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燃料燃烧解析
课题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燃料及其燃烧值
![课题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燃料及其燃烧值](https://img.taocdn.com/s3/m/1459de1f227916888486d782.png)
课题: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燃料及其燃烧值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⑴、知道燃烧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⑵、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燃烧值及其单位,会查燃料燃烧值表。
2、通过学习,会计算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阅读有关内容懂得利用燃料、节约能源的意义,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掌握燃烧值的概念和单位,根据燃烧值的定义会计算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2、燃烧值是用于反映燃料燃烧放热本领的物理量,在应用燃烧值定义计算问题时,在理解燃烧值的实际物理意义基础上解答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㈠、引入新课:1、复习内能、热量等概念,指出本章进一步学习内能的应用。
2、同学们是否知道“海湾战争”,为什么美国人大动干戈?除了一些政治原因外,中东地藏中最吸引工业发达国家的是什么?——石油。
石油经过分馏法可提练出汽油、煤油和柴油。
它们都是燃料。
生活中烧水、煮饭、取暖时,需要热量,它们大多是从哪里来的?内能是人类使用的最大量的一种能量,获得内能的途径之一是燃烧燃料。
㈡、新课教学板书:第三章:内能的利用热机一、燃料及其燃烧值:1、燃料的燃烧值:指导学生阅读,提问1:燃料燃烧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提问2:在这个过程中能的转化情况怎样?板书: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
提问3:你说出燃料的种类和常用的燃料吗?分固体(木柴、煤等)液体(汽油、柴油、酒精等)气体(煤气、天燃气、氢气)组织学生看课本P30图3-1,并讨论图注中所出的问题。
四口之家一个月需要的内能,即吸收热量是一定的,这些热量由燃料燃烧放出。
用木柴需要150千克,煤只需75千克,而液化气只要30千克。
从某种意义上讲,木柴不如煤,煤不如液化气。
(提问:如何区别燃料之间上差异?)引入燃烧值的概念。
2、燃料值的定义,单位。
1千克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料的燃烧值。
单位: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燃烧值是用来比较计算不同种类的等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
燃烧的类型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燃烧的类型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https://img.taocdn.com/s3/m/11304c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4.png)
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它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燃烧类型,其中包括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本文将对这两种燃烧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以足够的氧气供应下,发生在适当温度条件下的燃烧过程。
在完全燃烧反应中,燃料的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以甲烷(CH4)为例,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在这个反应中,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氧气是完全消耗的。
这意味着在完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所有能量都被释放,并且没有未燃烧的残留物。
完全燃烧是一种高效的燃烧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燃料的能量,产生最大的能量输出。
因此,在大多数工业和家庭应用中,我们通常追求完全燃烧效果,以获得更有效的能源利用。
二、不完全燃烧与完全燃烧相对应的是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在缺乏氧气或燃烧温度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燃烧过程。
在不完全燃烧中,燃料的燃烧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包括一些有害的气体,如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
不完全燃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燃料与氧气的比例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其次,燃烧温度不足,导致燃料无法完全被氧气分解并发生反应。
不完全燃烧的实质是氧气与燃料之间的反应不充分,因此,部分燃料未能被燃烧,产生了有害的副产物。
例如,乙烷(C2H6)在不完全燃烧下的反应方程式为:2C2H6 + 5O2 → 4CO + 6H2O在这个反应中,乙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由于氧气的供应不足,部分乙烷未能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是生成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不完全燃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不利影响。
其中,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在室内和车辆封闭环境中容易累积,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此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并对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a815a101f69e3142329485.png)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热力学工程与设备 第三章 燃料燃烧
![热力学工程与设备 第三章 燃料燃烧](https://img.taocdn.com/s3/m/35ef7306eff9aef8941e06dd.png)
1、元素分析法: C、H、O、N、S、A、M
C: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15-90%
