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合集下载

高等数学上 函数 教案 初等函数

高等数学上 函数 教案 初等函数

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节映射与函数中的函数。

一、函数 (板书)1. 函数的概念 (板书) 定义 设数集D ⊂R , 则称映射f : D →R 为定义在D 上的函数, 通常简记为y =f (x ), x ∈D ,其中x 称为自变量, y 称为因变量, D 称为定义域, 记作D f , 即D f =D 。

函数值f (x )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称为函数f 的值域,记作R f = f (D )={y| y =f (x ), x ∈D }.2. 函数的两要素 (板书)构成函数的两个重要因素:定义域及对应法则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 对应法则也相同, 那么这两个函数就是相同的, 否则就是不同的.(熟记)3. 常见函数 (板书)(1) 函数 2y = 定义域D =(-∞, +∞),值域W ={2}(2) 绝对值函数:⎩⎨⎧<-≥==00 ||x x x x x y 其定义域为D =(-∞, +∞), 值域为R f =[0, +∞)。

(3) 符号函数:⎪⎩⎪⎨⎧<-=>==01000 1sgn x x x x y 其定义域为D =(-∞, +∞), 值域为R f ={-1, 0, 1}。

(4) 取整函数:设x 为任一实数,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称为x 的整数部 分, 记作[ x ],例如0]75[=, 1]2[=, [π]=3。

把x 看作变量,函数y = [ x ]即为取整函数。

其定义域为D =(-∞, +∞), 值域为R f =Z 。

(5) 分段函数:老师:在自变量的不同变化范围中, 对应法则用不同式子来表示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符号函数和取整函数都是分段函数。

例:狄利克雷函数1()0x y D x x ⎧==⎨⎩当是有理数时当是无理数时 4. 函数的几种特性 (板书)(1) 函数的有界性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 数集X ⊂D . 如果存在数K 1, 使得f (x )≤K 1对任一x ∈X 都成立, 那么称函数f (x )在X 上有上界,K 1称为函数f (x )在X 上的一个上界。

(整理)基本初等函数.

(整理)基本初等函数.

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

记作:y =f (x ),x ∈A 。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1)“y =f (x )”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 =g(x )”;(2)函数符号“y =f (x )”中的f (x )表示与x 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 乘x 。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 、值域C 和对应法则f 。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

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4.区间(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记作“f :A →B ”。

映射和函数的区别:映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集合A 所有元素在B 中有元素对应,集合B 中的元素在A 中不一定有对应的元素。

但是函数,自变量x 所有的值在因变量y 里面都有对应,而因变量y 的所有元素在自变量x 中也有对应; 6.分段函数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这种函数又称分段函数; 7.复合函数若y =f (u),u=g(x ),x ∈(a ,b ),u ∈(m,n),那么y =f [g(x )]称为复合函数,u 称为中间变量,它的取值范围是g(x )的值域。

人教A版选修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A版选修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A版选修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 1. 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 掌握导数的常数因子、和差、积、商的运算法则;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求出初等函数的导数;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常数函数的导数公式:[C]′=0(2)幂函数的导数公式:[x n]′=nx n−1(3)指数函数的导数公式:[e x]′=e x(4)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ln{x}]'=\\dfrac{1}{x}(x>0)$ (5)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begin{aligned} [\\sin{x}]'&=\\cos{x}\\\\[\\cos{x}]'&=-\\sin{x}\\\\ [\\tan{x}]'&=\\sec^2{x} (x\ eq n\\pi+\\frac{\\pi}{2})\\\\ [\\cot{x}]'&=-\\csc^2{x} (x\ eq n\\pi) \\end{aligned}$$2.2 导数的运算法则(1)常数因子法则:设C为常数,则[Cf(x)]′=Cf′(x)(2)和差法则:$[f(x)\\pm g(x)]'=f'(x)\\pm g'(x)$ (3)积法则:[f(x)g(x)]′=f′(x)g(x)+f(x)g′(x)(4)商法则:$[\\dfrac{f(x)}{g(x)}]'=\\dfrac{f'(x)g(x)-f(x)g'(x)}{g^2(x)} (g(x)\ eq0)$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数字游戏,引导学生探讨“导数”的概念,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2 讲授教师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以及导数的运算法则进行一一讲解,强调注意事项和易错点。

1.5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复合函数

1.5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复合函数
(5)降幂公式
1 cos 2 x 1 cos 2 x 2 sin x , cos x 2 2
2
《微积分》(第三版) 电子教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6 反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对于值域中的任何都有无 穷多个与之对应,故三角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不存在 反函数.为了定义它们的反函数,必须限制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使得该函数在这个范围内单调.
《微积分》(第三版) 电子教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常用的三角函数公式:
(1)商的关系
sin x cos x 1 1 1 tan x , cot x ,sec x , csc x , tan x cos x sin x cos x sin x cot x
(2)平方关系
sin 2 x cos2 x 1,sec2 x 1 tan 2 x,csc2 x 1 cot 2 x
《微积分》(第三版) 电子教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二、复合函数
设yf(u) ug(x) 如果将ug(x)代入f(u)中 得到的表达式 f[g(x)]是有意义的 则yf[g(x)]是一个以x为自变量 y为因变量 的新函数 称为由yf(u)和ug(x)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
《微积分》(第三版) 电子教案
《微积分》(第三版) 电子教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6 反三角函数 常用的反三角函数有yarcsin x yarccos x yarctanx 函数值的确定
求arccos x 在[0, ]内确定一点 使cos x 则arccos x
1) 例如 求 arccos( 2 1 ) 2 因为 cos2 1 所以 arccos( 3 2 2 3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马长琴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马长琴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编写者:马长琴教学目标:1. 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 掌握导数的运算法则。

3. 能够运用导数公式和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 导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1. 导数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2. 导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案手册。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导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是什么?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5分钟)1. 讲解常数的导数公式:\( (c)' = 0 \)2. 讲解幂函数的导数公式:\( (x^n)' = nx^{n-1} \)3. 讲解指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a^x)' = a^x \ln(a) \)4. 讲解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log_a(x))' = \frac{1}{x \ln(a)} \)5. 讲解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 (\sin(x))' = \cos(x) \)\( (\cos(x))' = -\sin(x) \)\( (\tan(x))' = \sec^2(x) \)6. 讲解反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 (\arcsin(x))' = \frac{1}{\sqrt{1-x^2}} \)\( (\arccos(x))' = -\frac{1}{\sqrt{1-x^2}} \)\( (\arctan(x))' = \frac{1}{1+x^2} \)三、导数的运算法则(15分钟)1. 讲解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加法法则:\( (f(x) + g(x))' = f'(x) + g'(x) \)减法法则:\( (f(x) g(x))' = f'(x) g'(x) \)乘法法则:\( (f(x) \cdot g(x))' = f'(x) \cdot g(x) + f(x) \cdot g'(x) \)除法法则:\( \left(\frac{f(x)}{g(x)}\right)' = \frac{f'(x) \cdot g(x) f(x) \cdot g'(x)}{[g(x)]^2} \)2. 讲解导数的复合运算法则:-链式法则:\( (f(g(x)))' = f'(g(x)) \cdot g'(x) \)-反函数法则:\( (f^{-1}(x))' = \frac{1}{f'(f^{-1}(x))} \)-乘积法则:\( (f(x) \cdot g(x))' = f'(x) \cdot g(x) + f(x) \cdot g'(x) \)-商法则:\( \left(\frac{f(x)}{g(x)}\right)' = \frac{f'(x) \cdot g(x) f(x) \cdot g'(x)}{[g(x)]^2}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必修一的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全章教案

必修一的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全章教案

课 题:2.1.1 指数-根式教学目的:1.掌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并能熟练应用于相关计算中2.培养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化归转化能力; 教学重点:根式的概念性质教学难点:根式的概念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材分析:指数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应用非常广泛性质之后较为系统地研究的第一个初等函数为了学习指数函数应该将初中学过的指数概念进行扩展,初中代数中学习了正整数指数、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本节在此基础上学习的运算性质为下一节学习分数指数幂概念和性质做准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整数指数幂的概念*)(N n a a a a a an n∈⋅⋅=个 )0(10≠=a a ,0(1N n a a a nn∈≠=-2.运算性质:)()(),()(),(Z n b a ab Z n m aa Z n m a a a n n n mnnm n m n m ∈⋅=∈=∈=⋅+3.注意① nma a ÷可看作nmaa -⋅ ∴n m a a ÷=nm aa -⋅=nm a-② n b a )(可看作nn b a -⋅ ∴n ba )(=n nb a -⋅=n n b a二、讲解新课:1.根式:⑴计算(可用计算器)①23= 9 ,则3是9的平方根 ;②3)5(-=-125 ,则-5是-125的立方根 ; ③若46=1296 ,则6是1296 的 4次方根 ;④57.3=693.43957 ,则3.7是693.43957的5次方根 . ⑵定义:一般地,若*),1(N n n a x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na 叫做根式,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例如,27的3次方根表示为327,-32的5次方根表示为532-,6a 的3次方根表示为36a ;16的4次方根表示为!416,即16的4次方根有两个,一个是416,另一个是-416,它们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⑶性质:①当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为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为负数记作: na x =②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记作:na x ±= ③负数没有偶次方根,④ 0的任何次方根为0注:当a ≥0时, ≥0,表示算术根,所以类似=2的写法是错误的. ⑷常用公式根据n 次方根的定义,易得到以下三组常用公式:①当n 为任意正整数时,()n =a.例如,(327)3=27,(532-)5=-32.②当n 为奇数时,n n a =a ;当n 为偶数时,n n a =|a|=⎩⎨⎧<-≥)0()0(a a a a .例如,33)2(-=-2,552=2;443=3,2)3(-=|-3|=3.⑶根式的基本性质:n m npmp a a =,(a ≥0). 注意,⑶中的a ≥0十分重要,无此条件则公式不成立. 例如3628)8(-≠-. 用语言叙述上面三个公式:⑴非负实数a 的n 次方根的n 次幂是它本身.⑵n 为奇数时,实数a 的n 次幂的n 次方根是a 本身;n 为偶数时,实数a 的n 次幂的n 次方根是a 的绝对值.⑶若一个根式(算术根)的被开方数是一个非负实数的幂,那么这个根式的根指数和被开方数的指数都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正整数,根式的值不变. 三、讲解例题:例1(课本第71页 例1)求值①33)8(-= -8 ;②2)10(-= |-10| = 10 ; ③44)3(π-= |π-3| = 3-π ;④)()(2b a b a >-= |a- b| = a- b .去掉‘a>b ’结果如何? 例2求值:63125.132)2(;246347625)1(⨯⨯---++分析:(1)题需把各项被开方数变为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再利用根式运算性质; 解:负去掉绝对值符号。

