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运动学问题

合集下载

运动学问题解析与计算方法

运动学问题解析与计算方法

运动学问题解析与计算方法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是力学中的基础部分。

它关注的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的规律和特征等问题。

在运动学中,有很多常见的问题需要进行解析和计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运动学问题及其解析与计算方法。

一、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在运动学中,位移指的是物体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变化量。

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置的变化情况。

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进行计算。

即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速度可以通过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即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即加速度等于速度除以时间。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可以通过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即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速度可以通过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进行计算。

加速度保持不变时,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可以通过速度的平方等于初速度的平方加上加速度乘以位移的两倍进行计算。

二、自由落体问题的解析与计算方法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运动的过程。

自由落体问题常常涉及到物体下落的时间、速度和位移等问题。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当忽略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米/秒²。

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时间可以通过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进行计算。

即下落时间等于物体下落的高度除以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的两倍。

速度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乘以下落时间进行计算。

位移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乘以下落时间的平方的一半进行计算。

三、斜抛问题的解析与计算方法斜抛是指物体在初速度的同时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斜向上抛的运动过程。

斜抛问题常常涉及到物体的射程、最大高度以及落地时间等问题。

对于斜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恒定不变,垂直方向则受到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射程可以通过初速度、抛射角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进行计算。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1. 问题一一个小球以10 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减小到5 m/s,求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解答:利用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a = (v - u)/ t其中,v 为结束时的速度,u 为开始时的速度,t 为时间间隔。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v = 5 m/s, u = 10 m/s, t = 5 s代入公式进行计算:a = (5 - 10) / 5 = -1 m/s²小球的加速度为 -1 m/s²。

2. 问题二一辆汽车以2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从静止开始,经过10秒后速度为20 m/s,请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行驶距离 s = ut + (1/2)at²其中,u 为初始速度,t 为时间,a 为加速度。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u = 0 m/s, t = 10 s, a = 2 m/s²s = 0*10 + (1/2)*2*(10^2) = 100 m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米。

3. 问题三一架飞机以20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垂直方向上受到1g的向下加速度,求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解答:首先,飞机在垂直方向上受到1g的向下加速度,意味着加速度 a = 9.8 m/s²。

其次,由于飞机水平飞行,所以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即 v = 200 m/s。

1) 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由于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向下加速度,所以垂直方向上的速度 v' = v + at代入公式进行计算:v' = 200 + 9.8 * 20 = 392 m/s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为392 m/s。

2) 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位移:由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s' = v * ts' = 200 * 20 = 4000 m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位移为4000米。

运动学专题一 过桥过隧道问题

运动学专题一     过桥过隧道问题

运动学专题一过桥过隧道问题
例1、一列长210m的列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1400m的铁路桥,求:
(1)列车全部通过桥的时间;
(2)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
(3)车上一乘客在窗口观察到他在桥上的时间。

课堂练习1、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大桥花了2min的时间,求:
(1)大桥的长度;
(2)火车全部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例2、小华同学暑假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行,乘坐的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经过某一长直隧道。

已知隧道全长为7200m,列车全长为250m,求:
(1)小华经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2)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
(3)该列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课堂练习2、一列长210m的列车,在进入长510m的隧道口时鸣笛,站在隧道另一端的某人听到笛声38.5s 后,看到火车全部驶出隧道,若火车的行驶速度为18m/s且保持不变,问:
(1)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路程;
(2)火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
(3)火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
(4)这时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课后作业:
1、一列长为30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1800m的大桥,测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50s。

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完全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2、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遂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遂道需要108s.求:
(1)火车的运行速度;
(2)火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
*(3)穿过隧道后,列车继续前进,面对山崖鸣笛一声,2s后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专题一:运动学中常见的三种问题

专题一:运动学中常见的三种问题
3、解题关键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对临界状态进
行判断与分析,挖掘出隐含的临界条件。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45°的光滑
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
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右运
动时,线对小球的拉力刚好等于零?
(2)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左运
2、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运动图像或受力图像,分析有关受力
或运动的问题。
(2)已知物体的受力或运动情况,判断选择有关的图像。
3、图像问题的分析思路
(1)常考点:坐标、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
(2)把加速度作为动力学问题的突破口
课堂练习:
1、两物体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体接触
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
加速度g取10 m/s2,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若外力F作用到物块A上,则其最小值为8 N
B.若外力F作用到物块A上,则其最大值为10 N
C.若外力F作用到物块B上,则其最小值为13 N
D.若外力F作用到物块B上,则其最大值为25 N
练习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1)条件:没有限制条件
(2)适用范围:求系统的内力
课堂练习:
1、[多选]如图所示的装置叫阿特伍德机。绳子两端
的物体竖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总是小于自由落体的加
速度g,这使得实验者可以有较长的时间从容地观测
、研究。已知物体A、B的质量均为M,物体C的质量为
m。轻绳与轻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轻绳不可伸长且足

