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

合集下载

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

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

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小腿溃疡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男性发病率远较女性为高,在老年人更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和多样,一旦诊断有误,其疗效肯定不佳,致使溃疡经久不愈。

故若要治好小腿溃疡,必须先了解其病因。

本文就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原则介绍如下。

一、病因分类(一)血管性疾病最常见,约占70~90%1.静脉供血不足性消退溃疡:最常见的是静脉曲张性溃疡(郁积性溃疡)。

系由静脉机能不全,导致静脉曲张,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损伤,组织内压力增高、水肿、纤维化、小动脉和淋巴管阻塞及皮肤氧合作用降低,加之外伤和感染,最终促使溃疡的形成。

其主要特点是溃疡好发于小腿下段的内侧,四周水肿,局部疼痛,表浅静脉曲张,紫癜,色素沉着和湿疹样改变。

2.动脉性溃疡(1)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长期患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故又称高血压缺血性溃疡。

下肢动脉的血供障碍可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如动脉腔完全闭塞可产生小腿干性坏疽和溃疡。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如侵犯静脉,以下肢尤为多见,几乎均为男性。

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紫绀、发凉,并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体溃疡、坏死。

(3)胆固醇栓塞3.血管炎(1)小血管炎A.过敏性血管炎:主要是由真皮内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白细胞碎裂性损害引起,细小动脉受累较少。

皮损为多形性,典型的皮损是紫癜和丘疹损害。

如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则可产生溃疡损害,溃疡可自发形成或由紫癜部继发。

B.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可伴多种血管炎性损害,有小血管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中等大动脉的损害等,总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为皮肤血管炎损害,有红斑、大疱、皮肤梗死和溃疡等。

其特殊类型Felty’s综合症更以脾肿大、粒细胞缺乏、皮下结节和皮肤溃疡为本病的特征。

C.系统性红斑狼疮:约20%左右的病人在其病程中可发生皮肤血管炎,主要累及细小静脉,表现为指端和下肢红斑及可触及的紫癜损害,并可进而发展为皮肤梗死和溃疡。

下肢溃疡中医辨证原理

下肢溃疡中医辨证原理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下肢溃疡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

因为下肢溃疡作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下肢溃疡属中医“脉痹”“脱疽”范畴。

中医对下肢溃疡的研究原理是什么?
中医辨证原理:
(1)寒湿型:间歇性跛行,或患肢麻木、疼痛,得温则减轻,遇寒则加重,患足皮肤苍白,触之冰凉。

若寒甚则疼痛剧烈,舌质淡而青,苔薄白,脉紧。

若湿甚则患肢沉重而痛,疲乏,食欲不佳,舌苔厚腻,脉濡缓。

(2)风痰郁阻型:患肢酸痛,麻木,皮肤潮红,触之不温,肢端可见溃疡坏疽。

伴胸闷,恶心,食欲不佳,舌质胖,苔滑腻,脉弦滑。

(3)血瘀型: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休息得温痛不减,患趾(指)紫红或暗红,皮肤变薄粗糙干裂,触之冰凉,肢端可见干性坏疽或溃疡。

伴面色晦暗,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4)热毒型:患肢灼热疼痛,暗红肿胀,触之灼热。

肢端溃烂坏死,脓液黄而粘,气味恶臭,舌暗红,苔黄腻或黄燥。

热毒内陷脏腑时伴恶寒发热,口干渴,烦闷。

(5)气虚血瘀型:患肢疼痛,紫暗,皮薄干裂,肌肉萎缩,触之不温。

肢端溃烂、坏疽,久不愈合,脓液清稀。

伴有消瘦乏力,面色晦暗。

舌质紫暗或淡紫,苔薄,脉涩无力。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外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上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本研究详细分析了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标签:下肢静脉性溃疡;病因;治疗进展下肢静脉性溃疡在临床上较常见,是一种难治的并发症。

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具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老年人。

该病很难治愈且预后差,患者容易再次复发,给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带去很大的困扰,干扰了临床的治疗。

因此,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应严格掌握其发病原因并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原因1.1 发生静脉返流引起静脉高压患者常由于不同的原因发生静脉返流,从而引起静脉压升高。

静脉压持续增高容易损害小腿腓肠肌泵功能,扩张毛细血管,从而导致血浆、血浆蛋白及红细胞外漏增多,使得皮肤组织减少必要的营养吸收,发生营养障碍[1]。

通过临床检查可知,交通静脉U型袢式结构的下方区域易发生溃疡,究其原因,此区域中是交通静脉两端分别与深浅静脉相连,承受着来自两方的逆向血流压力,压力的大小随着血管的远近变化,即越向远端压力越大,再加上该区域动脉网稀少,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1.2 交通静脉功能欠缺由于交通静脉功能的不全导致发生静脉溃疡的说法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在下肢静脉压升高的情况下,在交通静脉中深静脉血流就会逆流到浅静脉中,从而使小腿浅静脉得相关组织发生缺氧,导致营养性障碍的发生。

1.3 小腿腓肠肌泵功能不全这也是引起静脉性溃疡的一重要原因。

当小腿肌泵功能不全,降低了静脉血排空容量,导致下肢静脉压升高,破坏了交通静脉瓣膜,使得浅静脉曲张肢体发生瘀血情况,改变了小腿毛细血管数目、形态和通透性,阻碍了毛细血管与组织间的正常物质交换,使组织间发生缺氧导致了静脉性溃疡的发生。

静脉功能不全与腓肠肌泵功能衰退并存时更易发生下肢静脉性溃疡。

2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理机制虽然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多,但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至今也尚未找到明确的病理机制。

溃疡名词解释病理学

溃疡名词解释病理学

溃疡名词解释病理学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学疾病,其病变特征是在组织或黏膜表层出现出血、坏死和溃烂。

