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模型专题讲解4---角平分线 垂直构造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平行线与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平行线与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不同的几何模型,模型的研究变形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基本的图形关系和性质定理。
下面介绍由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的一类几何模型。
例、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我们教材中的例题,作为文字命题,要作出对应的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进而求解。
已知:∠CAE 是△ABC 的外角,∠1 =∠2,AD∥ BC.求证:AB =AC.本题的求解很简单,只需要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再由角平分线最终得到∠B=∠C,然后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得。
本题就是有角平分线和平行构造等腰三角形的典型例题。
下面再对这一结论作更深入的变形和拓展。
1、如图,在△ABC中,AB=AC,∠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等腰三角形,并探究EF、BE、FC之间的关系等腰三角形有△ABC、△AEF、△BOC、△BEO、△CFOEF=BE+CF变式、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原题中结论还成立吗?等腰三角形有△BEO、△CFOEF=BE+CF仍成立将上题中平分两内角改为平分两外角,或平分一内角和一外角,我们即得下面两道变式题2、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
试探究EF、BE、FC之间的关系3、如图,在△ABC中,∠ABC的角平分线和∠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
试探究EF、BE、FC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若能开动脑筋,从变化中思考不变的关系,从条件改变中找到结论变化的规律,树立理性探究、发散思考的学习数学精神,相信几何的学习自当事半功倍!谢谢大家继续为我的微课投票:打开网址 /Works/workslist 搜索姓名:彭鹏飞,点击下面的五个微课为我投票(这个是个教学论坛需要注册,家长朋友们可以用小孩的身份证号进行注册。
三角形中的特殊模型-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角平分线第二定理模型(解析版)
三角形中的特殊模型-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角平分线第二定理模型角平分线在中考数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角平分线常作为压轴题中的常考知识点,需要掌握其各大模型及相应的辅助线作法,且辅助线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几何内容中的弱点,,本专题就角平分线的非全等类模型作相应的总结,需学生反复掌握。
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模型、角平行线第二定理模型(内角平分线定理和外角平分线定理模型)平分平行(射影)构等腰1)角平分线加平行线必出等腰三角形.模型分析:由平行线得到内错角相等,由角平分线得到相等的角,等量代换进行解题.平行线、角平分线及等腰,任意由其中两个条件都可以得出第三个。
(简称:“知二求一”,在以后还会遇到很多类似总结)。
平行四边形中的翻折问题就常出现该类模型。
图1图2图3条件:如图1,OO'平分∠MON,过OO'的一点P作PQ⎳ON. 结论:△OPQ是等腰三角形。
条件:如图2,△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
结论:△BDE是等腰三角形。
条件:如图3,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过点O作BC的平行线与AB,AC分别相交于点M,N.结论:△BOM、△CON都是等腰三角形。
2)角平分线加射影模型必出等腰三角形.→图4条件:如图4,BE平分∠CBA,∠ACB=∠CDA=90°. 结论:三角形CEF是等腰三角形。
1(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已知∠AOB,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OA、OB分别于点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CD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过OE上一点M作MN∥OA,与OB相交于点N,∠MOB=50°,则∠AOM=.【答案】25度/25°【分析】通过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求解即可.【详解】∵MN∥OA,∴∠AOB=∠MNB=50°,由题意可知:OM平分∠AOB,∠AOB=25°.故答案为:25°.∴∠AOM=∠MOB=12【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及其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作图和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2(2023·浙江·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BC的两边AB=5,AC=8,BO、CO分别平分∠ABC、∠ACB,过点O作DE∥BC,则△ADE的周长等于.【答案】13【分析】根据BO平分∠CBA,CO平分∠ACB,且ED∥BC,可得出OD=OB,OE=OC,所以三角形ADE的周长是AB+AC.【详解】解:∵BO平分∠CBA,CO平分∠ACB,∴∠DBO=∠OBC,∠OCE=∠OCB,由∵DE∥BC,∴∠DOB=∠OBC,∠EOC=∠OCB,∴∠DBO=∠DOB,∠EOC=∠ECO,∴DO=DB,EO=EC,·又∵AB=5,AC=8,∴ADE的周长=AD+DE+AE=AB+AC=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其中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创造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是关键.3(2023·广东·八年级期末)如图,▱ABCD中,AB=3cm,BC=5cm,BE平分∠ABC交AD于E点,CF 平分∠BCD交AD于F点,则EF的长为cm.【答案】1【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别推出AE=AB,DF=DC,进而推出EF=AE+DF-AD.【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EBC,AD=BC=5cm,∵BE平分∠ABC,∴∠ABE=∠EBC,则∠ABE=∠AEB,∴AB=AE=3cm,同理可证:DF=DC=AB=3cm,则EF=AE+FD-AD=3+3-5=1cm.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运用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由等角推出等边.4(2023.江苏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BAC=90°,AD⊥BC于D,∠BCA的角平分线交AD与F,交AB于E,FG⎳BC交AB于G.AE=4cm,AB=12cm,则BG=,GE=.【答案】4cm;4cm.【详解】过E作EH垂直BC交BC于H点,易证△AEC≌△EHC;由角度分析易知∠AEF=∠AFE,即AE=AF,则有EH=EA=AF;又可证△AGF≌△BHE,则AG=EB=12-4=8,则BG=8-4=4,GE=4.【点睛】这道题主要讲解角平分线加射影模型必出等腰三角形的模型.角平行线第二定理(内角平分线定理和外角平分线定理)模型1)内角平分线定理图1图2图3条件:如图1,在△ABC中,若AD是∠BAC的平分线。
2022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之角平分线的五种模型(讲+练)(解析版)
专题01 角平分线的五种模型模型一、角平分线垂两边例1.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AB:AC=3:2,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为()A.3:2B.6:4C.2:3D.不能确定【答案】A【详解】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AD为∠BAC的平分线,∴DE=DF,又AB:AC=3:2,∴S△ABD:S△ACD=(12AB•DE):(12AC•DF)=AB:AC=3:2.故选A.例2.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___.【答案】2【详解】解:过P作PE⊥OB,交OB与点E,∵∠AOP=∠BOP,PD⊥OA,PE⊥OB,∴PD=PE,∵PC//OA,∴∠CPO=∠POD,又∠AOP=∠BOP=15°,∴∠CPO=∠BOP=15°,又∠ECP为△OCP的外角,∴∠ECP=∠COP+∠CPO =30°,在直角三角形CEP 中,∠ECP =30°,PC =4,∴PE =12PC =2,则PD =PE =2.故答案为:2.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DC //AB ,∠DAB =90°,AC ⊥BC ,AC =BC ,∠ABC 的平分线交A D ,AC 于点E 、F ,则BFEF的值是___________.11221BCBC BC ==--【详解】解:如图,作FG ⊥AB 于点G ,∠DAB -90°,∴FG /AD ,∴BF EF =BGAGAC ⊥BC ,∴∠ACB =90° 又BF 平分∠ABC ,∴FG =FC 在Rt △BGF 和Rt △BCF 中BF BFCF GF=⎧⎨=⎩ ∴△BGF ≌△BCF (HL ),∴BC =BGAC =BC ,∴∠CBA =45°,∴AB =2BC1BF BG BC EF AG AB BG ∴====- 【变式训练2】如图,BD 平分ABC 的外角∠ABP ,DA =DC ,DE ⊥BP 于点E ,若AB =5,BC =3,求BE 的长.【答案】1【详解】解:过点D 作BA 的垂线交AB 于点H ,∵BD平分△ABC的外角∠ABP,DH⊥AB,∴DE=DH,在Rt△DEB和Rt△DHB中,DE DHDB DB=⎧⎨=⎩,∴Rt△DEB≌Rt△DHB(HL),∴BE=BH,在Rt△DEC和Rt△DHA中,DE DHDC DA=⎧⎨=⎩,∴Rt△DEC≌Rt△DHA(HL),∴AH=CE,由图易知:AH=AB−BH,CE=BE+BC,∴AB−BH=BE+BC,∴BE+BH=AB−BC=5−3=2,而BE=BH,∴2BE=2,故BE=1.【变式训练3,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过点E作交AC于点F,则EF的长为.【答案】【解析】延长FE交AB于点D G H,如图所示:四边形BDEG是矩形,平分CE平分,四边形BDEG是正,,设,则,,,解得,,即,解得,.模型二、角平分线垂中间例.如图,已知,90,,BAC 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且CE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2BD CE =. 【答案】见解析【详解】证明:如图,延长CE 与B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90,90EBF F ACF F ∠+∠=︒∠+∠=︒,∴EBF ACF ∠=∠,在ABD △和ACF 中,EBF ACF AB AC BAC CAF ∠=∠⎧⎪=⎨⎪∠=∠⎩,∴()ABD ACF ASA △≌△,∴BD CF =,∵BD 是ABC ∠的平分线,∴EBC EBF ∠=∠.在BCE ∆和BFE ∆中,EBC EBF BE BE CEB FEB ∠=∠⎧⎪=⎨⎪∠=∠⎩,∴()BCE BFE ASA ≌△△, ∴CE EF =,∴2CF CE =, ∴2BD CF CE ==.【变式训练1】如图,已知△ABC ,∠BAC =45°,在△ABC 的高BD 上取点E ,使AE =BC . (1)求证:CD =DE ;(2)试判断AE 与BC 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AE BC ⊥,理由见解析;(3)【详解】(1)证明:∵BD AC ⊥,45BAC ∠=︒,∴90,45EDA BDC ABD BAD ∠=∠=︒∠=∠=︒,∴AD BD =,在Rt ADE △和Rt BDC 中,∵AD BDAE BC =⎧⎨=⎩ ∴()Rt ADE Rt BDC HL ≅,∴CD =DE ; (2)AE BC ⊥,理由如下:如图,延长AE ,交BC 于点F , 由(1)得,90EAD EBF EAD AED ∠=∠∠+∠=︒,∵AED AEF ∠=∠,∴90BEF EBF ∠+∠=︒,∴90EFB =︒,即AE BC ⊥;【变式训练2】如图,D 是△ABC 的BC 边的中点,AE 平分∠BAC ,AE ⊥CE 于点E ,且AB =10,AC =16,则DE 的长度为________【答案】3【解答】解:如图,延长CE ,AB 交于点F .AE 平分∠BAC ,AE ⊥EC ,∴∠F AE =∠CAE ,∠AEF =∠AEC =90°在△AFE 和△ACE 中,EAF EAC AE AE AEF AEC =⎧⎪=⎨⎪=⎩∠∠∠∠,∴△AFE ≌ACE (ASA ),∴AF =AC =16,EF =EC ,∴B F =6又D 是BC 的中点,∴BD =CD ,∴DE 是△CBF 的中位线,∴DE =12BF =3,故答案为:3. 【变式训练3】如图,在ABC ∆中,CD 是ACB ∠的平分线,AD CD ⊥于点D ,DE //BC 交AB 于点E ,求证:EA EB =.【答案】见解析【解答】证明:延长AD 交BC 于点F .CD 平分ACF ∠, ACD FCD ∴∠=∠.又,,AD CD CD CD ⊥=ADC ∴∆≌FDC ∆,AD FD ∴=. 又DE ∥BC ,EA EB ∴=.模型三、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如图所示,在△ABC 中,BC =6,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动点P 在射线EF 上,BP 交CE 于D,∠CBP 的平分线交CE 于Q ,当CQ =13CE 时,EP +BP =________.【答案】12【解答】解:如图,延长BQ 交射线EF 于点M .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EF //BC ,∴∠CBM =∠EMBBM 平分∠ABC ,∴∠ABM =∠CBM ,∴∠EMB =∠EBM ,∴EB =EM ,∴EP +BP =EP +PM =EM CQ =13CE ,∴EQ =2CQ由EF //BC 得,△EMQ ∽△CBQ∴2 212 12EM EQEM BC EP BP BC CQ==∴==∴+=【变式训练1】如图,平分于点C ,,求OC 的长?【解析】如图所示:过点D 作交OA 于点E ,则,平分,,中,,.【变式训练2C=90°,AD平分∠CAB,BE平分∠ABC,AD、BE相交于点F,且,则AC=.【解析】过点E于G,连接CF,如图所示:分别是,CF是的平分线,,,由勾股定理可得.模型四、利用角平分线作对称例.平分.【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在AB上截取,连接DE,如图所示:.【变式训练】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点E,且DE=3,S△ABC=20.(1)如图1,若AB=AC,求AC的长;(2)如图2,若AB=5,请直接写出AC的长.【答案】(1)203;(2)253【详解】解:(1)如图1,作DF⊥AC于F,∵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DF =DE =3, 由题意得,12×AB ×3+12×AC ×3=20,解得,AC =AB =203; (2)如图2,作DF ⊥AC 于F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DF =DE =3, 由题意得,12×5×3+12×AC ×3=20,解得,AC =253. 模型五、内外模型例.如图,在△ABC 中,AB=AC ,∠A=30°,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ABC 与∠AC 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则∠D 的度数为( )A .15°B .17.5°C .20°D .22.5°【答案】A4321DA【解析】∵∠ABC与∠AC 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DCE=∠DCA,∠CBD=∠ABD,即.的外角的平分线CP与内角BP交于点P,若,则.【解析】平分平分又,过点P的延长线,垂足分别为点E、F、G,如图所示: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P是.课后训练1.