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定案2

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定案2
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定案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集体备课教案(定案)

时间:2014.6.1

地点:数学教研组

主备人:王军昌

参加人:王振东、王振辉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经历了对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索的过程,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的性质特征,并能简单应用,因此对平行四边形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具备了自行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的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因此教学目标为: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学会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在应用中进一步发展学会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分5个环节

第一环节回顾思考,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灵活运用

第三环节观察分析,理性升华

第四环节巩固反馈,总结提高

第五环节评价反思,目标回顾

第一环节回顾思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以问题串形式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这形的性质。温故知新。

1.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性质?

2.回顾思考

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ABCD中,∠A比∠B大20°,则∠C的度数为()

A.60°B.80°C.100°D.120°

(2)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cm,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5cm, 则对角线AC长为()A.5cm B.15cm C.6cm D.16cm

(3)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则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参考答案:

1.C.2.A.3.4对.

活动目的:

1.通过(1)~(3)的问题串,反馈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性质的理解和简单应用,同时总结结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活动效果:

能真实客观反馈学生对上节“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在本节补救强化。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灵活运用

活动内容:

一、探索问题1

在上节课的做一做中,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除了边、角有特殊的关系以外,对角线还有怎样的特殊关系呢?

A.(学生思考、交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请尝试证明这一结论

已知:如图6-4,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DC

∴∠BAO=∠DCO ∠ABO=∠CDO

∴△AOB≌△COD

∴OA=OC,OB=OD.

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与同伴交流。

活动目的:

通过对上节课做一做的回顾,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活动效果及注意:

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学生对于定理的证明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在证明完定理后应该给学生强调:定理的证明只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定理,而在定理的运用时则没必要这么麻烦,直接由平行四边形可得出其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练一练]

活动内容

探索问题2

例1.如图6-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D、BC交于点E、F.

求证:OE=OF.

A.议论交流

B.师生共析归纳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 AD//BC OA=OC

∴∠DAC=∠ACB

又∵∠AOE=∠COF

∴△AOE≌△COF

∴OE=OF

探索问题2

如图6-6, 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DB=900,OA=6,0B=3.求AD和

AC的长度.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6 OB=OD=3

∴AC=12

又∵∠ADB=900

∴在Rt△ADO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OA2=0D2+AD2

∴AD=3√3

活动目的:

通过练一练的两个问题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

第三环节观察分析,理性升华

例2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平行于对角线AC的直线MN分别交DA,DC 的延长线于M,N,交BA,BC于点P,点B,你能说明MQ=NP吗?

A.学生独立观察分析

B.交流探索

C.师生共析小结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

即AM//CQ

又∵AC//MN

即AC//MQ

∴由平行四边形定义得四边形MQCA是平行四边形

∴MQ=AC

同理NP=AC

∴MQ=NP

活动目的:

由学生直观操作得出的结论与简单推理进行有机结合,是对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本环节让学生就用的结论进行说理和推理,实验理性升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巩固反馈,总结提高

活动内容:

一、通过练习,进一步应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达到掌握的程度。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50°,AB=8cm,BC=10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A.学生议论

B.师生共评

解:过A作AE⊥BC交BC于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BAD+∠B =180°

∵∠BAD =150°

∴∠B =30°

在Rt△ABE中,∠B =30°

∴AE =1/2AB=4

∴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4×10=40cm2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

活动目的:

由学生直观操作得出的结论与简单推理进行有机结合,是对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本环节让学生应用的结论进行说理和推理实理理性升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计算题

1.课本随堂练习

2.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OA,OB,AB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求其它各边以及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OA=OC,OB=OD

又∵OA=3cm,OB=4cm,AB=5cm

∴AC=6cm BD=8cm CD=5cm

∵△AOB中,32+42=52,即AO2+BO2=AB2

∴∠AOB =90°

∴AC⊥BD

∴Rt△AOD中,OA2+OD2=AD2

∴AD=5cm,BC=5cm,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其它各边都是5cm,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

活动效果:

通过一组训练,达到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掌握。

第五环节评价反思,目标回顾

活动内容: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能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归纳吗?

2.本节通过实例,你如何理解“两条平行线间距离”?

3.你能给自己和同伴本节课一个评价吗?

