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一)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走向世界之势空前强盛,世界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世界,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而深入考察和研究中华文明播扬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我们来说,更是迫切的需要。
于是,在20世纪末的几年内,渐渐形成了所谓的“汉学热”,仅在1996年至1997年两年之中,这种热潮就已经初见端倪。
“汉学热”的显著标志,乃是专业力量的增强和专题著述数量的激增。
在这之前,相关研究的译文和论文,多半散见于各种期刊、学报(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而在《国际汉学》(1995)之后,又有《汉学研究》、《世界汉学》、《法国汉学》等刊物或书系相继问世。
专业刊物的创办,有力地推动了“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
这两年间随着中西、中日、中韩、中俄双边关系研究的深化,还有一些研究著作和文集陆续出版。
这些著作多半以交流史和学术史的形式出现,如严绍璗、中西进主编《日中文化交流史大系》(已出文学卷和思想卷,1996)、严绍璗着《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1996)、卫茂平着《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1996)、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国际汉学漫步》(1997)、刘海平主编《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1997)、吴芳思(FrancesWood)着《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洪允息中译本,1997)、黄鸣奋着《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1997)、周发祥着《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1997)、郑判龙主编《韩国诗话研究》(1997)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总数当在20种以上。
在半个世纪之前,老一代学者已有汉学著作,这时又见重印本,以补学术研究的空白,如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1997)。
在“汉学热”兴起之时,一些学者认为对“汉学”一词本身,就应该有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于是他们撰写文章,着重探讨它的内涵和性质,以及反馈国外汉学研究信息的价值和意义。
阎纯德为《汉学研究》创刊号作序时,强调国外汉学的特殊性、开放性、及其对交流双方文化建设的互补性。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例子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例子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
以下是几个例子。
一、丝绸之路交流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古代中国丝绸、茶叶、瓷器、铁器等物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而欧洲的马匹、玻璃器皿等物品也随之传入中国,使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史悠久。
二、汉学运动
汉学运动是指欧美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热潮。
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开始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形成了汉学运动。
如德国的李希华和法国的豪和葛朗台等,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哲学、语言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汉学运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对彼此文化的认识。
三、中国传统节日在世界的庆祝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和中国文化爱好者中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庆祝。
例如,日本的京都市每年都会庆祝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节,为期三天的活动包括武术、民俗表演、中国菜肴展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民众。
四、文化交流团体的组织
当前,各种文化交流团体经常组织座谈会、文章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例如,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美国国家文物局的合作,先后展出了两次“丝路与海洋世界文化遗产展”,展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五、汉语的普及
总之,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是互动的,发展中国文化与文化产业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都非常重要。
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
十余年来,中心以沟通中外文化为己任,整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整体学术力量,在继承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世界介绍给中国”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承担起“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的历史使命,旨在探索中国文化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究中国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间的传播和影响,对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中国文化研究给予学术观照,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背景下追踪中国文化典籍外传的历史与轨迹,梳理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的历史、人物和各种译本,研究各国汉学(中国学)发展与变迁的历史,并通过对各国重要的汉学家、汉学名著的翻译和研究,勾勒出世界主要国家汉学(中国学)的发展史,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揭示世界各国的中国形象及其形成的机制,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轨迹和路径。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从创建到发展至今,始终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届校领导的支持,一直是学校大力建设的科研单位和重点学科。
1996年以来,在陈乃芳校长的支持下,汉学中心得以建立。
陈校长主动约谈张西平教授,了解汉学中心的情况,并决定每年向中心拨付定额活动费用,使得中心最初的工作得以展开。
2005年郝平教授调任北外校长,他的到来使汉学中心发生了质的飞跃。
郝平校长第一次到中心调研,看到中心出版的一批高质量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和西方汉学史书籍,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郝平校长的关怀和指导下,汉学中心有了两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第一,学校拨付专款支持汉学中心的学术发展和出版事业;第二,中心工作得以一般的学术研究层面提高到学校发展战略的层面。
陈雨露校长、韩震校长先后上任后,均到汉学中心视察,参观中心的办公、科研区域,与中心人员座谈,听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学界所积累的学术影响,两位校长均根据汉学中心的学术特点,对中心的工作提出了宏观指导和具体指示。
