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案-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2024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03 实验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30%,以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02
基本原理与方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误差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
概念、评价方法及提高措施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色谱法技术及应用
气相色谱法
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待测物质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分 析,如气相色谱仪测量挥发性有机物。
薄层色谱法
在薄层板上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扫描仪 测量各种化合物。
液相色谱法
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 等作用将待测物质分离和分析,如液相色谱仪测量高沸点、 热不稳定和极性化合物。
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实验结果评价与报告撰写
1 2 3
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目的和分析方法的要求,对实验结果进 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处理、图 表绘制和结果解释等,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报告撰写 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以便于 交流和发表。
样品制备
根据分析方法的要求,对 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 粉碎、筛分、干燥等,以 便于后续的分析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0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实
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操作
02
按照实验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修订版-融入思政元素)
《分析化学1》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中文:分析化学1是化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类核心课,以无机化学为先导课程,为获取物质的化学信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提供原理和手段。
本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的概念与方法,系统地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具备选择化学分析方法、正确评价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加强科学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化学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文:Analytical chemistry 1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ed in chemistry and applied chemistry after the study of inorganic chemistry. This basic course provides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methods for obtaining the chemic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composition, state and structure of the matters. This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theory, principle and knowledge of classic chemical analysi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master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quality assurance, grasp the basic theorie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acid-base titration, the complexing equilibrium and titration, the redox titration, and the gravity analysi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choose appropriate analytical method, correct evalu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analytical results, thereby building the concept of strict "quantity". What’smore, this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ies of scientific mi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三、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化学1是湖南大学的一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也是化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
分析化学基础教案
分析化学基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理解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4. 能够对常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2. 对常见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分析化学的概念和作用,并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学科。
2.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分析化学的起源和关键里程碑,包括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3. 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医药制造等方面介绍分析化学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操作演示(30分钟)1. 常见实验器材和操作规范:介绍常用的实验器材和操作要求,并进行示范。
2. 常见实验操作技巧:讲解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巧,如草酸标定、滴定等,并进行实例演示。
四、定性分析实验(30分钟)1. 常见定性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如气体析出法、络合反应等。
2. 定性分析实验操作步骤: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定性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定量分析实验(30分钟)1. 常见定量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容量分析、光度法等。
2. 定量分析实验操作步骤: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定量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六、总结(5分钟)由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准备:1. 分析化学相关教材、课件和实验指导书;2. 实验器材和试剂;3. 实验室设备和安全措施。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 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 对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分析化学教案(药学、制药)
第1节课(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作用、分类;明确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的参考资料、考核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任务和作用;基本内容;发展趋势;学习方法;三、重点、难点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的不同分类方法;分析化学的任务;明确ppm 、ppb 、ppt 的意义;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程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提问式教学方法教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在讲授时以板书的形式完成讲解内容。
五、时间分配 六、教学内容 1.分析化学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2.分析化学的作用国民经济 科学研究医药卫生学校教育3.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分类:根据测定原理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根据样品量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根据被测组分的百分含量分为: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物理分析;物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4.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提高分析速度;发展遥测分析;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建立新的微区分析方法和不损坏试样的分析方法;基础理论和使用基础研究;5.学习和考核方法实验 10内容时间分配(min ) 任务和作用 30 基本内容 35 发展趋势10 学习方法15 总计 90作业、期中测试 10期末测试 806.参考书目教材:《分析化学》李发美主编,第五版,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目:《分析化学》华东化工学院编,第五版,2004年《分析化学》华中师范学院编,2000年《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编,2003年第2节课(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第一节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偶然误差和正态分布)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分析化学教案
分析化学教案【篇一:分析化学教案】《分析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1. 定性分析──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2. 定量分析── 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问题”。
3. 结构分析── 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三、分析化学的分类按分析原理分类: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化学分析──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又称经典分析法。
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滴定分析)。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低、分析速度慢。
仪器分析──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波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放射化学分析等。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
四、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