活动目的:

通过师生反思评价,实理知识的系统归纳,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并通过作业和考题全面巩固平行四边形性质。

5.布置作业:习题6.2 1,2,3, 4

师生共勉: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

19.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的性质. 能力目标 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重点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邻角互补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三、难点 1、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学好本节可为学好全章打下基础. 学习这一节的基础知识是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四、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93的例1,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解答.例2是补充的一道几何证明题,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又让学生从较简单的几何论证开始,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演绎几何论证的方法.此题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论证. 五、课堂引入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 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①∵AB//DC ,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 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 (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 (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 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已知:如图ABCD, 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证明:连接AC, ∵AB∥CD,AD∥BC, ∴∠1=∠3,∠2=∠4. 又AC=CA, ∴△ABC≌△CDA (ASA). ∴AB=CD,CB=AD,∠B=∠D. 又∠1+∠4=∠2+∠3, ∴∠BAD=∠BCD. 由此得到: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定案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集体备课教案(定案) 时间:2014.6.1 地点:数学教研组 主备人:王军昌 参加人:王振东、王振辉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经历了对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索的过程,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的性质特征,并能简单应用,因此对平行四边形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具备了自行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的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因此教学目标为: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学会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在应用中进一步发展学会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分5个环节 第一环节回顾思考,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灵活运用 第三环节观察分析,理性升华 第四环节巩固反馈,总结提高 第五环节评价反思,目标回顾 第一环节回顾思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以问题串形式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这形的性质。温故知新。 1.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性质? 2.回顾思考 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ABCD中,∠A比∠B大20°,则∠C的度数为() A.60°B.80°C.100°D.120° (2)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cm,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5cm, 则对角线AC长为()A.5cm B.15cm C.6cm D.16cm (3)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则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参考答案:

1.C.2.A.3.4对. 活动目的: 1.通过(1)~(3)的问题串,反馈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性质的理解和简单应用,同时总结结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活动效果: 能真实客观反馈学生对上节“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在本节补救强化。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灵活运用 活动内容: 一、探索问题1 在上节课的做一做中,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除了边、角有特殊的关系以外,对角线还有怎样的特殊关系呢? A.(学生思考、交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请尝试证明这一结论 已知:如图6-4,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DC ∴∠BAO=∠DCO ∠ABO=∠CDO ∴△AOB≌△COD ∴OA=OC,OB=OD. 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与同伴交流。 活动目的: 通过对上节课做一做的回顾,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活动效果及注意: 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学生对于定理的证明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在证明完定理后应该给学生强调:定理的证明只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定理,而在定理的运用时则没必要这么麻烦,直接由平行四边形可得出其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练一练] 活动内容 探索问题2 例1.如图6-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D、BC交于点E、F. 求证:OE=OF. A.议论交流 B.师生共析归纳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 AD//BC OA=OC ∴∠DAC=∠ACB 又∵∠AOE=∠COF ∴△AOE≌△COF ∴OE=OF 探索问题2 如图6-6, 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DB=900,OA=6,0B=3.求AD和

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备课人:刘剑审核人:陈淑芳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它们的探索方法,也都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方法一脉相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的推证,也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为依据的,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应用。另外,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也常常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重要依据,所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太大。相对来说,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则是本章的教学难点。因为各种平行四边形概念交错,容易混淆,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应用它们的性质和判定的时候,也常常会出现用错或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结合教科书中的关系图,分清这些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

研讨时间月日周星期上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组长审核 执笔人刘剑执教者班级总第1 节课题18.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能力目标 1.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 行有关的论证.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学过程旁注教学流程及主要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 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 对边分别平行 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观察图片、观察图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图形的性质特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历史备课组活动记录

07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作者:ljh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5 | 更新时间:2008-3-20 10:23:07 』 武岭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组长卓晓辉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必修一至三的基础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其中的历史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领悟和运用历史学习方法。学生顺利通过会考,并取得较好成绩。要求通过学习和复习,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以及高考(针对文科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具体工作措施: 要搞好模块的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好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愿望和发展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教学任务较紧,这要求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三、研修主题和思路: 主题: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 思路:重点对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过渡、教材处理、创新、互动等问题进行探讨。研修的总体思路是在高一后两个必修模块和高二选修模块中的教学中,对比较典型的章节进行校本研修,通过备课组的一系列活动,对这些章节的教学,在有限的课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活动安排

