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鞍山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着落(zháo)混合(hùn)妨碍凭心而论B. 渲染(xuàn)尊敬(zhūn)贸然与日具增C. 穴位(xuè)夹杂(jiā)坚难食不果腹D. 奖券(quàn)茎叶(jīng)妥帖关怀备至【答案】D【解析】【详解】A.着落(zháo)--zhuó;凭心而论--平心而论;B.尊敬(zhūn)--zūn;与日具增--与日俱增;C.穴位(xuè)--xué;坚难--艰难;故选D。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青春的旅途也不会______。

②大数据背景下;帮助学生______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③所谓正直;从来______称量别人的天平;______丈量自己的标尺。

A. 一帆风顺建立不是而是B. 一路平安健全既是也是C. 一帆风顺健全不是而是D. 一路平安建立既是也是【答案】C【解析】【详解】(1)"一帆风顺'意思是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路平安"意思是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多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本句表达旅途顺利无阻;故用"一帆风顺"恰当。

(2)"建立"意思是开始成立;"健全"是使完善的意思。

本句是表达使人格不断完善;故用"健全"恰当。

而且从词语搭配习惯来看;一般说"健全"人格;不说"建立"人格。

(3)从本句意思来看;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故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不能用递进关联词"既是......也是"。

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 2023 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间或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生疏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宽广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é〕。

◆民族向心力的分散,并不取□〔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大方的奉献。

1.依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 分〕〔1〕喜上眉□〔shāo〕〔2〕乡土情□〔jié〕〔3〕取□〔jué〕【答案】〔1〕梢〔2〕结〔3〕决【解析】此题考察同音字、形近字字形的辨识。

〔1〕“喜上眉梢”指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梢”,形声字,条状物的较细的一头。

字形与“稍”“捎”要区分开。

〔2〕“情结”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惊奇的心理状态中,猛烈而无意识的冲动。

“结”,形声字,指条状物打成的疙瘩。

字形与“桔”“拮”要区分开。

〔3〕“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状况打算〔后面多跟有“于”字〕。

“决”,确定。

字形与“诀”“抉”“玦”等区分开。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分〕〔1〕怯〔A.qiè B.què〕〔2〕翘〔A.qiào B.qiáo〕【答案】〔1〕A 〔2〕B【解析】此题考察多音字、形声字、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

〔1〕“怯”,是形声字也是易读错的字,日常很多人读“què”。

该字在“怯生生”一词中是“胆小”的意思,应读“qiè”,所以选A项。

留意与“祛”读音区分开,“祛”读qū。

〔2〕“翘”,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qi ào”和“qiáo”,读“qiào”时,指一头儿向上仰起;读“qiáo”时,指抬起〔头〕或〔木、纸等〕平的东西因由湿变干而不平。

《人有从学者》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人有从学者》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人有从①学者人有从①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②渴③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④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注释]①从:跟随。

②苦:苦恼。

③渴:迫切地。

④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其义自见()(2)苦渴无日()(3)当以三余()(4)夜者日之余()2、翻译下列语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参考答案】1461、(1)通“现”,显现,显露。

(2)时间(3)用(4)一天,每天2、读书上百遍,书的意义自然显现。

3、(一是书要反复诵读,意义就自然显现了。

一是读书要巧妙运用时间。

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

(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董遇诲人不倦……)译文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

中考上海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中考上海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

(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

(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的林嗣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12分)闻公有一册历①,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精品解析: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答案】①. 逝者如斯夫②. 不舍昼夜③. 两岸连山④. 略无阙处⑤. 日暮乡关何处是⑥. 烟波江上使人愁⑦. 东风不与周郎便⑧. 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本题易错字有:逝、阙、暮、郎、乔。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 (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 (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 (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写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5.希望大家中考加油,旗开得胜!更希望同样中考的你能够取得成功哦!一、古诗文(34分)1. 默写与运用(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示。

【答案】①. 梦回吹角连营②. 小桥流水人家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④. 乱花渐欲迷人眼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

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默写时,要注意“营、醉翁、渐、欲、蹄”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10.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⑧开始,红隼对靠近的人“鸟”视眈眈,发出咕咕的叫声。急得豌豆拦阻,别靠近!就为儿子多讲几句话,父母便觉得很值。何况豌豆还不时对着鸟儿自言自语。
⑨待到两只红隼不停衔来树枝、草茎垫窝,一家人才顿悟,它们想在此安营扎寨了。一天,豌豆突然指着其中一只红隼连叫了两声,翅膀,右边!寻声看去,体型略大的雄鸟右翅受了伤,略带拖曳,收束也比左翅慢两三拍。
崔颢《黄鹤楼》
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
第二部分 阅读(57分)
四、(21分)
(一)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思
郑锡①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 一项是( )
①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
②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
③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
A.①②பைடு நூலகம்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4.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平缓舒展”“古代文明”“万物生灵”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蒹葭(蒹葭苍苍)》中“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人翻译为“美丽的姑娘啊,她在对岸”。

