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 》整理和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 》整理和复习课件

)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6.42×1.01-6.42 =6.42×(1.01-1) =6.42×0.01 =0.0642
172-83×24 =172×24-38×24 =14-9
=5
32×12.5×2.5 =(8×12.5)×(4×2.5) =100×10 =1000
2020 2022×2021
练习
考点 1 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
1.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数,在括号里填上运算定律。
25.7+18.6+74.3=18.6+(25.7+74.3)(加结法合交律换律、加法 )
36×29+14=
36
×
2 9
+36
1 ×4
(
乘法分配律
)
2.5×95×0.4=
5 9 ×(
2.5
× 0.4
)(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6.简算:100+99-98-97+96+95-94-93+…+4+3 -2-1
100+99-98-97+96+95-94-93+…+4+3-2-1 =(100+99-98-97)+(96+95-94-93)+…+(4+3-2-1) =4×(100÷4) =100
提分点 2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7.小马虎在计算(25+a)×8时,漏掉了括号,算成了25 +a×8。那么正确结果与错误结果相差多少?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2.数的运算顺序
举手回答: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 行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运算定律 举手回答: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知识点全面)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知识点全面)

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用面积单 位量出来的。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 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利用割补、转化的方 法来推导图形的面积 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是研究其它图形面积的基础。
9.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cm
7cm
13cm
三角形其中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时,这样的三条 线段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30cm
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马铃薯的体积。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左边立体图形 的形状图。
正面
左面
上面
连一连。
一个蓄水池(如下图),长10米,宽4米,深2米。 (1)蓄水池占地面积有多大?
10×4 = 40(平方米) 答:占地面积是40平方米。 (2)在蓄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有多大? 10×4 +(4×2+2×10)×2= 96(平方米)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 (有一个角是直角) 不等边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
锐角) 钝角三角形
(三条边都 等边三角形 不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有一个角是钝角)
1.平面图形的分类
四边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2.直线、射线和线段
名称
相同点
比例尺 1∶20000
2.辨认方向
在平面图中确定方位,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西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南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课件
返回
2021/12/30
2. 数的改写
求小数的近似数
1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用四舍五入法把小数部
分的数去掉,要看十分位,十分位的数比5小就舍去,比5
大或等于5就向前进一。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用四舍五入法
2 把十分位后面的数去掉,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比5小
就舍去,比5大或等于5就向前进一。
1. 数的读写
分数的读写法
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
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左后写分子,按照
整数的写法来写。
如:


六十一分之九
2021/12/30
读作: 二十九分之五

写作:

返回
1. 数的读写
百分数的读写法
读百分数时,先写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
百分号
返回
2021/12/30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母
分数 分子 分数线(不能为0) 分数值 是一种数
除数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不能为0) 商
是一种运算
返回
2021/12/30
小数

=0.1


=0.01

整数部分是否为0
小数

=0.001 ……

小数点
纯小数
带小数
3 . 1 4 1 5 9

-3
-1.5
0


1
3.5
0的左边为负数,右边为正数。
返回
2021/12/30
3. 计数单位和数位
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填写下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8
10.(2019•西安)自行车和三轮车共20辆,总共有52个轮子,其中自行车( )
8
辆,三轮车( )辆。
12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小试身手] 7. 前进村有一块长方形的小麦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16米或者宽增加
12米,那么其面积都增加480平方米。这块试验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 画图整理,再解答)?
图略 (480÷16)×(480÷12)=1200(平方米)
8.
(2019•重庆)张明从家到学校上学,行到全程的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9. 池塘里睡莲的面积每天增大为前一天的2倍,已知30天能长满全池,( )
27
天能长满池塘的1。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小试身手] 9. (2018•唐山)根据下图进行计算:1+ 1+1+ 1 + 1 + 1 + 1 + 1 =(255 )
2 4 8 16 32 64 128 256 256
10. (2018•重庆)如图,4个圆的直径都是2 cm,圆心分别在四边形ABCD的四 个顶点上,涂色部分的面积和是多少? 2÷2=1(cm) 3.14×12×3=9.42(cm2)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PT含练习 6.3.1 统计表和统计图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PT含练习  6.3.1 统计表和统计图