陈雨露校长指示:“在积极倡导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形势下,汉学中心应该抓住机遇,发挥研究专长,积极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切实的贡献,为学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尽力。
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
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中国古代文化深厚而丰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也贯穿了各个时期。
这种交流不仅带来了国内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交流方式以及对双方文化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就为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标志着中国与西域地区的交流开始,而这一交流也带来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契机。
此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更多的外国文化元素不断融入中国文化中。
二、交流方式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在语言方面,中国人通过研习外国语言,比如梵文、希腊文等,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同时,外国人也通过研习汉语,与中国人进行沟通。
除了语言交流,文化互鉴也是交流的重要方式。
比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佛教;而元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则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文化产品传到了西方。
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外国文化的交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外国文化的引进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
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包容与多元化,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也为中国思想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其次,外国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例如,元代的西域文化交流使得中国工艺制作水平提高,并产生了著名的“元青花”。
再如,由意大利传入的钟表制造技术,为中国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四、对外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也对外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的四书五经以及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对于一些外国人士来说极具吸引力,他们纷纷翻译介绍中国文化,使之为世界所了解。
此外,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艺术表现形式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以中国画和中国园林为例,它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都对西方美术和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
中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在世界历史上,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外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的文化交流有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也是两个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和友好相处的前提。
本文将会从古代到现代的角度来探讨中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
古代中外文化交融史在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战争、移民和贸易。
战争导致文化的传播,不同文化的相遇和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早期的贸易和移民也为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方便条件。
例如,汉朝开始和中亚的贸易交流,使得丝绸之路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大量的汉学经典、艺术品、器物、食物等裹着货物沿着丝路传播至欧洲,展现了东方的魅力。
远古时期,中华文明曾在东亚发扬光大,随着中国东晋时间的铁骨铮铮,向外困难了很长时间。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得到了自由呼吸的机会,那些慕容、契丹。
日本等各族群落则在这个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中华文明的有益成果。
日本和朝鲜史料中认为,唐代文化被融入于日本,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唐代文化也有瑰丽的融合,其中儒道思想、佛教艺术为代表的元素,构成了唐中华文明的高峰。
如唐代长安城内离柳市有一批高高矮矮的屋子,后人称之“日本坊”,这便是以唐时日本僧人而建的内坊,作为一个文化区域,从中可以看出唐代文化对各方客人的吸引。
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有些文化因为地理原因,输送有难度。
但是,中华文明卓然屹立,傲然挺立于他们的足以阐明东方文明的辉煌。
中外文化互补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进步,中外文化交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单向传播另外,到逐渐成为多向的相互作用和反哺,这是文化的有机融合,也是文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中外文化正在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互补发展”的局面,文化相辅相成,包容共存。
西方文化在上世纪之前一直被认为是高尚精致,而东方文化则是掌握深刻哲学学问和丰富艺术才华的象征。
但现时,我们已看到了较为平等的文化交流。
东方文化吸收不少西方文化中的技术与艺术美学特点,同时,西方文化中经典的哲学和文学思想对于东方文化影响深远。
利玛窦-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利玛窦: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400多年前,小帆船“圣路易”号载着一位蓝眼睛的西方人从大西洋彼岸驶来,穿过狂风惊涛,来到中国澳门。
这位西人名叫利玛窦。
不久他再度乘船溯西江而上,踏足广东肇庆,从此走进中国文化的大门,他主张将孔孟之道和宗法敬祖思想同天主教相融合,致力于向中国介绍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并将中国文化推介出去。
继马可波罗之后,他是又一位对中国文化“痴迷”的意大利人。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利玛窦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的第一人”。
1552年10月,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省马切拉塔市的一个药剂师家庭,原名MA TTEO RICCI,23岁时被派往东方。
利玛窦与罗明坚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9月10日)经澳门抵肇庆,6年后离开。
这期间,利玛窦取号“西泰”,又号“西江”。
