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助李世民成就伟业的女人们
盘点李世民最有名的三位贤德之妃
![盘点李世民最有名的三位贤德之妃](https://img.taocdn.com/s3/m/3c23bb319b6648d7c0c7464c.png)
盘点李世民最有名的三位贤德之妃本文导读:有“又一长孙皇后”之誉的徐惠:说到徐惠大家应该不陌生,她不仅文采出众,是唐太宗后宫里的才女,也是一个以劝谏闻名的后宫妃子。
徐惠的贤德,对唐太宗而言更是一种安慰,因为她是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敢和唐太宗直谏的嫔妃,毕竟后宫不得干政,如果没有几把刷子,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唐太宗也不会容忍她这样。
所以徐惠也被后人称为“又一长孙皇后”。
徐惠出身名门,才华横溢,8岁就可以写文章,才气所至对唐太宗也是倾慕有加,徐惠病逝后,追封为贤妃。
以忠孝约束晚辈行为的燕德妃:唐太宗德妃燕氏,一些影视剧里她被刻画成阴险谋逆之女,但历史上的燕德妃却是一个教子有方的德才兼备之人,深得唐太宗宠爱。
值得一提的是,燕德妃是唐太宗做秦王时,就礼聘入府的人,可见她的名气早就传出在外。
燕德妃祖上几代都是武将,她自己也见多识广,过目不忘,深得父母家人的宠爱。
嫁给唐太宗后,也对夫君的前进之路大有助益,常以忠孝约束晚辈的行为。
燕德妃与武则天还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在高宗时期,备受礼遇。
再嫁明君成贵妃的韦珪:唐太宗的韦贵妃韦珪出身于世家大族,嫁给太宗之前,她曾有过一段说不上幸福的婚姻,还生有一女。
韦珪嫁给李世民之后,因自身的能力出众很快在一众嫔妃里脱颖而出,贞观元年正式册封为贵妃,成为后宫仅次于长孙皇后的女人。
韦珪虽出身名门,但幼年丧父,第一段婚姻也险些遭祸,如果不是遇到唐太宗这样的包容性很强的明君,她的人生也会黯淡无光。
长孙皇后去世后,韦珪成为后宫掌舵人,她亦是一个文采很好的女人。
以上说的这三位后宫嫔妃,对李世民而言都很重要,她们的存在,也给李世民后宫带来更加清明的现象,君贤妃也贤,君明妃也明,这段佳话也必将永存史册。
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故事
![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3b71f2fd5bbfd0a78567358.png)
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故事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故事1.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
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
这位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谋略出众,善于以少胜多,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劳。
消灭唐朝最后一个对手梁师都他还是主将。
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
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
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2、梁红玉梁红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为抗金名将韩世忠。
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贵池县。
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建炎四年春,金军从杭州饱掠北归。
韩世忠的部队已紧急出动,沿运河水陆两岸齐头并进,抢先占领京口一带的金山、焦山,专截金兀术的归路。
当天金兀术就给韩世忠下了战书,约定第二天开战。
第二天早晨,梁红玉早已结束停当,戴着雉尾八宝嵌金珠金凤冠,穿一领锁子黄金甲,围着盘龙白玉带,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面指挥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候,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士气百倍,一天战斗打下来打得金军心胆俱寒,把金兀术的军队困在了黄天荡内。
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谋,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8000宋军对10万金军)包围敌军达四十八天之久,名震华夏。
帝王之妻的标杆:长孙皇后
![帝王之妻的标杆:长孙皇后](https://img.taocdn.com/s3/m/6c5f537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e.png)
帝王之妻的标杆:长孙皇后翻阅史书不难发现,中国历史对女性的记载往往非常简略。
而那些被载入史册的女人,或是背着祸国之名,或是真的对某段历史举足轻重。
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在大唐而言,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她以近乎完美的姿态,与唐太宗共筑大唐霸业、贞观盛世。
也因此,被当时后世,视为是帝王之妻的不二楷模。
守本分不干政长孙皇后出身尊贵,其家门人才辈出,可谓“门传中鼎,家世山河”。
13岁时,嫁给李世民。
几十年,二人感情甚厚。
长孙皇后自幼喜爱读书,知书达理、明辨是非。
李世民对她十分敬重,也曾忍不住和这位贤内助讨论政事。
一次李世民与她讨论赏罚,长孙皇后不肯参与,借古人言答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母鸡报晓,家必衰败。
)我一个妇道人家,怎敢过问政府决策。
李世民坚持要听她的意见,但她始终不肯作答。
后来,李世民染病,长孙皇后始终在身上带着毒药,她做好了随时追随夫君而去的准备,誓不做吕雉。
识进退不牟利历来,王朝大忌外戚擅权。
对此,长孙皇后很识进退。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本就与李世民是好友,又有辅佐皇家之功劳,李世民将他视为心腹。
长孙无忌所受的礼遇,其他文武官员都无法相比。
李世民多次都想命他担任宰相,可是长孙皇后坚决反对,说:“我身在皇宫,长孙家所受荣华,已至顶点,实在不愿兄弟再掌握权柄。
吕雉家、霍光家、上官桀家,都是血淋淋的教训,还请陛下理解。
”虽然李世民最后还是发布了这项人事任命,但长孙皇后的态度实在是智慧皇后应有之姿态。
大智慧巧劝谏后宫是前朝的延续。
长孙皇后不仅将后宫打理的和睦安然,还能凭借女性的智慧,为夫君纠偏。
李世民有时会无缘无故怪罪宦官、宫女,长孙皇后总是先跟着假装大怒,要求亲自审问,把囚犯羁押监狱,等到李世民怒气平息后,再慢慢替宦官宫女申理。
所以,宫廷之中,因为有了长孙皇后这个“缓冲带”,没有发生过滥刑乱杀的惨事。
而说起长孙皇后劝谏李世民,最为出名的一件事便是她替魏征求情。
李建成被杀之后,他的属下魏征被李世民收为已用。
中国历史哪些女的参政
![中国历史哪些女的参政](https://img.taocdn.com/s3/m/becd887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1.png)
中国历史哪些女的参政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男女不平等,女性的地位低下,长期被剥夺权力与参政的权利。
