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完整版)《老山界》教学教案
(完整版)《老山界》教学教案老山界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名篇,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老山的壮美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本教学教案旨在通过对《老山界》的学习,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老山界》的作者及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能够描述文章中描绘的老山景色,感受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激发其写作和创作的灵感。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介绍《老山界》的作者林海音,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文本分析:分析《老山界》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和赏析《老山界》,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老山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好奇之情,导入本堂课的主题。
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和文学成就,为后续文本分析做铺垫。
3. 文本分析:逐段解读《老山界》,分析文章的结构、描写手法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山的感受和体会,激发其表达和思考能力。
5. 写作创作: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以《老山界》为灵感,展开写作创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 总结点拨: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倡保护自然,激励学生积极行动。
四、教学效果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其对《老山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2. 作业评定:批改学生的写作作业,评定其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表达能力。
3. 学习反馈:通过课后调查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感受,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老山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初中语文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老山界》教学设计星星、山峰、四周的山、(身边的战友);高峻奇伟(行军生活艰苦);由上及下,由远及近;比喻。
3、作者描写星星,山峰,四围的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许多比喻,比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把“星星”比作“宝石”,形象而美丽;“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把“山峰”比喻成“巨人”,写出山的气势;“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把“山谷”比喻成“井”,写出红军当时所处环境的特点。
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然景物,而且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闻”突出了夜晚山中“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样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写“闻”用了哪些修辞?明确:以声写静的手法,写一个极度疲劳的人冻醒后又欲入睡,在恍惚迷离中听到的难以名状的声音。
以四个比喻句,显示出声响的起伏变幻。
写出了夜半深山的静谧、红军夜宿的艰苦,又不失乐观的情趣。
5、写所闻时,作者用了四个“像……”,这四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
两组在比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觉。
如果调换,就不能表现听觉上的矛盾感觉了。
示例:像落花飘零在水面像狂风掠过松林6、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明确: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
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①扣词语: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②抓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找角度:从哪一角度表现的。
④析内容:表现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
⑤悟情感。
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重点段落】之一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老山界》教学反思
《老山界》教学反思引言概述:《老山界》是一款以教育为主题的虚拟现实游戏,它通过模拟真实的教学场景,为玩家提供了一个互动学习的平台。
本文将对《老山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从教育理论和游戏设计的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教学内容1.1 游戏中的知识点《老山界》中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如数学、语文、科学等。
通过游戏中的任务和挑战,玩家可以学习到各种知识,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2 知识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游戏中的知识点被合理地组织和呈现,通过任务的设置和情节的推进,玩家可以逐步学习和掌握知识。
同时,游戏还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如文字解释、图表展示和实践操作等,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1.3 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老山界》中的知识点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还涉及到一些拓展和深入的内容。
这种深度和广度的设计可以帮助玩家建立起全面的知识体系,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法2.1 互动式学习《老山界》通过任务和挑战的设置,激发玩家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玩家在游戏中扮演教师或学生的角色,通过与虚拟角色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2.2 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游戏中的任务和挑战需要玩家进行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这培养了玩家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游戏还提供了错误纠正和反馈机制,帮助玩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2.3 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老山界》通过游戏化的设计和奖励机制,激发玩家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和挑战,获得奖励和升级,这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优点3.1 提供了真实的教学场景《老山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真实的教学场景,使玩家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教学过程。
这种真实感增加了学习的效果和体验。
3.2 考虑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游戏中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和不同难度的任务,考虑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这种个性化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圈点语句: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批注:“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圈点语句: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同学们,红军在翻越老山界的时候遇到无数艰难险阻,但是作者却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毫不畏惧、乐观豪迈的气概,这其实就是长征精神的一种表现。现在有人认为我们国家繁荣富强了,我们不需要学习发扬这种长征精神了,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示例:不正确,现在仍然需要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发达,世界形势千变万化,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的长征。还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需要我们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困难,用顽强意志勇于战胜困难。
2、背景资料
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4年1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从广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岭。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老山界: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上。南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位于全州县西北。与都庞岭间有湘桂谷地,湘桂铁路经此。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教案: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
