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操作规程与试验要点剖析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N-2)×(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 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 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的影响因素及其资料整理分析

标准贯入试验的影响因素及其资料整理分析孙康(河北道桥检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21)摘要:本介绍标准贯入试验的影响因素及资料整理应用。
重点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试验值准确性的各方面因素,同时对试验资料的整理和应用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标准贯入试验土层击数1 前言标准贯入试验是动力触探的一种。
从50年代开始应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中,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
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总结出这种原位测试方法的影响因素及其资料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发现原始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使原始数据更加接近实际。
同时还将各种资料整理方法分析对比,说明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
2 标准贯入试验影响因素标准贯入试验目前全世界已逐步趋于统一,其试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结构在有关工程地质勘察的规范中均有介绍。
下面主要分析影响原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2.1 探杆长度影响随着测试深度的增加,探杆重量增加,其影响是减少锤击数;但随着深度增加,探杆和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和土的侧向压力也增加了,其影响是增加锤击数。
据有关技术资料介绍,这两种影响可相互抵消,杆长30m以内影响很小,可不修正。
目前,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对杆长修正到21m。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日本桩基公式修正法N=(1-0.005)N,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的杆长修正系数对比,见下表:标贯杆长两种修正方法的系数对比表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我们规范修正系数偏大。
2.2 钻进方式影响在标准贯入试验的钻进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孔底土层不受扰动,也不宜用水冲法或冲击式钻进,应尽可能使用回转泥浆钻进,以保持孔壁稳定(特别是在砂层钻进时),减少孔壁摩擦。
钻孔直径也不宜过大,钻孔直径过大时可减少锤击数达50%,钻孔直径上限为100mm。
2.3 土层深度(土的有效上覆压力)的影响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土的有效上覆压力和侧压力都会增加,从而加大贯入阻力,增大锤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初探对比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初探对比1、名词解释:标准贯入试验: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自由下落,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孔底预打15cm,测记再打入30cm的锤击数的原位试验方法。
静力触探试验:以静压力将一定规格的锥形探头压入土层,根据其所受阻抗力大小评价土层力学性质,并间接估计土层各深度处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和进行土层划分的原位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用一定质量的击锤,以一定的自由落距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一定深度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性质的原位试验方法。
2、解析: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的一种,是在现场测定砂土或黏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一定的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贯入阻抗判别土层的变化及土的工程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静力方式均匀地将标准规格的探头压入土中,通过量测探头贯入阻力以测定土的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方法。
一般在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及相应的处理土地基中较为适用,对于含少量碎石土层,其适用性应根据碎石含量、粒径级配等条件而定。
静力触探试验能较为直观地评价土的均匀性和地基处理效果,结合载荷试验成果或地区工程实践经验,能推定土的承载力及变形参数。
动力触探试验: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
共分为轻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和超重型动力触探三种: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地基及其人工地基土形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及其人工地基以及极软岩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检验砂石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注浆加固地基的成桩质量、处理效果以及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等地基土性状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标准贯入、轻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地基承载力试验

贯入(轻便触探仪N10贯入法)
点
300元
3、静力触探试验
定义和适用范围:将圆锥形探头按一定速率匀速压入土中 量测其贯入阻力
锥头阻力侧壁摩阻力 的过程称为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
项原位测试方位 可用于划分土层 判定土层类别 查明软 硬夹层及土层在水平和