如图,BD是ABC的外角∠ABP的角平分线,DA=DC,DE⊥BP于点E,若AB=5,BC=3,则BE 的长为()A .2B .1.5C .1D .0【答案】C【详解】解:如图,过点D 作DF AB ⊥于F ,BD 是ABP ∠的角平分线,DF AB ⊥,DE ⊥BP ,DE DF ∴=,在Rt BDE 和Rt BDF 中,BD BDDE DF =⎧⎨=⎩,()Rt BDE Rt BDF HL ∴△≌△,BE BF ∴=,在Rt ADF 和Rt CDE △中,DA DCDE DF=⎧⎨=⎩,()Rt ADF Rt CDE HL ∴△≌△,AF CE ∴=,AF AB BF =-,CE BC BE =+,AB BF BC BE ∴-=+,2BE AB BC ∴=-,5AB =,3BC =,2532BE ∴=-=,解得:1BE =.故选:C .2.如图,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交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若7ABC S =△,32=DE ,5AB =,则AC 的长为( )A .133B .4C .5D .6【答案】A【详解】∵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32DF DE ==. 又∵ABCABD ACDSSS=+,5AB =,∴1313752222AC =⨯⨯+⨯⨯,∴133AC =.故选:A . 3.如图,在Rt △ABC 中,∠C =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CD =2,BD =3,Q 为AB 上一动点,则DQ 的最小值为( )A.1B.2C.2.5D【答案】B【详解】解:作DH⊥AB于H,如图,∵AD平分∠BAC,DH⊥AB,DC⊥AC,∴DH=DC=2,∵Q为AB上一动点,∴DQ的最小值为DH的长,即DQ的最小值为2.故选:B.4.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CD=90°,BD平分∠ABC,AB=6,BC=9,CD=4,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答案】30【详解】过D作DE⊥AB,交BA的延长线于E,则∠E=∠C=90°,∵∠BCD=90°,BD平分∠ABC,∴DE=DC=4,∴四边形ABCD的面积S=S△BCD+S△BAD=12×BC×CD+12×AB×DE=12×9×4+12×6×4=30,故答案为:30.5.如图,在△ABC中,AD为△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若AB=5,AC=3,DF=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答案】8【详解】解:∵AD为△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DE=DF=2,∴△ABC的面积=12×5×2+12×3×2=8,故答案侍:8.6.在△ABC中,∠ABC=62°,∠ACB=50°,∠ACD是△ABC的外角∠ACD和∠ABC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B=_____︒【答案】25【详解】解:如图示:过点E ,分别作EF BD ⊥交BD 于点E ,EG AC ⊥交AC 于点G ,EH AB ⊥,交AB 延长线于点H , ∵BE 平分ABC ∠,CE 平分ACD ∠,∴EH EF =,EG EF =,∴EH EG =,∴AE 平分HAC ∠, ∵62ABC ∠=︒,50∠=°ACB ,∴6250112HAC ABC ACB ∠=∠+∠=︒+︒=︒,∴111125622EAO HAC ∠=∠=⨯︒=︒, ∵BE 平分ABC ∠,62ABC ∠=︒∴11623122EBC ABC ∠=∠=⨯︒=︒ 在AOE △和BOC 中,OBC OCB OAE AEB ∠+∠=∠+∠∴31505625AEB OBC OCB OAE ∠=∠+∠-∠=︒+︒-︒=︒,故答案是:25. 7.如图,DE ⊥AB 于E ,DF ⊥AC 于F ,若BD =CD ,BE =CF .(1)求证:AD 平分∠BAC :(2)已知AC =18,BE =4,求AB 的长. 【答案】(1)见解析;(2)10AB =.【详解】(1)证明:DE AB ∵⊥,DF AC ⊥,90E DFC ∴∠=∠=︒,在Rt BED 和Rt CFD △中,BD CD BE CF =⎧⎨=⎩,∴Rt BED Rt CFD ≅()HL ,DE DF ∴=,DE AB ∵⊥,DF AC ⊥,AD ∴平分BAC ∠;(2)解:DE DF =,AD AD =,Rt ADE Rt ADF ∴≅()HL ,AE AF ∴=,AB AE BE AF BE AC CF BE =-=-=--,184410AB ∴=--=.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A (-4,0),B (0,4),AD ⊥BC 交BC 于D 点,交y 轴正半轴于点E (0,t )(1)当t=1时,点C 的坐标为 ; (2)如图2,求∠ADO 的度数;(3)如图3,已知点P (0,3),若PQ ⊥PC ,PQ=PC ,求Q 的坐标(用含t 的式子表示). 【答案】(1)点C 坐标(1,0);(2)∠ADO =45°;(3)Q (-3,3-t ). 【详解】(1)如图1,当t =1时,点E (0,1), ∵AD ⊥BC , ∴∠EAO +∠BCO =90°, ∵∠CBO +∠BCO =90°,∴∠EAO =∠CBO ,在△AOE 和△BOC 中,∵90EAO CBOAO BO AOE BOC ∠=∠⎧⎪=⎨⎪∠=∠︒⎩=,∴△AOE ≌△BOC (ASA ),∴OE =OC =1,∴点C 坐标(1,0). 故答案为:(1,0);(2)如图2,过点O 作OM ⊥AD 于点M ,作ON ⊥BC 于点N ,∵△AOE ≌△BOC ,∴S △AOE =S △BOC ,且AE =BC , ∵OM ⊥AE ,ON ⊥BC ,∴OM =ON ,∴OD 平分∠ADC ;AD ⊥BC ,90ADC ∴∠=︒∴∠ADO =1452ADC ∠=︒;(3)如图3,过P 作GH ∥x 轴,过C 作CG ⊥GH 于G ,过Q 作QH ⊥GH 于H ,交x 轴于F ,∵P (0,3),C (t ,0),∴CG =FH =3,PG =OC =t , ∵∠QPC =90°,∴∠CPG +∠QPH =90°, ∵∠QPH +∠HQP =90°,∴∠CPG =∠HQP ,∵∠QHP=∠G=90°,PQ=PC,∴△PCG≌△QPH,∴CG=PH=3,PG=QH=t,∴Q(-3,3-t).。
模型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者知二推一
模型“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者知二推一【几何模型】“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三者知其二必推出其一。
初中数学学习难在几何题没有思路当然了,有了思路就感觉简单了,那么为什么没有思路?关键是没有掌握几何证明题的本质,他是一个推理过程,就是具备什么条件,一定会具有一个结论。
往往对推理过程不熟练,思考不到条件下结论存在性,挖空心思也写不出步骤。
这就需要训练做题,思考总结出具备什么条件会有什么结论,做题时直奔主题,不用再思考了,日积月累,书到渠成,再解决几何问题就不难了。
在△ABC中,∠BAC=α[定值],BC=a[定值],可得“定弦定角”模型,找隐圆;【例题】:挖掘定角与定线背景内涵,思考最值问题第25题初审可知第三问考查定角定中线模型(附尺规作图)及解法;联想到定角定高模型(参考题:2020年沈河一模第25题);最后小编原创题考查定角定角平分线。
【思维教练3】—“知识储备”前文已更新:倍长中线,构造“定弦定角”模型,找到隐圆求解。
亦可构造等边三角形转化线段,得:“共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其中,方法二:根据“垂线段最短”得:CK≤CG,则CK的最大值为2√(3),CM+CN=EF+EN=FN;【你看出思路了吗】小编原创试题“考查定角定角平分线”,1.如图,点A、B、C、D在⊙O上,AD平分∠BAC.若∠B O C=120°,则∠C AD的度数为.2.如图,AD是△ABC的外接圆⊙O的直径.若∠BCA=50°,则∠AD B的度数为.3.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cm,高为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cm².4.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弦CD∥AB,CD=8,AB=10,则CD与AB之间的距离为.5.如图,在⊙O中,点A在弧BC上.若∠B O C=100°,则∠BA C的度数为.▱ABCD的6.如图,若用半径为8,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7.如图,已知锐角△ABC内外接于半径为2的⊙O.若OD⊥BC于点D,∠BAC=60°,则OD=.8.如图,AD是△ABC的外接圆⊙O的直径.若∠BAD=40°,则∠AC B的度数为.9.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底面圆半径为1,则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10.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侧面面积为12,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11.在⊙O中,若弦BC垂直平分半径O A,则弦BC所对的圆周角等于.1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P A切⊙O于点A,线段P O交⊙O于点C,连接BC.若∠P=36°,则∠B=.13.用一个圆心角为90°,半径为20 cm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14.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2.5,母线长为9,则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为.15.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的中点为点O,分别以点A、C为圆心,以AO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正方形ABCD的边相交,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结果保留)16.如图,在△A BC中,∠C=90°,AC=4,BC=3.若以A C所在直线为轴,把△A BC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则这个圆锥的侧面面积是.17.如图,在△A BC中,若∠A CB=45°,A B=6.则△A BC的面面积的最大值是.18.如图,在扇形△AO B中,OA=O B=2,∠AO B=90°,点C为弧A B上一点.∠AO C=30°,连接BC,过点C作OA的垂线交OA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9.如图,点A、B、C、D为一个正多边形的顶点,点O为正多边形的中心,若∠AD B=18°,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20.如图,在半径为6的⊙O中.若∠AO B=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1.用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4的扇形制作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此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3一.圆典型基本模型图模型1图形:⑴如图,A B是⊙O的直径,点C、E是⊙O上的两点.基本结论有:①A C平分∠B AE是;②A D⊥CD;③CD是⊙O的切线;三个论断,知二推一.⑵⑶⑷⑸⑹④⑤⑥如图,A B是⊙O的直径,点C、E是⊙O上的两点.20.如图,在半径为6的⊙O中.若∠AO B=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接圆的直径.若∠BCA=50°,则∠AD B的度数为.∠A BACDB O=90°,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均在格点上,AB与网格交于点D.AD的长为;OP.AB2A2B,A′B′OP.AB2A2B,A′B′OP.AB2A2B,A′B′(2)点P是边AC上一点,当△APD∽△ABC时,仅用无刻度的直尺确定点P的位置,简单说明作图方法(不要求证明).≌≌≌1.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O、点A在格点上,⊙O的半径为3,点B、点C在⊙O上.½∥⅓⅔¼°²³ⁿ∵∴⑥⑦½∥⅓⅔¼°²³ⁿ∵∴⑥⑦½∥⅓⅔¼°²³ⁿ∵∴⑥⑦´'´'´'(1)若∠⊥CAO=90°,ADAC的长为;①②③B.②④①②③B.②④(2)若∠BAO=60°,仅用无刻度的直尺确定点B的位置,简单说明作图方法.⊙O上.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均在格点上,AB与格交于点D.(2)点P是边AC上一点,当△APD∽△ABC时,仅用无刻度的直尺确定点P的位置,简单说明作图方法(不要求证明).过点O作OQ∥AP交BM于点Q,过点P作PE⊥AB于点C,交QO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PQ,OP.AB2A2B,BD=n•BF,沿A→B→C→D→A方向运动到点A 处停止.过点O作OQ∥AP交BM于点Q,过点P作PE⊥AB∏于点C,交QO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PQ,cm BD=n•BF,沿A→B→C→①②⑤①②⑤①②⑤精选试题解析(1)。
2022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冲刺-几何模型讲义
2022年中考几何模型一、角平分线模型知识精讲1.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2. 若题目中已经有了角平分线和角平分线上一点到一边的垂线段(距离),则作另一边的垂线段,例:已知:AD是的平分线,,过点D于点E,则.3. 在角的两边上取相等的线段,结合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角边等,造全等),已知:点D是平分线上的一点,在OA、OB上分别取点E、F,且,连接DE、DF4.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角的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已知:点D是平分线上的一点,过点D作三角形,即.5. 有角平分线时,过角一边上的点作角平分线的平行线,交角的另一边所在直线于一点,也可构造等腰三角形,例:已知:OC平分,点D是OA上一点,过点D作交OB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则.6. 从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角的另一边相交,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例:已知:OE平分∠AOB,点D在OA上,DE⊥OE,则可延长DE交OB于点F,则DE=EF,OD=OF,∠ODF=∠OFD.7. 有角平分线时,可将等角放到直角三角形中,构造相似三角形,也可以另加一对相等的角构造相似三角形,例:4321DA4231EFCB(1)已知:OC 平分,点E 、F 分别在OA 、OB 上,过点E M ,过点F N(2)已知:OC 平分,点E 、F 在OC 上,于点M ,于点N ,则(3)已知:OC 平分,点E 、F 在OC ,8. 利用“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可得相等线段,例:已知:∠BAC 是圆O 的圆周角,∠DOE 是圆O 的圆心角,AF 平分∠BAC ,OG 平分∠DOE ,连接BF 、CF 、DG 、EG ,则BF =CF ,DG =EG .9. 【内内模型】如图,两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D ,则.10. 【内外模型】如图,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一个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则.11. 【外外模型】如图,交于点D ,则.二、中点模型知识精讲1.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底边中点或证明底边中点时,可以作底边的中线,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来解决问题.例:已知:在△ABC中,AB=AC,取BC的中点D,连接AD,则AD平分∠BAC,AD是边BC上的高,AD是BC边上的中线.【说明】应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方法.2.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中点或有斜边的倍分关系线段时,可以作斜边的中线解决问题,例:(1)如图,在Rt△ABC中,D为斜边AB的中点,连接CD,则CD=AD=BD.(2)如图,在Rt△ABC中,AB=2BC,作斜边AB上的中线CD,则AD=BD=CD=BC,△BCD是等边三角形.【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若遇到斜边的中点,则连接直角顶点与斜边的中点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作这条辅助线的目的是得到三条相等的线段及两对相等的角. 3. 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倍长中线),例:(1)如图,在△ABC中,AD为△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连接BE,则△ADC≌△EDB.(2)如图,在△ABC中,AD为△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连接BE,则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4. 