由几何关系得:

专题3-运动学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

专题3-运动学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

专题运动学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例1】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此速度4.0 s.设猎豹距离羚羊xm 时开时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例2】高为h的电梯正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忽然天花板上一颗螺钉脱落.螺钉落到电梯底板上所用的时间是多少?【例4】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

【例5】在空中足够高的某处,以初速度v竖直上抛一小球,t s后在同一地点以初速度v/竖直下抛另一个小球,若使两个小球在运动中能够相遇,试就下述两种情况讨论t的取值范围:(l)0<v/<v,(2)v/>v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3、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5、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4 m/sB、加速度为2 m/s2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D、前3s内,位移为30 m6、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B.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废一定为正值7、如图展示的四个图象分别是反映物体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速度v、位移s、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以推断出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零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小B.加速度方向总跟运动方向相反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9、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若在描述它们运动情况时规定甲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得出它们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 0.4 m/s2,a乙= −0.4 m/s2。

高考物理专题强化运动学图像问题

高考物理专题强化运动学图像问题

高考物理专题强化运动学图像问题目标要求 1.掌握x -t 、v -t 、a -t 图像的意义,会分析其截距、斜率、“面积”等意义。

2.会用函数思想分析a -x 、xt-t 、v 2-x 等非常规图像来确定物体运动情况,解决物体运动。

3.掌握运动学图像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 常规运动学图像对基本图像的理解项目x -t 图像 v -t 图像a -t 图像 斜率 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纵截距 t =0时,物体的位置坐标 初速度v 0起始时刻的加速度a 0面积 无意义 位移 速度变化量 交点表示相遇 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思考1.描述甲、乙、丙、丁、戊、己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答案 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丙物体先做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丁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戊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己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图像①②③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答案 图线①表示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图线③表示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图线②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1 图(a)所示的医用智能机器人在巡视中沿医院走廊做直线运动,图(b)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后10 s 的图线为曲线,其余为直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机器人在0~30 s 内的位移大小为7 mB .10~30 s 内,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35 m/sC .0~10 s 内,机器人做加速直线运动D .机器人在5 s 末的速度与15 s 末的速度相同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图(b)可知,机器人在0~30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故A 错误;10~30 s 内,平均速度大小为v =Δx Δt =720m/s =0.35 m/s ,故B 正确;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0~10 s 内,图线的斜率不变,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0~10 s 内图线的斜率与10~20 s 内图线的斜率关系为k 1=-k 2,可知机器人在5 s 末的速度与15 s 末的速度等大反向,故D 错误。

运动学图像问题处理专题

运动学图像问题处理专题

1运动学图像问题处理方法一.对常规x--t 、v--t 图象的理解及应用例题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11,P t x 为图像上一点。PQ 为过P 点的切线,与t 轴交于点()2,0Q 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t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1x t B .1t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2x t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212x t D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221122x t t t t - 【答案】D【分析】由题可知本题考查x t -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详解】AB .x t -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则1t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112x v t t =- 选项AB 错误; CD .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12t时刻的速度为121x v t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有()1212211122/2v v x ta t t t t -==- 所以选项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

例题2.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乙运动的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甲车的运动图像,虚线表示乙车的运动图象。

已知0=t 时,甲车领先乙车5km ,关于两车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h 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3次 B .0~4h 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2次 C .1h t =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 D .4h t =时,乙车领先甲车5km 2.【答案】AD【详解】ABC .甲、乙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2040k m /h 10km /h 4v a t ===甲,226020k m /h 40km /h 1a -==乙,甲、乙两车开始运动时,由于v v >乙甲,乙车在后追击甲车,当221154010604022t t t t +-⨯=-⨯,时,解得:11h 3t =,21h t =,甲、乙相遇。

运动学的常见问题

运动学的常见问题

运动学的常见问题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运动学中,有一些常见问题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本文将介绍运动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1. 什么是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运动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它是一个矢量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则由起始位置指向结束位置。