它通常会在皮肤、消化道、生殖道等部位出现。

溃疡的形成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例如感染、创伤、化学物质等。

此外,还有许多疾病的发展也会伴随着溃疡的出现。

溃疡的形成是病理学的一种复杂过程。

其基本路径为炎症、坏死、溃烂等过程,其中炎症是导致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身体受到伤害或感染时,炎症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在此期间,白细胞、血管、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会呈现一系列的反应,导致组织局部的水肿、充血、疼痛、发热等症状。

随着炎症的发展,溃疡的形成过程也开始启动。

坏死是溃疡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细胞或组织受到伤害或炎症时,坏死是常见的细胞死亡方式。

坏死细胞会释放细胞内存储的物质,并吸引更多的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进入炎症部位。

当这些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聚集在一起时,它们会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和其他活性物质,从而引发组织的溃烂和溃疡的形成。

感染是溃疡形成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

当感染发生时,免疫细胞会通过吞噬和毁灭入侵细菌的方式进入炎症部位。

然而,感染可能会导致炎症过度反应,从而造成组织坏死和溃疡的形成。

溃疡的症状各异,视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其中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瘙痒、发红、水肿、流脓、发热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溃疡,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外用药物(如氧化锌、双氧水等)以及手术切除等都是治疗溃疡的主要方法。

在预防溃疡方面,以下措施可能有所帮助:1.避免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烟熏食品等。

2.积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3.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黏膜受伤。

4.注意生殖器卫生,避免感染。

综上所述,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学疾病,其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遭受伤害或感染时,我们应该注意护理炎症部位并积极进行治疗。

此外,保持身体健康以及积极预防和治疗疾病也有助于避免溃疡的发生。

三妙散加减内服合德赛恩外用治疗慢性小腿溃疡体会

三妙散加减内服合德赛恩外用治疗慢性小腿溃疡体会
术, 左下 肢静 脉 彩 超 ( 院 , 查 时 间 :0 1—0 本 检 21 3— 0 ) 左侧 下肢 胭静 脉瓣 功能不 全 。 9:

诱发。该患者虽 2 0年前行左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低位分段剥脱术 , 但术 中未结扎深 、 浅静脉交通支 ,
致溃疡反复 出现。方 中黄柏善祛下焦之湿热 , 苍术 燥湿健脾 , 使湿邪去而不再生 , 牛膝引药下行 , 白术 、 茯苓利湿消肿 , 桃仁、 红花活血化瘀 , 桂枝通经活络 ,
JANG I XIJ RNA OU L OF R T ADI I NAL C NES MEDI I E TO HI E CN
三妙散加减 内服合德赛 恩外用治疗慢性小腿溃 疡体 会
★ 李治 ( 河北 省沧 州 中西 医结 合 医院 沧州 0 10 ) 600
关 键 词 : 赛 恩 ; 性 小腿 溃 疡 ; 妙 散 德 慢 三
1 1 基础治疗 包括抬高患肢 、 . 弹力绷带包扎 患 肢, 根据 创 面分泌 物 细 菌培 养 结 果选 择 敏 感 的 抗 生
素 控制感 染 ; 改善局 部微 循环 等药 物 。 12 中药 内服 . 三妙 散 为基 础方 ( 苍术 1 , 柏 5g 黄 1 , 膝 2 ) 5g 牛 0g 随症 加 减 : 邪 重 者 加 用 白术 、 湿 茯 苓 ; 疡 日久 或反 复 出现加 用桃仁 、 花等 。 溃 红 13 局 部 外 用德 赛 恩 液 体 敷 料 . D ray , 国 em cn 美
慢 性小 腿溃 疡属 中医学 “ 疮 ” 畴 , 疮是 发 臁 范 臁
应用德赛恩初期创面坏死组织脱落 , 分泌物较 多 , 7天后 坏 死组织 逐 渐脱 落 , 泌物 减 少 , 面 5— 分 创
变 新鲜 , 创缘 炎症 开 始 消退 , 出现 皮 岛 , 缘 皮 肤 向 边 中心扩 展 , 未见 过敏及 其他 不 良反应 。 亦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发布时间:2021-05-14T10:39:56.0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作者:任宇珂任劲松[导读] 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任宇珂任劲松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外治法、中医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VLU)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之为“臁疮”,俗称“老烂脚”。

此病经久不愈,抑或愈合反复发作,继发感染则溃疡化脓,损伤血络则溢血不止,损伤筋骨则形成慢性骨膜炎,少数病人可因缠绵多年不愈而导致岩变。

西医治疗本病多集中在防止疮面感染和对创面进行保护、外用生长因子等措施上,总体疗效不理想。

而本病则是中医外科诊治的优势病种之一,有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治经验。

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法,去弊创新,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疗效,特总结报告如下【病因病机】本病起因为站立过长时间或负重过度,导致小腿筋脉横解,瘀阻脉络,肌肤失养,瘀久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1]。

国内知名学者唐汉钧教授等认为本虚、瘀滞及腐变是臁疮的主要发病因素,其病机演变为“始于虚,变于瘀,坏于腐”[2]。

“虚”是因,虚之为病多由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瘀”是病理基础,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久则成瘀;“腐”为果,瘀久蕴热,至皮损肉烂筋腐。

反之,“腐”至肌肤、经脉溃腐损伤进一步加重“瘀”,瘀腐日久,津液亏损,又进一步加重“虚”的程度。

在临床治疗上紧紧围绕虚、瘀、腐这三个方面,屡有良效。

【辩证论治】1.内治法:1.1 气滞血瘀证:主证:疮面腐肉不脱,干结,苍白,周围皮色暗,黑肉芽色淡;四肢觉沉,舌淡紫,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性疾病(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一种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臁疮”、“老烂腿”。

下肢静脉血流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病因。

主要表现为足靴区、内外踝及足背等处皮肤溃疡形成、色素沉着,溃疡可为单发,也可多发。

如无特殊治疗,溃疡经久不愈或者反复发作,且有恶变可能[1]。

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

现就该病目前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标签:静脉性溃疡;治疗;现状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疾引起的下肢静脉高压所致。