将三角形中线上的一部分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如图,已知点E是△AD上的一点,延长AD至点F,使得DE=DF,连接BF、CF,则四边形BFCE为平行四边形或△BDF≌△CDE或△BED≌△CFD.【总结】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①当要证明的两条线段是两个三角形的边时,一般通过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三角形全等的对应边相等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②当两条线段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时,一般证明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利用等角对等边证明两条线段相等.5.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可以倍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如图,已知点C边AE上一点,O为AB的中点,延长CO至点D,使得,连接AD、BD,四边形ADBC为平行四边形.6. 有三角形中线时,可过中点所在的边的两端点向中线作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如图,AF为△ABC的中线,作BD⊥AF交AF延长线于点D,作CE⊥AF于点E,则△BDN≌△CEN.7. 在三角形中,有一边的中点时,过中点作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或把某条线段构造成中位线,利用已知的条件可求线段长,例:如图,D为AB的中点,过点D作DE∥BC,则DE为△ABC的中位线;过点B作BF∥DC 交AC的延长线于点F,则DC为△ABF的中位线.8.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点时,连接任意两个中点可得三角形的中位线,例:如图,D、E、F分别为△ABC三边中点,连接DE、DF、EF,则.9. 有一边中点,并且在已知或求证中涉及线段的倍分关系时,可以取另一边的中点,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例:如图,点E是△ABC边BC的中点,取AC的中点F,连接EF,则EF∥AB,10. 当圆心与弧(或弦)的中点,可以利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例:(1)如图,,连接AC、OB,则OB⊥AC,OB平分AC.(2)如图,点C为弦AB的中点,连接OC,则OC⊥AB.三、平行模型知识精讲在一些有平行线却没有截线的问题中,通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三线八角”,再运用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解题,常见的辅助线添加方式如下:如果遇到两条平行线之间夹折线,一般应过折点作出与已知平行线平行的直线.1. 如图,已知AB∥CD,点E为AB、CD间的一点,过点E作EF∥AB,则∠A+∠C=∠AEC.2. 如图,已知AB∥CD,则∠A+∠AEC+∠C=360°.3. 如图,AB∥CD,则∠B=∠D+∠E.4. 如图,AB∥CD,则∠BEG+∠D+∠F=180°.5. 如图,AB∥CD,则∠ABE=∠D+∠E.四、垂直模型1. 在三角形中,若题目中已经有一边的高了,常作另一边上的高,然后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角相等.例: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过点B作BE⊥AC交AC于点E,交AD于点F,则∠CBE=∠CAD,∠AFE=∠C=∠BFD.除了能得到角度间的关系外,还可以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来证明线段成比例或者用于求线段的长度.2. 在四边形中,如果有高线,可以再作垂线,构造特殊的四边形或者直角三角形.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DC⊥BC,过点D作DE⊥BC,垂足为点E,则四边形BCDE为矩形,△ADE为直角三角形.3. 在直角三角形中,常作斜边上的高,利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相似三角形.例: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作CD⊥AB于点D,则∠A=∠DCB,∠B=∠ACD,△ABC∽△CBD∽△ACD.4. 若题中已有直线的垂线时,可再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得到两条平行线.例:如图,在△ABC中,AF⊥BC于点F,过AB上一点D作DE⊥BC于点E,则DE∥AF,∠BDE=∠BAF,∠ADE+∠BAF=180°,△BDE∽△BAF.5. 若存在过一条直线上两点同时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可以再作一条垂线,构造一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解决问题.6. 当两条互相垂直的弦的交点恰好在圆上,构成90°的圆周角,可构造直径.例:如图,点A在圆O上,∠BAC=90°,连接BC,则BC就是圆O的直径.7. 当圆中有互相垂直的弦时,经常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可以得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利用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来解决问题.例:在圆O中,弦AB⊥CD于点E,连接CO并延长交圆O于点F,连接DF,则FD⊥CD,FD∥AB,.8. 当圆中有和弦垂直的线段时,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来解决问题.例:如图,△ABC内接于圆O,CD⊥AB于点D,连接CO并延长交圆O于点E,连接AE,则△ACE∽△DCB.五、对角互补模型知识精讲1. 全等型—90º如图,已知∠AOB=∠DCE=90º,OC平分∠AOB.则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2. 如图,已知∠DCE的一边与AO的延长线交于点D,∠AOB=∠DCE=90º,OC 平分∠AOB.则可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E-OD=OC,③.3. 全等型—60º和120º如图,已知∠AOB=2∠DCE=120º,OC平分∠AOB.则可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4. 全等型—和如图,已知∠AOB=,∠DCE=,OC平分∠AOB.则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CD=CE,②OD+OE=2OC·cos,③.5. 相似型—90º如图,已知∠AOB=∠DCE=90º,∠BOC=.结论:CE=CD·.六、半角模型知识精讲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BE+DF=EF.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AE平分∠BEF,AF平分∠DFE.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4.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过点A作AH⊥EF交EF于点H,则AH=AB.简证:由上述结论可知AE平分∠BEF,又∵AB⊥BC,∴AH=AB.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 简证:由结论1可得EF=BE+DF,CE+CF+EF=CE+CF+BE+DF=2AB.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如图,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90º得到△AGB,连接GM.通过证明△AMG≌△AMN得MN=MG,DN=BG,∠GBE=90º,即可证.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BME△DFN△AMN△BAN△DMA△AFE.简证:通过证明角相等得到三角形相似,要善于使用上述结论.8.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连接AC,∵∠DAF=∠EAC,∠ADB=∠ACB,∴△ECA△NDA,又∵△AMN△AFE,∴.【补充】通过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比亦可得到9.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由结论7可得△DAM△BNA,∴,即.10.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设,在Rt△CEF中,,化简得,.1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当BE=DF时,EF.证明:如图,作△AEF的外接圆,点P为EF的中点,连接OA、OE、OF、PC,过点A作AH⊥EF.∵∠EAF=45º,∴∠EOF=90º,设,则,∴当点A、O、P、C四点共线时,即BE=DF,、EF大值.1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简证:由结论8可得△△ECA△NDA,同理可得补充:等腰直角三角形与“半角模型”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若∠DCE=45º,则.证明:如图,将△A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º得到△,连接.∵旋转,∴△ACD≌△,∴AD=,在△DCE与△中,ED=,∵∠BE=∠BC+∠EBC=∠DAC+∠EBC=90º,∴,.七、倍半角模型知识精讲一、二倍角模型处理方法1. 作二倍角的平分线,构成等腰三角形.例:如图,在△ABC中,∠ABC=2∠C,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则∠DBC=∠C,DB=DC,即△DBC是等腰三角形.2. 延长二倍角的一边,使其等于二倍角的另一边,构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例:如图,在△ABC中,∠B=2∠C,延长CB到点D,使得BD=AB,连接AD,则△ABD、△ADC都是等腰三角形.二、倍半角综合1. 由“倍”造“半”已知倍角求半角,将倍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应的直角边顺势延长即可.如图,若,则()2. 由“半”造“倍”已知半角求倍角,将半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应的直角边截取线段即可.如图,在Rt△ABC(∠A<45º)的直角边AC上取点D,当BD=AD时,则∠BDC=2∠A,设,则,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解得,故有.三、一些特殊的角度1. 由特殊角30º求tan15º的值如图,先构造一个含有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设BC=1,,AB=2,再延长CA至D,使得AD=AB=2,连接BD,构造等腰△ABD,则∠D=∠BAC=15º,.2. 由特殊角45º求tan22.5º的值由图可得,.3. “345”三角形(1)如图1,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2)如图2,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3)如图3,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八、全等模型知识精讲一、几何变换中的全等模型1. 平移全等模型,如下图:2. 对称(翻折)全等模型,如下图:3. 旋转全等模型,如下图:二、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4. 三垂直全等模型,如图:5. 一线三直角全等模型,如图:6. 一线三等角与一组对应边相等全等模型,如图:三、手拉手全等模型7. 等腰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ABC与△AD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BAC=∠DAE,连接BD、CE,则△ABD ≌△ACE.8. 等边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ABC与△C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B、C、E三点共线,连接AE、BD,则△BCD≌△ACE.9. 一般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在任意△ABC中,以AB为边作等边△ADB,以AC为边作等边△ACE,连接DC、BE,则△ADC≌△ACE.10. 正方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在任意△ABC中,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DE,以AC为边作正方形ACFG,连接EC、BG,则△AEC≌△ABG.九、相似模型知识精讲1. A字型与反A字型相似2. 8字型与反8字型相似3. 蝴蝶型相似4. 共角共边相似模型5. 一线三等角6. 旋转相似模型拓展讲解:1. 射影定理(1)双垂直,如图:结论①△ABD∽△ACB,AB2=AD·AC;②△ADC∽△ACB,AC2=AD·AB;③△CDB∽△ACB,CB2=BD·BA.(2)斜射影相似结论:△ABD∽△ACB,AB2=AD·AC.2. 对角互补相似如图,在Rt△ABC中,∠C=90º,点O是AB的中点,若∠EOF=90º,则.证明:过点O作OD⊥AC于点D,OH⊥BC于点H,如图所示:通过△ODE∽△OHF即可得到3. 三平行相似如图,AB∥EF∥CD,若,则.证明:∵EF∥AB,∴△DEF∽△DAB,∴,即①同理△BEF∽△BCD,∴,即②①+②,得,.4. 内接矩形相似如图,四边形DEFG是△ABC的内接矩形,EF在BC边上,D、G分别在AB、AC边上,则△ADG∽△ABC,△ADN∽△ABM,△AGN∽△ACM,.十、倍长中线模型知识精讲1. 如图,在矩形ABCD中,若BD=BE,DF=EF,则AF⊥CF.2.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2AB,M为AD的中点,CE⊥AB于点E,则∠DME=3∠AEM.3. 如图,△ADE与△AB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EF=CF,求证(1)DF=BF;(2)DF⊥BF.4. 如图,△OAB∽△ODC,∠OAB=∠ODC=90º,BE=EC,求证:(1)AE=DE;(2)∠AED=2∠ABO.十一、弦图模型知识精讲1. 证法一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 证法二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3. 证法三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 证法四如图所示,分别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图中3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b、c,整个图形的面积为S5. 证法五分别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拼成一个多边形,并延长AC交DF于点P.。
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
如图,CA=CB,DF=DB,AE=AD,求∠A的度数
设∠A为x
∵CA=CB
∴ ∠A=∠B=x
E
∵DF=DB
∴∠F=∠B=x
∴ ∠A=∠B= ∠F =x
∴∠ADE=2x
∵AE=AD
∴∠AED=∠ADE=2x
∴ ∠A=180÷5=36°
△ABC是等边三角形,过AC边上的点D作 DG//BC,交AB于点G,在GD的延长线上取 一点E,使DE=DC,连接AE,BD。 (1)求证△AGE≌△DAB。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B); ①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任何一 边都可以作为底或腰; ②不等边三角形是遍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 ③不等边三角形是三边不都相等的三角 形; ④三角形按边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 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A.1 B.2 C.3 D.4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为4cm,5cm,且第 三边长x为整数,问: (1)由4cm,5cm,xcm为边可组成多少个不同
∠CAD+∠C=90°, ∴∠BFD=∠CAD
又∵∠AFE=∠BFD
∴∠CAD=∠AFE, ∴EA=EF(等角对等边), ∴E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
谢谢!