教案: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执教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执教者•张老师一、教材分析《老山界》是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陆定一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
本文以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经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文章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富含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牺牲精神。
这篇课文采用了叙述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适合培养学生对文本细节的关注能力以及情感共鸣的能力。
同时,文中对于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十分精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山界》的学习可能会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1.历史背景理解:由于文章涉及的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可能对长征的历史背景不够熟悉,这会影响他们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
2.词汇障碍:文中出现了一些较为生僻或特定时期的词语,如“炊事员”、“辎重队”等,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3.情感体验:虽然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勇敢与坚韧,但要真正体会那种艰苦卓绝的精神状态仍有一定难度。
然而,学生们也有一定的优势来学习这篇课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文本的理解。
•对于英雄人物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这些故事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时。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小组讨论并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看法。
基于以上情况,在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深化,同时加强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情境之中。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新语。
o能够概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o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o培养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o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
o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
《老山界》教案教学设计
《老山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山界》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3)了解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战役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相关资料,拓宽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奋斗的精神。
(2)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老山界》的基本内容及其主旨。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英勇奋斗、团结协作精神。
2. 体会作者通过对战事场景的描绘,表达出的对牺牲战士的敬意。
3.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战役经过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4.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5.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英勇奋斗、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战役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3. 讲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英勇奋斗、团结协作精神。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对战事场景的描绘,表达出的对牺牲战士的敬意。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相关资料,拓宽视野。
6 《老山界》 教案
《老山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老山界》,使学生了解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老山界》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老山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2 把握《老山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和时代背景。
三、教学难点3.1 分析《老山界》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3.2 深入理解《老山界》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老山界》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人物介绍等。
4.2 学生预习《老山界》,了解故事情节,做好上课准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老山界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老山界》,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5.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老山界》的主题思想和时代背景。
5.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老山界》中的典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5.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老山界》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5.6 课后作业六、教学拓展6.1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将《老山界》与其他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如《红星照我去战斗》、《草原英雄小姐》等,从而拓宽视野,深化对革命文化的理解。
6.2 视频资料教师播放与《老山界》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老山界战役的艰苦过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七、小组合作7.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老山界》中的某个特定主题或情节进行深入讨论,如革命意志、战友情感等。
7.2 成果展示各小组将讨论成果以PPT、小报或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老山界》教学反思与评价
老山界教学反思与评价引言《老山界》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纪录片,通过记录和诠释老山界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生活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独特的世界。
作为教学资源,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并促使他们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出发,对《老山界》进行评价,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1. 教学反思在使用《老山界》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问题:(1) 课堂互动不够活跃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学生们大多是被动接受信息,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和分享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由于《老山界》的主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直接评估。
我们需要设计有效的评估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写作作业等,来检验学生对于纪录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缺乏扩展活动纪录片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通过课堂扩展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于文化主题的理解。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体验老山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一步加深对于纪录片内容的感受。
2. 教学评价基于对《老山界》教学资源的实际运用和学生反馈的分析,我们对其进行评价如下:(1) 优点•文化多元性:《老山界》通过对老山界地区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进行全面展示,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户。
•情感教育:纪录片中融入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引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情感教育。
•视听体验:纪录片运用了多媒体手段,搭配精美的画面和音乐,给学生们带来了视听上的享受。
(2) 不足•知识点过于零散:纪录片的内容过于宏大,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点系统化地整合起来。
•课堂互动不够活跃:在纪录片观看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交流和分享效果。