肇庆六年,利玛窦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他所创业绩,有不少堪称“中国第一”。
第一座欧式天主教堂利玛窦与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澳门教会负责人罗明坚来到肇庆后,剃头留须,身着中国僧袍,自称“西僧”。
他们向知府王泮行磕头礼,道:“我们这些欧洲人,早已仰慕东方是太阳升起之地,这次远渡重洋,是慕中华帝国之名,来这里度过余年的。
”随后提出想在这里择地造房而居,表示绝不生事。
翰林出身的王泮是明朝少有的开明官员,能诗擅写,见两位西僧态度友好谦和,对他们采取了宽容接受的态度。
得到当地官府的准许,利玛窦将在澳门募集到的约20万银元(一说是6000金币),于祟禧塔旁择地建造教堂。
1584年夏天,教堂的第一层建成了。
落成之日,王泮送来亲笔题匾“仙花寺”。
“仙花”是中国人对圣母的一种别称,“寺”是中国佛教徒聚集的场所。
法国裴化行所著的《利玛窦评传》中说:“名称是王泮取的……听到如此诗意的名字,老百姓立即认为就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
”利玛窦同意将天主堂起中国化的名字,无形中拉近了他与肇庆人的距离。
1585年11月24日,中国内陆第一座欧式天主教堂仙花寺全面竣工。
教堂分上下两层,外墙用青砖砌成。
美国汉学家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美国汉学家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林语堂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流的文化名人之一,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及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首先,林语堂是汉学家中的佼佼者。
他在翻译、研究、传播中国文化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林语堂对于中国的文献翻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翻译了大量中国的文学经典,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有了林语堂的翻译,全世界都能够阅读这些优秀的中文文学作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
其次,林语堂还是中国文化的研究者。
他在研究中国文化方面颇有建树,写出了一系列具有文化深度的著作。
例如,《中国人的性格》、《中国文化小史》、《中国的古代文化》等。
这些著作深入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此外,林语堂不仅在翻译和研究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还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曾在美国和英国等国家任教多年,并在那里宣传推广中国文化。
他讲述了中国的历史、文学、思想,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
他还在西方人中培养了一大批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才,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
可以说,林语堂对于中国的文化翻译、研究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不仅仅是汉学家的代表人物,更是中国文化的推广者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林语堂的翻译、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成就,不仅仅是文化领域的贡献,也是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首先,他的翻译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这也为中国和西方的交流打下了基础,为未来两国的合作交流创造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其次,他在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成就,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从而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和认知误区,甚至让一些西方国家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
最后,他在西方国家推广中国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也加强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
东西方文化交流解析
结语
谢谢大家!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培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 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 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7
3、旅行家、传教士的传播给西方展现了东方文明:
1275年,意大利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并仕元17年, 多次往返中国与欧洲,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27
此后长期驻美,专管留美学生事务,1875年(光绪元年),并 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副大臣,直至1881年清政府 撤回留学生为止。由于对洋务派失望,1882~1894年又侨居 美国。中日甲午战争时,介绍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并向张 之洞提出筹款购舰以长期对日作战的计划。戊戌变法时期, 在北京与维新派密切往还,变法失败后避居上海租界。1900 年唐才常的自立会在上海改称“中国国会”,被推为会长, 并负责起草英文对外宣言。自立军起义被镇压时,遭清政府 通缉,辗转流亡美国。后仍与国内各派改革力量联系,渐趋 支持孙中山所进行的革命活动。1912年1月,致函祝贺孙中 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病逝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哈特福德城。著有回忆录《西学东渐记》(原版系英文,名 为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
东西方文化交流解析
[相关资料:澳门的历史]
1557年,葡萄牙人向明朝政府申请取得澳门居住权, 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因岛上有“妈阁庙”,葡 萄牙49年后停交地租);
1623年,葡国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
1844年,葡萄牙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4
15-17世纪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
国外汉学家(名词解释)
1. 汉学定义: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外国学者对中国历史现状,哲学,语言,文学艺术等的研究,受到西方学者所受教育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有宽窄两义。
广义上,它可以指“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
狭义上,则于以现代方法来考释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文献的学问。
汉学的本质是一门外国的学问。
2.卫匡国:意大利人。
卫匡国是中国明清交替之际来华的耶稣会会士、欧洲早期著名汉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神学家。
他在中国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功绩,是继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之后,对中国和意大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科学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著作有《中国上古史》、《中国新图志》、《论鞑靼之战》和《汉语语法》。
