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护理常规精编版

合集下载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麻醉方式:1、全身麻醉2、患者病情危重时可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物品准备: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干持物钳1套。

2、敷料基础敷料包1个,大腹包1个、手术衣4~6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止血纱布、明胶海绵、面片、小纱布、缝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1套、开颅电钻1套、中心吸引1套。

手术体位:1、仰卧位使用于额顶部血肿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后部血肿。

手术步骤:1.皮肤消毒常规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2.头皮切口和止血2.1在切口两侧铺以干纱布块,沿切口线分段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整个皮瓣可分为3~4段完成。

每切开一段,即用头皮夹夹住内、外缘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大的出血点可以电凝止血。

2.2钝性或锐性分离皮肤-腱膜瓣与其下的疏松组织层。

2.3止血满意后,将皮肤-腱膜瓣翻向颅底侧,并在其下垫以纱布团,使皮肤-腱膜内的血管不致因屈曲过度而闭塞,然后以盐水纱布覆盖其上。

用双2-0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将皮瓣翻起固定,充分显露术野3.骨瓣成型3.1切开头皮和肌肉后,按骨瓣形状弧形切开骨膜,以骨膜剥离器分开骨膜及颞肌。

3.2设计骨孔,通常一个骨瓣共钻孔5~6个,空间距离6~7cm。

3.3将电钻与颅骨表面垂直钻透颅骨。

钻孔完成后,以小刮匙或脑膜剥离器刮尽孔内边缘残留的内板碎片,将线锯导板插入相邻的两个骨孔之间,用线锯将骨瓣各边一一锯开。

3.4若用气动或电动钻时,可换上铣刀进行切割。

3.5最后,沿颅骨锯开线插入骨膜剥离器至骨瓣下方,翻起骨瓣将骨窗下缘附着的肌肉稍向下推开以咬骨钳将骨折线两侧骨瓣修齐,并用骨蜡涂塞止血。

3.6取下的骨瓣可放入双氧水中浸泡4.清除血肿4.1用一窄脑压板或神经玻璃子由颅顶部向颅底侧逐渐清除血块,出血点电凝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4.2将骨窗周围硬脑膜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放猴子硬脑膜剥离形成新的血肿。

硬膜外血肿护理措施

硬膜外血肿护理措施

硬膜外血肿护理措施什么是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是指在硬膜外腔内形成的血液积聚,造成颅内压增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

硬膜外血肿的常见原因包括头部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等。

硬膜外血肿护理的基本原则硬膜外血肿的护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监测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神经系统的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控制颅内压:通过给予镇痛药物、呼吸道管理、降温等措施来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

3.血管舒缓: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颈部和颅内压的剧烈变化,减少血管的扩张和破裂的风险。

4.功能维护:保持患者的基础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5.饮食调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避免进食过多或过少,符合病人的能量需求。

6.营养支持:如果病人无法正常进食,需要通过胃肠外营养或静脉营养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

7.情绪护理: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病人的不良情绪。

硬膜外血肿护理的具体措施1.定期检查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

2.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3.坚持按时给予镇痛药物,保持病人的舒适感。

4.管理病人的呼吸道,保持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等。

5.维持病人的体温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体温引起的不良后果。

6.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发生剥脱和感染。

7.遵守医嘱,正确给予药物,如抗凝血药、降压药等。

8.饮食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9.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过程,缓解焦虑和恐惧。

硬膜外血肿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硬膜外血肿的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脑积水、脑梗死等。

处理方法如下:1.颅内感染的处理方法包括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及时处理感染。

医院神经外科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神经外科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神经外科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护理常规硬脑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常因颅骨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沟引起脑膜中动脉出血所致,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

一经确诊须紧急手术。

一、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1)病人伤后出现昏迷,随后意识清醒或好转,不久再度陷入昏迷或昏迷程度加重,即“中间清醒期”,是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

在病人中间清醒的过程中,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缓慢,应及时使用脱水剂。

(2)烦躁不安的病人,应排除体位不适、尿潴留、呼吸道梗阻等情况,加强安全防护。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血肿同侧的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偏瘫,应警惕小脑幕切迹疝的发生。

