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35古代汉语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251科目名称:法语适用专业:各专业参考书目:《新大学法语》 1 2 3教学参考书总主编李志清主编李军柳利王昕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3.7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00分考试范围:一、基础知识:直宾人称代词间宾人称代词副代词关系代词泛指人称代词连词介词冠词品质形容词主用形容词过去分词二、直陈式复合过去时未完成过去时简单将来时先将来时虚拟式条件时三、词汇量及翻译技巧样题:一.在每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不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_________n'intéresse cette jeune fille .A) Qeulque chose B) Quelqu'unC) Rien D) On2. Nous n' avons _________compris.A) rien B) quelque choseC) quelqu'un D) aucun3. J'aimerais qu'on cause un peu ,je n'ai rien ______ faire.A) de B) pourC) àD) que4. Il y a quelque chose ___________.A) intéressante B) intéressantC) d’intéressant D) d’intéressante5. Il n'y a rien qui ______ le faire reculer .A) peut B) pourraC) pourrqit D) puisse6. Nous aimons le fran?ais , c'est________ langue précise , exate , justecomme une science.A) la B) leC) une D) un7. Il n' y a pas _______lavabo chez nous , c'est ennuyeux.A) une B) leC)de D) un8. Il y a en France ________ nombreux fleuves , tels que lq Loire , le Rh?ne, la Seine et la Garonne.A) de B) desC) les D) en9. Combien de repas les Fran?ais prennent-ils _______jour?A) chaque B) leC) par D) tout le10.Que pensez-vous _______ce film?A) àB)deC) en D)pour11. A midi , beaucoup de Parisiens n'ont pas ______temps de rentrer chez euxpour déjeuner.A) du B) leC) les D) de12.Lorsque j’ai accompli toutes les formalités , il _________ .A) a étéB)estC) a eu D) était13.________qui mangent trop perdent leur santé.A) Celui B) CellesC) Ceux D) Celle14.Elle me conseille de voir le film_______l'histoire est très émouvante .A) oùB) quiC) dont D) que15.Il écrit souvent des lettres à ses parents? Non , il ne _______écrit pas souvent .A) leur en B) en leurC)leur y D) les leur16.Les jeunes filles que nous _______hier au Palais d'Eté sont de Beijing.A) rencontrons B) avons rencontrésC) avons rencontrées D) avons rencontrée17.pourriez- vous m’expliquer encore une fois cette question ?oui , je peux ___________ expliquer .A) le vous B) vous leC) la vous D) vous la18.__Est -ce que tu es s?r qu'il viendra tout de suite ?__ oui , ________suis s?r. .A) J'y B) J'enC) Je le D) Je la19.Les étudiants ______les parents n'ont pas beaucoup d'argent peuvent demander une bourse à l'Etat.A) qui B)dontC) que D) ceux20. La ville ________ mon père travaille est au bord d’unefleuvre .A) oùB) quiC) que D) où21. Pour déplacer une commode aussi lourde , il faut se met tre à _________A) plusieurs B) quelque choseC)quelqu’un D) quelques_uns22. Il faut confier ce travail à ________A) personne de compétent B) personne compétenteC) quelqu’un vompétent D) quelqu’un de compétent23. Dans _____________des fermes de ce village, on accueille des touristes.A) chacune B) chaqueC) chacun D) aucun24. Je ne tenais pas beaucoip à voir cette pièce, mais j’y suis allé___________.A) tout à fant B)tout de mêmeC) plus D) moins25. L’a?né de mes trois fils est celui _______________j e peux toujours compter.A) à qui B) avec quiC) pour qui D) sur qui26. Le Premier janvier je souhaite à tous mes amis une bonne année et je leurprésente mes __________.A) souhaits B félicitationsC ) meilleurs voeuxD salutations27. Les Américains ont beaucoup de ___________ de télévision.A) canaux B) cha?nesC) canards D) cables28. Marie ___________ tout à coup qu’elle avait un rendez-vous avec Jacques à 19heures.A) s’est souvenue B) s’est survenuC) a rappeléD) est rappelée29. Hier soir, j’ai d?né avec un ___________ami.A) vieil B) vieuxC) vieille D)vieillard30. Notre grand-père est un ancien combattant, il a ____________à la guerre deLibération.A) assisté B ) luttéC) combattu D) participé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45分)Texte1La région paris ienneLa région parisienne , au centr e de laquelle se trouve Paris , est plus peuplée que la Belgique et que ma Suisse :un Fran?ais sur cinq y habite(10 millions d’habitants ).Elle produit à elle seule 28 % de la production nationale . Elle a le plus haut revenu de toutes les régions . Elle a le plus grand nombre de sièges sociaux d’entreprises, le plus grand nombre d’étudiants .La presque totalité des administrations de l’Etat y sont instalées.C’est enfin elle qui guide la vie intellectuelle et culturell e de la France bien que la décentralissation culturelle ait donné naissance en province à une activité théatrale et musicale dynamique .La ville de Paris est aujourd’hui engagée dans ce qui est sans doute la modification urbaine la plus importante de l’hi stoire de la France . Elle a créé à la Défense près de Neuilly , à l’ouest de l’Arc de Triomphe , un grand centre d’affaires . Elle a transformé des quartiers , le Quartier Latin dans le 13e arrondissement , le Front de Seine dans le XVe etc.1 . La ville de Paris est située(A)dans le nord de la région parisienne.