3.利玛窦: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
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
利玛窦也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利玛窦的《中国札记》是关于中国的宫廷政治、地理、外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出版时,受教会影响,内容做了删改,删除了其中关于批评中国的一些内容,是16c末西方汉学知识的重要来源。
其著作还有所译的《四书》,《交友论》《汉语拼音辞典》。
【法国汉学】1.雷慕沙(1788—1832),法国著名汉学家。
著作有关于中国语言方面的《汉语语法基础》、中国小说的翻译《玉娇梨》、关于佛学的《佛陀记》雷慕沙是一个把汉语研究引入西方语言学界的倡导者。
也是第一位在欧洲仅从书本了解中国而成功地掌握了有关中国深广知识的学者。
2..儒莲:19世纪法国汉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东方语言学教授。
是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第一任教授雷慕沙的得意门生。
海外汉学发展意义
海外汉学发展意义1. 海外汉学的定义和背景海外汉学是指在海外进行中国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学科系统,一般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海外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西方关于中国的研究逐渐兴起,例如英国的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先后开设了中文、汉学专业,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以华裔学者为主的汉学研究团体或学术组织。
2. 海外汉学的意义海外汉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全球化的今天,海外汉学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促进中外交流海外汉学强调中国文化的宣传和研究,通过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活动等形式加深中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增进中外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同时,海外汉学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2.2 传承中华文化海外汉学从陶渊明到现代文学,从谢灵运到明末清初的政治制度,再到现代的文化传承,涉及了各个时期的中华文化,深度剖析文化内核,不仅可以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更有助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通有无。
2.3 推动学科进步海外汉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学科化,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使中国文化研究成为独立的学科。
同时,海外汉学在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4 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持海外汉学可以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支持。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作为宣传中国文化的一种途径,海外汉学可以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树立更加正面的形象,支持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
3. 海外汉学的未来发展3.1 深化中外文化交流未来,海外汉学应进一步深化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在青年交流和学生交流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海外汉学者可以探索一些富有实践性和寓教于乐的交流活动,例如中文角、文化沙龙等,吸引更多的中、外青年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
关于海外汉学研究
关于海外汉学研究程裕祯开展对海外汉学的研究,现在是到了学术界多加关注并着力开展研究的时候了。
谁都知道,海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早在千余年前就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和韩国开始了,并且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自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以来,欧洲各国和后来的美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更是一直兴盛不衰,其学术成就也为我们所惊叹。
所有这些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就是本文所称的“海外汉学”。
与这种兴盛而热闹的研究景况相比,我们对海外中国文化研究的 β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1989年版,第332-333页。
βµβν《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βοβπβθβρ《梁漱溟全集》,第三卷,第45、221、191、189页。
βσ《乡村建设理论提纲初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1992年版,第1046页。
βτ《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1990年版,第191页。
χκ《乡村建设理论提纲初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0页。
χλχµχν《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第82页;第82页;第106页。
χοχπ《安娜 卡列尼娜》,第493、494页。
χθ1901年5月7日《日记》,《列夫 托尔斯泰文集》第1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页。
χρχσ《安娜 卡列尼娜》,第499页;362页。
χτ《中国的贤哲》,《列夫 托尔斯泰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71页。
δκ1884年7月9日《日记》,《列夫 托尔斯泰文集》第17卷,第130-131页。
δλδµ《致张庆桐信》,《列夫 托尔斯泰文集》第16卷,第326、326页。
δν《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19号,第57页。
δο《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1989年版,第489页。
海外汉语发展情况介绍及分析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非洲汉语教学情况
• 肯尼亚:2004年6月开办非洲首家孔子学院 • 毛里塔尼亚:在努瓦克肖特大学,汉语被定为必修课, 并增设公务员进修班 • 突尼斯:着力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突尼斯教育部2003年决 定从高二起设汉语公共选修课,去年又要求所有报考大学 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在高中学过汉语。 • 埃及:埃及教育部已下发文件,决定把汉语作为中学第二 外语,埃及是开展汉语教学最早、学汉语人数最多的非洲 国家之一。
海外学习者类型与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1) “传统”成人与青少年学习者
学习者 类型 学习目的 课程性质 模式
成人
非华人
交际性
主流
“对外汉语学院” 课程 欧美大学汉语课程
青少年
华人
文化性
主流
华人中小学汉语课程
海外学习者类型与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2) “新兴”青少年学习者
学习者
类型
学习目的 课程性质
模式
青少年 华人与 非华人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欧洲汉语教学情况