初中语文_《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老山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分析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的困难,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过程与方法:学会精读语句、品味揣摩语句,学会做批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难点】精读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在学习空间发布《老山界》微课和导学案,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和红军长征的资料和写作背景,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微课和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活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播放《七律•长征》歌曲视频)。
同学们,诗歌中写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一句表现出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那么,红军战士是如何翻越连绵起伏的五岭呢?今天我们一起追寻红色足迹,翻越五岭山中最险的一座山——老山界,感受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
(板书:老山界陆定一)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四个小组就是四个红军小分队,每回答问题正确一次就让小组的小红旗前进一人次,小红旗前进九人次围绕小组转一圈即为翻越老山界,小组长将你们胜利的红旗插到前面讲桌上。
我们比一比,哪个小分队最先翻越老山界,成为优胜小分队。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老山界。
二、展示自学,夯实基础同学们课前根据微课和导学案进行了自主学习,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收获,我们来展示一下吧。
下面我们展示同学们发送到学习空间的资料。
1、作者名片:陆定一(1906年~199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
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
《老山界》第一课时听课记录(教学设计)及评议
循序渐进,注重基础——《老山界》听课有感第一初中侯宏东3月16号上午听了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谢娟老师所授《老山界》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这节课主要环节如下:一、导入新课由简介故事背景导入二、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第一关 1、生字词学生自己朗读老师带领学习朗读(教师强调易错的重点词语,如多音字嚼等) 2、解释词语(二)第二关 1、灌结构分析举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漠”“落”,用《说文解字》中的方法来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字的写法、意义。
2、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
以“灌”字为例指导书写要点。
(三)第三关给出三组词语,从中任意选择一组,根据课文内容,串联成一两句话。
瑶民攀谈欺侮峭壁咀嚼呜咽索性慰问灌输教师先给出三组下水示范,要求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文章写了什么事情。
三、默读课文,梳理红军翻山经过1、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2、出示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路线图。
要求简述红军翻山的经过——六要素教师指导:人+时间+地点+事记叙文的结构梳理,一般要考虑:时间的推进、地点的变化、事件的发展、场景的转换、空间的交错、情感的起伏4、出示教师总结“红军翻山经过”四、跳读课文,认识红军克服的苦难(一)红军在翻山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跳读课文第11-33段,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试着批准遇到的困难。
1、教师第2段内容,圈出“又要停下来”(反复)迟缓第25段圈出表示险的词语极几乎只有小结:走路难2、第20段只有一尺来宽石头又非常不平第22段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更紧些还是小结:睡觉难3、第28段都没吃饱小结:吃饭难4、第29段枪声很密正跟敌人开火小结:处境难(二)用所给句式,概括文章内容这是一座__________的山这是一支_________的队伍五、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六、布置作业 1.画一张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路线图。
2.画出文中描写山、人、景的精彩语句,试着做批注。
谢娟老师这节课,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主要教学目标。
《老山界》优秀教案设计教案及反思
《老山界》优秀教案设计教案及反思《老山界》优秀教案设计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老山界》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保藏。
《老山界》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学习和把握及时间挨次、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以及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方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2、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险阻的坚韧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及时间挨次、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方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自学式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提示中心红军长征,从1934年月开头,到1935年IO月终止,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老山界,坐落于东北和新宁边疆。
一、同学通读全文阅读这篇课文,留意课文的记事挨次,划出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想想文章为什么这样写。
并留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查工具书,把握下边加点的字的读音:惊惶、欺侮、哽咽、咀嚼、酣然入梦、耸立、蜷、陡、落得很远、苛捐杂税。
缀。
三、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所做的事情第一天下午傍晚天黑上半夜半夜第二天黎明下午四、指导同学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二课时一、分析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1、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得具体、逼真、动人。
2、在写法上,前面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后面到处呼应,层层相连。
3、围绕中心,多方面描写景物,使中心思想突出、深刻。
三、课堂练习(解决难点)1、推断下列加点字注音的正误。
惊惶(huāng) 缴(jiǎo)租欺侮(fu) 哽咽(wūyiè)咀嚼(zǔjiáo)骨碌(gūlu) 浑身打着颤(chàn)2、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困难险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对待的?3、写宁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
《老山界-陆定一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老山界-陆定一》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老山界》作者陆定一和他的作品背景;2.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4.探讨小说中的意义和价值观。
导学内容:一、作者介绍陆定一,生于一九四三年,湖南省汨罗市人,中国闻名作家。
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
陆定一的作品以精致的笔触和奇特的叙事风格著称,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作品背景《老山界》是陆定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命运变迁。
小说以老山界这个虚构的地方为背景,通过对家族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纠缠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三、主要情节和主题《老山界》主要讲述了老山界村的三个代表性家族——林家、陈家和何家的故事。
林家是老山界的地主,陈家是富裕的农民,何家是贫困的农民。
在家族成员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中,展现了人性的丑恶和温情。
小说的主题主要包括家族、爱情、权力和人性等方面。
通过对家族成员之间的干系和命运的描述,揭示了中国传统家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及摩登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四、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在《老山界》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
林家的老爷林宗根刻板峻厉,但心里却隐藏着深深的爱和悲伤;陈家的大少爷陈志强野心勃勃,却又深爱着家人和村民;何家的小妹何丽芳天真单纯,却受尽了命运的摧残。
作者通过对人物心里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奇特性格和命运,让读者对他们产生共鸣和感动。
五、意义和价值观《老山界》通过对家族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人性的善恶和复杂性,引发对家庭、爱情和权力的思考。
通过阅读《老山界》,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家庭和摩登社会的差别,体会到人性的深刻和复杂。
同时,也可以反思自身的生活和处世之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修养。
导学作业:1.简要介绍作者陆定一及其作品背景;2.总结《老山界》的主要情节和主题;3.分析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描写;4.谈谈你对《老山界》中的意义和价值观的理解。