(B)dans le sud de la région parisienne(C)dans l’ouest de la région parisienne(D)au centre de la région parisienne .2. Quel est le pourcentage des Fran?ais qui habitent dans la région parisien ne ?(A)10%environ .(B)20%environ(C)28% environ(D)50% environ .3. La population de la région parisienne(A)a dépassé celle de la Belgique , et elle a dépassé aussi celle de la Suisse .(B)a dépassé l’ensembl e de la population des deux pays voisins de la France :celle de la Belgique plus celle de la Suissse .(C)est égale à celle de la Belgique et celle de la Suisse .(D)n’a pas dépassé celle de la Belgique ni celle de la Suisse.4 . Pour le revenu annuel , la région parisielle est(A)en tête des régio ns fran?ais .(B)la seconde de France .(C)la troisième de France .(D)la dernière de France .5. La presque totalité des administrations sont installées(A) à Paris(B) en Belgique(C) en suisse(D) à NeuillyTexte 2Une nouvelle fa?on de vivreIl n’est pas exagéré(夸张) de dire que la télévision a profondément changé notrefa?on de vivre. Nos habitudes à la maison, les heures de repos et de coucher, les sorties du soir sont souvent fonction du programme de la télévision .Les jours oùpassent certaines grande s émission s d’intérêt général, les rues des villes sont désertes(无人的) ou presque, les salles de cinéma , de théatre sont vides . Les gens ont pris l’habitude de rester chez eux après le d?ner . Il leur faut se battre avec les enfants pour les envoyer se coucher ; ils veulent , eux aussi , regarder leursémissions .Tels sont les premiers changements appportés par la télévision dans notre mode de vie et de pensée. Mais il en est d’autres plus profonds et plus importants .6. Il n’est pas exagéré de dire que la télévision a profondément changé notre fa?onde vivre . Cela veut dire(A)qu’il n’est pas possible de dire que la télévision a profondément changé notrefa?on de vivre .(B)qu’on ne peut pas dire que la télévision a profondément changé notre fa?on devivre .(C)qu’on peut dire que la télévision a prodondément changé notre fa?on de vivre.(D)qu’on est obligé de dire que la télévision a profondément changé notre fa?on devivre.7. ‘ ‘les rues des villes sont désertes’’ veut dire(A)qu’il n’y a que des pa ssants(过路人) dans les rues des villes(B)qu’il n’y a personne dans les rues des villes .(C)les spectateurs(观众) du cinéma et du théatre sont plus nombreux.(D)Les téléspectateurs sont moins nombreux.8. Les jours où passent certaines grandes émissions d’intérêt général à la télévis ion ,(A)personne ne va au cinéma , ni au théatre.(B)Les gens vont quand même au cinéma ou au théatre.(C)Les spectateurs du cinéma et du théatre sont plus nombreux.(D)Les téléspectateurs sont moins nombreux.9. Quelle habitude les gens ont-ils prise après le d?ner ?(A) aller au cinéma(B) rester à la maison(C)aller au théatre(D)se coucher très t?t10.Dans ce texte , on parle de tous les changements que la télévision a profondément changé .(A) oui(B) non(C) je ne sais pas(D) peut-êtreTexte 3Les spécialistes du tourisme ont lancé une nouvelle fa?on devoyager . Pas de vraies vacances ,estimaient –ils , sans un retour à la nature, à un rythme de vie différente de celui de tous les jours . Aussi ont –ils été les premiers à s’apercevoir que la France possède plus de 10 000 kilomètres de rivières mille fois plus tranquilles que la route, qui deviernt chaque année plus dangereuse.Comme il n’est pas préssé, le touriste qui préfère la rivière à l’autoroute peut admirer tranquillement une simple église de village ou un petit chateau quel’automobiliste ne remarque même pas. Et puis, parce qu’il voyage en bateau, ceux qu’il rencontrera surla rivière seront tout de suite ses amis.Ce sont les Anglais qui ont découvert les rivières f ran?aises. Heureusement les Fran?ais ont, eux aussi, appris à les conna?tre et une dizaine d’agences de v oyage