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张冬冬)概论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bd706f561252d380eb6e5f.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2009年6月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根据实际机器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技能;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熟悉构件和运动副的代表符号、机构自由度的含义及自由度的计算;并判断该机构在何种条件下具有确定的运动;3、通过实验了解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结构的区别。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机器(牛头刨床、插齿机、内燃机等),机构模型;2、测量工具:钢尺、内外卡规、量角器;3、绘图工具:三角板、园规、铅笔、橡皮擦、草稿纸(学生自备)。
三、实验原理任何机构都是由若干构件和运动副组合而成的。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机构的运动仅与构件数目、运动副的数目、种类和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实际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来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和机构结构,以此表明实际机构的运动征。
从而便于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凡不按比例绘出的图称机构示意图,它只能定性地研究机构的某些运动特性(如自由度);凡按比例尺绘出的图称机构运动简图,根据机构运动简图可定量地分析机构的运动特性。
四、方法与步骤1、使被测绘的机构或模型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循着运动的传递路线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互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适当选择最能清楚表达各构件相互关系的面为投影面,选定原动件的位置,按构件的顺序,用规定的符号画出机构示意图。
然后用数字1,2,3……分别标出各构件,用字母A,B,C……分别标出各运动副。
4、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以此检查所绘机构运动简图草图是否正确。
应当注意,在计算自由度时应除去虚约束及局部自由度。
5、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转动副间的中心距、移动副导路的位置或角度等),按确定的比例尺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1=图示长度(mm)比例尺实际长度(m)6、在草图上自检无误后,将图交指导教师签字。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ed300725acfa1c7aa00ccae.png)
嘉兴学院《机械设计工程学》实验指导书机电工程实验中心2010、9目录1 《机械设计工程学》课程实验 (2)1.2 实验项目指导 (3)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 (5)实验二机构运动创新方案设计实验 (7)实验三带传动实验 (15)实验四简单机械装置的装拆实验 (20)1 《机械设计工程学》课程实验1.1 绪论《机械设计工程学》是在整合了经典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基础上,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开设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嘉兴学院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
实验是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内容与环节。
本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主要涉及三门密切相关的课程的各层次实验,包括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近机类专业)。
指导书是在总结多年来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特别是结合执笔人主持的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机械类本科生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83B07051,2001.2003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工科实验教学基地建设与人才综合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YB04060,2004.2006年)和浙江省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工程学》(2005年—)的成果,并且在在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架上编写的,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更新,属于中心实验教材的建设工作。
1.1.1 实验的目的1.了解实验设备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掌握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获得实验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 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实验方式:根据设备和仪器数量,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基本要求:实验前,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要做实验对象的内容,了解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实验时,熟悉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实验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撰写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5631a2580eb6294dc886c62.png)
(3)滑动率的测定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糟中(本图未表
示),由此可获得主动带轮的转速 n1 和从动带轮的转速 n2。由于两带轮直径相等,可以得出
带传动的滑动率 ε
v1 v2 (1 D2 n2 )= n1 n2 100%
v1
D1n1
n1
(8-2)
(4)转矩和有效拉力的测定
班级
姓名
实验时间
二、实验设备
三、预习作业 1.什么是机构运动简图? 2.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长度比例尺及投影面怎样选择?
长度比例尺: µl =
投影面的选择方法: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4.什么是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如何处理?