垂直方向的均匀性评价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容许承载力 压缩性质 不排水抗剪强
试验种类1、标准贯入试验
2、轻型动力触探试验
3、静力触探试验
4、地基承载力试验
1、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SPT)是动力触探的一种,是在现场测定砂或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
标准贯入试验SP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勘察的原位测试工具,它使用SPT锤将钻杆底部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中,取得土样。贯入300mm(1英尺)所需要的锤击数称为N值,其与土体强度有关。
度水平向固结系数 饱和砂土液化势 砂土密实度等探寻和确定桩基持力层 预估
打入桩沉桩可能性和单桩承载力检验人工填土的密实度及地基加固效果本规程适
用于粘质土和砂质土
引用标准
静力触探仪: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第二篇
原位测试仪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静力触探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费用
静力触探试验费
深度
0-10m
据 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资料,拟建场地的土层,按其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可划分为 大工程地质层及若干亚层,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见下表2。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参数简要表
表2
层次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N-2)×9.8 (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 63.5kg 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 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 63.5kg 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 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原位测试(动力触探-标准贯入等)

原位测试(GB 50021-2009)原位测试:在岩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下,测定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指标。
原位测试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旁压试验、静载试验、扁板侧胀试验、应力铲试验、现场直剪试验、岩体应力试验、岩土波速测试等。
适用条件:1. 当原位测试比较简单,而室内试验条件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时。
2. 当基础的受力状态比较复杂,计算不准确而又无成熟经验,或整体基础的原位真型试验比较简单。
3. 重要工程必须进行必要的原位试验。
优点:可以测定难于取得不扰动土样的有关工程力学性质;可避免取样过程中应力释放的影响;影响范围大,代表性强。
缺点:各种原位测试有其适用条件;有些理论往往建立在统计经验的关系上等。
影响原位测试成果的因素较为复杂,使得对测定值的准确判定造成一定的困难.软土原位测试的一般规定第1条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应增加原位测试工作量,其布置应与钻探、室内试验的配合和对比,以提高勘察质量。
原位测试成果的使用应考虑地区性和经验性。
第2条原位测试一般包括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载荷试验及波速试验等。
选用原位测试方法应以土层情况、设计参数的要求以及建筑物等级等因素确定。
第3条采用静力触探方法评价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时,应结合本地区经验取值。
应用静力触探曲线分层时,应综合考虑土的类别,成因和地下水条件等因素。
第4条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测定软土的抗剪强度。
对重荷载的大型建筑,应测定其残余强度并计算其灵敏度。
第5条标准贯入试验可用于评价土的均匀性和定性地划分不同性质的土层,以及软土中夹砂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第6条旁压试验宜采用自钻式旁压仪。
依据仪器设备和土质条件,选择适当的钻头、转速、进速、泥浆压力和流量、刃口的距离等以确定最佳自钻方式。
第7条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承压板面积不宜小于5000。
承载力基本值的选用,应根据压力和沉降、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的特征,结合地区经验取值。
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的对比研究

供依据。
关键词: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1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在工程勘察中,标 准 贯 入 试 验 作 为 一 种 可 靠 的 原 位 测 试试验,在地震液化 判 别、粉 土 和 砂 土 的 状 态 判 别、地 基 承 载力估算、土层均匀性评价、成桩可能性评价等方面有着广 泛的 应 用,并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工 程 经 验。 静 力 触 探 试 验 (CPT)由于具 有 试 验 时 间 短、成 本 低、操 作 简 单 等 优 点,在 工程勘察得到广泛 应 用,同 样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勘 察 手 段。 在 工程勘察、地基加固 效 果 检 测、地 基 承 载 检 测 中,综 合 考 虑 锤击数和静力触探指标,是工程技术人员普遍采用的方法, 也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前提。随着静力触探在工程勘察 中的应用,在土性划 分、地 基 承 载 力、单 桩 承 载 力 计 算 等 方 面积累一定的工程经验。目前关于静力触探试验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土层物理 力 学 指 标 和 锥 尖 阻 力 相 关 性 方 面,关 于 标贯击数与锥尖阻力的研究较为匮乏。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操作规程及试验要点剖析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15m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内,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0.1m。