2. 什么是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它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 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它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

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的情况。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5. 什么是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不成正比,速度发生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6.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无任何外力干扰下,在重力作用下垂直落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恒定为重力加速度,而位移与时间成二次比例关系。

7. 什么是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斜向上抛的轨迹上运动的情况。

在斜抛运动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减小,而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保持恒定。

8. 什么是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是指物体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来回运动的情况。

在往复运动中,物体的位移正负号会周期性地变化,速度也会周期性地变化。

9. 什么是周期性运动?周期性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出现相同状态的运动。

在周期性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会随时间呈现重复的变化。

10. 什么是简谐运动?简谐运动是指物体在受到周期性的力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周期性运动。

高一运动学习题

高一运动学习题

高一运动学习题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它涉及到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轨迹等方面的问题。

在高一物理课程中,运动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通过解决各种运动学问题,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系列的高一运动学学习题,供同学们进行练习:1. 一个自由落体物体从高度为20m的地方开始下落,求出它下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2. 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了5秒,计算它的位移。

3. 一辆汽车以10 m/s²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5秒后它的速度是多少?4. 一个飞机以60 m/s 的速度平飞,如果加速度为2 m/s²,求出它在10秒后的速度。

5. 一颗子弹以500 m/s 的速度射出,如果它以10 m/s²的减速度匀减速停下来,求出它共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停下来。

6. 一辆火车以20 m/s²的加速度行驶,经过10秒后它的速度是30 m/s,求出它的初速度。

7. 一辆汽车以30 m/s 的速度在20秒内匀减速到停止,求出它的减速度。

8. 一个物体以15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2秒后它的竖直位移是多少?9. 一个物体以40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它以10 m/s²的竖直加速度上升,求出它上升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

10. 一颗炮弹以80 m/s 的速度射出,以10 m/s²的竖直加速度下落,求出它射出点到落地点所需的时间。

以上是一些高一运动学学习题,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可以提高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加深对运动学知识的记忆。

同时,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们可以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题目,并通过实践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方法。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1. 问题一: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前行驶,经过2小时后停下来。

请计算:a) 汽车行驶的距离;b) 汽车的平均速度。

2. 问题二:变速直线运动一辆自行车以初速度4 m/s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 m/s^2,持续时间为5秒。

请计算:a) 自行车的末速度;b)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3. 问题三:自由落体运动一个物体从高度20米的位置自由落下,请计算:a) 物体下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4. 问题四:水平抛体运动一个橄榄球以初速度20 m/s以45度的角度被抛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请计算:a) 橄榄球的飞行时间;b) 橄榄球的最大高度;c) 橄榄球的飞行距离。

5. 问题五:匀速圆周运动一辆汽车以每秒20 m的速度绕半径为10 m的圆周行驶,请计算:a) 汽车绕圆周行驶一周所需的时间;b) 汽车在一圈内所受的向心力;c) 汽车的加速度。

6. 问题六:描绘直线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物体运动数据描绘其位置-时间图像(x-t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位置(m)速度(m/s)0 0 01 5 52 10 53 10 04 5 -55 0 -57. 问题七:描绘抛体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抛体运动数据描绘其时间-高度图像(t-h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高度(m)速度(m/s)0 0 01 5 102 10 153 12 104 10 55 5 0答案与解析请参考以下内容,其中包含了问题一至七的详细解答。

