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课件
y=a+1x-1, y2=ax
有唯一一组实数解.
消去 y,得[(a+1)x-1]2=ax,
整理得(a+1)2x2-(3a+2)x+1=0.
①
(1)当 a+1=0,即 a=-1 时,方程①是关于 x 的一元一 次方程,解得 x=-1,这时,原方程组有唯一解yx==--11 .
(2)当 a+1≠0,即 a≠-1 时, 方程①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令 Δ=(3a+2)2-4(a+1)2=a(5a+4)=0, 解得 a=0 或 a=-45.
当 a=0 时,原方程组有唯一解yx==01 ; 当 a=-45时,原方程组有唯一解yx==--25 . 综上,实数 a 的取值集合是-1,-45,0 .
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一般是将直线与抛物线的 方程联立消元,转化为形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注意讨 论二次项系数是否为0.若该方程为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 判断方程解的个数.
● 抛物线上一点与焦点F连线得到的线段叫做焦半径,过 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所得弦叫做焦点弦.求抛物线的 焦半径和焦点弦长一般不用弦长公式,而是借助于抛物线 定义的功能,即把点点距转化为点线距解决.设抛物线上 任意一点P(x0,y0),焦点弦的端点为A(x1,y1),B(x2,y2), 则可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得出抛物线四种标准形式下的焦半 径及焦点弦长,公式如下:
焦点弦问题
●
已知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弦长为36,求
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 思路点拨: 弦所在直线经过焦点(1,0),因为弦长为 36,所以可判断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只需求出直线的 斜率即可.
解析: ∵过焦点的弦长为 36, ∴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故可设弦所在直线斜率为 k. 且与抛物线交于 A(x1,y1),B(x2,y2)两点. ∵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为 F(1,0), ∴直线的方程为 y=k(x-1). 由yy2==k4xx-1, 整理得, k2x2-(2k2+4)x+k2=0(k≠0).
直线和抛物线的关系PPT教学课件
k2x2 2(k 1)x 1 0
当 k=0时,x= 1 ,y=1. 2
故直线 y=1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
当k≠0时,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
Δ 4(k 1)2 4k2 0,k 1 .
此时直线方程为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x
2
1.
2
1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是 x=0 或 y=1 或 y x 1.
2
点评:本题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若先用数
形结合,找出符合条件的直线的条数,就不会
造成漏解。
例3 在抛物线 y x2 上求一点,使它到直线
2x-y-4=0的距离最小.
解:设P(x,y)为抛物线 y x2 上任意一点,
则P到直线2x-y-4=0的距离
d | 2x y 4 | | 2x x2 4 | | (x 1)2 3 |
例2 求过定点P(0,1)且与抛物线 y2 2x
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方程.
解: (1)若直线斜率不存在,则过点P的直线方程是 x=0.
{ 由{
x y
0 2 2x
得
x 0 y0
故直线 x=0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2)若直线斜率存在,设为k,则过P点的直线方程是
y=kx+1,
ykx 1 由方程组 { y2 2x 消去 y 得
检查预习:
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制气类型: (3)发生装置: (4)收集方法: (5)除杂装置: (6)尾气吸收:
知知识网网络络:
CH4
光照
C2H4
C6H6 Fe
CHCl3 ClCH2CH2Cl
Cl
HCl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课件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公 共 点 的 个 数 可 以 有 _ _ _ _0个_ _、_ _1_个_ _或_ _2个_ _ _ .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若Δ=0,则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相_ _切_ 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相_ _交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没_有_ _公_ _共_ _点_ _ . 特 别 地 , 当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的 轴 平 行 时 , 直 线一与 抛物线有___个公共点.
(1)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2)设点 P 的轨迹 C 与 x 轴交于点 M,点 A,B 是轨迹 C 上异于点 M 的不同 的两点,且满足M→A·A→B=0,求|M→B|的取值范围.
[规范解答] (1)设 P(x,y),则 Q(-1,y), ∵O→P·Q→F=F→P·F→Q,F(1,0), ∴(x+1,0)·(2,-y)=(x-1,y)·(-2,y), ∴2(x+1)=-2(x-1)+y2, 即 y2=4x, ∴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y2=4x.