• 2006年2月,英国教育部门将中文普通话设定为中小学学 习的第二大外语。目前,普通话的学生人数已超过德语、 俄语,只有法语和西班牙语仍胜过中文。 •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介绍,汉语 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 是2%-4%,汉语则高达38%。 • 正如BBC商业记者MaryHennock所说:“中国的经济发展 如此之快,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变得如此举足轻重,人们不 能承担忽视中国的后果。” • 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教授曾说:汉语超出了一种 语言和一种文化的魅力,代表了华文世界的经济实力,成 为寻找职业的一张王牌。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5世界汉学大会主题及若干相关问题漫谈
二、汉学研究历史概说
“传教士汉学” 传教士汉学” 1583年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正式入华,并在中国腹地肇庆建立了 1583年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正式入华,并在中国腹地肇庆建立了 第一所天主教教堂——“ 第一所天主教教堂——“仙花寺”,从此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帷幕。 1601年以利玛窦进京为标志,天主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一个“传教士汉 1601年以利玛窦进京为标志,天主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一个“传教士汉 学”时期就此开始了。由于入华传教士大都遵循利玛窦的“合儒排佛”, 适应中国文化的路线,他们读中国古书、念儒家经典,广交朝野文人,努 力以中国的语言和传统去传播基督教,取得了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成 就。从罗明坚开始到最后一名耶稣会士钱德明,这些入华耶稣会士及其它 修会的传教士用中文写出的中文著作有千部之多。另外,他们使用各种西 方语言,或介绍、或翻译、或研究亦写了近千部的著作、报告和通信。 这些著作或通信明显区别于“游记汉学”时期的著述,原因有二:一 是大多入华耶稣会士能用中文写作,当然也少不了中国文人的润笔;二是 其中不少著作对中国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像后期的刘应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宋君荣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冯秉正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就是许多当代的 汉学家也是望尘莫及的。但这一时期汉学仍在传教学的框架中生长,中国 还尚未做为一个实证的、科学的对象,研究者基本上都是教内学者和传教 士,汉学研究尚未成为学术职业,所以,以“传教士汉学”加以概括较为 合适。
一、大会主题强调的是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第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虽然反映了人类共有的追求正义、公平、自由等价 值观,同时应当承认存在着差异和不同。中国和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 化观念,客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而这些差异和不同恰恰是一个和谐世界的本 来面貌。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不同产生和谐”的观点。古希腊哲人道此,亦喻谓 音乐之和谐,乃五声七音之辅济,而非单调同声之专壹。赫拉克利特反复言,无高下相反 之音则乐不能和,故同必至不和而谐出于不一。对于和谐产生于差异的理解,也是所谓东 海西海,文心相通的。人们都意识到,无论是饮食的调味,音乐的谱写,情爱的沟通以及 国家的治理,都需要把差异乃至相反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达成和谐。那种以为把同 样的事物置于一起,或者强求不同的事物变得一律便是和谐的做法或想法是完全背离事物 的本性的。文革时期,不仅舆论一律,而且举国之人服饰几近无差别,女性也着男装,美 其名曰“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样的整齐划一哪里是和谐,完全是单调专一。这种不真实 的和谐掩饰了矛盾和危机,人类社会许多灾难正来源于此。 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 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 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看到,赫拉克利特的“不同产生和谐”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是息息相通的,文化共生中本来就是多元的品格,“差异”和“共识”两极是客 观存在的,我们不能以唯我独尊这样狭隘的民族主义去消灭“差异”,同样也不能拒绝承 认“共识”而走向文化自闭。
英国传教士苏慧廉与中西文化交流
•语言文化!英国 :士苏慧廉与中西文化交流I I宋永林苏慧廉(Q EEm Edward Soothill,1861 — 1935),英国 会传教士,名汉学家。
1883年,在中国最积弱的时代,苏廉来华传教,初居温州,广布施,兴学禁烟,西 知和科学技术,温社会的发展。
1907年,苏廉应李提之邀,赴原出任山西大学堂西 。
在 间,苏廉积极融地的社会,谢福芸被翁斌孙(翁同孙,时山西知府),翁之(翁孙#结拜为姊妹。
苏廉中国和文化传统,回国 牛 学汉学教授,于中国文化的推介和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出出贡献。
一、初到温州主动调适晚清 ,中西文 繁,而西方传士在其中 的 。
1881年,英国基会 派遣一位新传教士 温,于西方社会普遍盛行的有关中国“、脏、愚”的影响,苏慧廉得知 消息后跪地 :“,去,但 中国,中国!”然 运 人,苏廉最终中并于1883年达温州。
到温州,苏廉发觉中国文学作品的 ,眼一幕幕祥和的:情片异国土地心生好感,开始 里的人们。
源于中西方两 异的文 ,来自社会的苏慧廉来到中国后,一始和 的诸 。
地 ,苏慧廉 ,说温 ,做温人。
语言苏慧廉传教的最 ,,一修中文,另一 还要学习温州地的。
知一旦把学好,“:们(温人#的谈话,会有 获”。
苏慧廉 好学,学会了温 ,还根据发 拉 母编排了一套词汇,日后的传教。
此外,、和来乍到的苏慧廉来说都是极大的,但在 和碰撞中,苏慧廉 文化优越至上心理,地纳温州地方文化,入。
时的温 有蛋糕和 ,苏廉平日里中国的日 )西,清饰;解温州的 文化,以中国的礼仪惯例来处 边人事。
的 苏慧廉来说是 的,但凭 的 和信念,历经 终使一个“温人”,地社会,的传教和一系列 事业的 有的。
、西学东渐改造地方苏 廉 ,有 ,温州地区的教会 疗 事业的发的推 ,温 历 去的一位洋教父。
苏廉在温余载,扎根当地,殚精竭虑,将温州视 的 故乡。
39•语言文化!传教期间,苏慧廉将《圣经》翻译成温州方言版本,用温州话向公众布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于西方汉学家中国典籍翻译的几点认识
字,这在 西方 文 献学 上是 一 个 突破 ,由此 , 我们 就可 以 展开 对译 者 的译 本 统计。 以下统 计 全 部摘 自 袁 同礼 著 书 目; E编2 : 海9 1 、 中国学 书 目系 列》, 国家 图书馆 出
版 社2 0 1 0 年版。
④ 这 里 包含不 断再 版 的版 本 , 这 是一 个 出版 总数 的统 计。 ⑤ 这 是 英 国汉 学家 葛 瑞汉 ( An g u s Ch a r l e s Gr a h a m,1 91 9 — 1 9 9 1 ) 所说, 他说 “ we
身兼 二任 的汉学 家仍 是 以专 业汉 学 家的 身份 出现的 。
② Ch i n a i n We t e r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c o n t i n u a t i o n o f C o r d i e r ’ Bi b l i o t h e c a S i n i c a
为主 的学 者 ( 例如: 王 国维 、 陈寅 恪 、 胡适 、 赵 元任 ) 与 西 方 汉学积 极 互 动 , 并渐 成学 术 界之 主流 。 在 这个 历史 的 转 于 中国进 一步 走 向世界 。 ” 所以, 无论
变中, 汉学其实成为近代中国学术演进的一个重要外部因
③ 袁 同礼 氍 西 文 汉 学书 目 的
大 特 点 是将 中 国学 者 的 译 著 列 出,并标 出中文 名
年代 以来 , 海外汉学的学术著作 被翻译成 中文的已经有
3 0 0 多本 , 这 些 汉学 ( 中国学 ) 对 中 国学 术界 还 是 产 生 了 重要影响。 正 如 余英 时先 生所 说 的, 中 国本 土 的学 者 “ 今 天 必 须 面 对一 个 不 容 忽视 的事 实 , 即: 从 日本 、 欧 洲 到北