3.采用自动落锤法,将贯入器以每分钟15~30击打入土中0.15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0.10m的锤击数,累计0.30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若遇密实土层,贯入0.3吗锤击数超过50击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50击的贯入深度。
4.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1.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值为1mm的水准尺校准),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将已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打开电源开关,预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孔隙压力时,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内,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采用自动记录仪时,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将探头按1.2±0.3m/min匀速贯入土中0.5~1.0m左右(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仪器零位基本稳定),将仪器调零或记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简介及存在问题)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习惯上称为动力触探试验(DPT:dynamic penetration test)或简称动探,它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或贯入能量)来判定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相关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习惯上简称为标贯。
它和动力触探在仪器上的差别仅在于探头形式不同,标贯的探头是一个空心贯入器,试验过程中还可以取土。
因为和动力触探试验由许多共同之处,故将其放入同一章中论述。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在国内外应用极为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土工原位测试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1)设备简单,且坚固耐用;(2)操作及测试方法容易掌握;(3)适应性广,砂土、粉土、砾石土、软岩、强风化岩石及粘性土均可;(4)快速,经济,能连续测试土层;(5)标准贯入试验可同时取样,便于直接观察描述土层情况;(6)应用历史悠久,积累的经验丰富。
因此,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在岩土工程中应用极广。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动力触探技术。
其中,美洲、亚洲和欧洲国家应用最广;而日本则几乎把动力触探技术当作了一种万能的土工勘测手段。
试验设备和方法试验设备动力触探使用的设备如图3-1,包括动力设备和贯入系统两大部分。
动力设备的作用是提供动力源,为便于野外施工,多采用柴油发动机;对于轻型动力触探也有采用人力提升方式的。
贯入部分是动力触探的核心,由穿心锤、探杆和探头组成。
图3-1 现场动力触探试验根据所用穿心锤的质量将动力触探试验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超重型等种类。
动力触探类型及相应的探头和探杆规格见表3-1。
表3-1 常用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类型锤质量/kg落距/cm探头规格探杆外径/mm触探指标(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备注锥角/底面积/cm2轻型10105030604512.64.92512贯入30cm锤击数N10贯入10cm锤击数N10工民建勘察规范等推荐英国BS规程中型28 80 60 30 33.5 贯入10cm锤击数N28工民建勘察规范推荐重型63.5 76 60 43 42 贯入10cm锤击数N6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推荐超重型120 100 60 43 60 贯入10cm锤击数N120水电部土工试验规程推荐在各种类型的动力触探中,轻型适用于一般粘性土及素填土,特别适用于软土;重型适用于砂土及砾砂土;超重型适用于卵石、砾石类土。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N-2)×9.8 (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 63.5kg 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 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 63.5kg 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 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地基触探试验报告(一)

地基触探试验报告(一)本次地基触探试验是为了评估勘测区域的土壤性质,以实现针对该地区的建设规划。
为此,我们展开了多项测试,包括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和标贯试验等。
以下是试验报告:一、试验范围本次试验的触探深度为15米,共进行了14次触探,每次深度为1.0米。
二、试验方案1.贯入试验本次贯入试验采用的是标准贯入试验,在每次触探时,贯入器在前20厘米的深度每敲击10下记录一次贯入度,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每10厘米敲击次数逐步增加至100下。
贯入试验结果表明,在3.0米至5.0米的土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硬度转变,可能是由于不同深度所处的土层密度不同导致的。
2.静力触探试验本次静力触探试验采用了柱形静力触探器,共进行了14次触探。
根据试验结果,本次触探区域最大的静止端阻力及端阻力比都出现在4.0至5.0米的土层之间。
在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端阻力和摩阻力的比例不同,但是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3.动力触探试验本次动力触探试验采用了动力压路机和楔形触探器,共进行了14次试验。
根据结果,触探区域的土层主要由砂质粘土和肥沃黏土组成。
其中,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粘聚力较强,但是整体的侵彻阻力较小。
4.标贯试验本次标贯试验采用了EN13286-2:2010标准,共进行了14次触探。
试验结果表明,在4.0至5.0米的土层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液化现象。
