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

合集下载

3.2.3酸碱中和滴定(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3酸碱中和滴定(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一、酸碱中和滴定
5.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的颜色变化是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发生的。
指示剂 甲基橙
石蕊
变色范围(pH)遇酸的颜色 遇碱的颜色
橙色
3.1
4.4
红色 (pH<3.1)
黄色 (pH>4.4)
紫色
5.0
8.0
红色 (pH<5.0)
(pH>8.0)
酚酞
粉红色
8.2
10.0
3.原理
当接近滴定终点时,极少量的碱 或酸就会完全,即反应到达终点。
C待= —C—标—. V—标— V待
几滴酸碱指示剂 如酚酞或甲基橙
已知物质的量 浓度的酸(或 碱)
一定量未知浓度、 待测定的碱(或酸)
一、酸碱中和滴定
4.pH突变 向20.00 mL 0.100 mol/L HCl中滴加0.100 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 溶液的pH变化如下:
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4
B.10
C.7.2
D.11.3
答案 B
3.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无色 (pH<8.2)
红色 (pH>10.0)
一、酸碱中和滴定
例:用0.1032mol/L的HCl溶液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重
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考点11 酸碱中和滴定--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分层测试(人教版2019选择性

考点11 酸碱中和滴定--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分层测试(人教版2019选择性

考点11 酸碱中和滴定【核心考点梳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n(H+)=n(OH-),即:mc酸·V酸=nc碱·V碱(m、n代表酸和碱的元数)。

3.仪器及试剂a b c(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刻度线三者在同一水平线上。

滴定管读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5.00 mL是正确的,而不能读成25 mL。

4.实验操作(以用盐酸标准液滴定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准备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选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但不能选石蕊试液(遇酸碱颜色变化不明显)。

一般原则是酸滴定碱,选甲基橙;碱滴定酸,选酚酞。

(2)滴定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刚好使锥形瓶中的溶液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即到滴定终点。

读数并记录。

5.实验数据的处理重复滴定操作2~3次,取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 (NaOH)=c HCl ·V HCl V NaOH,计算出待测NaOH 溶液的浓度c (NaOH)。

滴定终点的判断中和滴定记忆口诀酸式碱式莫混用,读数视线要水平;充满尖嘴不留气,液面不要高于零;适量滴加指示剂,初始读数要记清;左手慢慢旋活塞,右手旋摇锥形瓶;两眼紧盯待测液,颜色突变立即停;记下刻度来计算,中和滴定操作完。

【核心归纳】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1)依据公式c (待测)=c 标准·V 标准V 待测来判断。

c (标准)和V (待测)在误差分析时是定值,因此只需分析使消耗标准液体积V (标准)变大或变小的原因即可,V (标准)变大,则c (待测)偏高,V (标准)变小,则c (待测)偏低。

(2)滴定管读数要领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3)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 溶液为例,分析实验误差步骤 操作 c (NaOH)洗涤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偏高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偏高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偏低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取液取碱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且取液结束前气泡消失偏低滴定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变红偏低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偏高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偏低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无影响读数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偏低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偏高【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3秋·浙江宁波·高二统考期末)对下列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过程中,当pH=7时,酸碱一定恰好完全反应B.用广泛pH试纸测得pH值为11.3C.在一个苹果上插入两根铜丝并与电流表连接,以验证电流的产生D.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中,为保证HCl完全被中和,采用稍过量的NaOH溶液2.(2023春·山西太原·高二统考期末)用0.1000mol•L-1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高二(上)化学期末专题复习七 酸碱中和滴定(详细解析)

高二(上)化学期末专题复习七   酸碱中和滴定(详细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七酸碱中和滴定【感知高考】1.(2020·浙江选考)常温下,用0.1 mol·L-1氨水滴定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氨水滴定前,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中c(Cl-)>c(CH3COO-)B.当滴入氨水10 mL时,c(NH+4)+c(NH3·H2O)=c(CH3COO-)+c(CH3COOH)C.当滴入氨水20 mL时,c(CH3COOH)+c(H+)=c(NH3·H2O)+c(OH-)D.当溶液呈中性时,氨水滴入量大于20 mL,c(NH+4)<c(Cl-)答案 D解析HCl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浓度均为0.1 mol·L-1时,c(Cl-)>c(CH3COO-),A正确;滴入10 mL氨水时,NH3·H2O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据元素质量守恒可得c(NH+4)+c(NH3·H2O)=c(CH3COO-)+c(CH3COOH),B正确;滴入20 mL氨水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NH4Cl和CH3COONH4的混合溶液,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H+)=c(Cl-)+c(CH3COO-)+c(OH-),据元素质量守恒可得c(NH+4)+c(NH3·H2O)=c(CH3COOH)+c(CH3COO-)+c(Cl-),联立两式可得c(CH3COOH)+c(H+)=c(NH3·H2O)+c(OH-),C正确;滴入20 mL氨水时,所得混合液呈酸性,若溶液呈中性,氨水滴入量要大于20 mL,结合电荷守恒关系c(NH+4)+c(H+)=c(Cl-)+c(CH3COO-)+c(OH-),溶液呈中性时,c(H+)=c(OH -),得c(NH+4)=c(Cl-)+c(CH3COO-),则有c(NH+4)>c(Cl-),D错误。