以两种形式存在:
碳氢化合物:碳与氢、氮、硫等元素结合成有机化合物 碳呈游离状态
H、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 3-6%
以两种形式存在:
化合氢(H2O):与氧化合成结晶水形式(不可燃 ) 自由氢:与化合物组成的有机物,如CnHm(可燃)
Qgr.ar Qnet .ar 单位燃料所生成的水由 C的液态水 0 变成20 C的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M ar H ar 18 Qgr.ar Qnet .ar 2500 ( ) 100 100 2 25( M ar 9 H ar )k J / k g
Qnet .ar Qgr.ar 25 M ar 225 H ar
n 18 1 Qgr Qnet 2500 ( H 2 2CH 4 H 2 S Cm H n ) 2 22.4 100 n 20.1( H 2 2CH 4 H 2 S Cm H n )kJ / Bm3 2 标准燃料的概念 规定: 热值为41820kJ/kg(约合10000kcal/kg)的气 体为标准气。
ar . f
f 分析基 C f % H f % O f % N 100 S f % A f % W f % 100 % % M
100
M ar M ad 100 M ad
(3)干燥基(干燥基): 以无水的煤为基准而测出的煤各元素的质量百分组成。 干燥基
干燥基
Cd % H d % O d % N d % S d % Ad % 100 %
二、其它热工性质
1、固体燃料
(1)挥发分: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镁杨在温度900℃下加 热7min,所得到的气态物质(不包括其中的水分) 组分:含矿物结晶水、挥发性成分和热分解产物 煤中挥发物含量影响燃烧的火焰长度及着火温度。 一般的:挥发物含量高时火焰长,着火温度低,易着火 (2)煤的粘结性 指粉碎过的煤粒在规定条件下干馏成焦,煤粒或与外加物 相粘结的强度。 粘结性强的煤:易结大块。 粘结性弱的煤:易堵塞炉栅。
3.燃料燃烧解析
![3.燃料燃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9f67e7941ea76e58fa0480.png)
空气过剩系数
实际空气量:
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La 理论论空气L0
a的一些经验值: 气体燃料: 液体燃料: a=1.05~1.15 a=1.15~1.25
La aL0
块状固体燃料:a=1.3~1.7 煤粉燃料: a=1.1~1.3
2.气体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烟气量的计算 生成烟气的总体积应为各可燃组分燃烧生成物的体积、 燃料中的不可燃组分及燃烧所用空气带入氮的体积。
3.燃烧产物组成计算
CO2 %
CO CH 4 nCn H m CO2
Va
1 100 100%
m 1 H 2 CH C H H S H O 2 4 n m 2 2 2 100 100% H 2O% Va
SO2 %
t 20 4 4 a(t 20)
式中:a――温度修正系数,1/℃
3)固体燃料 固体燃料是由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其基本组 成元素有C、H、O、N、S,还有一些水分和灰分。 天然的固体燃料是煤,按其形成年代不同可分为泥 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3.2 燃烧计算
燃烧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定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量、生成烟气量及燃烧温度的计算等。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燃料和燃烧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燃料和燃烧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8bfef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3.png)
A.点燃天然气:CH4+2O2 2H2O+CO2↑
B.铁粉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硫在空气中燃烧:S+O2 SO2
D.高炉炼铁:Fe2O3+CO 2Fe+CO2
5.(2022牡丹江)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7.(2022牡丹江)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
(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同学们发现农用车排出大量的尾气,经讨论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常见的净化原理是: ______。
(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干粉灭火器喷出的固体粉末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8.(2022温州)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A. 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一、选择题
1.(2022湖州)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 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 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 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2.(2022自贡)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人教版化学燃料和燃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燃料和燃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3b346baf1ffc4ffe47ac06.png)
第八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Designer :Mr. Liu课题一:燃烧与灭火1、 燃烧的定义: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2、 燃烧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环境温度要高于着火点)着火点:物质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固定值,不可改变。
变化的是环境温度。
火柴的着火点比煤炭的着火点要低,容易着火。
物质的着火点各不相同。
同时满足:意味着只要三个条件缺一,就不会造成燃烧,起到灭火的作用。
风吹蜡烛熄灭是因为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风吹森林大火,越吹越旺。
是因为带来更多的氧气。
※ “烧不坏的手绢”实验说明:着火燃烧的是手绢中的酒精。
酒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让手绢上的水蒸发,而水蒸发是个吸热过程,这使得手绢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手绢能“安然无恙”。