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 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 ? 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化学B》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B》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分析化学B》是化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分析化学的延伸和深化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能够熟练进行常用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探讨,并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方法的分类与应用等;2.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静态与动态平衡、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等;3.学会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样品的制备与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优化等;4.能够熟练运用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5.能够独立进行分析实验设计与实施,并准确分析结果和数据处理;6.能够熟练使用分析仪器和设备,并能进行仪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分析化学发展及方法分类-分析化学的历史发展-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与应用2.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学计量学基础-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3.分析化学实验操作与技术-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技术-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分析实验的设计与操作4.分析仪器和设备-基本分析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分析仪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技术5.分析结果与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1.授课结合实验: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2.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践,并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处理实验数据。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分析化学B》,主编XXX,出版社:XXX。
2.参考书目:六、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情况等。
2.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40%):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形成性评价:通过定期的小测验和课堂回答问题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时安排:136教时课程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物质化学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重要课程,担负着鉴定物质组成成分、测定其相对含量的两个任务。
一.设计思路及目标:以掌握分析基本类型及操作为目标,以分析操作过程的学习为主线。
1.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2.准确树立“量”的概念。
3.学会对各种物质的测定方法。
4.正确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理论参考课时实验参考课时1 绪论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2.分析化学的分类3.分析化学的进展概况4.分析化学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简介1.了解分析化学的对象、任务及它所包括的重要分支,明确其重要性。
2.了解分析化学的分类、联系和区别3.对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有概括性的了解理论:2教时2 定量分析概述1.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3.减少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4.分析数据的处理1.了解误差的概念、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2.运用误差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3.明确有效数字的定义及运算规则理论:6教时实验:4教时1.天平的使用2教时2.移液管、5.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4.掌握天平的使用滴定管校正。
2学时3 滴定分析概述1.滴定分析的过程2.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3.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滴定分析计算1.了解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分类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定的各种方法及有关计算3.掌握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理论:8教时实验:6学时标淮溶液的配制1.直接法22.间接法23.标定24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1.温度和湿度系数的概念2.酸碱质子理论3.酸碱平衡有关浓度的计算4.缓冲溶液1.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概念2.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PH值的计算方法3.通过实验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配制方法及其应用理论:8教时实验:6学时1.缓冲液配制。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纲《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纲(适⽤于化学专业)课程编码:B100013030总学时:64 总学分:4开课学期:第三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机化学、⽆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学类本科专业学⽣的主⼲基础课之⼀,其理论和⽅法是其它⼀切与化学有关的课程以及专业的基础。
分析化学课在教给学⽣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法的同时,使学⽣建⽴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作的能⼒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让学⽣能够运⽤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
《分析化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的可以归纳为以下⼏点: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法;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法与表达;3.初步了解分析化学在化⼯、医药、⽣物、信息、能源等领域中的应⽤,以及其它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对分析化学的促进与发展。
⼆、课程基本内容第⼀章绪论(6学时)教学⽬标: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和发展概况2、了解定量分析的⽅法与过程3、掌握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概念、定量分析的基本计算⽅法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定义、分析⽅法分类、分析化学的发展2、定量分析过程和⽅法3、滴定分析法概论教学重点:分析的基本过程、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概念教学难点: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概念第⼆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4学时)教学⽬标:1、了解如何采集试样2、理解试样的制备⽅法3、掌握样品的分解⽅法教学内容:1、样品的采集2、试样的制备与分解教学重点:试样的制备与分解教学难点:试样的分解⽅法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0学时)教学⽬标:1、了解偶然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有限次测量中随机误差的t分布2、误差产⽣的原因及提⾼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法3、理解有效数字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法则4、掌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偏差等概念5、掌握计算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偏差的⽅法6、掌握⽤数理统计⽅法处理分析数据的⽅法7、掌握置信度和显著性⽔准概念的含义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中的误差2、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3、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4、显著性检验5、可疑值取舍6、回归分析法7、提⾼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法教学重点: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置信度、置信区间、误差产⽣的原因及提⾼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法教学难点:置信度、置信区间的概念;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有限次测量中随机误差的t分布第四章酸碱滴定法(10学时)教学⽬标:1、掌握酸碱质⼦理论,酸碱存在形式,及分布曲线2、掌握质⼦条件⽅程,简单溶液pH的计算3、理解酸碱指⽰剂变⾊原理及范围4、理解⼀元强、弱酸碱的滴定曲线、滴定突跃范围及指⽰剂的选择5、掌握强酸、强碱、⼀元弱酸、⼀元弱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6、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应⽤教学内容:1、酸碱反应与平衡2、酸碱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3、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4、缓冲溶液5、酸碱指⽰剂6、酸碱滴定原理7、滴定误差8、酸碱滴定的应⽤教学重点:共轭酸碱对的Ka 与Kb的关系、质⼦条件式的书写、H+浓度的计算、滴定误差的计算教学难点:质⼦条件式的书写;缓冲溶液H+浓度计算第五章络合滴定法(10学时)教学⽬标:1、了解EDTA的性质及其与⾦属离⼦的配位能⼒和特点2、掌握EDTA滴定反应中副反应系数、酸效应系数定义式和计算式。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2. 授课对象: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3. 学时安排:32学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化学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 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 常用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4. 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5. 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第二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 第三周:滴定分析4. 第四周:重量分析5. 第五周:光谱分析6. 第六周:色谱分析7. 第七周: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8. 第八周: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五、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授:教师系统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实例,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撰写实验报告,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撰写报告的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检验学生对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析化学》 第六章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