中国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议题。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与世界各地保持着广泛的交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一、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古代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起点。
早在汉朝时期,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就有了贸易往来。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更加频繁。
通过贸易,中国向西方输出了丝绸、瓷器等商品,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香料、宝石等物品。
这种贸易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西方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中,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近代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高峰期。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与殖民统治的压力,这使得中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以寻求中国的振兴之路。
西方的文化思想也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中,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
三、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现代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全面深化时期。
20世纪以来,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更加密切。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西方的文化、科技、艺术等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使得西方对中国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中西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还涉及到教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西方的音乐、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西方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和关注。
总结中西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议题。
古代、近代和现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中西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还包括了教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将会进一步加深,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外汉学研究必读书目
学术训练和作为知识背景的阅读书目《治史三书》,严耕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The Annales School, 1929-1989),[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二十世纪历史学》(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美]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Beyond the Great Story: History as Text and Discourse),Robert F. Berkhofer, Jr.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文化的阐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译林出版社,2008。
《社会学》(Sociology),[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历史社会学手册》(Handbook of Historical Sociology),[英]杰拉德·德兰迪(Gerard Delanty)、恩靳·伊辛(Engin F.Isin),李霞、李恭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成功举行
时事热点“《红楼梦》的翻译将是我终生的挑战。
我已经用了8年时间,还在不断努力。
《红楼梦》有三个英文译本,但还没有土耳其语译本翻译,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目标。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2023年7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在大会分论坛上,80后土耳其汉学家、安卡拉大学教授吉来道出了自己的上述心愿。
本次对话会的主题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多国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文化名人、非政府组织代表和国内相关部门代表约400人参会,共促中外文化沟通,增进理解友谊合作。
角度一:百花齐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应平等交流、相互学习,且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角度二:交流融合。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文明交流因此至关重要。
汉学通常被定义为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
汉学家们数百年来的努力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角度三:桥梁作用。
当前,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外界需要增进对中国文明、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其中,汉学是一座重要的桥梁,在向世界进一步介绍中国方面能起很大作用。
汉学家是推动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国文明互学互鉴的文化先导,能够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
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物质财富的增加、经济格局的重塑,也必然意味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让世界读懂今天的中国,需要宏大叙事,也离不开很多个人化、情感性的微观表达。
这可能是汉学家的一篇文章、留学生的一个帖子,也可能是“李子柒们”做的一顿饭、一路“象”北时的一条视频。
当人类的共同情感被充分激活,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的愿景就会加速实现。
——崔文佳(编辑:于智博)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沈弘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 310027)
2008 年杭州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 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德州学
讨会 (2008 Hangzho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福州
鲁大学、哈德逊河谷作家中心、史密森博物馆、皮博
本次会议的 6 名主题发言人分别作了精彩的大
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布朗大学、路易斯和克拉克学 会 发 言 。 荷 兰 莱 顿 大 学 的 海 淙 铎 教 授 (H.T.