(整理)第一课时基本初等函数

(整理)第一课时基本初等函数

第二课时:基本初等函数 备课教师:许新新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根的分布和最值得求法;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根的分布和最值得求法; 教学过程: 1.指数函数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1n 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表示;当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次方根用符表示,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表示;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叫做根式,这里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③根式的性质:n a =;当n 为奇数时,a =;当n 为偶数时,(0)|| (0)a a a a a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 na a m n N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1()0,,,mm nn a 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 s r s a a a 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R =>>∈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对数函数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对数的定义①若(0,1)x a 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其中a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 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 a x N a N a a N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自然对数:ln N ,即l o g e N(其中 2.71828e =…).(4)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0,1,0,0a a M N >≠>>,那么 ①加法: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③数乘:log log ()n a a n M M n R =∈④log a N a N =⑤log log (0,)b n a a nM M b n R b=≠∈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N b b a=>≠且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从式子()y f x =中解出x ,得式子()x y ϕ=.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 y ϕ=,x 在A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 y ϕ=表示x 是y 的函数,函数()x y ϕ=叫做函数()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习惯上改写成1()y f x -=. (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②从原函数式()y f x =中反解出1()x fy -=;③将1()x f y -=改写成1()y f x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 (8)反函数的性质①原函数()y f x =与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②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1()y f x -=的值域、定义域. ③若(,)P a b 在原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则'(,)P b a 在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上. ④一般地,函数()y f x =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 3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α是常数. (2)幂函数的图象(3)幂函数的性质①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二象限(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 ③单调性: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上为增函数.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 轴与y 轴.④奇偶性: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α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qpα=(其中,p q 互质,p 和q Z ∈),若p 为奇数q 为奇数时,则qp y x =是奇函数,若p 为奇数q 为偶数时,则qp y x =是偶函数,若p 为偶数q 为奇数时,则q py x =是非奇非偶函数.⑤图象特征:幂函数,(0,)y x x α=∈+∞,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4.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②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③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①二次函数2()(0)f x a x b 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2bx a=-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 ②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2b a -∞-上递减,在[,)2ba-+∞上递增,当2b x a =-时,2min 4()4ac b f x a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2ba -∞-上递增,在[,)2b a -+∞上递减,当2bx a=-时,2max 4()4ac b f x a -=.③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11221212(,0),(,0),||||||M x M x M M x x a =-=. (4)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设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实根为12,x x ,且12x x ≤.令2()f x ax bx c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a ②对称轴位置:2bx a=-③判别式:∆ ④端点函数值符号. ①k <x 1≤x 2 ⇔ ⎩⎪⎨⎪⎧△=b 2-4ac ≥0af (k )>0-b2a >k②x 1≤x 2<k ⇔ ⎩⎪⎨⎪⎧△=b 2-4ac ≥0af (k )>0-b2a <k③x 1<k <x 2 ⇔ af (k )<0④k 1<x 1≤x 2<k 2 ⇔ ⎩⎪⎨⎪⎧△=b 2-4ac ≥0a >0f (k 1)>0f (k 2)>0k 1<-b 2a <k2或⎩⎪⎨⎪⎧△=b 2-4ac ≥0a <0f (k 1)<0f (k 2)<0k 1<-b 2a <k2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 1(或x 2)满足k 1<x 1(或x 2)<k 2 ⇔ f (k 1)f (k 2)<0,并同时考虑f (k 1)=0或f (k 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⑥k 1<x 1<k 2≤p 1<x 2<p 2 ⇔ ⎩⎪⎨⎪⎧a >0f (k 1)>0f (k 2)<0f (p 1)<0f (p 2)>0或⎩⎪⎨⎪⎧a <0f (k 1)<0f (k 2)>0f (p 1)>0f (p 2)<0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5)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在闭区间[,]p q 上的最值设()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令01()2x p q =+.(Ⅰ)当0a >时(开口向上) 最小值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③若2bq a ->,则()m f q =b 2 0 b 2 0 a b x 2最大值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 x a ->,则()M f p =(Ⅱ)当0a <时(开口向下) 最大值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M f a =-③若2bq a ->,则()M f q =0 O b 2 0x 0 ab x 2 0x b 20 b 2 0a 2最小值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x a ->,则()m f p =.ab x20x 0 O b 2 0x。

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1

3。

1。

1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错误!教学分析在初中,学生已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从本节开始我们将在回顾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础上,类比出正数的n次方根的定义,从而把整数指数推广到分数指数,进而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再推广到无理指数幂,并将幂的运算性质由整数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本节安排的内容蕴涵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的思想(指数幂运算律的推广)、类比的思想、逼近的思想(有理数指数幂逼近无理数指数幂)等,同时,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尽量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三维目标1.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而学习指数幂的性质.2.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的能力.3.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4.能熟练地运用实数指数幂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科学正确的计算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数指数幂和根式概念的理解.(2)掌握并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运用实数指数幂性质进行化简、求值.教学难点:(1)分数指数幂及根式概念的理解.(2)实数指数幂性质的灵活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错误!第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碳14测年法.原来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再为动物吸收,只要植物和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吸收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约5 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便可推断其年代(半衰期:经过一定的时间,变为原来的一半).引出本节课题.思路 2.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习了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那么整数指数幂是否可以推广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本节的主讲内容,教师板书本节课题.推进新课错误!提出问题错误!讨论结果:(1)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 n=a·a·a·…·a,a0=1(a≠0);00无意义;a-n=错误!(a≠0);a m·a n=a m+n;(a m)n=a mn;(a n)m=a mn;(ab)n=a n b n.其中n、m∈N+.(2)①a2是a10的5次方根;②a4是a8的2次方根;③a3是a12的4次方根;④a5是a10的2次方根.实质上①错误!=a错误!,②错误!=a错误!,③错误!=a错误!,④错误!=a错误!结果的a的指数是2,4,3,5分别写成了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形式上变了,本质没变.根据4个式子的最后结果可以总结:当根式的被开方数的指数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可以写成分数作为指数的形式(分数指数幂形式).(3)利用(2)的规律,错误!=5错误!,错误!=7错误!,错误!=a错误!,错误!=x错误!。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马长琴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教案马长琴

学校: 临清一中 学科:数学 编写人:马长琴 审稿人:张林§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3.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难点: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种常见函数y c =、y x =、2y x =、1y x=、y =复习五的导数公式(二).新1(1)基本(2)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求下列函数的导数.2y x =与(1)2xy =3x y =与(2)3log y x =2.(1)导数的运算法则推论:['()()cf x cf x =(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常数乘函数的导数)提示:积法则,商法则, 都是前导后不导, 前不导后导, 但积法则中间是加号, 商法则中间是减号.(2)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323y x x =-+ (2)sin y x x =⋅;(3)2(251)xy x x e =-+⋅;(4)4x xy =;【点评】① 求导数是在定义域内实行的.② 求较复杂的函数积、商的导数,必须细心、耐心. 四.典例精讲例1.假设某国家在20年期间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为5%,物价p (单位:元)与时间t (单位:年)有如下函数关系0()(15%)tp t p =+,其中0p 为0t =时的物价.假定某种商品的01p =,那么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精确到)?分析:商品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就是函数关系()(15%)tp t =+的导数。

解:根据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表,有'() 1.05ln1.05tp t = 所以'10(10) 1.05ln1.050.08p =≈(元/年)因此,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约为元/年的速度上涨.变式训练1:如果上式中某种商品的05p =,那么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精确到)?解:当05p =时,()5(15%)tp t =+,根据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和求导法则,有'()5 1.05ln1.05tp t =⨯所以'10(10)5 1.05ln1.050.4p =⨯≈(元/年)因此,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约为元/年的速度上涨.例2日常生活中的饮水通常是经过净化的.随着水纯净度的提高,所需净化费用不断增加.已知将1吨水净化到纯净度为%x 时所需费用(单位:元)为求净化到下列纯净度时,所需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1)90% (2)98%解: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就是净化费用函数的导数.(1) 因为'25284(90)52.84(10090)c ==-,所以,纯净度为90%时,费用的瞬时变化率是元/吨.(2)因为'25284(98)1321(10090)c ==-,所以,纯净度为98%时,费用的瞬时变化率是1321元/吨.点评 函数()f x 在某点处导数的大小表示函数在此点附近变化的快慢.由上述计算可知,''(98)25(90)c c =.它表示纯净度为98%左右时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大约是纯净度为90%左右时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的25倍.这说明,水的纯净度越高,需要的净化费用就越多,而且净化费用增加的速度也越快. 五.课堂练习做导学案的当堂检测 六.课堂小结(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 (2)导数的运算法则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后记。