其病因包括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3]。

其中深静脉返流患者的溃疡发生率要高于单纯性浅静脉返流的患者。

Nicolaides 经过研究证明,在深静脉和浅静脉均有返流并同时伴有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的发生率最高达47%。

而仅有浅静脉返流时为6%;此外肌泵功能的损伤对下肢静脉压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肌泵由小腿肌肉及静脉窦组成。

静脉窦多位于腓肠肌内,容量接近于心脏,每次收缩可排出小腿總容量约60%的静脉血,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4,5]。

正常肢体腓肠肌每收缩一次可使静脉压降低约8kPa,在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腓肠肌功能不足,其射血分数仅为正常者的10%~15%。

静脉血逆流程度及腓肠肌射血分数减少程度与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腓肠肌泵功能,可使中度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63%降至30%,严重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70%降至41%[6]。

由此可见下肢静脉高压的形成是由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造成血液逆流和腓肠肌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射血分数减少的共同结果。

当出现下肢静脉高压时,小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溢、纤维蛋白原渗出,形成纤维蛋白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

红细胞破坏后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皮下,阻碍组织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碘伏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的效果观察.

碘伏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的效果观察.

碘伏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讨论碘伏湿敷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的效果。

方法:将72例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常规清创加碘伏湿敷治疗。

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清创后加用碘伏湿敷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疗效显著。

[关键词]碘伏湿敷;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疗效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创面难以愈合。

传统的局部换药方法,疗效差或者疗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院外科门诊换药室碘伏湿敷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50岁~76岁。

有糖尿病30例,心脑血管病10例,下肢静脉曲张20例。

外伤10例,其他原因2例。

病变范围2 cm×8 cm,病程6个月~30个月。

溃疡面边缘不规则,有黄色渗出液,坏死组织发黑,有臭味。

参照糖尿病足溃疡诊断标准[1],其中浅度溃疡(溃疡限于皮肤)30例,中度(溃疡透过皮肤,深入肌层)40例,重度(溃疡波及骨骼)2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病因、病变范围、病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全身治疗及护理方法相同,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

根据溃疡面渗出液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静脉给药,加强营养护理与心理护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对照组局部创面用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清洗,清除坏死组织,再用0.25%氯霉素纱布湿敷;如为糖尿病患者局部给予胰岛素8 U加庆大霉素16×104 U,每天换药1次或2次。

观察组局部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清洗,防止厌氧菌生长,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清除坏死组织,又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再用大于创面1 cm~2 cm的0.5%碘伏纱布湿敷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每天换药2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3个疗程。

中医外科学课件-臁疮

中医外科学课件-臁疮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经常清洗患处,避免汗渍和污 垢滋生细菌。
避免皮肤破损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外伤和摩 擦,减少破损和感染的风险。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 炼,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 及时治疗和控制原发病,降低
并发臁疮的风险。
日常护理
定期换药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换药 ,保持创面清洁和湿润

抬高患肢
适当抬高患肢,减轻肿 胀和疼痛,促进血液回
流。
避免过度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 站立,减轻下肢负担。
注意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保持患 处温暖,促进血液循环

饮食调护
增加营养摄入
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摄入,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刺激性食物
外用药
生肌玉红膏、紫草油等涂抹溃疡面, 每日换药1次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溃疡面,每日1次
治疗结果与预后
治疗1个月后,溃疡 面缩小至1cm×2cm ,红肿消退,疼痛减 轻
预后:患者病情稳定 ,溃疡未再复发,生 活质量提高
治疗3个月后,溃疡 面愈合,局部留有色 素沉着,无疼痛、瘙 痒等症状
THANKS
气虚血瘀证
表现为下肢溃疡、久不愈合、疼痛不 明显,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治疗 以益气活血、化瘀生肌为主,方用补 阳还五汤加减。
CHAPTER
03
西医对臁疮的认识
发病机制
01
发病机制
臁疮多因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血
管病变所致,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营养不良,发生溃疡。

静脉曲张溃疡名词解释

静脉曲张溃疡名词解释

静脉曲张溃疡名词解释
静脉曲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发生在脚踝和小腿上,是由血液回流不良造成的。

具体而言,静脉曲张是指静脉血液因阻塞不能循环回流,从而造成血管扩张、弯曲和变形;而溃疡则是皮肤组织发生损伤,出现溃疡,表现为疼痛、瘙痒、溢液等症状。

静脉曲张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变高,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此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引起的静脉血流不畅,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反流阀失去功能,进而造成静脉曲张和静脉瓣膜损伤。

同时,高血压、缺乏运动、肥胖等也会加重病情。

静脉曲张溃疡的治疗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包括保持足部清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加强锻炼、戒烟限酒等。

同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可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抗菌;而手术治疗则包括静脉内窥镜消融治疗、外科手术等多种方式。

总之,静脉曲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应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也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

病理学溃疡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溃疡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溃疡的名词解释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起因、发展和机制的科学,而溃疡则是一种疾病表现形式,常见于消化道、皮肤等部位。

在病理学中,研究和了解溃疡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病理学溃疡进行解释,介绍其定义、特征、形成和治疗等相关内容。

一、定义及特征病理学溃疡是一种因组织损伤而形成的局部溃疡,通常是在黏膜或表皮组织上发生。

它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病理学溃疡通常由长时间的疾病状态引起,如感染、炎症或长期存在的组织损伤等。

其次,病理学溃疡的形成往往是与组织细胞的死亡和坏死有关,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最后,病理学溃疡的溃疡表面常常呈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溃疡底部增生的特征。

二、形成机制病理学溃疡的形成机制复杂多样,与疾病的类型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学溃疡的形成机制:首先,感染是病理学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可以导致组织坏死和破坏,从而形成溃疡。