谢谢!
如图,在△ABC中,∠BAC=90°,AB= 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BD 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2CE.
F A
E D
B
C
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 ∠BAC=90°,D是BC上一点,EC⊥BC, EC=BD,DF=FE. 求证:(1)△ABD≌△ACE;(2)AF⊥DE.
∵BP,CP分别是△ABC的外角平 分线
∴PE=PQ, PF=PQ ∴PE=PF ∵PE⊥AB,PF⊥AC ∴点P在∠A的平分线上
专题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知识解读)-中考数学(全国通用)
N M O A B PPO N M B A专题01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知识解读)【专题说明】角平分线在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桥梁和纽带,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部分,其“轴承对称功能”衍生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而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相结合构造出等腰三角形,也常在解题中给我们带来帮助,本专题介绍四种常考解题方法。
【方法技巧】模型1 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 作PA ⊥OM 于点A ,PB ⊥ON 于点B 。
结论:PB=PA 。
【模型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模型2 截取构造对称全等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A 是射线OM 上任意一点,在ON 上截取OB=OA ,连接PB 。
结论:△OPB ≌△OPA 。
P O N M B AQP O N M 【模型分析】利用角平分线图形的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构造对称全等三角形,可以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利用对称性把一些线段或角进行转移,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解题技巧。
模型3 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P 点,延长AP 于点B 。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分析】构造此模型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也可以得到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这个模型巧妙地把角平分线和三线合一联系了起来。
模型4 角平分线+平行线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 作PQ ∥ON ,交OM 于点Q 。
结论:△POQ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分析】有角平分线时,常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角的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为证明结论提供更多的条件,体现了角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四节 角分垂 等腰归
录入:XYF第四节角分垂等腰归解题方法技巧从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另一边相交,则截得一个等腰三角形,垂足为底边上的中点,该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又成为底边上的中线和高所在直线,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若题目条件中有垂直于角平分线的线段,则延长该线段止于角的另一边)证题. 另外,利用所作的垂直还能构造一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1-4-1如图1-4-1,∠1=∠2,DE⊥OE于E,若延长DE交OB于F,则△OED ≌△OEF,有DE=EF=12 DF,OD=OF,∠ODF=∠OFD等结论.例1如图1-4-2,已知△ABC中CD平分∠ACB,AD⊥CD,DE∥BC交AB于E. 求证:EA=EB.图1-4-2【条件分析】由条件CD平分∠ACB,AD⊥CD,想到∠1=∠2,∠ADC=90°,可考虑延长AD交BC 于点F,构造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求解. 由DE∥BC想到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题.【思路建立】欲证EA=EB,由DE∥BC想到只需证出点D是某条线段的中点即可. 于是延长AD交BC于点F,由已知条件CD平分∠ACB,AD⊥CD,易得△ADC ≌△FDC,得出AD=DF,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解.【证明】如图1-4-2,延长AD交BC于点F.∵CD平分∠ACB,∴∠1=∠2.又AD⊥CD,CD=CD,∴△ADC ≌△FDC,∴AD =FD.又∵DE∥BC,∴AE ADEB FD,∴EA=EB.思考:如果将条件DE∥BC换成EA=EB,证题结论换成DE∥BC,应怎样证明?提示:作出如例1同样的辅助线,证出点D是AF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证.方法技巧当遇到与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时,一定要把这条线段延长后与角的另一条边相交,构造等腰三角形和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发散思维1. 如图1-4-3,已知在△ABC中,AD平分∠BAC,BD⊥AD,BE=AE.求证:DE∥AC.图1-4-32. 已知:在△ABC中,AB=5,AC=3,D是BC中点,AE是∠BAC的平分线,且CE⊥AE于E,连接DE. 求DE的长.例2 已知:如图1-4-4,在△ABC中,AD平分∠BAC,AD=AB,CM⊥AD交AD的延长线于M. 求证:AM =12(AB+AC) .图1-4-4【条件分析】由AD平分∠BAC,CM⊥AD,想到∠BAD =∠CAD,∠AMC=90°,可考虑通过补形法构造等腰三角形求解. 由AD=AB可得∠ABC =∠ADB.【思路建立】由于已知条件中出现了与角平分线AD所在直线垂直的线段CM,所以可据此构造等腰三角形解决问题. 具体思路有:(1)作△ABD关于直线AD对称的△AED(如图1-4-5),证明DM =12EC后使用等量代换可得结论;(2)将要证明的结论转化为2AM =AB+AC,作出△ACM关于直线CM对称的△FCM后证明DF=CF(如图1-4-6);(3)作△ACM关于直线AD对称的△ANM(如图1-4-7),证明BP =12BN后使用等量代换可得结论.【证法1】如图1-4-5,作△ABD关于直线AD对称的△AED,则AE=AB=AD,∠B=∠ADB=∠ADE=∠AED.取DC中点N,连接MN并延长交AC于F.在Rt△DMC中,DN=MN=CN,所以∠NMD=∠NDM=∠ADB=∠ADE,所以MF∥DE,所以AM=AF,所以DM=EF=FC =12 EC.故AM =AD+DM =12(AB+AE) +12EC =12(AB+AC).图1-4-5【证法2】如图1-4-6,作△ACM关于直线CM对称的△FCM.因为△FCM≌△ACM,所以∠F=∠CAM,FC=AC,AF=2AM. 而∠B =∠FCD,又∠B =∠ADB =∠FDC,即∠FCD =∠FDC,所以FC=FD.故2AM=AF=AD+DF=AB+CF=AB+AC.所以AM =12(AB+AC) .图1-4-6【证法3】如图1-4-7,延长CM交AB延长线于点N,作MP∥BC交BN于点P.因为CM⊥AD,∠1=∠2,所以AN=AC,NM=CM.又因为MP∥BC,AB =AD,所以BP=PN=12BN,∠5=∠3=∠4=∠6.所以AP =AM,所以12(AB+AC) =12(AB+AN) =12(AB+AP+PN) =12(AB+AP+BP) =12(AB+BP+AP) =12×2AP =AP=AM,即AM =12(AB+AC) .图1-4-7规律总结但三角形中存在与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时,首先考虑到用垂直关系(延长与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构造出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的相等关系,以便进行等线段或等角的转化.名师点拨证法1应用了翻折法构造等腰三角形;证法2也是应用了翻折法,构造出2AM,只需证明2AM =AB +AC即可;证法3通过补形法构造等腰三角形.发散思维3. 已知:如图1-4-8,∠BAD =∠CAD,AB>AC,CD⊥AD于点D,H是BC的中点. 求证:DH =12(AB-AC) .图1-4-8附:发散思维答案与解析1. 条件分析:已知条件中有AD平分∠BAC,BD⊥AD,可延长BD与AC的延长线相交. 构造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BE=AE可得到点E为AB的中点.思路建立:欲证DE∥AC,由BE=AE想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证明结论,所以延长BD交AC的延长线于点F,只需证明点D是BF的中点即可.证明:如图1-4-9,延长BD交AB的延长线于点F,∵AD平分∠BAC,∴∠BAD =∠F AD.∵∠ADB =∠ADF =90°,AD=AD,∴△ABD≌△AFD,∴BD=DF.∵BE=AE,∴DE∥AC. 图1-4-92. 条件分析:由条件AE是∠BAC的平分线,CE⊥AE于点E,可延长CE与AB相交,构造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思路建立:欲求DE的长,又知点D为BC的中点,可联想证DE为某三角形的中位线即可,由已知AE是∠BAC的平分线,且CE⊥AE,可通过延长CE交AB于F,通过证明△ACE ≌△AFE得出E是CF的中点,AF=AC=3,进而求得BF的长,于是可求出DE的长.解:延长CE交AB于F,如图1-4-10,∵AE是∠BAC的平分线,∴∠CAE =∠F AE.又∠AEC =∠AEF =90°,AE=AE,∴△AEC≌△AEF,∴CE=EF,AF=AC=3.又∵D为BC的中点,∴DE为△CBF的中位线. ∴DE=12 BF.又∵BF=AB-AF=5-3=2,∴DE =12×2=1.图1-4-103. 条件分析:由∠BAD =∠CAD,CD⊥AD,可想到通过延长CD与AB相交,构造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点H是BC的中点想到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解.思路建立:欲证DH =12(AB-AC)可考虑证明DH为某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和相关线段的转化进行求证. 已知∠BAD =∠CAD,CD⊥AD,故延长CD交AB于点E,可证得△AED ≌△ACD,则AE=AC,ED=CD,可得DH是△CBE的中位线. 又BE=AB-AE=AB-AC,即可得证.证明:如图1-4-11,延长CD交AB于点E.∵∠BAD =∠CAD,CD⊥AD,AD=AD,∴△ADE ≌△ADC,∴AE=AC,ED=CD.∵H是BC的中点,∴DE=12BE=12(AB-AE)=12(AB-AC). 图1-4-11。
初中数学复习几何模型专题讲解4---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三垂直模型
初中数学复习几何模型专题讲解专题04 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三垂直模型一、解答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且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交点为C(3,4).(1)求k值与一次函数y=k1x+b的解析式;(2)在x轴上有一动点P,求当PB+PC最小时P点坐标.(3)若点D在第二象限,△D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D的坐标;【答案】(1)k= 43,y=23x+2;(2)P(1,0);(3)(﹣5,3)或(﹣2,5)【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作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B',连接B'C,交x轴于点P,此时PB+PC最小,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求出直线B'C与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DAB=90°时;②当∠D'BA=90°时,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将点C(3,4)代入y=kx 中,得:4=3k ,解得:k= 43, 再将点C(3,4)、点A (﹣3,0)代入y =k 1x +b 中,得:113034k b k b -+=⎧⎨+=⎩, 解得:1232k b ⎧=⎪⎨⎪=⎩, ∴函数y =k 1x +b 的解析式为:y=23x+2; (2)如图,作点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B ',连接B 'C ,交x 轴于点P ,此时PB+PC 最小,在y=23x+2中,令x=0,则y=2, ∴B(0,2),则B '(0,﹣2),设直线B 'C 的解析式为y =k 2x ﹣2,将C (3,4)代入得:4=3k 2﹣2,解得:k 2=2,∴直线B 'C 的解析式为y =2x ﹣2,令y=0,由0=2x ﹣2得:x=1,∴点P 坐标为(1,0);(3)根据题意,OA=3,OB=2,分两种情况:①当∠DAB=90°时,DA=AB ,过点D作DM⊥x轴于E,∵∠DAM+∠BAO=90°,∠BAO+∠ABO=90°,∴∠DAM=∠ABO,∵∠DMA=∠AOB=90°,DA=AB,∴△DAM≌△ABO(AAS),∴DM=OA=3,MA=OB=2,∴D(﹣5,3);②当∠D'BA=90°时,D'B=AB,过D'作D'N⊥y轴于N,同理可证△D'BN≌△BAO(AAS),∴BN=OA=3,D'N=OB=2,∴D'(﹣2,5),故点D的坐标为(﹣5,3)或(﹣2,5).【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同角的余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及最短路径相关问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和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答的关键.2.