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及导数运算法则教案导学案有答案

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及导数运算法则教案导学案有答案

§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那么课前预习教案一.预习目标1.娴熟掌握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2.掌握导数的四那么运算法那么;3.能利用给出的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那么运算法那么求简单函数的导数二.预习内容1.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导数的运算法那么导数运算法那么函数导数1.2.3.〔2〕推论:〔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三.提出迷惑同学们,经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迷惑,请把它填在下边的表格中迷惑点迷惑内容课内研究教案一.学习目标1.娴熟掌握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2.掌握导数的四那么运算法那么;3.能利用给出的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那么运算法那么求简单函数的导数二.学习过程〔一〕。

【复习回想】复习五种常有函数、、、、的导数公式填写下表〔二〕。

【提出问题,展现目标】函数导数我们知道,函数的导数为,此后看见这类函数就能够直接按公式去做,而不用用导数的定义了。

那么其余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怎么呢又怎样解决两个函数加。

减。

乘。

除的导数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合作研究】1.〔1〕分四组对比记忆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函数导数〔2〕依据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求以下函数的导数.(1〕与(2〕与〔1〕记忆导数的运算法那么,比较积法那么与商法那么的同样点与不一样点导数运算法那么1.2.3.推论:〔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提示:积法那么,商法那么, 都是前导后不导, 前不导后导,但积法那么中间是加号, 商法那么中间是减号.2〕依据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那么,求以下函数的导数.1〕2〕;3〕;4〕;【评论】①求导数是在定义域内推行的.②求较复杂的函数积、商的导数,一定仔细、耐心.〔四〕.典例精讲例1:假定某国家在20年时期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单位:元〕与时间〔单位:年〕有以下函数关系,此中为时的物价.假定某种商品的,那么在第10个年头,这类商品的价钱上升的速度大概是多少〔精准到〕剖析:商品的价钱上升的速度就是:解:变式训练1:假如上式中某种商品的,那么在第10个年头,这类商品的价钱上升的速度大概是多少〔精准到〕例2平时生活中的饮水往常是经过净化的.跟着水贞洁度的提升,所需净化花费不停增添.将1吨水净化到贞洁度为时所需花费〔单位:元〕为求净化到以下贞洁度时,所需净化花费的刹时变化率:〔1〕〔2〕剖析:净化花费的刹时变化率就是:解:比较上述运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三.反省总结:(1〕分四组写出根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2〕导数的运算法那么:四.当堂检测求以下函数的导数〔1〕〔2〕〔3〕〔4〕4.求以下函数的导数5.〔1〕〔2〕6.课后练习与提升7.1.函数在处的导数为 3,那么的分析式可能为:8. B9.CD10.2.函数的图像与直线相切,那么11. A B C D 112.设函数在点〔1,1〕处的切线与轴的交点横坐标为,那么13. A B C D 114.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在曲线上,且在第二象限内,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那么P点的坐标为------------6.函数的图像过点P〔0,2〕,且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函数的分析式。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导数的计算这一节的关键部分,对后面更深刻地研究导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导数的定义中,我们不仅阐明了导数概念的实质,也给出了利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但是,如果对每一个函数都直接按定义去求它的导数,往往是极为复杂和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希望找到一些简单函数的导数(作为我们的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借助它们来简化导数的计算过程.因此教材直接给出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使得用定义求导数比较麻烦、计算量很大的问题得以解决,为以后导数的研究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将所学的导数和实际应用问题结合起来,使得导数的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是导数的计算这一节的最后一小节内容.教材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将导数的计算研究得更深入,虽然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解决了不少导数问题,但对于由函数和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还没有涉及,我们平时研究的函数不会仅限于基本初等函数,因此我们要想将问题研究得更加透彻,就得继续研究导数.教材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复合函数,同时将复合函数的构成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也展示给了学生.因此,使很多较难的问题层层分解以后显得简单易懂.课时分配2课时.第1课时(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第2课时(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由于利用定义求函数的导数非常复杂,本节课直接给出了八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和导数的运算法则.学生不用推导而直接去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导数,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达到学有所用.在训练中也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难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首先回顾一下上一节的内容,从导数的定义出发,按求导数的三个步骤推导了五个常用函数y=c、y=x、y=x2、y=1x、y=x的导数公式:是不是所有的函数求导都必须按那三个步骤来求呢?回答是否定的.为了方便,我们有一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今后我们直接可以使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来求函数的导数.这一节我们就看一下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一)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板书)这八个常用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包括常函数、幂函数(指数为非0有理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其中每一个公式都可以根据导数的定义推导出来,但这里不做要求.给学生时间先记忆这八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二)导数的运算法则(1)导数运算法则1.[f(x)±g(x)]′=f′(x)±g′(x);2.[f(x)·g(x)]′=f′(x)g(x)+f(x)g′(x);3.[f(x)g(x)]′=f′(x)g(x)-f(x)g′(x)[g(x)]2(g(x)≠0).提问1:若法则2中的f(x)=k(常数),其结果是什么?活动成果:根据[f(x)·g(x)]′=f′(x)g(x)+f(x)g′(x),[kg(x)]′=0·g(x)+kg′(x).所以有以下推论(板书):(2)推论:[cf(x)]′=cf′(x).(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常数乘函数的导数)运用新知例1求(1)y=x9;(2)y=5x;(3)y=3x.答案:(1)y′=9x8;(2)y′=5x ln5;(3)y′=3x ln3.例2假设某国家在20年期间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为5%,物价p(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年)有如下函数关系p(t)=p0(1+5%)t,其中p0为t=0时的物价.假定某种商品的p0=1,那么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精确到0.01)?解:根据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表,有p′(t)=1.05t ln1.05.所以p′(10)=1.0510ln1.05≈0.08(元/年).因此,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约以0.08元/年的速度上涨.变式应用如果上述某种商品的p0=5,那么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大约是多少?根据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表,有p′(t)=5×1.05t ln1.05.所以p′(10)=5×1.0510ln1.05≈0.40(元/年).因此,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约以0.40元/年的速度上涨.从这里看出,当p0=5时,求p关于t的导数可以看成求函数f(t)=5与g(t)=1.05t乘积的导数.上面的导数运算法则可以帮我们解决两个函数加、减、乘、除的求导问题.(板书) 例3求下面函数的导数(1)y=x4-x3+sinx+e x;(2)y=x7+x3-x+10.思路启迪:这两个函数都是由几个初等函数的代数和构成的,求它们的导数只要利用和与差的求导法则及前面的导数公式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规范解法解:(1)y′=(x4)′-(x3)′+(sinx)′+(e x)′=4x3-3x2+cosx+e x.(2)y′=(x7)′+(x3)′-(x)′+(10)′=7x6+3x2-1.设计意图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也熟悉一下导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在应用中熟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例4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x3-2x+3;(2)y=11+x-11-x;(3)y=x·sinx·lnx;(4)y=x 4x.解:(1)y′=(x3-2x+3)′=(x3)′-(2x)′+(3)′=3x2-2,∴y′=3x2-2.(2)y′=(11+x )′-(11-x)′=-(1+x)′(1+x)2+(1-x)′(1-x)2=-12x(1+x)2+-12x(1-x)2=12x [-1(1+x )2-1(1-x )2]=-12x·(1+x )2+(1-x )2(1-x )2=-(1+x )x x (1-x )2,∴y ′=-(1+x )xx (1-x )2.(3)y ′=(x·sinx·lnx)′=[(x·lnx)·sinx]′=(x·lnx)′·sinx +(x·lnx)·(sinx)′ =(1·lnx +x·1x )·sinx +(x·lnx)·cosx =sinx +lnx·sinx +x·lnx·cosx ,∴y ′=sinx +lnx·sinx +x·lnx·cosx.(4)y ′=(x4x )′=x ′·4x -x·(4x )′(4x )2=1×4x -x·4x ln4(4x )2=1-xln44x,∴y ′=1-xln44x . 点评:①求导数是在定义域内进行的;②求较复杂的函数积、商的导数,必须要细心、耐心.设计意图(1)强化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的记忆和导数的运算法则的应用;(2)了解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3)对学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例5日常生活中的饮水通常是经过净化的.随着水纯净度的提高,所需净化费用不断增加.已知将1吨水净化到纯净度为x%时所需费用(单位:元)为c(x)=5 284100-x(80<x<100).求净化到下列纯净度时,所需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1)90%;(2)98%. 解: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就是净化费用函数的导数. c ′(x)=(5 284100-x )′=5 284′×(100-x )-5 284×(100-x )′(100-x )2=0×(100-x )-5 284×(-1)(100-x )2= 5 284(100-x )2.(1)因为c ′(90)= 5 284(100-90)2=52.84,所以,纯净度为90%时,费用的瞬时变化率是52.84元/吨.(2)因为c ′(98)= 5 284(100-98)2=1 321,所以,纯净度为98%时,费用的瞬时变化率是1 321元/吨.函数f(x)在某点处导数的大小表示函数在此点附近变化的快慢.由上述计算可知,c ′(98)=25c ′(90).它表示纯净度为98%左右时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大约是纯净度为90%左右时净化费用变化率的25倍.这说明,水的纯净度越高,需要的净化费用就越多,而且净化费用增加的速度也越快.设计意图(1)强化对函数的导数公式的记忆和导数的运算法则的熟练应用;(2)了解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3)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运用所学进行解答.变练演编1.求函数y =x 3cosx 的导数y ′.思路分析:该函数是由两个基本初等函数y =x 3与y =cosx 的积所构成,而y =x 3与y =cosx 的导数我们知道,两个函数的积的求导法则我们学过,因此只要能正确运用两个函数的积的求导法则与y =x 3和y =cosx 的求导公式,该题将迎刃而解.解:由两个函数积的求导法则得y ′=(x 3cosx)′=(x 3)′cosx +x 3(cosx)′=3x 2cosx -x 3sinx. 