其次,缺血和缺氧也是病理学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

当组织供血不足或氧气供应不足时,组织会发生坏死和溃疡形成。

此外,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也可以导致病理学溃疡的形成。

三、常见类型和部位病理学溃疡在不同部位和疾病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几种常见类型和部位的病理学溃疡:首先,消化道溃疡是最常见的病理学溃疡之一。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溃疡,主要由感染、饮食和药物等因素导致。

其次,口腔溃疡也是常见的病理学溃疡,通常由炎症、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功能异常引起。

其他部位的病理学溃疡还包括皮肤溃疡、褥疮和附睾、阴茎等部位的溃疡。

四、治疗方法针对病理学溃疡的治疗方法因其发生原因和疾病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首先,病理学溃疡的治疗应针对病因。

如感染性溃疡,应给予抗生素治疗;缺血性溃疡则需要增加血液供应或改善血液循环等。

其次,个体化的伤口护理是治疗病理学溃疡的关键。

通过清洁、消毒和敷料等措施,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下肢溃疡

下肢溃疡

(五)物理性
§ 1,压迫性: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组织发 生营养障碍,受压皮肤初期苍白,表面起水 疱,破后可成溃疡; § 2,冷损伤:寒冷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组织缺 血、细胞变性坏死,皮肤由苍白变为兰色或 黑色,出现水肿和水疱,最终成溃疡; § 3,深2度及3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或皮下组 织,易形成溃疡。
(八)脂膜炎 § 1,结节性脂膜炎:好发于青壮 年女性,可有发热和内脏损害, 为多见于四肢的成批发作的皮下 结节,有触痛和自发痛,经数周 可消退,但少数可破溃成溃疡, 流出黄色油样液体。
§ 2,胰性脂肪坏死:见于急性重 症胰腺炎早期,表现为皮肤紫斑, 表皮松解,继而引起水疱和坏死 性溃疡,好发于小腿和足部,病 变与脂肪酶、胰蛋白酶自身消化 有关。
§ E,皮肌炎和干燥综合征:有些病例 有中、小血管的血管炎改变,最终 可致皮肤溃疡; § F,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皮疹 多形性,可有皮肤溃疡。
§ G,白塞病:基本损害是血管炎,主 要侵犯细小静脉,皮肤表现中可有 较小的结节性红斑,趋向成群并可 形成溃疡; § H,白色萎缩:即青斑状血管炎,约 30%可发生有复发倾向的细小痛性 溃疡,主要见于小腿下1/3、踝部和 足背部,不易愈合。
§ 2、动脉性溃疡
(1)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又称高血压缺血性溃疡, 下肢动脉血供障碍,如动脉完全闭塞,可产生干性 坏疽和溃疡;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 几均为男性。特点为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 累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有坏死和溃疡; (3)胆固醇栓塞。 3、动静脉瘘:动脉远端缺血或静脉压升高,均 可致溃疡。
§ 5,上皮样肉瘤:多发于年青人,好发 于四肢远端深部软组织的间充质,常表 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单个或多发,生长 缓慢,可发生溃疡,约40~50%患者在 数年后发生转移; § 6,恶性黑素瘤。

下肢溃疡诊疗新进展

下肢溃疡诊疗新进展

疮面 , 换药 1 d 治疗 6 d 临床治愈 1 次/ , 0, 5例 , 效 8例 , 有 总
有 效 率 10 。 0% 近 年 来 的研 究 表 明 , 肢 溃 疡 创 面 尽 管 不 同 癌 症 那 样 下
迅速致人死亡 , 由于发 生在 下肢 体表 , 有病 程长 、 观 但 具 外
辅以物理疗法 ; 中医 以腐 、 、 虚 瘀为 辨证 要点 , 采用 中医内治
辨证分型 和外 治手 段相结合。 中、 西医各有优势 , 中医治疗 的优势在 于维 持病 情缓解 和预 防复 发 , 医治 疗 的优势 在 西 于尽快控制炎症 , 缓解症状 。在 临床应 用过程 中, 应视 具体 病情具体对 待 , 先分 析 , 诊疗 , 再 充分 发挥 中西医 治疗 的长 处, 结合二者 的优势 共同治疗 , 以提 高下肢 静脉 溃疡 疗效 , 缩短 溃疡 愈合 时间 , 减少 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 利用外 科手 术结合 局 部创 面换 药 , 同
时应 用 中药 内服加 外用药 物联 合治 疗 , 效果 更加 明显 。牟 振宪 以抗 生素 、 加强 营 养等 支 持治 疗 配合 口服 扶 正 排 毒、 排脓生 肌中药散剂 ( 黄芪 , 生 当归 , 角刺 , 仁 , 皂 桃 川芎 ) 研细 末 , 次 一 汤 匙 口服 , 每 3次/ , 部 治 疗 将 浓 度 为 d局 10 m 人酸性成纤 维细 胞生 长 因子浸 湿无 菌 纱布 盖 于 00 1
300 10 6浙 江省 中医院( 陶茂灿 曹 毅)
以利湿 , 方用 补中益气 汤 加革 薜 、 苡仁 、 苓 。( ) 薏 茯 4 气血 俱虚型 : 以补 益气 血 , 生肌长 肉, 方用八珍 益母 汤加黄芪 。

下肢慢性溃疡是怎么回事

下肢慢性溃疡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下肢慢性溃疡是怎么回事
导语:下肢慢性溃疡是外科疾病的一种,该疾病是一种比较容易发作的疾病,而且下肢慢性溃疡属于疑难杂症的一种,如果不积极的治疗的话,是会导致病
下肢慢性溃疡是外科疾病的一种,该疾病是一种比较容易发作的疾病,而且下肢慢性溃疡属于疑难杂症的一种,如果不积极的治疗的话,是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的,患者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也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吃辛辣的食物,那么下肢慢性溃疡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