(2)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

毕业前夕,我们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别。

(3)刘禹锡《陋室铭》开头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章主旨。

(4)古人常以仰观俯察视角描绘自然风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碧万顷”。

(5)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

【答案】①. 在水一方②. 海内存知己③. 天涯若比邻④. 水不在深⑤. 有龙则灵⑥. 上下天光⑦. 风休住⑧. 蓬舟吹取三山去【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中的“知己、天涯、比邻、蓬舟”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户外活动时间缺①(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

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户外活动能沐②(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

家长的一言一行,()不在影响着孩子。

家长要(),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 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一)1.唐杜牧2.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红于:比……更红。

3.点拨:首先弄明白这两句古诗中每个词语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把整句诗的意思连起来。

答案: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比二月春花更红。

4.点拨: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诗。

答案: B(二)1.唐刘禹锡1.和:和谐。

白银盘:比喻洞庭湖。

青螺:比喻君山。

2.平整却又朦胧未打磨的镜子不时打磨4.点拨:首先弄明白这两句古诗中每个词语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把整句诗的意思连起来。

答案:遥望洞庭湖美丽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二、1.点拨:仔细阅读短文,找到这三个动词。

摇叫停2.点拨:这一段赞美了边疆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

这个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

一是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它们也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答案: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欢乐、活泼认真入情入境有声有色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3.点拨:仔细阅读课文,即可找出这些小动物。

答案:小鸟蝴蝶猴子松鼠山狸4.点拨:开放性问题,写出喜欢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因为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也是一所团结的学校,这里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三、1.点拨:仔细阅读选文,可以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答案:高大喜爱仰望欢快2.点拨: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答案:粉红深红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点拨:仔细阅读选文,可以在文中找出答案,列宁经常看这些灰雀,还给它们送吃的。

答案: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福建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2020年中考语⽂试题(解析版)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平考试语⽂试题⼀、积累与运⽤(20分)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道之⾏也,______________。

(《礼记·⼤道之⾏也》)(2)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

(《⽊兰诗》)(3)⽉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

(李⽩《渡荆门送别》)(4)北风卷地⽩草折,______________。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______________,甲光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6)浩荡离愁⽩⽇斜,______________。

(龚⾃珍《⼰亥杂诗(其五)》)(7)苏轼《江城⼦·密州出猎》中,引⽤典故表达词⼈希望被朝廷重⽤的⼼愿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1). 天下为公(2). 壮⼠⼗年归(3). 云⽣结海楼(4). 胡天⼋⽉即飞雪(5). ⿊云压城城欲摧(6). 吟鞭东指即天涯(7). 持节云中(8). 何⽇遣冯唐(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是要透彻理解诗⽂的内容;⼆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句⼦;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壮⼠、即、摧、涯、之”等字词容易写错。

2.下列句⼦没有语病的⼀项是()A. 他⽆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 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与⼈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 参加庆功会的⽼科学家们欢聚⼀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 通过搭建⾃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答案】C【解析】【详解】A.句式杂糅,去掉“的根本原因”或者“造成的”;B.两⾯与⼀⾯搭配不当,去掉“能否”;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故选C。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5套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5套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5套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1.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word+答案+逐题解答【三】(15 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此后汉所以..痛恨: ..倾颓也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 (4)不私.于物私: (5)今则不然.然:[三] (15分)13. (5分) (1)这里表示原因(2)感到痛心、遗憾(3)希望(4)用私情(5)这样(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4. (4分) (1)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5. (2分)汉室之隆立身成败(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4分)16. (4 分)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②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

(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2.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三)文言文阅读(13分)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

……尚书吕袁方用事,性制忮①。

官属相戒。

无敢白事者。

昌隆前白事,震怒不应。

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

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

震大怒,奏昌隆假托宫僚,阴欲树结,潜蓄无君心。

逮下狱。

寻遇赦复官。

谒震,震温言接之。

入,理前奏,复下锦衣卫狱,籍②其家。

陈谔,字克忠,番禺人。

永乐中,以乡举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

遇事刚果,弹动无所避。

每奏事,大声如钟。

帝令饿之数日,奏对如故。

曰:“是天性也。

”每见,呼为“大声秀才”。

尝言事忤③旨,命坎瘗④奉天门,露其首。

七日不死,赦出还职。

已,复忤旨。

罚修象房。

贫不能雇役,躬自操作。

适驾至。

问为谁。

谔匍匐前,具道所以。

帝怜之,命复官。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减)注:①[忮(zhì)]刚愎,狠戾。

②[籍]抄没。

③[忤]违逆。

④[坎瘗(yì)]挖坑掩埋。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官属相戒()(2)寻遇赦复官()(3)躬自操作()(4)适驾至()11.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12. 翻译句子。

(1)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

(2)谔匍匐前,具道所以。

13. 尹昌隆、陈谔二人的奏对方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0. ①戒:告诫;②寻:不久;③躬:亲自,亲身;④适:正好。