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确实也有一些女性参政的例子,虽然数量不多,但毕竟为历史带来更多的多元性。
1. 吕雉- 秦朝皇后吕雉是秦朝第二位皇后,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未成年,秦宣太后即吕雉摄政。
吕雉在摄政期间处理国家大事婉转决断,颇有政治才干。
同时,她也积极修建水利工程,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推进封建制度的发展,为秦末帝国的繁荣稳定打下了基础。
2. 武则天- 唐朝执政者武则天是唐代著名的女性皇帝之一,虽然其成武后时的手段令人不齿,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武则天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从严肃政措施,大力整顿民政、军政并对外扩张,使唐朝的政治繁荣期达到了历史巅峰。
3. 慈禧太后- 清朝女性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生母,并延续了清朝的统治。
慈禧太后上台后,废黜光绪帝,以摄政的方式继续实行中国的统治,对国家的政治、外交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她的领导下,清朝开始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建设了许多铁路、矿山和机器制造业,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 严锷夫人- 近代著名女议员严锷夫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议员,她是第二届国会复兴社的代表,曾先后三次当选为议员。
她积极倡导女权主义,参与提出保护妇女权益的方案,同时也发起了多项旨在改善国家腐败、提高公民素质的活动,为中国的现代民主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尽管女性在历史上受到了很多限制和歧视,与男性相比受到的冲击更大,但仍然有一些女性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与高超的才干,成功地参与中国的政治活动,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增色不少,同时也为当前的女性权益倡导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700字)。
古今中外历代名人“贤内助”
![古今中外历代名人“贤内助”](https://img.taocdn.com/s3/m/d5637534cfc789eb172dc887.png)
古今中外历代名人“贤内助”古今中外历代名人“贤内助”按语:古今中外,许多事业成功者的背后,总站着一位伟大的"贤内助"。
他们为了对方的事业和声誉,自己不图名利,甘愿默默无闻地去奉献。
这种无怨无悔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对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世人对其敬重的根本所在。
"一代贤后"辅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是历代皇帝中少有的明君。
他的皇后长孙氏,也被后人誉为"一代贤后"。
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出身于世代显赫的贵州之家。
她13岁入秦王李世民府。
贞观元年,李世民继皇位,长孙氏被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是一位知书识礼、性格温柔的女性。
她对自己的家庭、家族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他们无功受禄,仗势欺人,尽量限制他们在朝里担任过于显要的职务。
她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前,就是好朋友,后随他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在"玄武门之变"中,又立下首功。
因此,唐太宗对他信任备至。
贞观元年,要任他为宰相。
当唐太宗将这一想法告诉皇后时,长孙皇后坚决反对。
她以历史上外戚专权乱政的事实提醒唐太宗,又要哥哥几次出面请示唐太宗视朝时不要提出这项任命。
唐太宗无法说服他们,只得同意。
长孙皇后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不但帮唐太宗广揽名士,还十分注重庇护忠良。
谏议大夫魏征敢于直言,先后向唐太宗提出200多条意见。
有好几次,魏征当着朝臣的面,严厉批评唐太宗的缺失,并对唐太宗的错误指令顶着不办。
有一次,唐太宗下朝怒气冲冲地向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一了解,原来是魏征因唐太宗玩鸟而迟误了上朝,才当众给他提出意见。
长孙皇后立即走进自己的房间,换上华贵端庄的朝服,出来向唐太宗行参拜礼。
唐太宗非常惊异,问道:"你为什么行此大礼?"长孙皇后说:"我是为了祝贺您!我知道您英明有识,所以您的大臣才敢实话直说。
中国历史上堪称贤内助的十大皇后_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堪称贤内助的十大皇后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c3c8b48844769eae109ed31.png)
中国历史上堪称贤内助的十大皇后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皇帝天子在朝中的地位,她以一宫之主身份管理后宫,母仪天下。
皇后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责异常复杂。
首先,作为人妻,她要相夫教子,恪尽内人之责;其次,她要以身作则,统率后宫,为皇帝处理好后院;最后,作为第一夫人,母仪天下者,还要辅佐皇帝,把握好国事与家事之间的微妙平衡。
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会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
古往今来,能做好皇后者,寥寥无几,能做到称职者,更是寥若晨星。
吕雉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老婆,有幸成为了中国史上第一位皇后。
她和后来的武则天、慈禧太后都可谓是女强人,但她们都以临朝称制、擅权乱政、混乱朝纲而形象遭贬损。
又如赵飞燕、贾南风、韦后之流,却是风流成性、淫乱后宫、祸国殃民而为后人所唾弃。
哲人云:"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
又云:"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
"纵览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帝王后宫史,这两句话也很实用到位。
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爷们,但凡有些作为的,常常也会有一个或是知情达理、称职能干、受人敬重,或是夫妻恩爱、宁静致远、与世无争,或是知难而上、挺身而出、协理朝政的皇后,她们以各种不同方式为皇帝夫君分忧解难,辅助她的男人征服世界!一、汉光武帝光烈皇后阴丽华光烈皇后阴丽华(5-64年),春秋时期一代名相管仲的后裔,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57年)的结发妻子、第二任皇后。