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1-lnx1+lnx; (2)y =(2x 2-5x +1)e x ; (3)y =sinx -xcosx cosx +xsinx.解:(1)y ′=(1-lnx 1+lnx )′=(-1+21+lnx )′=2(11+lnx )′=2·-1x (1+lnx )2=-2x (1+lnx )2,∴y ′=-2x (1+lnx )2.(2)y ′=(2x 2-5x +1)′·e x +(2x 2-5x +1)·(e x )′=(4x -5)·e x +(2x 2-5x +1)·e x =(2x 2-x -4)·e x ,∴y ′=(2x 2-x -4)·e x .(3)y ′=(sinx -xcosx cosx +xsinx )′=(sinx -xcosx )′·(cosx +xsinx )-(sinx -xcosx )·(cosx +xsinx )′(cosx +xsinx )2=(cosx -cosx +xsinx )·(cosx +xsinx )-(sinx -xcosx )·(-sinx +sinx +xcosx )(cosx +xsinx )2=xsinx·(cosx +xsinx )-(sinx -xcosx )·xcosx (cosx +xsinx )2=x 2(cosx +xsinx )2,∴y ′=x 2(cosx +xsinx )2.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1.函数y =lgx 的导数为( )A.1xB.1x ln10C.1xln10D.1xlge 2.函数y =(1a )x (a>0,且a ≠1)的导数为( )A .(1a )x lnaB .-a -x lnaC .a -x lna D .a x ln 1a3.设f 0(x)=sinx ,f 1(x)=f 0′(x),f 2(x)=f 1′(x),…,f n +1(x)=f n ′(x),n ∈N ,则f 2 009(x)等于( )A .sinxB .-sinxC .cosxD .-cosx 二、填空题1.函数f(x)=101的导数是__________. 2.函数y =3x 在x =1处的导数为__________.3.f(x)=ax 3+3x 2+2,若f ′(-1)=4,则a =__________.4.若曲线y =x 4的一条切线l 与x +4y -8=0垂直,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__. 5.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 =t 5,则物体在t =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 6.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填序号)(1)任何常数的导数都为零;(2)直线y =2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这条直线本身; (3)双曲线y =1x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斜率都是负值;(4)函数y =2x 和函数y =x 2在(0,+∞)上函数值增长的速度一样快. 7.函数y =lnx 在x =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C 2.B 3.C二、1.0 2.13 3.1034.4x -y -3=05.806.(1)(2)(3)7.x -y -1=0课堂小结前面,我们不仅知道了所有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而且还知道了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因此,现在我们可以说,一切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基本上都得以解决.事实上,根据初等函数的定义,初等函数是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的,而这个式子是由基本初等函数(常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构成的,所以任何初等函数的导数都可以利用基本公式和上述求导法则求出来.因此,前面给出的公式和求导法则,对于求导运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为了便于查阅和记忆,现将这些公式和求导法则归纳如下: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导数运算法则1.[f(x)±g(x)]′=f′(x)±g′(x);2.[f(x)·g(x)]′=f′(x)g(x)+f(x)g′(x);3.[f(x)g(x)]′=f′(x)g(x)-f(x)g′(x)[g(x)]2(g(x)≠0).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2)理解并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2.过程与方法目标首先明白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对中间变量的理解是学好对复合函数的求导的关键.在熟悉构成的基础上,利用所给的求导法则求出复合函数的导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让学生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作为中间变量的中间函数在解决问题时的重要作用,体会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懂得如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重点难点重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难点:正确理解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做到不重、不漏、熟练、正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我们大家来默写一下这些公式.活动设计:三个同学上黑板进行默写,并求函数y=(3x-2)2的导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导数运算法则1.[f(x)±g(x)]′=f ′(x)±g ′(x); 2.[f(x)·g(x)]′=f ′(x)g(x)+f(x)g ′(x);3.[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2(g(x)≠0).默写完后,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这两组公式,并能熟练掌握公式,为下一步学习复合函数求导引出问题. 提出问题问题1:求函数y =(3x -2)2的导数,除了把函数y =(3x -2)2的表达式先展开,再利用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导,是否还有其他的求导方法呢?问题2:函数f(x)=lnx 的导数是什么?函数f(x)=ln(3x +2)的导数又是什么? 学情预测:f(x)=lnx 的导数是f ′(x)=1x ,函数f(x)=ln(3x +2)的导数是f ′(x)=33x +2.回答得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探究新知(一)复合函数首先分析函数y =ln(3x +2)的结构特点.若设u =3x +2(x>-23),则y =lnu.从而函数y =ln(3x +2)可以看成是由函数y =lnu 和函数u =3x +2(x>-23)经过“复合”得到的.即y 可以通过中间变量u 表示成自变量x 的函数.如果把y 与u 的关系记作y =f(u),u 与x 的关系记作u =g(x),那么这个“复合”过程可以表示为y =f(u)=f(g(x))=ln(3x +2).我们遇到的很多函数都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函数经过“复合”得到的.例如,函数y =(3x -2)2是由y =u 2和u =3x -2“复合”而成等等.一般地,对于两个函数y =f(u)和u =g(x),如果通过变量u ,y 可以表示成x 的函数,那么称这个函数为函数y =f(u)和u =g(x)的复合函数,记作y =f(g(x)).理解新知例1指出下列函数是怎样复合而成的.(1)y =(2x +3)2;(2)y =e -0.05x +1;(3)y =sin(πx +φ)(其中π,φ均为常数);(4)y =sin 2(1-1x). 解:(1)函数y =(2x +3)2可以看作函数y =u 2和u =2x +3的复合函数.(2)函数y =e -0.05x +1可以看作函数y =e u 和u =-0.05x +1的复合函数.(3)函数y =sin(πx +φ)可以看作函数y =sinu 和u =πx +φ的复合函数.(4)函数y =sin 2(1-1x )可以看作函数y =u 2和u =sinv 及v =1-1x的复合函数. 活动成果: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复合函数和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几个函数的分解,使学生明白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为下面复合函数的求导打下基础.例2写出由下列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1)y =lnu ,u =12x -3; (2)y =e u ,u =3x +5.解:(1)y =ln(12x -3); (2)y =e 3x +5.设计意图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分解复合函数,还要让学生明白函数的复合过程,使学生对问题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探究新知问题:对复合函数如何求导数呢?(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y =f(g(x))的导数和函数y =f(u),u =g(x)的导数间的关系为y x ′=y u ′·u x ′(y x ′表示y 对x 的导数),即y 对x 的导数等于y 对u 的导数与u 对x 的导数的乘积.(板书)理解新知例3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3x -2)2;(2)y =ln(3x +2).解:(1)因为函数y =(3x -2)2可以看作函数y =u 2和u =3x -2的复合函数,所以y =(3x -2)2对x 的导数等于y =u 2对u 的导数与u =3x -2对x 的导数的乘积.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有y x ′=y u ′·u x ′=(u 2)′·(3x -2)′=2u·3=6u =6(3x -2)=18x -12.(2)因为函数y =ln(3x +2)可以看作函数y =lnu 和u =3x +2的复合函数,所以y x ′=y u ′·u x ′=(lnu)′·(3x +2)′=1u ·3=33x +2. 设计意图发现真正出错的原因,使得对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的认识更加明确,便于以后的学习. 运用新知例4(课本例4)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2x +3)2;(2)y =e -0.05x +1;(3)y =sin(πx +φ)(其中π,φ均为常数).解:(1)函数y =(2x +3)2可以看作函数y =u 2和u =2x +3的复合函数.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有y x ′=y u ′·u x ′=(u 2)′(2x +3)′=4u =8x +12.(2)函数y =e -0.05x +1可以看作函数y =e u 和u =-0.05x +1的复合函数.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有y x ′=y u ′·u x ′=(e u )′(-0.05x +1)′=-0.05e u =-0.05e -0.05x +1.(3)函数y =sin(πx +φ)可以看作函数y =sinu 和u =πx +φ的复合函数.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有y x ′=y u ′·u x ′=(sinu)′(πx +φ)′=πcosu =πcos(πx +φ).点评:求复合函数的导数,关键在于搞清楚复合函数的结构,明确复合次数,由外层向内层逐层求导,直到关于对自变量求导,同时应注意不能遗漏求导环节,并及时化简计算结果.[注:求复合函数的导数,首先要把复合函数进行“分解”,即找出它是由哪几个“简单函数”复合而成.这里的“简单函数”是指基本初等函数或多项式函数.因为导数基本公式中都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而多项式函数是幂函数的线性组合,其导数也容易求,然后再利用复合函数的,导法则和导数的基本公式即可.如果“分解”的不彻底,即“分解”出来的函数不是基本初等函数或“多项式”函数,则在利用法则和公式时就要出现错误.]对例4(1)中求导数的步骤进行归纳总结:函数y =(2x +3)2可以看作函数y =u 2和u =2x +3的复合函数. 分解y u ′=2u ,u x ′=2. 求导y x ′=y u ′·u x ′=2u·2. 相乘函数y =(2x +3)2的导数是y x ′=4u =4(2x +3). 回代总结:复合函数求导的基本步骤是:(1)分解;(2)求导;(3)相乘;(4)回代.例5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x -ax 2-2ax ;(2)y =sin 4x +cos 4x.解:(1)y ′=1·x 2-2ax -(x -a )·2x -2a 2x 2-2ax x 2-2ax =-a 2(x 2-2ax )x 2-2ax=-a 2x 2-2ax (x 2-2ax )2,y ′=-a 2x 2-2ax (x 2-2ax )2. 点评:本题是求商的导数和复合函数的导数,求导数后要予以化简整理.(2)解法一:y =sin 4x +cos 4x =(sin 2x +cos 2x)2-2sin 2xcos 2x =1-12sin 2(2x) =1-14(1-cos4x)=34+14cos4x.y ′=-sin4x. 解法二:y ′=(sin 4x)′+(cos 4x)′=4sin 3x(sinx)′+4cos 3x(cosx)′=4sin 3xcosx +4cos 3x(-sinx)=4sinxcosx(sin 2x -cos 2x)=-2sin2xcos2x =-sin4x.点评:解法一是先化简变形,简化求导数运算,要注意准确变形;解法二是对复合函数求导数,应注意不漏步.设计意图本例题练习复合函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构成的新函数的导数求解法则,意在巩固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与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导数求法.巩固练习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2x -3)3;(2)y =(1-3x)3;(3)y =sin(3x +π3);(4)y =x 2+1. 答案:(1)y x ′=6(2x -3)2;(2)y x ′=-9(1-3x)2;(3)y x ′=3cos(3x +π3);(4)y x ′=x x 2+1. 变练演编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e 2x +5;(2)y =53x -1;(3)y =log 3(2x +4);(4)y =sin2x -cos(3x -2);(5)y =2xsin(2x +5).答案:(1)y x ′=2e 2x +5;(2)y x ′=3(53x -1ln5);(3)y x ′=2(2x +4)ln3; (4)y x ′=2cos2x +3sin(3x -2);(5)y x ′=2sin(2x +5)+4xcos(2x +5).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进一步熟练对复合函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构成的新函数的求导进行计算. 课堂小结。