三、试验结论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本次触探区域的土层深度在4.0至5.0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硬度转变,可能是由于不同深度所处的土层密度不同导致的。
在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端阻力和摩阻力的比例不同,但是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该地区的土层主要由砂质粘土和肥沃黏土组成,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粘聚力较强,但是整体的侵彻阻力较小。
触探区域的土层中存在着严重的液化现象。
这些结论可以为该地区的设计及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静力触探、动力初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的区别

静力触探、动力初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的区别
静力触探(CPT):是把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入土中,并测定探头阻力。
分为机械式静力触探和电测式静力触探。
动力触探(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或以能量表示)来判定土的性质,并对土进行力学分层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分为标准贯入测试和圆锥动力触探测试。
圆锥动力触探根据穿心锤的重量分为轻型、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对应质量为10KG、63.5KG、120KG。
一般将圆锥动力触探简称为动力触探或动探,将标准贯入测试简称为标贯。
圆锥动力触探是连续贯入,连续分段计锤击数。
标准贯入测试(SPT):是动力触探测试方法的一种,它与圆锥动力触探最大的区别是探头不同,标贯探头不是圆锥形,是空心圆柱形,即标准贯入器。
在测试方法上也不同,每次只能贯入45cm,穿心锤质量为63.5KG,只计贯入0.3m的锤击数N,没有下角标。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简介及存在问题)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习惯上称为动力触探试验(DPT:dynamic penetration test)或简称动探,它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或贯入能量)来判定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相关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习惯上简称为标贯。
它和动力触探在仪器上的差别仅在于探头形式不同,标贯的探头是一个空心贯入器,试验过程中还可以取土。
因为和动力触探试验由许多共同之处,故将其放入同一章中论述。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在国内外应用极为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土工原位测试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1)设备简单,且坚固耐用;(2)操作及测试方法容易掌握;(3)适应性广,砂土、粉土、砾石土、软岩、强风化岩石及粘性土均可;(4)快速,经济,能连续测试土层;(5)标准贯入试验可同时取样,便于直接观察描述土层情况;(6)应用历史悠久,积累的经验丰富。
因此,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在岩土工程中应用极广。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动力触探技术。
其中,美洲、亚洲和欧洲国家应用最广;而日本则几乎把动力触探技术当作了一种万能的土工勘测手段。
试验设备和方法试验设备动力触探使用的设备如图3-1,包括动力设备和贯入系统两大部分。
动力设备的作用是提供动力源,为便于野外施工,多采用柴油发动机;对于轻型动力触探也有采用人力提升方式的。
贯入部分是动力触探的核心,由穿心锤、探杆和探头组成。
图3-1 现场动力触探试验根据所用穿心锤的质量将动力触探试验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超重型等种类。
动力触探类型及相应的探头和探杆规格见表3-1。
表3-1 常用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类型锤质量/kg落距/cm探头规格探杆外径/mm触探指标(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备注锥角/底面积/cm2轻型10105030604512.64.92512贯入30cm锤击数N10贯入10cm锤击数N10工民建勘察规范等推荐英国BS规程中型28 80 60 30 33.5 贯入10cm锤击数N28工民建勘察规范推荐重型63.5 76 60 43 42 贯入10cm锤击数N6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推荐超重型120 100 60 43 60 贯入10cm锤击数N120水电部土工试验规程推荐在各种类型的动力触探中,轻型适用于一般粘性土及素填土,特别适用于软土;重型适用于砂土及砾砂土;超重型适用于卵石、砾石类土。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操作规程及试验要点解析

不使孔底发生涌砂变松,影响 N 值; b. 下套管不要超过试验标高; c. 要缓慢地下放钻具,避免孔底土的扰动; d. 细心清孔; e. 为防止涌砂或者塌孔,可采用泥浆护壁; (3)需采用自动落锤法,不能采用手拉落锤法。
4. 标贯试验成果分析整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际应用 N 值时,应按具体岩土工程问题,参照有关规范考虑是否做 杆长修正或其他修正。 (2)由于 N 值离 散性大,故依据单孔标贯资料提供设计参数是不可信的。在分析整理数据时, 应剔除个别异常的 N 值。 (3)依据 N 值提供定量的设计参数时,应有当地的经验,否则只能提供定 性的参数,供初步评定用。
34.8≤de≤36.0mm; De≤de≤de+0.35mm; 锥截面积应为 10.00cm2±(3%~5%); 侧壁筒直径必须大于锥头直径,否则会显著减小侧壁摩阻力,侧壁摩擦筒侧 面积应为 150cm2±2%; (2)贯入速率要求匀速,贯入速率(1.2±0.3)m/min 是国际通用的标准; (3)探头传感器室内率定误差(重复性误差、非线性误差、归零误差、温 度漂移等)不应超过±1.0%FS。 现场当探头返回地面时应记录归零误差,现场的归零误差不应超过 3%;探 头的绝缘度不应小于 500MΩ 的条件,是 3 个工程大气压下保持 2h; (4)贯入读数间隔一般采用 0.1m,不超过 0.2m,深度记录误差不超过±1%; 当贯入深度超过 30cm 或穿过软土层贯入硬土层后,应有测斜数据;当偏斜度明 显,应矫正土层分层界线; (5)为保证触探孔与垂直线见的偏斜度小,所是用的探杆偏斜度应符合标 准:最初 5 根探杆每米偏斜小于 0.5mm,其余小于 1mm;当使用的贯入深度超 过 50m 或是用 15~20 次,应检查探杆的偏斜度;当贯入厚层软土,再穿入硬层、 碎石土、残积土,每用过一次应作探杆偏斜度检查。 触探孔一般至少距探孔 20 倍孔径或 2m。静力触探宜在钻孔前进行,以免钻 孔对贯入阻力产生影响。 3. 当对现场静力触探成果准确性产生质疑时,可在原触探孔旁边空地处重新 进行试验,作对比试验,2 个触探孔间距不小于 2m。