更始元年(23年)六月,与刘秀结为夫妻。
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
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废郭皇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即汉明帝)即位,尊他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当年的没落皇族、一介草民刘秀在未发迹时的感叹。
唐太宗一生中的四大极品女人
![唐太宗一生中的四大极品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209bfa0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f.png)
唐太宗一生中的四大极品女人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爱情上~他更是桃花运不浅~一口气把最贤慧的长孙皇后、天才美女徐惠妃、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前朝公主大杨妃等四大极品女人全部揽入怀中。
同行中的前赵皇帝石虎虽然拥有四万名美女常伴左右~却没有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唐玄宗李隆基虽然晚年得到一代美人杨玉环~但最后眼睁睁看着她被吊死~所以纵观五千年华夏历史~唐太宗无疑是中国最有桃花运的君主。
那么这四位极品女人到底有多好呢,请听我慢慢细说。
一、最完美的皇后——长孙氏极品关键字:称职1称职的皇后不在少数~但是集好儿媳、好妻子、好皇后、好国母于一身的却不多~而且更难得的是她有位万中无一的好丈夫。
说起长孙皇后的出身~许多人并不知道她是胡人的后代~祖先是北魏拓跋氏~随着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几经折腾她们家这一支最后改姓长孙~她的父亲长孙晟在隋朝官至右骁卫将军。
长孙皇后很小时就知书达理~饱读经书~在今天的孩子们刚刚迈进中学大门的13岁时~她已经迈进了洞房~嫁给了正值雨季~时年17岁的李世民(古代就是好~青春期不用进行生理教育~直接上岗)。
古代的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很早熟~长孙无垢在13岁的年纪就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照顾丈夫起居~无需娘家操心~俨然一个称职的李家二少奶奶。
就孝道而言~长孙皇后不仅做得好~而且做得有始有终~即使后来成了母仪天下的大唐帝国皇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保留着好儿媳应有的美德~对退休赋闲的太上皇李渊侍奉有佳~每天早晚都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与寻常百姓家的儿媳们并无两样。
这样的孝道恐怕在历代皇后中难有匹敌者~即使有~出自真心的又能有多少。
对于李世民~长孙皇后在丈夫身份变迁的不同阶段~她成功饰演了不同类型的妻子。
李世民21岁随父在晋阳(今太原)起兵~一路东征西讨~打入关中~建立大唐~随后又与王世充、窦建德等豪强作战~短短数年~就平定了偌大的一个中国。
唐朝秘史 唐玄宗李世民各有千秋的老婆们
![唐朝秘史 唐玄宗李世民各有千秋的老婆们](https://img.taocdn.com/s3/m/6a1dbd502b160b4e767fcf6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秘史唐玄宗李世民各有千秋的老婆们
导语: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著名皇帝,在位期间人称“贞观之治”,很多史家评论他的父亲高祖李渊都认为其人平平。
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经历的事情真
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著名皇帝,在位期间人称“贞观之治”,很多史家评论他的父亲高祖李渊都认为其人平平。
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经历的事情真不少,从早年的投身军旅平定群雄,到经历了玄武门政变乃至以后的治理国家,李世民无疑都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今天小编给你扒一扒,李世民身边的女人们:
其一,最钟爱的女人——爱情典范长孙皇后
李世民的最爱的女人是长孙皇后,祖先是北魏拓跋氏,随着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几经折腾她们家这一支最后改姓长孙,她的父亲长孙晟在隋朝官至右骁卫将军。
长孙皇后很小时就知书达理,饱读经书,13岁时,嫁给了时年17岁的李世民。
这么一个小女孩居然在13岁的就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照顾丈夫起居,无需娘家操心,俨然一个称职的李家二少奶奶。
长孙后不仅会持家,而且还能写诗。
现在留传下来的诗只有一首,即《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诗有诗眼,是理解诗的关键。
这首诗的诗眼就是“艳妾”的“艳”。
后宫妇女对皇上都自称“妾”、“贱妾”,艳妾就是美妾,那么这首诗就是写后宫妇女的美艳,整首诗都是围绕这一“艳”字来写。
这首诗的妙处是不仅仅从正面写“艳妾”之艳,而且用烘托、映衬、侧写等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艳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
长孙后非常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长孙皇后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长孙皇后](https://img.taocdn.com/s3/m/09b7a99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9.png)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简介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其父是隋朝时期的将军长孙晟,唐朝著名宰相长孙无忌一母同胞的妹妹,是唐高宗李治的生母。
公元601年,长孙皇后出生于洛阳,家族显赫,长孙家自北魏到隋人才辈出。
长孙晟的兄长长孙炽非常欣赏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窦氏,认为这样睿智的女子定能教出杰出的子女,于是劝说弟弟与李家结亲。
亲事定下后不久,长孙晟就过世了,年幼的长孙皇后与母亲哥哥一同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回了母亲的娘家,还好他的舅舅高士廉对三人都非常优厚。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好友,而李世民深得高士廉的心,因知晓长孙家与李家的婚约,于是极力促成了此事,长孙皇后父亲丧期已满,高士廉便着手处理这桩婚事。
公元613年,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与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开始了两人互相信赖相伴的一生。
婚后长孙皇后归宁之时,曾有占卜之人说“此女子贵不可言”。