第04讲 基本初等函数

第04讲 基本初等函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高三新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讲座4)—基本初等函数一.课标要求1.指数函数(1)通过具体实例(如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14C 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2)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知道指数函数x a y =与对数函数x y a log =互为反函数(a >0,a ≠1)。

二.命题走向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三类常见的重要函数,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从近几年的高考形势来看,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考查,大多以基本函数的性质为依托,结合运算推理,能运用它们的性质解决具体问题。

为此,我们要熟练掌握指数、对数运算法则,明确算理,能对常见的指数型函数、对数型函数进行变形处理。

预测2007年对本节的考察是:1.题型有两个选择题和一个解答题; 2.题目形式多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为载体的复合函数来考察函数的性质。

同时它们与其它知识点交汇命题,则难度会加大。

三.要点精讲1.指数与对数运算(1)根式的概念:①定义:若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1(*∈>N n n a 且,则这个数称a 的n 次方根。

即若a x n=,则x 称a 的n 次方根)1*∈>N n n 且,1)当n 为奇数时,n a 的次方根记作n a ;2)当n 为偶数时,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而正数a 有两个n 次方根且互为相反数,记作)0(>±a a n 。

高中数学 第2章 基本初等函数(1)(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1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

高中数学 第2章 基本初等函数(1)(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1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

