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活泼欢快的节奏,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的快乐成长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受管弦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管弦乐的欣赏能力还不够强,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这首管弦乐曲的背景、特点及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这首乐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乐曲的表现手法和民族特色。
3.学会协作演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美好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优秀演奏版本,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演奏技巧。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小提琴、琵琶等。
3.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4.分组标志:如名牌、颜色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花儿与少年》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播放《花儿与少年》的管弦乐版本,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特点及表现手法。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演奏《花儿与少年》。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简谱) (听赏)花儿与少年 省赛
欣赏课《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认真、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初步了解“花儿”。
2.能够听辨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能够听辨第二主题的主奏乐器;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听辨乐曲的主题,说出主奏乐器,初步感知青海“花儿”音乐的韵律。
教学难点记录乐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1.在音乐声中进入音乐空间。
师:同学们,在一段快乐的时光中,让我们乘着欢乐的翅膀,欣赏一首快乐的音乐。
(学生随着一起应和)2.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请大家跟着歌曲的情绪,做一下律动,说说歌曲给你的感觉。
(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3.介绍乐曲(1)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2)师:(出示课件)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3)师:让我们再来了解“花儿家乡”吧。
指名一学生读:青海素有“花儿家乡”的美称。
在每年农历五、六月他们会自发组织“花儿会”。
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花儿会,在花儿会上人山人海,人们对歌赛歌,唱花儿,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昼夜不息。
师:在青海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花儿与少年》。
4.师: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等)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对比一下与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有没有变化。
二、感悟(一)感受全曲1.初听全曲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前后有哪些变化?每一段有怎样不同的情绪?(听赏后回答)2.视唱主题(1)将主题一进行分解,每个小组领取一个任务,视唱并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音乐主题3.听辨主题(1)复听乐曲,出现主题时,拍手并表现出强弱规律。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节奏展现了花的美丽和少年的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特点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的民族特色,感受乐曲的美感。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热爱。
3.通过对乐曲的学唱和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乐曲的节奏和音准。
2.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背景、节奏和音准。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欣赏法:学生聆听乐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乐谱、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民族乐器等。
3.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花儿与少年》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乐曲乐谱,讲解乐曲的背景、节奏和音准。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乐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并给予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检验学生对乐曲的掌握程度。
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强调乐曲的节奏和音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听赏《花儿与少年》
一.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花儿与少年》,通过参与表演活动感受乐曲情绪。
2、了解管弦乐曲,并能跟唱音乐主题
3、体验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听赏乐曲《花儿与少年》,能随乐进行动作的表现,体验乐曲欢乐的情绪。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让我们一起随着阿宝的歌声走进青海、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吧!
1. 在青海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花儿与少年》,听完歌曲,谁能告诉老师,这里的“花儿”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单纯的花朵吗?
2. 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3. 同学们,你们觉得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等)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管弦乐版本的《花儿与少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感受全曲
1. 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2. 管弦乐曲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西洋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而成。
3. 听完乐曲,你们觉得这个乐曲由几部分构成?
(3)第一乐段
1. 这一乐段情绪如何?代表“花儿形象”还是“少年形象”?。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花儿与少年》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了解有关“花儿”的民俗文化,体验不同版本作品的特色。
2、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 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能为音乐分段。
3、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乐曲的第一部分, 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速度和节拍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2、有感情的演唱乐曲《花儿与少年》的第一部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几首民歌,在播放的过程中,如果听到熟悉的歌曲可以跟着唱一唱。
(课件播放民歌)
师:刚才大家都听到了哪些熟悉的歌曲?(生说)这些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说)
老师刚才播放的是全国各地的风格迥异的民歌。
这些民歌都各有魅力。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
同学们可以跟着视频中的人们动起来(播放歌曲)。
生:聆听后回答问题。
二、新授
1、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无拘无束地放声高歌,唱劳动, 唱生活, 唱家乡, 唱爱情, 唱未来……尽情的表达对美好事物
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