历史备课组备课活动记录表2009年 2月16日 历史备课组备课活动记录表

人教版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集体备课

第三次集体备课 课题: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地点:XX中学教学楼三楼时间:2019.4.3 参加人员:八年级数学教师主备人:望海彬哥 一、地位与作用 同三角形一样,四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是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主要研究对象.本章将在平行线、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知识,探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定方法,并对有关结论进行推理证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 就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来讲,平行四边形一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 就中考来讲,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会以填空选择题、中档解答题、动手操作题、综合解答题等形式进行考察,约占中考总分的15~18%. 所以,学好这一章,既是对三角形知识的巩固,又是为后续的几何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二、知识结构图 从属关系: 演变关系:

三、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其判定定理。 (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 (5)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四、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2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8.1 平行四边形7课时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课时 数学活动 复习、考试、讲评7课时五、全章教学建议 (一) 复习有关知识 1、三角形的全等 2、等腰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 4、几何变换:轴对称、旋转变换、平移变换。 (二)引导学生把学习性质和判定的过程, 变成系统研究这些新课题的过程 这部分的新知识其实在难度上并不大, 学生对这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比较熟悉, 一般来说, 学生独立探究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1. 探究的方式: 实验+ 推理 2. 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究. 比如: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逐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1] “对比三角形的研究方法,平行四边形我们可以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是什么?” [问题2] “如果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 你认为可以研究哪些问题?”对于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等内容, 我认为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 使学生学习这些新知识的过程变成系统研究这些新课题的过程. (三)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重视几何直观 1. 设置一定数量的少综合其他知识、集中使用本节课知识的例题、习题, 适量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知识分享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3.1.1平行四边形(一)第1课时共1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3.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难点探索、寻求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具准备施教时间2006年月日教学过程: 一、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任意作一个四边形,依次连接它四边的中点,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四边形? 结论对所有的四边形都成立吗?任意的一个四边形,依次连接其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于所有的四边形,此结论都成立.为什么呢?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说明它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 实际上,利用前面学过的公理和定理,我们可以证明许多与四边形有关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证明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它既是性质,又是判定. 平行四边形除了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一特殊性质外,还有什么特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B=CD,BC=DA. (3)证明: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C,∠A=∠D.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在梯形ABCD中,AD//BC,AB=DC, ∴∠B=∠C,∠A=∠D. (4)逆命题是: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B=∠C求证:AB=CD. 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课堂练习 (一)课本P74,随堂练习1、2 1.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如下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OA =OC,OB=OD. 2.证明: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如图,已知l1//l2,AB、CD是l1、l2之间的任意平行线段.求证:AB=CD. (二)看课本P72~P74,然后小结.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利用前面学过的公理和定理来证明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 五、课后作业 (一)课本P74习题3.11、2 (二)预习内容:课本P75~P76. 板 书 设 计 §3.1.1平行四边形(一) 一、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图及证明过程) 二、证明: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相等. 三、课堂练习 教 学 反 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历史组教研活动会议记录

张旭萍: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多利用多媒体提供的一些背景资料、图片、影片等,创设一些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景,通过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进课堂,应该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郭思英: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有很多技巧,需要我们平时多多学习,互相交流一些经验,在课件制作上我觉的应该多利用一下自定义动画,使教师讲解和课件展示能达到一个良好配合。课件背景颜色在选择上也要慎重。 邓雯:对于课件的内容,我们一定要非常熟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驾驭课件,而不到于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一个课件一定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多利用超链接和自定义动画。 李丹:多媒体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把想要说明的东西预先输入到课件中,这样在演示的过程中,我们就不必背过身去书写这些内容,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一节课45分钟,省下来的时间,可以与学生多做一些交流,在对课件进行演示时,如果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朗读课件上面的文字的话,那恰恰就违反了我们利用课件节省时间的初衷,因为学生看的永远比你读的快。所以课件要简明扼要,重点要放在教师讲解上。 张旭萍:我们讲多媒体课件首先要讲究它的实用性,要注意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和教师讲解之间的关系,课件的制作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路,结构一定要清楚,标题序号一定要规范,要让学生来得及记,知道记什么,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重难点,帮助学生知道该记什么地方。

