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及其重要意义

2011-2012年第一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科目考查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及其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
中共十三大提出这一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的特定的阶段。
它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等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从社会性质看: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从发展程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完善、不成熟,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从历史地位看: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的特征概括为九个方面:第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总的特征。
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经济现代化的程度。
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经济市场化程度。
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状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是讲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六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是讲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是讲体制建设。
第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命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
【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学时【课程导入】观看视频:《大跃进运动》4'40”思考:我们从中应该汲取什么教训?点评:认清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认清了当时我们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才正确把握了我国革命的规律,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要搞清楚我们所处的发展的阶段。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清醒的认识,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工作指导思想,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认清社会的发展阶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教学内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所提出的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中国共产党,都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经历了艰难曲折、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体现出科学预见、历史反思和实践检验的综合。
1.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1)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的分析19世纪,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预测了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主义发展大趋势。
在 1875年发表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或称“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新的科学概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①]从时间上讲,它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初级阶段。
从社会发展阶段上讲,它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不能逾越,也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
党的十三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的界定亦不断拓展。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这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说明在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更不可能是资本主义的社会。
在当代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
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水平和程度的认定,说明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上改变,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与科学社会主义所规定的社会基本特征还有较大的距离。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制定路线政策,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三是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前提和现阶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最早是在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1987年党的13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1956年)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左右)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定性);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定位)。
这个论断反对了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另一种是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①发展水平: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②实现目标: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条件决定的;
(3)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和西方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毛概·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73,421.9 240,192.4 226,294 74,650.9 72,871.2 72,232.1 59,814.0 58,587.8 49,767.5 48,211.7
5
6 7 8 9
10
丰田汽车公司
日本邮政控股公司
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 工商银行 中国建筑股份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公司
毛概· 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 党的最高理想。 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制 定的近期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⑴党必须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最高纲领 ⑵党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⑶必须把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
毛概· 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论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将 未来的共产主义按照成熟程度的不同, 划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阶段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共产 主义的 第二阶级 或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 的第一阶段 或低级阶级
2011年世界500强与中国500强
名 次
1 2 3 4
世界500强 名单
沃尔玛m 荷兰皇家壳牌石 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m 英国石油公司
营业收入
(百万美元)
中国500强 名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营业收入(百 万元)
421,849 378,152 354,674 308,928 221,760.2 203,958.1 196,337 186,055 184,966 168,041
第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毛概考点)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上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引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
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福祉的特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的阶段。
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并在1982年写入中国宪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生产力水平低: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
2.分配方式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并存,主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但会逐渐向按需分配转变。
3.在消灭剥削的同时逐步消除人与人的对抗性矛盾。
4.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胜利的科学总结和深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以下重要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内生矛盾的表现,并且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和长期努力才能最终达到共产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国家条件下的发展阶段,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人民福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与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增加人民福祉。
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和任务:1.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的起点,需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阶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治国,保证人民民主权益。
毛概整理笔记(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开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根底上逐步提出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开展史上是第一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开展阶段的认识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在1959年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开展阶段问题。
第一次明确地划分了社会主义的开展阶段。
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兴旺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拟兴旺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逐步形成和开展在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根本领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这是在党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开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兴旺。
〞对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是党的十三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开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兴旺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从我国情况来看,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即从本世纪中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下世纪中叶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兴旺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兴旺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专项训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专项训练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或者对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就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能正确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有可能出现超越阶段或者落后于形势的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和在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脱离了国情,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因此,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多党合作制的方针是什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什么四位一体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努力探求规律,用以指导行动。
依法治国的内涵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事业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的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进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确立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管理活动中的权威,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部,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部,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具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全部劳动成果在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有三层含义,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特点;第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特点;第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关系上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其他一切剥削制度的本质规定;第三,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过程性特征
(一)、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这个阶段,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 的农业国逐渐转变为包含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 (三)、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逐步转变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 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 (五)、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 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 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 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 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 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 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 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 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 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事实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 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 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 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只有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实际,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 ,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 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概念包含两层基本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从发育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意思必须完整的统一起来加以理解.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判断.因为,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所取得的胜利成果.毫无疑问,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并将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不可逾越性,只有经过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我们才能逐步摆脱贫穷、不发达状态.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增长,并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很大进步.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基础和新的起点.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从总体上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初级阶段,而非他国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前提和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提出和使用的,这个特定历史阶段起始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结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首先,这种长期性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正是因为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须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同时也决定了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现在已步入总体小康社会,但还是一种低水平的小康,跟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还比较低,离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尽可能快地发展和成熟起来.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还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分不开.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我国有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时,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准也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尽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但是这种增长速度基本上是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因此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对此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可能重犯操之过急的“左”的错误.再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也是由这个阶段的特点决定的.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科学地总结概括为如下九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反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在整个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从本质上要求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怎样,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的面貌,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就我国来讲,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达到资本主义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社会主义才算初步合格.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生产力水平是不发达的,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这也就决定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将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所有这些不同方面和类型的矛盾,构成一个总的矛盾系统或矛盾全局.在这些矛盾中,居支配地位、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它各种矛盾都为这个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规定、所影响.也就是说,各种社会矛盾,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由社会生产落后造成的.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准确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因为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对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科学地总结概括为如下九个方面:第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第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第八,是树立共同理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第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毛概下知识点

第六章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一,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我们必须坚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坚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起一层含义阐明的是社会阶段的性质,起一层含义阐明的是社会阶段的性质,起一层含义阐明的是社会阶段的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过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过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2)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3)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发展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并有较长时间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并有较长时间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从初级阶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段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指明了我国现阶段既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又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基本特征。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是我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首次提出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这一论断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和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仍占有一定比重。
2.生产力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发展不平衡。
3.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一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但还不够完善。
4.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发展差距较大。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般需要上百年时间。
我国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后,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
2.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3.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结论: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对于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特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指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国家还未完全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商品生产和分配关系,还没有完全消除剥削和阶级差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消除剥削和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这一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而提出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需要,制定的一种阶段性理论。
它的特定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前,
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深刻的
社会矛盾和明显的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
为了消除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积弊,打破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结构性障碍,实现社会的基本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平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仍
然存在着许多残存的封建遗风和资本主义遗孽,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
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政策和措施来缓解和解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发
展的特殊阶段,是中国社会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需要应对许多新的挑战和
困难的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从封
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折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社会不仅要消除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积弊,还要逐步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
折阶段,是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是:第一层,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层,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依据: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3、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4、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们必须经历这一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才能为社会主义的成熟和完善奠定必要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这就决定了对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5、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包括两层含义: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五: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扩展到能源、交通的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四:三步走战略的内容。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五:三步走战略的特点。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2.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3.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4.提出了战略具有长期性。
六: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2.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七章
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