第一节 概述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 分析方法,是滴定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
《分析化学》
能够用于滴定分析的氧化还原反应很多。氧 化还原滴定法可以根据待测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 滴定剂,并常根据所用的滴定剂的名称来命名。 可以将氧化还原滴定法分为:
《分析化学》
间接滴定法可以测定有些不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 质,但能与某些氧化剂或还原剂作用。例如测定Ca2+ 时,是将Ca2+沉淀为CaC2O4,再用H2SO4将所得沉淀溶 解,然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2O42-,间 接求得Ca2+的含量。许多能与C2O42-定量反应生成沉 淀的Sr2+、Ba2+、Cd2+、Zn2+、Hg2+等都能用此方法 测定。
《分析化学》
标准电 极电位 指电极电位值与浓度和温度有关
,在热力学标准状态(即298K有关物质的 活度及酸度都是1mol·L-1,有关气体压力 为1.013×105Pa(帕)时)下,该电对电 极电位。
《分析化学》
能斯特 方程 在一定状态下,电极电位的大小,
不仅与电对的本性有关,而且也与溶液中 离子的浓度、气体的压力、温度等因素有 关,如果温度、浓度发生变化,则电极电 位值也要改变,电极电位和温度及浓度的 定量关系式。
《分析化学》
可溶性淀粉与I3-生成深蓝色吸附化合物,反应 特效且灵敏。当I2被还原为I-时蓝色消失,因此,可 用蓝色的出现或消失指示滴定终点的达到。I2溶液 的浓度为10-5mol·L-1时即可看到蓝色。因此可溶性 淀粉溶液作为碘量法的专属指示剂。
《分析化学》
这类指示剂本身是较弱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其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过 程中因被氧化或还原而发生颜色的变化,从而 指示滴定终点。
分析化学说课稿
分析化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析化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测定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对于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相关的科研、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我选用的教材是_____主编的《分析化学》。
这本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涵盖了分析化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
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材中还配备了丰富的习题和参考文献,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专业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但是对于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此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发。
四、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定位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了解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3)熟悉常见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3)具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课程设计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要求分析化学是化学本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化学分析部分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各种分析化学方法与技能,了解现代分析化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同时,针对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的课程设计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
本次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课程设计要求参照相关标准和教学大纲,选定一个有代表性的化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技能,了解和运用不同的分析化学方法和仪器。
二、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 样品的制备选择适当的化学样品,通过纯化、稀释和标准化等步骤,制备出适合于定量分析的样品。
2. 样品的测定根据课程设计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合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样品的测定方法可以包括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度分析、显微镜分析等。
在样品测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电位计、色谱仪、荧光分析仪等,还需要掌握化学计量学和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
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出样品的浓度、质量等相关参数,可以采用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安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危险品的处理和操作,尽可能避免切割、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2. 仪器操作不同的仪器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不同,需要学生在实验前先掌握好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排除实验误差,并按照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四、实验效果分析通过本次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的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
同时,实验过程也可以检验学生对于分析化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课时安排:1 学时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第一节)课时安排:1 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分析化学学科及其在各领域的重要作用、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分
析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对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分析过程及步骤有初步的概念;
并明确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方法。
掌握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过程及步骤。
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2.教学难点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向学生推荐参考书及期刊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分析化学及其在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药学等领域的作用。
(二)分析化学的产生、发展和当前活跃领域。
(三)分析方法的分类
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2.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四)分析过程和步骤
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包括方法认证等)、结果计算
和表达。
(五)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及要求。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与误差
⑴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⑵相对误差绝对误差δ与真值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
⑶真值与标准值
2.精密度与偏差
⑴偏差单个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差称为偏差。
⑵平均偏差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偏差。
⑶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d 与测量平均值x 的比值称为相对偏差。
⑷标准偏差
⑸相对标准偏差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精密度是保证准确
度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精密度高并不说明准确度也高,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
差。
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
(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称为可定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一般它有固定的方向(正或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根据系统误差的来源,可把
它分为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⑴方法误差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方法选择不当所引起的误差。
⑵仪器或试剂误差由于实验仪器所给数据不正确或试剂不合格所引起的误差。
⑶操作误差由于操作者的主观原因在实验过程中所作的不正确判断而引起的误差。
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第一章绪论
查阅参考资料或登录分析化学相关网站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前沿。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
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办法。
(1)砝码受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4)在重量分
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5)试剂含被测组分;(6)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湿;(7)
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8)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9)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2.表示样本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 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
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3.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六、教学参考资料
1. 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第6 版(第一、二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Skoog DA, et al.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8th edn.Belmont: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2004
3. 汪尔康主编.分析化学新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