2050年世界各洲人口预测数量情况统计图
60
年月
50
40
30
20
10
0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
知识梳理
2.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表
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来表示1957
年~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比较合适。
1957~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统计图。
巩固练习
看图并回答问题。
我国某两个城市2012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8月 份呢?你有什么发现?
答: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19℃,8月 份相差2.6℃,我发现冬天温差大,夏天温差小。
巩固练习
为了组织球类比赛,学校调查了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
3.统计量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 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只有一个平均数。
(总体水平) 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① 移多补少
②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中位数 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据。
奇数个数据:直接找“最中间”的一个数。 (一般水平) 偶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1450×(1-34%-38%)=406(人)
406×5.4=2192.4(元) 答:高年级捐款2192.4元。
巩固练习
2020年我国遭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巨大灾难,全国 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图(1)是根 据某市某小学“献爱心,抗新冠”自愿捐款活动中学生 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统计图,图(2)是该小学学生人数 比例分布图,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 (2)该校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式与方程》整理和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式与方程》整理和复习课件

5.下面是明明用火柴棒摆成的金鱼,摆1条金鱼要几 根火柴棒?摆2条金鱼要多少根火柴棒?摆n条金 鱼要多少根火柴棒?38根火柴棒可以摆几条金鱼?
摆1条金鱼:2+6=8(根) 摆2条金鱼:2+6×2=14(根) 摆n条金鱼:2+6n(根) 38根可以摆:(38-2)÷6=6(条)
《式与方程》解方程
练习
考点 1 方程、等式的性质、方程的解、解方程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2)5x=0是方程。
()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等
式仍然成立。
()
(4)x=140是方程4+0.7x=102的解。 ( ) (5)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 )
答:杉树有 160 棵,松树有 200 棵。
提分点 1 列方程解盈亏问题
4.徐老师将一盒糖分给大班的小朋友,若每人分得5
块,则余下46块,若每人分得8块,则少了2块。 这盒糖有多少块? 解:设小朋友有x人。
5x+46=8x-2
x= 16
5×16+46=126(块)
答:这盒糖有126块。
提分点 2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6 整理和复习
式与方程
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九 章算术》是在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 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 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
“方程”一词是中国发明的词汇,但方程本身却不是发源于 中国。
十六世纪,随着各种数学符号的相继出现,特别是法国数 学家韦达创立了较系统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号后,“方 程”这一专门的概念就出现了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课件第3课时 因数与倍数 人教版(共28张PPT)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课件第3课时 因数与倍数  人教版(共28张PPT)