3、 灭火的方法:⑴清除可燃物或是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如,煤气着火时,要将阀门关闭;森林着火,可设置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如,盖锅盖来灭油锅中的火;用细沙扑灭实验室中酒精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比较常见。
⑶降低环境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如,冷却剂:水、干冰等物质来降温。
火着火点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4、加速可燃物的燃烧的方法: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氧气的浓度。
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中能复燃是因为氧气浓度大。
小木条比木块容易燃烧是因为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5、完全燃烧:燃烧快,放热量多,C、H元素转化成CO2和H2O。
(氧气充足)C+ O2 点燃CO2不完全燃烧:燃烧慢,放热少,C、H元素部分生成CO、C等。
(氧气不足)2C+ O2 点燃2CO 6、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具有可燃性:2CO+ O2 点燃2CO2。
——大多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煤气泄露等形成。
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降低了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使人体缺氧。
7、爆炸:在有限空间内,产生大量气体或气体受热急速膨胀,会形成爆炸。
燃料和燃烧部分习题答案解析
![燃料和燃烧部分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e380ec10a6f524ccbf85fb.png)
收到基的计算100干燥基的计算:A d = 10.35《燃料与燃烧》习题解答第一篇燃料概论1. 某种煤的工业分析为:M 「=3.84, A d =10.35, gf=41.02,试计算它的收到基、干燥基、干燥无灰 基的工业分析组成解:干燥无灰基的计算:V daf =41.02FC daf=100 -V daf- 58.98 ;FC ar= 100 - Aar- M ar -V ar100 一 M ar 一 A arV ar 二 V daf巴 巴=35.36 A ar = 9.95FC r = 50.85W = 36.77;FC d =100 -V d - A d =52.882. 某种烟煤成分为:O 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A d =8.68 M ar =4.0; 试计算各基准下的化学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 S daf = 100 _ C daf _ H daf - °daf _ N daf = 3.80 收到基:A ar =A d 100_M ar =8.33100C =cX 100一A ar 一 M ar =72 953.人工煤气收到基组成如下:计算干煤气的组成、密度、高热值和低热值;解:干煤气中:H 2,d = 48.0 >100/ (100-2.4 ) ]=49.18CO ,d = 19.3 >.025=19.77CH 4, d = 13.31O 2, d = 0.82N 2 ,d = 12.30CO 2, d = 4.61=(2 >49.18%+28>9.77%+16>3.31%+32>.82%+28>2.30%+44>4.61%)/22.4 p= M 干/22.4=0.643 kg/mC ar 二C daf % 100 - A ar - W ar100= 83.21% 100 -8.33 -4100=72.95%Q 高=4.187 X 3020X).1977+3050X).4918+9500 >0.1331 )3 3=14.07 X10 kJ/m = 14.07 MJ/ mQ 低=4.187 X 3020X).1977+2570X).4918+8530 X.1331 )3 3=12.55 X10 kJ/m = 12.55 MJ/ m第二篇燃烧反应计算第四章空气需要量和燃烧产物生成量5.已知某烟煤成分为(%:Gaf—83.21,H daf—5.87, O daf—5.22, N daf—1.90,S daf—3.8, A d—8.68, W ar—4.0,试求:(1)理论空气需要量L0 (nVkg );(2)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V0 (nVkg );(3)如某加热炉用该煤加热,热负荷为17X103kW要求空气消耗系数n=1.35 ,求每小时供风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解:(1)将该煤的各成分换算成应用成分:A ar= Ad % 100 War-8.68% 100 _4 =8.33%100 100H ar=H da f% 0.8767 =5.87 0.8767% = 5.15%O ar =O daf% 0.8767 =5.22 0.8767% =4.58%N ar=N daf% 0.8767 -1.9 0.8767% =1.66% S ar=S da f% 0.8767 =3.80 0.8767% =3.33%L o 二11.429 0.211 〔8 、= ------------- x —X72.95 +8x5.15 +3.33 —4.58 1X0.011.429 x0.21 <3 丿(2)计算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 V0:V 空十空L0^2 32 2 18 28丿100 100‘72.95 +3.33 100 32 5 15 4 1 66———0.224 0.79 7.81=8.19 m3/kg(3) 米用门捷列夫公式计算煤的低发热值:低= 4.187 >{81 >C+246H— 26 X O- S)- 6>W]]=4.187 >81 X2.95+246 X5.15 - 26X 4.58 - 3.33 ) - 6X4]=29.80 (Mj/m)每小时所需烟煤为:317 10 3600317 10 360029809-2.053 1 03 kg/hW ar =4%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 o:8C +8汉H +S _01 100每小时烟气生成量:V tol二m V n = 2053 8.19 0.35 7.81 = 2.24 104(m3/h)每小时供风量:L tol=m nL0=2053 1.35 7.81 =2.16 104m3/h计算烟气成分:C 22 4 72 95 22 4 3 3 V co m 2053 = 2.80 103(m3 /h) COV H,O S 22 4 3V so =三汇^ xm = 46.8(m /h)232 100= (H W 空)m,296 103(m3/h)2 18 100V N空xm+0.79L n =1.714x104(m3/h)2 28 10021V o2=^x(Ln—L0)xm=1.188x1O3(m3/h)计算烟气百分比组成:CO =12.45% SQ2Z=0.21% H 2O =5.73% N 2 =76.36% O 2' =5.25%6.某焦炉干煤气%成分为:CO-9.1 ; H—57.3 ; CH— 26.0 ; C2H— 2.5 ; CO— 3.0 ;O— 0.5 ; N—1.6 ;煤气温度为 20C。
