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5 孔乙己(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教案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一篇讽刺小说,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穷困潦倒、受人嘲笑的书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势力和旧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文章语言幽默讽刺,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这篇课文,他们可能对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手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对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重点字词的理解。
2.难点:对课文主题和作者创作手法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基本情况。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创作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的形象特征,揭示课文主题。
4.写作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重点字词、人物关系等。
2.资料: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参考。
3.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孔乙己的形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朗读并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九下5 《孔乙己》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要求: 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然后用 红笔在书上用方框标示生字难词。 2分钟 2、组内交流,1号负责核对所选词语,并准备自 主展示。 1分钟
学生自主展示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阔绰 (chuò)
羼水( chàn)
布置作业
高效课堂1、2题 摘录描写孔乙己外貌、语言、 动作的句子。
2、理清小说的情节(提示:序幕—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序幕), 1-3节介绍鲁镇的咸亨酒店 。
(开端和发展), 4-9节
写孔乙己的经历故事。
(高潮) 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 (结局) 12-13,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
3.你从4-9段字里行间认识了一个怎样 的孔乙己?(例如:我从“ ” 任务分布: 认识了一个“ 的孔乙 1—4组侧重第1、 2题;5—8组侧 己) 重1、3题;9— 4.课文中描 写咸亨酒店 属于什么描 写?有什么 作用?
• 读点鲁迅,在你孤独无助时, 那是一根神奇的拐杖;在你 彷徨无奈时,那是一盏不灭 的明灯;在你空虚单调时, 那是一餐无价的精神食粮; 在你沉沉入睡时,那是你枕 下的宝典!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积累生字新词
2.理清情节,初步认识孔乙己。
3.分析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学习活动一:朗读课文
鲁迅
第一课时
双基回顾:(温馨提示:火车头从第1组4号开,一
组1空;第3题抢答) 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1、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 ____、___、 革命家 《呐喊》 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 《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_________ __________,散文诗集 《狂人日记》 ________ 。 《野草》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________ 2、学过的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 《朝花夕拾》 与三海经》选自________ ,《故乡》《社戏》选自 《野草》 《呐喊》 ________ ,《雪》选自________ 3、我知道鲁迅的诗词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孔乙己》教师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孔乙己》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该作品通过描写一个穷困潦倒、受人嘲笑,但依然保持尊严的酒徒孔乙己的形象,反映了旧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
本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文言文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品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的时代背景,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突破策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结合时代背景,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以孔乙己为例,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
4.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资料:收集与课文时代背景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3.问题:针对课文内容,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孔乙己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孔乙己会成为这个样子?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孔乙己的遭遇。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课题:《孔乙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生字生词。
2.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掌握故事情节2.分析故事情节,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教学重难点:分析故事情节,掌握当时的社会背景。
导学流程及学习内容方法指导或行为提示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这是继《狂人日记》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二、新知探究(一)自学自研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酒店的格局特点?2、文中介绍了酒店两种类型的顾客,这两种类型的顾客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再读课文,研读文本3、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明确:单调无聊,叫人活泼不得,反衬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人际关系,为孔乙己出场作了铺垫。
)4、小说的前三个小自然段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明确: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
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反映出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作铺垫,试他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
)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导学案
绽出( ) 哄笑( )间或( ) 打折(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屑置
辩:
②颓唐:
③之乎者也:
④附和:
⑤君子固穷:
3.修改错别字
①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色( )
②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
③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 )
课堂展示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5.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从中我看到了一个地位低下、穷困、虚荣、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孔乙己请大家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49段,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边读,边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一)初读——感知孔乙已
1. 在往来酒店的酒客中,除长衫主顾和短衣帮外,还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人——孔乙己,他属于哪一类?长衫主顾?短衣帮?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速读课文,思考:孔乙己有哪些遭遇?结果怎样?