数。( √) 12.若100个整数的乘积是奇数,则其中每一个乘数都是奇数。 ( √ )
三、 选择题。
1. (2019·大丰)a是奇数,b是偶数,下面各结果一定是奇数的式子是( D)。
A.a+b+1
B. 2a+b
C. 2(a+b)
D. a+b
2. 比2、3、5的公倍数多1的数最小是( B )。
A. 29 B. 31 C. 61
例7 (2019·赣榆)学校图书室在新华书店买了一些图书,如果每10本一包,那 么能够正好包完。如果每16本一包,那么也能正好包完。图书室至少买了多 少本书? 解析:学校图书室买了一批书,由如果每10本一包,那么正好包完,可知书 的本数是10的倍数,同样,由每16本一包也能正好包完,可知书的本数也是 16的倍数,由此可见,书的本数是10和16的公倍数,求至少买了多少本,就 是要求出10和16的最小公倍数。 答案:10、16的最小公倍数是80 答:图书室至少买了80本书。
考点四 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例4 四个小孩的年龄恰好是四个连续的自然数。他们的年龄之积是360。这四 个小孩的年龄各是多少? 解析:先将本题中的360分解质因数:360=2×2×2×3×3×5,再根据四个连 续自然数的积是360,通过组合质因数并试算,得到360=3×4×5×6。 答案:这四个小孩的年龄各是3岁、4岁、5岁、6岁。
答案不唯一
10. (2019·江都)小明的QQ码是由9个数字组成的5A13B47CD,其中A的最大因数
是8,B是最小的质数,C是2和3的公倍数,D既是奇数也是合数,则小明的QQ
号码是58(1324769 )。
二、 判断题。 1. (2019•遵义)16÷2=8,16是倍数,2是因数。( × ) 2. (2019·阜宁)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3. (2018•沧州)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 ×) 4. (2019·重庆)要使三位数71□是3的倍数,□里只能填1。( )× 5. (2019•枣庄)m是自然数,2m就是偶数。( √ ) 6. (2019•涿州)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第八章数学广角 人教新课标(共32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件-第八章数学广角 人教新课标(共32张PPT)
2. 抽屉里有4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如果闭着眼睛摸, 一次必须拿( 5 )支,才能保证至少有1支是蓝铅笔。
3.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 了36棵。第一棵与最后一棵之间的距离有( 210 )米。
4.把15只兔子关进4个笼子,无论怎样总有一个笼子里 至少关进了( 4 )只兔子。
答:汽车有14辆,三轮摩托车有10辆。
小考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 王东掷一枚正六面体骰子,要保证掷出的骰子点
数至少有两次相同,他最少应掷( C )次。
A. 5
B. 6
C. 7
2. 10瓶饮料,其中一瓶变质了(略重一些),用天
平称,至少称( A )次一定能找出次品。
A. 3
B. 4
C. 5
3.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8分钟,如果每锯一段所用的
假设全是一等奖。 300×60=18000(元) 与实际相差:18000-10000=8000(元)
300-100=200(元) 二等奖:8000÷200=40(个) 一等奖:60-40=20(个)
答:一等奖有20个,二等奖有40个。
二、百货商店委托搬运站运送500个花瓶,双方商 定每个运费是0.48元,但如果发生损坏,每损坏一 个不仅不给运费,而且要赔偿2.52元,结果搬运站 共得到运费231元。你能算出搬运过程中共损坏了 几个花瓶吗?
5.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4个, 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不同色,至少要摸出( )5个 球。
三、解决问题。 1. 从甲地到乙地原来每隔45米要安装一根电线杆, 加上两端的2根一共65根电线杆。现在改成每隔60 米安装一根电线杆,除两端两根不需移动外,中 途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
45和60的最小公倍数是180 (65-1)×45÷180=16(根) 16-1=15(根) 答:中途还有15根不必移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整理和复习》(共18张ppt)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整理和复习》(共18张ppt)
3.正确选择。
A
B
综合应用
(3)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 A. 高一定相等 B. 侧面积一定相等 C. 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 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综合应用
问题一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底面
底面