初三物理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374e0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e.png)
初三物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1.燃料的燃烧,使人类获得大量的能,同时也造成了,所以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已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答案】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污染【解析】燃料的燃烧,使人类获得大量的内能,这消耗了能源,同时又释放了大量有害物质,因此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污染,已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故答案为: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污染.思路分析:燃料燃烧时,它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同时会释放出大量废气污染环境,要想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才是长久之计.试题点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使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让能源急剧减少,环境逐渐恶化,因此,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2.能源中:①柴薪;②煤炭;③石油;④天然气;⑤水能;⑥风能;⑦太阳能;⑧地热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是,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_____________;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是___________(填题序号);【答案】①②③;①【解析】柴薪、煤炭、石油在燃烧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过量的使用柴薪能源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故答案为:①②③;①.思路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各种能源的使用过程来作答.试题点评:此题考查各种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中考的一个热点.3.产生温室效应的祸首是( )A.一氧化碳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红外线进行反射,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故选:D思路分析: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试题点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4.为减轻大气污染,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建热电站,集中对企业或居民供热B.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C.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D.放弃内能的利用,停止使用一切燃料【答案】D【解析】A、由集中供热代替居民分散供热,可以提高燃料的热效率,使燃料更充分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减轻大气污染;B、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可以减轻大气污染;C、太阳能是安全、清洁、无污染的,大量使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D、停止内能的使用固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但由于我们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不够,新能源获得的能量跟不上能量的消耗,是不可取的.故选D.思路分析:减轻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通过提到燃料的利用率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或者改进除尘装置来改善空气质量;但不能为了减轻大气污染而不使用会产生污染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至今依然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只有当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技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才可以取代常规能源.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环保的有关知识,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5.下列四种能源,在使用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柴薪D.核能【答案】C【解析】结合选项分析可知,下列四种能源,只有柴薪在使用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故选C.思路分析:大量砍伐树木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所以要多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试题点评:解决此类题目只需根据选项选择合适的答案即可.6.下列四种能源,在使用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水力发电B.煤C.柴薪D.石油【答案】A【解析】A、水力发电消耗可再生能源,环保节能.A正确;B、煤是不可再生能源,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B错误;C、柴薪燃烧会放出很多烟,造成大气污染.C错误;D、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D错误;故答案为;A.思路分析:水力发电是环保节能,对环境影响最小,煤、柴薪、石油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试题点评:要根据每种能源的特点做出选择.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但总量是不会变化的,所以,能源不会发生危机B.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不使用能源C.自然界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化石能,所以会出现能源危机D.