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详解经典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宋代:苏洵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介绍苏洵(1009年-1066 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 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六国论》文言文赏析
《六国论》文言文赏析《六国论》文言文赏析《六国论》是苏洵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六国论》文言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原文】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翻译】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六国论》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六国论》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六国破灭,非兵①不利,战不善,弊②在赂③秦。
赂秦而力亏④,破灭之道也。
或⑤曰:六国互⑥丧⑦,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⑨失强援,不能独完⑩。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11)攻取之外(12),小(13)则获邑(14),大(15)则得城。
较(16)秦之所得(17),与战胜而得者,其(18)实(20百)倍;诸侯之所亡(21),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22)秦之所大欲(23),诸侯之所大患(24),固(25)不在战矣。
思厥(26)先(27)祖父(28),暴(29)霜露,斩荆棘(30),以(31)有尺寸之地(32)。
子孙视(33)之不甚惜(34),举(35)以予(36)人,如弃草芥(37)。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38)则(39)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40),奉(41)之(42)弥(43)繁,侵之(44)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45)矣。
至于(46)颠覆(47),理(48)固(49)宜(50)然(51)。
古人(52)云:“以地事(53)秦,犹抱薪(54)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55)之(56)。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57)迁灭(58),何哉?与(59)嬴(60)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61)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62)亡,斯(63)用兵之效也。
至丹(64)以荆卿(65)为计(66),始(67)速(68)祸焉。
赵尝五战于(69)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70)再(71),李牧(72)连却(73)之。
洎(74)牧以谗诛(75),邯郸为郡(76),惜其用武而(77)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78)殆(79)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80),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8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82)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83),当(8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及答案六国论知识点总结及答案六国论简介《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哲学著作,作者为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该书以六国相互斗争的历史为基础,分析了各国政治制度的优劣,并提出了韩非子的政治理论。
下面是对《六国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1. 六国相争:《六国论》以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为背景,探讨了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优劣以及相互间的斗争。
2. 法家政治观点:《六国论》是法家的代表作之一,强调法制的重要性,认为政治权力应该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
3. 君主制度:韩非子提出了君主制度的理论,主张国家应该由一个有才德的君主来统治,君主应具备明智、果断和勇敢的品质。
4. 力量与利益:《六国论》中强调力量与利益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基于权力和利益的积累。
5. 政治改革:韩非子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观点,如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官僚制度等,以提高国家的统治效能。
六国论知识点答案1. 《六国论》的作者是谁?答案:韩非子。
2. 《六国论》以哪个时期的六个国家为背景?答案: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
3. 《六国论》强调了哪种政治制度的重要性?答案:法制。
4. 韩非子提出了什么样的君主制度理论?答案:国家应由一个有才德的君主来统治。
5. 《六国论》中强调了什么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答案:力量与利益的积累。
6. 韩非子在《六国论》中提出了哪些政治改革观点?答案: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官僚制度等。
以上是对《六国论》的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六国论》作为一部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国论》解析及答案整理
《六国论》解析及答案整理六国论解析及答案整理
简介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刘智所写的一篇理论文章,主要探讨了六国争霸的原因和结果。
本文对《六国论》进行解析,并整理了相关问题的答案。
解析
1. 六国争霸的原因
六国争霸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 地理因素:六国位于相对狭小的领土上,资源有限,导致各国为了争夺有利地理位置和资源而展开争斗。
- 政治因素:六国政治体制各异,各国统治者追求权力,不断扩张势力以巩固自身地位。
- 经济因素: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国家富庶,有的国家贫困,贫富差距导致了争斗。
- 社会因素:六国社会内部存在着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公,导致了争斗的加剧。
2. 六国争霸的结果
六国争霸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 六国相互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国力不断衰退,最终导致了六国被秦统一。
- 六国争霸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智者,他们通过智谋和勇气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
- 六国争霸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和政治变迁。
答案整理
1. 《六国论》是谁写的?
答:《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刘智所写。
2. 《六国论》主要探讨了什么内容?
答:《六国论》主要探讨了六国争霸的原因和结果。
3. 六国争霸的原因有哪些?
答:六国争霸的原因包括地理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4. 六国争霸的结果是什么?