长方形的长=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圆柱的高。
圆柱的展开图
底面的周长
圆锥的特征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底面
O
r
h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 侧面是一个扇形。
问题一
顶点
问题二
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
底面
底面

侧 面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S表面积=S侧面积+2×S底面积
综合应用
(1)做一个圆柱形烟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2)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给这个水箱配一个盖子,应选铁皮为( )。(单位:分米) A. B. C.
——
0.5cm
4.5m
——
10dm
1m
40cm
2dm
1cm
314dm3
6280cm3
1.1775m3
2.198m3
10.048dm3
282.6dm2
3140cm2
10.676m2
综合应用
1.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8.5×4×3=102 (dm3)
( )2×3.14×5=251.2(cm3)
8 2
综合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课件第6课时 整数、小数运算的实际应用(共25张PPT)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课件第6课时 整数、小数运算的实际应用(共25张PPT) 人教版

一、 填空题。 1. 要做480个零件,王叔叔5小时做了150个,照这样的速度,他做完这批零
件一共要( 16)小时。 2.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720米,平时他以60米/分的速度步行到学校。一
天,他有急事,到学校的时间比平时少用了3分。这天他步行的速度是 ( )米/分。 3. (2019·玉林)甲、乙两数的和为147.46,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就 和乙数相等,则甲数为( 146),乙数为( 1.4)6。 4. 环城村今年修水渠1350米,是去年修的长度的 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 ( )米。 5. 学校图书馆新买来科技书230本,故事书460本,连环画比这两种书的总 和少160本,买来连环画( )本。 6. 王叔叔买了2支钢笔和4支圆珠笔共20元,4支圆珠笔8元,1支钢笔( )元。
学少6分,语文、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97×2=194(分) 数学:(194+6)÷2=100(分) 语文:100-6=94(分)
12. (2019·福州)植树节那天,育红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6棵,六年级 比五年级多植树24棵,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五年级:(106-24)÷2=41(棵) 六年级:41+24=65(棵)
考点五 有关“和差”的实际问题 例6 (2018·株洲)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 画片数量同样多,王晓星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公式的应用,但题目中只给出了两人的画片数量 和,所以要先找出两人画片数量的差。根据“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 数量同样多”,可知王晓星比张宁多8×2=16(张)画片,用总张数加上多的张 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王晓星原有的张数。 答案:(86+8×2)÷2=51(张)
爸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芳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与代数模块之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复习人教版 (共17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与代数模块之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复习人教版 (共17张PPT)
7、从甲地到乙地,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40 千米,6 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 8 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8、甲车间有 95 人,如果从甲车间调出 15 人给乙车间,这时两车间人数相等。乙车间原有多少人?
9、有两筐水果,甲筐的重量是乙筐的 1.2 倍,如果往乙筐里再装 5 千克的水果,两筐就一样重,原来两筐水果各有多 少千克?
分析
及时练习
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共修一条公路,甲队长说:“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占全长的一半。”乙队长说: “我们修了 120 米。”丙队长说:“我们承担了全长的30% 。”请你算一算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类型二、利用公式找相等关系
例题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相距 750 km 的两地相对开出,5 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 80 km,慢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课堂小节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为 x。 2、找出具体的数量,列出等量关系式。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答句。
3、学们种树,六年级种了 160 棵,比五年级种的 2 倍少 30 棵,五年级种了多少棵?
4、学校田径队有学生 40 人,田径队的人数比排球队的 3 倍少 5 人,排球队有多少人? 5、父子两人到新华书店买书,父亲花了 280 元,比儿子买书花的 1.5 倍少 20 元,儿子买书花了多少元? 6、光明小学四月份买书 86 本,比三月份买的本数的 2 倍还多 10 本,三月份买书多少本? 7、商店有苹果和香蕉共 20 千克,苹果的重量是香蕉的 1.5 倍,求苹果和香蕉各有多少千克?
2、一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是 266.7 平方米,底长是 25.4 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米?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 225 平方厘米,上底 12 厘米,高 15 厘米,它的下底是多少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数的运算》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数的运算》ppt课件

画图可以帮助 我们思考。
32
1
1 4
40 件
32 40 72 件
答:两个班共交了72件作品。
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1.理解题意,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检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1.女生有150人,男生是女生的 ,54男生、女
生一共有多少人?
150 4 120 人
=a×(b×c) a×(b+c)
=a×b+a×c
例2 计算下面各题。
457+786+214
125×16
=457+(786+214) =125×8×2
=1457
=2000
14 5 14 4
9
9
14
5 9
4 9
14
45 27 5
9
45 5 45 4
9
9
10
计算下面各题。
332 255
3 2
20×0= 0
40.5÷1= 40.5
1 3 4 43
例4
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和一道乘法 算式。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和一道 加法算式。
26+32=58
125×8=1000
32+26=58 58-26=32 58-32=26
8×125=1000 1000÷8=125 1000÷125=8
12.5×(240-480÷6) =12.5×(240-80) =2000
二、判断对错 1.做四则混合运算时,先算加减后算乘除。( ) ×
2.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 √ )
三、根据算式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25×4=1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的运算(1)》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的运算(1)》课件

(5)在 里填上“>”“<”或“=”。
3.5×0.89 < 3.5

6 7

6 7
×1
4.2÷0.99 > 4.2 2 ×12 = 2 ÷ 12
3 13 3 13
2.计算下列各题。 3 + 1 =11 4 6 12
3.5-1.72 =1.78
5 12
×
9 10
=3 8
2.4÷
3 5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和1参与运算的特殊例子
11 16