(4)观察肢体运动功能,了解肢体的肌力、肌张力、有无感觉障碍及病理反射,如:伤后一段时间才出现肢体运动障碍且进行性加重,应考虑小脑幕切迹疝,必须紧急手术。

2.术前准备:按要求做好备皮、备血等工作。

二、术后护理1.体位: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 度,以减轻脑水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定时翻身扣背。

对深昏迷者应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吸痰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引起病人剧烈咳嗽。

3.并发症的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意识、瞳孔的变化,防止复发性血肿、迟发性血肿、继发性脑组织肿胀的发生。

(2)昏迷病人加强基础护理。

4.保持引流通畅:硬膜外引流管应放置低于创腔10~15cm,并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滑脱,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

5.饮食营养:病人清醒且病情平稳者,术后1日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普食。

长期昏迷的病人,可鼻饲流质饮食。

6.保持大小便通畅:术后3日内不可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增高,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

7. 遵医嘱,行抗感染、止血、脱水及高压氧治疗。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实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实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麻醉方式:1、全身麻醉2、患者病情危重时可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物品准备: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干持物钳1套。

2、敷料基础敷料包1个,大腹包1个、手术衣4~6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止血纱布、明胶海绵、面片、小纱布、缝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1套、开颅电钻1套、中心吸引1套。

手术体位:1、仰卧位使用于额顶部血肿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后部血肿。

手术步骤:1.皮肤消毒常规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2.头皮切口和止血2.1在切口两侧铺以干纱布块,沿切口线分段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整个皮瓣可分为3~4段完成。

每切开一段,即用头皮夹夹住内、外缘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大的出血点可以电凝止血。

2.2钝性或锐性分离皮肤-腱膜瓣与其下的疏松组织层。

2.3止血满意后,将皮肤-腱膜瓣翻向颅底侧,并在其下垫以纱布团,使皮肤-腱膜内的血管不致因屈曲过度而闭塞,然后以盐水纱布覆盖其上。

用双2-0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将皮瓣翻起固定,充分显露术野3.骨瓣成型3.1切开头皮和肌肉后,按骨瓣形状弧形切开骨膜,以骨膜剥离器分开骨膜及颞肌。

3.2设计骨孔,通常一个骨瓣共钻孔5~6个,空间距离6~7cm。

3.3将电钻与颅骨表面垂直钻透颅骨。

钻孔完成后,以小刮匙或脑膜剥离器刮尽孔内边缘残留的内板碎片,将线锯导板插入相邻的两个骨孔之间,用线锯将骨瓣各边一一锯开。

3.4若用气动或电动钻时,可换上铣刀进行切割。

3.5最后,沿颅骨锯开线插入骨膜剥离器至骨瓣下方,翻起骨瓣将骨窗下缘附着的肌肉稍向下推开以咬骨钳将骨折线两侧骨瓣修齐,并用骨蜡涂塞止血。

3.6取下的骨瓣可放入双氧水中浸泡4.清除血肿4.1用一窄脑压板或神经玻璃子由颅顶部向颅底侧逐渐清除血块,出血点电凝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4.2将骨窗周围硬脑膜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放猴子硬脑膜剥离形成新的血肿。

硬膜下、外、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硬膜下、外、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头部内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中医护理常规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是指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如钝击、穿透伤、爆炸或下坠的间接损害所造成的。

等。

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危、变化快。

按损伤程度分轻、中、重三型。

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属中医的“头部内伤”范畴。

【临床表现】1.较轻的病人可表现为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轻度头痛、头晕、呕吐。

2.稍重者可有较剧烈头痛、头晕、反复呕吐、精神淡漠、不愿说话甚至嗜睡。

3.重者昏迷或深昏迷,严重躁动或完全不动,频繁呕吐,频繁或持续癫痫发作或去大脑强直发作,表现出运动区及脑干的损害;如有偏瘫或截瘫,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提示脑疝形成;严重损伤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接近或已进入脑死亡。

4.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瘫痪、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

【护理】一、临证护理(一)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有无昏迷,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无中间清醒期,以及口、鼻、乳突部有无出血瘀斑、脑脊液漏,并注意有无合并其他脏腑、躯体损伤症状,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等。

2.病人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1)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等。

