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材料感觉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材质的工艺美——材质美的来源是对材料工艺 的遵循。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这就是说 材质的使用力求吻合材质的加工工艺。如以前的 金属钣金件是由锻打工人手工打造。而随着自动 控制的运用,新材料工艺的形成,对 材质其也产 生了影响。如:冲压成型、拉伸成型工艺等,也 带来很多的改变。从而使形态 肌理多样化。这些 进步都是,建立在对材料加工工艺的遵循的基础 上的。它们是真实的、合理的,因而也是美的。 这种材质的美感来源于材质细致精湛的工艺。
(上图,沙发产品虽然造型非常普遍,然而设计师 对这一设计的材质却让其名声大噪,柔软舒适的 材质使其身价倍增。他把这一作品叫做“妈妈”, 意味着这一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 舒适感,就像躺在妈妈怀里一样。材质在展示其 设计的实用功能的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 用之外的东西,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想,其给 人的心灵震撼和情感联想不言而喻的。)
上图,真实木质桌面和清水混凝土墙面,不加任何的表面处理, 真实的体现了材质真实的本质美感)
3、材质的自然生命性——许多材质来源于 美丽的有生命的物体,
一片布满粗细叶脉的树叶,一片叶生叶落春绿秋黄 的森林,自然界的一切无不向人揭示,在自然力量支 配下的生物世界充满神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 是一种自然生命的美。现代设计师常在工业产品 中融入这种自然材质,使生命的神秘性和多样性 能够在产品中得以延续。通过材料的调整和改变 以增加自然神秘或温情脉脉的产品情调,使人产 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 它所创造的壮观、迤逦、神奇任何设计师都无法 与之比拟。这种美在于它深厚的历史厚重感,它 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千百年来的生命活动而逐步 形成的。它的背后映射着一种历史沧桑感。上面 都记载了无数被遗忘的故事。
(下图,金属产品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现代 科技加工的美感)
材质美的社会属性(2ban 2jiang)
1、材质的绿色性——材质使用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绿色材质的美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 反思,体现了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工业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 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 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 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因而招致了许多的 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职责与作用。用新的 观念来看待耐用品循环利用问题,真正做到材质的回收利用。当产品使 用后,将回到工厂翻新,维修保养,再回到市场,再次被使用,直至报 废,然后用于材料回收再利用。这样就改变了人类对耐用品的理解和认 识。把资源滥用的旧观念引向资源保护的新观念。绿色材质的美着眼于 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 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材质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 3R,即Reduce 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 生循环或重新利用。在这种道德观的指引下,很多高品质的铅笔都打上 了使用人造可再生资源的标签。环保的绿色材质产品是设计者和使用着 美丽灵魂的展现。因而绿色的环保材质产生了美。
第二章 材料感觉特性
在这一章里: 主要介绍: 1、产品材质美的来源 2、材料感觉特性的有关概念 3、质感设计及材料的抽象表达 4、材料的美感
产品材质美的来源
人类造物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这 数百年的历史中,人们总是在不断的发现、 发明新的材料,并用他们来创造我们周围 的一切。从祖先们打造石器到现代人的掌 上PDA。人们不禁感慨时光的变迁,我们 所创造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中 的一滴水。材料正是构成水的水分子。
2、 材质与人的亲和力——材质对人的心 理和生理上的关怀
美来自了解,这是材质与人的亲切程度。 材质的美是人对材质的熟悉和了解,一般 说来,传统的自然材质材质朴实无华却富 于细节,它们的亲和力要优于新兴人造材 质。新兴的人造材质大多质地均匀,但缺 少天然的细节和变化。 石头——古朴、沉稳、庄重、神秘 木材——自然、温馨、健康、典雅 金属——工业、力量、沉重、精确 玻璃——整齐、光洁、锋利、艳丽
下图,北欧家具显示出一种柔和的亲和力美感