解答与分析:1. a) 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 km/h × 2 h = 120 kmb) 平均速度 = 总距离 ÷总时间 = 120 km ÷ 2 h = 60 km/h2. a) 末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4 m/s + 2 m/s^2 × 5 s = 14 m/sb) 距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2) = 4 m/s × 5 s +(0.5 × 2 m/s^2 × (5 s)^2) = 20 m3. a) 时间 = sqrt(2 ×距离 ÷重力加速度) = sqrt(2 × 20 m ÷ 9.8 m/s^2) ≈ 2.02 sb) 速度 = 重力加速度 ×时间= 9.8 m/s^2 × 2.02 s ≈ 19.8 m/s4. a) 飞行时间 = 2 × (初速度 × sin(角度) ÷重力加速度) = 2 × (20 m/s × sin(45°) ÷ 9.8 m/s^2) ≈ 2.04 sb) 最大高度 = (初速度 × sin^2(角度)) ÷ (2 ×重力加速度) = (20 m/s × sin^2(45°)) ÷ (2 × 9.8 m/s^2) ≈ 5.10 mc) 飞行距离 = (初速度 × cos(角度)) ×飞行时间 = (20 m/s × cos(45°)) × 2.04 s ≈ 28.8 m5. a) 时间 = 周长 ÷速度= 2π × 10 m ÷ 20 m/s = π s ≈ 3.14 sb) 向心力 = (质量 ×速度^2) ÷半径 = (质量 × (20 m/s)^2) ÷ 10 m =(20 kg × 400 m^2/s^2) ÷ 10 m = 800 Nc) 加速度 = 速度^2 ÷半径 = (20 m/s)^2 ÷ 10 m = 400 m/s^26.x-t图像:(描述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轨迹)|5 | •| •| •0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0 | •| •5 | •| •------------------0 1 2 3 4 5时间(s)7.t-h图像:(描述物体高度随时间的变化)•12 | •|•10 | •| •5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5 | •| •10 | •| •------------------0 1 2 3 4 5时间(s)这些是物理学中运动学测试题的答案和解析。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

在考试中,运动学常常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学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典型的运动学题目,并对这些题目的解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析。

题目一:一个小球从2m/s的速度以7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3秒后,小球的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小球的初始速度(v₀)是2m/s,加速度(a)是7m/s²,运动时间(t)是3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小球在时间t后的速度(v)公式:v = v₀ + at。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v = 2 + 7 × 3 = 2 + 21 = 23m/s。

题目二: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以8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5秒后,物体所走的距离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物体的初始速度(v₀)是0,加速度(a)是8m/s²,运动时间(t)是5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时间t后所走的距离(s)公式:s = v₀t + 1/2at²。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s = 0 × 5 + 1/2 × 8 × 5²= 0 + 1/2 × 8 × 25 = 100m。

题目三: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了30m/s。

请问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汽车的初始速度(v₀)是0,加速度(a)是3m/s²,最终速度(v)是30m/s。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汽车行驶的距离(s)公式:s = (v₀ + v)t/2。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s = (0 + 30) × 10/2 = 15 × 10 = 150m。

高中物理复习题运动学与力学练习题

高中物理复习题运动学与力学练习题

高中物理复习题运动学与力学练习题高中物理复习题:运动学与力学练习题1. 问题描述:一个小球从静止的位置自由下落,经过2秒后下落距离为19.6米。

求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可以通过下落距离除以下落时间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为19.6米/2秒,即9.8米/秒。

2. 问题描述: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秒后速度为12米/秒,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物体的加速度为12米/秒除以3秒,即4米/秒²。

3. 问题描述:一个小车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10秒后速度变为15米/秒,求小车的平均加速度。

解析:平均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15米/秒-5米/秒)/10秒,即1米/秒²。

4. 问题描述:一个物体以10米/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另一个物体以8米/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它们相向而行,求它们相遇需要的时间。

解析:由于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而行,相遇时它们的相对速度为10米/秒+8米/秒=18米/秒。

假设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秒,则根据相对速度公式,两个物体相遇的时间为18米/秒*t秒=0,即t=0秒。

因此,它们是在开始时就已经相遇了。

5. 问题描述:一个力为10牛的物体受到2秒的作用力后速度变为20米/秒,求物体的质量。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由题目可知,力为10牛,加速度等于(20米/秒-0米/秒)/2秒=10米/秒²。

将这两个数据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可得物体的质量为10牛/10米/秒²=1千克。

综上所述,以上是一些高中物理复习题,涵盖了运动学与力学方面的内容。

通过解析问题并应用相关的定律和公式,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升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专题11 圆周运动类问题 命题点一 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

专题11 圆周运动类问题 命题点一 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

专题11 圆周运动类问题命题点一圆周运动
的运动学问题
《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
圆周运动是物体以圆周路径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其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点做圆周运动,其运动学问题包含了速度、加速度、角度、周期等方面的考察。

首先,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在圆周路径上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它可以通过物体的角速度和半径来计算,公式为v=ωr,其中v代表速度,ω代表角速度,r代表半径。

这个公式揭示了速度与角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是圆周运动中速度问题的解决方式之一。

其次,加速度也是圆周运动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圆周路径上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它可以通过物体的角加速度和半径来计算,公式为a=αr,其中a代表加速度,α代表角加速度,r代表半径。