你知道。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主题1》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音乐材料,包括乐谱、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渠道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花儿与少年》这首乐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的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气息、音色和节奏演唱《花儿与少年》的主题曲。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花儿与少年》的主题旋律。
2.了解乐曲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体验。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儿与少年》的乐谱、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器材。
3.准备相关民族音乐的知识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花儿与少年》的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花儿与少年》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
教师讲解乐谱中的音符、节奏等基本元素,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花儿与少年》的主题旋律。
湘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6(听赏)花儿与少年 》教案
湘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6(听赏)花儿与少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青海民歌,经过改编后成为了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词,展现了少年时代的美好和青春活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地方民歌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民歌的独特魅力。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感受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和青春气息。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地演唱《花儿与少年》。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青春气息。
3.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欣赏、学唱、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歌曲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花儿与少年》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歌词和简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歌曲的相关图片和信息。
4.准备乐器,为学生提供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歌曲《花儿与少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首歌曲。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地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花儿与少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花儿与少年》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青海民歌,本课内容是听赏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改编的一首管弦乐合奏曲。
“花儿”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其曲调高亢悠扬,淳朴清新,极富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教学设想:本课是一节听赏课,让学生在反复的聆听中,通过肢体与动作的参与来体验、感受音乐及音乐风格。
在一系列音乐活动中感受了乐曲的段落与结构。
在反复的聆听中有要求、有方法、有策略,以律动参与、图谱参与、哼唱音乐主题等多种参与方式体验音乐。
并有目的,有效果,有层次。
本课设计重在学生的音乐实践与参与,让学生真正从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愉悦、音乐的美,同时也让音乐来拉近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在与他人愉快合作的同时聆听了乐曲、感受了乐曲段落结构,最后以集体舞的形式参与表现了整首乐曲。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感受、体验、表现等活动参与聆听乐曲《花儿与少年》。
2、了解管弦乐曲及管弦乐合奏,并能随乐哼唱音乐主题3、能与他人合作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听赏乐曲《花儿与少年》,能随乐进行动作的表现,体验乐曲欢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随乐与他人进行合作表现。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受。
1、初听第一乐段。
(师随乐演奏萨克斯)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首乐曲,如果大家认可我的表演,请给我一些鼓励的掌。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听赏)《花儿与少年》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听赏)《花儿与少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富有地方特色的青海花儿为素材,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展现了少年们在花海中欢乐的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对于地方特色音乐可能了解不多,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的地方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青海花儿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学唱《花儿与少年》,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花海欢乐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4.增强学生对我国地方特色音乐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地方特色音乐元素,如青海花儿的特点和唱腔。
2.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理解与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和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青海花儿音乐的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文化内涵和演唱技巧。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儿与少年》歌曲的音频、视频资料,相关青海花儿音乐的介绍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青海花儿音乐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论对地方特色音乐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花儿与少年》的歌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中的欢乐氛围。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对歌曲进行初步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花儿与少年》,注意指导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唱腔。
(听赏)花儿与少年-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听赏《花儿与少年》-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1 教学背景本教案旨在针对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花儿与少年》的声乐部分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及其表现力的感知与理解。
1.2 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花儿与少年》的背景和特点;2.能够初步分析歌曲中的词曲结构和表现手法;3.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传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2.1 激发兴趣通过放映音乐片段,诱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可以播放《花儿与少年》的MV,或者是表演节目中涉及到该歌曲的片段。
2.2 导入歌曲介绍《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在简单地讲述歌曲起源和背景的同时,可以以问题形式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何特点?•歌曲中的词分为哪几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为后面的课堂讨论做好铺垫。