郭思英:我也认为课件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往往自己对要表达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可以说是一目十行,可是学生在学习时却要一点一点的记忆、理解和接受,所以学生的接受与否是我们课件制作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学生”为本才是课件制作的精髓。 李丹:课件的制作不仅要美观而且要实用,如何才能让一个课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我认为在课件中背景、图片、内容等各个要素要做到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比如,《让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这课,可以用长城做为背景图片,再配会相关知识,这样搭配我认为效果会比较好。 邓雯: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历史的课堂,可以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地展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展示一个个丰富的画面、场景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要有趣得多。特别是flsh 动画,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张旭萍:我们在使用课件上课过程中要避免片面追求眼花缭乱的展示而忽视了课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我感觉课件简洁明了最好,不要过分追求内容的丰富性而把一些无用资料、图片、都抛给学生,过多的图片、资料以及鲜艳的色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突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但忽视了这种生动和形象究竟对课堂起没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邓雯:我个人认为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确实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使用课件虽说可以减少教师板书时间,但信息量过大,节奏过快也容易导致学生来不及记笔记,形成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学生学习缺少监督,老师也无法接收到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进度的适时反馈,讲课更多变成背课件,按照课件的预设进度进行。 郭思英: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科,有很强的趣味性。但传统的板书教学受条件所限,不能使历史形象化、生动化。容易导致学生厌倦,丧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我觉得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前提条件是有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高。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梯形则是第一次学习。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再教学梯形。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 1??让学生通过“做”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接受。 (1)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凭已有的直廴鲜断氚旆ā白觥币桓銎叫兴谋咝危?他们做的方法一定很多,教材里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有别的做法。“做”图形的目的是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时要注意四点 ??/span> ①课前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如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准备的。有些材料是预设的,有些材料是教学中即时想到的。 ② 在做中发现特征,要让学生说说做的体会。“做”图形的目的是感受图形的形状特征,所以,要组织学生交流做法与思考。如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上、

下两根小棒一样长,左、右两根小棒也一样长。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也互相平行…… ③ 要抓住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进行教学。平行四边形有许多特点,如对角相等、邻角和是180°等。例题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所以要抓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至于其他特点,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必须使学生充分体会。不仅凭眼睛看,还要用画平行线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验证。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特点,在以后计算面积时经常用到。也要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或验证。 ④ 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互补共享。每个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的,用小棒摆容易发现对边相等,不注意对边平行;用直尺画容易体会对边平行,不注意长度相等。因此,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吸收、共享发现成果尤为必要。听听别人的发现,看看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这样,就能做到互补共享。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交流,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如把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互相平行概括地说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在活动中体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图形。“想想做做”第3、4题都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分——移——拼”的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一方面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形状不相同,另一方面体会到变化前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同。这些都为以后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了准备。第6题把4根饮料管先串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一、教学内容:平行与垂直P56-P57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平行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5、尝试把画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第二环节垂直 1、师黑板上把毛线拉,表示直一条直线,再拿出另一条毛线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并与第一条相交。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图)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 4、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 (三)巩固发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平行:a∥b 垂直:a⊥b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集体备课

课题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主备人:简远福、王梅 参与人:简远福、王梅、潘琴、向利奎、吴明瑞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判定定理: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证明; 【学习难点】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习导航】 一、复习 1、平行四边形边的定义: 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 (1)边: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边分别。 (2)角: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角分别,邻角。 (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边的两条对角线。 二、探究新知 1、你能用几何语言表述一下平行四边形边的定义吗?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 ,//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由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也可以作为一个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定义法----两组对边的位置法): 。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你想想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判定方法?请你写出平行四边形各个性质的逆命题: 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 (1)边: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边分别。 (2)角: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角分别,平行四边形边的邻角。 (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边的两条对角线。 逆命题: 性质(1)的逆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性质(2)的逆命题:。 性质(3)的逆命题:。

3、这些逆命题是不是真命题呢?你能证明一下吗? 活动一证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用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加以证明) 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 在△ABD和△CDB中 ∵AB=CD,AD=BC(已知) 又∵BD=DB(公共边) ∴△ABD≌△CDB(SSS) ∴∠1=∠2,∠ADB=∠CBD ∴AD// , AB// () ∴四边形ABCD是。( ) 由此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判定格式: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二证明: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B=∠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