四、实验结果 1.机构名称
长度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 是否有确定的运动: 机构运动简图:
丢纸屑杂物,要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 8. 实验完毕后,仪器物品应恢复原位,整理场地,关闭电源。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
工具、材料及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9. 私自拆卸仪器设备并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应写出书面检查,并按学校的有关规
定进行赔偿和处罚。 10. 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室结束实验后 1 周内上交实验报告。
10-滑动支座 11-拉力传感器 12-固定支座 13-电测箱
发电机 1 固定于支座 12 上,
原动机 5 的支座 10 设计成浮动结
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 6、定滑轮 7(放大比 i=3)、砝码 8 一起组成带传动的张紧力
形成机构。改变砝码的质量,通过钢丝绳拉动滚动支座,可以使带获得不同的张紧力 F0。
AB 代表构件 1,BC 代表构件 3。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共17页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共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c82fddda0975f46527d3e1f4.png)
《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前言《机械设计》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实验课是其中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机器是由机构组成的,了解机器基本组成要素——机械零件在各类机械中的功用及性能,以便更好的学习《机械设计》课程,为学习专业设备中的机械部分提供必要的基础。
为了搞好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我们挑选了机构与机械零件认识、螺栓联接、带传动和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装等实验供任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选选择。
本指导书中术语、名词、计量单位等全部符合国家最新标准。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适之处敬请广大教师和同学提出批评指导。
目录实验一:机械零件认识实验实验二:带传动实验实验三: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装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分析及拆装实验实验一机械零件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3.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了解各种常用的润滑剂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二、实验内容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的模型,通过模型的动态展示,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增加对常用机构和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的理解,培养对课程理论学习和专业方向的兴趣。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机构陈列室机构展柜和各种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模型。
四、实验原理机械零件(一)螺纹联接螺纹联接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主要用作紧固零件。
基本要求是保证联接强度及联接可靠性,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内容:1.螺纹的种类:常用的螺纹主要有普通螺纹、米制锥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螺纹。
前三种主要用于联接,后三种主要用于传动。
除矩形螺纹外,都已标准化。
除管螺纹保留英制外,其余都采用米制螺纹。
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常用的有普通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及紧定螺钉联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联接。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1ae6a2de2bd960590c67747.png)
5
机械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 齿轮几何参数测定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普通量具测定齿轮基本参数的基本技能。 2、进一步巩固并熟悉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尺寸与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渐 开线齿轮的几何性质。 二、实验工具 本实验使用一套(8 个)8 级精度 m=5 的标准圆柱齿轮作为测量对象,利用精 度为 0.02mm 的游标卡尺和齿厚游标卡尺各一把作为测量工作。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要求用游标卡尺测量出齿廓公法线长度Wk,Wk+1,齿顶圆直径da,齿根 圆直径df,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固定弦齿厚Sc。 根据上述测量参数计算并导出齿轮模数m分度圆压力a,齿顶高系数ha★,径向间 隙系数c★移距系数x。 实验原理:如图 1 所示
而 Pb = πmcosa
所以 m=
Pb πcosa
(5)
将a=150 ,a=200 分别代入(5)式,将m计算值与标准值比较,数值最接近标准
值的一级m、a值即为所示。(可参照有关手册)
当a=200 时,还可有照下表:
7
机械基础实验指导书
Pb 5.0904 7.380 8.856 11.808 13.284 14.760 17.712 20.664
M
2.0
2.5
3.0
4.0
4.5
5.0
6.0
7.0
2、变值系数 X 当被测齿轮为变位齿轮时,设其公法线长度 Wk’,Wk 为其相应的标准齿轮的 公法线长。
则由公式 → X=
Wk’ =Wk+2xmsina Wk’ —Wk
2msina
Wk 用式(12)求得:
3、齿顶高降低系数△y
da — da’ △y=
1
机械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含内容和排版简要说明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含内容和排版简要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6be00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d.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含内容和排
版简要说明
内容说明
本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
以下是本课程设计指导书的内容概要:
1. 引言
- 介绍机械设计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课程概述
- 概述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和研究目标
3. 设计原理