浅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

Engineering Technology162《华东科技》浅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赵 阳(浙江建开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000)摘要:岩土工程结构形式复杂,外部因素干扰影响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地质勘察。
通过先进勘察技术,有助于维护工程质量与安全。
原位测试技术属于力学测试技术,可以有效作用于岩土地质勘察中。
本文研究主要围绕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展开讨论,重点分析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原位测试技术1 原位测试技术内容 原位测试技术,主要包含定量、半定量方法。
其中,定量方法主要应用于成形土体上,实行原位测试。
例如土体渗透试验、静止承重试验等。
半定量方式,由于试验环境、操作能力不足,因此多依赖样品试验、触碰试验等方法。
原位测试试验类型较多,技术应用期间,应当综合考虑工程种类、土体实况、结构形式,选择适宜的勘察技术。
开展原位测试调试、准备时,应当对室内实验、钻探能力予以分析。
采用原位测试方式,对岩土工程岩石、土壤予以分析,从而对场地地面承重力予以判断。
开展室内二次演算,将演算结果作为现场试验参考物。
2 原位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2.1 原位测试方法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原位测试涉及到基础振动测试、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
当勘察场地、设计要求、建筑物不同时,特别是区域地质变化,应用原位测试方法时,注重分析建筑类型、工程设计、地质条件等因素。
按照原位测试结果、地区性经验关系,对区域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承载力进行估算,同时比较原位测试结果、室内试验结果、钻探结果。
联合工程实况、区域地质情况,深入分析原位测试试验方式与方法,综合考虑试验条件、设备使用因素,避免影响数据信息。
2.2 原位测试适用条件 勘察岩土工程地质,按照厂区建筑类型、地质条件、技术要求,合理选择原位测试方法。
例如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载荷试验等。
第一,动力触探试验:开展试验操作时,需要应用落锤检测法。
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钻具配套的分析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钻具配套的分析概述: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的基本情况,详细分析了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对SH30-2A钻机和DPP-100钻机工程钻具配套进行了配套分析。
关键词:工程勘察,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钻具0 引言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的目的是查明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场地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
工程地质试验包括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两个方面,原位测试是岩土体保持或基本保持其所处位置与天然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情况下进行的各种测试。
原位测试可以完成或实现室内无法测定的内容,取得可靠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水理性质指标,为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
原位测试方法主要有静力触探试验、静载荷试验(CPT)、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PT)、标准贯入试验(SPT)、旁压试验(PMT)、十字板剪切试验、岩体变形试验、岩体抗剪试验、声波测试、扁铲侧胀试验、现场大型直剪试验、块体基础振动试验、点荷载强度试验、回弹试验、压水试验、抽水试验、注水试验、连通性试验等。
其中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是两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方法。
对这两种方法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改进优化,是钻具配套研究的重点内容。
1 试验准备在进行工程地质测试之前要先进行钻探施工,钻探是采用一定的设备和工具对深部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揭露的工作方法,可分为轻便钻探和钻机钻探两种。
轻便触探是利用洛阳铲、锥探和小螺旋钻等进行钻探的方法;钻机钻探是常用的钻探方法,为了保证试验的钻孔质量,一般采用回转钻进,必要时可采用泥浆或套管护壁。
常见的工程地质勘察施工设备有SH30-2A、XY-1、DPP100钻机等。
钻探过程一般有三个基本程序:1、破碎岩石:采用人力和机械的方法,使小部分岩土脱离整体而成为粉末、岩石块或岩心,破碎一般是借助冲击力、剪切力、研磨和压力来实现的。
浅谈标准贯入试验的应用

浅谈标准贯入试验的应用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标准贯入试验是原位测试方法最常用的一种,也是技术比较完善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标贯试验成果的运用进行汇总论述,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进行应用,以便加深对该方法的理解及在勘察中更好的使用该方法。
关键词: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运用1 前言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 标准贯入试验概述标准贯入试验来源于美国,质量为140磅(即63.5kg)的穿心锤,用钻机的卷扬机提升,至30英寸(75cm)高度,穿心锤自由下落,将特制的圆管状贯入器贯入土中,先打入土中15cm不计数,接着每打入10cm记下击数,累计打入1英尺(30cm)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
当锤击数已达到50击,而贯入深未达30cm时,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公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并终止试验。
=30×50/ΔS 式中ΔS—50击时的贯入度(cm)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黏性土,最适用于=2~50击的土层,不适用于软塑~流塑软土。
3标准贯入试验钻杆的修正在标准贯入试验中,贯入击数值的影响因素是众多的和复杂的。