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

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

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酸碱中和滴定考点21 酸碱中和滴定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正盐+水如:①Hl+NaH===Nal+H2 ②H2S4+2NaH====Na2S4+2H2 ③N3P4+3NaH====Na3P4+3H2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HA + BH====BA+H21l 1l(HA)V(HA) (BH)V(BH) 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③计算。

(3)滴定管“0”刻度在上。

二、指示剂的选择1、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值)甲基31&lt;31~44&gt;44红橙黄酚酞&lt;8~10&gt;10无色浅红红石蕊8&lt;~8&gt;8红紫蓝(2)根据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发色范围选用指示剂。

①01l/L NaH 滴定盐酸,酚酞和甲基均可使用,当然两者测定结果不同。

②01l/L NaH溶液滴定01l/L H3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H3a,溶液呈弱碱性,选酚酞为指示剂,PH=8~10浅红色,误差小。

③用Hl滴定NH3H2 恰好中和生成NH4l,溶液呈弱酸性,选甲基橙为指示剂,31~44橙色,误差小。

④用Hl滴定01l/L Na23溶液第一步生成N aH3时,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由红色→浅红→无色。

酸碱中和滴定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

酸碱中和滴定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

酸碱中和滴定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初步学会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了解中和滴定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定量实验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的操作教学过程:引入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滴定法是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但是滴定的手段有很多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滴定方法(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而酸碱滴定是滴定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

掌握此种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板书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一.一.酸碱中和滴定1.原理提问(1)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时,碱和酸应该有什么定量关系?引出H+ + OH == H2O(中和反应实质)n(H+)== n(OH-)根据此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酸碱相互反应来测知未知液浓度(2)不同酸碱的定量关系HCl + NaOH === NaCl + H2O1mol 1mol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1mol 2molH3PO4 + 3NaOH ==== Na3PO4 + 3H2O1mol 3mol(3)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x溶液体积(L)n = cV阅读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例题1在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盐酸溶液0.29L才能完全中和。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板书(1)(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在化工生产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减的标准浓度,例如:在实验室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怎样测定他们的准确浓度呢?这就需要利用上述酸碱中和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来测定。

)板书1. 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实验专题 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专题  酸碱中和滴定

高二化学选修4实验专题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一.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二.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 ++OH -=H 2O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有n (H +)=n (OH -) 即 c 酸 V 酸=c 碱V 碱例2:用0.123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25.00mL 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NaOH 溶液27.84mL 。

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三.滴定的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所用的仪器是滴定管)②准确判断完全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是借助酸碱指示剂)四、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与滴定曲线图[例题1]:用0.100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l/l 的盐酸溶液问题1:滴定终点消耗碱多少? pH 等于多少?问题2: 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 PH 发生怎样改变?问题3: 跟完全反应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相差一滴(或多加一滴),对计算盐酸的浓度有没有影响?(通过计算说明注:1滴为0.04 ml )解:)/(1002.001996.00200.01000.0L m o l C =⨯=酸跟实际浓度L mol /1000.0相比,误差很小。