公元618年,李渊登基为帝,国号为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皇后则随丈夫为秦王妃。
唐初时期,国家还不稳定,李世民常常外出征战,为了免除丈夫的后顾之忧,那时作为秦王妃的长孙皇后孝事李渊,深得李渊的认可。
然而李世民战功显赫,渐渐为李渊忌惮,东宫太子李建成更是联合齐王李元吉步步紧逼,李世民与太子的矛盾不断加深,长孙皇后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坚定地站在丈夫的身后。
公元626年,李世民被迫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除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长孙皇后在玄武门之变时亲自勉励将士,将士们感动之余士气更足。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长孙皇后则为太子妃,不久,李渊禅位,李世民即位,将长孙皇后册立为皇后。
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更是一心一意陪伴着李世民,为李世民分愁解忧,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长孙皇后可以说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公元634年,长孙皇后重病,拒绝了太子大赦天下并度人入道的请求,于是李世民请普光寺的法师为她祈福,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天,长孙皇后病愈。
然而次年,其生母与太上皇李渊双双离世,帝后二人又一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次年长孙皇后再次病发。
古代十大贤良淑德女子
![古代十大贤良淑德女子](https://img.taocdn.com/s3/m/ed2e79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2.png)
古代十大贤良淑德女子1.贞妇柳氏:南北朝时期,柳氏一家因家族遭遇不幸,被迫逃离故乡。
柳氏携带年幼的儿子,在途中遭遇了盗贼的袭击,柳氏为保护儿子不惜拼死抵抗。
最终,柳氏身负重伤,但儿子得以幸存。
柳氏的忠贞和母爱感动了当地百姓,他们将柳氏视为贞妇。
2. 吕雉:西汉时期,吕雉是汉武帝的皇后。
她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同时也懂得如何处理政治事务。
在汉武帝去世后,吕雉成为汉朝的皇太后,她坚持用法治国,使得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稳定发展。
3. 贞观之治的武则天:唐朝时期,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妃子。
后来,唐太宗去世,她成为唐高宗的皇后。
在隋唐之际,她化解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唐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4. 烈女鲍文王妃:战国时期,鲍文王妃是鲍叔牙的女儿。
她嫁给了晋国的君主,但因晋国君主的嫡长子对她爱慕有加,她不得不选择自杀,以维护自己的节操。
她的死让晋国的君主感到惋惜,也让后来的人们铭记了她的名字。
5. 刚毅的花木兰:北魏时期,花木兰为了保卫家国,代替父亲参军抗击匈奴。
她经历了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训练,在战场上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帮助北魏获得了胜利。
花木兰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
6. 胆识过人的童女郑旦:明朝时期,郑旦是崇祯皇帝的早逝女儿。
她在年仅13岁的时候,舍弃了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选择了追随父亲上吊自杀。
她的壮举引起了当时民众的广泛关注,被誉为“童贞”。
7. 勇敢的苏小妹:清朝时期,苏小妹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女子。
她因父亲被官员株连,得知消息后,不顾家人反对,奋然投身革命,与夫婿一起组织起义,反抗清朝的统治。
最终,她还是被清廷抓获,被处以极刑。
8. 贤德之君李太后:五代时期,李太后是太原王李克用的夫人。
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妻子和母亲,还深得丈夫和儿子的信任,成为了太原王国的实权人物。
在她的努力下,太原王国得以持续繁荣。
9. 勇毅的赵飞燕:明朝时期,赵飞燕是一位出色的武将。
她在抵御倭寇入侵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战略才能。
唐太宗的后宫四妃
![唐太宗的后宫四妃](https://img.taocdn.com/s3/m/b244d32e5a8102d276a22f3a.png)
唐太宗的后宫四妃一直以来,唐太宗的后宫中充满了各种奇谈怪论。
比如同样是拥有后宫,在别的皇帝那里只是按照制度安排的,但在唐太宗这里就成了花心、好色、滥情的铁证。
比如同样是史书上除了生子外基本没记载,或是是品级较高但毫无得宠事迹的嫔妃,在别的皇帝后宫里就是无宠,但在唐太宗的后宫中就必须是得宠的。
比如同样是得宠事迹寥寥无几的嫔妃,在别的皇帝那里就是“水货”级别的宠妃,但在唐太宗这里却必须是最顶级的宠妃。
明明是同样的情况,但在唐太宗这里永远都要用上双重标准。
那么历史上这些被黑子们拼命粉饰为“宠妃”的唐太宗四妃,是否真如某些网文所宣传的那样,个个都堪称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唐太宗的后宫四妃包括生前册封与死后追赠的共有如下几位:韦贵妃、杨淑妃、阴德妃、燕德妃、郑贤妃、杨妃、徐惠。
唐因隋制,正一品四夫人的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先看韦贵妃,根据其出土墓志铭的记载,韦氏名珪,字泽,于武德年间以良家入选秦王府,贞观元年四月一日册拜贵妃。
不过墓志铭上虽然称韦氏是以良家的身份入选秦王府,然而事实上韦氏曾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的小妾。
隋朝末年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父子均被杀,而韦氏因是罪犯家眷,按律被充入宫中为宫婢。
李渊在长安即位后李世民进封秦王,韦氏作为宫婢被分配到秦王府侍奉是顺理成章的事。
何况李渊登基后虽然曾大赦天下,但大赦赦免的是罪犯,与释放掖庭宫人是两回事,韦氏根本不可能在武德年间被放出宫回到家中,所以墓志上说韦氏是以良家受选,很明显就是粉饰之语。
至于某些网文里广为流传的,秦王李世民在路边对韦氏一见钟情的这种毫无史实根据的说法,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更有一些不靠谱的网文信口开河,认为在长孙皇后过世后,唐太宗的后宫是由韦贵妃一手掌管的。
然而事实上是,即使身为贵妃,若没有皇帝的授意同样没有权利掌管后宫。
例如唐高祖的万贵妃,《旧唐书·李智云列传》中有明确记载:“母曰万贵妃,性恭顺,特蒙高祖亲礼。
历史趣谈:历史上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妹妹
![历史趣谈:历史上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妹妹](https://img.taocdn.com/s3/m/537c3a7bf5335a8102d2207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妹妹导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