下肢溃疡属中医“脉痹”“脱疽”范畴。

据研究发现,长期站立者特别是教师、在外奔波、行走的人,由于双下肢长期站立或终年在外行走,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容易破溃形成溃疡。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长期站立者特别是教师、户外工作者,由于双下肢长期站立或终年在外行走,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容易破溃形成溃疡。

专家介绍,这类患者由于职业原因,长期站立,在外奔波、行走,导致下肢浅静脉血液滞流,浅静脉逐渐延长、迂曲、局部隆起形成下肢静脉曲张。

小腿下段内侧静脉网丰富,静脉压高,管壁薄,一旦破溃很容易感染形成溃疡,最终致溃疡经久不愈。

专家在研究中发现,40岁以上患者的下肢溃疡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组患者的发病率高出两倍多,特别是长期站立者明显发病率高于其他行业。

长期站立或野外工作者,40岁以后要注意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应早期进行弹性压迫,穿弹力袜,注意休息,尽量抬高双下肢,平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3 X , I S N—E L , H E .Spr sno ao- 1] UN NL O S H EP A R N B up so f pl e i i
p poenM x msina dscein i lx n—da ei u e o rti ep so e rt na oa n o l ib t mo s : c
维普资讯
广东医学 20 1 第 2 卷第 1 07年 月 8 期
e yi sl l r et [] JB l hm. 0 1 26 633 lb so b cp rJ. i e 20 , 7 : . s t u ee o oC 4 [0 F B RK A L R0 D H B C , t . hr t zi 1] A E , X E 。 A LA KB ea C a c rao o 1 a e tn f i ao raadgntaym d e i [] idRs pM i n m ln ec l oi dmc J.J p e。 no e i f l i e Li
l 8 9.
[2 FO E .Tele l re ml:r te8df c 1] L W R DR h p a n o if i su u n u ・ i i p tn a y tc r n c
tn J.B ce , 96 38 1 : . i [] i hmJ 19 , 1 () 1 o o
血排 空容量减 少, 使下肢静脉压升 高, 交通静脉瓣膜破坏 , 浅
静脉 曲张肢体瘀 血 , 导致 小腿毛 细血 管数 目、 态和通 透性 形
溃疡患者中, %的患者罹惠有静脉性疾病 。下肢静脉性 7 0 J
溃疡 多迁延不愈 , 或愈合后 又复发 , 临床较为棘 手的问题 , 是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腿溃疡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腿溃疡36例

生 、 断 补 肝 肾 , 血 脉 , 痹 痛 , 健 筋 骨 , 补 续 行 止 强 有
而 不滞 的特 点 。
体 会 类 风湿 性 关 节炎 属一 种 慢 性 而顽 固 的疾病 , 临床症状虽复杂 , 治疗时当抓住疾病的本 质 , 据 中 医的基 本 理论 和 法则 , 时参 考 主要 化 根 同 验 指标 , 病 与辨 证 相结 合 。本 病 多见 血 沉增 快 , 辨 标 志着 类 风湿 的活动 情 况 , 临证 时 , 当根 据 不 同 阶 段 的各种症状 , 四诊合参 , 辨证论治 , 随症加减 , 治 疗 方 能奏 效 。 由 于病 程 日久 , 法 和 一 般 痹 证 也 治 就 不 同 , 叶天士 说 :其 掌 握重 点 有 二 , 是痹 痛 如 “ 一 病程较长 , 二是痹痛 内伏筋骨。 他治痹证不主张 ” 大 用 发汗 之药 , 示 :羌 防葛根 再 泄其 阳 , 致增 指 “ 必 剧 , 望痛 缓 。笔 者 受 叶天 士 治痹 的启 发 , 其 在 焉 ” 尤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后 期 , 阴精 暗 耗 , 伤 肝 肾 , 骨 损 筋 失 荣 , 治 疗 应 以滋 补 肝 肾 , 骨 荣 筋 为 主 , 论 故 健 无 何期 , 均忌辛温发散 , 同时合理营养 , 环境适宜 , 生 活起居有规律 ,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后期调养 , 有 着 十分重 要 的意 义 。
维普资讯
河北 中医 20 O2年 5月第 2 4卷第 5 期
H bi - M, y20 , o 2 , o5 ee JI Ma O2 V l 4 N . ℃
31 5
治则 : 补肝肾 , 益气血 , 润筋骨 , 利关节。 方药 : 芪 、 参 、 归 、 首 乌 、 地 黄 、 黄 党 当 何 熟 玉 竹、 石斛 、 寄生 、 桑 续断 、 松节、 知母 、 丹参 、 砂仁。 方解 : 本期外邪 已去 , 正虚为主 , 当全力进补 , 方可促使早 日 康复。方 中党参 、 黄芪津气双补 , 何 首乌 、 当归 、 地 黄 滋 补 肝 肾 , 血 活 血 。诸 药 配 熟 补 合 , 而不燥 , 而不腻 , 血脉得养 , 节滑利 , 补 滋 使 关 以达 筋骨 强 健病 愈 之 目的 。 5 善 后调 养 期 主症 : 除恢 复 期 症 状 外 , 有 腰 酸 腿 软 , 晕 尚 头 目眩 , 惕肉嗣 , 筋 胫酸跟痛 , 失眠多梦 , 神倦无力 , 男 子 遗精 阳萎 或盗 汗 , 女月 经 不调 或迟 至 , 妇 舌淡 少苔 , 脉细 无 力 。 治则 : 肾柔 筋 , 滋 填精 壮 髓 , 补养 气血 。 方药 : 熟地 黄 、 版胶 、 角胶 、 龟 鹿 当归’ 芪 、 、 黄 党 参 、 血藤 、 芍药 、 寄生 、 断 。 鸡 赤 桑 续 方解 : 熟地黄补血益肾壮骨 , 龟版胶咸寒通任 脉 , 肾滋 阴 , 角胶 咸 温通 督 脉 , 骨 温 阳 , 版 益 鹿 壮 龟 胶 与鹿 角胶 配合 使 用 , 精 壮 髓 , 火 相 济 , 阳 填 水 阴 双补 ; 血藤 、 芍药 能 活血 通 络 , 筋止 痛 ; 寄 鸡 赤 舒 桑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原因和处理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原因和处理
静脉活性药物如黄酮类、七叶皂昔类、马栗树 籽提取物等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 进淋巴、静脉回流并提高肌泵功能。己酮可可碱改 善静脉微循环并促进氧合,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 合压力治疗均可促进溃疡愈合〔勿。舒洛地特是一 种高度纯化的氨基葡萄糖聚糖 ,具有抗血栓、纤溶
和抗炎作用,其配合伤口护理可促进溃疡愈合0〕。 阿司匹林治疗VLU的疗效不确切凶。他汀类药物
生素可提高非临床感染性VLU的愈合率泗。当出 现临床感染时(全身和/或、渗出物增 加、愈合延迟等),建议进行伤口定量培养,以确认
感染的存在并指导全身抗生素应用0〕。无培养条件 时也可经验性用药[28]:VLU感染常以金黄色葡萄 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为主,有蜂窝织炎的表现,指南 推荐使用革兰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切。笔者常用青
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 VLU)是最 常见的下肢慢性溃疡,占比达80%[1]o VLU在欧美 国家的发病率为1%~3%図,我国的发病率为0.4%~ 1.3%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更为 常见,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可达4%⑵。VLU好 发于足靴区,溃疡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愈合或反复发 作,经久不愈。据估计,93%的VLU将在12个月内 愈合,但愈合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可高达70%;7% 的溃疡将持续5年以上不愈合⑷。VLU严重影响患 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的临床、经济
2.3第三阶段为康复阶段,仍以压力治疗、药物 治疗、控制慢性感染和溃疡创面护理为主,目的在 于促进溃疡进一步愈合,防止溃疡复发。
2.3.1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 VLU在12个月内 的复发率为26%~69%[47],而压力治疗可有效降低 溃疡复发阀。常规穿戴医用弹力袜半年以上,必要 时可长期穿戴。鼓励患者加强下肢肌肉锻炼并继续