问题4:绘制中和滴定曲线。

⑴选取指示剂的原则: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灵敏②变色范围与终点pH 接近⑵ 酸碱指示剂:常用指示剂及变色范围指示剂 对应溶液的颜色 变色范围:甲基橙 橙色 红3.1橙4.4黄酚酞 无色 无8浅红10红石蕊 紫色 红5 紫 8蓝①强酸强碱间的滴定:酚酞溶液或甲基橙均可,一般不选用石蕊(变色不明显)②强酸滴定弱碱: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③强碱滴定弱酸: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选用酚酞作指示剂(3五.中和滴定的实验仪器和试剂⑴中和滴定所用的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白纸)等。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学案30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学案30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V(滴定 液)
C待
①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
②滴定到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 悬挂一滴溶液
③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 mL蒸馏水
④洗净的酸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⑤洗净的碱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⑥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
⑦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瓶外
⑧洗净的锥瓶用待测碱润洗
⑨待测碱中混有少量碳酸钠
①当Na2CO3中含有NaHCO3时,cl_____c2; ②当Na2CO3中含有 NaOH时,cl_____c2;
③当Na2CO3中含有Na2CO3·10H2O时,cl_____c2。 4、某学生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1) 将称得的烧碱放入烧杯里,加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
完全溶解后将碱液转入100 mL的容量瓶中;接着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 振荡,使瓶内的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至液面接 近刻度1 cm~2 cm处;最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使溶液的 凹面正好与刻度相平;将容量瓶塞好,反复摇匀后倒入用水洗净的试剂 瓶里,备用.在配溶液的过程中他也有两个错误: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错误会使测定的NaOH的含量值偏 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错误会使测定 的NaOH的含量值偏_______.
查后再作结论
6、欲测定碳酸钠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称取了该样品
1.050 g,配成100.00 mL溶液,从中取出25.00 mL,以甲基红作指示
剂,用0.1700 mol/L的HCl(aq)进行滴定,当消耗盐酸24.50 mL时,达

3.酸碱中和滴定

3.酸碱中和滴定

锥形瓶
注意!
①“0”刻度的位置 ②最小刻度 ③标注的内容有哪些 ④全部放出的体积与标注值的关系
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容量瓶等5来自滴 定 管 保 持 垂 直
左手
滴加速度先快后慢
右手
视线与凹液 面水平相切
半分钟颜色不变
眼睛注视瓶内颜色变6化
4、使用的试剂: ⑴标准液 ⑵待测液 ⑶指示剂
甲基橙:3.1~4.4 石 蕊:5~8 酚 酞:8.2~10
a、保持30s不变色
⑸ 读数:
b、视线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⑹ 平行滴定二至3次: c、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9
6、误差分析:
如:一元酸与一元碱的相互滴定
C标·V读
C待= ———

V待
☆误差分析类型:
◆润洗问题
◆仰视、俯视问题
◆气泡问题
◆样品中含杂质等等 10
4、
小 大
大 大 大 小 小 小
11
55、、 6、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8
5、滴定操作:
⑴ 检漏:
a、滴定管必须润洗 b、锥形瓶不许润洗
⑵ 洗涤:水洗、蒸馏水洗、润洗
⑶ 注液:气泡问题、调起始刻度问题
⑷ 滴定:左右手的操作、视线注意点
b. “恰好中和”为理论上的说法。中和的终点需要通 过指示剂的变色来指示;指示剂变色时即达到了滴
定的终点,此时通常与理论终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允许误差),但我们也通常认为此时即达到了反
应的终点——即恰好中和。
2
练习: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2.方法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混合过程中 滴加酸(或碱)的量 为横坐标,以 溶液pH 为纵坐标绘出 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例如:以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HCl溶液为例,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对于“酸 碱恰好完全中和时”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生成的盐不水解, 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酚酞:酸滴定碱——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顔色由黄色到橙色 碱滴定酸——顔色由橙色到黄色
[例1] (2012·福州高二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 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 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 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 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 中放入20.00 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 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 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 位置,记下读数。
c(H+)=cOHV- 酸·V碱或 c(OH-)=cHV+碱·V 酸

4.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仪器及使用
(1)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如图a 如图b
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 锥形瓶
(2)滴定管的使用: ①查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 管活塞 是否漏水 。 ②润洗:在加入反应液之前, 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2~3 遍。

高二化学选修4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

高二化学选修4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

第四节 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大体原理。

二、初步学会中和滴定的大体操作方式。

3、掌握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和简单误差分析。

[学法指导与知识提要]中和滴定是化学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滴定操作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本节重点是掌握中和滴定的方式,难点是中和滴定的操作技术和实验误差分析。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一、实质:H ++OH -=H 2O酸、碱有强弱之分,但酸、碱中和反映的实质不变。

例:HCl+NaOH =NaCl+H 2O 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H 2SO 4+2NH 3·H 2O =(NH 4)2SO 4+2H 2O反映中,起反映的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由 H 2SO 4---------NaOH 1mol 2mol C 酸·V 酸 C 碱·V 碱则C 碱= 碱酸酸V VC 2二、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式叫中和滴定。