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
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即平阳公主 (汉景帝),汉景帝与王娡之女,汉武帝之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寡居后改嫁卫青;另一个则生活在隋唐,即平阳公主(唐高祖),唐高祖与太穆窦皇后之女,嫁柴绍,谥号“昭”,史称平阳昭公主。
唐高祖女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
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南北朝在隋朝统一之后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
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7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
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儿女。
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
而当时李渊的胜出机会并没有多大。
手下兵力也不足,不过万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对突厥的进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长安,身边只有一个次子李世民跟着。
他领兵离开自己的防地时,对外宣称是为了到江都去接应被困在那里的隋炀帝,可是他的行军方向却直指首都长安。
这种“掩耳盗铃”当然瞒不过长安的隋朝官员。
长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
逮捕名单中就包括了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和她的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十大叱咤政坛的女性
![中国古代十大叱咤政坛的女性](https://img.taocdn.com/s3/m/5e21a24ca8956bec0975e3e2.png)
中国古代十大叱咤政坛的女性趣味语文0129 0821中国古代十大叱咤政坛的女性政坛,从来就是男人们驰骋天下的一种方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业与追求。
因为,政坛的寂寞与冷酷,只有男人貌似强大的心才能承受,女人,似乎没有那份实力。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
有这样一群女儿,不爱红装爱武装,她们在政坛上驰骋,令男人也大为失色。
1、吕后吕后(前241~前180) 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县(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妻。
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
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野心勃勃。
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
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2、贾南风贾南风,生于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256年)。
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之妻,又称惠贾皇后。
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丑女人:据史书上记载,惠贾皇后身材矮小(约1米4左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嘴唇保地,眉后还有一大块胎记。
3、赵威后赵威后(约前300年左右─前265年),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又称孝威太后,姓名不详。
惠文王去世后,她一度临朝听政,而年纪才三十出头。
史书对她执政时期的作为有两段非常生动的记载,一是“触龙言说赵太后”、二是“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她执政一年后去世,儿子孝成王才开始亲政。
因孝成王年少,所以由赵威后执政。
赵威后重视民生,因其体恤百姓而威信大增。
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众多治国为人之道。
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赵威后是相当有名的。
4、韦氏韦氏(?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弘道元年(683年)中宗即位,次年,立为皇后。
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
历史趣谈:唐太宗的老婆 贤惠长孙皇后和野心武媚娘
![历史趣谈:唐太宗的老婆 贤惠长孙皇后和野心武媚娘](https://img.taocdn.com/s3/m/837c2f7b1ed9ad51f01df26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太宗的老婆贤惠长孙皇后和野心武媚娘
导语: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中,记载比较明确的也就七八位。
文德皇后可以算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贤后,他的一生都是帮助自己的丈夫,该温柔的时候温柔
唐太宗的老婆贤惠长孙皇后和野心武媚娘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中,记载比较明确的也就七八位。
文德皇后可以算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贤后,他的一生都是帮助自己的丈夫,该温柔的时候温柔,该狠心的时候狠心,以至于她去世的时候,李世民非常伤心,建了座高台日日眺望,结果被魏征啰嗦了才拆掉,这位皇后是大唐当之无愧的国母,可惜36岁就死了。
李世民晋封秦王后第一个妃子就是大杨妃,这个杨妃是前朝公主,属于李世民表妹,这位大杨妃就是李恪的母亲,李恪是个文武全才,可惜死在了长孙无忌的手上,太过悲凉。
后来的另一个杨妃就是杨广的女儿。
下面这一位是阴妃,这个算是个奇迹,这位阴妃的爷爷刨了李世民家祖坟,杀过他弟弟,阴妃的爷爷被杀了,父亲因为年幼没被杀,而李世民居然娶了这位阴妃,不知道是糊涂了,还是想收买人心,不过下场也不好,因儿子造反也死了。
接着是韦妃,这位韦妃原是有妇之夫,丈夫涉及谋反被杀,她就被收入官府之中,直到遇到李世民,两人曾经非常恩爱。
还有历史上一笔带过的燕妃,生过两个皇子,其他不详。
接下来的这一位一直备受争议,杨氏,虽然没被立为妃,却备受宠爱,杨氏本是李元吉的夫人,有倾城之貌,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已经相识,后来李世民娶了这个女人进宫,无人表示反对,大家其实早就心知肚明,而这一点是很多人认为李世民的污点。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得力助手们的后人命运沉浮
