

以上是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当然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自闭、幻想和过度安逸等等。

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三、如何应对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不能被忽视,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下面是几种应对方法:1.加强教育培训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如何应对。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调节学习压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积累过程,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努力和坚持。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策略讲座 课件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策略讲座 课件
记录。
若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家 长转介到专业的心理科医
院进行治疗。
常用方法--共情
共情就是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想 法和情感,并通过适当的言语技巧有意识地将这种理解反馈给学生, 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一种策略。
• 在该案例中,求助者的苦恼是由现实刺激引起的,持续时间为两周,生理功能和社会 功能受到轻微影响,但不良情绪并没有泛华,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案例一分析
• 很显然,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在常规条件下,是主体与内外环境的 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然而,人类及其个体不是静止的,无论是自身状态,还是生存 环境,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倘若主体自身,或者内、外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变化, 那么,这种动态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心理活动就可能偏离群体心理健康常模,这是 心理活动就会变成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和过程。 • 因此,每个人都可能随时会从心理健康状态转化为心理不健康状态,我们要学会 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当出现不健康状态时应及时调节,或寻求外界的帮助。
是否有重大事件发生 是否有绝望 是否出现明显的性格变化
四、正确应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四、正确应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针对重点学生和特殊学生
1
2
3
4
关注学生平时情况,如 有异常及时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情况。
及时家访,了解学生成长 的家庭背景,并告知家长 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家
长沟通工作。
将个案报备至学校心理老 师及相关部门,联合共同 关注,并领取心理辅导本 对学生在校表现情况进行
学生的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策略
目录
1.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解 2.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3.识别心理问题的五种“密码” 4.正确应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角色的责任。 3、稳定合理的情绪情感体验。 4、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心理诊断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诊断 结果按严重程度做如此划分:
一般心理问题
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 (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 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 (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 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 8,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
正常心理的功能
1、正常进行学习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2、保障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担负自己的
--------严重的心理问题
神经症 (疑似—确实)
亲人去世,伤心悲痛,反复思念 出过车祸,过马路时格外紧张,不安 父母离异,无法接受,情绪激烈
-----------与事件直接关联
这些都是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会导致 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或障碍,但从表现看 只属于心理障碍。不是神经症。
整天思考人为什么活着,而无 法从事其他的事情。
案例:
小兰,高三女生,自述得了一种怪病,常要洗 手。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洗手,而且总是 担心洗不干净,必须反反复复地洗。若是由于 什么原因没有洗手,就会坐立不安,神情恍惚。 为此母亲也很苦恼,但没有办法制止她。在心 理老师的仔细追问后得知,小兰的洗手行为特 别指向一位女生A。她很厌恶A,当与A有任何 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时,她都会觉得很脏,必须 马上洗干净。A走过时碰到小兰的桌子,小兰 马上用布反复擦拭桌子。
你怎么看?
学生小明上课总是动个不停,好像没办法 集中注意力学习。他的家长来向你咨询: 老师,我们家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啊?
你如何回应?
判别与正确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 意义与价值
学生 家庭 教师
一个真实事件的警示------
心理未能及时识别, 跟进干预······
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 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 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
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简单地说:一般心理问题与严 重心理问题可以从严重程度观 察出来。
例如:考试失败情绪低落,伤心,会找老师 般心理问题
考试失败情绪低落,伤心,无法集中注意 力学习,不断自我检讨,懊悔,持续时间较长 拒绝参加考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反复担心口袋破了,钱会掉出来。 影响到正常生活
常常想哭,认为自己毫无用处, 甚至想到自杀
-----神经症
案例:考试焦虑
患者,女,16岁,中学生。患焦虑症两年。她 父母说,孩子常常感到疲劳、焦虑,进入重点 中学后,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孤僻,并伴有记 忆力下降的现象,学习成绩也退步了。最怕考 试,最怕将成绩给别人看。大凡考前食欲不振, 睡眠不足,坐卧不安,内心慌乱,不能集中注 意,记忆效果不佳,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智 力活动效果下降。随着焦虑反应的持续往往引 起生理的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 头昏,恶心,食欲不振,手脚发冷等症状。而 生理上的症状又可导致健忘,失去学习兴趣和 生活情趣,进而更加焦虑起来。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 早期识别与应对
胡文宇
小王,男,18岁,高三。性格内向,安静。 学习认真努力,成绩优秀。高三下学期开 学近一个月以来,学习成绩下降,经常失 眠,没有食欲,情绪不稳定,总是觉得学 习、生活都没有什么意义。
你会怎么办?
小韩与小莉是同学,最近他们经常在一起, 上学和放学都形影不离。同学们都在传说 他们在谈恋爱。校长认为需要干预和制止。
(1)自我概念欠佳:不能正确地认识自 我、悦纳自我,导致情绪的低落、消 沉、自卑,以及行为的退缩、自暴自弃
(2)人际关系不良:不能很好地与 他人交往,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或敏 感,导致情绪的孤独、压抑和无助, 并出现行为的离群、孤僻等。
(3)性偏差行为:性心理和行为的偏 差,如性别角色紊乱、性意识困惑、 过度手淫,以及其他不良的性行为等
案例:
刘某.男,19岁,某中学高二学生。
父亲患精神分裂症。自己从小觉得受歧视,小时 听邻居说:“这孩子可怜,爸爸是精神病”,即 产生见不得人的想法,觉得“世上哪有我这样不 幸的人”。
进入初中,由于学习不好,一老师经常罚他,并 封他为班上“第2号呆子”,他非常恨该老师, 同时更感到自卑。初二时,他得了慢性肾炎.身 体一直不好,不能像其他男生那样生龙活虎,渐 渐觉得自己离班级、同学越远。看到同学各有所 乐,更觉自己无用。身体状况也无改善,腰酸、 背痛、头晕、头痛及乏力,但不愿去医院检查治 疗。
(4)性格和行为习惯不良:个性 发展中出现的性格缺陷,例如偏执、 攻击、依赖、孤僻、胆怯、嫉妒、 多疑等;以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 习惯,如刻板行为,吸吮手指,习 惯性抽动,遗尿等。
案例:
林某,男,初一学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班干部。
但因为不满意同学不能完全遵从老师的 要求,和同学关系紧张,感到孤独,被排斥。 对同学产生很强的敌意。
案例2
某初二男生,在一大城市寄住祖父母家上 学。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 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 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 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 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 中止学业,回农村父母身边。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 初始情绪反应强烈 (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
案例:
小金,男,11岁,父母离异,父再婚。目前随父与祖 父母,新妈妈同住。小金聪明,反应快,领悟力强。 父母不和,老人娇纵,小金爱偷懒,总不能按时完 成作业。幼儿园时就经常拿别人的东西,上小学后 更加频繁。常常找各种借口不去做操,留在教室里 翻别人的书包,找到钱后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藏在各 种角落里,有时甚至拿老师的钱物。如果老师同学 找不到足够的证据他决不认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