5 13
4.53×4
12-1.25×
2+
3
4 15
1 15.1
3.学校食堂运回一批大米,计划每天吃600 kg, 可以吃30天,实际每天少吃了100 kg。这批大 米实际比计划多吃了多少天?
600×30÷(600-100)-30=6(天) 答:这批大米实际比计划多吃了6天。
=7.94
79×45+0.125÷12.5% =75
易错辨析
6.下面的做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2.4×56÷2.4×65
改正:
55 2.4×6÷2.4×6
=2÷2 =1
不对。
=65×56
=2356
辨析:易忽视运算顺序。
提分点 按要求列综合算式
7.按要求在算式584-5.8×17+7.8÷0.03中添上括号。 (1)运算顺序:×→+→-→÷
)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6.42×1.01-6.42 =6.42×(1.01-1) =6.42×0.01 =0.0642
172-83×24 =172×24-38×24 =14-9
=5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总复习 1-7 比和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总复习 1-7 比和比例

3.张师傅3小时生产48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 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
480÷3×8=1280(个)
答:8小时生产零件1280个。
4.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去时每小时行24千米,5 小时到,按原路回来时每小时行20千米,几小 时到?
24×5÷20=6(小时)
答:6小时到。
5.工程队修一条路,开工4天修了160米,剩下640 米。照这样的速度,修完全程共需要多少天?
返回目录
4.0.15∶0.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A ),比值是 ( C)。 A.5∶4 B.4∶5C.1.25 D.0.8
四、计算
1.化简下列各比。
32∶18 =16:9
3:7 46
=9:14
2.5千克∶400克 =25:4
2.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0∶0.8 =12.5
0.125 : 7 1 87
30分钟: 2 小时 3
(1)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
不成比例
(2)已知,y与。3 y x x
成正比例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成反比例
(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 成正比例
(5)已知,x与y 。1 y x
成反比例 (6)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与花生的质量。
成正比例
返回目录
课堂小结
1.比和比例的意义。 2.分数、比、除法之间的联系。 3.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4.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 反比例关系。
返回作业设计
作业2 一、填空题
1.3∶( 4 ) =( 12 )÷16 = 3 =( 75 )%
4
2.由3,4,6,8组成一个比例为( 3:6=4:8 )。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课件 -第19课时 统计 人教版(共28张PPT)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课件 -第19课时 统计  人教版(共28张PPT)
91.7-91.5=0.2(分) 9÷0.2=45(名) 答:这个班有45名学生。
[小试身手] 5. 在某次知识竞赛中,包括甲同学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4分,其中甲同学考了
89分,则除甲同学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74 × 6-89) ÷ 5=71(分)
考点四 统计图综合应用 例6 下图是一种奶粉的成分含量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朵数
玫瑰花 30% 900
月季花 25% 750
百合花 14% 420
太阳花 16% 480
其他 15% 450
2. (2019·永州)轿车从A地开往B地,货车从B地开往A地,行驶的情况如图。 (1)轿车在距B地( 350 )千米的地方停留了( 3 )时。 (2)货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 )比例关系。 (3)如果轿车保持停留前的速度与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中途不休息,
25 x+50=50x x=6
3
5
答: 6分后水箱内的水被排尽。
5
例4 (1) 下图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2)若该户家庭本月的支出是2000元,请你计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元。
解析:(1)本题是一幅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出的信息要描述合理与准确(答 案不唯一)。(2) 要想计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元可以分别计算出钱数再 相加,也可以用单位“1”的量乘这两项百分比的和。 答案:(1)扇形 答案不唯一,如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36%;文化支出所占百分比 是服装支出所占百分比的两倍;服装支出所占百分比和水电气支出所占百分比相 等 (2) 2000×(36%+16%)=1040(元)
女生人数,并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男生:28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PPT课件全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PPT课件全套