![历史趣谈: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得力助手们的后人命运沉浮](https://img.taocdn.com/s3/m/95373068a417866fb84a8e3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得力助手们的后人命运沉浮
导语: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长孙无忌等“贞观名臣”在唐初携手创造了辉煌的政绩,可以说贞观之治不止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这其中和这些大臣们的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长孙无忌等“贞观名臣”在唐初携手创造了辉煌的政绩,可以说贞观之治不止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这其中和这些大臣们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那么,李世民的子孙可以沿着铺好的路,走向开元盛世,但那些得力助手的后人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侯君集唐太宗那些得力助手下场都不好,但是最惨的还是要数长孙无忌和侯君集。
因为太子李承乾谋反,侯君集也参与其中,所以要被处斩。
临行前,侯君集提出,自己曾经战功赫赫,请求保留一个儿子可以传香火,李世民答应了,把他的妻儿流放岭南。
长孙无忌唐高宗时期,眼看武则天的权利一步步变大,长孙无忌当然要挡她的路。
但是在和武则天的政治较量中,还是输了。
他被无缘无故扣上了谋反的帽子,李治知道,现在权利大部分掌握在舅舅长孙无忌手上,只有除去长孙无忌,自己才能真正像个天子。
所以,虽然没有谋反的证据,唐高宗还是贬了长孙大人。
不久后,长孙无忌在黔州被逼自杀。
长孙家族有好几人牵连受罚,直到15年后,长孙家族才渐渐的恢复名誉。
褚遂良再来看另一位褚遂良,在和武则天的政治斗争中还是输了,他因为反对武则天当皇后,被武则天一贬再贬,先被贬为潭州都督,再贬为爱州刺史,因为长孙无忌的谋反案牵连到禇遂良,褚家被削官爵,褚遂良的儿子也被流放,但是在路上就都被杀掉。
房玄龄房玄龄也是辅佐李世民的大臣,他在648年病逝,他有个儿生活常识分享。
她是李世民的妻子 更是无数嫁入豪门女人的榜样
![她是李世民的妻子 更是无数嫁入豪门女人的榜样](https://img.taocdn.com/s3/m/8906303f5901020207409ce7.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她是李世民的妻子更是无数嫁入豪门女人的榜样
导语: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在二哥的庆功宴之后,独自回到寝宫,因为夜黑风高,加上喝了点酒,正所谓,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一兴奋,就把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在二哥的庆功宴之后,独自回到寝宫,因为夜黑风高,加上喝了点酒,正所谓,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一兴奋,就把自家的一个宫女给睡了。
这个宫女姓刘,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刘氏确定,她有了李治的骨肉,第二年,李忠出生。
童年的李忠,生活过的并不幸福,因为皇后没有儿子,李忠作为皇帝的长子,成了很多人打主意的目标,永徽三年,以中书令柳奭提议,全体宰相附议的方式,李忠成了唐高宗时期的,第一任太子。
贵为储君,李忠依然是别人的棋子,当时武则天和李治的关系,已经相当好,就像新婚的夫妻,你侬我侬,但是身在后宫,主题永远只有一个:斗争。
皇宫等级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家族,想尽办法,把他们的掌上明珠,往皇宫里送,这么多女人,每天挖空心思,甚至想把对方给掐死,为的,无非是争一个男人。
这男人绝对是万人迷,不仅有钱,而且相当有钱,他能改变你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
站在这帮女人,顶点的,是皇后。
武则天得到李治的宠爱后,开始向皇后的位置,发起冲击,挡在她前面的,是王氏。
这一次,武则天和李治,很默契的站在了一起,因为他们的敌人,是同一群人,宰相群体,元老重臣。
李治赢了,武则天也赢了,同时,受到牵连的太子李忠,被贬成了平头老百姓,在贵州,亲伯伯李承乾的家里,渡过了四年余生。
生活常识分享。
背后有贤良长孙皇后辅佐的一代明主唐太宗
![背后有贤良长孙皇后辅佐的一代明主唐太宗](https://img.taocdn.com/s3/m/fffdb35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9.png)
背后有贤良长孙皇后辅佐的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出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
大唐王朝的缔造和建设者,唐太宗,在位时间从公元626—649年为期二十四年,终年五十二岁。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农历12月22日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旧宅。
他四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
”当见到李世民本人时,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曰“世民”。
唐太宗不仅是唐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
他在位的唐贞观时期,成为后世艳称的一代太平盛世,唐太宗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明主”、“英主”。
唐太宗即位以来,一直对隋末天下大乱的场景心有余悸。
所以唐贞观时期注重“以民为本”、不夺农时,他说:这样做不只是“忧怜百姓”,也是为了“长守富贵”。
基于这样的目的,他在位时期,以国家稳定为政策要务,以稳定求发展,居安思危,终使天下大乱之后达到了大治。
对于唐贞观之治,人们比较喜欢引用《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描述:“唐贞观元年,关中饥,斗米直(值)绢一匹;唐贞观二年天下蝗;唐贞观三年大水……是岁(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赉粮,取给于道路焉。
”其中包括了农业丰收、物价低平、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财富相对富足等内容,这也的确是一代盛世的具体写照。
唐太宗因此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一代名君,并成为后代帝王膜拜的偶像。
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简单地说,他能够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政策措施,重新确立和完善了统治秩序,使社会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政治上,完善国家政治体制的各项制度,重视吏治,严格执法与守法,所谓“法者,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历史趣谈:唐太宗后宫的女人中 武则天只是一个配角