应用值时是否修正和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国外常有对饱和粉细砂的修正、地下水位的修正、土的上覆压力修正;国内长期以来并不考虑这些修正,主要视的用途不同,着重对杆长进行修正与否。
对实测标贯击数进行杆长修正,可按下式进行:=α式中—杆长修正后的锤击数—现场实测的锤击数α—杆长修正系数,见表1。
4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运用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国内不同地区都有与之相关的经验公式。
但在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并考虑其适用条件,一般来说,应用对象偏重于松散介质,在有成熟经验地区,亦可用于黏性土。
标准贯入试验的主要成果有:标贯击数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标贯孔工程地质柱状图。
触探试验

触探试验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
由于其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效率较高,因而应用较为广泛。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丰富的应用经验,测试成果较为可靠。
试验方法包括动力触探(DPT )、标准贯入(SPT )和静力触探(CPT )三类。
其基本方法是, 用动力冲击或静力将一个特制的探头, 按一定的速率贯入土层中,以剪切破坏的方式挤开土层。
根据探头所承受的贯入阻力,划分土层、确定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性等指标。
1动力触探试验(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1 概述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贯入土体中,根据探头贯入土层的难易程度(贯入击数或贯入阻力的变化),测求土层工程地质性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技术。
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素填土、砂土、碎石土及各类强风化、全风化硬质岩石和软质岩石。
(1) 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根据锤击能量,动力触探试验分为轻型、重型及超重型三种(表1-1)。
表1-1 轻型、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技术规格参数类型 落锤重 (kg ) 落距 (cm ) 形状锥底面积 (cm 2) 贯入记录 量的符号 主要适用岩土轻型 10 50 实心圆锥 12.6 贯入30cm 锤击数 N 10浅部的填土、砂土、粉土、粘性土 重型 63.5 76±2 实心圆锥 43 贯入10cm 锤击数 N 63.5 砂土、中密以下碎石土、极软岩 超重型 120 100 实心圆锥 43 贯入10cm 锤击数 N 120 密实和很密的碎石土、软岩标准贯入63.576±2空心圆筒 9.6贯入30cm 锤击数N 砂土、粉土、一般粘性土(2) 动力触探试验的工程目的:动力触探试验指标主要用于以下工程目的: (a )测定地基土的强度及变形指标; (b )评价场地均匀性;(c )确定地基持力层及承载力; (d )检测地基加固与改良质量。
(3)动力触探试验的技术原理: 动力触探的锤击能量,除消耗于锤与探杆的碰撞、探杆的弹性变形及探杆与孔壁的摩擦外,主要用于克服土层对探头的阻力。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N-2× 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 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 15cm, 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锤击数N 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判断砂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砂土的振动液化,桩基承载力,同时也是地基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轻型动力触探轻型圆锥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目录由于轻型圆锥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轻型动力触探图解1提供浅基础承载力、变形模量;2检验地基土的夯实程度;3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随着基建投资的加大,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浅,通常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较高的人力物力;本文介绍的轻型动力触探实验能简便、快捷的浅地基承载力,而且费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实例论述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基槽验收中检测地基承载力的应用;长沙市某楼盘,位于河畔,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大部分是耕地和农田,耕地和农田的土质为耕植土和淤泥层耕地0-30cm为耕植土,农田0-80cm为淤泥层,饱和、软塑-流塑,颜色为黑色-灰色,底层土质为,颜色为灰色、硬塑;3.1 设备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3.2 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2.0cm,使其;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3.3 检测结果工地现场基槽已开挖到持力层粉质粘土,通过现场随机选点触探,该楼盘第61栋和57栋的轻型圆锥动力触探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第57栋基槽开挖以后遭雨水浸泡,地基承载力明显受到影响,特别是面层0-30cm偏低严重,必须挖掉被雨水浸泡部分以后该地层方可作为持力层;4.1 资料整理1每完成一次轻型触探后,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的锤击数及深度是否有错漏,并结合其它勘探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去掉不合理的特异值;2轻型触探不考虑杆长修正,根据每贯入30 cm所需的锤击数绘制N10-h图;3进行土层力学分层,根据N10-h曲线,考虑触探的临界深度及界面效应,即“超前”和“滞后”影响,一般触探曲线由软层进到硬层时,则分层界线定在软层最后一个小值点以下2-3倍探头直径处,由硬层进入软层时,则分层界线定在软层第一个小值点以上2-3倍探头直径处;4删除个别异常值,临界深度影响值、超前和滞后影响范围值,按下式计算每层实测击数的算术平均值:N10=∑N10/n;式中:N10为平均击数;N10为第i个实测值;n为参加统计的总数;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时实测锤击数应按下式计算:NN10=N10-σ式中:σ为统计量标准差;对于第61栋,N10平均值为:NN10锤击数代表值为;对于第57栋,考虑到粉质粘土面层已受雨水浸泡,建议施工单位将该层挖掉,故统计结果不包括0-30cm数据;该栋N10平均值为;NN10锤击数代表值为;4.2 