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精品】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配套导学案:第11课时_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762.32—0.89= 32010—8925=436.8÷0.75= 13.6×2.7÷0.75=145+145+145= 138+489=三、过关检测: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2、用计算器计算。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
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 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1.认识算盘、计算器。
2.掌握算盘的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算盘、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内完成。
3×214+636÷315×6210÷211354×3672.1354×367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觉怎样呢?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新课讲授】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计算器?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师:那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记数方法。
多媒体出示: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
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记数。
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
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记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记数和计算的工具。
师: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记数方法怎么样?2.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记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生:我想应该竖着摆、横着摆都可以吧。
(手势)师:是的,古人摆放1、2、3、4、5非常直观形象。
(电脑出示图片)师: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 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
2.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算盘、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老师:前面我们了解了数的产生,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课件出示算筹及算盘的图片)老师:你认识这些计算工具吗?你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从古至今,计算工具都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计算工具。
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算工具的发展。
老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
需要记数和计算时,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计数时,表示方法可以总结为:个位纵式,十位横式,百位纵式,千位横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
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2.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课件展示教材第24页算盘的应用的情境图。
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算盘?(2)认识算盘。
老师:从古代开始,算盘的样子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课件分别出示中式算盘和西式算盘。
)仔细观察这两者,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3)算盘的构造这是一个算盘,它的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名称,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4)算盘的记数方法。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记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作个位,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与整数的数位顺序一致。
使用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人教版(共27张PPT)
探索新知
6怎先么用7表、一示8根、?横9用你着会手小表中棍示的表了小示吗棒5?下试说面一一放试说。。 一根竖着这的几小个棍数表字示分1,别这表两示根1、 小棍加起2来、就3、是46、。5。
1 2 34 5 6 78 9
探索新知
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
横式 纵式
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 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
探索新知
0的出现也经过了很长时间。
空一位表示0
用□表示0
用○表示0
603
603
603
探索新知
试着用你小想棒不代想替也算随筹身你表带摆示着出出?来1为9了6什1吗2么3?6?8。
196 1236 8 古人要随身携带算筹。大约270几枚为一束, 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
探索新知
(二)算盘
互相说一说,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 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探索新知
(二)交流方法,使用计算器
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825-138= 687 26×39= 1014 312÷8= 39
巩固练习
(三)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3=______ 9999×4=______
探索新知
(六)不断更新的计算工具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探索新知
(一)算盘的应用
说一说,你还在哪里见过算盘?探索新知(二)算盘的构造
档
上珠
梁
框
下珠
1颗上珠表示1个五,1颗下珠表示1个一。
巩固练习
1.11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1.11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这一章节时,我会详细讲解计算工具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一、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种类: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2. 算盘的使用方法:算盘的构成、珠子的含义、基本的运算方法等;3.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的结构、按键功能、基本的运算方法等;4. 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的数学软件介绍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各种计算工具,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熟练的数学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投影仪等;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把算盘和一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是如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引发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兴趣;2. 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介绍算盘的构成、珠子的含义、基本的运算方法等,并进行示范操作;3.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介绍计算器的结构、按键功能、基本的运算方法等,并进行示范操作;4. 讲解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的数学软件介绍等,并进行示范操作;5.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题目,让学生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解答,并进行讲解;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数学运算题目,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解答,并进行批改和讲解;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使用算盘和计算器的数学运算题目,让学生回家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计算工具的种类使用方法算盘计算器计算机七、作业设计(1)235 + 45;(2)678 217;(3)× 5;(4)897 ÷ 3;(1)235 + 45;(2)678 217;(3)× 5;(4)897 ÷ 3;(1)235 + 45;(2)678 217;(3)× 5;(4)897 ÷ 3。
1.12《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2《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因此,我深入研究了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12《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这一章节,并明确了我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在课堂上介绍计算工具的种类,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我会从算盘的历史讲起,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和发展,然后详细介绍算盘的结构,包括算珠、框架、棍子等部分,以及如何通过算盘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计算工具的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算盘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并理解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相信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而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算盘和相关的教学PPT,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算盘的结构和用法。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5分钟的时间引入算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和发展。
接着,我会用10分钟的时间详细介绍算盘的结构,并通过PPT 展示算盘的各个部分。
然后,我会用15分钟的时间讲解如何使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通过例题让学生进行实践。