offraient déjàà leurs cli ents des voyages sur l’eau.Le Rh?ne et surtout le Rhin semblent avoir été créés pour ce genre de tourisme. Pour décou vrir le Rh?ne, les touristes peuvent prendre un grand bateau confonrtable :le Dupleix. Celui-ci possède un restaurant, un bar et même plusieurs petits magasins. On se croit sur une plage. Mais il n’y a pas de cabines, car les passagers passent la nuit à l’h?tel.11.Que proposent les spécialistes du tourisme à leurs clients ?A Un voyage sur l’autorouteB Un votage pour découvrir de petits chateaux.C Un voyage sur l’eauD Un voyage en haute montagne12. ‘Ce sont les Anglais qui ont découvert les rivières fr an?aise’.Cette phrase signifie queA avant les Anglais , les Francais ne connaissaient pas vraiment leursrivières.B Les Anglais ont trouvé la valeur touristique des rivières fran?aises.C les Anglais connaissent mieux les rivières fran?aises que les Fran?ais.D Les Anglais ont précisément mesuré la longueur des rivières fran?aises ,qui est de plus de 10 000 kilomètres13. Selon l’auteur, quel est l’avantage principal de voyager sur l’eauA On voit plus et mieux que ceux qui prennent la voitureB On a moins de dangersC On peut bien conna?tre les rivières fran?aisesD On se croit sur une plage.14. Pourquoi dit-on que Le Dupleix est un grand Bateau ?A Parce que c’est un bateau avec beaucoup de cabinesB Parce qu’il y a un bar, un restaurant et quelques petits magasins à son bordC Parce qu’il peut loger 300 passagersD Parce qu’il possède un restaurant et plusieurs petits magasins15. Choisissez le meilleur titre pour ce texte.A La France et ses rivièresB La France possède plus de 10 000 kilomètres de rivièresC Pour conna?tre les rivières fran?aisesD Vacances en bateau三 .把下列短文翻译成汉语(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Devant ce succès, les habitants du village espèrentredonner la vie à Ferrières , au moins pendant les vacances(1分).Mais tous les habitants ne voient pas ceci du même oeil (分). Pour certains , il est impossible que le tourisme empêche les jeunes de quitter le village(1分). Pour redonner la vie au village et lui garder ses habitants , il faut des industries et du commerce(1分).Et justement des ingénieurs y ont fait des recherches et ont trouvé un métal rare utilisé pour rendre durs les autres métaux(1分).2.Ampère est connu par ses distractions .Elles sont restées célèbres(1分).Un matin , en allant à son cours , il trouva sur sa route un petit caillou qui lui somblait intéressant (1分).Il se baissa pour le ramasser et l’examina longuement .T out à coup il pensa à son cours et tira sa montre de sa poche(1分),il vit qu’il allait être en retard, ilaccéléra son pas et jeta ce qu’il croyait être le caillou(1分). Erreur de distractions .Le caillou fut mis soigneusement dans sa poche tandis que sa montre tomba dans la Seine par dessus le parapet du Pont des Arts(1分).四.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法语(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她被小城的美丽风光吸引了2 这位艺术家为能够保持良好的体型而操心3 经常出入豪华饭店4 改变生活习惯5 这个伟大的建筑师受到所有人的赞赏和尊敬。
2014年自考古代汉语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2014年自考古代汉语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自考古代汉语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古代汉语课程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自学考试特点编制而成的。
自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和古文阅读实践。
基础知识方面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献阅读的基本知识等部分,古文阅读实践方面包括古文阅读、古文句读、古文今译、古文背诵等部分。
除绪论部分外,其他各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
其中,凡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考者应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识记。
凡要求“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都与考核点直接相关,应考者应熟知其概念和有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并能在语言环境中予以辨认。
凡要求“应用”的内容,必须做到在了解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能力,即能运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对古书的阅读。
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基本要求:能较系统地掌握大纲所列出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同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有关的语言现象。
一、文字部分(一)基本要求了解汉字的结构类型和字体演变常识。
重点掌握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并能通过结构分析辨认或理解常用汉字的本义。
理解并掌握古书用字中字与字关系的各种常见现象。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1.汉字的形体结构(1)识记:许慎提出的“六书”中象形、指意、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概念。