《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老山界》的基本内容,理解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的艰难过程。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来理解和感悟文本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赏析、合作、探究等方式,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学习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和崇敬。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老山界》的背景介绍、红军长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2、板书设计,用于展示文章结构、重点词句等。
3、预习任务,包括了解作者陆定一的情况、写作背景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回顾《七律·长征》,引出老山界作为长征中的一座重要山峰。
简要介绍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历史背景。
2、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词,借助注释和字典解决。
找出文中不理解或有疑问需要讨论的地方,圈点批注。
理清全文线索,把握全文内容。
3、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学生介绍陆定一的情况,教师补充。
明确写作背景,强调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性和细腻性。
4、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明确文体,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1、深入探究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含义和作用。
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体会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通过讨论的方式,明确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3、总结归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老山界》 教案
《老山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山界》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感兴趣。
(2)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老山界》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革命精神。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老山界》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老山界》,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革命精神。
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老山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一、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情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通过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教师能够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老山界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学情分析,探讨如何应对学生学情的多样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老山界小学是一所位于山区的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当地农村家庭。
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年龄跨度较大,从小一年级到小六年级不同级别的学生都在同一个班级中上课。
这种特殊的学情环境给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许多挑战。
1. 学生特点老山界小学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们的学习动力相对较低,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
2. 学科学情通过分析老山界小学学生学科学情,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语文学情: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低,识字量不够,阅读能力相对较弱。
(2) 数学学情: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解题方法不熟练,对数学兴趣不高。
(3) 英语学情:学生缺乏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练习机会,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
以上就是老山界小学学生学情的大致概况。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学设计方案基于学情分析,针对老山界小学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效果: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和趣味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个性化教学老山界小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个性化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学科学情,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 拓展学习资源由于老山界小学的学生资源相对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教育APP等资源来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老山界》教学反思
《老山界》教学反思引言:《老山界》是一部经典的教学反思电影,通过剧情展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老山界》进行教学反思,分别是教师角色定位、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情感管理、课程内容设计和评价方式改进。
一、教师角色定位1.1 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以学生为中心。
在电影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逐渐认识到教学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电影中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3 教师应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
电影中的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选择2.1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电影中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进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电影中的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3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
电影中的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当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合理运用于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情感管理3.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电影中的教师通过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困扰,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积极的情感引导。
3.2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电影中的教师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友谊。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老山界》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气氛。
1、讨论与点拨方法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思
路和材料的组织安排,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
教学策略选 论交流,师生达成共识。
择与设计
2、研讨探究法:对于文中的内容和重要语段,让
学生互动、想象,通过积累材料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
艰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飞
1.红军长征时间:从年月至年月
2.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个
按现在行政区划,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个
3.《老山界》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文体是;
五、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小结,教师再小结。
六、作业与练习
朗读全文,熟读描写的段落。
根据这篇课文特定的历史背景,利用多媒体进行了
课例研究综 充分的情境创设,激荡起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挖掘文
பைடு நூலகம்
1、自学指导一
我知道的老山界:瑶山,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
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境内东北-西南走
向。长 200 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南面主峰猫儿山, 号称华南第一峰,最高海拔 2142 米,北面主峰真宝顶, 海拔 2123 米。路很陡,绝壁上开辟的栈道、石梯宽不 过盈尺。
我了解的陆定一:江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 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 部长。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 献。