- 阐述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力学、材料力学和运动学等
4. 零件设计
- 讲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设计方法
5. 连接件设计
- 分析不同类型连接件的设计原理和选用方法
6. 传动装置设计
- 探讨各种传动装置的设计原理和选型技巧
7. 设计案例分析
- 提供一些机械设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8. 总结与展望
- 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展望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
排版简要说明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本课程的内容,本设计指导书的排版风格简洁清晰,采用以下排版要点:
- 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文字清晰可辨
- 通过分级标题和编号,层次清晰地呈现各节内容
- 使用适当的插图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和方法
- 使用合适的文本和图像间距,使内容布局整齐有序
以上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的内容和排版简要说明。
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辅导,请随时与授课教师联系。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5582fdb4daa58da1114a4c.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目录1、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1)2、实验二齿轮齿廓范成原理 (4)3、实验三轴系结构测绘与分析 (7)4、实验四减速器拆装 (8)实验报告 (10)实验须知1.开课后根据自己课程安排要及时选课,不要多选或者少选;2.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实验,应提前向实验室老师请假。
进行必要调换。
否则一律按自己选定的时间参加实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3.参加实验的同学在实验前要做好本次实验的预习;4.携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相关的用具;5.在实验的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爱护仪器设备;注意节约原材料;不要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6.各种实验设备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实验做完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将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摆放好,发现丢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7.要遵守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8.要保持实验室内和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整齐美观。
工作台面要干净并要搞好室内卫生;9.在离开实验室前,应由指导教师在相关的实验数据的记录纸上签字,以求确认对设备仪器的完好和已完成了在实验室内应完成的工作;10.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整理和计算,认真填写实验报告;11.按要求及时交实验报告;12.由于结课后实验报告要由实验室统一保管,因此做过的实验报告若有丢失其成绩只能按不及格处理;13.考核按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没有实验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不能参加正式考试(确有特殊原因者可申请补做或重做实验)。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2015年11月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的掌握测绘实际机器和模型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技能;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结构的了解。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95f4d8ba1aa8114531d910.png)
东北电力大学自编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附实验报告表)赵成军编写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实验守则1、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熟悉实验目的、要求、步骤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实验前必须完成“实验预习报告” ,否则,不允许参加本次试验,不计成绩。
3、实验开始前对所用设备、仪器及工具,要认真检查。
本次实验结束后,将上述物品整理放回原处,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去。
4、未经教师同意,不得自行挪用或调换其他实验台上的任何设备、仪器等用具。
实验室内物品一律不许私自携出室外。
5、每次实验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
6、爱护集体财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若自行拆改或者主观原因发生设备、仪器、工具损坏等责任事故,根据情节予以赔偿。
7、遵守实验课教学时间和课堂纪律,保持室内整洁,严禁吸烟。
8、认真填写“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实验课完成情况计入期末本门课程的综合考核成绩。
机械基础实验室目录实验守则.............................................................................I目录................................................................................... I.I. ..实验一齿轮范成原理............................................................ 1... 实验二回转件的动平衡.......................................................... 4... 实验三螺栓联接实验............................................................ 7... 实验四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 1..2. 实验五减速器拆装................................................................ 1..8.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五........................................................... 2..1. 实验五预习报告.................................................................. 2..4..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四........................................................... 2..5. 