说出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吗?
一个整数能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数就
叫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它的因数 。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典中点》)
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47 ),最小的 合数是( 4 )。 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3 )。 3. 20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 )。 4. 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是( 2 )和( 19 )。
(4)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括号里。
-15,9.4,8.3%,13亿
①永乐大钟钟壁的厚度为( 9.4 )cm。 ② 中国大陆现有人口约为( 13亿 )人。 ③某地区低于海平面15m,海拔高度记为 ( -15 )m。
④今年商品房的价格比去年提高了( 8.3% )。
2.我来选择。(选题源于《典中点》)
2.判断。(选题源于《典中点》)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有 限的 。( × )
(2)因为56÷8=7,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
( × ) (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 。( × ) (4)1是1,2,3,4,5,„ 的因数。(
√ )
(5)12是4的倍数,8是4的倍数,12与8的和也是4的倍
正整数
零 小于零的整数(负整数)
分数(小数)
真分数
假分数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典中点》)
1.整数可以分为( 正整数 )、( 0 )和( 负整数 )。
x x 2. 是真分数, 是假分数,那么x可以是( 3或4 )。 3 5
3. 3.05这个数是( 两 )位小数,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 是( 3.050 )。 4.按规律填数。
6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毕业总复习第七章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课时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毕业总复习第七章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课时课件

10.用一种方砖铺一间长12米,宽8米的实验室地 面。先用400块方砖铺设了64平方米,余下的还 要用这种砖多少块?
解:设余下的还要用这种砖x块。
12×8=96(平方米)
4_0_0_ 64
=
__x__ 96-64
x=200
答:余下的还要用这种砖200块。
4
几个月?(用比例解)
解:设一个人完成全部工程需要x个月。 1∶x= 1 ∶6
4
x=24
答:一个人完成全部工程需要24个月。
题型三 【例3】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个
城市相距4.5厘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个 城市相对开出,2 1 小时相遇。火车速度和客车速度
2
的比是9∶11,求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x=192 答:如果改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192块。
2. 书架里有《小文学》25本,《作文笑传》21 本。增加多少本《小文学》,可使书架上《小文 学》与《作文笑传》的本数比是9∶7?
解:设增加x本《小文学》。 (25+x)∶21=9∶7 x=2 答:增加2本《小文学》,可使书架上《小学》 与《作文笑传》的本数比是9∶7。
答案:假设两个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均为60。
3+2=5 7+5=12 甲长方形的长是60× —3 =36,宽是60-36=24,
5 面积是36×24=864 乙长方形的长是60× 1—72 =35,宽是60-35=25, 面积是35×25=875
甲、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864∶875
答:甲、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864∶875。
9 =x 36 3x=9×6
x=18 答:需要18分钟。
分析:此题错在认为锯的时间与锯的段数成正比 例,其实是锯一下的时间一定,也就是锯的时间 与锯的下数成正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与代数
4.正比例与反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①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②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 值不变,这叫作比的基本性质。 ③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数与代数
(4)运算律 ①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即a+b=b+a 。 ②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 。 ③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即a×b=b×a。
数与代数
④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会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会求图 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 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⑤ 按比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 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作按比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 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数与代数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综合法:先找出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 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 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 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 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 到已知。
数与代数 (2)计算与应用 ①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数与代数 (续表)
数与代数
② 混合运算 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没有括 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 后算括号外面的。
③ 解决实际问题 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列式计算;对答案进行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实际。
(3)正比例和反比例
① 成正比例的量
பைடு நூலகம்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
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为
y x
=k(一定)。
② 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
数与代数
④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 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 a×(b×c) 。 ⑤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 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⑥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 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数与代数
3.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 运算的结果。 (2)简易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 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1)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 然数。
(2)小数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得到的十
数与代数
(3)分数、百分数 ①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 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②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也 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号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 数的符号。
数与代数
(3)估算 ① 在加法、减法、乘法估算时都采用“四舍五入”法,通常把它们看 作整数(整十、整百、整千……),然后再口算。例如:398+53≈400+ 50=450,603-99≈600-100=500,39×202≈40×200=8000。 ② 在除法估算时采用“四舍五入”法,先把除数看作整数(整十、整百 、整千……),然后结合乘法口诀把被除数看作接近除数整倍的数,这 样便于口算。例如:5392÷9≈5400÷9=600,438÷36≈440÷40=11。
数与代数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①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②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 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③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 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 比例。
数与代数
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为xy=k(一定)。
数与代数
5.常见的量 (1)货币、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货币
1元=10角
1角=10分
长度
1千米=1000米 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数与代数 (4)数的互化
数与代数
2.数的运算 (1)运算的意义 ①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在加法里,相 加的数叫作加数,加得的数叫作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②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 算叫作减法。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③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④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作除法。 在除法里,0不能作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 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