如果你读懂了这篇小说,请你用下列格式说说孔乙己的事:
在第 段,我读到了孔乙 的事 ( 指导学生找到描写孔乙己的内容,并简要概括事件) (示例:第4段,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
从酒店的格局和人物中,我看到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势力冷酷的社会现实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二)细读——分析孔乙已
4. 默读课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1) 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
《孔乙己》导学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主题 [教学时数] 四教时 一、导语: 二、时代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作者介绍: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是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写的第二部就是《孔乙己》。
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杂文集:《》诗集:《野草》 四、读课文 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阔绰(chu)阔气。
绰:宽绰,如绰绰有余 羼(chàn)混和,掺杂 绽出(zhàn)突露出来。
比较“绽”“淀”字 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
注音“中间”读jian 拭(shì)擦蘸(zhàn)打折(shé)打断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比较:和平he 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 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伤害。
戕:杀害。
2、听录音,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五、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最新推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5.孔乙己》精品导学案
5.孔乙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津:这是一篇小说,首先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然后在熟读课文,初步对文章的语句及内容进行批注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把握文章的内容、情节,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
资料链接:1、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
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
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
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
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
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
有《鲁迅全集》行世。
2、作品《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
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
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
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
《孔乙己》导学案一等奖3篇
《孔乙己》导学案篇4【学习目标】借助关键字词替换还原比较凸显人物性格,渲染场景氛围揭示小说主题。
抓住独特的“叙事结构”“变换视角”设计主问题,挖掘小说人物丰富性。
巧用作品的矛盾语激疑置换体验人物的悲剧,进而探究作者的独具匠心。
截取视频片段呈现相关画面再现真实场景,设置情景另眼假想人物遭遇。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理清文中“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
【教学步骤】(课前播放《孔乙己》配音视频。
)一、图片导入引人物(出示咸亨酒店的图片。
)导语:同学们,现在咸亨酒店的大门在我们面前缓缓打开,站在大家面前的是谁?(生答:“孔乙己”,出示今日的咸亨酒店的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走进他的小说《孔乙己》,听一听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出示课题《孔乙己》。
)二、初读课文说感受在,我从眼睛中,看到了的一个孔乙己。
(先让学生找出哪些人物,然后分组寻找说感受,从不同的视觉解读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三、再读课文“看”人物思考:这样的人,他的的命运最终会如何?请找出具体的句子。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分析: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句子,鲁迅运用了他特有的“非语法性”修辞手法,揭示了孔乙己的命。
探究:请你找出具体的句子佐证:1、孔乙己的确死了。
2、大约孔乙己死了。
(一)分析孔乙己“的确”死了。
思考:找出文中证明孔乙己存在价值的句子。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存在价值:孔乙己似乎只是一个“被看者”的角色,是一个多余人。
)(提示:1、生活环境;2、人际关系;3、性格悲剧。
)1、哪里“看”——社会环境:等级森严的鲁镇酒店(咸亨酒店)①曲尺大柜台:外面是短衣帮,里面是长衫主顾(踱坐喝);只有孔乙己是穿着长衫站着喝酒。
(暗示悲剧:读书人的身份与科举落第的对比。
)②多次被打:使得身心羞辱并丧失生活能力。
2、被谁“看”——人际关系:被人“哄笑”与“念叨”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他们很开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精品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懂得如何去观察社会、如何去同情和帮助劳苦大众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学习难点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理解文章的主题。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主突破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附和()砚台()羼水()涨红()绽出()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腿()不屑置辩()阔chuò()shì()擦wǎn()惜hūn()菜门kǎn()咸hēng()酒店tuí()唐答案:hèyànchànzhàngzhànhongjiànzháoshéxiè绰拭惋荤槛亨颓2.文学常识填空《孔乙己》是一篇(体裁),作者,原名,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和家。
1918年第一次以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代表作有小说集、,散文集。
答案:小说鲁迅周树人文学思想革命鲁迅《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3.选词填空。
①只有穿长衫的,才_____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走、踱、跨、迈)。
②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茵香豆。
”便____出九文大钱(排、摸、掏、拿)。
③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______住(盖、捂、罩、笼)。
④如是几次,____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叫、请)。
答案:踱排罩叫4.省略号的一般作用有:A、表思维跃进;B、表话未说完;C、表心情矛盾;D、表静默或思索。