二、中和滴定操作一、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滴定管夹、锥形瓶、铁架台。

二、试剂:标准浓度的溶液,待测浓度的溶液,指示剂。

3、滴定前准备(1)检查滴定管是不是漏液 (2)玻璃仪器洗涤:①水洗②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 ③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3)向用标准液润洗过的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

调整液面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注意O 刻度在上方),排除滴定管尖嘴部份气泡,记下刻度读数。

(4)往锥形瓶中加入必然体积(一般为的待测液注意: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必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不然结果会偏高,锥形瓶取液时要用滴定管(或用相应体积规格的移液管),不能用量筒。

(5)向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

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颜色转变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且在滴定终点由浅色变深色,即: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进程中一般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3.2.3酸碱中和滴定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38张PPT)

3.2.3酸碱中和滴定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38张PPT)

【练一练】
4、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准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 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 C ) A、由黄色到红色 B、由橙色到红色 C、由黄色到橙色 D、由红色到橙色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依据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 准等,分 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c (标准) ·V(标准)=c (待测) ·V(待测),所以
a
b带玻璃球的橡胶塞
仪器a 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标注温度、量程
“0”刻度线在上
50-
玻璃塞 a
b
带玻璃球的橡胶塞
③规格:滴定管的最小分度是0.1 mL ,实验室中常用滴定管的规格有 25 mL 和50 mL 两种 ④滴定管的 读数方法 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 读,读数时取小数点后两位,估读 至0.01 mL ; 如 :24.00 mL、 23.38 mL
②润洗仪器:滴定管在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先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然后分别用待装液润洗2~3次 (润洗)润洗的方法:从滴定管上口加入 3~5 mL所要盛装的酸或碱,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 管内壁。然后,一手控制活塞(轻轻转动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或者轻轻挤 压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球),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中和滴定记忆口决 先查漏液再润洗,装液排气调液面; 左手活塞右手瓶,瓶不润洗要记清; 眼看颜色手不停,三十秒钟要记清。
5、指示剂的选择
思考 2、为什么要用酸碱指示剂? 加入指示剂是为了确定化学反应的终点
3、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1)中和滴定曲线:以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的pH 为纵 坐标绘出一条溶液的pH 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酸碱中和滴定(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酸碱中和滴定(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酸碱中和滴定(精选3篇)教案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含义和原理;2. 学习使用滴定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3. 掌握如何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教学准备:1. 实验设备和试剂:酸溶液、碱溶液、指示剂、滴定管、酸碱中和反应表;2. 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原理,以及滴定法在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并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讨论:学生讨论滴定时选择适当的指示剂的原则和方法,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5. 总结: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并提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此教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的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能够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及滴定法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案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应用及意义;2. 学习如何应用滴定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3. 掌握常见的酸碱物质的中和反应方程式。

教学准备:1. 实验设备和试剂:酸溶液、碱溶液、指示剂、滴定管、酸碱中和反应表;2. 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介绍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应用领域和意义,如酸碱度测定、药物分析等;2. 实验操作:学生选择适当的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并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讨论: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推导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5. 总结: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应用和意义,以及滴定法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反思:此教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的能力。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