2.3 分析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两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2.3.1 歌词分析将歌词原文分为以下几部分:1.前奏:无歌词。
2.第一句副歌:花儿与少年,异时相遇偶尔错过,生命渐然,匆匆走过说明:前两句描绘花儿和少年相遇的初衷,后两句则表现了时光如梭,生命短暂的悲剧。
3.第一段词:当我们老了,回忆那一年彼此紧握着手,一起吟唱说明:这段词语言简练,却表达了老者对于记忆的强烈渴望。
4.第一副歌:花儿与少年,神秘相约不曾逐梦,却永难忘记说明:这段词表现了花儿和少年约定各行其志,却一直难以忘怀的情景。
5.第二段词:当我们奔跑,脑海中悠然沧海桑田,美好变迁说明:用“奔跑”和“变迁”来比喻生命的跑步和发展,表现人生的不断前行。
6.第二副歌:花儿与少年,异时相遇相顾生情,爱恋有理,别后重逢说明:这部分歌词表达了花儿和少年之间相互欣赏、相互爱慕的情感。
2.3.2 旋律分析通过歌曲的旋律,让学生了解到该歌曲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1.前奏:弦乐与吉他交替演奏。
2.副歌部分:快板,由琴声的单音和人声的元音交替组成。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晚会》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晚会》优质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晚会》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管弦乐曲《晚会》,感受乐曲的情绪与情感。
2.尝试用锣鼓(或声势动作)套打《晚会》中的音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与技能:
1.聆听乐曲《晚会》,感受想象晚会时人们欢快
喜庆的画面。
2.用堂鼓、小锣、钹、大锣套打音乐
过程与方法:
1.整体赏析,感受全曲情感基调
2.分段聆听,引导学生想象晚会时画面
3.教师示范击打乐器
4.讲解节奏时值与节拍
5.学生进行乐器合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晚会》,感受乐曲活泼喜庆的情绪,并运用锣鼓进行打击乐合奏。
2.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三、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晚会》
四、教学难点
运用锣鼓等乐器进行多声部打击乐合奏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堂鼓、小锣、大锣、钹、教学道具。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歌颂了青春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歌曲采用了2/4拍,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歌曲的结构为ABA’形式,A段主题旋律舒展流畅,B段节奏紧凑,旋律活泼,A’段为A段的再现,歌曲整体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
但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让学生感受青春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花儿与少年》,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花儿与少年》,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特点。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问题和节奏难点,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模仿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歌曲的乐谱,以便学生更好地聆听和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青春为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青春形象,引出本节课的歌曲《花儿与少年》。
2.欣赏: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
3.学唱:教学生演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美感。
4.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歌曲接龙、节奏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题
听赏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
学情分析
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听赏的乐曲结构作出一些反应,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入律动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从而得出欣赏课乐曲的结构。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能记忆音乐主题,了解“花儿”这一民歌体裁,感受“花儿”的清新自然之感。
教学难点了解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音乐结构。
教学目标
1.能在听赏音乐中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2.在聆听音乐和音乐律动中了解《花儿与少年》的音乐结构。
3.能随乐进行轻声哼唱,并能记忆音乐主题。
板书设计示意图
花儿与少年I I I I II II
I I I II II I
A B A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带问题初次聆听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都知道一个叫《花儿与少年》的综艺节目吧!这不综艺节目确实很火热,那我们今天来听听这个《花儿与少年》,那老师这里说的就不是综艺节目,而是一首管弦乐版本的《花儿与少年》。
问题1: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感受?(可以从速度、情绪和力度这。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 五年级上册 第六课《(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欣赏“青海湖及当地的风土民俗风光图片、歌舞2、学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进行分析、欣赏。
3、进行《花儿与少年》舞蹈的欣赏、学习和重新创编,能由“景”而想,因“情”而动,能随着《花儿于少年》的音乐即兴或在集体设计的表演动作中起舞。
2学情分析本班五年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水平较差,需要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教学活动走进青海湖,感受美丽故事、迷人音乐1、美丽的传说故事(1)在我国的锦绣山川里,有着许多广为人知的传说故事,同样,青海湖也有着它的美丽传说,你知道吗? (老师讲一个汉族关于青海湖的故事,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传说故事,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
)2、走进青海湖教师:传说是美丽的,青海湖究竟什么样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补充:①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世界第二大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四周环山。
②青海湖,西汉称西海,北魏时称青海,清代后期出现青海湖的名称,蒙古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布”,意思为青色或蓝色的湖。
③青海湖是高原湖区鸟群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候鸟迁徙的中转站。
④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许多珍惜动物。
)3、青海湖的鸟岛、生活着的兽类、植被。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有关鸟岛、兽类、植被的图片。
鸟是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主体,有189种,10余万只,其中水禽数量较大,多为候鸟,主要有鱼鸥、斑头雁、大天鹅、棕头鸥、鸬鹚、黑颈鹤。
由于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属高原半干旱寒冷气候区,地域辽阔,气候多变,环境独特,因而在此地生活着的动植物种类丰富。
青海湖有鱼类8种,其中,湖内盛产的湟鱼(青海裸鲤)更是驰名中外的稀有品种。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3
“花儿” • 是一种山歌,流传在青海、甘肃、宁
夏大部分地区以及新疆的个别地区, 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 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
谢谢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 《第六课(听赏)花儿与少年》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花儿 与少年
(管 弦 乐 曲)
1、这首乐曲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或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音乐感受?
2、你能说说乐曲中有哪几种 乐器主奏吗?
小提琴 1、这首乐单曲簧给管你带来了怎样大的提音琴乐感受?
在第一部分主题中,音乐主题I一共出现了几次?