已知 A、B 为抛物线 E 上不同的两点,若抛物线 E 的焦点为(1,0), 线段 AB 恰被 M(2,1)所平分.
(1)求抛物线 E 的方程. (2)求直线 AB 的方程.
[规范解答] (1)由于抛物线的焦点为(1,0),所以p2=1,p=2,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2=4x. (2)设 A(x1,y1),B(x2,y2), 则 y21=4x1 ①,y22=4x2 ②, 且 x1+x2=4,y1+y2=2, 由②-①得(y1+y2)(y2-y1)=4(x2-x1),所以yx22--yx11=2, 所以所求直线 AB 的方程为 y-1=2(x-2),即 2x-y-3=0.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公 共 点 的 个 数 可 以 有 _ _ _ _0个_ _、_ _1_个_ _或_ _2个_ _ _ .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若Δ=0,则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相_ _切_ 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相_ _交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没_有_ _公_ _共_ _点_ _ . 特 别 地 , 当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的 轴 平 行 时 , 直 线一与 抛物线有___个公共点.
(1)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2)设点 P 的轨迹 C 与 x 轴交于点 M,点 A,B 是轨迹 C 上异于点 M 的不同 的两点,且满足M→A·A→B=0,求|M→B|的取值范围.
[规范解答] (1)设 P(x,y),则 Q(-1,y), ∵O→P·Q→F=F→P·F→Q,F(1,0), ∴(x+1,0)·(2,-y)=(x-1,y)·(-2,y), ∴2(x+1)=-2(x-1)+y2, 即 y2=4x, ∴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y2=4x.
已知 A、B 为抛物线 E 上不同的两点,若抛物线 E 的焦点为(1,0), 线段 AB 恰被 M(2,1)所平分.
(1)求抛物线 E 的方程. (2)求直线 AB 的方程.
[规范解答] (1)由于抛物线的焦点为(1,0),所以p2=1,p=2,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2=4x. (2)设 A(x1,y1),B(x2,y2), 则 y21=4x1 ①,y22=4x2 ②, 且 x1+x2=4,y1+y2=2, 由②-①得(y1+y2)(y2-y1)=4(x2-x1),所以yx22--yx11=2, 所以所求直线 AB 的方程为 y-1=2(x-2),即 2x-y-3=0.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二级结论] 1. P 为抛物线 y2=2px 上任意一点,∠PFx=θ,则 PF=1-cpos θ. 2.抛物线 y2=2px 中,斜率为 k 的弦的中点轨迹为 y=pk.
[双基夯实]
1.[教材习题改编]过点(0,1)作直线,使它与抛物线 y2=4x 仅有
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 C )
A.1 条
[跟踪训练] 如图,已知抛物线 C1:y=14x2,圆 C2:x2+(y-1)2=1,过点 P(t,0)(t>0)作不过原点 O 的直线 PA,PB 分别与抛物线 C1 和圆 C2 相切,A,B 为切点.
(1)求点 A,B 的坐标; (2)求△PAB 的面积.
解:(1)由题意,知直线 PA 的斜率存在,故可设直线 PA 的方程
焦点弦的性质,相交弦中点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 (1)过抛物线 y2=4x 的焦点的直线 l 交抛物线于 P(x1,y1),Q(x2, y2)两点,如果 x1+x2=6,则|PQ|=( B ) A.9 B.8 C.7 D.9 解析: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为 F(1,0),准线方程为 x= -1.根据抛物线定义,可得|PQ|=|PF|+|QF|=x1+1+x2+1= x1+x2+2=8.故选 B.
故y20=-x20t+1, x0t-y0=0,
解得xy00= =112++2tt2tt22, ,
2x2-5x+2=0, ∴AB 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x1+2 x2+1=94.
题型重点研讨
考点 1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师生共研)
[典题 1] 已知 A(8,0),B,C 两点分别在 y 轴上和 x 轴上运动, 并且满足A→B·B→P=0,B→C=C→P,
(1)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2)是否存在过点 A 的直线 l 与动点 P 的轨迹交于 M,N 两点, 且满足Q→M·Q→N=97,其中 Q(-1,0),若存在,求出直线 l 的方程;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课件
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将位置关系问题转化为方程______的问
题.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1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已知抛物线 C:y2=-2x,过点 P(1,1)的直线 l 斜率为 k,当 k 取何值时,l 与 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 公共点,无公共点? [分析] 直线与抛物线公共点的个数,就是直线方程与抛 物线方程联立方程组解的个数,由判别式可讨论之.