某某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高中数学必修1第2章 基本初等函数〔1〕-1.示X 教案〔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1课时〕本章教材分析教材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当作三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强调通过实例和图象的直观,揭示这三种函数模型增长的差异及其关系,从而让学生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具体的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总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f(x)=a x 的符号及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别点〕,通过应用实例的教学,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函数,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f(x)=log a x 的符号及意义,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 互为反函数〔a >0,a≠1〕,初步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和f -1(x)的意义;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五种具体函数y=x,y=x 2,y=x 3,y=x -1,y=x 21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本章的重点是三种初等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要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几个特殊函数图象的观察,归纳得出一般图象及性质,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数学的基本方法.把这三种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搞清楚是本章的难点.教材注重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引出指数函数概念,所举例子比较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这些材料的作用,并尽可能联系一些熟悉的事例,以丰富教学的情境创设.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教材将它与指数函数的有关内容作了比较,让学生体会两种函数模型的增长区别与关联,渗透了类比思想.建议教学中重视知识间的迁移与互逆作用.教材对反函数的学习要求仅限于初步的知道概念,目的在于强化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两种函数模型的学习,教学中不宜对其定义做更多的拓展.教材对幂函数的内容做了削减,仅限于学习五种学生易于掌握的幂函数,并且安排的顺序向后调整,教学中应防止增加这部分内容,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运用计算机绘制指数函数的动态图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教师要尽量发挥电脑绘图的教学功能.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的内容,有利于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应指导学生认真研读.2.1 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整体设计我们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从本节开始我们将在回顾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础上,类比出正数的n次方根的定义,从而把指数推广到分数指数.进而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再推广到实数指数,并将幂的运算性质由整数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教材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外就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先给出两个具体例子:GDP的增长问题和碳14的衰减问题.前一个问题,既让学生回顾了初中学过的整数指数幂,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函数模型,并且还有思想教育价值.后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函数模型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分数指数幂、无理数指数幂的兴趣与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本节安排的内容蕴涵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的思想(指数幂运算律的推广)、类比的思想、逼近的思想(有理数指数幂逼近无理数指数幂)、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等,同时,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表达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尽量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三维目标1.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而学习指数幂的性质.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的能力.2.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3.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指数幂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科学正确的计算能力.4.通过训练及点评,让学生更能熟练掌握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展示函数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统一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数指数幂和根式概念的理解.(2)掌握并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运用有理指数幂性质进行化简、求值.教学难点:(1)分数指数幂及根式概念的理解.(2)有理指数幂性质的灵活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入新课思路 1.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否知道考古学家如何判断生物的发展与进化,又怎样判断它们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是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来判断生物的发展与进化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不太清楚)考古学家是按照这样一条规律推测生物所处的年代的.教师板书本节课题:指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思路2.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那么有没有四次方根、五次方根…n次方根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研究的课题:指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推进新课提出问题(1)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2)如x4=a,x5=a,x6=a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3)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能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吗?(4)可否用一个式子表达呢?活动: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的平方根、立方根是如何定义的,对照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释上面的式子,对问题②的结论进行引申、推广,相互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启发学生,具体问题一般化,归纳类比出n次方根的概念,评价学生的思维. 讨论结果:(1)假设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正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如:4的平方根为±2,负数没有平方根,同理,假设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如:-8的立方根为-2.(2)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一个数的四次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四次方根.一个数的五次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五次方根.一个数的六次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六次方根.(3)类比(2)得到一个数的n次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n次方根.(4)用一个式子表达是,假设x n=a,那么x叫a的n次方根.教师板书n次方根的意义:一般地,如果x n=a,那么x叫a的n次方根(n-throot),其中n>1且n∈N*.可以看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是n次方根的概念的特例.提出问题(1)你能根据n次方根的意义求出以下数的n次方根吗?(多媒体显示以下题目).①4的平方根;②±8的立方根;③16的4次方根;④32的5次方根;⑤-32的5次方根;⑥0的7次方根;⑦a6的立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4次方根,5次方根,7次方根,分别对应的方根的指数是什么数,有什么特点?4,±8,16,-32,32,0,a6分别对应什么性质的数,有什么特点?(3)问题〔2〕中,既然方根有奇次的也有偶次的,数a有正有负,还有零,结论有一个的,也有两个的,你能否总结一般规律呢?(4)任何一个数a的偶次方根是否存在呢?活动:教师提示学生切实紧扣n次方根的概念,求一个数a的n次方根,就是求出的那个数的n次方等于a,及时点拨学生,从数的分类考虑,可以把具体的数写出来,观察数的特点,对问题〔2〕中的结论,类比推广引申,考虑要全面,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讨论结果:〔1〕因为±2的平方等于4,±2的立方等于8,±2的4次方等于16,2的5次方等于32,-2的5次方等于-32,0的7次方等于0,a2的立方等于a6,所以4的平方根,±8的立方根,16的4次方根,32的5次方根,-32的5次方根,0的7次方根,a6的立方根分别是±2,±2,±2,2,-2,0,a2.〔2〕方根的指数是2,3,4,5,7…特点是有奇数和偶数.总的来看,这些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3〕一个数a的奇次方根只有一个,一个正数a的偶次方根有两个,是互为相反数.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4〕任何一个数a的偶次方根不一定存在,如负数的偶次方根就不存在,因为没有一个数的偶次方是一个负数.类比前面的平方根、立方根,结合刚才的讨论,归纳出一般情形,得到n 次方根的性质:①当n 为偶数时,a 的n 次方根有两个,是互为相反数,正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如果是负数,负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正的n 次方根与负的n 次方根合并写成±n a (a >0).②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这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③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上面的文字语言可用下面的式子表示:a 为正数:⎪⎩⎪⎨⎧±.,,,n n a n a n a n a n 次方根有两个为的为偶数次方根有一个为的为奇数 a 为负数:⎪⎩⎪⎨⎧.,,,次方根不存在的为偶数次方根只有一个为的为奇数n a n a n a n n 零的n 次方根为零,记为n 0=0.可以看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是n 次方根的性质的特例.思考根据n 次方根的性质能否举例说明上述几种情况?活动:教师提示学生对方根的性质要分类掌握,即正数的奇偶次方根,负数的奇次方根,零的任何次方根,这样才不重不漏,同时巡视学生,随机给出一个数,我们写出它的平方根,立方根,4次方根等,看是否有意义,注意观察方根的形式,及时纠正学生在举例过程中的问题. 解答:答案不唯一,比如,64的立方根是4,16的四次方根为±2,-27的5次方根为527-527-也表示方根,它类似于n a 的形式,现在我们给式子n a 一个名称——根式. 根式的概念: 式子n a 叫根式,其中a 叫被开方数,n 叫根指数. 如327-中,3叫根指数,-27叫被开方数.思考n n a 表示a n 的n 次方根,等式n n a =a 一定成立吗?如果不一定成立,那么n n a 等于什么? 活动:教师让学生注意讨论n 为奇偶数和a 的符号,充分让学生多举实例,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注意归纳整理. 〔如33)3(-=327-=-3,44)8(-=|-8|=8〕.解答:根据n 次方根的意义,可得:(n a )n =a.通过探究得到:n 为奇数,n na =a.n 为偶数,n n a =|a|=⎩⎨⎧<-≥.0,,0,a a a a因此我们得到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 ①(n a )n=a.先开方,再乘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 ②n 为奇数,n n a =a.先奇次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n 为偶数,n n a =|a|=a,⎩⎨⎧<-≥.0,,0,a a a a 先偶次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的绝对值.应用示例思路1例1求以下各式的值: (1)33)8(-;(2)2)10(-;(3)44)3(π-;(4)2)(b a -(a>b).活动:求某些式子的值,首先考虑的应是什么,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都用到哪些知识,关键是啥,搞清这些之后,再针对每一个题目仔细分析.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让学生展示结果,抓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求以下各式的值实际上是求数的方根,可按方根的运算性质来解,首先要搞清楚运算顺序,目的是把被开方数的符号定准,然后看根指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是奇数,无需考虑符号,如果是偶数,开方的结果必须是非负数. 解:(1)33)8(-=-8; (2)2)10(-=10; (3)44)3(π-=π-3; (4)2)(b a -=a-b(a>b).点评:不注意n 的奇偶性对式子n n a 的值的影响,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准,记熟,会用,活用.变式训练求出以下各式的值: (1)77)2(-; (2)33)33(-a (a≤1); (3)44)33(-a .解:(1)77)2(-=-2, (2)33)33(-a (a≤1)=3a -3,(3)44)33(-a =⎩⎨⎧<-≥-.1,33,1,33a a a a点评:此题易错的是第(3)题,往往忽视a 与1大小的讨论,造成错解.思路2例1以下各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1)44a =a; (2)62)2(-=32-;(3)a 0=1; (4)105)12(-=)12(-.活动:教师提示,这是一道选择题,此题考查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应首先考虑根据方根的意义和运算性质来解,既要考虑被开方数,又要考虑根指数,严格按求方根的步骤,体会方根运算的实质,学生先思考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再回答.解:(1)44a =a,考查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当n 为偶数时,应先写n n a =|a|,故此题错. (2)62)2(-=32-,本质上与上题相同,是一个正数的偶次方根,根据运算顺序也应如此,结论为62)2(-=32,故此题错.(3)a 0=1是有条件的,即a≠0,故此题也错.(4)是一个正数的偶次方根,根据运算顺序也应如此,故此题正确.所以答案选(4).点评:此题由于考查n 次方根的运算性质与运算顺序,有时极易选错,选四个答案的情况都会有,因此解题时千万要细心. 例223++223-=_________活动:让同学们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此题乍一看内容与本节无关,但仔细一想,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方根,这里是带有双重根号的式子,去掉一层根号,根据方根的运算求出结果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将根号下面的式子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就更为关键了,从何处入手?需利用和的平方公式与差的平方公式化为完全平方式.正确分析题意是关键,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解题的思路. 解:223+=2)2(221++=2)21(+=2+1. 223-=122)2(2+-=2)12(-=2-1. 所以223++223-=22.点评:不难看出223-与223+形式上有些特点,即是对称根式,是B A 2±形式的式子,我们总能找到办法把其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思考上面的例2还有别的解法吗?活动:教师引导,去根号常常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有时平方差公式也可,同学们观察两个式子的特点,具有对称性,再考虑并交流讨论,一个是+,一个是-,去掉一层根号后,相加正好抵消.同时借助平方差,又可去掉根号,因此把两个式子的和看成一个整体,两边平方即可,探讨得另一种解法.另解:利用整体思想,x=223++223-,两边平方得x 2=3+22+3-22+2(223+)(223-)=6+222)22(3-=6+2=8,所以x=22.点评:对双重二次根式,特别是B A 2±形式的式子,我们总能找到办法将根号下面的式子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问题迎刃而解,另外对B A B A 22-±+的式子,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去解.变式训练 假设12a -a 2+=a-1,求a 的取值X 围.解:因为12a -a 2+=a-1,而12a -a 2+=2)1(-a =|a-1|=a-1,即a-1≥0,所以a≥1.点评:利用方根的运算性质转化为去绝对值符号,是解题的关键.知能训练(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n a 表示(以上n >1且n∈N *).答案:C2.化简以下各式: (1)664;(2)42)3(-;(3)48x ;(4)636y x ;(5)2y)-(x .答案:(1)2;(2)9;(3)x 2;(4)|x|y ;(5)|x-y|.407407-++=__________. 解:407407-++ =2222)2(252)5()2(252)5(+•-++•+ =22)25()25(-++=5+2+5-2- =25.答案:25拓展提升 问题:n n a =a 与(n a )n =a 〔n >1,n∈N 〕哪一个是恒等式,为什么?请举例说明.活动:组织学生结合前面的例题及其解答,进行分析讨论,解决这一问题要紧扣n 次方根的定义.通过归纳,得出问题结果,对a 是正数和零,n 为偶数时,n 为奇数时讨论一下.再对a 是负数,n 为偶数时,n 为奇数时讨论一下,就可得到相应的结论.解答:①〔n a 〕n =a 〔n >1,n∈N 〕.如果x n =a 〔n >1,且n∈N 〕有意义,那么无论n 是奇数或偶数,x=n a 一定是它的一个n 次方根,所以〔n a 〕n =a 恒成立.例如:〔43〕4=3,33)5(-=-5. ②n n a =⎩⎨⎧.|,|,,为偶数当为奇数当n a n a当n 为奇数时,a∈R ,n n a =a 恒成立. 例如:552=2,55)2(-=-2. 当n 为偶数时,a∈R ,a n ≥0,n n a 表示正的n 次方根或0,所以如果a≥0,那么n n a 443=3,40=0;如果a <0,那么n n a =|a|=-a,如2(-3)=23=3. 即〔n a na 〕n =a 〔n >1,n∈N 〕是恒等式,n n a =a 〔n >1,n∈N〕是有条件的.点评:实质上是对n 次方根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性质的深刻理解.课堂小结学生仔细交流讨论后,在笔记上写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 n =a,那么x 叫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N *.用式子n a 表示,式子n a 叫根式,其中a 叫被开方数,n 叫根指数.(1)当n 为偶数时,a 的n 次方根有两个,是互为相反数,正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如果是负数,负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正的n 次方根与负的n 次方根合并写成±n a (a >0).(2)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这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3)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2.掌握两个公式:n 为奇数时,(n a )n =a,n 为偶数时,n n a =|a|=⎩⎨⎧<-≥.0,,0,a a a a 作业课本P 59习题2.1A 组 1.补充作业:1.化简以下各式: (1)681;(2)1532-;(3)48x ;(4)642b a .解:(1)681=643=323=39; (2)1532-=1552-=32-; (3)48x =442)(x =x 2; (4)642b a =622)|(|b a •=32||b a •.2.假设5<a<8,那么式子22)8()5(---a a 的值为__________.分析:因为5<a<8,所以22)8()5(---a a =a-5-8+a=2a-13.答案:2a-13. 3.625625-++=__________.分析:对双重二次根式,我们觉得难以下笔,我们考虑只有在开方的前提下才可能解出,由此提示我们想办法去掉一层根式, 不难看出625+=22)(3+=3+2. 同理625-=22)(3-=3-2.所以625++625-=23. 答案:23设计感想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根式的内容是这些内容的推广,本节课由于方根和根式的概念和性质难以理解,在引入根式的概念时,要结合已学内容,列举具体实例,根式n a 的讲解要分n 是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来进行,每种情况又分a>0,a<0,a=0三种情况,并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因此设计了大量的类比和练习题目,要灵活处理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所以需要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服务教学.。