答:六国争霸的结果是六国被秦统一,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和政治变迁。
以上是《六国论》解析及答案整理的内容。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评析六国的军事力量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评析六国的军事力量六国论原文:自从嬴政篡位称霸天下以来,中国的历史上进入了一个多国争雄的时代。
该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六国论》。
《六国论》由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孙子所撰写,被公认为战争艺术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介绍《六国论》的原文,并对其中的六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进行评析。
《六国论》原文摘录如下: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食七秩之粮,出必有名,进而有功,退而有损。
乡内之人,远在万里,利可得而矢,害可赴而弩。
是故君之所以臣犬马者,以其利也;所以亡地主者,以其害也。
故明君慎内而练兵,使庶人不敢以其利害攻君,使得志于出而不敢怠,可受国之任也。
2. 孫子曰:用間有五:曰鼓之以利,誘之以害,動之以令,示之以逕,爇之以利。
五者,間之上等也。
3. 孫子曰:凡用间者,鬬人之法也。
以全出于乱,此谓天之胜人也。
六国的军事力量评析:1. 秦国军事力量:作为秦国的嬴政当了秦王后,将国力和军事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他通过集结大军、粮食供给有序,出兵行动有针对性,并且有实质性的战果。
秦国内外矛盾弱化,因此,嬴政通过慎重培养军队、注意人民的利益以及合理运用间谍等手段,使得秦国的军事力量达到巅峰。
2. 齐国军事力量:齐国在六国中以军事实力最为强盛著称。
在《六国论》中,孙子曾提到了用利益和威胁进行操纵的方法。
齐国往往通过提供利益吸引他国势力,同时展示军事威力,这种手段在六国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齐国善于通过利益刺激和军事威胁来控制其它六国,维持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3. 燕国军事力量:燕国在军事上表现出的突出特点是灵活多样的作战方式。
即使在实力较弱的情况下,燕国仍然通过鼓舞士气、寻找敌军的弱点等方法,能够起到以小搏大的作用。
燕国以灵活度和机动性为重要军事特点,这使得他们在与其他国家交战时能发挥更大的优势。
4. 韩国军事力量:韩国在六国中以驱动他国兵力的方式最为突出。
根据西汉史记中《韩非子》的记载,韩国善于运用利益和威慑手段,使其他各国的军事力量保持在一定平衡之下。
六国论注释详解
六国论注释详解
【实用版】
目录
1.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
2.六国论的主要内容
3.六国论的注释详解
4.六国论的现实意义
正文
【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
《六国论》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论文,作者为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贾谊。
本文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六国并立的政治格局不利于国家发展和稳定的观点,为汉朝的统一大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国论的主要内容】
《六国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贾谊对六国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和分析,指出六国之间的战争和纷争是导致国家衰败的根本原因;其次,贾谊分别对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外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六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最后,贾谊得出结论,认为六国并立的政治格局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出了统一六国的主张。
【六国论的注释详解】
在《六国论》中,贾谊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他提到了六国之间的战争和联盟对国家造成的损失,引用了《春秋》、《左传》等古籍来证明自己的论述。
此外,贾谊还对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外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
【六国论的现实意义】
尽管《六国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国论详细注释
六国论详细注释一、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其祸。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贤士,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之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注释1. 兵:兵器。
2. 赂秦:贿赂秦国。
赂,赠送财物。
3. 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4. 互丧:彼此相继灭亡。
5. 率:全都,一概。
6.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7. 完:保全。
8. 以攻取之外: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之外。
以,用、凭。
9. 邑:小城。
《六国论》分析
《六国论》分析作者:likegang一、作者简介《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汴京。
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
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
•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课文分析《六国论》是《权书》中的一篇。
原题只有《六国》两个字,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的文章,所以后来才在六国后面加上了个“论”字。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本文的时代背景可参看有关备课参考资料。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破灭”和后文的“颠覆”、“革灭”、“迁灭”都是灭亡的意思。
“兵”这儿是本义,兵器、武器。
“弊”是毛病、病根儿。
赂秦的“赂”念lù,本来是指送给别人物品,本文则专指割地。
“赂秦”一词出自汉代贾谊的《过秦论》。
其中有“从(zòng)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一句。
“从”指合纵,“约”指六国订立的盟约。
所以“赂秦”就专指诸侯割让土地给秦国这件事。
《六国论》的第一句的意思是:六国的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没有打好,而是病根儿在于把土地献给秦国。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力亏”指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道”是原因、理由。
这句的意思是:把土地割让给秦国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这是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六国论的赏析
六国论的赏析六国论的原文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六国论原文赏析1【作品介绍】苏辙的《六国论》可与其父苏洵的《六国论》并读。
他们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的。
洵文着眼于政治治形势,批评屈辱苟安的国策;辙文着眼于战略形势,批评六国没有战略眼光,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原文】六国论作者:苏辙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②,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③,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④,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⑤,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⑥;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注释】①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孙武所著,成书于战国时期。
全书分为六篇,分别探讨了六个战国国家(齐、楚、燕、赵、韩、魏)的国力、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政治经典。
下面是《六国论》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理论1.国家统一与分裂:《六国论》中提出了国家统一和分裂的理论。
孙武认为国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国家实力的重要手段,而国家的分裂则会导致内乱和外敌侵略。
2.君主权威:孙武强调君主的权威和统治力量对国家的重要性。
君主应该具备威严、尊重和力量,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3.政治判断力:《六国论》中提到了君主的政治判断力的重要性。
孙武认为君主应该拥有辨别事物的能力,善于选择合适的策略来处理国家的问题。
二、军事战略1.兵力的使用:孙武强调兵力的合理和有效使用。
他提出了“用兵之道,胜兵不祥”的战略思想,主张利用间谍、谋士、奸细等手段来获取军事情报和破坏敌军的力量。
3.军事策略:《六国论》中详细论述了如何制定和执行军事策略。
包括认真分析敌情、选择合适的作战地点和时间、采取奇袭战术等,以便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三、外交政策1.同盟关系:孙武提倡国家应该树立互利共赢的同盟关系,寻找合作伙伴并建立有效的同盟,以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2.外交手段:孙武在《六国论》中提出了多种外交手段,如以利诱敌、以权安抚、以智取胜等。
他主张在采取外交政策时,应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以实现国家的利益。