综上知,k<1-2
3或
1+ k> 2
3时,l 与 C 无公共点;
k=1±2 3或 k=0 时,l 与 C 只有一个公共点;
1- 2
3 <k<0
或
1+ 0<k< 2
3时,l 与 C 有两个公共点.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1
弦长问题 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的抛物线,截直线 2x - y + 1 = 0 所 得 弦 长 为 15 , 则 抛 物 线 方 程 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y2=12x或y2=-4x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选修2-1
[解析] 直线 l:y-1=k(x-1),将 x=-y22代入整理得, ky2+2y+2k-2=0.
(1)k=0 时,把 y=1 代入 y2=-2x 得,x=-12,直线 l 与
抛物线 C 只有一个公共点(-12,1). (2)k≠0 时,Δ=4-4k(2k-2)=-8k2+8k+4.
解得 a=12,或 a=-4,∴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2=12x,或
高二数学选修1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ppt
抛物线的性质(3)
复习: 判断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操作程序 把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直线与双曲线的 渐进线平行
相交(一个交点)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计算判别式
>0 =0 <0 相交 相切 相离
练习:判断下列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 关系
[1] l : y 4 x 1,c : x2 y2 1 相交(一个交点)
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5,则这样的直线( B )
A.有且仅有一条 B.有且仅有两条
C.有无穷多条
D.不存在
5.方程 y2=ax+b 与 y=ax+b(a≠0)表示的图形可能是( )
2. (浙江)函数 y=ax2+1 的图象与直线 y=x 相切,则 a=( B )
(A) 1 (B) 1
(C) 1
(D)1
20由 0,即2k 2 k 1 0
解得1 k 1 . 2
即当1 k 1 ,且k 0时,方程组有两个解, 2
即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30由 0,即2k 2 k 1 0
解得k 1,或k 1 . 2
即当k 1或k 1 时,方程组没有实数解, 2
变形:求斜率为4且与抛物线 y2 8x
相交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直线y= -1在抛物线内的部分
例4 求抛物线y2 x 上一点到直线x-
2y+4=0
的距离最小值3 及该点坐标.
, (1,1) 5
拓展: 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任作一条直线m, 交这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 和这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k
(x 4x
2)
可得ky2 4 y 4(2k 1) 0
复习: 判断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操作程序 把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直线与双曲线的 渐进线平行
相交(一个交点)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计算判别式
>0 =0 <0 相交 相切 相离
练习:判断下列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 关系
[1] l : y 4 x 1,c : x2 y2 1 相交(一个交点)
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5,则这样的直线( B )
A.有且仅有一条 B.有且仅有两条
C.有无穷多条
D.不存在
5.方程 y2=ax+b 与 y=ax+b(a≠0)表示的图形可能是( )
2. (浙江)函数 y=ax2+1 的图象与直线 y=x 相切,则 a=( B )
(A) 1 (B) 1
(C) 1
(D)1
20由 0,即2k 2 k 1 0
解得1 k 1 . 2
即当1 k 1 ,且k 0时,方程组有两个解, 2
即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30由 0,即2k 2 k 1 0
解得k 1,或k 1 . 2
即当k 1或k 1 时,方程组没有实数解, 2
变形:求斜率为4且与抛物线 y2 8x
相交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直线y= -1在抛物线内的部分
例4 求抛物线y2 x 上一点到直线x-
2y+4=0
的距离最小值3 及该点坐标.
, (1,1) 5
拓展: 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任作一条直线m, 交这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 和这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k
(x 4x
2)
可得ky2 4 y 4(2k 1) 0
2.4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课件 共19页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直线与抛物 线相交(一 个交点)
计算判别式
1、判别式大于 0,相交(2 交点) 2、判别式等于 0,相切 3、判别式小于 0,相离
三、判断位置关系方法总结(方法二) 判断直线是否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
平行
不平行
直线与抛物 线相交(一个 交点)
计算判别式 判别式大于 0,相交 判别式等于 0,相切 判别式小于 0,相离
1.两条;2.三条;3.两条;4.零条.