实验四预习报告.................................................................. 2..7..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三........................................................... 2..8. 实验三预习报告.................................................................. 3..2..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二........................................................... 3..3. 实验二预习报告.................................................................. 3..6..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 3..7.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3..9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4..3实验一齿轮范成原理在工程中,齿轮齿廓的制造方法很多。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becec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b.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1. 实训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实训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实训内容、要求和步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2. 实训目标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能够:•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完成一种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
3. 实训内容本实训包括以下内容: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总结;2.机械设计软件的学习和使用;3.机械零件设计和制造。
4. 实训要求•遵循实训安全规范,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严格按照实训指导书进行操作,不得随意修改操作步骤;•结合实际案例,掌握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实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5. 实训步骤步骤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学习和总结1.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机械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
2.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编写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笔记;–复习和巩固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步骤二:机械设计软件的学习和使用1.学习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介绍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 等;–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完成机械设计软件的练习;–实际操作机械设计软件,绘制简单的零件和装配图;–学习使用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
步骤三:机械零件设计和制造1.确定机械零件设计和制造任务;–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进行设计和制造;–确定零件的尺寸、材料和加工工艺。
2.使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零件设计;–绘制零件的草图和三维模型;–进行零件的装配和运动仿真。
3.制造机械零件;–使用适当的加工设备和工具进行零件制造;–完成零件的加工和组装。
6. 实训评估本次实训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实训过程的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实训报告的撰写和总结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bde6a12ff00bed5b9f31d08.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课题组编景德镇陶瓷学院机电学院机设教研室2006年5月目录实验一:机构和机械传动的陈列演示实验二、低碳钢拉伸时力学性能的测定实验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四、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实验五、减速器的拆装实验六、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七、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八、机械传动测试实验实验九、回转体动平衡实验实验一:机构和机械传动的陈列演示一、实验目的1、“机械基础”是高校工科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机构及机械零件的组成,建立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
2、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更具体的了解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结构特点、组成、运动和传动特点。
3、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对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于学习本科程的具体内容及学习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二、实验步骤1、实验室有两种模型陈列柜:一组为机械原理部分,另一组为机械设计部分。
首先让同学观看机械原理部分(平面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特点),然后观看机械传动部分。
实验时让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动起来,老师对每一部分进行介绍。
2、观看通用零部件。
因每种零部件上都有说明。
所以这一部分可以采取教师介绍的方法和同学自己观看的办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通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用处。
三、实验设备模型陈列柜,分机械原理部分和机械设计部分。
机械原理部分有:第一柜:机器的组成及特征;第二柜:平面连杆机构;第三柜: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第四柜:齿轮的基本参数;第五柜:齿轮机构;第六柜:凸轮机构;第七柜:组合机构;第八柜:周转轮系功用;第九柜:停歇和间歇运动机构;第十柜:空间机构机械设计部分有:第十一柜:机座及箱体;第十二柜:润滑与密封;第十三柜:齿轮传动;第十四柜:滑动轴承;第十五柜:滚动轴承;第十六柜:轴的类型及轴上零件应用;第十七柜:联轴器;第十八柜:轴的典型结构及轴上零件固定方法;第十九柜:铆接、焊接、胶接、过盈配合;第二十柜:离合器;第二十一柜:常用标准件及键联接第二十二柜:常用标准件及螺纹联接;第二十三柜:键、销及其联接;第二十四柜:常用标准件及螺旋传动;第二十五柜:典型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第二十六柜:齿轮与蜗杆结构;第二十七柜:带传动;第二十八柜:带的张紧装置及初拉力控制;第二十九柜:链传动;第三十柜:弹簧。