3.外交谋略:孙武强调外交谋略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家应该根据自身实力和敌对国家的情况来制定外交策略,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安全。
《六国论》的主要思想是追求国家统一和强盛,以及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和军事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后世政治家、军事家的思考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典范之一。
这部著作主要探讨了战国时期六个强大的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政治斗争。
它不仅揭示了战国时代的政治现象和社会问题,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政治思想和政治智慧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这部著作中,孔子以“六国论”来形容六个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这六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燕、赵、魏和韩。
这些国家各自拥有强大的实力和政治地位,在战国时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六个实力派,相互之间的政治争斗也日益激烈。
六国论的核心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它强调了“以权谋利”的政治智慧。
孔子通过对六国之间政治斗争的观察和分析,指出了权力和利益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在政治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善于利用权力谋取自身的利益。
其次,六国论还强调了“和而不同”的政治原则。
孔子认为,各个国家应该在争夺利益的同时保持和睦合作的关系,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冲突和战争。
六国论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为后来的政治家、学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它不仅揭示了政治斗争中的智慧和策略,更指导着人们如何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维护和平与稳定。
因此,六国论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它在政治学、国际关系和领导力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六国论的智慧,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背后的思想和原则,以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组织和呈现六国论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概述。
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核心思想,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六国论的背景和六国论的核心思想。
在2.1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六国论的背景。
六国论文本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
那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
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
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
高中语文《六国论》赏析与练习
六国论苏洵(北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一、知人论世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六国论详解经典
对现代的启示
国家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国家应该注重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国家应该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水平 国家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历史评价
六国论是苏洵的 代表作之一,也 是中国古代散文 的经典之作。
六国论通过对六 国灭亡的历史分 析,提出了“六 国破灭,非兵不 利,战不善,弊 在赂秦”的观点, 具有深刻的历史 洞察力和政治智 慧。
历史学家认为六国论对历史 研究有重要价值
教育学家认为六国论对教育 改革有重要借鉴意义
六国论的语言简 洁明快,逻辑严 密,论证有力, 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和历史价值。
六国论在中国古 代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地位,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学评价
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六国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揭示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六国论的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击添加标题 六国论内容 六国论的评价
六国论背景 六国论的影响 六国论的争议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中 国历史上一个 动荡不安的时 代,各国之间
战争频繁
秦国崛起:秦 国在战国时期 逐渐崛起,成 为最强大的国
家之一
六国联盟:为 了对抗秦国, 六国(齐、楚、 燕、韩、赵、 魏)结成联盟
秦国统一:最 终,秦国通过 战争和外交手 段,统一了六 国,建立了秦
朝
作者介绍
朝代:北宋 作者:苏洵
身份:文学家、政治家
代表作:《六国论》、《权 书》等
思想:主张改革,反对保守, 强调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创作背景
作者:苏洵 创作时间:北宋时期 背景:北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目的: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警示统治者要注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读争皇三父青寒思并发方年当 勤书诵城人子丝窗究同奋知已年 为从苏咸皆同根多圣儿读需二苏 第不洵震中进根少人与书用十老 一晚名惊举京白年语女籍功七泉 。,。,。,。,。,。,。,
简介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 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 27 岁 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 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 (1056) 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 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 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 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 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 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 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 颠覆:灭亡。 以:用。 固:本来。 事:侍奉。 然:这样。
译文:以致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 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最好可 分几层?论证的是什么?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对
大欲
弊
( 在 总 ( 第 一 段 )
数量上
程度上 ( 过 渡 ) ( 分 总 )
道理上
(并 列)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第四段) (借古) (递 进)
赂 分 ) 秦
齐亡之事实
不 赂 (总分) 者 燕亡之教训 以 赂 者(第三段) 赵亡之悲剧 丧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第五段)(讽今)
阅读讨论
阅读苏洵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 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 《过秦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破亡 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 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 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从秦亡的教 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 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 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斯:这。 速:招致。 效:效果,结果。 斯……效也:判断句。 始:才。
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 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 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 祸患。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 者再,李牧连却之。
• • • • • • • • • • • •