下肢溃疡的发病原因

下肢溃疡的发病原因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

在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

可见,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周围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瘀血性溃疡,即静脉性溃疡,主因下肢静脉血液瘀积而致;一为缺血性溃疡,也可称为动脉性溃疡,主因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

以上两类溃疡也可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据英国《Nursing Times》调查报告称:大约70%的下肢溃疡是由静脉高压引起,10%由动脉引起,剩余的20%中,有 15%被认为是由于动脉和静脉联合引起 (混合型多因性溃疡) ,另5%由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

瘀血性溃疡多为静脉性疾病所致,主要包括原发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浅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

这种溃疡多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侧或外侧,以内侧较为多见,且多伴有周围组织肿胀、色素沉着等。

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溃疡。

溃疡大小不等,呈发白或暗红色,表面或附有黄色脓苔,脓水秽臭难闻。

病久溃疡边缘变厚高起,皮色黯黑,浮肿或伴有湿疹。

收口后易反复发作。

下肢静脉性溃疡(完整版)

下肢静脉性溃疡(完整版)

下肢静脉性溃疡(完整版)一、概述下肢静脉性溃疡,又称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淤积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内、外侧的慢性溃疡,其特点为难愈且易反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俗称“老烂腿”,中医称之为“臁疮腿”。

占腿部溃疡的70%-90%。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是下肢静脉性慢功能不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1%-2%,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更高。

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1]。

下肢静脉高压是导致下肢静脉性疾病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持续的静脉高压增加毛细血管后血管透壁压,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损伤、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吸收障碍、慢性炎症反应,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营养不良、下肢水肿和皮肤营养改变,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下肢静脉性疾病的病因主要有:①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

②静脉回流障碍: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近端静脉阻塞造成的回流障碍引起的静脉高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syndrome,PTS)、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下腔静脉综合征等。

③先天发育异常: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syndrome,KTS)等。

其他可能会妨碍静脉血流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站立或负重工作、妊娠、肥胖、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畸形、水肿、腹水、外伤后及腿部肿瘤等。

下肢静脉性疾病临床常用分级为CEAP分级法,C0~C6共7级。

C0:有症状,无体征;C1: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C2:静脉曲张;C3:水肿;C4:皮肤改变,包含2个亚型,即C4a(色素沉着和/或湿疹)和C4b(色素沉着、脂质硬皮病);C5:皮肤改变+愈合性溃疡;C6:皮肤改变+活动性溃疡。

下肢溃疡压力治疗PPT

下肢溃疡压力治疗PPT

动脉性溃疡
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下 肢缺血缺氧,皮肤发生坏 死,形成溃疡。
神经性溃疡
由于下肢神经损伤、糖尿 病等原因,导致下肢感觉 异常、肌肉萎缩,皮肤失 去保护,形成溃疡。
下肢溃疡的病因与症状
病因
下肢溃疡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 包括血管疾病、神经损伤、感染 、免疫系统疾病等。
下肢溃疡预防与康复的社区推广
建立下肢溃疡预防与康复的社区支持网络
通过社区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和志愿者组织等,为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预防与康复服务。
开展下肢溃疡预防与康复的公众教育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讲座和培训等形式,提高公众对下肢溃疡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患者教育与健康素养的提高
提高患者对下肢溃疡的认识
压力治疗的优势与适用人群
优势
压力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无创伤、无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各 种原因引起的下肢溃疡患者。
适用人群
压力治疗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血栓 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 足等引起的下肢溃疡患者。
03
下肢溃疡压力治疗方 法
压力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在穿压力袜之前,确保下肢溃疡部位已经得到妥善处理,如 清洁、消毒等。然后将压力袜慢慢套在患肢上,确保袜口完 全覆盖住溃疡部位。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在线课程等方式,帮助患者了解下肢溃疡的成因、预防与治 疗方法。
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
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压力治疗设备、进行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 能力。
THANK YOU
其他治疗
对于严重的下肢溃疡,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清创、植皮、血管移植等。
如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小腿溃疡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男性发病率远较女性为高,在老年人更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和多样,一旦诊断有误,其疗效肯定不佳,致使溃疡经久不愈。