因为核能在使用时会出现核泄漏的危险,所以人类不提倡使用核能【答案】C【解析】A、然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不会消失的,但我们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由方向性的,很多能量是无法再次使用的,而我们现在使用的主要是化石能源,它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了就少了.所以会出现能源危机.A错误.B、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是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B错误.C、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化石能源,它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了就少了.所以会出现能源危机.C对.D、核能就是一种新能源,虽然有很少的可能会发生核泄漏,但与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来说,我们还是应该提倡使用核能的.所以D错.故选C.思路分析: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虽然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不会消失的,但我们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由方向性的,而我们使用能量的过程也就是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很多能量对然没有消失,但我们是无法利用的,比如汽车发动机散发的热.而我们现在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它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了就少了.所以会出现能源危机,而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是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核能就是一种新能源,虽然有很少的可能会发生核泄漏,但与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来说,我们还是应该提倡使用核能的.试题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各种能源的优缺点.8.农作物的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不少农民在收割后为了方便,在农田里大量焚烧。
燃烧的工作原理
![燃烧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ff36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c.png)
燃烧的工作原理燃烧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无论是身边的生活用火还是工业生产中的燃烧过程,都离不开燃烧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从燃烧的基本定义、工作原理、燃烧过程和燃烧产物等方面展开讨论。
1. 燃烧的基本定义燃烧是指物质在与氧气或者氧化剂接触时,通过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并且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燃烧反应需要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能引发反应的热量。
2. 燃烧的工作原理燃烧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火三角”来形象地表示。
火三角包括燃料、氧气和适当的温度,缺一不可。
燃料是燃烧反应的原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氧气是氧化剂,支持燃料的燃烧;而适当的温度则是对燃料和氧气进行激发和加速的条件。
在初始阶段,燃料被加热至其燃点,准备进入燃烧反应。
当燃料与氧气接触时,燃料中的可燃成分会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能量进一步加热周围的燃料,使得更多的燃料进入可燃气体状态,从而维持燃烧反应。
这个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燃料耗尽或者外界条件改变。
3.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阶段、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
引燃阶段是指燃料在加热作用下达到其燃点,开始燃烧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燃料与外界供应的能量达到燃点的最低限度。
一旦燃料开始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热量和火焰。
火焰是可燃气体与氧气反应时放出的能量所表现出的光和热。
燃烧阶段是指燃料不断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持续的能量释放和火焰的存在,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
熄灭阶段是指燃料与氧气接触的条件发生变化,无法维持燃烧反应的持续进行。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火焰消失、释放的热量减少,直到最终的停止燃烧。
4. 燃烧产物燃烧反应生成的产物包括热量、光、燃烧残渣和燃烧产物。
热量是燃烧反应主要的能量释放形式,它可以用于加热和产生动力,是燃烧反应在工业和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光是燃烧过程中火焰所表现的一种能量形式,它是燃烧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通过光的形式传播到外部环境的。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1解析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1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7dd1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9.png)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1解析
首先是引燃阶段。
燃料的引燃是指应用一定的热源使燃料发生点燃的过程。
在燃料表面形成的点燃区域发生燃烧,然后由点火区向燃料内部传导。
其次是燃烧阶段。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表面所形成的点燃区域不断向内部传导,燃烧区域随之扩大。
燃料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热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同时,燃料中的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这些气体形成了火焰。
最后是燃尽阶段。
燃烧过程一般分为爆发燃烧和闲置燃烧两个阶段。
在燃烧初始阶段,燃烧反应较慢,只有少量的可燃气体被释放出来。
随着燃料表面的可燃物质逐渐燃烧完毕,火焰会逐渐减小,直至熄灭。