(2)理解:象形、指意、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
(3)应用:掌握指定教材中分析过的所有例字的形态结构类型,并能举一反三,对与教材所举例字形体结构相似的汉子予以正确分析。
(4)应用:了解义符、声符等概念,并能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
2.汉字本义与形体结构的关系(1)理解:指定教材分析过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本义及其同形体结构的关系。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23中外教育发展史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外教育发展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23)
学院名称(盖章)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9月5日
《中外教育发展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23)
一、考核要求
通过考核,了解考生对于中外教育史基本知识与发展脉络的掌握状况,以及结合教育史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外历史上的教育现象,为后续专业的学习及研究奠定基础。
西北师大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古代汉语》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5)学院名称(盖章):文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3年7月10日《古代汉语》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5)一、考核要求古代汉语考试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我们根据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入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自行命题的依据,力图符合该科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对古代汉语的基本要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其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的基础知识,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的基本素养及及较强的阅读古书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的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的基本素养。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古书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古代汉语考试由“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基础知识”,“古代文化常识、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基本素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文字学基础知识第二节音韵学基础知识第三节训诂学基础知识第四节古汉语语法学基础知识第二章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的基本素养第一节古代文化常识基本素养第二节古典文献学基本素养第三节汉语史基本素养第三章文言文阅读能力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第一节文言文阅读能力第二节用现代汉语翻译古书的能力第三节阅读古书与分析古书的实践能力四、参考书目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01中国音乐文化研究大纲考研大纲
1.准确地掌握并论述相关的学科知识。
2.熟悉与学科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有关概念。
3.具备初步的各类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分析能力。
4.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炼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5.熟悉《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史》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点。
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xxx)
学院名称(盖章):Leabharlann 乐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07月10日
《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xxx)
一、考核要求
《中国音乐文化研究》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相比,它更加注重对传统音乐理论的挖掘与研究,因此也就更加重视音乐形态的分析、归纳与提炼。和“中国音乐史研究”方向相比,它则更加重视音乐史学中有关古代音乐,尤其是乐学的史料与记录。因此,他要求研究者在音乐形态、音乐史、音乐考古、音乐文献以及乐学、律学和古汉语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便能在较为厚实的基础知识上,研究和提炼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构成规律与特点。
第三节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明清传奇与四大声腔。
第八章中国传统乐理与乐律学
第一节登堂入室,拾级而上——中国传统乐理的相关术语与概念;
第二节为乐必先定黄钟——中国乐律学理论及其发展历史。
第九章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借点西洋科学去,回家整理旧琴囊——学院派的音乐理论、音乐创作及其历史影响(萧友梅、王光祈、黄自、青主、刘雪庵、吴伯超、谭小麟、江文也、江定仙、马思聪等);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31人体生理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了解生理学的任务
2.了解生理学依据的三个水平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
1.掌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概念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1.了解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1.掌握细胞膜的结构
2.掌握物质的跨膜转运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1.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掌握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了解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掌握静息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掌握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3.掌握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
1.掌握骨骼肌的收缩
2.了解平滑肌的收缩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1.掌握血液的组成及血量的概念
2.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1.了解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2.掌握红细胞生理
3.掌握白细胞生理
4.了解血小板生理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1.了解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2.了解血液凝固