这个公式说明了加速度与角加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是解决圆周运动中加速度问题的重要方式。

此外,角度和周期也是圆周运动的重要概念。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绕固定点做圆周运动的角度是一个重要的参量,它可以帮助我们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而周期则是指物体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圆周运动的频率和规律。

综上所述,《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涉及了速度、加速度、角度、周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圆周运动的规律,进而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5运动学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5运动学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5课 运动学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 知识目标一、相遇、追及与避碰问题对于追及问题的处理,要通过两质点的速度比较进行分析,找到隐含条件(即速度相同时,而质点距离最大或最小)。

再结合两个运动的时间关系、位移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求解,必要时可借助两质点的速度图象进行分析。

二、追击类问题的提示1.匀加速运动追击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2.匀速运动追击匀加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此时二者相距最近.3.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近,此时假设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4.匀速运动追匀减速直线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5.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应当以一个运动当参照物,找出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相对位移. 规律方法1、追及问题的分析思路(1)根据追赶和被追赶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并注意两物体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简单的图示,找出两物体的运动位移间的关系式.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上时位置坐标相同.(3)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等等.利用这些临界条件常能简化解题过程.(4)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以上所述根据追及的主要条件和临界条件解联立方程外,还有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及应用图象法和相对运动知识求解.【例1】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 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 ,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 ,以后只能维持此速度4.0 s.设猎豹距离羚羊xm 时开时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 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解析:先分析羚羊和猎豹各自从静止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再分析猎豹追上羚羊前,两者所发生的位移之差的最大值,即可求x 的范围。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为正常数,设t=0时,x=0,=0。求质点的速度和运
动方程。

d k 2 分离变量得
dt
d t
kdt
0 2
0
1 ( 1 ) kt
0
0 0kt 1
dx dx dt
dt
x
t
dx
0
dt
0
0 1 0kt
x
1 k
ln(0kt
1)
练习:P18 2-(2) 作业:P18 3-1.3.6
0
t0
t
0
a(t)dt
t0
由 dx
dt
初始条件 t = t 0 ,x = x0
可得
x
t
dx (t)dt
x0
t0
t
x x0
(t)dt
t0
3
例1: 一质点沿x轴正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
a=g,设t=0时,x0=0,0=0 。试求该质点做自由落体 运动的和x表达式。

a d g 分离变量得
5
(2)由速度定义得
dr
dx
i
dy
j 3i 8tj (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dt
a
dt d
dt
8 j (m/s2 )
dt
x
1
例2: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的圆周运动,它通过的弧长 s按s=t+2t2的规律变化。问它在2 s末的速率、法向 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 (1)由速率定义,有 ds 1 4t dt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一、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
dr
a
d
dt
例1:已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运动学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

运动学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

运动学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一、相遇、追及与避碰问题对于追及问题的处理,要通过两质点的速度比较进行分析,找到隐含条件(即速度相同时,而质点距离最大或最小)。

再结合两个运动的时间关系、位移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求解,必要时可借助两质点的速度图象进行分析。

二、追击类问题的提示1.匀加速运动追击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2.匀速运动追击匀加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此时二者相距最近.3.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近,此时假设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4.匀速运动追匀减速直线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5.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应当以一个运动当参照物,找出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相对位移.1、追及问题的分析思路(1)根据追赶和被追赶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并注意两物体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简单的图示,找出两物体的运动位移间的关系式.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上时位置坐标相同.(3)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等等.利用这些临界条件常能简化解题过程.(4)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以上所述根据追及的主要条件和临界条件解联立方程外,还有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及应用图象法和相对运动知识求解.【例1】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 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 ,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 ,以后只能维持此速度4.0 s.设猎豹距离羚羊xm 时开时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 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解析:先分析羚羊和猎豹各自从静止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再分析猎豹追上羚羊前,两者所发生的位移之差的最大值,即可求x 的范围。

运动学难题

运动学难题

运动学难题1 .在公路边,你看到行驶的自行车轮子上辐条的清晰程度应是()A.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清晰 B.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一样清晰C.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清晰 D.无法判断2.一支队伍长120米,行进速度为1.6米/秒,为传达命令,通讯员从尾跑到头,速度为3米/秒,后又以1.6米/秒返回。

问:从离开到返回共需多久?回到排尾处与离开时相距多远?3. 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赛跑,赛程5000米,跑一圈400米,当甲跑完第五圈,乙跑完第四圈,设甲乙两人速度不变。