九下5 《孔乙己》第二课时导学案
双基回顾(提示:火车自12组4号开,一人一空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2)
阔绰 (chuò)
羼水( chà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附和(
hè
)
哄笑(hōng )
蘸
( zhà n)
打折 ( shé )腿 偶然,有时候
不屑置辩 认为不值得争辩。屑,值得。
间或
阔绰
阔气。
双基回顾 介绍孔乙己
姓名
年龄 学历 爱好 特长 外貌 故事 结局 姓孔名不详 五十多岁 半个秀才没捞到 喝酒、写一手好字、 会茴字的四种写法
展示交流
1、本文选取了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描写孔乙己? 1、众人揭短,取笑、奚落孔乙己; 2、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3、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4、孔乙己被打折腿后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买 酒。 2、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
孔乙己是热衷功名、 好喝懒做 、 自命清高、 迂腐不堪 饱受凌辱 、 穷愁潦倒 、 轻视劳动 、 诚实善良 、 受封建 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3、独立思考:小说第9段在文章 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 “这样的使人快活”,开启下文“没有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布置作业
1、高效课堂3、4、5题 2、课后读读写写生字词抄写3遍
温馨提示:
默看识记 让目标引领 学习
学习活动:分析课文
学习任务:
希望同学们积极讨论, 答对的加1分哟!
1、本文选取了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描写孔乙己? 2、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 3、小说第9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学习要求: 1、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做批注。 3分钟 2、小组内按照4321的顺序发言,然后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补充,组长归纳后推荐代表发言。3分钟 3、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2分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学生版-导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精彩开篇词.....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毕生以文艺作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的武器。
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学习目标....1...品味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5...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咂摸带笑的泪......一、新课导入......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大都知道《孔乙己》;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深刻印象。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孔乙己》导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九年级下一、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3、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学习重点: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二、学习链接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短篇小说有《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等,散文《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等。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集入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的檄文。
三、课前延伸什么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附和()不屑()置辩荤()菜咸亨()酒店羼()水拭()蘸()阔绰()舀()水涨()红绽()出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腿门槛(四、独立学习,解惑质疑(1)小说主要写了孔乙己在什么地方的活动?(2)众人对待孔乙己是什么态度?(3)小说中写到了孔乙己的哪些遭遇?你觉得他哪一次的遭遇最为悲惨?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2)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3)孔乙己的结局:五、合作研讨,点拨升华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从孔乙己的生活片断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的人。
孔乙己导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备课:李志华学习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学习时间: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温故互查1、文体知识:小说是一种以为中心,通过和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小说的三要素是、和。
2、作者名片:鲁迅:中国家、家、家,原名,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本文节选自《鲁迅全集》。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附和()不屑()置辩荤()菜咸亨()酒店羼()水拭()蘸()阔绰()舀()水涨()红绽()出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腿门槛()笔砚()伺候()4、理解词义①: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②:语言、行动追随别人。
③: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④:不值得进行辩解。
5、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
本文高潮部分是。
二、设问导读:(一)人物形象1、文中写了孔乙己的哪些事情?你喜欢他吗?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说明理由。
2、课文都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孔乙己这个形象?请读读相关句子并加以品味其写法。
3、课文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你认为这句话矛盾吗?孔乙己最终死了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理由。
三、自学检测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划出描写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特点?3、文中介绍了酒店两种类型的顾客,这两种类型的顾客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4、作者为什么要写小伙计职务的变更和处境?四、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九下5 《孔乙己》第三课时导学案
2.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呢?