院、加州大学、密西西比河流域州立大学、圣母大 Zurndorfer) 首先作了题为 《欧洲汉学历史的三幕
普林斯顿大学国际中文善本书书目编撰项目总
编艾思仁(J. S. Edgren)博士论述了日本早期中国
书籍传入的方式,及其对日本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深
远影响。他指出,许多在日本宗教、学术、艺术和文化
变革中发挥了历史性作用的书籍在中国却往往被人
们所遗忘。中国学者在明治时代再次发掘这些书籍
这一事实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学院、兴国管理学院、台南艺术大学,大陆的北京大 学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汉语训练和对中国文明的研究
2
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 上。从 1890 年起,欧洲学者开始来华与中国学者进 年
第
!!!!!!!!!!!!!!!!!!!!!!!!!!!!!!!!!!!!!!!!!!!!!
期
讨;环境资源经济学组主要就环境经济问题、能源经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资源型城
2 展示中国和中国研究
此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个内容是,哈德逊河谷
8
社科经纬
作家中心的马戈·塔夫脱·斯蒂弗和布朗大学的詹姆 斯·塔夫脱·斯蒂弗结合自己的论文,协助浙江大学 举办了“看东方:记录塔夫脱 1905 年美国政府代表 团访问中国的哈利·福勒·伍兹老照片展”。1905 年, 美国国防部长塔夫脱率领首个美国政府代表团,对 远东的日本、菲律宾和中国进行为期 3 个月的友好 访问。这次代表团人员包括了 24 位美国众议院议 员,7 位参议员,以及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女儿艾 丽斯·罗斯福。此行的外交目的是加强美国在远东的 门户开放政策,推进美中贸易,并且在中国开展亲善 外交。伍兹是该代表团的成员,他用便携式照相机全 程忠实地记录了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使中美外 交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得以精彩回放。美国皮博迪· 伊赛克斯博物馆的麦志明展示了荷兰特使范罢览 1794~1795 年访问中国之后带回的一本画集,范罢 览曾从澳门到北京觐见乾隆皇帝,以庆祝其登基 60 周年。他的画集记录了他往返广东和北京途中的一 些景色,绘画技巧结合了欧洲的表现模式和中国的 传统描摹手法。该画集在费城的展出被称为“首次 有关中国的最精美艺术展览”。麦志明对于这一画 集的创作过程,其涵盖的主体、绘画风格、美学特质 和影响做了概述和分析。浙江大学的沈弘对于美国 人西德尼·甘博于 1917 年拍摄的一组杭州老照片进 行了介绍和点评。西德尼·甘博的家庭跟杭州的美国 长老会传教使团关系密切。他本人跟之江大学校长 费佩德也是亲密的朋友,曾一起参与了一个历时 4 个月的西藏摄影之行,留下了数以千计的黑白照片。 甘博于 1917 年拍摄了数百张杭州的照片,跟费佩德 的杭州老照片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该论文分析了西 德尼·甘博 1917 年杭州老照片的 4 个独特方面,它 们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全景图,忠实地展现了杭州这 个古老城市和当地居民。中国台湾辅仁大学的林丽 里通过晚清上海文人王韬的域外游记《漫游随录图 记》,探讨在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文人 对于西方文化和文明的诠释。《漫游随录图记》于 1884 年在《点石斋画报》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引 发了上海文人圈对西方的想象和对现代化的实践; 书中图像与文本的对比和差异,折射出晚清多元的 社会风尚、域外的文化想象,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 中国台湾暨南大学彭慧贤论述了西周厉、宣时期战 争铭文研究。论文由历史文献暨考古出土铭文,分析 西周中、晚期与战争有关的国势之衰亡的时代背景,
过 “‘当中国与西方相遇……’—— —海外汉学与中 表在会上共宣读了 70 多篇论文。
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有较好的反响。
大会开幕式由中方主席沈弘教授主持会议。浙
此次会议由于有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 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晓东教授和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学的加盟和共同举办,吸引了更多和更高层次的海 副院长殷企平教授分别致欢迎词。外方主席哥本哈
浙江大学的吴宗杰从福柯话语理论的视角出发,对
于用现代史学术语来描述周易的局限性进行了探
讨。他认为诸如“封建”这类的史学语言曾构造了一
彩对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特征,以及社会
主义城市化发展这一主题。麦绥莱勒的艺术风格从
他 1925 年的城市风景系列创作中就已经显现,并且
一直延伸到了他以中国为主题而创作的的木刻作品
之中。
2009
柏 林 理 工 大 学 的 艾 杜 阿 德·库 格 尔(Eduard
年 第
Koegel)博士论述了德国首位建筑学教授恩斯特·柏
间— ——朱迪特·戈蒂耶及其〈玉书〉》。朱迪特·戈蒂
耶(1845~1917)一生著有大量与中国有关的文学
作品,其中尤以诗集《玉书》最为著名。此书曾多次
再版,被译成了多种于朱迪特如何将中