或曰…… 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 或未易量 也许,或许,连词 事奉,动词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事情,名词 起初,副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才,副词 终于,副词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因此,连词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形容词 胜利,名词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动词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齐 与嬴不助五国 不赂者 燕 赵 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不能独完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四段-----第五段-----引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承上启下
赂 (总分) 秦 力 亏 (第二段)
失百倍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有限
献易
无厌 侵急 不灭
程度上
比
奉繁
不尽
道理上
赂 秦 力 亏 , 破 灭 之 道
第二段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六国破灭 诸侯赂秦 之原因 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译文: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 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多到百 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矣。
所亡:所丢失的土地。 其实:它实际上。 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欲:想望的。 患:担心的。 固:本来。
译文: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 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 来就不在于战争了。
北宋地图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在赂秦。
破灭:灭亡 利:锋利
兵:武器 弊:弊端
赂:(割地)贿赂
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 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而:连词,因而。 亏:亏损。 道:道理,原因。
译文: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 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或:有人。 互丧:彼此相继灭亡。 率:全都,一概。 耶:吗。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思:发语词,无义。 以:才。 视:看待。 厥:他们的。 举:拿。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 以:来。 敬称。 芥:小草。 祖父:祖辈和父辈。 暴霜露:暴(于)霜露。
译文: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 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 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解
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 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 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 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 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 古讽今。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译文: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 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以:因为。 丧:灭亡。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完:保全。
译文: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 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 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 独保全。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表判断语气。这是一 个判断句。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厌:通“餍”,满足。 奉:献,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译文: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 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 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 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
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智谋和力量/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 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 事情。
课堂训练:解释词类活用词
⑴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⑵故不战而强弱胜负 “战”,名词作动词,作战,打 已判矣 ⑶以地事秦 仗 “事”,用作动词,侍奉。 ⑷义不赂秦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⑸始速祸焉 “速”,形容 词作动词,招致 (6)李牧连却之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形容 词作动词,坚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 持到底 之奇才 “礼”,名词作动词,礼遇,礼待。 (9)日割月削 “日”“月”,名词作状语。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被动句 (4)洎牧以谗诛 省略句,省略宾语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 介词结构后置 (7)赵尝五战于秦
• • • • • • • • • • •
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D) A、暴霜露 “暴”同“曝”。读pù ,晒,引申为“暴露”,意为 “厌”同“餍”。读yà n,满足。 B、暴秦之欲无厌 “冒着”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无”通“毋”,读 wù 不,不要。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日”“月”,名词作状语 B、以地事秦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C、义不赂秦 侍奉 D、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E、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 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割:割让。 然后:这样以后。 安:安稳。 寝:休息,睡觉。 而:可是,转折连词。 译文: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 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 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总
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以:用。 攻:攻战。 取:取得。
则:就。 获:获得。 邑:小城镇。 城:大城池。
译文: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 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 就得到城池。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较:比较。 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因果承接。 其实:它实际上。
译文: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 善,弊在赂秦。 论证的角度是什么? 角度:贿赂的国家和不贿赂的国家
赂秦而力亏
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1)赂秦而力亏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
• 解释下列多义词 •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丧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作为,动词 以荆卿为计 成为,动词 邯郸为郡 被,介词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治理,动词 六国破灭 灭亡,动词 薪不尽,火不灭 熄灭,动词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如果,连词 并力西向 朝着,动词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争 斯用兵之效也 动词,好象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副词,还 良将犹在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 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 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 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 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 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 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 自《嘉祐集· 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 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