(2)意识进行性障碍:如昏迷逐渐加重,或原发性昏迷,清醒后不久又进入昏迷。

(3)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

(4)脉搏洪大而缓,微细欲绝,呼吸深慢或浅促,血压骤升或骤降。

(5)使用甘露醇脱水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尿量等变化。

(二)一般护理1.按神经外科疾病常规护理。

2.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室温宜22℃~25℃。

3.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等刺激。

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和脑肿胀,降低颅内压。

颅前窝骨折病人神志清醒时,采用半坐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患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1.密切观察病情: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等。

如果病人有任何病情恶化的迹象,应立即报告医生。

2.病人休息: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人需要充分
休息来提高恢复的机会。

护士应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避
免病人过度劳累。

3.医嘱药物:根据医生的嘱咐,护士需要按时给病人服用药物。

常用
的药物包括解热药、抗炎药、抗血栓药等。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用药反应
并记录。

4.监测头部伤口: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的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头部伤口,注意有无出血、肿胀或感染等情况。

护士还需要记录伤口的状态并及时处理。

5.预防并处理并发症: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脑积水、脑水肿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
措施预防或处理并发症。

6.定期康复评估: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神经功能
障碍,如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肌力、感觉、平衡能力等,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以上是对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的介绍,护士在护理过程
中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护士还应多方面关心患
者的身心健康,并提供必要的康复与心理支持。

硬膜外血肿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护理常规一、定义硬膜外血肿(extradural heatmas,s EDH)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

二、症状、体征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增长速度和并发的硬膜下损伤有关。

(一)意识障碍:病人意识状态的改变取决于原发脑损伤的程度、血肿形成速度和颅内其他损伤的存在。

典型性表现是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昏迷。

(二)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较少出现神经系统体征,仅在血肿压迫脑功能区时,才表现出相应症状。

如血肿持续增大,引起脑疝时,则可表现出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等典型征象。

(三)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大,病人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出现库欣反应。

如颅内压持续增高,则引起脑疝,造成严重后果。

三、护理问题(一)颅内调适能力降低与颅内血肿有关。

(二)急性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四)皮肤切口与手术创伤有关。

(五)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有关。

(六)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效果和预后有关。

(七)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八)有出血的危险与手术创伤有关。

(九)有跌倒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十)有受伤的危险(管路滑脱) 与留置引流管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休息/体位1、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人员探视,病房通风良好。

2、手术后取平卧位或头高足低卧位(一般抬高15-30°)。

3、有意识不清、走路不稳、视物不清、失明、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幻觉、复视及癫痫病史者,应用床挡、约束带固定,防止坠床。

(二)饮食1、术后暂禁饮食。

2、可进食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三)病情观察颅内血肿病人多数可因血肿逐渐形成、增大而导致颅内压进行性增高,在护理中,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变化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一且发现颅内压增高迹象,立即采取降颅内压等措施,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硬膜外血肿的_护理

硬膜外血肿的_护理
〔2观察生命体征德异常变化,应及时报告 医生,及早手术清除血肿,意识障碍出现中间 清醒期或中间好转期,往往是硬膜外血肿的 典型症状之一.
〔3血肿位于远动区病人,出现偏瘫、失语 等,手术后要加强肢体、语言训练,促进其早 日康复.
术后护理
1、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 孔等,观察72h,注意脑疝的发生, 3、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并定期更换,如胃管、 尿管等,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5、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6、躁动患者应加强保护性约束.
硬膜外血肿的护理
硬膜外血肿:是出血聚于硬膜外腔内, 此类血肿以急性者最多,约占85%,亚 急性血肿约占12%,慢性血肿占3%.
1、出血来源和血肿部位
〔1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出血者多见.
〔2矢状窦损伤,可形成矢状窦旁血肿.
〔3板障静脉出血,凹陷骨折时板障血管出 血,引起局部血肿.
<4>脑膜前动脉损伤,前额部着力,骨折损伤 筛前动脉及其分支脑膜前动脉,可产生额极 或额底部硬膜外血肿.
〔2颅内压增高症状:在继发性昏迷前常有躁动部 安,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病人的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
〔3局灶症状:血肿位于运动区和其邻近部位较多, 故中枢性面瘫、轻偏瘫、运动性失语等常见,位于 状窦旁血肿可出现下肢单瘫,颅后窝硬膜外血肿可 出现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4、治疗与护理
〔1硬膜外血肿只要早期诊断,手术及病人 预后良好.
健康指导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 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 蔬菜、水果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 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 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意外发生.