![历史趣谈:唐太宗后宫的女人中 武则天只是一个配角](https://img.taocdn.com/s3/m/30fccbf6172ded630b1cb65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太宗后宫的女人中武则天只是一个配角导语:如果要让你说出,中国封建时代最伟大的君主,我相信90%以上,一定会说到李世民。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成功,除了一些书本上的因素以外,还...如果要让你说出,中国封建时代最伟大的君主,我相信90%以上,一定会说到李世民。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成功,除了一些书本上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因素,那就是女人。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
但是,我想告诉你,一个成功君主的背后,站着的是一大群女人。
而且这群女人会影响这个男人的一生。
官场有一定的级别,后宫亦是如此。
后宫中最大为皇后,其次还有贵妃、妃、昭仪、昭容、婕妤、亡宫、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等。
在这其中,不用说皇后为最大。
李世民时期的皇后只有一位,那就是长孙氏。
他对于皇后的爱那真是海枯石烂,无以为表(他最终立李治为太子就是证明)。
当长孙氏去世的时候(636年,请大家记住这个年份),李世民痛哭不已,一病不起。
这就是女人对于男人的最深影响。
从636年开始,李世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让他的后期执政乱套了。
他开始暴露出男人本性的一面,召集天下美女,为朕所用。
这个时候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将前朝的萧皇后从突厥部落当中弄到手,并且册封为美人,供自己享用,这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将隋炀帝杨广之女设立为妃,此妃子的前夫,是自己的大哥李建成之妻,这就是为了报复。
将开国功臣武士彟(担任工部尚书)之女,武则天立为才人(正五品)。
大家看一下,就知道武则天完全就是政治婚姻的产物,而且据历史记载,李世民只见过武则天几次。
历史总是这样,当李世民在649年去世的时候,他回忆自己的一生,生活常识分享。
巾帼不让须眉,初唐政坛上的杰出女性们
![巾帼不让须眉,初唐政坛上的杰出女性们](https://img.taocdn.com/s3/m/4814bed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2.png)
巾帼不让须眉,初唐政坛上的杰出女性们德才兼备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祖籍洛阳,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是大唐宰相长孙无忌的妹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长孙皇后八岁丧父,由舅舅抚养长大,十三岁嫁给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为秦王妃。
玄武门兵变时积极争取李渊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兵变后亲自慰问将士,安抚大臣。
李世民即位13天后册封为长孙皇后。
她德才兼备,深明大义,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政治上的失误,并极力保护忠诚、正直、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逝世,谥号文德皇后,埋葬于唐昭陵。
长孙皇后著有《女则》三十卷,可惜都遗失了,只有《春游曲》一首存世。
深明大义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宗室养女。
松赞干布是吐蕃国的国王,曾经三次向唐朝请婚。
为了缓解唐朝和吐蕃国的关系,化干戈为玉帛,同时她也仰慕英俊勇敢的吐蕃王,文成公主欣然肩负起唐朝和吐蕃“和亲”的重任,愿意远嫁雪域王国吐蕃。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获准远嫁吐蕃。
为了满足松赞干布向中原文明学习的愿望,文成公主把中原的工匠、五谷种子、医药、历法、四书五经、艺术、音乐和丝绸等带入吐蕃,为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和平以及汉、藏民族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通婚,更加密切了汉、藏两个兄弟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功过自有评说的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称皇帝并且改朝换代成功的女皇帝,她统治国家数十年,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武则天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
唐太宗死后,她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
太子李治做了皇帝后,又把她召入宫中,封为“武昭仪”,公元655年又被封为皇后。
公元683年,唐高宗逝世,太子李显即位,第二年,武则天废掉李显,立李旦为帝。
后来,她又把李旦软禁起来,一切大小事务自己裁决,从此把持朝政。
公元609年,武则天六十七岁那年,她废掉李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自号“圣神皇帝”。
历代名女——精选推荐
![历代名女——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ad05fd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7d.png)
历代名女妇好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妲己助纣为虐的妖姬。
褒姒不应留下千载骂名的女人。
丽姬不择手段废嫡立庶的晋献公夫人。
宣太后为秦国强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赵姬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
吕雉人如其名的汉高祖皇后。
班婕妤命运悲惨的一代才女。
解忧公主为汉朝与西域的友好作出了杰出贡献。
冯僚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家。
窦太后厚爱黄老之学,反对儒术。
卫子夫才貌双全、命运多舛的汉武帝皇后。
卓文君不畏封建礼教,敢于只求爱情的才女。
细君公主为西域安定贡献一生。
王昭君为西汉与匈奴的友好作出杰出贡献。
赵飞燕赵合德西汉倾国姐妹花。
邓太后独揽朝政、治国有方。
梁纳有心治国,回天无力。
阴丽华谦德可风的汉光武帝之妻。
班昭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蔡文姬命运坎坷、才华横溢的女诗人。
贾南风心狠手辣,专制独裁的晋惠帝皇后。
卫夫人书名永播。
谢道温风韵高迈,才辩过人。
冯太后北魏的著名女改革家。
胡太后加速北魏王朝的瓦解。
冯小怜北齐亡国尤物。
张丽华玉树后庭花。
大义公主挑动突厥与隋交战的北国亡国公主。
独孤皇后为隋炀帝上台推波助澜的隋文帝皇后。
冼夫人毕生献给岭南的少数民族女首领。