11. 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

12. (1)尹昌隆退下去向太子汇报,取得令旨来实行。

(2)陈谔匍匐前行,详细说明了原由13.邹忌采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尹昌隆、陈谔二人的奏对方式刚烈直接,不讲究方式方法。

【10题点津】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属官互相告诫。

2024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中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开展了“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

你和同学小鲁、小元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活动一“文化中国”优秀作品征集】小鲁准备了一篇作品参加活动。

文传中华泱泱华夏追溯.千年万古河山我们激情满怀孕育出(绚炫)烂的中华文化新时代新征程行走于神州大地中华文化文化的印记丰富厚重的内(含涵)融入身边的点点滴滴博大深邃的智慧吃到舌尖上的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___________兼收并蓄.的胸怀刻入基因中的抑扬天下大同的愿景流进血脉里的婉转都是我们立于世界的穿越历史风雨自信之基依旧光彩容颜力量之源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绚shuò含xùB.炫sù含chǔC.炫shuò涵chǔD.绚sù涵xù2.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活动二“艺术中国”展览】3.你们小组负责展馆布置。

小元在下面四块展板上分别写了主题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唱念做打,技艺精湛;生旦净丑,精彩纷呈。

脸谱奇妙,唱腔婉转,人物表演惟妙惟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尽显世间百态。

书有五体,摇曳多姿;墨分五色,摹绘风流。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材料二】
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加快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例如,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截至2018年已累计接受捐款150.2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59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因贫困失学的儿童犹如久旱禾苗逢甘霖,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扬起了理想的风帆。而发达地区、科研院校、民营企业,通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实施专项扶贫工程,推动了贫困治理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贫困治理的实际成效。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地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自1996年至2014年,实施合作项目8万余个。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对西部13所高校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2015年开始的“万企帮万村”行动,短短三年,就有5.54万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了6.28万个贫因村。事实说明,①多方资源、协同多种机制、集全社会之力帮扶贫困地区以及困难群众,已成为中国治理贫困的宝贵经验。
9.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 征于色声色俱厉 眉飞色舞 喜形于色
11.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统筹.(chóu)恬.静(tián)销声匿.迹(ruò)B. 静谧.(mì)禁锢.(gù)开卷.有益(juàn)C. 翘.首(qiáo)渲.染(xuān)气冲斗.牛(dǒu)D. 教诲.(huǐ)闲暇.(xiá)不言而喻.(yù)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要学会选择。

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智慧。

读书还要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 开阔吸收鉴定B. 开辟吸收鉴别C. 开阔汲取鉴别D. 开辟汲取鉴定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ㅤㅤ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

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

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

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A. ”。

?:B. 。

”。

:C. ”。

、D. 。

”?、5.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及答案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及答案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及答案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20分)班级开展主题为“致敬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理解英雄内涵】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dài)_____、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会力以(fù)_______、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波德莱尔)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黄宗羲)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分)爱_______ 会力以_______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厉害B.利益C.利害【铭记英雄历史】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3.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感受英雄风范】(一)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①,②”,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③”,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④”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⑤,西北望,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⑥”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4.将上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

(6分)(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又到了临近中考的日子,迎考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每一位考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如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使复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为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班级开展“美丽福建锦绣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我的福建,我的家园1. 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福建风光奇秀。

“山气日夕佳,①____”“高峰入云,②____”,山川胜景,美如画卷;“③____,④____”(陆游《游山西村》),村落深邃宁静,青山掩映,碧水环绕。

探访之余,顿生怀古之幽思。

八闽英才辈出。

朱熹弘扬儒学,以“⑤____,⑥____,仁在其中矣”为训,沉潜涵泳,著书立说,集理学大成,开程朱学派,成治学典范。

林觉民以民主革命者“算平生肝胆,⑦____”的赤诚,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从容就义,铸精神丰碑。

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潮平两岸阔,⑧____。

”时代东风吹拂,人生旅途充满期待。

我辈青年应学古人“东临碣石,⑨____”,登高瞩远,胸怀天下;当以鲲鹏“⑩__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雄飞之姿,开拓进取,一起向未来。

【活动二】辽阔星空,放飞梦想2. 下面是小语同学的电视新闻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元旦京港①(ào)天宫对话”,将远隔千里的三地青年学子和身处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聚”在一起。

他们谈梦想、说奋斗、②(liáo)青春、话未来,( )一堂别开生面的新年第一课。

我印象最深的是“太空画展”中航天员们展示的《太空旅行》《美丽的太空家园》等画作。

一幅幅( )的作品,描绘的是同学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未来的( )。

青少年最有朝气,最富梦想,未来有无限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上》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未尝顷刻释卷”,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

②西洛:西京洛阳。

僚属:官府的佐助官。

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

③经史:经书和史书。

④小说:杂记类书籍。

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 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3.讽诵之声琅然( ) 4.闻于远近( )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 6.亦笃学如此( )
二、翻译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三、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
A.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

B.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

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

四、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参考译文和答案】
86.三上
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

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

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

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

一、1.虽然2.对……说3.形容清脆响亮4.使……听见5.周密思考、构思6.也
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

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