应用轻型动力触探成果确定地基承载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用轻型动力触探击数确定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k如表2所示;根据上表采用内插法计算可知,第61栋的地基承载力约为390kPa;而第57栋的NN10锤击数代表值仅为,比实测值中的最小值42小了近一倍,地基承载力按推算显然不合理,按最小值推算约为325kPa;为了验证采用最小值的可靠性,在57栋选点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根据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得到地基承载力极限值为达450kPa,说明根据最小值推算是合理的;除规范规定的内容外,各地在应用N10确定地基承载力所依据的公式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各地区地质条件的差异决定的;地区一般粘性土和新近沉积粘性土N10的回归方程为:fNk=25+kPa;通过轻型动力触探实验在长沙某工程基槽验收中的应用,笔者有如下体会:5.1 通过轻型动力触探实验能简单方便的确定地基承载力;轻型动力触探实验既不象荷载试验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也不象室内土工试验需要较长的试验周期;5.2 轻型动力触探实验采用规范法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时,N10宜选用实测值和代表值中较大的一个计算地基土承载力;5.3 现场施工应注意,当基槽开挖到位并经有关单位验收合格以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避免基槽积水,尤其是雨季施工,应充分做好排水措施,确保地基承载力的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15m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内,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0.1m。
3.采用自动落锤法,将贯入器以每分钟15~30击打入土中0.15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0.10m的锤击数,累计0.30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若遇密实土层,贯入0.3吗锤击数超过50击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50击的贯入深度。
4.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1.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值为1mm的水准尺校准),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将已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打开电源开关,预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孔隙压力时,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内,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采用自动记录仪时,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将探头按1.2±0.3m/min匀速贯入土中0.5~1.0m左右(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仪器零位基本稳定),将仪器调零或记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
在深度6m内,一般每贯入1~2m,应提升探头检查温漂并调零;6m以下每贯入5~10m应提升探头检查回零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应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6.贯入过程中,当采用自动记录时,应根据贯入阻力大小合理选用供桥电压,并随时核对,校正深度记录误差,作好记录;使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计时,一般每隔0.1~0.2m记录读数1次。
7.当测定孔隙水压力消散时,应在预定的深度或涂层停止贯入,并按适当的时间间隔或自动测读孔隙水压力消散值,直至基本稳定。
8.当贯入到预定深度或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贯入。
—触探主机达到额定贯入力;探头阻力达到最大容许压力。
—反力装置失效。
—发现探杆弯曲已经达到不能容许的程度。
9.试验结束后应及时起拔探杆,并记录仪器的回零情况。
探头拔出后应立即清洗上油,妥善保管,防止探头被曝晒或受冻。
10.注意事项◆试验点与已有钻孔、触探孔、十字板试验孔等的距离,建议不小于20倍的已有孔径。
◆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场地的地质情况,合理选用探头,使其在贯入过程中,仪器的灵敏度较高而又不致损坏。
◆试验点必须避开地下设施(管道、电缆等),以免发生意外。
◆由于人为或设备的故障,而使贯入中断10min以上,应及时排除。
故障处理后,重新贯入前应提升探头,测记零读数。
对超深触探孔分两次或多次贯入时;或在钻孔底部进行触探时,在深度衔接点以下的扰动段,其测试数据应舍弃。
◆应注意安全操作和安全用电◆当使用液压式、电动丝杆式触探主机时,活塞杆、丝杆的行程不得超过上、下限位,以免损坏设备。
◆采用拧锚机时,应待准备就绪后才可启动。
拧锚过程中如遇障碍,应立即停机处理。
三、动力触探试验1.轻型动力触探1)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3m处,然后对所需试验土层连续进行触探。
2)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0.50±0.02m,使其自由下落。
记录每打入土层中0.30m时所需的锤击数(最初0.30m可以不记),记为N10。
3)若需描述土层情况时,可将触探杆拔出,取下探头,换贯入器进行取样。
4)如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0.30m所需锤击数超过100击或贯入0.15m超过50击时,即可停止试验。
如需对下卧土层进行试验时,可用钻具穿透坚实土层后再贯入。
5)本试验一般用于贯入深度小于4m的土层。
必要时也可在贯入4m后用钻具将孔掏清后再继续贯入2m。
2.重型动力触探1)试验前将触探架安装平稳,使触探保持垂直进行。
垂直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
触探杆应保持平直,连接牢固。
2)贯入时,应使穿心锤自由下落,落锤落距为0.76±0.02m。
地面上的触探杆的高度不宜过高,以免倾斜与摆动太大。
3)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15~20击。
打入过程应尽可能连续,所有超过5min 的间断都应在记录中予以注明。
4)及时记录每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记为N63.5。