谢!

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

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护理

治疗护理措施
治疗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保持患者平卧位,避免头部 震动,减少出血风险。 环境保持舒适安静:减少刺激,降低患 者的紧张情绪。
治疗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 、脉搏、呼吸和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功抢救病人。
治疗护理措施
注重患者的口腔护理:避免患者咀嚼或 吞咽困难,保持口腔清洁。
护理措施后的评估和指导
护理措施后的评估和指导
评估患者的疗效: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 征改善情况,了解治疗的效果。 提供适当的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 绍硬脑膜外血肿的护理要点,包括合理 的休息、注意饮食、避免剧烈活动、定 期复诊等。
护理措施后的评估和指导
强调预防措施:告知患者如何预防再次 发生硬脑膜外血肿,包括安全用药、注 意头部保护、避免外伤等。
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护 理
目录 患者的病情评估 治疗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后的评估和指导
患者的病情评估
患者的病情评估
患者的病史信息:了解患者的既往疾病 、手术史和用药史等。 预测患者的风险:评估患者的年龄、性 别、体质、伤势严重程度等因素,预测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患者的病情评估
症状和体征观察: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 状态、脑神经功能、瞳孔状态、生命体 征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标准护理计划硬膜外血肿是指发生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30%。

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1)意识障碍;(2)脑组织灌注不足;(3)潜在并发症:脑疝、颅内出血、感染;(4)自理缺陷;(5)躯体移动障碍;(6)清理呼吸无效;(7)知识缺乏一、意识障碍【相关因素】1.脑水肿致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

2.脑缺氧致脑细胞代谢障碍。

3.颅内压升高致脑血循环障碍。

【主要表现】1 .嗜睡。

为早期较轻微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轻微刺激即可清醒,唤醒后能回答问题。

2. 朦胧。

病人对人、物、时间、地点的意识能力均有障碍,反应迟钝,回答问题不正确。

3 .浅昏迷。

意识大部分丧失,仅存在吞咽、咳嗽、角膜和睫毛反射,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和防御反射。

4 .深昏迷。

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一切反射消失。

5 .GCS计分<13分。

【护理目标】1 .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减轻。

2 .病人无继发性损伤。

【护理措施】1 .监测神志,并以GCS评分标准记录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每0.5-1小时1次。

2 .保持病人本位舒适,并予以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预防继发性损伤。

(1)以床栏、约束带保护病人,防止坠床。

(2)吞咽、咳嗽反射障碍时不可经口喂饮食,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

(3)病人眼睑闭合不全者,以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天3次,四环素眼膏涂眼每晚1次,并以眼垫覆盖患眼,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5. 做好生理护理。

(1)参照本病"躯体移动障碍"中的相关内容。

(2)随时更换尿湿、渗湿的床单、床裤。

(3)翻身时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重点评价】1. 意识状态。

2 .护理措施是否妥当有效,是否出现继发性损伤。

二、脑组织灌注量不足【相关因素】1 .颅内出血,使脑血流灌注减少。

2. 颅内压升高,使脑血液循环障碍。

3 .脑水肿,造成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

慢性硬膜外血肿的护理常规

慢性硬膜外血肿的护理常规

慢性硬膜外血肿的护理常规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慢性护理常规慢性:是指伤后2~3周以上出现血肿者。

一般而言,伤后13天以上,血肿开始有钙化现象即可作为慢性血肿的诊断依据。

本病以青年男性为多,可能是因为硬脑膜在颅骨上的附着没有妇女、儿童及老人紧密,而易于剥离之故。

好发部位与急性正好相反,即位于额、顶、枕等处为多,而颞部较少,究其原因,多系颞部血肿易致,故而病程发展较速。

【观察要点】1.意识观察,病人受伤后的意识改变有以下五种类型:(1)伤后一直清醒;(2)伤后一直昏迷;(3)伤后清醒随即昏迷;(4)伤后昏迷随即清醒;(5)伤后清醒后,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昏迷。

颅内压增高,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大,病人常有、呕吐加剧。

出现库欣式征反应,如血压增高、脉搏减弱、呼吸变慢等。

2.瞳孔观察。

3.生命体征观察。

4.肢体观察。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做好CT等各项检查,注意有无中间清醒期的出现,如伤后头痛、呕吐加重,意识障碍逐渐加深,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应考虑有血肿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

