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钟山—富川县花山矿区南矿段稀土矿矿床成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钟山—富川县花山矿区南矿段稀土矿矿床成因分析

广西钟山-富川县花山矿区南矿段稀土矿位于南华活动带的桂中~桂东北褶皱系内的大瑶山隆起北侧,与海洋山凸起区接壤。区内经历了加里东、海西、燕山和喜玛拉雅等多旋回地壳运动。该矿区共有5个矿体,以花岗岩全风化层为主要赋矿层位,平面上呈面形分布,剖面上呈似层状,受地形地貌控制明显。矿体长1000~4200m,宽500~2800m,平均矿厚为4.86m,全相矿石平均品位(TREO)为0.081%。矿床为勘查类型中等(第Ⅱ类型)的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

标签:稀土矿;花山矿区;钟山-富川县

1、区域地质背景

1.1地层

(1)寒武系

寒武系上统边溪组(∈b):下部以灰黑色页岩为主,夹炭质页岩、砂质页岩、砂岩及灰岩、泥灰岩等。中上部以灰绿色块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异粒砂岩为主,夹少量灰黑色、灰绿色页岩。总厚度638~1220m。砂岩中斜层理、沉积韵律发育,具复理石特征。

(2)泥盆系

莲花山组(D1l):紫红色、灰白色厚层状砾岩、含砾砂岩、杂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组成1~3个小旋回,下部砂砾岩具槽状、板状交错层理,中上部砂岩、粉砂岩为人字形交错层理,泥质粉砂岩具垂直虫孔,属河流相-滨岸碎屑岩相沉积。厚225~1732m。

(3)石炭系

英塘组(C1yt):黄灰色-灰黑色泥岩、砂岩、泥灰岩、灰岩、燧石灰岩。厚度150~1006m。

1.2构造

本地区主要受加里东、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影响,形成有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的地质构造带。南北向构造最为发育,特别是在海洋山凸起区,构造形迹紧密并列,由一系列深大断裂及复式褶皱组成,其中区域大断裂粟木-马江断裂、富川大断裂在矿区所在的花山岩体两侧切过;东西向构造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次级褶皱及一些花岗岩体组成,对区内的构造格局影响重大,花山一金子岭一姑婆山花岗岩带,就是受此东西向的花山一姑婆山深断裂的所控制。北

东向与北西向构造发育相对较弱,主要在矿区南部的大瑶山隆起交叠,其北东向构造主要由扭性断裂和印支期褶皱组成,北西向构造则主要由压扭性断裂、及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褶皱组成。

1.3岩浆岩

本区岩浆活动相当强烈,岩浆岩分布广泛,以中~酸性岩体为主,矿区所在的花山岩体便是区内主要的大型复式岩体之一,由西侧的杨梅山岩体、东南侧的牛庙岩体与东侧金子岭岩体构成,花山稀土矿区便分布于花山岩体东南侧与牛庙岩体、金子岭岩体构成的结合连接带上。南矿段处于花山矿区的中南部,为花山岩体的边缘区域。除此之外,自金子岭岩体向东,岩浆岩也有大面积出露,递次有鸟羊山岩株,及姑婆山、里松与大宁岩基等。

1.4矿产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丰富多彩,是著名的富贺钟有色金属成矿区。区内钨、锡、稀有、稀土等金属矿产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2矿体地质

2.1矿床特征

本区域有7、8、12、13、14共5个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体,主要分布在矿区中低山上,离子吸附型稀土氧化物基本富集在本区花岗岩风化壳的中上部,花岗岩风化壳是矿区内的稀土矿体的成矿与赋矿场所。

矿体在平面上呈面形分布,受风化壳平面分布形态影响,面状形态的完整程度与所处地貌有关,无长条形沟谷切割或切割不强烈的地区,矿体的完整性较好,其一般分布在本区地势相对较高的区域,但由于其地地势较高,剥蚀作用也较强,因此出现有地表矿层裸露、矿层厚度较薄或较多无矿天窗的现象,平面上总体表现为面积较大但呈开窗式的面形分布形态;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因水流汇集,地表径流侵蚀形成的沟谷较多,矿体被分割成相对较小区块,呈孤岛形态。所有矿体的边部都因受侵剥蚀作用和受冲积层的分割,多呈港湾状形态延展。

在剖面上,矿体呈似层状,主要赋存于花岗岩全风化层中,受地形所控制明显,多随地形起伏而起伏,但其起伏略小于地形的变化,底板倾角10°~30°。矿体大多数地段直接裸露地表,少数地段上部有非矿盖层覆盖,其盖层多为坡积层或风化较彻底的残积土层。矿体底板为以半风化的基岩为主,少数为全风化层。

2.2矿体形态与规模

矿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体5个,矿体长1000~4200m,宽550~2800m,主要分布于海拔187~527m之间的平缓丘陵区,除部分矿体直接裸露地表外,

大部分矿体上部均有1~13m不等的非礦盖层,平均盖层厚0.43~1.67m。矿体的非矿盖层主要为表土层,部分为全风化层,矿体底板以半风化层为主,部分为全风化层及微风化层。矿体一般为一层矿,局部夹有夹石。

3矿石类型

本矿床是含稀土元素的原岩及独立的稀土矿物被风化淋滤之后,其稀土物质经迁移再富集后形成,分布在风化后的花岗岩全风化层内,其成因类型为花岗岩风化壳类型;由于矿石的较多稀土氧化物是经溶离改造而吸附富集形成,易浸析开采,因此,其工业类型为易采选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按稀土矿床中其他有用组分含量及被利用的程度划分,本区为单一稀土矿石;按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划分,本区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按风化程度划分,本区以全风化稀土矿石为主,少量半风化稀土矿石。

4矿床成因

在内生岩浆作用阶段,由于中生代强烈的构造运动,致使上地壳基底重熔,形成富含轻稀土的岩浆,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岩浆上侵演化形成区内的花山、金子岭等黑云母花岗岩体。在岩浆上侵结晶过程中,晚期的自热液交代变质作用中,稀土元素进一步富集,但其富集程度不足以形成原生的稀土矿床,同时其稀土元素赋存在造岩矿物的晶格中,也不以浸析溶出方式开采,其只为后期表生成矿提供物质基础。

在表生作用阶段,由于花山岩体自中生代以来处于隆起构造活动区上,在构造地质活动及地表外部营力的作用下,岩体及其上覆盖地层发生物理破裂(碎)及化学风化,地壳的隆升造成岩体盖层被逐渐剥蚀,岩体裸露地表风化。本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对岩石化学风化作用十分有利,形成硅铝~粘土质风化壳。在漫长的化学风化作用中,稀土从矿物晶格中释放出来并不断向下迁移,并被下部地层内的粘土矿物质所吸附而富集,当其富集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能以浸析溶出方式开采的矿床,因此,风化壳离子吸附是本矿床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矿床的成因。

参考文献:

[1]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矿床模式与成矿预测[D]. 范森葵.中南大学2011

[2]广西西大明山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预测[D]. 雷英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3]桂东—粤西地区中生代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动力学研究[D]. 蔡明海.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