3.品味语言(从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方面各找一 句品析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
刻画人物的方法
(1)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2)白描手法和生动的细节描写。
(3)多角度描写人物(侧面描写与正面描 写,各种人物描写方法)。 (4)以喜写悲,以乐写哀。
课外积累
自嘲
深受封建文化、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穷知识分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同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吴敬梓给 热衷功名的“范进”贴上“丑”的标签,极尽讽 “悲惨” 刺,那么鲁迅给热衷功名的孔乙己贴上的 “批判、否定” ,又 标签,既有对他“怒其不争”的 同情 有对他“哀其不幸”的“ ”。作者鲁迅通过 封建制度 孔乙己这一形象,控诉了“ ”的罪恶, 冷漠、麻木 揭示了国民“ ”的状态。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自嘲》
老师寄语
学会生存 ,走向生活,做智 慧的读书人。 通过读书要树立热爱劳动的 观点,不能四体不勤,好逸恶劳。
研读思考 探讨根源
1.孔乙己的命运——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没人关心他的死活,命运悲惨 2.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 源是什么? 温馨提示:
1.边听录音边思考,合作交流 2.第2题应从文中找依据,再 归纳总结,条分缕析 3.各组选代表全班展示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根源
示例:
(读)P28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 跌……” 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以“跌断” 来掩饰,他遭遇悲惨,但仍死要面子,至死不 悟,造成命运悲惨的根源是他自己不思悔过, 浑浑噩噩不觉悟。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5、孔乙己》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5、孔乙己》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被收录在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材中。
本文以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孔乙己的悲惨遭遇,通过孔乙己这个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
文章语言幽默,讽刺意味浓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文中的某些词语和表达方式难以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同时,学生可能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讽刺手法理解不够,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剖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批判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讽刺手法,联系现实思考文章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课文,了解课文背景,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好标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孔乙己这个名字吗?你们对这个人有什么印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和情感。
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讽刺手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孔乙己的形象特点,教师进行点评。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品导学案5《孔乙己》教师版
《孔乙己》导学案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毕生以文艺作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的武器。
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1.品味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格局:布置的格式。
阔绰:阔气。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颓唐: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
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3.背景链接《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跳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孔乙己几个生活片段。
【交流点拨】六个生活片段:(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6)孔乙己被打断腿。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部层次是怎样的?分属怎样的情节结构?简要概括各部分内容。
【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前三段):通过对叙述者“我”在咸亨酒店里当小伙计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作好了铺垫,这可以说是小说的“序幕”部分,鲁镇上“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的酒店格局,盐煮笋、茴香豆等“下酒物”,在不经意中已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导学案孔乙己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文学作品以及作者的背景和写作动机;2. 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构和语言特点;4. 探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导学内容】【导学一】了解背景请同学们思考:《孔乙己》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答案:《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他写这篇作品是希望通过描述一个痛苦而渺小的人物来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并进而呼唤人们的良知和善良。
【导学二】分析人物1. 描述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提醒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的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描述薛嵩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提醒同学们:可以从薛嵩对孔乙己的态度和对待其他人的方式进行分析。
【导学三】分析情节结构1. 本文的情节结构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简明概括。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进酒店”、“孔乙己弹琴”、“孔乙己遭打骂”、“孔乙己厚葬”等方面进行分析。
2. 为什么孔乙己在酒店遭到了打骂?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的外貌、性格以及薛嵩的嫉妒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导学四】探讨作品的意义与主题作者通过《孔乙己》这篇作品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和主题?我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和启示?提醒同学们:可以从作品中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的黑暗、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以及人性的善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导学五】个人思考与表达1. 如果你是薛嵩,你会如何看待孔乙己?2. 你有没有遇到过孔乙己这样的人?你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什么?3. 你对《孔乙己》这篇作品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导学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了解了《孔乙己》这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分析了孔乙己和薛嵩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了作品的情节结构以及思考了作品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也增强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导学案延伸部分【导学延伸一】了解背景《孔乙己》这篇作品是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他将小说设定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5 孔乙己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第二课时..........品味含笑的哀一、新课导入......《孔乙己》写于................................年冬。