= 0.1100mol / L 0.02900L =0.1400mol/L
0.02300 L
[思考]把上题中HCl改成H2SO4,则NaOH的物 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 H2SO4 + 1mol
c(H2SO4)•V[H2SO4(aq)]
2NaOH = Na2SO4+2H2O 2mol c(NaOH)•V[NaOH(aq)]
[问题4]酸碱中和滴定应用了什么原理?
[课堂练习] 用0.1100mol/L的HCl溶液滴 定23.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滴定完 成时,用去HCl溶液29.00mL。通过中和滴 定测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土堆似的脸和纯黑色弯月造型的眉毛,配着粉红色荷叶样的鼻子。有着暗灰色火锅似的眼睛,和亮橙色鳄鱼一般的耳朵,一张暗灰色领章一般的嘴唇,怪叫时露出紫红 色骷髅造型的牙齿,变态的紫葡萄色鲜笋一样的舌头很是恐怖,淡白色积木一样的下巴非常离奇。这巨鬼有着特像腰带造型的肩胛和极似铁链样的翅膀,这巨鬼矮小的 水白色螃蟹一样的胸脯闪着冷光,犹如海星样的屁股更让人猜想。这巨鬼有着很像火腿一般的腿和锅底色铁饼造型的爪子……胖胖的白象牙色金钩一样的九条尾巴极为 怪异,淡橙色镜子造型的锄头滢鳞肚子有种野蛮的霸气。水白色瓜秧样的脚趾甲更为绝奇。这个巨鬼喘息时有种粉红色绳头一样的气味,乱叫时会发出土灰色熊猫似的 声音。这个巨鬼头上米黄色野象样的犄角真的十分罕见,脖子上美如谷穗样的铃铛似乎有点风趣但又有些神气!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见情况突变,急忙变成了一个巨大 的药瓶象肝仙!这个巨大的药瓶象肝仙,身长二百多米,体重八十多万吨。最奇的是这个怪物长着十分奇妙的象肝!这巨仙有着鲜红色悬胆似的身躯和深红色细小乌贼 般的皮毛,头上是橙白色陀螺一样的鬃毛,长着墨蓝色胶卷似的匕首蛇筋额头,前半身是淡红色茄子似的怪鳞,后半身是怪异的羽毛。这巨仙长着暗黄色胶卷模样的脑 袋和墨绿色鸭蛋似的脖子,有着鹅黄色南瓜样的脸和嫩黄色粉条模样的眉毛,配着葱绿色瓦刀一样的鼻子。有着银橙色臂章样的眼睛,和海蓝色菜板似的耳朵,一张银 橙色油渍似的嘴唇,怪叫时露出浅绿色地灯模样的牙齿,变态的淡红色汤勺般的舌头很是恐怖,深红色牙签般的下巴非常离奇。这巨仙有着很像廊柱模样的肩胛和酷似 螃蟹一样的翅膀,这巨仙变异的纯红色磨盘般的胸脯闪着冷光,特像粉条一样的屁股更让人猜想。这巨仙有着活像螺栓似的腿和春绿色冰块模样的爪子……轻飘的橙白 色奶酪般的五条尾巴极为怪异,天蓝色橘子模样的画册水梦肚子有种野蛮的霸气。纯红色鼓锤一样的脚趾甲更为绝奇。这个巨仙喘息时有种葱绿色车灯般的气味,乱叫 时会发出亮黄色老鹰样的声音。这个巨仙头上暗橙色镜子一样的犄角真的十分罕见,脖子上犹如扫帚一样的铃铛的确绝对的酷野但又带着几分离奇!这时那伙校霸组成 的巨大长椅狠肠鬼忽然怪吼一声!只见长椅狠肠鬼转动美如谷穗样的铃铛,一嚎,一道深蓝色的奇影酷酷地从单薄的水白色瓜秧样的脚趾甲里面抖出!瞬间在巨长椅狠 肠鬼周身形成一片淡绿色的光云!紧接着巨大的长椅狠肠鬼最后长椅狠肠鬼颤动特像腰带造型的肩胛一声怪吼!只见从天边涌来一片一望无边的人权恶浪……只见一望 无边的人权轰鸣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茫然向着江南漂泊 公元751年深秋,当年进士考试的结果,在大唐帝都长安发布了。一个身背干粮的外省青年,挤进一群和他一样急切的考生之中,在满墙名单中搜索只有他自己熟悉的两个字。遗憾的是,任由他左 寻右觅、上下求索,那个“张”与“继”连在一起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比分直播 面对金榜题名者的狂喜,张继憋屈得快要哭出来。赴京赶考之前,他为自己描绘过的人生愿景可不是这样的啊,那是进士及第、衣锦还乡…… 然而,木已成舟。这个一心想凭借科考制度走上仕途的湖北青年,登上一叶扁舟,告别大唐首都,失魂落魄地踏上归路。 也许是为了面子,也许是冥冥中某种力量的引领,为了平息内心的不服和失落,张继不想就此返家,而是准备随波逐流,远离帝都和仕途,任由不济命运的摆布。 既然不能居“庙堂之高”,那就处“江湖之远”吧,他无奈地宽慰着自己。那时,他还没有预见自己命运的曙光,原来并不在什么考场,而是在不久之后的一个寒夜。 心灰意懒的张继,绕了一个大弯。他没有取道汉水,而是沿京杭大运河,茫然向着江南漂泊。 潜入大地河山的深处 一个晚秋的寒夜,他漂泊到苏州城外的枫桥畔。 鬼使神差似的,他突然改变主意,不再往前赶路了,而是让自己的身心安顿下来,就夜宿在这一江秋水之上,就抛锚在这枫桥一侧,对 的深寒与孤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