2,7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6个(力学、工艺、零件)
![2,7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6个(力学、工艺、零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0ff29f76c66137ef061989.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力学实验室目录实验一硬度及冲击实验 (1)实验二拉伸与压缩实验 (12)实验三扭转实验 (16)实验四渐开线齿廓范成原理 (18)实验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量 (21)实验六减速器的结构分析和装配 (24)实验报告(一) (25)实验报告(二) (27)实验报告(三) (29)实验报告(四) (33)实验报告(五) (35)实验须知为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保证教学实验顺利进行,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和目的,每个学生应做到如下几点: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2、根据实验所要求的内容结合所学有关理论知识,弄清楚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原理。
3、对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和工具有一定的了解,规定学生自备的物品一定要准备齐。
4、除了解实验指导书中规定的实验方案外,亦可多设想其它方案。
二、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保持安静和整洁,不准乱抛纸屑,不准随地吐痰,严禁吸烟。
2、爱护仪器和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
3、凡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与设备切勿任意动用。
4、实验完毕,应将设备及仪器擦拭干净,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验:1、认真听好指导老师对本次实验的讲解,实验时,应有严格科学作风,认真细致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所要求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
2、对于带电或贵重的仪器及设备,在接电或布置后,应请指导老师检查,检查通过后,才能开始实验。
3、在实验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下全部所需测量数据,随时进行分析,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总结。
4、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II动手,完成所有的实验环节。
5、实验所测的数据和图表,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场记录清楚,不要拼凑和抄袭,所得结果交指导老师审阅认可后可才能离开实验室,若不符合实验要求应重做。
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672b19a216147917112861.png)
目录实验一减速器拆装实验 (2)实验二机械零件拆装实验 (6)实验三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11)实验四渐开线齿轮参数的测定 (20)实验一减速器拆装实验学时:2学时一、概述由于减速器在机械和建筑等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所以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减速器的用途、类型及结构等方面。
减速器是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传动或蜗轮蜗杆等传动零件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安装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输入轴的转速并相应地增加输出轴的转矩。
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学生通过减速器的拆装实验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零部件结构布置、加工工艺、密封方式、安装方法等内容。
二、实验目的(1)速器的结构,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及相互装配关系;(2)观察齿轮和轴承的轴向及周向固定方式和安装顺序;(3)了解减速器各附件的名称、结构、安置位置及作用;(4)掌握高、低速齿轮侧向间隙的测量方法及轴向间隙的调整和测量方法。
三、减速器的类型与布置方式(1)减速器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如图1-1a、b、c所示。
1-1 减速器的类型在圆柱齿轮减速器中,按齿轮传动级数可分为单级、两级和多级。
蜗轮蜗杆减速器又可分为蜗杆上置式和蜗杆下置式。
(2)两级或两级以上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同轴式三种形式,如图1-2a、b、c所示。
展开式用于载荷平稳的场合,分流式用于变载荷的场合,同轴式用于原动机与工作机同轴的特殊的工作场合。
图1-2 减速器传动布置形式四、减速器的箱体结构与附件减速器的箱体结构与附件如图1-3所示。
1.箱体结构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撑和固定轴系零件,可分为箱盖与箱座两部分,剖分面通过齿轮轴线平面。
一般先将箱盖与箱座的剖分面加工平整,合上后用定位销定位将螺栓联接,对支承同一轴的轴承孔应一次镗出。
箱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除适当的壁厚外,还要在轴承座孔处设加强筋以增加支撑的刚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修订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6639d076a20029bd642dec.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修订版)实验一机构测绘实验(2学时)一、实验目的(1)进行机构和简单机械的认知能力的培养。
(2)通过对实际机械或机构模型的直接测绘掌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3)验证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4)加深对机构组成原理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各种机器实物和机构模型。
(2)钢板尺、内外卡钳等测量工具(根据需要选用)。
(3)铅笔、三角板、圆规、橡皮、草稿纸(学生自备)。
三、实验步骤(1)找出机构主动件和从动件,驱动主动件使机构缓慢运动,观察机构的组成情况和运动情况。
(2)从主动件开始,确认活动构件及其数目,以及固定件(机架)。
(3)从主动件开始,按照运动的传递顺序,仔细观察两连接构件之间的接触性质及相对运动,以确认运动副的类型。
最后找出各运动副的数目。
(4)合理选择视图平面,在草纸上徒手画出机构示意图。
并从主动件开始,依次用数字表示各构件,用字母表示各运动副。
(5)计算机构自由度,并检验与机构主动件数目是否一致。
(6)仔细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以确定机构位置。