2.凡需手术者,要立即做好术前准备,禁食、剃头、配血等,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保持室内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将患者置于空调房内,防止患者发热,以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

二、术后护理1、卧位: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h后抬高床头15°~30°,头颈部枕冰枕或戴冰帽,以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减少头部伤口渗血。

要保持头部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2、病情观察:(1)定时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呕吐情况并记录。

(2)全麻未清醒者应每15~30min观察1次,清醒后按医嘱每1~2h观察1次,神志、瞳孔、BP、P、R、定位体征及呕吐情况可反映颅内情况的变化。

(3)患者神志清醒后又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偏瘫,血压代偿性升高,脉搏、呼吸变慢,呕吐逐渐加重,说明有继发性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的危险,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前言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档介绍了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的护理常规,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和照护。

护理常规1. 临床评估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

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2. 低头位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患者常需要采取低头位,以减少颅内压力。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保持正确的低头位,避免过度低头导致褥疮等并发症。

3. 引流管理脑外血肿患者需要进行引流处理,以减少颅内血肿的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及时清除引流管及其周围的积液,确保引流畅通。

4. 头部抬高除了低头位外,患者的头部应保持抬高,以促进脑外血肿的吸收。

护理人员应在床头垫高一定高度的枕头,使患者头部保持适当抬高的角度。

5. 体位转换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患者需定时进行体位转换,以避免长时间处于固定的体位造成肌肉萎缩、压疮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定期进行体位转换。

6. 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变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告知医生。

7. 康复护理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患者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康复护理工作,包括进行功能锻炼、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的护理工作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档介绍了脑内硬膜外脑外血肿的护理常规,供护理人员参考和借鉴。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硬膜下、外、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硬膜下、外、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硬膜下、外、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头部内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中医护理常规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是指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如钝击、穿透伤、爆炸或下坠的间接损害所造成的。

等。

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危、变化快。

按损伤程度分轻、中、重三型。

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属中医的“头部内伤”范畴。

【临床表现】1.较轻的病人可表现为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轻度头痛、头晕、呕吐。

2.稍重者可有较剧烈头痛、头晕、反复呕吐、精神淡漠、不愿说话甚至嗜睡。

3.重者昏迷或深昏迷,严重躁动或完全不动,频繁呕吐,频繁或持续癫痫发作或去大脑强直发作,表现出运动区及脑干的损害;如有偏瘫或截瘫,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提示脑疝形成;严重损伤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接近或已进入脑死亡。

4.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瘫痪、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

【护理】一、临证护理(一)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有无昏迷,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无中间清醒期,以及口、鼻、乳突部有无出血瘀斑、脑脊液漏,并注意有无合并其他脏腑、躯体损伤症状,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等。

2.病人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1)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等。

(2)意识进行性障碍:如昏迷逐渐加重,或原发性昏迷,清醒后不久又进入昏迷。

(3)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

(4)脉搏洪大而缓,微细欲绝,呼吸深慢或浅促,血压骤升或骤降。

(5)使用甘露醇脱水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尿量等变化。

(二)一般护理1.按神经外科疾病常规护理。

2.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室温宜22℃~25℃。

3.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等刺激。

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和脑肿胀,降低颅内压。

颅前窝骨折病人神志清醒时,采用半坐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患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引言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疾病,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

护理是治疗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的护理常规。

1.病情评估对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病情评估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神经系统状况、生命体征等。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的头痛程度、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指标。

2.安全护理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患者需要严密监测,确保其安全是护理的重要任务。

护理人员应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同时,要保持患者环境的安静,避免刺激,注意防止意外跌倒等事故。

3.疼痛管理患者常常伴有严重头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缓解。

可以尝试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良好的休息、冰敷等。

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进行疼痛管理。

4.神经功能监测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5.定期翻身和床位护理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

护理人员应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的整洁干燥。

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被褥整理,避免过紧或不透气的床单,保证床位的整洁和舒适。

6.营养支持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的细节,如饭前漱口、饮食刺激等,尽量避免引起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7.心理支持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沟通,耐心倾听其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同时,也要与家属沟通,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应的支持。