故若要治好小腿溃疡,必须先了解其病因。

本文就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原则介绍如下。

一、病因分类(一)血管性疾病最常见,约占70~90%1.静脉供血不足性消退溃疡:最常见的是静脉曲张性溃疡(郁积性溃疡)。

系由静脉机能不全,导致静脉曲张,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损伤,组织内压力增高、水肿、纤维化、小动脉和淋巴管阻塞及皮肤氧合作用降低,加之外伤和感染,最终促使溃疡的形成。

其主要特点是溃疡好发于小腿下段的内侧,四周水肿,局部疼痛,表浅静脉曲张,紫癜,色素沉着和湿疹样改变。

2.动脉性溃疡(1)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长期患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故又称高血压缺血性溃疡。

下肢动脉的血供障碍可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如动脉腔完全闭塞可产生小腿干性坏疽和溃疡。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如侵犯静脉,以下肢尤为多见,几乎均为男性。

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紫绀、发凉,并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体溃疡、坏死。

(3)胆固醇栓塞3.血管炎(1)小血管炎A.过敏性血管炎:主要是由真皮内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白细胞碎裂性损害引起,细小动脉受累较少。

皮损为多形性,典型的皮损是紫癜和丘疹损害。

如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则可产生溃疡损害,溃疡可自发形成或由紫癜部继发。

B.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可伴多种血管炎性损害,有小血管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中等大动脉的损害等,总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为皮肤血管炎损害,有红斑、大疱、皮肤梗死和溃疡等。

其特殊类型Felty’s综合症更以脾肿大、粒细胞缺乏、皮下结节和皮肤溃疡为本病的特征。

C.系统性红斑狼疮:约20%左右的病人在其病程中可发生皮肤血管炎,主要累及细小静脉,表现为指端和下肢红斑及可触及的紫癜损害,并可进而发展为皮肤梗死和溃疡。

D.系统性硬皮病:本病有明显的血管征象(如雷诺现象、毛细血管扩张等)和广泛的血管病变。

主要是在小血管发生管腔内膜增生和狭窄,加上长期和反复的血管痉挛发作,可致产生顽固性皮肤溃疡。

E.干燥综合症:在严重的病例中有中、小血管的血管炎改变,并最终可导致皮肤溃疡。

F.白塞病:本病的基本皮损是血管炎,主要侵犯细小静脉,其皮肤表现主要有结节性红斑、毛囊炎、脓肿样损害和皮肤对外伤的反应增加,前者的结节较小,趋向成群并可形成溃疡。

G.白色萎缩:主要见于中年妇女的小腿下方,损害呈光滑、象牙色、萎缩性斑,边缘有色素增加和小血管瘤样损害,并可发生有复发倾向的细小痛性溃疡,其发生率约有30%,不易愈合。

(2)中和大血管炎A.结节性多动脉炎:为中小肌性动脉的广泛性坏死性全动脉炎症损害,约25%患者有皮损,表现为皮肤和皮下结节、网状青斑和皮肤梗死形成,后者包括有紫癜、血疱、触痛性结节、溃疡、肢端坏疽和缺血性坏死等。

B.结节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中青年女性的下肢,大小不一,从小结节至大浸润斑块,可呈线状排列,有触痛或自发痛,有些皮损表面可红热并出现锲形溃疡。

C.Wegener肉芽肿病:本病以上下呼吸道肉芽肿、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及广泛性坏死性血管炎三联症为特征,三者的临床表现可类似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出现溃疡损害。

4.淋巴性淋巴水肿:是因淋巴引流不畅引起的水肿,约20%的病人可发生继发感染,常为溶血性链球菌,发作时有恶寒、发热,局部红、肿、痛等症状。

由于反复发作,淋巴回流障碍越发越重,最后导致局部出现皮肤溃疡。

(二)神经性1.糖尿病:基本的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

表现有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症,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系统等病变,后者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呈鞘膜水肿、变性、断裂而脱落,轴突变性、纤维化、运动终板肿胀,终因神经营养病变而致四肢溃疡。

此外,其溃疡的发生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后动脉粥样硬化等也不无关系。

糖尿病性大疱和糖尿病脂质渐进性坏死破溃后也可形成溃疡。

2.脊髓痨:为三期神经梅毒的表现,常先见于下肢受损神经根支配区,表现为短促、阵发性闪电样疼痛,并有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和行走时步态蹒跚等,如局部有外伤则可致皮肤溃疡。

3.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脊髓中央部的空洞形成。

临床上表现为肌萎缩和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并在病变分布区出现出汗异常的皮肤发绀,如遇外伤破溃部即产生无痛性溃疡。

(三)代谢性1.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系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引起糖蛋白在小血管壁沉积,致使血管壁闭塞,组织坏死而成溃疡。

皮损位于胫前,初为坚实暗红色丘疹,以后扩大融合成坚硬斑块,边界清,边缘呈棕紫色,中央萎缩呈淡黄色,最后呈硬皮病样外观,与1/3损害可破溃呈溃疡。

2.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急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肾结石形成和痛风石沉积。

后者为在关节附近的结节,其外表皮肤菲薄,极易破溃成瘘管或溃疡。

3.脯肽酶缺乏症:系由于胶原代谢遗传性缺陷所致,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早灰发,反复感染,精神发育迟缓,脾肿大,皮肤变脆和下肢慢性溃疡(约占50%)。

实验室最重要的发现是大量的亚氨基二肽尿和脯肽酶缺少。

4.Gaucher病:为先天性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上以肝脾肿大,骨质疏松和受累组织出现Gaucher细胞为特征。