2.掌握胃的运动及其控制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1.掌握胰液的分泌
2.掌握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3.掌握小肠液的分泌
4.了解小肠的运动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1.了解大肠液的分泌
2.了解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3.了解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第六节 吸收
1.掌握吸收过程概述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04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1.掌握地租论的相关原理
2.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的辩证关系
第十二章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
1.掌握规模经济、规模收益变动的内涵
2.掌握自然报酬递减率、经济报酬递减率的内涵
3.掌握自然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
第十三章自然资源评价
1.掌握自然资源评价的原理、过程
2.掌握矿产、土地、水资源资源评价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自然资源学原理》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04)
学院名称(盖章):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7月10日
《自然资源学原理》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04
一、考核要求
本《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学及相关分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资源学原理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经济界定,自然资源的性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及其评价方法,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关联,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原理,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自然资源开发决策和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价值重建,资源配置、管理、政策及安全等。
5.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6.自然资源学的发展
第二章人类发展与资源演进
1.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
2.社会发展阶段与资源开发利用
3.指数增长与资源演进
第三章自然资源和资源稀缺的性质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2.自然资源的性质
3.资源稀缺的本质
第四章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掌握储存性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2.掌握流动性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第十三章自然资源评价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04中国音乐史研究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考核评价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对教材中介绍的一般性知识、方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个说法就可以。基本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要能够做到运用较为灵活,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点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够熟练运用,谙熟于胸,并具备一般的作品分析、演唱、演奏和鉴别能力。
第九节记谱法
第十节乐律理论和音乐论著
乐律学成就(京房六十律、何承天新律、荀勖的律学)
音乐论著(《乐记》与《声无哀乐论》)
第十一节著名音乐家
熟悉音乐家及其主要著作、作品和贡献(嵇康、蔡邕、李延年)
第四章隋唐与五代时期的音乐
第一节时代概况
第二节曲子和诗歌
了解曲子、诗歌的概念,了解两者的关系
第三节宫廷燕乐
理清师范音乐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其音乐文化生成的基础和背景。熟悉主要音乐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教育内容以及相关的文化事项。
四、专业音乐教育
理清专业音乐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专业音乐教育建立的基础与必要性,熟知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思想、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成果。
第十节著名音乐家
熟悉音乐家(师旷、孔子、伯牙)的生平和主要创作
第三章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第一节时代概况
第二节汉乐府
熟悉乐府的设立、发展、代表人物和主要贡献
第三节鼓吹乐、相和歌及清商乐
了解其形成、发展和音乐特点
第四节汉百戏
第五节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六节佛教和佛教音乐
第七节乐器
第八节音乐作品
熟悉主要作品和作品内容(广陵散、胡笳十八拍、酒狂、碣石调幽兰)
2014陕师大文学类考研真题(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2014陕师大文学类考研真题(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一填空(15分)
1 声母表记住就没问题
2 韵母表记住就好了
3写出下列词语的构词方式
名人出发久久广博还有一个记不起来
二名解(10分)
1 语义场
2 语流音变
3合成词
4
5
三选择(10分)
1 基本词汇的特点
2动词的语法特点
3语法的本质
4
四划分句子成分和短语成分还有句子层次划分(30)
五简答(10分)
1 举例说明比拟的修辞效果
2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别
在此给以后的学弟学妹一点建议,陕师大专业课这两年进入全面改革期,和2012年以前的真题区别很大,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要迷信之前的真题和笔记资料,题型和知识点都差距特别大,所以认真看书,全面复习比较好。
古代汉语
一名解(8分)
1 汉语大字典
2声训
3三叠
4全清音
二举例说明怎样辨别同义词(没有例子或例子不当要扣分)(14分)
三一首七言律诗划分平仄,这首诗几乎平仄很标准,没有拗就,入声字也很少,相比往年能简单一点(9)
四诗经的一段话,参照书上古书体例举例(11)
1 本段话的传者,笺者,和疏者的作者和朝代
2 传的含义并写出传出自哪本书
3疏的含义
4在文中找出注音方法
5 解释“之”的意思。
之在文中注中解释了
五翻译并加标点(32)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的书上的一段和书上省略的一大段。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大纲的更新!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Ⅰ(937)考研大纲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Ⅰ》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7)学院名称(盖章):文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4年7月10日《中国现当代文学Ⅰ》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7)一、考核要求1、中国现当代发生的重要文学现象,包括文学思潮与运动、文学社团与流派;2、中国现当代出现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二、考核评价目标1、能够完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具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文学历史知识。