甲跑完用25min,乙迟到多少时间到达?4. 如果甲乙两列火车相距为L,并以v1、v2的速度相向行驶,在两火车间有一信鸽以v3的速度飞翔其间,当这只各自以v3的速度遇到火车甲时,立即掉头飞向火车乙,越到火车乙时立即掉头飞向火车甲,如此往返,当火车距离由L减为0时,这只鸽子共飞行了多少路程?w- 2 -火车行程问题:5.甲乙分别后沿铁轨反向行,此时一列火车匀速向甲驶来,列车在甲身旁开过用了15秒;又在乙身旁开过用了17秒。

两人的速度为每时3.6千米。

火车多长?6.甲乙两列火车,甲车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10米/秒。

若两车同向行驶时的错车时间比相向行驶时的错车时间多40秒,已知甲车长100米。

求乙车的长度7.有两列火车,甲车长160cm,行驶速度是16m\s,乙车的长度是140m,行驶速度是14m\s.若两列火车从同一地点出发且同向行驶,则超车的时间是_____s;若两列火车向相反方向行驶,则两列车错车的时间是_____s. 8.在复线速度是路上有两列火车同向行驶,甲车长150M,速度是20M/S。

乙车长200M,速度是15M/S。

求甲车超过乙车所用的时间,甲.乙两车相对行驶,甲.乙两车错车的时间又是多少?- 3 -9、从北京开往杭州的T31次列车15点50分从北京出发,运行平均速度是109km/h,从杭州开往北京的T32次列车21点40分从杭州出发,运行的平均速度也是109 km/h,两地相距1664km,问T31和T32列车估计在时刻,在离开北京km处相遇水流或电梯问题:10.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行到一座桥下时,船上一木箱落入水中立刻漂向下游,船继续前进,过了十五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木箱丢了,于是立即返回,问需要多少时间能追上?11、商场看自动扶梯上升时,人站在上面不动,则人从一楼到二楼的时间为30秒.若扶梯不动,人从扶梯上往上走时,从一楼到二楼的时间为20秒.则当自动扶梯上升,人又从扶梯上往上走是,从一楼到二楼的时间应为____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专题运动学问题一、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的条件:①F 合=0或②F 合≠0且F 合与v 共线,a 与v 共线。

(回忆曲线运动的条件)2、基本概念(1)⎩⎨⎧路程位移(2)⎩⎨⎧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3)⎩⎨⎧≠增加的速度加速度速度(4)⎪⎪⎩⎪⎪⎨⎧==时间路程平均速率时间位移大小平均速度大小3、分类4、匀变速直线运动 (1)深刻理解:(2)公式 (会“串”起来)①根据平均速度定义V =s t =⎪⎪⎩⎪⎪⎨⎧=⨯++=++=+=+200000202122)(2121t t v t a v v v at v v at v t at t v ∴V t/ 2 =V =V V t 02+=st②根据基本公式得∆s = a T 23+N S 一N S =3 a T 2Sm 一Sn=( m-n) a T 2推导:第一个T 内 2021aT T v s +=I 第二个T 内 2121aT T v s +=∏ 又aT v v +=01 ∴∆s =S Ⅱ-S Ⅰ=aT 2以上公式或推论,适用于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记住一定要规定正方向!选定参照物!同学要求必须会推导,只有亲自推导过,印象才会深刻! (3)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①在1T 末 、2T 末、3T 末……ns 末的速度比为1:2:3……n ;②在1T 、2T 、3T ……nT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③在第1T 内、第 2T 内、第3T 内……第n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各个相同时间间隔均为T)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n n --1) 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4)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得到的启发)。

(先考虑减速至停的时间).(5)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分过程: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适用全过程S = V o t -12g t 2; V t = V o -g t ; V t 2-V o 2= -2gS (S 、V t 的正、负号的理解)上升最大高度:H = Vgo 22 上升的时间:t= V g o对称性:①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②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g v t t 0==下上。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gV o (6)图像问题识图方法:一轴物理量、二单位、三物理意义(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等)图像法是物理学研究常用的数学方法。

用它可直观表达物理规律,可帮助人们发现物理规律。

借用此法还能帮助人们解决许许多多物理问题。

对于诸多运动学、动力学问题特别是用物理分析法(公式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若能恰当地运用运动图像处理,则常常可使运动过程、状态更加清晰、求解过程大为简化。