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点D,BE⊥MN于点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如图1的位置时,求证: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DE、AD、BE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这个数量关系,不要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DE=BE﹣AD【分析】(1)由题意易得∠DAC+∠ACD=90°,则∠DAC=∠BCE,进而可证△ADC≌△CEB,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2)由题意易得∠CEB=∠ADC=90°,则可求∠CAD=∠BCE,进而可证△CAD≌△BC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证△CAD≌△BC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详解】(1)证明:∵AD⊥MN,BE⊥MN,∴∠ADC=∠CEB=90°,∴∠DAC+∠ACD=90°,∵∠ACB =90°,∴∠BCE+∠ACD =90°,∴∠DAC =∠BCE ,在△ADC 和△CEB ,ADC CEBDAC ECB AC CB∠=∠⎧⎪∠=∠⎨⎪=⎩,∴△ADC ≌△CEB (AAS ),∴CD =BE ,AD =CE ,∴DE =CE+CD =AD+BE ;(2)证明:∵AD ⊥MN ,BE ⊥MN ,∴∠ADC =∠CEB =90°,∴∠DAC+∠ACD =90°,∵∠ACB =90°,∴∠BCE+∠ACD =90°,∴∠DAC =∠BCE ,∵AC=BC ,∴△ADC ≌△CEB ,∴CD =BE ,AD =CE ,∴DE =CE ﹣CD =AD ﹣BE ;(3)解:DE =BE ﹣AD ,理由如下:∵AD ⊥MN ,BE ⊥MN ,∴∠ADC =∠CEB =90°,∴∠DAC+∠ACD=90°,∵∠ACB=90°,∴∠BCE+∠ACD=90°,∴∠DAC=∠BCE,∵AC=BC,∴△ADC≌△CEB,∴CD=BE,AD=CE,∴DE=BE﹣A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3.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三角板玩,不小心掉在两墙之间,如图所示:(1)求证:△ADC≌△CEB;(2)已知DE=35cm,请你帮小明求出砌墙砖块的厚度a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同)【答案】(1)见详解;(2)砌墙砖块的厚度a为5cm.【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C=BC,∠ACB=90°,AD⊥DE,BE⊥DE,进而得到∠ADC=∠CEB=90°,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CE=∠DAC,再证明△ADC≌△CEB即可.(2)利用(1)中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1)证明:由题意得:AC=BC,∠ACB=90°,AD⊥DE,BE⊥DE,∴∠ADC=∠CEB=90°,∴∠ACD+∠BCE=90°,∠ACD+∠DAC=90°,∴∠BCE=∠DAC,在△ADC和△CEB中ADC CEBDAC BCE AC BC∠∠∠∠⎧⎪⎨⎪⎩===,∴△ADC≌△CEB(AAS);(2)解:由题意得:∵一块墙砖的厚度为a,∴AD=4a,BE=3a,由(1)得:△ADC≌△CEB,∴DC=BE=3a,AD=CE=4a,∴DC+CE=BE+AD=7a=35,∴a=5,答:砌墙砖块的厚度a为5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正确找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已知,A(-1,0).(1)如图1,B(0,2),以B点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直角△ABC.①求C点的坐标;②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 (不与点C 重合),使△PAB 与△ABC 全等? 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2,点E 为y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E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AEM ,设M (a ,b ),求a-b 的值.【答案】(1)①()2,3C -;②存在,()2,1P 或()1,1-或()3,1-;(2)1.【分析】(1)作CD ⊥y 轴于D ,证△CEB ≌△BOA ,推出CE=OB=2,BE=AO=1,即可得出答案;(2)分为三种情况,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构造直角三角形,证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出答案;(3)作MF ⊥y 轴于F ,证△EFM ≌△AOE ,求出EF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①作CE ⊥y 轴于E ,如图1,∵A (-1,0),B (0,2),∴OA=1,OB=2,∵∠CBA=90°,∴∠CEB=∠AOB=∠CBA=90°,∴∠ECB+∠EBC=90°,∠CBE+∠ABO=90°, ∴∠ECB=∠ABO ,在△CBE 和△BAO 中ECB ABO CEB AOB BC AB ∠∠⎧⎪∠∠⎨⎪⎩=== ∴△CBE ≌△BAO ,∴CE=BO=2,BE=AO=1,即OE=1+2=3,∴C (-2,3).②存在一点P ,使PAB △与ABC 全等,分为三种情况:①如图2,过P 作PE x ⊥轴于E ,则90PAB AOB PEA ∠=∠=∠=,90EPA PAE ∴∠+∠=,90PAE BAO ∠+∠=,EPA BAO ∴∠=∠,在PEA 和AOB 中EPA BAO PEA AOB PA AB ∠=∠⎧⎪∠=∠⎨⎪=⎩,PEA ∴≌AOB ,1PE AO ∴==,2EA BO ==,123OE ∴=+=,即P 的坐标是()3,1-;②如图3,过C 作CM x ⊥轴于M ,过P 作PE x ⊥轴于E ,则90CMA PEA ∠=∠=, CBA ≌PBA ,45PAB CAB ∴∠=∠=,AC AP =,90CAP ∴∠=,90MCA CAM ∴∠+∠=,90CAM PAE ∠+∠=, MCA PAE ∴∠=∠,在CMA 和AEP △中,CMA PEA AC AP ⎪∠=∠⎨⎪=⎩,CMA ∴≌AEP △,PE AM ∴=,CM AE =,()2,3C -,()1,0A -,211PE ∴=-=,0312OE AE A =-=-=,即P 的坐标是()2,1;③如图4,过P 作PE x ⊥轴于E ,CBA ≌PAB △,AB AP =∴,90CBA BAP ∠=∠=,则90AEP AOB ∠=∠=,90BAO PAE ∴∠+∠=,90PAE APE ∠+∠=,BAO APE ∴∠=∠,在AOB 和PEA 中,AOB PEA AB AP ⎪∠=∠⎨⎪=⎩,AOB ∴≌PEA ,1PE AO ∴==,2AE OB ==,0211E AE AO ∴=-=-=,即P 的坐标是()1,1-,综合上述:符合条件的P 的坐标是()3,1-或()1,1-或()2,1.(2)过M 作MF y ⊥轴于F ,得到下图5∵(),M a b∴,MF a FO b ==,由上图得:90AEM EFM AOE ∠=∠=∠=,90AEO MEF ∠+∠=,90MEF EMF ∠+∠=,AEO EMF ∴∠=∠,在AOE △和EMF △中AOE EFM AEO EMF AE EM ∠=∠⎧⎪∠=∠⎨⎪=⎩,AEO ∴≌()EMF AAS ,1EF AO ∴==,MF OE =,MN x ⊥轴,MF y ⊥轴,90MFO FON MNO ∴∠=∠=∠=,∴四边形FONM 是矩形,MN OF ∴=,1a b MF OF EO OF EF OA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用了分类讨论思想.5.公路上,A ,B 两站相距25千米,C 、D 为两所学校,DA AB ⊥于点A ,CB AB ⊥于点B ,如图,已知15DA =千米,现在要在公路AB 上建一报亭H ,使得C 、D 两所学校到H 的距离相等,且90DHC ∠=︒,问:H 应建在距离A 站多远处?学校C 到公路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H 应建在距离A 站10千米处,学校C 到公路的距离是10千米.【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A B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角的和差可得D BHC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15AH BC DA HB ===千米,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详解】由题意得:DH HC =,25AB =千米,,DA AB CB AB ⊥⊥,90A B ∴∠=∠=︒,90D AHD ∠∴∠+=︒,90DHC ∠=︒,18090BH D HD C C H A ∴∠+∠=︒-∠=︒,D BHC ∴∠=∠,在ADH 和BHC △中,A B D BHC DH HC ∠=∠⎧⎪∠=∠⎨⎪=⎩,()ADH BHC AAS ∴≅,,AH BC DA HB ∴==,15DA =千米,25AB =千米,15HB ∴=千米,10BC AH AB HB ∴==-=千米,答:H 应建在距离A 站10千米处,学校C 到公路的距离是10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6.如图所示,在ABC ∆和DBC ∆中,∠ACB=∠DBC=90°,点E 是BC 的中点,EF ⊥AB ,垂足为F ,且AB=DE .(1)求证:BC=BD;(2)若BD=10厘米,求AC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5厘米【分析】(1)由DE⊥AB,可得∠BFE=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DEB=90°,由∠ACB=90°,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C+∠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DEB,然后根据AAS判断△ABC≌△ED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BD=BC;(2)由(1)可知△ABC≌△ED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AC=BE,由E是BC的中点,得到BE=12BC=12BD=5厘米.【详解】解:(1)∵DE⊥AB,可得∠BFE=90°,∴∠ABC+∠DEB=90°,∵∠ACB=90°,∴∠ABC+∠A=90°,∴∠A=∠DEB,在△ABC和△EDB中,ACB DBC A DEBAB DE ∠∠⎧⎪∠∠⎨⎪⎩===, ∴△ABC ≌△EDB (AAS ),∴BD=BC ;(2)∵△ABC ≌△EDB ,∴AC=BE ,∵E 是BC 的中点,BD=10厘米,∴BE=12BC =12BD =5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 、ASA 、SAS 、SSS ,直角三角形可用HL 定理,但AAA 、SSA ,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找准全等的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综合与实践特例研究:将矩形ABCD 和Rt CEF 按如图1放置,已知90,,,FCE AD CD CE CF CF CD ∠=︒==>,连接',BF DE .()1如图1,当点D 在CF 上时,线段BF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 ;直线BF 与直线DE 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 ;拓广探索:()2图2是由图1中的矩形AB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的,请探索线段BF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BF 与直线DE 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BF DE BF DE =⊥;(2),BF DE BF DE =⊥,理由见解析【分析】()1,BF DE BF DE =⊥,延长ED 交B F 于点G 先证△FBC ≌△EDC (SAS ),可知,BF DE CED CFB =∠=∠,由∠DCE=90º,可得∠DEC+∠CDE=90º,可推出∠FDG+∠GFD=90º即可,()2先下结论,,BF DE BF DE =⊥,再证明,证法与(1)类似,延长ED 交CF 于点,M 交FB 于点N .由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AD=CD 可得CD CB =,()DCE BCF SAS ≅可推出,BF DE CED CFB =∠=∠.由90,FCE ∠=︒知90CME CED ∠+∠=︒.由,CME FMN ∠=∠可用等量代换得90,FMN CFB ∠+∠=︒由三角形内角和得90,FNE ∠=︒即可.【详解】解:()1,BF DE BF DE =⊥,延长ED交B F于点G,∵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D=DC,∴BC=CD,∴∠=∠=90º,BC CEF D由旋转的FC=EC,∴△FBC≌△EDC(SAS),BF DE CED CFB=∠=∠,,∵∠DCE=90º,∴∠DEC+∠CDE=90º,∴∠FDG+∠GFD=90º∠FGD=90º,()2,=⊥,BF DE BF DE理由如下:M交FB于点N.如答图,延长ED交CF于点,,90FCE ∠=︒,四边形ABCD 为矩形,BCD FCE ∴∠=∠,FCB FCD ECD FCD ∠+∠=∠+∠,FCB ECD ∴∠=∠,AD CD =,∴矩形ABCD 为正方形.CD CB ∴=,在DCE 和BCF △中,,,CD CB ECD FCB CE CF =⎧⎪∠=∠⎨⎪=⎩,()DCE BCF SAS ∴≅.,BF DE CED CFB ∴=∠=∠.90,FCE ∠=︒90CME CED ∴∠+∠=︒.,CME FMN ∠=∠90,FMN CFB ∴∠+∠=︒90,FNE ∴∠=︒BF DE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中两线段的数量与位置关系问题,关键是把两线段置于两个三角形中利用全等解决问题,会利用旋转找全等条件,会计算角的和差,和证垂直的方法. 8.已知:在ABC 中,∠BAC =90°,AB =CA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于点D ,CE ⊥直线m 于点E .求证:BDA AEC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ADB CEA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角的和差可得BAD ACE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详解】,BD m CE m ⊥⊥,90ADB CEA ∴∠=∠=︒,90ACE CAE ∴∠+∠=︒,90BAC ∠=︒,18090BAD CAE BAC ∴∠+∠=︒-∠=︒,BAD ACE ∴∠=∠,在BDA 和AEC 中,ADB CEA BAD ACE AB CA ∠=∠⎧⎪∠=∠⎨⎪=⎩,()BDA AEC AAS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9.