(7)选取适当的比例尺:长度比例尺μl = 实际长度(mm)/ 图示(mm)(8)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按一定比例尺,用制图仪器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实验(1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轮齿渐开线部分和过渡曲线的形成过程;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渐开线标准齿轮和变化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和工具:1.齿轮范成仪(参数见表2-1)2.圆规、三角板、铅笔等自备;3.充作毛坯的绘图纸( 260)。
三、原理和方法:1.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传动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轮齿的方法。
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毛坯,它们之间仍保持固定的角速比的传动(强制的),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6d07d40852458fb770b5616.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几种典型的机构特征。
训练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技能。
2.了解机构的组成形式,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其意义。
二、实验基本要求1.每位学生能够绘制3个典型机构的运动简图。
2.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检验运动的确定性。
三、实验原理机构的运动简图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图形,是用符号和线条来清晰、简明的表达出机构的运动情况,使人对机器的动作一目了然。
在机器中各种机构尽管它们的外形和功用各不相同,但只要是同种机构,其运动简图都是相同的。
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所具有的构件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不考虑构件的复杂外形,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寸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画出能准确表达机构运动特性的机构运动简图。
四、实验设备和工具1.机构模型(实验室自备)2.尺、铅笔、纸张(学生自备)五、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1.实验内容运动简图绘制和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回答思考题。
2.主要步骤(1)缓慢驱动机构模型,仔细观察并分析各运动单元,从而确定构件的数目。
(2)仔细观察并判定各直接接触构件之间的接触情况及其相对运动性质,从而确定各运动副的类型,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3)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选择适当的比例尺μl 。
μl =实际长度/图上长度(4)用符号代表运动副,用线条代表构件,并标出机架、原动件。
一般以1、2、3、…表示构件,以A、B、C、…表示运动副,得出机构示意图。
(5)根据绘制结果,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一、实验目的了解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基本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学会使用齿轮范成仪绘制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
三、实验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轮齿的。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11c7acef61fb7360a4c6513.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二零零九年十一月机械设计基础实训规则及要求一、作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1)按各次实训的预习要求,认真阅读实训指导复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实训目的,掌握实训原理,了解实训的步骤和方法。
(2)对实训中所使用的仪器、实训装置等应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3)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实训须记录的数据项目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严格遵守实训室的规章制度(1)课程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训室。
保持实训室整洁、安静。
(2)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动用实训室内的机器、仪器等一切设备。
(3)作实训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器、仪器,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实训结束后,应将所用机器、仪器擦拭干净,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训(1)接受教师对预习情况的抽查、质疑,仔细听教师对实训内容的讲解。
(2)实训时,要严肃认真、相互配合,仔细地按实训步骤、方法逐步进行。
(3)实训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实训现象,记录好全部所需数据,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四、实训报告的一般要求实训报告是对所完成的实训结果整理成书面形式的综合资料。
通过实训报告的书写,培养学习者准确有效地用文字来表达实训结果。
因此,要求学习者在自己动手完成实训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叙述实训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名称与型号、数据计算、实训结果、问题讨论等内容,独立地写出实训报告,并做到字迹端正、绘图清晰、表格简明。
目录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 (4)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8)实验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 (13)实验四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19)实验五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32)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实际机械或模型的结构测绘机构运动简图;(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
二、实验要求(1)正确判别两种运动副及其数量;(2)绘制出2~4种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3)对照实验机械,理解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232680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9.png)