我会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张包含算盘各个部分和运算方法的板书,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使用算盘进行计算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
作业题目如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算盘的使用,并探索算盘在更复杂运算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我必须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算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具体且可衡量,以便于我在课后进行反思和评估。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标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并理解其发展历史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算盘进行整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效率。
教学内容:1. 算盘的结构和原理2. 算盘的使用方法3.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了解教学重点:1. 算盘的结构和原理2. 算盘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1. 算盘的使用方法2.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了解教学准备:1. 算盘每人一个2. 计算工具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计算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等。
2. 向学生介绍算盘的历史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算盘的结构和原理(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算盘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算盘的结构。
2. 解释算盘的原理,包括珠子代表的意义,上下珠的分别等。
三、算盘的使用方法(20分钟)1. 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摆放算盘,如何调整珠子等。
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算盘进行整数加减乘除运算。
3.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练习使用算盘进行计算。
四、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了解(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其他计算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等。
2. 解释各种计算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算盘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强调计算工具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用算盘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了算盘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其他计算工具,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算盘,避免出现错误。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算盘的使用方法补充和说明:算盘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使用算盘进行计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工具的基本概念。计算工具是帮助我们进行数值计算的设备,如算盘、计算器等。它们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算盘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算盘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计算工具的认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种类及其发展历程,重点掌握算盘的结构和原理。
-计算工具的种类:算盘、计算器等;
-算盘的结构:上梁、下梁、珠子等;
-算盘的原理:借助珠子的移动进行数值计算。
(2)算盘的使用:培养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操作方法,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常见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器等,并简要说明其发展历程。
2.算盘的使用:讲解算盘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使用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通过认识计算工具,使学生理解数学符号和数的表示方法,提高数感和符号意识。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通过学习算盘的使用,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数学历史的兴趣,增强数学文化素养,拓宽知识视野。
-难点举例: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如何处理进位和退位?
1.12《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2《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知道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
2. 使学生掌握算盘的结构,能正确使用算盘进行加、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演变2. 算盘的结构3. 算盘的使用方法4. 算盘的使用练习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算盘的使用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算盘的结构(1)介绍算盘的起源和结构,让学生了解算盘的组成。
(2)讲解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如梁、珠、档等。
(3)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算盘的计算过程。
3. 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1)讲解算盘的加法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算盘进行加法计算。
(2)讲解算盘的减法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算盘进行减法计算。
(3)总结算盘的使用规则,强调注意事项。
4. 算盘的使用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算盘的加法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组织学生进行算盘的减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设置竞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算盘的结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计算。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布置适量的算盘计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1课时_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1课时_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1课时_计算工具的认识》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掌握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计算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计算工具的认识还不够,不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工具。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工具,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计算工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掌握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算工具的认识,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掌握计算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讲解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知计算工具的便捷。
3.巩固新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6.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计算工具的认识1.计算工具的种类2.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3.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人教版数学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教案
第1单元大数的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27页例1、例 2【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算盘2.【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前面我们了解了数的产生,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出示教材第23页图片,指1.教师指出:算盘是我国一千多年前发明的,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1算盘上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 1(2运用算盘计算要根据珠算的口诀,正确地拨珠;运用算盘可以进行四2.(1(2)拿出自己的计算器,结合教材第25页图示,了解各个键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依次找到相应的键,并介绍这些键的功能。
(33.阅读教材第271.教学例 1(1386+179= 825-138=(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一试CE(326×39= 312÷8=(4)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2.教学例 2(1(2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 3(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9999×5= 9999×7= 9999×9=(4)9999×6和9999×8(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用计算器算出左边三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右边几个算式的结果,1.教材“练习四”第2.教材“练习四”第3教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
再让学3.教材“练习四”第4(1(2(34.教材“练习四”第2小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4)计算器和算盘相比,有哪些优点?