3.双曲线x2-y2=1的左焦点为F,点P为左支下半支上任意一点
(异于顶点),则直线PF的斜率的变化范围是_ _ __, 0 _____1,
x2 y2
4.过原点与双曲线 1 交于两点的直线斜率的
取值范围是
,4233
23,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y
O
x
一、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种类
1、相离;2、相切;3、相交(一个交 点,两个交点)
y
O
x
与双曲线的情况一样
二、判断பைடு நூலகம்法探讨
1、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无交点。
例:判断直线 y = x +2与
y
抛物线 y2 =4x 的位置关系
计算结果:得
到一元二次方
当 k=0时,x= 1 ,y=1. 2
故直线 y=1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
当k≠0时,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
Δ4(1 k2)42k0 ,k1.
此时直线方程为
y
1
2
x 1.
2
1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是 x=0 或 y=1 或 y x 1.
2
点评:本题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若先用数
课件高二数学《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PPT课件_优秀版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
(2)直线 AB 过定 . 点
二、新知探究
【例1】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 y 4x, 直线l过 A.18 B.24 C.36 D.48
2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A.18 B.24 C.36 D.48
OB , 且与抛物线分 A(x别, y交 ), B于 (x , y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
(2)直线 AB 过定 . 点
二、新知探究
【例1】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 y 4x, 直线l过 A.18 B.24 C.36 D.48
2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A.18 B.24 C.36 D.48
OB , 且与抛物线分 A(x别, y交 ), B于 (x , y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
1、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设点A(x1,y1),B(x2,y2)为抛物线y2=2px (p>0)上两点,且AB为过焦点F的弦,则: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课件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公 共 点 的 个 数 可 以 有 _ _ _ _0个_ _、_ _1_个_ _或_ _2个_ _ _ .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若Δ=0,则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相_ _切_ 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相_ _交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没_有_ _公_ _共_ _点_ _ . 特 别 地 , 当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的 轴 平 行 时 , 直 线一与 抛物线有___个公共点.
当1-2
3 1+ <k< 2
3且 k≠0 时,Δ>0,l 与 C 有两个公共点.
综上知,k<1-2
3或
1+ k> 2
3时,l 与 C 无公共点;
k=1±2 3或 k=0 时,l 与 C 只有一个公共点;
1- 2
3 <k<0
或
1+ 0<k< 2
3时,l 与 C 有两个公共点.
『规律总结』 直线与抛物线交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设直线l:y=kx+m,抛物线:y2=2px(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
(1)k=0 时,把 y=1 代入 y2=-2x 得,x=-12,直线 l 与抛物线 C 只有一个 公共点(-12,1).
(2)k≠0 时,Δ=4-4k(2k-2)=-8k2+8k+4.
由 Δ=0 得,k=1±2 3,
∴当
1- k< 2
3或
1+ k> 2
3时,Δ<0,l 与 C 无公共点.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公 共 点 的 个 数 可 以 有 _ _ _ _0个_ _、_ _1_个_ _或_ _2个_ _ _ .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若Δ=0,则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相_ _切_ 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相_ _交_ _ , 若 Δ < 0 , 则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_ _ _没_有_ _公_ _共_ _点_ _ . 特 别 地 , 当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的 轴 平 行 时 , 直 线一与 抛物线有___个公共点.
当1-2
3 1+ <k< 2
3且 k≠0 时,Δ>0,l 与 C 有两个公共点.
综上知,k<1-2
3或
1+ k> 2
3时,l 与 C 无公共点;
k=1±2 3或 k=0 时,l 与 C 只有一个公共点;
1- 2
3 <k<0
或
1+ 0<k< 2
3时,l 与 C 有两个公共点.
『规律总结』 直线与抛物线交点个数的判断方法 设直线l:y=kx+m,抛物线:y2=2px(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
(1)k=0 时,把 y=1 代入 y2=-2x 得,x=-12,直线 l 与抛物线 C 只有一个 公共点(-12,1).