机器设计底子实验指导书2010年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器设计底子实验分室前言实验是机器设计底子课程讲授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事情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提高学生阐发问题息争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
希望学生在实验之前: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调,遵守操纵规程。
2.实验时认真做好实验记载,细心视察实验现象。
3.保持实验室清洁,实验结束后把仪器设备整理好。
4.按要求完成实验陈诉,字迹要清晰、整齐。
2010年目录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阐发---------------------------------------------------3实验二.齿轮的范成实验---------------------------------------------------------------5实验三.减速器拆装实验---------------------------------------------------------------------------11 实验陈诉一-----------------------------------------------------------------------------------------------Ⅰ实验陈诉二-----------------------------------------------------------------------------------------------Ⅱ实验陈诉三-----------------------------------------------------------------------------------------------Ⅳ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构件及其运动副联接的常用标记和机器中常用机构的简图标记,正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意义;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盘算要领,学习判断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二O一五年五月目录目录 (2)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方法 (3)三、实验内容 (3)四、实验要求 (5)五、实验报告 (5)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 (6)一、实验目的 (6)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6)三、实验原理 (6)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6)1、观察机构的运动,弄清构件的数目 (6)2、判别运动副类型 (6)3、合理选择视图 (6)4、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7)5、画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7)五、实验报告 (7)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设备和用具 (10)三、实验原理 (10)四、实验步骤 (11)五、实验报告: (12)实验四机械零件认识实验 (15)一、实验目的 (15)二、实验方法 (15)三、实验内容 (15)四、实验要求 (17)五、实验步骤 (17)六、实验报告 (18)七、思考题 (18)实验五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19)一、实验目的: (19)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9)三、实验方法: (19)四、实验步骤: (20)五、实验报告: (20)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以便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分析常用机构基本构造及原理,了解常用机构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所展示的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观摩陈列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槽轮机构、棘轮机构、齿轮间歇机构、空间机构以及其他教学模型等。
陈列了大多数常用的机构,要求对相应的机构进行了结构和基本受力分析,对连接和安装的基本方法的作简要说明,有些常用的机构还给出了简单的应用举例。
通过本实验的观摩,学生可以对照书本所学的基本内容,初步领会机械原理的一些常用机构的基本设计与应用原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其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一)对机器的认识通过对实物模型和机构的观察,学生可以认识到: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所以只要掌握各种机构的运动特性,再去研究任何机器的特性就不困难了。
在机械原理中,运动副是以两构件的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连接及运动特征来命名的。
如:高副、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等。
(二)平面四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是四杆机构,四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即根据两连架杆为曲柄,或摇杆来确定。
2.单移动副机构:它是以一个移动副代替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动副演化而成的。
可分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及摆动导杆机构等。
3.双移动副机构:它是带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把它们倒置也可得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双滑块机构及双转块机构。
(三)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常用于把主动构件的连续运动,转变为从动件严格地按照预定规律的运动。
只要适当设计凸轮廓线,便可以使从动件获得任意的运动规律。
由于凸轮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仪器及操纵控制装置中。
凸轮机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凸轮(它有特定的廓线)、从动件(它由凸轮廓线控制着)及机架。
凸轮机构的类型较多,学生在参观这部分时应了解各种凸轮的特点和结构,找出其中的共同特点。
(四)齿轮机构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
具有传动准确、可靠、运转平稳、承载能力大、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中。
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及蜗轮、蜗杆。
根据主、从动轮的两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分为:平行轴传动、相交轴传动、交错轴传动三大类。
1.平行轴传动的类型有:外、内啮合直齿轮机构、斜齿圆柱齿轮机构、人字齿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
2.相交轴传动的类型有圆锥齿轮机构,轮齿分布在一个截锥体上,两轴线夹角常为90°。
3.交错轴传动的类型有:螺旋齿轮机构、圆柱蜗轮蜗杆机构,弧面蜗轮蜗杆机构等。
4.齿轮机构参数齿轮基本参数有齿数z、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等。