(提出问题)如图1,在直角ABC 中,∠BAC =90°,点A 正好落在直线l 上,则∠1、∠2的关系为(探究问题)如图2,在直角ABC 中,∠BAC =90°,AB =AC ,点A 正好落在直线l 上,分别作BD ⊥l 于点D ,CE ⊥l 于点E ,试探究线段BD 、CE 、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决问题)如图3,在ABC 中,∠CAB 、∠CBA 均为锐角,点A 、B 正好落在直线l 上,分别以A 、B 为直角顶点,向ABC 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E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F ,分别过点E 、F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M 、N .①试探究线段EM 、AB 、F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AC =3,BC =4,五边形EMNFC 面积的最大值为【答案】提出问题:1290∠+∠=︒;探究问题:BD CE DE +=,理由见解析;解决问题:①EM FN AB +=,理由见解析;②492. 【分析】 提出问题:根据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即可得;探究问题: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ADB CEA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角的和差可得2ABD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BD AE AD CE ==,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解决问题:①如图(见解析),同探究问题的方法可得,EM AD FN BD ==,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②如图(见解析),同探究问题的方法可得,ACD EAM BCD FBN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得,ACD EAM BCD FBN S S S S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将五边形EMNFC 面积表示出来,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提出问题:12180,90BAC BAC ∠+∠+∠=︒∠=︒,2190∴∠+∠=︒,故答案为:1290∠+∠=︒;探究问题:BD CE DE +=,理由如下:,BD l CE l ⊥⊥,90ADB CEA ∴∠=∠=︒,190ABD ∴∠+∠=︒,由提出问题可知,1290∠+∠=︒,2ABD ∴∠=∠,在ABD △和CAE 中,2ADB CEA ABD AB CA ∠=∠⎧⎪∠=∠⎨⎪=⎩,()ABD CAE AAS ∴≅,,BD AE AD CE ∴==,DE AE AD BD CE ∴=+=+,即BD CE DE +=;解决问题:①EM FN AB +=,理由如下:同探究问题的方法可证:,EM AD FN BD ==,AB AD BD EM FN ∴=+=+,即EM FN AB +=;②如图,过点C 作CD l ⊥于点D ,同探究问题的方法可证:,ACD EAM BCD FBN ≅≅,,ACD EAM BCD FBN S S S S ∴==, ACE 和BCF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3,4AC BC ==,3,4AE AC BF BC ∴====, 191,8222ACE BCF S AC AE S BC BF ∴=⋅==⋅=, ∴五边形EMNFC 面积为EAM ACE ACD BCD BCF FBN S S S S S S +++++, 982ACD ACD BCD BCD S S S S =+++++, ()2522ACD BCD SS =++, 2522ABC S =+, 则当ABC 面积取得最大值时,五边形EMNFC 面积最大,设ABC的BC边上的高为h,则122ABCS BC h h=⋅=,在ABC中,CAB∠、CBA∠均为锐角,∴当90ACB∠=︒时,h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AC=,ABC∴面积的最大值为236ABCS=⨯=,则五边形EMNFC面积的最大值为2549 2622⨯+=,故答案为:492.【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0.如图,在△ABC中,AC=BC,直线l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l的垂线AE,BF,E,F为垂足.AE=CF,求证:∠ACB=90°.【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易得Rt△ACE≌Rt△CBF,则有∠EAC=∠BCF,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及领补角可求证.【详解】证明:如图,在Rt △ACE 和Rt △CBF 中,AC BC AE CF=⎧⎨=⎩, ∴Rt △ACE ≌Rt △CBF (HL ),∴∠EAC =∠BCF ,∵∠EAC+∠ACE =90°,∴∠ACE+∠BCF =90°,∴∠ACB =180°﹣90°=9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1,在△ABC 中,∠ACB =90°,AC =BC ,过C 在△ABC 外作直线MN ,AM ⊥MN 于点M ,BN ⊥MN 于点N .(1)求证:MN =AM +BN ;(2)如图2,若过点C 作直线MN 与线段AB 相交,AM ⊥MN 于点M ,BN ⊥MN 于点N (AM >BN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不成立,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MC=∠CNB=90°,则∠MAC+∠ACM=90°,又∠ACB=90°,则∠ACM+∠NCB=90°,于是根据等量代换得到∠MAC=∠NCB ,根据“AAS ”可证明△ACM ≌△CBN ,根据全等的性质得到AM=CN ,CM=BN ,则MN=MC+CN=AM+BN .(2)根据已知条件能证得△ACM ≌△CBN ,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AM=CN ,CM=BN ,而MN=CN-CM=AM-BN .【详解】解:(1)∵AM ⊥MN 于点M ,BN ⊥MN 于点N ,∴∠AMC=∠CNB=90°,∴∠MAC+∠ACM=90°,∵∠ACB=90°,∴∠ACM+∠NCB=90°,∴∠MAC=∠NCB ,在△ACM 和△CBN 中,AMC CNB MAC NCB AC BC ∠=∠⎧⎪∠=∠⎨⎪=⎩\ ∴ACM ≌△CBN ,∴AM=CN ,CM=BN ,∴MN=MC+CN=AM+BN .(2)题(1)中的结论不成立,同题(1)证明可知:ACM ≌△CBN ,∴AM=CN ,CM=BN ,∴MN=CN-CM=AM-B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正确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是解题的关键.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443y x =-+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C 、,函数y ax b =+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C ,且4OC OB =,过点C 作射线//CR x 轴.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点P 自点C 沿射线CR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同时点Q 自点A 沿线段A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连接PQ .设POC ∆的面积为S ,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过点P 作//PF CB ,交x 轴于点F ,连接QF ,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t 值,使得45PFQ ︒∠=,若存在,求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44y x =+;(2)()222055S t t t =-+<<;(3)存在,1511或257【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 ,C 两点坐标,再求出点B 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2)想办法用t 表示点Q 坐标,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分两种情形,通过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详解】解:(1)函数443y x =-+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C , (3,0)A ∴,(0,4)C ,3OA =,4OC =,4OC OB =,1OB =∴,(1,0)B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40b k b =⎧⎨-+=⎩, 解得44k b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44y x =+.(2)如图1中,由题意AQ PC t ==,易知3(35Q t -,4)5t ,2142(4)2(05)255S t t t t t ∴=-=-+<< (3)存在;情形①如图2中,取点(4,3)M ,连接CM ,BM ,作MG CR ⊥垂足为G 交OA 于K ,作QH OA ⊥垂足为H .4CG CO ==,90CGM COB ∠=∠=︒,1MG BO ==()CGM COB ASA ∴≅△△,GCM OCB ∴∠=∠,CB CM =,90BCM OCG ∴∠=∠=︒,BC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345∴∠=∠=︒,//PF BC ,2145∴∠=∠=︒,445∠=︒,24∴∠=∠,//FQ BN ∴,QFH MBK ∴∠=∠,90QHF MKB ∠=∠=︒,QHF MKB ∴△∽△, ∴QH FH MK BK =,∴433(1)5535t t t ---=, 1511t ∴=. 情形②如图3中,由2445∠=∠=︒,可知90MNF ∠=︒,由QHF BKM △∽△得到QH HF BK MK=, ∴43(4)5553t t t --=, 257t ∴=, 综上所述1511t或257. 【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对于此类动点型题目,首先要确定符合题意的条件下动点所在的位置,然后用时间t 表示出有关线段的长度,进而建立关于线段的关系式,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难度较大.13.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a ,0)、C (b ,c ),且a 、b 、c满足()2b 32c -++∣=0. (1)求点A 、C 的坐标;(2)在x 轴正半轴上有一点E ,使∠ECA =45°,求点E 的坐标;(3)如图2,若点F 、B 分别在x 轴正半轴和y 轴正半轴上,且OB=OF ,点P 在第一象限内,连接PF ,过P 作PM ⊥PF 交y 轴于点M ,在PM 上截取PN=PF ,连接PO 、BN ,过P 作∠OPG=45°交BN 于点G ,求证:点G 是BN 的中点.【答案】(1)(-3,0);(3,-2);(2)(2,0);(3)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题意,由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和平方数的非负性,求出a 、b 、c 的值,即可得出点A 、C 的坐标;(2)通过辅助线作图,构造一线三垂直模型,证明ALG CKA S≌S ,求出点G 的坐标,由等面积法求出AE 长度即可求出点E 坐标;(3)作EO ⊥OP 交PG 的延长线于E ,连接EB 、EN 、PB ,只要证明四边形ENPB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详解】(1()2b 32c -++∣=0, 所以a=-3,b=3,c=-2,点A 坐标为(-3,0),点C 坐标为(3,-2),故答案为:(-3,0);(3,-2);(2)过点A 作AC 的垂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G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KL ,过点C 作KL 的垂线于点K ,过点G 作KL 的垂线于点L ,过点G 作x 轴的垂线于M ,过点C作x 轴的垂线于N ,∵∠ECA =45°,AG ⊥AC ,∴∠CAG=90°,AG=AC ,△CA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一线三垂直模型可知,∠GAL=∠ACK ,在△ALG 和△CKA 中90GAL ACKAG A AC LG CKA ∠=∠∠=∠==︒⎧⎪⎨⎪⎩∴ALG CKA S ≌S ,∴AL=CK=AN=3+3=6,LG=AK=CN=2,∴GM=6,OM=3-2=1,∴点G 坐标为(-1,3),在Rt △ANC 中,AN=6,CN=2,由勾股定理得,由等面积法,得11()22AC AG AE GM CN ⨯⨯=⨯⨯+,∴11822AE ⨯⨯⨯, ∴AE=5,∴OE=AE-OA=5-3=2,故点E 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3)如图,作EO ⊥OP 交PG 的延长线于E ,连接EB 、EN 、PB ,∵∠EOP=90°,∠EPO=45°,∴∠OEP=∠EPO=45°,∴EO=PO ,∵∠EOP=∠BOF=90°,∴∠EOB=∠POF ,在△EOB 和△POF 中,BO OF EOB POF OE OP =⎧⎪∠=∠⎨⎪=⎩∴△EOB ≌△POF ,∴EB=PF=PN ,∠1=∠OFP ,∵∠2+∠PMO=180°,∵∠MOF=∠MPF=90°,∴∠OMP+∠OFP=180°,∴∠2=∠OFP=∠1,∴EB ∥PN ,∵EB=PN ,∴四边形ENPB 是平行四边形,∴BG=GN ,即点G 是BN 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和平方数的非负性,一线三垂直模型,等面积法求线段长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应用,熟练掌握图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0A a 、()0,C b 满足2(2)0+=a(1)直接写出:a =____________,b =________.