在这个过程中,燃烧的产物会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物质一起排放到大气中。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燃烧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燃烧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增加燃烧速度。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也是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之一,较高的氧气浓度有助于加快燃烧速度。
此外,燃料的物理结构也会影响燃烧速度,燃料越细、越分散,燃烧速度越快。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放控制措施,如使用高效燃烧设备、加强排烟处理等。
总之,固体燃料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和掌握燃烧过程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固体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高一化学 专题10 燃烧热 能源 含解析
![高一化学 专题10 燃烧热 能源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fd3feb33d4b14e852468aa.png)
专题10 燃烧热能源【知识回顾】一、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表示。
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例如:C→CO2,H→H2O(l),S→SO2等。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放=n(可燃物)×ΔH。
式中:Q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二、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
2.注意几个限定词:稀溶液;产物是1 mol液态H2O;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H2O(l)ΔH=-57.3 kJ·mol-1。
3. 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目的: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测定原理:ΔH=m酸+m碱c t终-t始n;c=4.18 J·g-1·℃-1=4.18×10-3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
(3)实验用品: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试剂:0.50 mol/L盐酸、0.50 mol/LNaOH溶液。
(4)实验步骤:①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易错类型05 燃烧 燃料“五个”注意点(解析版)2
![易错类型05 燃烧 燃料“五个”注意点(解析版)2](https://img.taocdn.com/s3/m/5e2cab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b.png)
易错类型05 燃烧燃料“五个”注意点目录一、易错知识梳理二、易错陷阱(五大陷阱)易错陷阱1:燃烧和燃烧条件注意点易错陷阱2:灭火原理和方法注意点易错陷阱3: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注意点易错陷阱4: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注意点易错陷阱5:燃料、能源注意点三、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实验探究中比较其中的一个条件时,必须注意控制变量。
3.燃烧条件的探究图1 图2(1)图1中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2)图2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图2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空气(或空气)。
(4)以上探究可得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两种实验方法①对比实验方法:铜片上的红磷、白磷对比,白磷的着火的低,可燃烧,红磷的着火的高不能燃烧,说明燃烧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作对比,说明燃烧时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②控制变量法:把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时,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4.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破坏燃烧的条件即可灭火,如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1)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 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3)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回转窑内燃料的燃烧解读
![回转窑内燃料的燃烧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a53a22a76c66137ee0619c0.png)
②喷嘴的直径
这种传统简单喷嘴直径可以用下式计算:
1.30V 1 d 1000 v
式中: d—喷嘴直径,mm;
V1 —一次风用量,m3 / s
v—喷嘴内风速,m/s。 在常规情况下,一次空气量约占总空气用量15~20%。
因此
V a GP V1 3600 100
式中:
Va
—燃烧1kg煤所需实际空气量,N m 3 / kg —单位熟料煤耗,kg煤/kg熟料; G—每小时熟料产量kg/h; P—一次空气占总空气用量的百分率。
L f =3.2 D f
烧成带长度:
燃烧带只是烧成带中温度最高的部分,烧成带长度 可按下式计算:
Ls
Ls
=(0.60~0.65)
Lf
(3)燃烧带的表面积热力强度(也称表面积热负荷) 和截面积热力强度(也称截面积热负荷)
表面积热力强度:燃烧带单位表面积上所发出的热量。
截面积热力强度:燃烧带单位截面积上所发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分别为:
4、窑内火焰长度与火焰温度分布(火焰形状) 对烧成的影响
(1)火焰长度 火焰长度及火焰长度对烧成的影响: 火焰的长度一般是指从喷煤管口到火焰终止断面的距离, 燃烧条件的变化则火焰长度会有很大的变化。 火焰长度对烧成工艺影响很大,当发热量一定时,如火 焰过长,烧成带的温度就会降低,物料过早出现液相,易引 起结圈,此外还会造成不完全燃烧,废气温度会提高,煤耗 加大等。 相反,火焰过短,高温部分过于集中,容易烧垮窑皮及 衬料,不利于窑的长期安全运转。 因此,火火焰长度应根据窑的实际操作条件,加以调整与控 制。
二、煤粉燃烧过程:
回转窑煤粉的燃烧设备为单管式烧嘴。