综上所述,产品的材质美,主要体现在科 技,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中。在产品设计 中材质的美感有着重要作用,材质的美感 直接影响的产品的艺术风格和人对产品的 感受。优秀的设计离不开优美的材质,但 这不是说材质的美感可以凌驾于其它的设 计要素之上,产品美感都是造型,材质, 功能,风格的平衡于和谐。
(下图,砖石显示出一种古典的亲和力美感)

在产品设计中材质亲和力性较强的是丹麦家 具,它十分讲究采用天然的材料,如木材、皮革、 藤条等。一般木质家具多不上油漆,而采用磨光 上蜡的工艺,以保持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质感。 (见右图)普通丹麦人的家居设计大都十分简洁 而实用。由于偏爱自然的色彩与质感,给人一种 温馨、宜人的感受,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 的北欧严冬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丹麦人把设 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物质文化,因而在居 家环境的每个方面都体现出设计的匠心,许多家 庭用品既是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藏品,又是寻常 百姓家中的生活必需品,创造了一种精致的生活 情调。材质的精到使用使得丹麦家具具有一种自 然、令人亲近的气息,因而广受欢迎。
(下图,电脑产品显示出一种晶莹剔透的美感)
பைடு நூலகம்上图,拉丝的金属和半透明的塑料相得益彰,显示出一种光学效应的美感)
材质美的科技属性 1、材质的光学效应美——材质的光泽源于 材质对光的反射和折射 材质的视觉设计其实就是光的设计,每 一种材质的光学效应是不同的,材料的不 同,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人 们对材料的认识大都依靠不同角度的光线。 光是造就各种材质美的先决条件,光不仅 使材质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度.由于材料本身 所具有的特性。
1、材质的情感联想性——材质会使人产生 许多感觉的联想
石头、木头、树皮等传统材质 总会使人联想起 一些古典的东西,产生一种朴实、自然、典雅的感 觉将这样的材质运用到产品中,会使产品或多或少 的带上情感倾向。玻璃、钢铁、塑料等又强烈的体 现出现代气息。 材质的情感的个性就像颜料的色彩一样。运用材质 进行产品设计与作画很相似,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 创意,塑造一定的角色形象。材质的相互配合也会 产生对比、和谐、运动、统一等意义。一种好的设 计有时亦需要好的材质来渲染,诱使人去想象和体 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设计大师索特萨斯 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便携式打字机,外壳为鲜艳 的红色塑料,小巧玲拢而有着特有的雕塑感,其人 性化的设计风格已令消费者青睐有加。
4、材质的纯净性——纯净整洁的美。
我们一向推崇纯净,自然、原汁原味 的风格。材质运用要保证材质的纯净性, 将材质本质美真实的表达出来。纯净是一 种美,清澈的山间小溪,万里飘雪的北国 风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都映射出一 种动人的纯净美,这种美来源于纯 洁白, 在产品中亦然,晶莹的水晶,光洁的表面, 均匀的光影过渡都是纯净美在产品中的表 现。
2、 材质的真实性——真实本质的展现就 是一种美
材质设计中效果与投入的时间不一定成正比。经 过刻意加工过的材料,表面效果丰富了,但设计 的价值不一定提高。在很多情形下,强加的颜色 和纹理反而显得矫揉造作,得到相反的效果。一 只出窑的瓷碗,因手工的操作产生了一些变形和 色变。在一些人看来,成为了次品,但若是很有 代表性、很真实的话,有时亦是上等的佳作,耐 人寻味。因为它真实的记载了工艺的自然流程, 表达了材质的本性。在社会鉴赏力不断提高的今 天,产品的美学观不仅仅局限于大工业时代的整 齐化一的工业美学,能够体现材质自然真实的本 质就材质的本质美,这种材质的本质感美学不断 的得到世人的认可。
当我们仔细端详原始人打造的石器时,当 我们亲身去感受水乡的石桥、粉墙、黛瓦 时,当我们躺在软绵绵的沙发上,当我们 手握一只泡着龙井茶的水晶玻璃杯时,我 们感到了什么?我们不禁会感受到这些许 许多多的不同材质蕴涵着不同的情感,他 们构成了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他们正 在向人们讲叙着自己的性格和脾气。
从建筑材质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材质亲和力带来的心 理体验是不同的。一条街道或广场。如果是一大片的水泥 地,立刻会给人一种压抑感,感到窒息、缺乏生机。这就 是水泥与砖石材质的亲和力差别。设计在经历了现代科技 主义的风格后,开始逐向后现代的人文情趣风格转变。材 质的审美标准也随之发生的相应的变化。材质在经历的20 世纪的科技崇拜后,材质的亲和美重新被人们所审视。在 建筑产品上上海的新天地,南京的1912都重新起用传统砖 石材质,设计没有选用玻璃和铝合金框架,而采用古典的 砖石和木材制作,再涂上平和美丽的油漆,配上一些较有 情趣味道的小物品,工艺古老而简单,却受到国际设计界 的好评,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通过对材料的用心选择、 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功能的合理配置表现了一种正直的思想 和对人性的关怀:没有冰冷的钢管和铰链,让人不感到它 是单调生硬的建筑,而是令人亲近和叫人喜爱的休息环境, 从而打消压抑感,增加生活的乐趣,也有利于人健康人格 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