义成公主突厥与隋唐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
平阳公主唐代开国元勋中的女性。
长孙皇后唐太宗的贤内助。
文成公主汉藏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
武则天中国有作为的唯一女皇帝。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
安乐公主妄想成为第二个女皇。
杨玉环忠于爱情的美女。
薛涛命运坎坷的唐代著名女诗人。
花蕊夫人一点痴情总不泯的后蜀孟昶夫人。
小周后南唐绝代风华的美女,李煜李后主的皇后。
朱淑真宋代著名女作家。
高皇后北宋的女中尧舜。
王朝云苏东坡的患难知己。
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伎。
梁红玉击鼓退金的一代女杰。
李清照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谢道清南宋女政治家,苦心孤诣,难以回天的南宋末代太后。
述律皇后辽初女政治家。
萧太后对辽国的强盛功不可没。
黄道婆元代女纺织家。
马皇后被称为明代第一后的明太祖皇后。
徐皇后披甲临阵的明成祖皇后。
张皇后涉政三朝,身历五朝的明仁宗皇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那些助李世民成就伟业的女人们
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著名皇帝,在位期间人称“贞观之治”,很多史家评论他的父亲高祖李渊都认为其人平平。
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经历的事情真不少,从早年的投身军旅平定群雄,到经历了玄武门政变乃至以后的治理国家,李世民无疑都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今天小编给你扒一扒,李世民身边的女人们:
其一,最钟爱的女人——爱情典范长孙皇后
李世民的最爱的女人是长孙皇后,祖先是北魏拓跋氏,随着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几经折腾她们家这一支最后改姓长孙,她的父亲长孙晟在隋朝官至右骁卫将军。
长孙皇后很小时就知书达理,饱读经书,13岁时,嫁给了时年17岁的李世民。
这么一个小女孩居然在13岁的就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照顾丈夫起居,无需娘家操心,俨然一个称职的李家二少奶奶。
长孙后不仅会持家,而且还能写诗。
现在留传下来的诗只有一首,即《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诗有诗眼,是理解诗的关键。
这首诗的诗眼就是“艳妾”的“艳”。
后宫妇女对皇上都自称“妾”、“贱妾”,艳妾就是美妾,那么这首诗就是写后宫妇女的美艳,整首诗都是围绕这一“艳”字来写。
这首诗的妙处是不仅仅从正面写“艳妾”之艳,而且用烘托、映衬、侧写等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艳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
长孙后非常满足,她骄傲的宣布“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可见对丈夫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自豪。
不过长孙后从来都不是一个对权利很看重的女人,她知道外戚恃宠而骄的下场。
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那就是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说白了就是该女人家管的事我管,不该我管的我哪能插手。
她曾经这样婉言拒绝李世民: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
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太宗哀伤不已,看到长孙后的遗作,痛苦的说道:“我岂不知道皇后之崩是天命而不能割情?只是想到失去贤妻良佐,仍然克制
不住悲伤啊”,于是建层观远眺昭陵,并亲自抚养皇后留下的幼子幼女,太宗死后,与皇后同穴合葬于昭陵。
其二,最有才气的妃子徐惠
皇帝身边从来不乏漂亮女子,不过有才气的女人从来都是精品,而才气与美貌并存的女子从来都是皇帝的最爱。
当长孙后去世后,李世民一度心灰意冷,不久身边的小女人徐惠的引起了他的注意。
因为徐惠很早就是个文学天才,4岁时,当别的孩子还只认得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已经把《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了。
8岁时,她已经能出口成诗了,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所以早早的她就出了名。
徐惠入宫,对宫中的的书籍如饥似渴,有时甚至忘记了皇帝的召见。
有一次,又怠慢了皇帝,李世民很恼火,容光焕发的徐惠见李世民一脸怒气,只是嫣然一笑,挥笔写下了一首诗,递给丈夫。
诗文写到: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李世民看了忍俊不禁,气一下子全消了。
除文学造诣外,徐惠在政事上也颇有眼光。
李世民晚年多次远征高丽,同时修建了夺处豪华的宫殿,统治渐趋腐化,搞得老百姓怨声不断。
贞观二十二年(648),徐惠上《疏建》给李世民,指出“黩武玩兵,先哲所戒”,例举“秦皇并吞六国、晋武奄有三方,反成覆财之业”。
说明“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
进谏太宗节俭,不宜大兴土木,“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所虑;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李世民看后顿时悔悟,称赞徐惠所言有理,并重重奖赏了一番。
和长孙后深深爱着李世民一样,徐惠也对太宗皇帝格外用心,李世民去世后,徐惠也忧郁成疾,痛苦的死去。
其三,最有浪漫故事的女子隋炀帝的女儿
李世民喜爱漂亮女人,大隋公主自然也不例外,她有高贵的血统,有与众不同的才气,更加与众不同是漂亮与聪慧。
大杨妃应该是李世民晋封秦王后的第一位妃子,长孙皇后去后,李世民一度想立为皇后,但群臣以她是隋炀帝之女而强烈反对,最后只得作罢。
而她的儿子吴王李恪是少有的文武全才,李世民宠爱的不得了,质量远比长孙皇后的几个儿子高出很多。
李世民曾想该立李恪为太子,然而一干重臣尤其是太尉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最终帝国交给了能力偏低的李治,才有了后来的武则天及其大周。
好多影视剧以他们为题,虚构了很多浪漫的故事,不过或许历史上确有其事,否则为何二人能生下如此优秀的儿子李恪,此人便是南唐国主李煜的远祖。
其四,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很厉害,不过在李世民时代,似乎并不出众,毕竟后宫有那么多美丽的女子,武则天年龄小,对他人还构不成威胁。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武则天与所有嫔妃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
新皇帝和武则天早就心有灵犀,新皇后知道他们的事情之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并且悄悄地想利用武则天来对付李治身边的女人萧淑妃,没想到结果却引火烧身,最终武则天成了大唐后宫乃至大唐朝的主宰。
当然这个女人最要命,最后杀了很多大唐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