屏边一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二历史备课组(第3周) 2013年 9 月18日学 科 初二历史模块历史科组理论学习 课 题 《如何趣化历史教学课堂语言》 参 加 教 师 刘明山李文福熊琼芬贺柳娜刘广庆 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通过此次理论学习,在规范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基础上提升语言的生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2、学习内容:《用幽默点亮历史课堂》 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在课堂导入,内容枯燥难学时,幽默是“开胃菜”,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兴趣”。如在讲大跃进时,可先从大跃进的现象入手,边配合图片,边用夸张的语气念了一首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洲。”,学生哄堂大笑后,可顺势问学生:“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芝麻和南瓜呢?”,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2、当学生上课疲倦时,幽默是“川菜”,可以“提神醒脑,提高效率”。历史教学中,课程大多安排在下午,学生们可能会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打瞌睡,此时,教师靠单纯的提醒也许效果并不见好。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来一段幽默,不仅提醒了学生,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如讲工农武装割据内容的时候,可引用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井冈山根据地之于部队,就像屁股之于人一样,知道为什么吗?”笑过后,让学生思考:这个看似不雅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一直处在游动作战中,需要像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因此根据地对红军有着重要的作用。 3、当学生不守纪律时,幽默是“特色菜”,可以“提醒教育,和谐课堂”:在课堂管理中难免会出点状况,如果教师能够适时捕捉各种契机,然后及时加以幽默处理,便可避免师生的直接冲突,融洽师生关系。。

数学组九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平行四边形》

数学组九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平行四边形 (中考第一阶段总复习) 主备人: 谭勇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3.会进行有关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简单计算;能运用性质和判定进行相关的 证明;能识别中心对称图形. 4.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平行四边形中的计算和证明. 教学重点: 能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平行四边形中的计算和证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和解题方法的提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学生自主复习(填写知识要点)——课堂讲练结合(多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和方法)——课后精简作业(精选习题). 教学设计: 一、学生自主复习 1.平行四边形要点搜索台: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邻角;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 ; ④平行四边形是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的交点. (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①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且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两组对角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两条对角线互相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要点. 3.全体学生齐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4.教师点评:探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要从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去考虑. 二、课堂讲练结合 (一)例题指导 例1.判断正误.(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 ) (2)平行四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 ) 例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试尽可能多的写出一些来. (让学生思考后,上黑板去写出来) 教师引导:分别从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方面去考虑,然后思考从这些结论出发得出的新的结论. 解:AB=CD ,AD=BC,DO=BO,AO=CO,∠ADC=∠ABC,∠DAB= ∠DCB, ∠ADB=∠DBC,∠BDC=∠ABD,∠DCA=∠CAB,∠ACB=∠DAC △ADO≌△CBO,△DOC≌△BOA,△ADC≌△CBA,△ADB≌△CBD, S △DOC =S △AOD =S △AOB =S △BOC 等. 提炼:对于这种结论开放的题目,要注意学生思维发散,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 例3.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F是DE延长线上的点,且EF=DE,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说说你的理由.(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 理由) 分析:已知条件中AE=EC,DE=FE,不难得到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推 出AD∥CF,又可证到AD=CF,所以四边形DBCF也是平行 四边形. 解:ADCF,DBCF 理由:∵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AE=EC,AD=DB, 又∵EF=DE,∴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CF,AD=CF,∴BD=CF,∴四边形DBCF也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提炼: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关注由结论又可以推出新的结论。 (二)考点训练(<<2009年中考先锋>>第73~74页) 1.在ABCD中, AB=5cm,BC=4cm,则ABCD的周长为cm. (2008,重庆) 2.已知A B∥DC,AD∥BC,若∠A= 350 ,则∠C= . (2008,泉州) 3.如图3, 在ABCD中, BC=4cm,E为AD的中点,F、G分别是BE、CD的中点,则FG= cm. (图形见<<2009年中考先锋>> 第73~74页,下同) (2008,吉林) 4.如图4, 在ABCD中,E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若∠A= 600 ,则∠1的度数为( ) (2008,贵阳) A. 1200 B. 600 C. 450 D. 300 5. 如图5, 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任作直线交AD于E,交BC于F,则OE OF.(选填“﹥”“=”或“﹤”) (2008,南充) 6. 如图6, 在ABCD中,∠BCD的平分线CE交边AD于E, ∠ABC的平分线BG 交CE于F,交AD于G,求证:AE=DG (2008,西宁)