请叙述下列图象的意义.①、位移—时间图象(s-t 图像):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静止的s-t 图像在一条与横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上;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在一条倾斜直线上,所在直线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的大小及符号;②、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横轴表示时,纵轴表示速度;请叙述下列图象的意义.静止的v-t 图像在一条与横轴重合的直线上;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在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的v-t 图像在一条倾斜直线上,所在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及符号;当直线斜率(加速度)与运动速度同号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直线余率(加速度)与运动速度异号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的v-t 图像在一条倾斜直线上,面积表示位移(7)追及和相遇或避免碰撞的问题的求解方法:关键:在于掌握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及相对速度的特殊关系。

基本思路:分别对两个物体研究,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方程,找出时间、速度、位移的关系。

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追及条件:追者和被追者v 相等是能否追上、两者间的距离有极值、能否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讨论:1.匀减速运动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①两者v 相等时,S 追<S 被追 永远追不上,但此时两者的距离有最小值②若S 追<S 被追、V 追=V 被追 恰好追上,也是恰好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追 被追③若位移相等时,V 追>V 被追则还有一次被追上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有一个极大值 2.初速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追同向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①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的间距 ②位移相等时即被追上 二、 思维方法篇1.平均速度的求解及其方法应用 ① 用定义式:ts∆∆=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 v =V V t 02+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巧选参考系求解运动学问题3.利用运动的对称性解题 4.逆向思维法解题 5.应用运动学图象解题 6.用比例法解题7.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①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这段时间中时刻的即时速度 ②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一个恒量 ③位移=平均速度⨯时间 三、【实例解析】1. (2007高考全国理综Ⅰ)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 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013.5S m =处作了标记,并以9m s υ=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20L m =。

求:⑴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

⑵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都能正确画出如下过程示意图。

依据甲、乙两运动员的运动过程所作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⑴由于追上时υυυ==乙甲三角形A (012s s s =-),三角形B 相遇时乙的位移且'2012s s t υ==所以22a s υ=。

⑵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02013.5 6.5()L L s m =-=-=。

【答案】22s υ;6.5m 。

2.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三点,AB =BC 。

物体在AB 段加速度为a 1,在BC 段加速度为a 2,且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为2A CB υυυ+=,则A .a 1> a 2B .a 1= a 2C .a 1< a 2D .不能确定【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图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图线b 、c 不满足AB =BC ,图线a 可满足之。

又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 1<a 2。

3. 汽车由甲地从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停下。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可做匀速运动,也可做加速度为a 匀变速运动。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那么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如何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该题属于运动学极值问题,可用公式法建立方程,然后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

下面用速度图像求解:依据汽车运动特征(匀加速、匀速、匀减速)可作如下速度图像。

因位移S 恒定且等于梯形的“面积”,设最短时间为m t ,最大速度为m υ,则据12m m S t υ=,2m m t a υ=,得m t =四、2009年部分高考题1、(09年全国卷Ⅱ)15. 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A .13和0.30s B .3和0.30s C .13和0.28s D .3和0.28s2、(09年江苏物理)7.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2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5m/s 。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3、(09年江苏物理)9.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当A 、B 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 .当A 、B 加速度相等时,A 、B 的速度差最大C .当A 、B 的速度相等时,A 的速度达到最大D .当A 、B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4、(09年广东物理)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A.0-2s 内的加速度为1m/s 2B.0-5s 内的位移为10mC.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 末与第5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5、(09年海南物理)7.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设该物体在0t 和02t 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1x 和2x ,速度分别是1v 和2v ,合外力从开始至o t 时刻做的功是1W ,从0t 至02t 时刻做的功是2W ,则A .215x x = 213v v =B .12219 5x x v v ==C .21215 8x x W W ==D .2 1 2139v v W W ==6、(09年海南物理)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 处。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D .若02s s =,两车相遇1次7、(09年广东理科基础)3.图1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一l 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8、(09年广东理科基础)9.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在0—1s 内,合外力做正功B .在0—2s 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 .在1—2s 内,合外力不做功D .在0—3s 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9、(09年山东卷)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答案与解析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乙做匀减速.根据tva ∆∆=得乙甲a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乙甲m Fm F 31=,得3=乙甲m m ,由t s m a -===4.01/104.042乙,得t=0.3s,B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