(2)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如图1,BE AC ⊥于点E ,交y 轴于点D ,连接OE ,若OE 平分AEB ∠,求直线BE 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M 为直线BE 上一动点,连OM ,将线段OM 绕点M 逆时针旋转90︒,如图2,点O 的对应点为N ,当点M 运动时,判断点N 的运动路线是什么图形,并说明理由.【答案】(1)2-,5-;(2)2y x 25=-;(3)点N 的运动路线是直线32077=--y x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求a 、b 即可;(2)如图1,过点O 作OF OE ⊥,交BE 于F ,分别证明EOC FOB ∆∆≌,AOC DOB ∆∆≌,得到OB OC =,OA OD =,确定点B 、D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3)如图2,过点M 作MG x ⊥轴,垂足为G ,过点N 作⊥NH GM 交GM 的延长线于H ,证明NO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OG MH ,=GM NH ,设2,25⎛⎫- ⎪⎝⎭M m m ,则3,25--⎛⎫ ⎪⎝⎭H m m ,得到732,255⎛⎫--- ⎪⎝⎭N m m ,即752-=m x ,325--=m y ,消去m ,即可得到点N 运动轨迹.【详解】解:(1)由题意得a+2=0,b+5=0,解得a=2-,b=5-,故答案为:2-,5-;(2)如图1,过点O 作OF OE ⊥,交BE 于F ,∵BE AC ⊥,OE 平分AEB ∠,∴EO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E=OF ,∠BOF=∠COE=45°,∵BE AC ⊥于点E ,∴∠1+∠BAC=90°,∵∠2+∠BAC=90°,∴∠1=∠2,∴EOC FOB ∆∆≌,∴OB OC =,∵∠1=∠2, ∠AOC=∠DOB=90°,∴AOC DOB ∆∆≌,∴OA OD =,∵()2,0A -,()0,5C -,∴()0,2D -,()5,0B ,设直线BD 解析式为y kx b =+,∴250b k b =-⎧⎨+=⎩, ∴ 225b k =-⎧⎪⎨=⎪⎩, ∴直线BD ,即直线BE 的解析式为2y x 25=-;(3)由题意得,NO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过点M 作MG x ⊥轴,垂足为G ,过点N 作⊥NH GM 交GM 的延长线于H , ∵NO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OM HMN ,∴=OG MH ,=GM NH ,由(2)得直线BD 的解析式2y x 25=-, 设2,25⎛⎫- ⎪⎝⎭M m m ,则3,25--⎛⎫ ⎪⎝⎭H m m , ∴732,255⎛⎫--- ⎪⎝⎭N m m , 令752-=m x ,325--=m y , ∴32077=--y x , 即点N 的运动路线是直线32077=--y x .【点睛】本题为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待定系数法等,综合性强,根据题意构造全等,理解函数图象是点的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将Rt△ABC的斜边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边BD,过点D作AB的垂线,交AB延长线于点E,求证:△EDB≌△ABC.【答案】见解析.【分析】先由旋转的性质得到BC=BD,∠DBC=90°=∠CAB,再运用“AAS”证得△EDB≌△ABC 即可.【详解】证明:∵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边BD,∴BC=BD,∠DBC=90°=∠CAB,∴∠ABC+∠ACB=90°,∠ABC+∠DBE=90°,∴∠ACB=∠DBE,又∵∠CAB=∠DEB=90°,∴△EDB≌△ABC(AAS).【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旋转的性质,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90°,分别过B、C向过A的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1)如图①过A的直线与斜边BC不相交时,求证:EF=BE+CF;(2)如图②过A的直线与斜边BC相交时,其他条件不变,若BE=10,CF=3,求:FE 长.【答案】(1)见解析;(2)7【分析】(1)此题根据已知条件容易证明△BEA≌△AFC,然后利用对应边相等就可以证明题目的结论;(2)根据(1)知道△BEA≌△AFC仍然成立,再根据对应边相等就可以求出EF了.【详解】解:(1)∵BE⊥EA,CF⊥AF,∴∠BAC=∠BEA=∠CFE=90°,∴∠EAB+∠CAF=90°,∠EBA+∠EAB=90°,∴∠CAF=∠EBA,在△ABE和△AFC中,∠BEA=∠AFC=90°,∠EBA=∠CAF,AB=AC,∴△BEA≌△AFC.∴EA=FC,BE=AF.∴EF=EB+CF.(2)解:∵BE⊥EA,CF⊥AF,∴∠BAC=∠BEA=∠CFE=90°,∴∠EAB+∠CAF=90°,∠ABE+∠EAB=90°,∴∠CAF=∠ABE,在△ABE和△AFC中,∠BEA=∠AFC=90°,∠EBA=∠CAF,AB=AC,∴△BEA≌△AFC.∴EA=FC=3,BE=AF=10.∴EF=AF﹣CF=10﹣3=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利用它们解决问题,经常用全等来证线段和的问题.17.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 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请你探究线段DE、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答案】(1)DE=AD+BE,理由见详解;(2)发生变化,AD=BE+DE,理由见详解;(3)BE=AD+DE.【分析】(1)由题意易得∠CDA=∠BEC=90°,∠DCA+∠ECB=90°,∠DCA+∠DAC=90°,则有∠DAC=∠ECB,进而可知△ADC≌△CEB,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等量关系可求证;(2)由题意易得∠CDA=∠BEC=90°,∠DCA+∠CAD=90°,∠DCA+∠BCE=90°,则有∠DAC=∠ECB,进而可知△ADC≌△CEB,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等量关系可求证;(3)由题意易得∠CDA=∠BEC=90°,∠DCA+∠ECB=90°,∠EBC+∠BCE=90°,则有∠ACD=∠CBE,进而可知△ADC≌△CEB,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等量关系可得解.【详解】解:(1)DE=AD+BE,理由如下:∠ACB=90°,AD⊥MN于D,BE⊥MN于E,∴∠CDA=∠BEC=90°,∠DCA+∠ECB=90°,∠DCA+∠DAC=90°,∴∠DAC=∠ECB,AC=BC,∴△ADC≌△CEB,∴AD=CE,CD=BE,DE=DC+CE∴DE=AD+BE;(2)发生变化,AD=BE+DE,理由如下:∠ACB=90°,AD⊥MN于D,BE⊥MN于E,∴∠CDA=∠BEC=90°,∠DCA+∠CAD=90°,∠DCA+∠BCE=90°,∴∠DAC=∠ECB,AC=BC,∴△ADC≌△CEB,∴AD=CE,CD=BE,CE=DC+DE∴AD=BE+DE;(3)BE=AD+DE,理由如下:同理(2)的方法可得△ADC≌△CEB,∴AD=CE,CE=AD,CD=EC+DE∴BE=AD+D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求证:ADC CEB △≌△;(2)若AD=2,BE=3,求ABC 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132【分析】 (1)根据垂直定义求出∠BEC =∠ACB =∠ADC ,根据等式性质求出∠ACD =∠CBE ,根据AAS 证出△ADC 和△CEB 全等即可;(2)由(1)可推出CD =BE ,AD =CE ,进而可得到AC=AB=△ABC 面积即可.【详解】解:(1)证明:∵∠ACB =90°,AD ⊥MN ,BE ⊥MN ,∴∠BEC =∠ACB =∠ADC =90°,∴∠ACE+∠BCE =90°,∠BCE+∠CBE =90°,∴∠ACD =∠CBE ,在△ADC 和△CEB 中ADC=BEC ACD=CBE AC=BC ⎧⎪⎨⎪⎩∠∠∠∠,∴△ADC ≌△CEB (AAS );(2)∵△ADC ≌△CEB∴BE =CD ,AD =CE ,AC=BC ,又AD=2,BE=3,∴∴△ABC 的面积为11322=, 故△ABC 的面积为132.【点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二、填空题19.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尺不小心掉到两墙之间(如图),已知90,ACB AC BC ∠=︒=,从三角尺的刻度可知20,AB cm AD =为三块砖的厚度,BE 为两块砖的厚度,小聪很快就知道了砌墙所用砖块的厚度(每块砖的厚度相等,两块砖间的缝隙忽略不计)为____________cm .【答案】13【分析】设砖块的厚度为xcm ,由题意可知:AD=3x ,BE=2x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C ,利用AAS 即可证出△DAC ≌△ECB ,从而得出CD=BE=2xcm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出x .【详解】解:设砖块的厚度为xcm ,由题意可知:AD=3xcm ,BE=2xcm∵90,ACB AC BC ∠=︒=,20AB cm =∴222AC BC AB +=解得AC BC ==由题意可知:∠ADC=∠CEB=90°∴∠DAC +∠ACD=90°,∠ECB +∠ACD=90°∴∠DAC=∠ECB∴△DAC ≌△ECB∴CD=BE=2xcm在Rt △ADC 中,222AD DC AC +=即()()(22232x x +=解得:x=13.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关键.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5),B(2,0),点C是第一象限内的点,且△ABC 是以AB为直角边,满足AB=AC,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5,7)【分析】依题∠BAC=90°,AB=AC,画出C点位置,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得点C的坐标.【详解】解:如图:当∠BAC=90°,AB=AC时,过点C作CD⊥y轴于点D,在△OAB和△DCA中,AOB CDA OAB DCA AB AC ∠∠⎧⎪∠∠⎨⎪⎩===,∴△OAB ≌△DCA (AAS ),∴AD=OB=2,CD=OA=5,∴OD=OA+AD=7,∴点C 的坐标为(5,7);【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1.如图,Rt △ABC 中,∠BAC=90°,AB=AC ,分别过点B . C 作过点A 的直线的垂线BD 、CE ,垂足分别为D 、 E ,若BD=4,CE=2,则DE=___.【答案】6【分析】先证明∠DBA=∠CAE ,从而根据AAS 定理证明△BDA ≌△AE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CE=2,AE=BD=4,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BAC=90°,∴∠BAD+∠CAE=90°,∵BD ⊥DE ,∴∠BDA=90°,∴∠BAD+∠DBA=90°,∴∠DBA=∠CAE ,∵CE ⊥DE ,∴∠AEC=90°,在△BDA 和△AEC 中,ABD CAE BDA AEC AB AC ∠=∠⎧⎪∠=∠⎨⎪=⎩,∴△BDA ≌△AEC (AAS ),∴AD=CE=2,AE=BD=4,∴DE=AD+AE=2+4=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2.如图,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已知BE a ⊥于点E ,DF a ⊥于点F .若3BE =,8DF =,则线段EF 的长为______.【答案】11【分析】根据题意易得△AEB ≌△DFA ,则有BE=AF ,DF=AE ,进而问题可得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AB ,∠DAB=90°,∵BE a ⊥,DF a ⊥,∴∠DFA=∠AEB=90°,∴∠FAD+∠ADF=90°,又∵∠FAD+∠BAE=90°,∴∠ADF=∠BAE ,∴△AEB ≌△DFA ,∵3BE =,8DF =,∴BE=AF=3,DF=AE=8,∴EF=AF+AE=3+8=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AO⊥OM,OA=7,点B为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B为直角顶点,在OM两侧作等腰Rt△OBF、等腰Rt△ABE,连接EF交OM于P 点,当点B在射线OM上移动时,则PB的长度____________.【答案】7 2【分析】根据题意过点E作EN⊥BM,垂足为点N,首先证明△ABO≌△BEN,得到BO=ME;进而证明△BPF≌△MPE并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E作EN⊥BM,垂足为点N,∵∠AOB=∠ABE=∠BNE=90°,∴∠ABO+∠BAO=∠ABO+∠NBE=90°,∴∠BAO=∠NBE,∵△ABE、△BFO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025年四川省聚焦中考数学必备考点透析-第4章 三角形微专题三 三角形中的基本模型
12
证明:如后图,过点 P 作 PM ⊥ AB 于点 M , PN ⊥ AC 于点 N .
由折叠可知∠ DPE =∠ A =90°,
∴∠ ADP +∠ AEP =180°.
∵∠ PEN +∠ AEP =180°,
∴∠ ADP =∠ PEN .
∵∠ DMP =∠ ENP =90°,
∴△ DMP ∽△ ENP ,∴ = .
AC 、 BD 交于点 P ,∴ PA = PD ,∠ PAE =∠ PDF =45°.∵∠ APE +
∠ EPD =∠ DPF +∠ EPD =90°,∴∠ APE =∠ DPF . 在△ APE 和
∠=∠,
△ DPF 中,∵ቐ=,
∴△ APE ≌△ DPF ( ASA ),∴ AE =
△ AFE ≌△ AGE .
返回目录
6
证明:如后图,将△ ADF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 ABG ,使
AD 与 AB 重合.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 ADF ≌△ ABG ,
∴ DF = BG ,∠ D =∠ ABG =90°, AF = AG ,∠ FAD =
∠ GAB ,∴∠ ABG +∠ ABE =180°,即点 G 、 B 、 E 三点共线.
∵∠ EAF =45°,∠ BAD =90°,∴∠ BAE +∠ FAD =45°,
∴∠ BAE +∠ GAB =45°,即∠ EAG =45°,∴∠ EAG =∠ EAF ,
∴△ AFE ≌△ AGE ( SAS ),∴ EF = EG .
∵ EG = BE + BG ,∴ EF = BE + DF .
∴ PC ·PD = PB ·PE .
返回目录
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精选.)