音乐主题I出现了三次
音乐主题:I I I → II II → I
音乐结构:
ABA
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春季里么就到了这 水仙花儿开 水仙花儿开 年呀轻的个女儿家呀 踩呀踩青来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托一把手过来
山里高不过凤凰山 凤凰山站在白云端 花儿里为王的红牡丹 红牡丹它开在春天 川里平不过大草原 大草原铺上绿绒毯人 中间英俊的是少年 少年是人间的春天
花儿
夏季里么就到了这
与 少 年秋季里么就到了这
女儿心上焦 女榴花的个结籽儿呀
女儿家的心情呀
赛过了玛瑙呀 小呀阿哥哥呀
起了个波浪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小呀阿哥哥呀 亲手摘一朵呀
小呀阿哥哥呀 扯不断情丝长呀
猜花猜“儿花会儿”是什么意思
这首乐长曲的笛情绪是欢快活泼的,稍快的速度。
2、你能说说乐曲中有哪几种乐器主奏吗?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6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花儿与少年》
【设计思路】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是将地方民歌、舞蹈、器乐和相关文化融进教材,引导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广泛宣传和传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音乐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花儿与少年》选自湘教版第十册的第六课第二课时,也是回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节课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让学生在聆听中获得情感,凸显音乐学科的本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教师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初步了解回族民歌形式“花儿”的含义,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用简单律动配奏主题音乐。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点】。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节奏展现了花儿的美丽和少年的英勇,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材中提供了曲谱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欣赏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管弦乐的构成和表现手法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为主,适当拓展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花儿与少年》的背景知识,认识管弦乐的构成,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并分析《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和表现手法,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管弦乐构成和乐曲内涵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拓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分析法、实践法、合作探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展示曲谱,以及进行现场演示等,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民族音乐,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欣赏:播放《花儿与少年》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引导他们关注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析:讲解乐曲的背景知识,介绍管弦乐的构成,分析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4.实践:分组进行节奏和旋律练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5.拓展:介绍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认识乐器
大 提 琴
长笛
管弦乐合奏《花儿与少年》
三
段 体
曲式结构
结
构
A 节拍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节拍3/4
A 节拍2/4
欢快跳跃
稍慢舒缓
欢快跳跃
课后拓展 《花儿与少年》不同版本欣赏
听 类型 一 听 , 十二乐坊 想 一 想 弦乐合奏
特点 富有现代感 浪漫、富有情调
童声合唱
纯净、细腻
感谢大家的配合!
蒙古族
土族
撒拉族
回族
藏族
载歌载舞
青海民歌~
《花儿与少年》
“花儿”是一种流传在青海 的地方民歌,深受少数民族 喜爱。除了在劳动场合歌唱 以外,还有花儿会的习俗。
在阴历五六月间,各族百姓 聚集在一起,开展“花儿 会”。你 看!他们在风景优 美的山野间对歌集会,可热 闹了,到处充满了欢悦的情 趣。
再见!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 《第六课(听赏)花儿与少年》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音乐 听赏
儿少 花与 年
美丽的世外桃源
青海
景 色 诱 人 的 青 海 景观
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
风吹草低现牛羊
青海省聚集着汉族、藏族、回族、土族、 蒙古、撒拉、以及哈萨克等43个民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花儿与少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花儿与少年》
教材分析:
《花儿与少年》是一首青海民歌,本课内容是听赏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改编的一首管弦乐合奏曲。
“花儿”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其曲调高亢悠扬,淳朴清新,极富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节听赏课,让学生在反复的聆听中,通过肢体与动作的参与来体验、感受音乐及音乐风格。
在一系列音乐活动中感受了乐曲的段落与结构。
在反复的聆听中有要求、有方法、有策略,以律动参与、图谱参与、哼唱音乐主题等多种参与方式体验音乐。
并有目的,有效果,有层次。
本课设计重在学生的音乐实践与参与,让学生真正从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愉悦、音乐的美,同时也让音乐来拉近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在与他人愉快合作的同时聆听了乐曲、感受了乐曲段落结构,最后以集体舞的形式参与表现了整首乐曲。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感受、体验、表现等活动参与聆听乐曲《花儿与少年》。
2、了解管弦乐曲及管弦乐合奏,并能随乐哼唱音乐主题
3、能与他人合作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听赏乐曲《花儿与少年》,能随乐进行动作的表现,体验乐曲欢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随乐与他人进行合作表现。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受。
1、初听第一乐段。
(师随乐演奏萨克斯)
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首乐曲,如果大家认可我的表演,请给我一些鼓励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