不怕困难,处困不悲,处险不惊,乐观自信的革命品质。
重点是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
法。难点是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1、知识与技能: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
文章层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老山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老山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方面: 1.了解作家作品。
2. 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
3. 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过程和方法方面:1. 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
2.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过程的了解,初步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点]:1、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
2、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法选用]:阅读梳理与感悟反思相结合[学法指导]:梳理信息,整合处理[教学对象分析及其学习需要分析]:《老山界》一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文在写作手法上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安排层次,其次本文虽然说是一篇记叙文,但是也不乏很多写景之处,更是优美的抒情之作。
总之,本文的语言朴实、优美、凝练、细腻、情真、隽永,是一篇值得反复诵读体味的佳作。
学生容易了解文章所叙之事,但是对于语言方面的特色,以及两处写景的背后所蕴涵的红军的优良革命传统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魅力,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的手段,以勾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和联想,再紧扣一些精彩的语句和片段揣摩红军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本文字里行间处处蕴涵红军长征途中的高昂斗志、乐观的精神,但是这种精神的理解只有学生在深刻地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之后,方能水到渠成,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尝试运用计算机辅助课件的优势:图片可以绘情,音乐可以陶情,视频可以传情,如此种种信息技术的手段,综合巧妙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去想象和联想,从而生成新的收获。
[教学过程]:(一)、以图绘情,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长征革命歌曲——《映山红》在播放歌曲时,要求学生带着一个问题用心聆听:这首歌能让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精神和力量?2、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4年1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从广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岭。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老山界: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上。南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位于全州县西北。与都庞岭间有湘桂谷地,湘桂铁路经此。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四、翻山越岭,探寻长征精神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跟随作者陆定一做好宣传鼓动工作,让战士们尽快翻越老山界。
通过微课和导学案,我们知道了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四个困难: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请各小分队结合文章内容,给战士们说一说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怎么样?如何宣传鼓动大家克服困难,勇敢的翻越老山界?派出你们的宣传队展示你们的合作成果。大家要注意宣传队宣传鼓动的语气和新颖的形式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活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播放《七律•长征》歌曲视频)。同学们,诗歌中写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句表现出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那么,红军战士是如何翻越连绵起伏的五岭呢?今天我们一起追寻红色足迹,翻越五岭山中最险的一座山——老山界,感受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板书:老山界 陆定一)
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四个小组就是四个红军小分队,每回答问题正确一次就让小组的小红旗前进一人次,小红旗前进九人次围绕小组转一圈即为翻越老山界,小组长将你们胜利的红旗插到前面讲桌上。我们比一比,哪个小分队最先翻越老山界,成为优胜小分队。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老山界。
二、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同学们课前根据微课和导学案进行了自主学习,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收获,我们来展示一下吧。
3、强调导学案中错误较多的字音。
缴(jiǎo)租酣然入梦(hān)咀嚼(jué)盛(shèng)开
呜咽(yè)蜷(quán)身 嚼(jiáo)口香糖盛(chéng)饭
4、学生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同学们,预习中你有什么疑问吗? (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互帮互助解决部分问题。)
三、朗读课文,初识老山界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难点】
精读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在学习空间发布《老山界》微课和导学案,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和红军长征的资料和写作背景,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微课和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下面我们展示同学们发送到学习空间的资料。
1、作者名片:
陆定一(1906年~199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导语写作指导:xx人xx时间xx情况xx事xx结果。
主体写作指导:我们根据在导学案中填写的表格,写出红军翻阅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我们的行动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脚—山腰
继续爬山
示例: 我中央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
本报12月5日电:我中央红军在(1934年)12月5日历尽艰苦成功翻越老山界。我中央红军在12月4日下午开始爬山,我军沿着山沟向上走,走走停停天黑了才到山脚。这期间遇到一家瑶民,我军宣传队队员与瑶民进行攀谈,宣传了我军的思想,得到瑶民的拥护。天黑后,战士们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打着火把夜里行军,从山脚爬到了山腰,因雷公岩峭壁危险暂停行军露宿山腰。12月5日黎明,我军简单吃过饭后开始行军,至下午两点多,战士们从雷公岩爬到了山顶,然后一口气跑到了山下。我军翻越老山界再一次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我军的实力,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组分工: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如:(走路难)同志们,在翻越老山界中,我们会遇到走路的困难。大家看前面“地势渐渐陡起来”“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希望大家注意安全。
同志们,我们是革命的队伍,不怕苦,不怕任何困难。在我们爬山的时候,我们可以前后呼喊起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2、同学们,在长征中,《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的许多事件。请你根据本文为《红星》报完善这则消息,向全党全军报道这个胜利的消息。
我中央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
本报12月5日电:
我军翻越老山界再一次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我军的实力,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示:
消息格式:标题+导语(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主体(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具体展开事实)+结尾(写出事件的意义)
6、老山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分析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的困难,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过程与方法:
学会精读语句、品味揣摩语句,学会做批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根据导学案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万水千山”中的一个,它是怎样的一座山?(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从书本中查找信息,并派出你们组的红军宣传队续写语句,向战士们简要介绍老山界。
同志们,我们前方的这座山,叫越城岭……
点拨:它是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势比较陡峭,山上有峭壁,路只有一尺来宽。最危险的地方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道路只有一尺来宽,旁边就是悬崖。希望我们注意安全。道路很远,下山十五里也很倾斜的,希望我们做好长途跋涉的心理准备。但是,只要我们不怕困难,相互帮助,一定能顺利翻越老山界,赢得长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