(2)k≠0 时,Δ=4-4k(2k-2)=-8k2+8k+4.
由 Δ=0 得,k=1±2 3,
∴当
1- k< 2
3或
1+ k> 2
3时,Δ<0,l 与 C 无公共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的体积是 V三棱锥= 1 Sh
3
连接B’C,然后
A’
C’ 把这个三棱柱
3
分割成三个三
B’
2
棱锥。 就是三棱锥1
1
和另两个三棱
A
C 锥2、3。
B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它的体积是
V三棱锥=
1 3
Sh
A’ A’ A’ A’A’AA’’ A’ A’ A’ A’ A’
C’ C’ C’ C’ C’ C’
3、锥体的体积计算在立体几何体积计算中,占有重要位置,它 可补成柱体又可以截成台体,它可以自换底面、自换顶点,在 计算与证明中有较大的灵活性,技巧运用得当,可使解题过程 简化,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小结: 4、定理及推论
定理一、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锥体体积相等。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它的体积是 1 V三棱锥= 3 Sh
3
C’
2
2B’
2B’ 2B’2B’
B’
2
2B’
2B’2 B’B’
1
A
C
C C C C C C C CC
三棱B锥2、3B的底B △BBCBB’、B △BC’BB’C的B面B积相等。 高也相等(顶点都是A’)。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它的体积是 V三棱锥= 1 Sh
A’
A’
3
A’
3
解解一二三、、补利将形用四,体面将积体三公分棱式割为 D 锥三补V棱四成面锥一体C=个-1A正BSE方△和体B三C。D棱·h
锥D-ABE3
E C
小结:
1、锥体体积公式的证明体现了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的思想,形 象具体地在立体几何中运用“割补”进行解题的技巧。
2、三棱锥体积的证明分两步进行: ⑴、证明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任意两个锥体体积相等: (一个锥体的体积计算可以间接求得) ⑵、证明三棱锥的体积等于其底面积与高的积的三分之一: (它充分揭示了一个三棱锥的独特性质,可根据需要重 新安排底面,这样也为点到面的距离、线到面的距离计 算提供了新的思考方法。这一点以后再学习。)
二、判断方法探讨
1、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
变式练习:
y
若直线y=kx+1与抛物
线y2= x仅有一个公共
点,则 k 的值?
O
x
2、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
y
O
例:判断直线 y = x -1与
抛物线 y2 =4x 的位置 关系及求弦长?
x 计算结果:
相交,弦长为8。
2、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
定理三:如果一个锥体(棱锥、圆锥)的底面积
是S,高是h,那么它的体积是
V锥体=
1 3
Sh
推论: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是r,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是
V圆锥=
1 3
πr2h
小结: 定理一、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锥体体积相等。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它的体积是 V三棱锥= 1 Sh
3
定理三:如果一个锥体(棱锥、圆锥)的底面积 是S,高是h,那么它的体积是 V锥体= 1 Sh
2、过Q(4,1)点作抛物线y2 =8x的弦
AB恰被Q点所平分,求AB所在直线方程?
课后作业:
习题8.6 2 题
y
O
x
棱锥、圆锥的体积
复习: 1、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柱体体积相等。 2、V柱体=Sh V圆柱=πr2 h
3、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等底面积等高的几个柱体 被平行于平面α的平面所截 截面面积始终相等
体 积 相 等
∵V长方体=abc
∴V柱体=Sh V圆柱=πr2 h
α
问题:对比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及结论,猜想一下 锥体体积是否具有相似的结论?