参观这部分时,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是渐开线?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是基圆和渐开线发生线? 并注意观察基圆、发生线、渐开线三者间关系,从而得出渐开线有什么性质?同时还要通过参观总结出: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变化对齿形有何影响?(五)周转轮系通过各种类型周转轮系的动态模型演示,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定轴轮系?什么是周转轮系?根据自由度不同,周转轮系又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
它们有什么差异和共同点?差动轮系为什么能将一个运动分解为两个运动或将两个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周转轮系的功用、形式很多,各种类型都有它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在我们今后的应用中应如何避开缺点,发挥优点等等都是需要学生实验后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六)其他常用机构其他常用机构常见的有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万向节及非圆齿轮机构等。
通过各种机构的动态演示学生应知道各种机构的运动特点及应用范围。
(七)机构的串、并联通过实际应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的运动机构,可以看出,机器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的运动要求串、并联组合而成的。
所以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各类基本机构的运动特性,才能更好地去研究任何机构复杂机构特性。
四、实验要求1、学生必须带上课本,以便于与书本内容进行对照观察。
2、进入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3、服从实验人员的安排,认真领会机构的构造原理。
五、实验报告对常用的机构,分别写出4~6个模型的名称,并说明其对应的实物应用情况。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的基本方法;2、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并验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3、通过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了解结构的组成原理二、实验设备和工具机器和机构模型、量具、铅笔、橡皮和草稿纸三、实验原理机构运动与机构中的构件的数目、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形式以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因此,在工程上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时可以用机构运动简图来进行。
机构运动简图既简单有能正确地反映一部机器的运动特征,因此,正确地测量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观察机构的运动,弄清构件的数目缓慢移动被测的及其或机构模型,从原动件开始,根据运动传递路线,仔细观察相连接的两构件是否有相对运动,特别要注意那些运动很微小的构件,从而弄清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判别运动副类型一般,从原动件开始,遵循运动传递的顺序,仔细观察各相邻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性质。
由此确定机构中运动副的类型、数目3、合理选择视图一般选择与机构的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投影面。
必要时也可以就机构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投影面,然后展开到一张图面上。
或者把主运动简图上难于表示清楚的部分,另绘一张局部简图。
对于齿轮机构则可选择与运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
总之,以简单清楚的把机构的运动情况表示出来为原则。
4、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将原动件转到某一位置(即可看清多数活动构件和运动副的位置)。
在草稿纸上按照规定的符号,目测尺寸使实物与图形大致成比例,徒手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然后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将草图与实物对照,观察是否和实物相符合。
5、画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确定尺寸比例尺,认真测量机构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在实验报告纸上用三角板和圆规,将上述草图按照选定的比例尺μl(构件的真实长度与图示长度的比值,单位为m/mm或mm/mm)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注:对于某些不便直接测定的机构尺寸,可首先分析其机构的性质,采用间接测量的办法。
五、实验报告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四、思考题1、机构运动简图能反映实际机构的哪些内容?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五、心得与建议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的渐开线及过渡曲线的形成过程;2、了解渐开线齿轮根切现象和齿顶变尖现象的原因及用变位修正来避免发生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
二、实验设备和用具1、齿轮范成仪;2、自备:Ф220mm圆形绘图纸一张(圆心要标记清楚),削尖的HB铅笔、橡皮、圆规(带延伸杆)、三角尺、剪刀、计算器、透明胶带纸。
三、实验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为加工轮齿的方法。
刀具有渐开线齿轮(齿条)的外形,它与被切削齿轮坯的相对运动,完全与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过程一样,显然这样切制得到的轮齿齿廓就是刀具的刀刃在各个位置时的包络线。
图3-1 齿轮范成仪示意图本范成仪所用的两把刀具模型为齿条型插齿刀,其参数为m=____和m=____,α=20°,ha*=1,c*=0.25。
仪器构造简图如图2报示。
圆盘2代表齿轮加工机床的工作台;固定在它上面的圆形纸代表被加工齿轮的轮坯,它们可以绕机架5上的轴线O转动。
齿条3代表切齿刀具,安装在滑块4上,移动滑板时,齿轮齿条使圆盘2与滑板4作纯滚动。
齿条刀具3可以相对于圆盘作径向移动,当齿条刀具中线与轮坯分度圆之间移距为xm时(由滑板4上的刻度指标),分度圆则跟与刀具中线相平行的刀具切线相切并作纯滚动,具按移距的大小和方向切制出正变位或负变位齿轮的齿廓。
四、实验步骤1、被加工齿轮的模数m=___,z=___和m=___,z=___,各变位系数分别为x1=0,x2=+0.53,分别计算其分度圆、基圆、齿顶圆、齿根圆直径,填入实验报告表内。
2、将Ф220mm圆形图纸分成三等分,即圆心角各为120°,并轻轻画出各自的角平分线;再画出分度圆、基圆及各自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其参数及尺寸应分别标注清楚。
以上步骤应在实验课前完成。
3、取m=___的齿条刀具模型和Ф220mm的圆形图纸,安装在齿轮范成仪上。
将刀具滑板4先移支中间,使x1=0区间进入被切削范围。
为确保“轮坯”中心与圆盘2中心对准,必须使其角平分线与范成仪上的径向线对准,并使刀具中线与“轮坯”分度圆相切具垂直于角平分线;使刀具顶线与“轮坯”齿要圆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