教案(基本初等函数及函数的应用)

教案(基本初等函数及函数的应用)

基本初等函数及函数的应用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熟悉三种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形;掌握函数与方程的联系;能利用函数模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个概念的精准定义及其函数性质的详细讲解,让学生熟悉三种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在讲解的过程中添加必要的典型例题加深学生对函数及其性质的认知;通过函数模型的构建,特别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再结合练习,让学生对函数及其运用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实质上的提高。

3. 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与训练,让学生了解三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其应用的趣味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熟悉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能运用函数的特性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构建函数模型,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学生通过自学、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教辅书,纸,笔 四. 教学过程:1.指数函数定义:一般地,函数xy a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图像特征与函数性质:(1)在[,]xa b f x a 上,()=(a >0且a ≠1)值域是[(),()][(),()];f a f b f b f a 或 (2)若0,x f x f x x ≠≠∈则()1;()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3)对于指数函数()x f x a =(a >0且a ≠1),总有(1);f a = (4)当a >1时,若1x <2x ,则1()f x <2()f x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1)442x y -= (2)||2()3x y =2.对数函数一般地,我们把函数log a y x =(a >0且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提问:(1).在函数的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定a >0且a ≠1.(2).为什么对数函数log a y x =(a >0且a ≠1)的定义域是(0,+∞).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更加理解对数函数的含义,从而加深对对数函数的理解.答:①根据对数与指数式的关系,知log a y x =可化为ya x =,由指数的概念,要使y a x =有意义,必须规定a >0且a ≠1.②因为log a y x =可化为y x a =,不管y 取什么值,由指数函数的性质,ya >0,所以(0,)x ∈+∞.log =y x a1 log =y x a2 log =y x a3 log =y x a4例:1. 已知函数(2)x y f =的定义域为[-1,1],求函数2(log )y f x =的定义域2. 已知0<a <1, b >1, ab >1. 比较1log ,log ,log a a b b b 1的大小b3. 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y x α=(x ∈R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 幂函数性质(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原因:11x=); (2)x >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原点,并且在[0,+∞]上,是增函数(从左往右看,函数图象逐渐上升).特别地,当x >1,x >1时,x ∈(0,1),2y x =的图象都在y x =图象的下方,形状向下凸越大,下凸的程度越大(你能找出原因吗?)当∠α<1时,x ∈(0,1),2y x =的图象都在y x =的图象上方,形状向上凸,α越小,上凸的程度越大(你能说出原因吗?)(3)α<0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家限内,当x 向原点靠近时,图象在y 轴的右方无限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慢慢地变大时,图象在x 轴上方并无限逼近x 轴的正半轴. 例题:1.证明幂函数()[0,]f x =+∞上是增函数证明:略2.利用函数的性质 ,判断下列两个值的大小 (1)11662,3 (2)3322(1),(0)x xx +> (3)22244(4),4a --+解:略4.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函数零点的求法:求函数)(x f y =的零点:①(代数法)求方程0)(=x f 的实数根;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观察下面函数)(x f y =的图象① 在区间],[b a 上______(有/无)零点;)(a f ·)(b f _____0(<或>=).② 在区间],[c b 上______(有/无)零点;)(b f ·)(c f _____0(<或>=). ③ 在区间],[d c 上______(有/无)零点;)(c f ·)(d f _____0(<或>=)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1)△>0,方程02=++c bx ax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02=++c bx ax 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02=++c bx ax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例:求函数f(x)=㏑x +2x -6的零点个数 解:略5.函数模型的应用例1:某农家旅游公司有客房300间,每间日房租为20元,每天都客满. 公司欲提高档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间客房日增加2元,客房出租数就会减少10间.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旅社将房间租金提高到多少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总收入最高?[略解:]设客房日租金每间提高2x 元,则每天客房出租数为300-10x ,由x >0,且300-10x >0得:0<x <30设客房租金总上收入y 元,则有: y =(20+2x )(300-10x )=-20(x -10)2 + 8000(0<x <30) 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x =10时,max y =8000.所以当每间客房日租金提高到20+10×2=40元时,客户租金总收入最高,为每天8000元.例2:某公司拟投资100万元,有两种获利的可能可供选择:一种是年利率10%,按单利计算,5年后收回本金和利息;另一种是年利率9%,按每年复利一次计算,5年后收回本金和利息.哪一种投资更有利?这种投资比另一种投资5年可多得利息多少元?参考数据:51.09 1.5386=,461.09 1.4116,1.09 1.6771==分析:可分别根据复利与单利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本息和,再进行比较,判断优劣. 【解】本金100万元,年利率10%,按单利计算,5年后收回的本息和是 100(110%5)150⨯+⨯=万元,本金100万元,年利率9%,按每年复利一次计算,5年后收回的本息和是5100(19%)153.86⨯+=万元, 因此,按年利率9%的复利一次计算要比按年利率10%的单利计算更有利,5年后多得利息3.86万元.点评:我国现行的定期储蓄中的自动转存业务是一种类似复利计息的储蓄例3:我国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各地采用价格调控手段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某市用水收费方法是:水费=基本费+超额费+损耗费.该市规定:(1)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最低限量m 立方米时,只付基本费9元和每月的定额损耗费a 元;(2)若每户每月用水量超过m 立方米时,除了付基本费和损耗费外,超过部分每立方米付n 元的超额费;(3)每户每月的损耗费不超过5元.(Ⅰ)求每户月水费y (元)与月用水量x (立方米)的函数关系;(Ⅱ)该市一家庭今年第一季度每月的用水量和支付的费用如下表所示,试分析一、二、三各月份的用水量是否超过最低限量,并求,,m n a 的值.解:(Ⅰ)由题意,每月用水量为x (立方米),支付费用y (元),则()9,0059,a x m y a x m n a x m +<≤⎧⎪=<≤⎨+-+>⎪⎩其中(Ⅱ)∵05a <≤,∴9914a <+≤,由表知,一、二月份的水费均大于14元,故用水量4立方米,5立方米都大于最低限量m 立方米,将4x =和5x =分别代入y 的解析式,得189(4)269(5)m n am n a=+-+⎧⎨=+-+⎩ ,由②-①得8n =,从而823a m =- ③, 又∵三月份用水量为2.5立方米,若2.5m >,将 2.5x =代入()9y x m n a =+-+ 得()10982.5m a =+-+,即819,a m =-这与③矛盾,∴2.5m ≤,即三月份用水量2.5立方米没有超过最低限量. 此时有109a =+, ∴1a =,代入③得3m =,综上:一、二月份用水量超过最低限量,三月份用水量没有超过最低限量,且3,8,1m n a ===.点评:本例中对三月份的用水量是否超过最低限量的分析采用了假设检验的思想五. 练习:见教辅书 六. 总结归纳注重数形结合解决函数问题。

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从容说课]指数是学习指数函数的预备知识,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为了讲解指数函数,需要把指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指数幂、实数指数幂;为了完成这个扩充,必须先学习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以及无理数指数幂的概念;为了学习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首先要介绍根式的概念,本课主要学习根式的概念以及n 次方根的性质。

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平方根、立方根,根式的内容是这些内容的推广。

因此,在引入根式的概念时要结合这些已学内容,列举多个具体例子以便学生理解。

根式n a 的讲解要分n 是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来进行,每种情况中,都要分0,0,0<=>a a a 三种情况介绍,并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其中要强调n a (n a ,0>是偶数)表示一个正数,抓住这一点,理解次方根的性质就容易了。

当n 是偶数时,||a a n n =(因为n n a 总是一个非负数),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讲解时可先复习||2a a =这一性质,并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a a n n =这一性质。

[学习目标]理解根式的概念,掌握n 次方根的性质。

[教学重点]1、 根式的概念。

2、 n 次方根的性质。

[教学难点]1、根式概念的理解;2、n 次方根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由P52面的考古例子中的575321t P ⎪⎭⎫ ⎝⎛=这个式子,当100000,10000,6000=t 时的数:57531000005753100005753600021,21,21⎪⎭⎫ ⎝⎛⎪⎭⎫ ⎝⎛⎪⎭⎫⎝⎛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来导出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可以由数的认识规律(自然数→整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类比到数的指数幂的认识: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有理数指数幂)→无理数指数幂。