2、能够全面阅读中国现当代出现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具有必要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3、能够运用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理论的比较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文学解读能力。
三、考核内容中国现代文学(占70分)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文学革命发生的过程、文学革命取得的实绩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文学社团,“白话文学”、“人的文学”等文学理论。
第二章鲁迅(一)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系列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等,阿Q的形象内涵、“精神胜利法”等。
第三章小说(一)“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小说等小说流派的总体特征及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
第五章郭沫若《女神》的创作情况、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
第六章新诗(一)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新月诗派及其代表诗人创作的独特性、“三美”,冯至的诗歌特征。
第七章散文(一)周作人的创作情况及散文特点,语丝体。
第八章戏剧(一)“爱美剧”,田汉的戏剧创作,丁西林的喜剧风格。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左联”、“京派”。
第十章茅盾茅盾小说的特点,《子夜》。
第十一章老舍《骆驼祥子》,老舍小说的“京味”。
第十二章巴金高觉新的形象,《寒夜》。
第十三章沈从文沈从文小说的特点,《边城》,《湘行散记》。
第十四章小说(二)丁玲、柔石、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群,新感觉派小说,东北作家群等。
第十六章新诗(二)现代诗派,戴望舒,《汉园集》。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39英美文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浪漫主义诗人
1、华兹华斯
2、乔治.戈登.拜伦
3、珀西.比希.雪莱
4、约翰.济慈
第三节:简·奥斯丁
第八章维多利亚时期
第一节:维多利亚时期概述
1、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节:代表性作家
1、狄更斯
2、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二、考核评价目标
掌握英美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的作家、作品、重要的文学思想、文学流派,对英美文学的全貌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英美文学发展史及代表作家和作品选读。文学史部分从英国和美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了解英美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选读部分主要了解英美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体裁多样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
9、W. H.奥登和乔治·奥威尔
10、威廉·戈尔丁和多丽丝·莱辛
美国文学部分
第一章殖民时代的美国
第一节:新大陆的发现及本土文学(印第安人的文学)
第二节:清教的历史渊源,思想内容及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的总体特点,代表作家及艺术特色。
第二章爱德华滋与富兰克林
第一节:背景简介
1、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第一节:美国现实主义概述
1、产生的背景
2、特点
第二节:代表性作家及作品
1、威廉·豪威尔斯
2、亨利·詹姆斯
第九章美国的乡土文学马克·吐温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3政治学理论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二、政治参与的途径和作用
第三节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特点
二、推动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发展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第八章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概念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和特点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治学理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13)
学院名称(盖章):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7月15日
《政治学理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13)
一、考核要求
《政治学理论》是政治学理论和国际政治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国家培养从事政治学教学、科研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第三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进
一、战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及特点
二、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及特点
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及特点
四、 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与安全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主题与国际安全
一、国际政治主题的涵义
二、国际安全的特征
三、世界主题与国际安全的关系
第二节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范畴(一) -----战争与和平
一、一般战争的理论
二、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现象
三、和平及维持的条件
第三节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范畴(三) -----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
一、 民族
二、 民族问题
三、 民族主义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社会功能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27特殊教育概论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三、评析
第四节功能性评估
一、功能性评估概述
二、功能性评估的实施
三、评析
第五节生态评估
一、生态评估概述
二、生态评估的设汁与实施
三、评析
第十二章特殊教育管理方法
第一节特殊教育管理方法概述
一、含义
二、特点
三、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特殊教育行政方法
一、法治方法
二、组织调度方法
三、经济方法
四、激励方法
五、营养师
六、特殊教育科研人员
第四章特殊教育的对象
第一节生理发展异常学生
一、听觉障碍学生
二、视觉障碍学生
三、肢体障碍学生
第二节智力发展异常学生
一、智力发展落后学生
二、智力发展超常学生