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文章篇.......1918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孔乙己这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究竟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品析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速读课文,.....梳理.......,完成下面的填空........。
...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开头........3.段):发展(......4.—.9.段):高潮和结局(.........l0..-.13..段):2...下列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1...学生质疑,讨论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孔乙己大地二中张清泉
课题孔乙己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
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阔绰、颓废、不屑置辩”等词语,了解作家生平
及其作品。
2.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抓住孔乙己的人物特征,感知人
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
格的方法。
2.学习欣赏小说的方法,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的
揭露和批判,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3年他
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
代表作
还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
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写作
背景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小说以清朝末年为社会背景,当时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已揭
开序幕,新文化与复古逆流斗争激烈。
当时,北洋军阀出于统治的
需要,教育上推行复古主义。
鲁迅针对这一现状,
写作了这篇小说,声讨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毒害,具有较为深远的批判和教育意义。
读准字音茴.香豆(huí)阔绰.(chuò)踱.(duó)
羼.水(chàn)荐.头(jiàn)涨.红(zhànɡ)绽.出(zhàn)哄.笑(hōnɡ)笔砚.(yàn)
间.或(jiàn)颓.唐(tuí)附和.(hè)
蘸.酒(zhàn)蒲.包(pú)咸亨
..(xián hēnɡ)缠夹.(jiā)门槛.(kǎn)拭.(shì)
辨清字形踱(duó)踱步绰(chuò)绰号
渡(dù)渡船掉(diào)掉下
镀(dù)镀金淖(nào)泥淖绽(zhàn)绽放锭(dìnɡ)银锭
淀(diàn)沉淀
理解词语格局:布置的格式。
唠唠叨叨: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大抵:大多。
阔绰:阔气。
羼:混合,掺杂。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一生写过33篇小说,他自己曾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也赞叹《孔乙己》写得好。
《孔乙己》这篇小说还被译成外文,传到国外。
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精心塑造了这个形象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个人原因:
孔乙己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为此耗尽了年华,落到即将乞讨的境地。
但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鄙视体力劳动,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不会营生,又不能正视现实,同劳动人民为伍。
直至最后因偷窃打折腿,仍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2.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国民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冷漠麻木,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写
作
方
法
运
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对比映衬,凸显主题。
孔乙己“第一次”与“最后一次”出场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对比描写凸显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与不幸遭遇;孔乙己与丁举人,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与获胜者的对比,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短衣帮和长衫主顾的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众人的笑和孔乙己的苦的对比,表现了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2.描写生动,形象鲜明。
文章通过对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鲜明地刻画了一个自命清高、迂腐懒惰、穷困潦倒、心地善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老书生形象。
如“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通过肖像描写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
3.视角独特,布局精巧。
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里,这样写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
作者通过小伙计的眼光,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轻视和奚落的情况表现出来,然后转入孔乙己遭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描写。
简简单单的
故事情节在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下表现出极其深刻的主题。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你会看到很多情景。
请你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角,描述一个你记忆深刻的场景。
车水马龙的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都那么忙碌。
她拾起偏僻处的垃圾,又仔细地清扫地上的落叶。
枯黄的手在颤抖,银白的发被风吹得凌乱。
此时此刻坐在车里的人,谁会注意到与整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她?比起西装革履的产业大亨,比起衣着新潮的摩登女郎,她才是最该引人注目的那道风景吧?
教
学
板
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教会了学生:
还存在的疑惑是:
方法指导:
怎样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是记叙文阅读(或小说阅读)中常见的考点。
[解题技法]
先分清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可以从下面筛选: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素材积累:
“孔乙己”原型的几种说法
《孔乙己》中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说,实有其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
——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至穷得几乎讨饭。
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籍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喝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坐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末了便不见了。
(陈根生《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
相传当时绍兴城内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生活贫苦,为谋生计只得以卖烧饼油条度日,但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大声叫卖。
小贩们吆喝一声,他跟在后面低低叫一声“亦然”,令人啼笑皆非。
孩子们常围着哄笑,异口同声叫他“亦然先生”。
从此亦然先生也就此扬名绍兴了。
“亦然先生”卖完大饼,就缓缓踱到咸亨酒店,掏出几枚铜钱,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慢边喝边嚼着茴香豆。
孩子们见了纷纷赶来讨豆吃,他就每人一颗地分给孩子们,直到碟中的茴香豆所剩无几,就用手盖住碟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多乎哉?不多也。
”(黄道富《咸亨酒店与孔乙己》)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