二、讲解新课 (一)、探究n 次方根的概念。

(整理)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整理)基本初等函数教案.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2.1指数和指数函数考点回顾:1.幂的有关概念(1)正整数指数幂)(*∈⋅⋅⋅⋅=N n a a a a a n n 个(2)零指数幂)0(10≠=a a(3)负整数指数幂()10,n n a a n N a -*=≠∈(4)正分数指数幂)0,,,1m na a m n N n *=>∈>;(5)负分数指数幂)10,,,1mnm naa m n Nn a-*==>∈>(6)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10,,rsr sa aaa r s Q +=>∈()()()20,,sr rs a a a r s Q =>∈()()()30,0,rr r ab a b a b r Q =>>∈3.根式的内容(1)根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n n ,1,na 叫做根式,n 叫做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2)根式的性质: ①当n 是奇数,则a a nn =;当n 是偶数,则⎩⎨⎧<-≥==00a a a aa a nn②负数没有偶次方根,③零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 课堂练习: 1.下列四类函数中,具有性质“对任意的x >0,y >0,函数f (x )满足f (x +y )=f (x )f (y )”的是( )A .幂函数B .对数函数C .指数函数D .余弦函数2. (2010·山东理,4)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 +2x +b (b 为常数),则f (-1)=( )A .3B .1C .-1D .-33. (2010·重庆南开中学)已知f (x )=a x ,g (x )=b x ,当f (x 1)=g (x 2)=3时,x 1>x 2,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b >a >1 B .a >1>b >0 C .0<a <b <1D .b >1>a >04. (2010·辽宁,10)设2a =5b =m ,且1a +1b=2,则m =( )A.10 B .10 C .20D .1005.(2010·深圳市调研)已知所有的点A n (n ,a n )(n ∈N *)都在函数y =a x (a >0,a ≠1)的图象上,则a 3+a 7与2a 5的大小关系是( ) A .a 3+a 7>2a 5 B .a 3+a 7<2a 5 C .a 3+a 7=2a 5D .a 3+a 7与2a 5的大小关系与a 的值有关6. (2010·青岛市质检)过原点的直线与函数y =2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过B 作y 轴的垂线交函数y =4x 的图象于点C ,若直线AC 平行于y 轴,则点A 的坐标是( ) A .(1,2) B .(2,4) C .(12,2)D .(0,1)7. (2010·北京东城区)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21-x x ≤0f (x -1)-f (x -2) x >0,则f (-1)=______,f (33)=________.8.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1)时,f (x )=2x4x +1.(1)求f (x )在(-1,1)上的解析式; (2)证明:f (x )在(0,1)上是减函数.9.已知关于x 的方程9x -2×3x +(3k -1)=0有两个实数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2对数和对数函数 1.对数的概念如果)1,0(≠>=a a N a b,那么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1,0(log ≠>=a a N b a2.对数的性质:①零与负数没有对数 ②01log =a ③1log =a a3.对数的运算性质N M MN ①a a a log log log +=N M NM②a a alog log log -= M n M ③a n a log log =其中a>0,a ≠0,M>0,N>04.对数换底公式:)10,10,0(log log log ≠>≠>>=m m a a N aNN m m a 且且5.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 (a>0 , a ≠1)互为反函数,从概念、图象、性质去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比较两个幂值的大小,是一类易错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分清底数相同还是指数相同,如果底数相同,可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指数相同,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底数与图象关系(对数式比较大小同理) 记住下列特殊值为底数的函数图象:1、 研究指数,对数函数问题,尽量化为同底,并注意对数问题中的定义域限制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的绝大部分问题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复合问题,讨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和指数函数
考点回顾:
1.幂的有关概念
(1)正整数指数幂
)(*∈⋅⋅⋅⋅=N n a a a a a n n 个
(2)零指数幂
)0(10
≠=a a (3)负整数指数幂
()10,n n a a n N a -*
=
≠∈
(4)
正分数指数幂
)
0,,,1m
n
a a m n N n *=>∈>;
(5)
负分数指数幂
)
10,,,1m
n
m n
a
a m n N
n a
-*
=
=
>∈>
(6)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
()()
10,,r
s
r s
a a
a
a r s Q +=>∈
()()()
20,,s
r rs a a a r s Q =>∈
()()()
30,0,r
r r ab a b a b r Q =>>∈
3.根式的内容
(1)根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
*∈>N n n ,1,n
a 叫做根式,
n 叫做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2)根式的性质: ①当n 是奇数,则a a n
n =;当n 是偶数,则
⎩⎨⎧<-≥==00a a a a a a n
n
②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③零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 课堂练习:
1.下列四类函数中,具有性质“对任意的x >0,y >0,函数f (x )满足f (x +y )=f (x )f (y )”的是( )
A .幂函数
B .对数函数
C .指数函数
D .余弦函数
2. (2010·山东理,4)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
+2x +b (b 为常数),则f (-1)=( )
A .3
B .1
C .-1
D .-3
3. (2010·重庆南开中学)已知f (x )=a x
,g (x )=b x
,当f (x 1)=g (x 2)=3时,x 1>x 2,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成立.....
的是( ) A .b >a >1 B .a >1>b >0 C .0<a <b <1
D .b >1>a >0
4. (2010·辽宁,10)设2a =5b
=m ,且1a +1b
=2,则m =( )
B .10
C .20
D .100
5.(2010·深圳市调研)已知所有的点A n (n ,a n )(n ∈N *
)都在函数y =a x
(a >0,a ≠1)的图象上,则a 3+a 7与2a 5的大小关系是( ) A .a 3+a 7>2a 5 B .a 3+a 7<2a 5 C .a 3+a 7=2a 5
D .a 3+a 7与2a 5的大小关系与a 的值有关
6. (2010·青岛市质检)过原点的直线与函数y =2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过B 作y 轴的垂线交函数y =4x
的图象于点C ,若直线AC 平行于y 轴,则点A 的坐标是( ) A .(1,2) B .(2,4) C .(1
2,2)
D .(0,1)
7. (2010·北京东城区)定义在
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
⎩⎪⎨⎪⎧
21-x
x ≤0
f
x -1-f x -2 x >0
,则f (-1)=______,f (33)=________.
8.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1)时,f (x )=2x
4x +1.
(1)求f (x )在(-1,1)上的解析式; (2)证明:f (x )在(0,1)上是减函数.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9x
-2×3x
+(3k -1)=0有两个实数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对数和对数函数 1.对数的概念
如果)1,0(≠>=a a N a b
,那么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1,0(log ≠>=a a N b a
2.对数的性质:①零与负数没有对数 ②01log =a ③1log =a a
3.







N M MN ①a a a log log log +=
N M N
M
②a a a
log log log -= M n M ③a n a log log =其中a>0,a ≠0,M>0,N>0
4.对数换底公式:)10,10,0(log log log ≠>≠>>=
m m a a N a
N
N m m a 且且
5.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 (a>0 , a ≠1)互为反函数,从概念、图象、性质去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名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一般形式 Y=a x
(a>0且a ≠1) y=log a x (a>0 , a ≠1) 定义域 (-∞,+ ∞) (0,+ ∞) 值域 (0,+ ∞) (-∞,+ ∞) 过定点 (0,1)
(1,0)
图象
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 (a>0 , a ≠1)图象关于y=x 对称
单调性 a> 1,在(-∞,+ ∞)上为增函数 0<a<1, 在(-∞,+ ∞)上为减函数 a>1,在(0,+ ∞)上为增函数
0<a<1, 在(0,+ ∞)上为减函数 值分布
y>1 y<1
y>0 y<0
比较两个幂值的大小,是一类易错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分清底数相同还是指数相同,
如果底数相同,可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指数相同,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底数与图象关系(对数式比较大小同理) 记住下列特殊值为底数的函数图象:
1、 研究指数,对数函数问题,尽量化为同底,并注意对数问题中的定义域限制
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的绝大部分问题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复合问题,
讨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课堂练习:
1.已知函数f (x )=⎩⎪⎨⎪⎧
⎝ ⎛⎭
⎪⎫13x x ∈[-1,0]
3x x ∈0,1]
,则f ⎝
⎛⎭⎪⎫log 312=________. 2.已知函数f (x )=⎩⎪⎨⎪⎧
⎝ ⎛⎭
⎪⎫12x x ≤1
log 2x -1 x
>1
,则f (x )≤1
2
的解集为________.
3.函数f (x )的定义由程序框图给出,程序运行时,输入h (x )=⎝ ⎛⎭
⎪⎫12x ,φ(x )=log 2
x ,则f (12)
+f (4)的值为________.
4. 已知函数
⑴求函数的定义域;
⑵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 ⑶求使<0成立的的集合。

)1,0)(1(log )(),1(log )(≠>-=+=a a x x g x x f a a 且其中)()(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幂函数
知识梳理:
1. 幂函数的基本形式是y x α=,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
要求掌握y x =,2y x =,3y x =,1/2y x =,1y x -=这五个常 用幂函数的图象.
2. 观察出幂函数的共性,总结如下:
(1)当0α>时,图象过定点 ;在(0,)+∞上 是 函数.
(2)当0α<时,图象过定点 ;在(0,)+∞上 是 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向上及向右都与坐标轴无限趋近.
3. 幂函数y x α=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直线1x =的右侧,图象由下至上,指数 . y 轴和直线1x =之间,图象由上至下,指数α . 课堂练习:
1. 如果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经过点2
(2,)2
,则(4)f 的值等于 2.函数y =(x 2
-2x )
2
1-
的定义域是
3.函数y =5
2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4.函数y =
2
21
m m
x --在第二象限内单调递增,则m 的最大负整数是_______ _.
5.幂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1
(4,)2
,则(8)f 的值为 .
6.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3
2(2)a + 32
a ; 22
3
(5)a -
+ 23
5-
; 0.50.4 0.40.5.
7.幂函数的图象过点(2,
14
), 则它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8.设x ∈(0, 1),幂函数y =a x 的图象在y =x 的上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9.函数y =3
4x -在区间上 是减函数. 10.一个幂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3, 427),
另一个幂函数y =g (x )的图象过点(-8, -2),
(1)求这两个幂函数的解析式; (2)判断这两个函数的奇偶性; (3)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观察得f (x )< g (x )的解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