国古典诗歌改写成《玉书》,以及如何在作品中塑造
了中国形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除了大会的主题发言之外,本次会议还按照 9 个不同的主题内容安排了 17 个分会场,以便让与会 代表宣读论文,并就论文的内容提出问题,展开讨 论,使中外学者之间有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
1 海外汉学家与海外汉学研究
在该主题的分组会议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顾 钧介绍了美国最早的汉学教授卫三畏。早在 1877 年,卫三畏就被耶鲁大学聘为美国的首位汉学教授, 他在中国生活长达 40 多年,不但是当时资格最老的 中国通,而且有大量的汉学研究成果。由于他的努 力,19 世纪后半期的耶鲁成为了美国东方学的中 心;卫三畏与哈佛首位汉学教授戈鲲化之间的交往 也是美国汉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河北大学的张殿清 详细地梳理了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和秉托的 《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 两部著作中关于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的描述,然后选取了被作者误读的 3 个政 治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认为这种误读对后来 西方汉学研究产生了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的蒋向艳 介绍了法国外交官、汉学家苏利耶及其汉学研究,并 对其汉学著述和对海外汉学所做出的贡献作出了述 评。河南大学的胡优静介绍了伟烈亚力与亚洲文会。 亚洲文会全称为“皇家亚洲学会北华分会”,是一个 寓沪外国学者自发组织以促进中国学研究的学术机 构,它发行年刊《皇亚洲文会北华分会会刊》,后来 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为在华外国人 提供了解有关中国知识的最佳渠道。伟烈亚力本人 参与创建了亚洲文会,任副会长,并为初创的文会图 书馆提供了核心藏书,在汉学界享有极高的荣誉。
中国书籍传入日本是一件具有“跨文化”轮回意义
的事件,它还导致了中国书籍从日本反向传回到了
中国。
康奈尔大学的韩涛(Thomas H. Hahn)博士在
《中国语境下的麦绥莱勒城市系列— ——穿越城市的
肌理》一文中介绍了比利时木刻画家麦绥莱勒 1959
年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创作并出版的木版画集。这
一系列风格独特的木刻画以流畅的线条和明快的色
3 话语分析、艺术研究与中国的讨论
哥本哈根大学的彼特·达姆加德对于戴思杰的
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2001)进行了文本
分析,认为从理论和语义的角度来看,此文本是浸淫
于中国文化中的,但从叙述主体的定位出发,文本又
是从文化主体之外,从“自我和他者之间”的位置
“对望”中国文化,具有文化混血的移民作家特征。
发现并归结出 4 项特点:①此时期战争铭文纪录大 量南征玁狁事件;②铭文作为官方对外宣传文书,厉 王时期却刻意使用隐讳方式,以掩盖当时南征玁狁 出师不利之耻;③周宣王对玁狁战争获胜后,大肆宣 传南征之捷;④厉王、宣王时期铭文征伐用语愈趋频 繁。借助历史文献和考古出土这双重证据,可以厘清 西周中、晚期周王朝对外征战之情况。湖北经济学院 的陈荣清对明代安国所藏《石鼓文》北宋拓本之真 伪进行了分析。对于明代安国所藏《石鼓文》“先锋 本”、“中权本”、“后劲本” 这 3 个拓本的年代问 题,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北宋拓本”。陈荣清将 3 个拓本与 10 件石鼓原件和其他宋、明、清拓本进 行比较,对这一“定论”提出质疑,认为把“安国三 拓”界定为“明安国三拓剪装元拓本”更令人信服。
Sinology and Sino -Foreign Relations and Exchan- 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北经济
ges) 于 2008 年 10 月 24~27 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 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城
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是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 市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外语教学与
石曼(1887~1949)对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柏石曼
期
曾 3 次来华,对中国古建筑遗产进行过广泛而细致
2
的调查。他走访了当时 18 个省份中的 14 个,收集各
国 地的方志和传统建筑的平面图,在野外调查中测量 际 学 了无数个寺院、庙宇、佛塔,并以 8000 多张照片记录 术 了中国传统建筑。这样丰富的收藏和实地考察经历 动 成为了他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基础。他于 1924 年获得
Tel: 13858069925
E-mail: hshen_72@yahoo.com.cn
态
7
社科经纬
行广泛的合作,并对欧洲的汉语课程进行了改革。二
战以后,汉学开始从狭窄的哲学和翻译研究向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