结论颅内硬膜下脑外血肿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硬膜下脑内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硬膜下脑内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硬膜下脑内外血肿护理常规完整一、背景介绍硬膜下脑内外血肿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指的是出血或血肿在硬膜下空间内,同时涉及到脑内外两个区域。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和科学的护理措施对于病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护理常规1. 观察与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 观察患者的瞳孔反应,特别是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的改变。

- 紧密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意识水平、肢体运动、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 注意观察患者的头颅指征,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2. 保持平稳环境- 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和适宜湿度,防止过度出汗或感冒。

- 提供安静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光线刺激。

- 控制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烟雾、异味和尘埃对患者的刺激。

3. 安全护理- 确保床椅的安全性,避免患者摔倒或受伤。

- 经常检查病人的皮肤,预防皮肤损伤和压疮的发生。

- 防止感染的传播,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包括手卫生、戴口罩等。

- 防止误吸,对于患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及时安排营养师提供适当的饮食方案。

4. 活动与体位-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理论上应是半卧位,以减轻颅内压力。

- 避免过度活动,尤其是剧烈的运动,以防止出血点再次破裂。

- 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定期翻身、更换体位,促进术后恢复。

三、护理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不随意更改或停止用药。

- 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及时纠正贫血情况。

- 保持患者的身体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

- 定期随访患者,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方案。

以上就是硬膜下脑内外血肿护理常规的完整内容,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而努力。

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1. 背景和定义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是指血液在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或脑实质内积聚形成的血肿,常见于外伤或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

2. 护理目标- 维持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 防止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扩大并进一步造成神经功能损害。

- 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3. 护理措施3.1 监测生命体征-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 每8小时测量一次意识状态,记录并及时评估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

3.2 防止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扩大- 卧床休息,保持头部高低位。

- 避免用力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

- 保持正常排尿和排便,预防便秘。

- 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 配合医生开具的药物治疗,如解痉、降压等。

3.3 神经功能评估和保护- 定时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如意识、视力、语言、运动功能等。

- 给予相关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力。

- 避免使脑膜外硬脑内血肿扩大的刺激因素,如剧烈晃动、用力活动等。

3.4 疼痛管理- 定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 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刺激因素。

4.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4.1 预防并发症- 预防感染: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

- 预防褥疮:定期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并保持干燥清洁。

-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定时进行肢体活动,配合抗凝治疗。

4.2 处理并发症- 处理抽搐:确保患者安全,清除口腔分泌物,给予抗抽搐药物。

- 处理感染:及时发现感染症状,送检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 处理脑积水:如出现脑积水症状,及时安排脑室引流。

5. 护理宣教和随访-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脑膜外硬脑内血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护理要点。

- 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鼓励积极乐观的心态,提供心理支持。

以上是脑膜外硬脑内血肿的护理常规完整内容,请护士们按照上述护理措施进行配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膜外血肿护理常规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硬膜外血肿病人护理常规
概念: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30%,其中大部分属于急性血肿,次为亚急性,慢性较少。

【观察要点】
1、观察意识变化,有无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

2、观察颅内高压症状、肢体活动的变化。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病人出现头痛剧烈,躁动不安等时,通知医生,遵医嘱按时使用脱水剂。

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如禁食、备血、备皮等。

2、安全护理:对躁动不安,去脑强直病人,注意防止意外损伤。

3.心理护理:消除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4.手术前晚保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剂。

5.手术前若病人发生异常情况,如女性病人月经来潮,体温异常(超过)及时与医师联系。

6.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开颅手术:术晨剃去全部的头发,洗净头部后予无痛碘消毒并戴上一次性消毒帽。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异常时及时汇报医生。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处敷料干燥。

2、饮食护理:神志清醒、无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术后第一天可进流质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宜,第三天后予半流质,术后一周予以普食。

3、引流管护理:保持头部负压引流管通畅,每班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状。

翻身及搬动时予以夹闭,防止脱落倒流逆行感染,一般引流管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

4、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术后一个月不宜洗头,可用温水毛巾擦拭,避免用手抓伤口,预防感染发生。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戒烟、酒(如鱼、鸡蛋、瘦肉、水果、蔬菜类)。

3、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4、颅骨缺损者外出时戴帽,以防意外,出院后3~6个月来院行颅骨缺损修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