信息技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附:教学设计提要 导入:让学生们自行在网上查找海口一中的网址,引出搜索引擎新课:2.2因特网上的信息查找 给出百度搜索引擎地址

主题目录来检索信息(局部和通过分类的链接) 搜索引擎检索(直接通过数据库来检索) 1、搜索引擎种类 2、搜索引擎基本原理 3、搜索引擎技巧 要让学生在阅读自己所找的信息基础上,总结归纳。简要回答上面问题。 让学生在检索的数据库中检索信息,越靠前信息相对比较准确。我们不能太相信网络,其真实准确与否还要自己辨别。 拓展引导学生:1、在关键字的选取上,如何扩大和缩小关键字。2、逻辑符号的巧妙应用。 教师让学生演示。 并把搜索到的文件保存下来,与上一节课的文件管理衔接。教师演示如何保存。 并让学生注明文件信息的来源。 对信息的甄别和筛选,网络上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是不是科学的回答,那需要我们认真的辨别。需要老师引导和归纳。 并尝试用其它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并比较不同搜索引擎在搜索上的区别。让学生归纳总结 思考: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在检索信息方面的比较。 探索与思考: 这节课从有些学生反映来说:1、找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2、不明白要找什么?3、找到的东西那么多,不知道选择什么?也就是面对这些信息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没有给出明确的任务。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习惯老师的讲,习惯于老师给出明确的答案。大多数学生我巡查的时候,看到他们都会搜索,但他们却说不会,我就思考一下原因了,可能是他们完成的目标不清楚,对搜索引擎没有总结,因此他们对于自己那些应该

掌握的东西还不清楚。也就是自己掌握了,还不知道自己学会了。没有任务的控制,太让学生自由了。 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是对知识的阅读。我们多了一种形式化的举动,就是让学生说一下体会。可以课后让学生谈体会。 对学生的评价暂时还没有拟订。 还有搜索引擎的东西,因此给他们自由,他们就不知所措了。因此对于这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还是要着重引导他们。下一节课那就注意了。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3) 董晓燕来源本站原创时间 2010-3-16 16:24:44 人 气 587 背景色 二年级___语文________组集体备课记录课时间: 3 月 15 日下午地点:二(语)办公室 师:董晓燕、朱云、张雪梅 人:朱云 课内容:第13课学棋 析这篇课文讲得是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习棋艺,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地学习,结果一个成为出色的棋手,一个的棋艺没 多大长进,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 难在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朗读中,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程(一)、复习反馈,回顾课文 1、听写词语 天鹅棋艺听讲专心致志 反馈订正。 2、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谁能用一句话简短的话概括一下? 过渡:秋是下围棋的能手,当然有人跟他学棋了,大家看,有两个学 生拜他为师了。 (二)、精读赏析,理解词句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你们觉得哪些词该重读?说说你的理由。(能手、远 近闻名) (3)指导朗读。

师:秋的棋艺这么高超,多么了不起,我们用赞叹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秋的棋艺这么好,有很多人都想跟他学下棋,这儿就有两个。 贴出头像。 师:你们知道拜师时会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吗?指名表演。 (2)师:那这两个学生学得怎么样呢?打开语文书,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边读边画:用“-----”画出一个学生的句子,用“﹏﹏”画出另一个学生的句子。 (3)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四人一小组说说两个学生是怎么学的。 (5)讨论交流: A、师:一个学生是怎么学的?指名读。 (出示: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B、师:哪个词最能概括出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板书:专心致志) C、师:你们从这句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这位学生学得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问上几句) D、师:你们能上台演一演他的样子吗? 指名一学生表演,一学生读。 师相机指导。 师:这位同学演得真不错,真是在一边听一边看,“看”和“听”这两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 E、师:老师这里有两件事,唱歌和跳舞,你能用一边一边把他们连起来说一说吗? 谁来表演一下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样子? F、出示句子判断。说一说哪几句是对的,哪几句是错的?为什么? (判断:1、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 2、小红一边吃瓜子,一边说话。 3、爸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报纸。 4、我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 G、同座位讨论一下,用“一边一边”还可以说哪些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