在回转窑的烧成带,物料进行的主要物理化学反应是 C2 S 吸收 f CaO 生成 C3 S ,这是微吸热反应。为了使生成
燃烧值的物理意义-定义说明解析
![燃烧值的物理意义-定义说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2daf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8.png)
燃烧值的物理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燃烧值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在完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
在能源领域,燃烧值是评价燃料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千卡/克或千焦/克表示。
燃烧值直接关系到燃料的热效率以及能源转化的效果。
本文将对燃烧值的物理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会介绍燃烧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接着,将会探讨燃烧值的物理意义,即燃烧值与燃料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最后,会对燃烧值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燃烧值的物理意义,并对其重要性有更清楚的认识。
同时,读者也能够了解到燃烧值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未来的挑战,为能源转化和利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总之,本文旨在通过对燃烧值的物理意义进行剖析,促进对于燃料能量评价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燃料产业和能源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燃烧值的物理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关燃烧值的全面知识和启发,进一步推动能源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介绍燃烧值的物理意义。
首先,我们将在第2.1节中给出燃烧值的定义,并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接着,在第2.2节中,我们将介绍燃烧值的计算方法,对不同类型燃料的计算进行详细说明。
最后,在第2.3节中,我们将探讨燃烧值的应用领域,包括能源生产、工业制造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第3节中,我们将总结燃烧值的重要性,并强调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燃烧值的物理意义,探究其背后的能量转化原理和对能源利用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展望燃烧值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可能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介绍燃烧值的物理意义,并深入探讨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燃烧值的重要性以及对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理解。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燃烧值的物理意义。
火焰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火焰现象解析)
![火焰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火焰现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9657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a.png)
火焰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火焰现象解
析)
火焰现象知识点总结
火焰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现象,它具有许多特点和变化形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火焰现象解析:
1. 火焰的产生:火焰是氧化反应的产物,通常需要燃料、氧气和足够的能量。
当燃料与氧气在适当的温度下混合,并受到能量激发时,火焰就会产生。
2. 火焰的颜色:火焰的颜色可以提供有关燃烧物质的信息。
一般来说,火焰的颜色与其温度有关。
较低温度时,火焰可能呈现黄色或红色;而较高温度时,火焰可能呈现蓝色或白色。
3. 火焰的结构:火焰通常由三个不同的区域组成:燃料区、分解区和冷却区。
燃料区是最靠近燃烧物质的地方,氧气和燃料在这里混合并发生氧化反应。
分解区是火焰的主要区域,它是火焰的亮
部分,其中有大量氧化反应。
冷却区是靠近火焰外部的地方,温度较低,不再发生燃烧反应。
4. 火焰的传播:火焰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播:导热传播、对流传播和辐射传播。
导热传播是指通过接触燃料的方式传播热量。
对流传播是指通过燃烧产生的气流传播火焰。
辐射传播是指火焰释放出的热能通过辐射传递到周围环境。
5. 火焰的扑灭:火焰的扑灭可以通过削减氧气供应、降低温度或消除燃料来实现。
例如,使用灭火器可以排除氧气,而用水可以冷却火焰并控制温度。
总结以上内容,火焰是一种化学现象,产生于燃料与氧气的氧化反应。
火焰的颜色与温度有关,其结构包括燃料区、分解区和冷却区。
火焰可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播,并可以通过削减氧气供应、降低温度或消除燃料来扑灭。
火箭燃料的化学原理
![火箭燃料的化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004e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3.png)
火箭燃料的化学原理火箭燃料是指用于推进火箭发动机的燃烧物质,它的化学反应提供了推动火箭运行的能量。
本文将通过介绍火箭燃料的种类和化学原理,来解析火箭燃料的运作机制。
一、火箭燃料的种类火箭燃料通常分为推进剂和氧化剂两种类型。
推进剂是燃烧的主要来源,而氧化剂则提供氧气,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1. 液体燃料液体燃料是指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燃料。
最常见的液体燃料是液氢和液氧的混合物,也被称为LOX/LH2。
液氢是最轻的元素,具有极高的燃烧温度和比冲,而液氧则提供所需的氧气。
这种燃料在航天领域中使用广泛,因为它产生的副产品只有水蒸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固体燃料固体燃料是指在常温下呈固态的燃料。
它通常由可燃物质和氧化剂通过化学反应混合制成。
与液体燃料相比,固体燃料具有储存方便、启动简单等优点,因此在火箭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典型的固体燃料包括黑色火药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中使用的复合推进剂。
