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氧气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这样的编排设计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把化学中描述纪实部分和理论部分相互联系起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以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教学是一个特殊认识过程,应该有计划地安排一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经验证明,这样做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生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4)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5.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教具准备

氧气(14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燃烧匙、火柴、小烧杯。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趣味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答一物质名称。答案:氧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

(新课讲授)

[展示]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

(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2)想一想:氧气有味吗?

(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分析]改变条件氧气→液氧→固态氧

(无色)(淡蓝色)(淡蓝色)

2.化学性质

[提问]如何检验氧气?

[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

[分组实验]实验2-2 学生自己动手检验氧气,感受氧气的助燃性。

学生描述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演示]实验2-3

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分析]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下雨时会形成酸雨。燃放爆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不应燃放爆竹、烟花。

[提问]集气瓶底部放水的作用?

点燃二氧化硫

[学生板书]硫+氧气−−−→

[分组实验]木炭的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1.发红光,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在氧气中:1.发白光,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

点燃二氧化碳

[学生板书]碳+氧气−−−→

[演示]实验2-4

现象:在空气中:红热现象,不燃烧。

在氧气中: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提问]1.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水?

2.火柴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

[回答]1.防止集气瓶被炸裂。2.引燃。3.以免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学生板书]铁+氧气−−−→

[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