第三节语言发展异常学生
一、语言发展异常的含义
二、语言发展异常的分类
三、语言发展异常出现的原因
四、语言发展异常的出现率
五、语言发展异常学生的特征
三、特殊教育原则与特殊教育规律的关系
四、特殊教育问题与特殊教育现象的关系
五、特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
二、作为独立形态的特殊教育学之性质
第三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论
一、教材体系
二、著作体系
第四节特殊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般方法
二、特殊方法
第五节特殊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起步阶段
二、发展深化阶段
第二章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生物学基础
一、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二、生物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第二节发展生态学基础
一、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中国文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第一编先秦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及作者的流变;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上古神话
神话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四大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话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人物刻画及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内容与艺术成就: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娴熟巧妙地叙事手法、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第五章东汉辞赋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第六章《汉书》和东汉散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先秦说理散文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离骚》的思想内容及美人香草意象、形式和语言;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宋玉及其作品的地位及影响;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文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18)
学院名称(盖章):文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7月10日
《中国文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18)
一、考核要求
《中国文学》科目由“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两部分构成。
“中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等11个文学史时期,包括诗歌、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等多种体裁和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嬗变和文艺思潮。要求考生对中国文学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基础。具体包括:主要的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的基本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不同文学时期划分的依据,对历代文学作家与作品及其相关问题能够进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等等,同时能注意到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06视唱练耳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视唱练耳是高等艺术院校及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研究生复试的内容除了对专业的技能与技巧考核之外,还应包括对音乐感知能力的考核。考核的要求和程度:
1、准确、熟Βιβλιοθήκη 、有表情地进行视唱。2、准确、恰当的纪录音响。
考试时间:听写为30分钟,视唱依据乐谱的实际内容。
三、考核内容
视唱、练耳均采用五线谱的形式
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
《视唱练耳》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
学院名称(盖章):音乐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07月10日
《视唱练耳》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
一、考核要求
视唱练耳专项的考核是为高等院校招收音乐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是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复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本科阶段所掌握的表现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要求考生能娴熟并较好地完成视唱及听写,达到良好及良好以上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1、视唱曲目在三、四个升降号内
2、听写包括音组、双音、和弦、节奏、旋律。其中节奏、旋律的听写包括二或三个声部
3、加试钢琴,曲目自定。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4民法学与刑法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2、代理人代理进行的主要是法律行为
3、代理人独立为代理行为
4、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
5、代理人实施代理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三、代理的分类
1、委托代理、指定代理和法定代理
2、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3、单独代理和共同代理
4、本代理和再代理
第二节代理权
一、代理权的概念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1、事件
2、行为
三、民事法律事实构成
第四节民事权利、义务和责任
一、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含义
2、民事权利的分类
3、民事权利的行使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民法学与刑法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4)
学院名称(盖章):法 学 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2014年7月12日
第一部分《民法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4)
一、考核要求
1、考生应当准确掌握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并准确掌握每一规则背后的支撑理论、规则的优缺点、历史演进等。
4、失踪宣告的撤销
二、宣告死亡
1、宣告死亡的条件和效果
2、死亡宣告的撤销
第五章法人
第一节概述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三、法人的历史沿革和本质
四、法人的分类
第二节法人的设立
一、法人设立的含义
二、法人设立的原则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02音乐教育研究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二、考查内容