其方法可在触探杆上每隔0.10m划出标记,然后直接(或用仪器)记录锤击数;也可以记录每一阵击的贯入度,然后再换算为没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
5)对于一般砂、圆砾和卵石,触探深度不宜超过12~15m,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的侧壁摩擦影响。
6)没贯入0.10m所需锤击数连续3次超过50击时,即停止试验。
如需对土层继续进行试验时,可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7)本试验也可在钻孔中分段进行。
一般可先进行贯入,然后进行钻探直至动力触探所及深度以上1m处,取出钻具将触探器放入孔内在进行贯入。
3.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贯入时穿心锤自由下落,落距为100±0.02m。
贯入深度一般不宜超过20m,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侧壁摩阻的影响。
其他步骤可参照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第1~6步骤进行。
试验要点一、标准贯入试验(SPT)(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1.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之前,应检查试验所需设备组成是否齐全,设备规格是否符合标准(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组成及规格见下表)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标准贯入器示意图见下图:2.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黏性土,不适用于软塑~流塑软土。
3.关于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1)根据欧洲标准,锤击速度不应超过30击/min;(2)宜采用回转钻进标准,以尽可能减少对孔底土的扰动。
钻进时应注意:a.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保持孔底土处于平衡状态,不使孔底发生涌砂变松,影响N值;b.下套管不要超过试验标高;c.要缓慢地下放钻具,避免孔底土的扰动;d.细心清孔;e.为防止涌砂或者塌孔,可采用泥浆护壁;(3)需采用自动落锤法,不能采用手拉落锤法。
4.标贯试验成果分析整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际应用N值时,应按具体岩土工程问题,参照有关规范考虑是否做杆长修正或其他修正。
(2)由于N值离散性大,故依据单孔标贯资料提供设计参数是不可信的。
在分析整理数据时,应剔除个别异常的N值。
(3)依据N值提供定量的设计参数时,应有当地的经验,否则只能提供定性的参数,供初步评定用。
二、静力触探试验(CPT) (Cone Penetration Test)1. 进行试验之前,应检查试验所需设备组成是否齐全,设备规格是否符合标准(双桥探头机构如下图所示):(1)对探杆要逐根检查试接,顺序放置;(2)核对探头标定记录,调零试压;(3)联机调试,检查仪表是否正常;双桥探头的规格型号探头直径φ(mm)探头截面积A(cm2)摩擦筒表面积F s(cm2)锥角α(o)Ⅱ-1 35.7 10 150,200 60 Ⅱ-2 43.7 15 300 60 2. 对静力触探试验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试验成果真实可靠:(1)以10cm2探头为例,锥头直径的d e、侧壁筒直径d s的容许误差分别为:34.8≤d e≤36.0mm;De≤d e≤d e+0.35mm;锥截面积应为10.00cm2±(3%~5%);侧壁筒直径必须大于锥头直径,否则会显著减小侧壁摩阻力,侧壁摩擦筒侧面积应为150cm2±2%;(2)贯入速率要求匀速,贯入速率(1.2±0.3)m/min是国际通用的标准;(3)探头传感器室内率定误差(重复性误差、非线性误差、归零误差、温度漂移等)不应超过±1.0%FS。
现场当探头返回地面时应记录归零误差,现场的归零误差不应超过3%;探头的绝缘度不应小于500MΩ的条件,是3个工程大气压下保持2h;(4)贯入读数间隔一般采用0.1m,不超过0.2m,深度记录误差不超过±1%;当贯入深度超过30cm或穿过软土层贯入硬土层后,应有测斜数据;当偏斜度明显,应矫正土层分层界线;(5)为保证触探孔与垂直线见的偏斜度小,所是用的探杆偏斜度应符合标准:最初5根探杆每米偏斜小于0.5mm,其余小于1mm;当使用的贯入深度超过50m或是用15~20次,应检查探杆的偏斜度;当贯入厚层软土,再穿入硬层、碎石土、残积土,每用过一次应作探杆偏斜度检查。
触探孔一般至少距探孔20倍孔径或2m。
静力触探宜在钻孔前进行,以免钻孔对贯入阻力产生影响。
3. 当对现场静力触探成果准确性产生质疑时,可在原触探孔旁边空地处重新进行试验,作对比试验,2个触探孔间距不小于2m。
三、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PT)(Dynamic Penetration Test)1. 影响圆锥动力触探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如土的性质、触探深度、地下水),在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时应重点注意下以下几点:(1)设备规格定型化。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分为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各种试验的类型和规格见下表:(2)操作方法标准化。
试验前或试验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机具设备。
部件磨损或发生变形超过下表的规定应及时更换和修复。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部件连接处丝扣应完好,连接牢固。
触探架应安装平稳,在作业过程中触探架不得偏移。
保持触探孔垂直。
(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适用范围各种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适用范围如下表: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一般用于贯入深度小于4m的黏性土、黏性土组成的素填土和粉土。
可用于施工验槽、地基检验和地基处理效果的检测。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一般适用于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和极软岩。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一般适用于较密实的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
2. 其他要点:(1)落锤方式应采用控制落距的自动落锤,保持杆件垂直,探杆的偏斜度不超过2%。
锤击时防止偏心及探杆晃动。
(2)试验过程采取以下措施减少侧摩阻力影响:1)探杆直径应小于探头直径。
在砂土中探头直径与探杆直径比应大于1.3,而在黏土中可小些;2)贯入一定深度后旋转探杆(每1m转动一圈或半圈),以减少侧摩阻力;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0.2m转动一次;3)探头的侧摩阻力与土类、土性、杆的外形、刚度、垂直度、触探深度等均有关,难以用一固定的修正系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