3. 混合燃料混合燃料是指两种或多种燃料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形成的燃料。
它可以综合各种燃料的优点,并弥补各自的缺点。
混合燃料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处于探索阶段,但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火箭燃料的化学反应机制火箭燃料的化学反应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燃料的氧化和燃料的燃烧。
1. 燃料的氧化在火箭发动机中,燃料的氧化是通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反应实现的。
以液氢和液氧为例,液氢与液氧之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蒸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料的氧化可以看作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推力的过程。
2. 燃料的燃烧燃料的燃烧是指燃料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键被破坏,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学物质。
这个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能量释放,形成高温和高压的气体,从而产生推力。
三、火箭燃料的性能指标火箭燃料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1. 比冲比冲是衡量火箭燃料推进效果的重要指标,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能提供的单位时间内的推力。
比冲越高,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能提供的推力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y 9H y y y Q 2500 25( W 9 H ) 100 100 f f QGW QDW 25(W f 9 H f )
y DW
r r QGW QDW 225H r
对于1立方米煤气
H 2 H 2O 由 H 2 S H 2O 得 ,1标准立方米煤气燃烧生成 m Cn H m H 2O 2
的质量百分数。 ②分析基组成
C f % H f % O f % N f % S f % A f % W f % 100% 式中:C f %、H f %……分别表示C、H ……在分析基组成中的
质量百分数。
③干燥基组成
C g % H g % O g % N g % S g % Ag % 100%
以应用基表示的灰分组成为:
A y % Ag % 0.968 10.92% 0.968 10.57%
由可燃基换算为应用基的换算系数为:
100 ( A y W y ) 100 (10.57 3.20) 0.86 100 100
以应用基表示的其它各成分为:
C y % C r % 0.86 80.67% 0.86 63.38% H y % H r % 0.86 4.85% 0.86 4.17% O y % O r % 0.86 13.10% 0.86 11.27% N y % N r % 0.86 0.80% 0.86 0.69% S y % S r % 0.86 0.58% 0.86 0.50%
高位热值(QGW):是指燃烧产物中的水汽冷凝为0℃的液态水。
低位热值(QDW):是指燃烧产物中的水汽冷凝为20℃的水蒸气。 固体、液体燃料中的水分来源有两方面(1㎏燃料为例):
一为燃料中所含的水分1×Wy/100;
二为氢燃烧生成的水9×Hy/100, 以应用基表示高、低位热值之差为:
Q
y GW
其它基准
例题:
已知烟煤组成如下:
C r % H r % O r % N r % S r % Ag % W y % 80.67 4.85 13.10 0.80 0.58 10.92 3.20
将其换算成以应用基表示的燃料组成。
解:由干燥基换算成应用基的换算系数为:
100 W y 100 3.2 0.968 100 100
3.燃料燃烧
3.1燃料特性及各类燃料
燃料根据物态不同可分为气体燃料、液体燃料 和固体燃料。
燃料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燃料和人造燃料。
3.1.1 燃料组成
1)气体燃料组成 气体燃料是由若干可燃气体与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可燃气体如CO、H2、CH4和其它碳氢化合物CnHm, 不可燃气体如CO2、N2、H2O等。 湿组成 CO w % H w % CH w % C H w %
式中:COd %--CO在干组成中的百分含量; 其余类推。
干组成是表示气体燃料特性的稳定指标。湿组成是气
体燃料的实际组成,是燃烧计算的依据。 干、湿组成换算: 取100m3湿煤气,则CO的体积为:
VCO 100 COw % (100 H2Ow )COd %
w (100 H O ) 2 CO w % CO d % 100
水气的质量为:
1 m 18 H 2 H 2 S Cn H m H 2O 100 2 22.4
则其湿组成表示的高、低热值之差为:
1 m 18 Q Q 2500 H 2 H 2 S Cn H m H 2 O 100 2 2 2.4 m 20.1 H 2 H 2 S Cn H m H 2O 2
2 4 n m
CO2 w % N 2 w % …… H 2O w % 100%
式中:COw %--CO在湿组成中的百分含量; 其余类推。
干组成
CO d % H 2 d % CH 4 d % Cn H m d % CO2 d % N 2 d % …… 100%
式中:C g %、H g %……分别表示C、H……在干燥基组成中的 质量百分数。
④可燃基组成
C r % H r % Or % N r % S r % 100%
式中:C r %、H r %……分别表示C、H……在可燃基组成中的 质量百分数。
由于燃料中水分、灰分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波动较大,因此 用可燃基表示燃料组成更为稳定,但应用基组成是燃烧计算的 依据。
得
2)固体燃料、液体燃料组成 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都是由古代动植物埋藏地下, 经过长期的地质和化学作用而生成,其基本组成是各种 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有C、H、O、S、N,除此之外还 有灰分A和水分W。 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①应用基组成
C y % H y % O y % N y % S y % A y % W y % 100% 式中:C y %、H y %……分别表示C、H ……在应用基组成中
此烟煤的应用基组成为:
C y % H y % O y % N y % S y % A y % W y % 69.38 4.17 11.27 0.69 0.50 10.57 3.20
4.1.2 燃料的热值(发热量)
1)热值的定义 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参 加燃烧反应物质的起始温度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值, 以Q表示。对于液体、固体燃料,单位为kJ/㎏, 对于气体燃料,其单位为kJ/m03。
w GW w DW
2)热值计算
①气体燃料热值计算
Q xi Qi
i 1
3 式中:Qi--各可燃组分的热值,kJ / m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