其成人型皮肤在暴露部位可有弥漫或斑片状色素,腿部皮肤光亮并伴有小溃疡。

(四)血液病1.红细胞疾病(1)镰刀细胞病:患者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浓度高,使红细胞变形如镰刀状,红细胞膜僵硬,无法通过微循环,而引起局部缺氧。

临床表现为苍白、黄疸、肝脾肿大、发育差、手足关节骨骼肿痛和下肢溃疡。

(2)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最多症:是一种红细胞膜缺陷的溶血性贫血,大部分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特征为球形细胞显著增加,黄疸和脾大,胆石症和小腿部慢性溃疡,溃疡常迁延不愈,但经脾切除后可获痊愈。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红系细胞异常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特征有皮肤红紫,脾大和血管神经系统症状,约1/3病人有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其中尤以小腿和手臂血栓性静脉炎多见,由此可致局部溃疡形成。

(4)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系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在睡眠时加重,可伴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和全血细胞减少。

因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内反复溶血及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而致溃疡形成。

2.白细胞疾病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

骨髓等组织中任一系列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呈肿瘤性增殖,浸润全身各种组织及脏器,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白血病可首发于皮肤,称为皮肤白血病。

淋巴细胞、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白血病在皮肤上的表现相似,可为白血病疹及结节、斑块、溃疡等损害。

3.蛋白异常血症(1)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血中有一种遇冷沉淀,温暖后又溶解的蛋白质。

临床上以皮肤紫红,肢端发绀,雷诺征,寒冷性荨麻疹,网状青斑,关节痛,肾损害等为特征,少数可发生皮肤(包括小腿部皮肤)的坏死和溃疡。

(2)冷凝集素病:患者血中有高滴度的冷凝集素,常在冬季发病,暴露部位受冷后皮肤紫绀以至灰白,稍暖后恢复,。

在皮肤灰白紫绀时有麻木或刺痛感,浅感觉减退,严重时可以发生坏疽、溃疡。

(3)巨球蛋白血症:系分泌大量单克隆性IgM(巨球蛋白)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患者有血浆粘滞度增高,部分巨球蛋白具有冷球蛋白性质,可引起雷诺现象及血管栓塞,后者进而导致溃疡形成。

(五)外伤性1.压迫性: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后影响血循环,组织发生营养障碍而致坏死。

受压皮肤最初苍白,表面起水疱,破后可形成溃疡。

2.冷损伤:由于寒冷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组织缺血,严重时有组织冻结,细胞间隙形成冰晶,细胞变形坏死。

皮肤先由苍白渐变为蓝色,再或黑色,周围出现水肿和水疱,最终成溃疡。

3.放射性皮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接触放射线(X射线、β射线或γ射线),能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严重病人(Ⅲ度损害)的皮肤呈红斑水肿,并迅速发生组织坏死,以后形成顽固性溃疡。

4.人工性:指患者利用理化因素所造成的自身皮肤损伤,皮损形态多形性,可有表皮剥脱、大疱、坏死和溃疡等。

此外,因外伤导致继发感染而发生小腿外伤性溃疡也较常见。

(六)新生物1.表皮性肿瘤:往往继发于病期长久的淤积性溃疡、放射性皮炎、疤痕及交界痣等。

(1)鳞癌:好发于暴露部位,初为小硬结,以后发展成斑块,结节和溃疡,可有脓性分泌物,基底浸润,质坚韧易出血。

(2)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早期为有珍珠样边缘隆起的圆形斑片,呈侵袭性生长,表面有角化、结痂,以后发生糜烂和溃疡。

本病恶性程度低,很少有转移。

2.肉瘤Kaposi肉瘤:分为经典型和艾滋病Kaposi肉瘤。

多见于四肢远端,为紫红色斑块或结节,病情缓慢进行,皮损逐渐增大可发生溃疡,坏疽。

3.淋巴增殖性(1)蕈样肉芽肿:为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依病理分为三期,即红斑期、浸润期和肿瘤期。

后者肿瘤呈半球形,分叶状、马蹄形或多环形,棕紫或褐红色,质坚实或柔软,可融合,常破溃或溃疡,溃疡边缘截然、内卷、中央凹陷。

(2)派杰病样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病:又称Paget病样蕈样肉芽肿,基本损害为浸润性、鳞屑性斑块,边缘隆起呈环状,后期可呈肿瘤、溃疡。

(3)其他皮肤淋巴瘤:在其他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结外恶性淋巴瘤中,以皮肤损害为初发或突出表现者占第三位(前两位分别为胃肠道和口咽环部受累)。

其特异性皮损主要为结节和肿瘤,且可以破溃或溃疡。

4.转移性皮肤肿瘤:往往发生在肿瘤的晚期,转移到皮肤的肿瘤在男性以肺癌为最多,其次为结肠癌、恶黑,在女性以乳腺癌为最多,其次为结肠癌、肺癌和卵巢癌。

临床表现为盔甲状、类丹毒状和结节状,以后者最常见。

结节数目不一,位于皮内或皮下,并可引起糜烂和溃疡。

以上各种因肿瘤引起的溃疡,主要应依靠组织病理检查来诊断。

(七)感染性1.细菌性(1)疖肿:由金葡菌感染所引起,初为毛囊性炎性丘疹、结节,后化脓坏死称脓疡,中心有脓栓,排除脓栓可成溃疡。

(2)臁疮: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溃疡性脓庖疮。

主要见于小腿部,多见于营养较差和体弱者。

(3)坏疽性臁疮:见于绿脓杆菌败血症的病人。

多发于四肢、臀部,多个而孤立。

初为红色斑疹,随后其上发生紧张的簇集性水疱,并迅速变为出血性大疱,破溃后成为圆形溃疡。

(4)坏疽性丹毒:在婴儿和儿童可发生病情急骤的严重丹毒,在炎症基底上,皮肤变为青黑色,先形成大疱,且很快发生坏疽,坏死组织脱落而出现溃疡。

全身症状显著,可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