定理一、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锥体体积相等。
S1h1
h S
取任意两个锥体,它们
的底面积为S,高都是h
+
平行于平面α的任一平面去截
+
Sh11
截面面积始终相等
h
=
棱锥1和另两个三棱锥2、3。
A’
3 C’ 三棱锥1、2的底△ABA1、△B1A1B的面积相等,
1
A
2 B’
高也相等(顶点都是C);三棱锥2、3的底 △BCB1、△C1B1C 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C(顶∵点V三都棱是柱=A1)13
∵V1=V2=V3=
1 3
Sh。
V三棱锥。
B
∴V三棱锥=
1 3
Sh。
任意锥体的体积公式:
定理三:如果一个锥体(棱锥、圆锥)的底面积
是S,高是h,那么它的体积是
1
V锥体= 3 Sh 推论: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是r,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是
V圆锥=
1 3
πr2h
作业:
1、四面体O-ABC中,除OC外其余的棱长均为1,且OC与 平面A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求此四面体的体积。
2、三棱锥P-ABC中,已知PA⊥BC,PA=BC=a,PA,BC的 公垂线段为EF(E、F分别在PA、BC上),且EF=h,求 三棱锥的体积。
C’ A’
D’
问问题题12、、你如能果有这几是种一
解个法平?行六面
B’
体呢?或者
四棱柱呢?
C
D
A
B
练习2:
从一个正方体中,如图那样截去四个三棱锥,得到
一个正三棱锥A-BCD,求它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
几分之几?
A
问问题题棱12长、、为你如a能果解的有改法正几为?四种求面
体A-BCD的体积。
B
你能有几种解法?
A A A A AA
C C C C CC C C C C C
B B B B BB
与三棱柱相对照,请猜想三棱锥体积公式。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它的体积是 V三棱锥= 1 Sh
3
A’
C’ 把三棱锥1以
△ABC为底面、
B’
AA1为侧棱补成 一个三棱柱。
A
C
B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推论:如果圆锥的底面半3径是r,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是 V圆锥= 1 πr2h
3
例题一: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的侧棱AD垂直于底
面BCD,侧面ABC与底面所成的角为θ 求证:V三棱锥= 1 S△ABC·ADcosθ
3
证明:在平面BCD内,作DE ⊥BC,垂足为E,
A 连接AE, DE就是AE在平面BCD上的射影。
两个锥体体积相等
S
α
定理一、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锥体体积相等。
S h1
1
S1h1
h
h
S
S
α
证明:取任意两个锥体,设它们的底面积为S,高都是h。把这两个
放在同一个平面α上,这是它们的顶点都在和平面α平行的同
面内,用平行于平面α的任一平面去截截它面们分,别与底面相似,
设截面和顶点的距离是h1,截面面积分别是S1、S2,
y
O
变式练习:
倾斜角为1350 的
直线,经过抛物线
y2 = 8x的焦点,则
x 截得的弦长是多少?
(方法总结)
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情况
平行
不平行
联立直线和抛物线
直线与抛物线相 交(一个交点)
利用弦长公式
课堂练习:
1、抛物线 y2 = 2x中,一条过焦点的弦长
为16,则此焦点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3
1
A A A AAA
2 BB’’ B’ B’ B’ B’ B’ 就是三棱锥1 和另两个三棱
C C C C C CC C C C C C 锥2、3。
B B B B B BB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它的体积是
V三棱锥=
1 3
Sh
A’
A’
A’
3
C’
2 B’
B’
1
A
C 三棱锥1、2的底
根据三垂线定理,AE ⊥ BC。
B θ
E C
∴ ∠AED=θ。
V三棱锥=
1 3
S△B CD ·AD
D
=13
1
×2
BC
·ED·AD=源自1 3×12
BC
·AEcosθ·AD
=
1 3
S△AB C
·ADcosθ
例题一: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的侧棱AD垂直于底
面BCD,侧面ABC与底面所成的角为θ 求证:V三棱锥= 1 S△ABC·ADcosθ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A’
它的体积是
A’
V三棱锥=
1Sh
3
A’
3
C’
1
A
2 B’
C
三棱锥2、3的底 △BCB’、△C’B’C 的面积相等。
C
B’ C
B
B
定理二:如果三棱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那么
A’
它的体积是
A’ A’ A’ A’
VA三’ 棱A锥’=A’13SAh’
A’
高
3
问题1、ADcosθ有什么几何意义? A
结论:
V三棱锥=
1 3
S△AB
C
·d
F
B
D
θ
E C
例题一: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的侧棱AD垂直于底
面BCD,侧面ABC与底面所成的角为θ
求证:V三棱锥= 1 S△ABC·ADcosθ
1 13
问题2、解答过程中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