第一章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属性;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与音乐教学法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我国音乐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907年公立小学正式设置了音乐课程,定名为“乐歌”、“唱歌”课;蔡元培对音乐教育的影响;1922年的“壬戌学制”,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对我国音乐教育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心理学家柏莱因(D.E.Berlyne)说:“艺术作品的魅力取决于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一种因素驱动和提升唤醒水平,另一种因素则降低唤醒水平或使之维持在一定的界限内。审美价值要求这两种对立而互相补充的因素的有机结合。”
第五章
社会科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知识,基本上是后天习得的。人的行动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以至于情感体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审美思维方式
审美思维方式的特征;审美思维方式与理性思维方式的关系;审美思维方式的价值。
为审美而教
以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的教学原则、活动策略、教学方法。
音乐作品的品质
一、迈耶的评价理论
迈耶(Leonard Meyer)曾提出一种较现实的评价体系,用以衡量同一风格的音乐质量。其理论的四个基本点。
二、柏莱因的评价理论
创造性的特点
心理学家加德纳阐述的具备创造性的人的四类特点:头脑开放、独立性、灵活性、在经验中找出次序的能力。
创造力的价值
创造力的三种价值;如何看待儿童的创造性行为。
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创造力的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各自的论据;限制和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自由和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933文学概论与美学考试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文学概论与美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3)学院名称(盖章):文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9年7 月10 日《文学概论与美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3)第一部分:文学概论(60分)一、考核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文学的基本理论,如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媒介、文学体裁、文学写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等问题理解与认识的能力,检查学生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文学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的判断与感悟能力。
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文学类课程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考核评价目标考核评价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
一般了解,主要指对教材中介绍的一般性知识、方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个说法就可以。
基本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要能够做到运用较为灵活,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重点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够熟练运用,谙熟于胸。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知识与能力考核点】1.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属性。
3.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对象。
4.六种文学观念的具体内涵。
【考核要求】一、一般了解:1.文学含义的历史演变。
文学的原初含义──文章和博学;文学的狭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文学的广义──一切语言性符号。
2.文学的现代含义。
文学在现代学术机制中;文学作为现代跨文化沟通的产物;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
3.文学理论的含义。
二、基本掌握:1.文学的外部特征: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文学要表情达意。
2.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
三、重点掌握:1.文学的属性:1.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要求考生具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的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的基本素养。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古书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
古代汉语考试由“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基础知识”,“古代文化常识、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基本素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文字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音韵学基础知识
第三节训诂学基础知识
第四节古汉语语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的基本素养
第一节古代文化常识基本素养
第二节古典文献学基本素养
第三节汉语史基本素养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能力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
第一节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二节用现代汉语翻译古书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古代汉语》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35)
学院名称(盖章):文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7月10日
《古代汉语》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35)
一、考核要求
古代汉语考试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我们根据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入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自行命题的依据,力图符合该科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对古代汉语的基本要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其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学的基础知识,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的基本素养及及较强的阅读古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