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口诀: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对称性;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
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垂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
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一)、截取构全等几何的证明在于猜想与尝试,种尝试与猜想是在一定的规律基本之上的,希望同学们能掌握相关的几何规律, 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大 胆地去猜想, 按一定的规律去尝试。
下面就几何中常见的定理所 涉及到的辅助线作以介绍。
如图 1-1 ,∠∠,如取,并连接、 ,则有△≌△,从而为我们 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例1. 如图 1-2 ,,平分∠,平分∠, 点 E 在上,求证:。
分析:此题中就涉及到角平分线, 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对称图形, 同时此题也是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 在证明线段 的和差倍分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是延长法或截取法来证明, 延长 短的线段或在长的线段长截取一部分使之等于短的线段。
但无论 延长还是截取都要证明线段的相等, 延长要证明延长后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截取要证明截取后剩下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 进而达到所证明的目的。
简证:在此题中可在长线段上截取,再证明,从而达到证明 的目的。
这里面用到了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另外一个全 等自已证明。
此题的证明也可以延长与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来证 明。
自已试一试。
例2. 已知:如图 1-3 ,2,∠∠,,求证⊥即利用解平分线来构造轴 图1-2分析:此题还是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构造的方法还是截取线段相等。
其它问题自已证明。
5、角平分线+垂直构造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模型模型 3 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 P 点,延长 AP交ON于点 B。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证明:由已知可得AP⊥OP,BP⊥OP,OP=OP,∠POA=∠POB∴△POA≌△POB∴OA=OB∴△AOB 是等腰三角形模型分析构造此模型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也可以得到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这个模型巧妙地把角平分线和三线合一联系了起来。
模型实例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90°,AB=AC,BD 平分∠ABC,CE⊥BD,垂足为 E。
求证:BD=2CE。
证明:如图延长BA、CE交于点F则有:∠ABE=∠CBE,BE=BE∴RT△BEF≌RT△BEC∴CE=EF∴CF=2CE又∵∠ADB=∠CDE∠DCE+∠CDE=∠DCE+∠F=90°∴∠ADB=∠F又AB=AC∴RT△BAD≌RT△CAF∴BD=CF∴BD=2CE.模型练习1.如图,在△ABC 中,BE 是角平分线,AD⊥BE,垂足为 D。
求证:∠2=∠1+∠C。
证明:如图延长AD交BC于点F则有BD=BD,∠ABD=∠FBD∴RT△ADB≌RT△FDB∴∠2=∠BFD=∠1+∠C∴∠2=∠1+∠C2.如图,在△ABC 中,∠ABC=3∠C,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E⊥AD 于点 E。
求证:BE= ½(AC-AB)。
初中-八年级-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常用模型
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常用模型【知识精析】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①边、角方面的特征:两直角边相等,两锐角相等(都是45º)②边之间的关系:已知任意一边长,可得到其它两边长。
2、等腰直角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背景的几何问题中,常常包含全等三角形,发现并证明其中的全等三角形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突破口。
熟悉以下基本模型,对解决等腰直角三角形问题很有好处。
模型一:一条直线(不与三角形的边重合)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1)以原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对应斜边,必定可以构造一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1:如图:Rt ΔABC 中,∠BAC =90º,AB =AC ,点D 是BC 上任意一点,过B 作BE ⊥AD 于点E ,过C 作CF ⊥AD 于点F 。
(1)求证:BE-CF=EF ;(2)若D 在BC 的延长线上(如图(2)),(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写出新的结论并证明。
变式1:等腰Rt △ABC 中,AB=CB ,∠ABC =90º,点P 在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以AP 为腰长作等腰直角△P AQ ,QE ⊥AB 于E ,连CQ 交AB 于M 。
(1)求证:M 为BE 的中点(2)若PC=2PB ,求MBPC 的值(3)(1)(2)F E D C B A A B C D E F (1)(2)以原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对应直角边,必定可以构造一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2:如图:Rt ΔABC 中,∠BAC =90º,AB =AC ,点D 是BC 上任意一点,过B 作BE ⊥AD 于点E ,交AC 于点G ,过C 作CF ⊥AC 交AD 的延长线与于点F 。
(1)求证:BG=AF ;(2)若D 在BC 的延长线上(如图(2)),(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写出新的结论并证明。
变式1:如图,在R t △ABC 中,∠ACB =45º,∠BAC =90º,AB=AC ,点D 是AB 的中点,AF ⊥CD于H 交BC 于F ,BE ∥AC 交AF 的延长线于E ,求证:BC 垂直且平分DE .变式2:等腰Rt △ABC 中,AC=AB ,∠BAC =90°,点D 是AC 的中点,AF ⊥BD 于点E ,交BC 于点F ,连接DF ,求证:∠1=∠2。
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
的距离相等。
N
D
M
F
P
B
图2-3 C
练习: 1.如图 2-4∠∠15 ,,⊥,
4 / 22
C O
B P
A
图2-4 D
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
如果 4,则( )
A4 B3 C2 D1
2.已知在△中,∠90 ,平分∠,1.52.5.
求。
A
3.已知:如图 2-5, ∠∠>,⊥,
1
2 ().求证:∠∠180 。
分线,⊥.求证:2。
B
分析:给出了角平分线给出了边上的一点作
角平分线的垂线,可延长此垂线与另外一边相
交,近而构造出等腰三角形。
F A
DE
C
图3-2
例 3.已知:如图 3-3 在△中,、分别∠
的内、外角平分线,过顶点 B 作,交的延长
A
线于 F,连结并延长交于 M。 求证:。
M
B
D
C
E
F
N 图3-3
分析:由、是∠内外角平分线,可得⊥,
点 E 在上,求证:。
B
分析:此题中就涉及到角平分线,
F
C
图1-2
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即利用解平分线来构造轴
对称图形,同时此题也是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在证明线段
的和差倍分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是延长法或截取法来证明,延长
短的线段或在长的线段长截取一部分使之等于短的线段。但无论
延长还是截取都要证明线段的相等,延长要证明延长后的线段与
求证:>。
3 / 22
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
(二)、角分线上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构全等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
全等模型-角平分线模型(学生版)-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
全等模型-角平分线模型角平分线在中考数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角平分线常作为压轴题中的常考知识点,需要掌握其各类模型及相应的辅助线作法,且辅助线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几何内容中的弱点,本专题就角平分线的几类全等模型作相应的总结,需学生反复掌握。
模型1.角平分线垂两边(角平分线+外垂直)【模型解读与图示】条件:如图1,OC为∠AOB的角平分线、CA⊥OA于点A时,过点C作CA⊥OB.结论:CA=CB、ΔOAC≌ΔOBC.图1图2常见模型1(直角三角形型)条件:如图2,在ΔABC中,∠C=90°,AD为∠CAB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结论:DC=DE、ΔDAC≌ΔDAE.(当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还有AB=AC+CD.)图3常见模型2(邻等对补型)条件:如图3,OC是∠COB的角平分线,AC=BC,过点C作CD⊥OA、CE⊥OB。
结论:①∠BOA+∠ACB=180°;②AD=BE;③OA=OB+2AD.1(2022·北京·中考真题)如图,在ΔABC中,AD平分∠BAC,DE⊥AB.若AC=2,DE=1,则SΔACD=.2(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A.40°B.45°C.50°D.60°3(2023·广东中山·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ABC中,∠ABC、∠EAC的角平分线BP、AP交于点P,延长BA、BC,PM⊥BE,PN⊥BF,则①CP平分∠ACF;②∠ABC+2∠APC=180°;③∠ACB= 2∠APB;④S△PAC=S△MAP+S△NCP.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23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四边形ABDC中,∠D=∠ABD=90°,点O为BD的中点,且OA 平分∠BAC.(1)求证:OC平分∠ACD;(2)求证:OA⊥OC;(3)求证:AB+CD=AC.5(2022·河北·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OP平分∠AOB,∠DCE的顶点C在射线OP上,射线CD交射线OA于点F,射线CE交射线OB于点G.(1)如图1,若CD⊥OA,CE⊥OB,请直接写出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AOB=120°,∠DCE=∠AOC,试判断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模型2.角平分线垂中间(角平分线+内垂直)【模型解读与图示】条件:如图1,OC为∠AOB的角平分线,AB⊥OC,结论:△AOC≌△BOC,ΔOAB是等腰三角形、OC是三线合一等。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模型04-角平分线模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含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模型专题04 角平分线模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在初中几何证明中,常会遇到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问题。
不少同学遇到这类问题时,不清楚应该怎样去作辅助线。
实际上这类问题是有章可循的,其策略是:明确辅助线作用,记清相应模型辅助线作法,理解作辅助线以后的目的。
能做到这三点,就能在解题时得心应手。
【知识总结】【模型】一、角平分线垂两边 角平分线+外垂直当已知条件中出现OP 为OAB ∠的角平分线、PM OA ⊥于点M 时,辅助线的作法大都为过点P 作PN OB ⊥即可.即有PM PN =、OMP ∆≌ONP ∆等,利用相关结论解决问题.【模型】二、角平分线垂中间 角平分线+内垂直当已知条件中出现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PM OP ⊥于点P 时,辅助线的作法大都为延长MP 交OB 于点N 即可.即有OMN ∆是等腰三角形、OP 是三线等,利用相关结论解决问题.【模型】三、角平分线构造轴对称 角平分线+截线段等当已知条件中出现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PM 不具备特殊位置时,辅助线的作法大都为在OB 上截取ON OM =,连结PN 即可.即有OMP ∆≌ONP ∆,利用相关结论解决问题.【模型】四、角平分线加平行线等腰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当已知条件中出现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点P 角平分线上任一点时,辅助线的作法大都为过点P 作PM //OB 或PM //OA 即可.即有OMP ∆是等腰三角形,利用相关结论解决问题.1、如图, ABN CBN ∠=∠, P 为BN 上的一点,并且PD BC ⊥于点D ,2AB BC BD +=,求证:180BAP BCP ∠+∠=︒.2、如图,在ABC ∆中,CD 是ACB ∠的平分线,AD CD ⊥于点D ,DE //BC 交AB 于点E ,求证:EA EB =.3、已知:如图7,2,,AB AC BAD CAD DA DB =∠=∠=,求证:DC AC ⊥.4、如图,AB //CD ,AE 、DE 分别平分BAD ∠和ADC ∠.探究:在线段AD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2AD EM =.【基础训练】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DC//AB,∠DAB=90°,AC⊥BC,AC=BC,∠ABC的平分线交AD,AC于点E、F,则BFEF的值是___________.2、如图,D是△ABC的BC边的中点,AE平分∠BAC,AE⊥CE于点E,且AB =10,AC =16,则DE的长度为______3、如图所示,在△ABC中,BC=6,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动点P在射线EF上,BP交CE于D,∠CBP的平分线交CE于Q,当CQ =13CE时,EP+BP =________.【巩固提升】1、如图,F,G是OA上两点,M,N是OB上两点,且FG =MN,S△PFG=S△PMN,试问点P是否在∠AOB 的平分线上?2、已知:在△ABC中,∠B的平分线和外角∠ACE的平分线相交于D,DG//BC,交AC于F,交AB于G,求证:GF =BG CF.3、在四边形ABCD中,∠ABC是钝角,∠ABC+∠ADC =180°,对角线AC平分∠BAD.(1)求证:BC =CD;(2)若AB +AD =AC,求∠BCD的度数;4、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三边的中点,G点在边AB上,△BDG与四边形ACDG的周长相等,设BC =a、AC =b、AB =c.(1)求线段BG的长(2)求证:DG平分∠EDF.5、如图,BA⊥MN,垂足为A,BA=4,点P是射线AN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A不重合),∠B PC=∠BP A,BC⊥BP,过点C作CD⊥MN,垂足为D,设AP=x.CD的长度是否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D的长度;若不变化,请求出线段CD的长度.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分别为0(0,0)、A(5,0)、B(m,2)、C(m-5,2).(1)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使得在边BC上总存在点P,使∠OP A=90°?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AOC与∠OAB的平分线的交点Q在边BC上时,求m的值.7、我们把由不平行于底边的直线截等腰三角形的两腰所得的四边形称为“准等腰梯形”。
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
二 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口诀: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 、对称性;b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
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垂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
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一)、截取构全等几何的证明在于猜想与尝试,但这种尝试与猜想是在一定的规律基本之上的,希望同学们能掌握相关的几何规律,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大胆地去猜想,按一定的规律去尝试。
下面就几何中常见的定理所涉及到的辅助线作以介绍。
如图1-1,∠AOC=∠BOC ,如取OE=OF ,并连接DE 、DF ,则有△OED ≌△OFD ,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例1. 如图1-2,AB//CD ,BE 平分∠BCD ,CE 平分∠BCD ,点E 在AD 上,求证:BC=AB+CD 。
分析:此题中就涉及到角平分线,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即利用解平分线来构造轴对称图形,同时此题也是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在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是延长法或截取法图1-1B图1-2DBC来证明,延长短的线段或在长的线段长截取一部分使之等于短的线段。
但无论延长还是截取都要证明线段的相等,延长要证明延长后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截取要证明截取后剩下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进而达到所证明的目的。
简证:在此题中可在长线段BC 上截取BF=AB ,再证明CF=CD ,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这里面用到了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另外一个全等自已证明。
此题的证明也可以延长BE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来证明。
自已试一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解题模型专题讲解
专题4 角平分线模型
模型模型 3 3 角平分线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 P 点,延长 AP 交ON 于点 B。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证明模型证明::
由已知可得AP⊥OP,BP⊥OP,OP=OP,∠POA=∠POB
∴△POA≌△POB
∴OA=OB
∴△AOB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分析
构造此模型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也可以得到两个全等
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这个模型巧妙地把角平分线 和三线合一联系了起来。
模型实例
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90°,AB=AC,BD 平分∠ABC, CE⊥BD,垂足为 E。
求证:BD=2CE。
证明:如图延长BA 、CE 交于 ∠ABE=∠CBE ,BE=B
∴RT △BEF ≌RT △BEC
∴CE=EF
∴CF=2CE
又∵∠ADB=∠CDE
∠DCE+∠CDE=∠ ∴∠ADB=∠F
又AB=AC
∴RT △BAD ≌RT △CAF
∴BD=CF
∴BD=2CE.
模型练习
1.如图,在△ABC 中,BE 求证:∠2=∠1+∠C。
证明:如图延长AD 交BC
交于点F 则有:
BE=BE BEC DCE+∠F=90°
CAF
BE 是角平分线,AD⊥BE,垂足为 D。
于点F 则有
BD=BD ,∠ABD=∠ ∴RT △ADB ≌RT △FDB
∴∠2=∠BFD=∠1+∠ ∴∠2=∠1+∠C
2.如图,在△ABC 中,∠求证:BE= ½(AC-AB)。
∠FBD
FDB ∠C
∠ABC=3∠C,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BE⊥AD
AD 于点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