1.学生阅读,感受科技发展的迅速。
2.(1)在老师的介绍下认识并了解算盘。学生用手指一指档和梁,拨一拨算珠,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算盘的组成。在老师的组织下欣赏不同的算盘图。
(2)在交流中了解算盘的有关知识。
(3)同桌两人互读、订正,然后写下来。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算盘的认识和使用。
(1)教师介绍算盘。了解算盘的组成,欣赏不同的算盘图。
(2)引导学生交流算盘的有关知识。
(3)组织学生读出教材第24页算盘上的数,并写出来。
3.计算器的认识。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便捷和广泛应用。
(2)认识计算器,验证各个功能键的作用。
3.(1)观察情境图,感知计算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交流它的广泛应用。
(2)拿出自己的计算器,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交流、验证每个功能键的作用。
(3)倾听老师的讲解,感知小计算器的大用途。
(4)通过对比发现:计算器更加好学、好用、便捷。
三、巩固练习。
老师在算盘上拨数,学生读一读。
学生交流读数。
四、课堂总结。
2.让学生认识当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因此,通过自学,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发现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
学习目标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教案标题: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到计算工具的便捷性。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4.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计算器,熟练进行四则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器、教学PPT、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讲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3.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详细讲解计算器的按键功能,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 示范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计算器。
5. 学生练习- 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教师巡回指导。
6.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计算题,要求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11课时_计算工具的认识
【达标检测】
1.我国最早使用的,至今仍然使用的计数工具是 ( 算盘 )。 2.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 )。 3.( 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发明了最早 的电子计算器。 4.拨珠练习。
在算盘上拨出924,4630,25307,3579082。同时 指出哪一档是个位。
一、认识计算工具 (一)算筹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算筹
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 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 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 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放在一个布袋 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 和计算时,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 桌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一)算筹
加和数 9263 加数 73
四、课堂小结
1.计算工具的发展 2.算盘的使用
算筹 计算尺
算盘 机械计算器
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
自我评价(你能得几个智慧果)
1.我能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 得 2.我知道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得 3.我上课非常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得 4.我能与同学相互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得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二)算盘
在我国使用算盘计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算盘。
(三)计算尺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四)机械计算器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五)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
20世纪40年代,诞生 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0世纪70年代,发 明了电子计算器。
(六)不断更新的计算工具
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R·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配套导学案:第11课时_计算工具的认识【精品】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762.32—0.89= 32010—8925=436.8÷0.75= 13.6×2.7÷0.75=145+145+145= 138+489=三、过关检测: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2、用计算器计算。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1)-优质教案.doc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762.32—0.89= 32010—8925=436.8÷0.75= 13.6×2.7÷0.75=145+145+145= 138+489=三、过关检测: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2、用计算器计算。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案 2022年人教版精品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762.32—0.89= 32010—8925=436.8÷0.75= 13.6×2.7÷0.75=145+145+145= 138+489=三、过关检测: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2、用计算器计算。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
2022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公开课)教案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
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
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2.课件出示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算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386+179= 825-138=(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3)自己试一试。
26×39= 312÷8=(4)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 9999×7= 9999×9=(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
用计算器算出左边三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右边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三、实践应用1.教材“练习四”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结果。
2.教材“练习四”第3题。
教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 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算盘、计算器。
2.掌握算盘的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内完成。
3×214+636÷315×6
210÷211354×367
2.1354×367
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觉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新课讲授】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计算器?
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师:那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记数方法。
多媒体出示: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
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记数。
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
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
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记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记数和计算的工具。
师: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记数方法怎么样?
2.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记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生:我想应该竖着摆、横着摆都可以吧。
(手势)
师:是的,古人摆放1、2、3、4、5非常直观形象。
(电脑出示图片)
师: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师:大家想出的符号都代表了一定的道理,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师:看来你们都喜欢比较简捷的符号。
(出示6的摆法)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
(屏幕直接出示)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学生用小棒操作后展示:
师: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师:是呀,如果纵横交错就可以避免混淆。
正如你们所想的:(出示用算筹表示的几个大数:23、132、4414、46056……)
师: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
(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师: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
3.算盘的认识。
课件出示算盘。
师:刚刚我们介绍了许多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
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
每根小棍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每档有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方,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方,每颗代表一。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它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见教材第24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原来中国采用的是十六进制,满16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下面剩下4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记数。
(4)介绍记数方位。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例如(边说边操作)10、602、1798。
【课堂作业】
1.看教材第23~24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大约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方,每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方,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4)算盘在记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2.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方,一颗代表1。
()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
(3)算盘在记数时算珠要靠梁。
()
【课堂小结】
1.总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你还想对你的同伴说些什么。
教学板书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常用的计算工具算盘记数时定位是关键。
每一档的一颗上珠表示5
每一档的一颗下珠表示1
计算器认识运算符号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计算工具的简单历史,感受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验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