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1杜牧诗三首 40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7课《杜牧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已经在《阿房 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 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
K12课件
1
杜牧诗三首
K12课件
2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
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造殿,赐名汤泉宫。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为行宫,名为温泉
宫,天宝六载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
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
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破坏,杜牧
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
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
了三首七绝。
K12课件
9
诗意品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深思。
K12课件
14
一、弄清史实
二、要体会意图
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三、领悟感情
1.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2.借史实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抓住历 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四、分析写法
1. 在构思上,以景衬情的,由议论引发的; 2.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K12课件
19
研读全诗
①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 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 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 辱是男儿”
K12课件
20
②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胜败兵家事不期”,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 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 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卷土重来未可知”——刚愎自 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K12课件
1
杜牧诗三首
K12课件
2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
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造殿,赐名汤泉宫。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为行宫,名为温泉
宫,天宝六载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
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
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破坏,杜牧
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
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
了三首七绝。
K12课件
9
诗意品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深思。
K12课件
14
一、弄清史实
二、要体会意图
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三、领悟感情
1.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2.借史实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抓住历 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四、分析写法
1. 在构思上,以景衬情的,由议论引发的; 2.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K12课件
19
研读全诗
①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 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 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 辱是男儿”
K12课件
20
②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胜败兵家事不期”,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 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 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卷土重来未可知”——刚愎自 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8.杜牧诗三首课件(粤教版)
晨
素
读 开
8 杜牧诗三首
材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课
课
堂
后
互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知
动
能
探 究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检 测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菜单
【内容赏析】 首联写居住环境
晨
素
读 荒凉幽静,秋风使柳叶飘落,自家宛
材
开
日
卷 有
测
菜单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
课 堂
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课 堂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暗用《楚辞·东君》“举长矢
课 后
互
知
动 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 能
探
检
究 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 测
保国的决心。
菜单
③正用典故 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
晨
素
读 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为海中神山 材
课 后
互
知
动 刺。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1.首联展示了两个怎样的镜头?
素
读 开
8 杜牧诗三首
材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课
课
堂
后
互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知
动
能
探 究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检 测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菜单
【内容赏析】 首联写居住环境
晨
素
读 荒凉幽静,秋风使柳叶飘落,自家宛
材
开
日
卷 有
测
菜单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
课 堂
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课 堂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暗用《楚辞·东君》“举长矢
课 后
互
知
动 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 能
探
检
究 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 测
保国的决心。
菜单
③正用典故 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
晨
素
读 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为海中神山 材
课 后
互
知
动 刺。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1.首联展示了两个怎样的镜头?
咏史讽时读杜牧——杜牧诗三首ppt课件共18页
咏史讽时读杜牧——杜牧诗三首ppt课 件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 Nhomakorabea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 Nhomakorabea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8.杜牧诗三首课件(粤教版)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6.《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史诗。 请简析二者的不同之处。 [名师指津]比较诗歌的异同,一般要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手法两个角度入手。本题作答时,可从立意和表现手法两 方面来谈。 我的理解:《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 是咏史诗。但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杜牧善于选取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他的情 怀,用色彩鲜明而飞动流走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 诗境,给人美好的艺术感受。其咏史怀古的 七绝多写得才气纵横;写伤别诗、游记诗和写景诗,也笔调 清新飘逸,不落窠臼,在晚唐诗坛自成一格。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议论 抒情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早雁
金河秋
半 虏 弦 开,
云
中秋八月时节,金河地区的胡人开始弯弓射雁,(大雁)受到
外 惊 飞 四散哀。仙 掌 月 明 孤 影过, 惊吓,飞于云外,四散哀鸣。惊恐四散之雁南飞经过长安上空,见到
长门 灯暗
数声
来!
月光照着高擎的仙掌和灯光暗淡的冷宫,那边传来几声大雁鸣叫!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5.如何理解“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名师指津]诗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成败和英雄标准的 看法,联系项羽事迹,揣摩作者态度。 我的理解:首句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事不期”,事情难以 预料;次句批评一旦失败便自刎身亡的项羽难当“男儿”二 字。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 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 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6.《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史诗。 请简析二者的不同之处。 [名师指津]比较诗歌的异同,一般要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手法两个角度入手。本题作答时,可从立意和表现手法两 方面来谈。 我的理解:《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 是咏史诗。但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杜牧善于选取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他的情 怀,用色彩鲜明而飞动流走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 诗境,给人美好的艺术感受。其咏史怀古的 七绝多写得才气纵横;写伤别诗、游记诗和写景诗,也笔调 清新飘逸,不落窠臼,在晚唐诗坛自成一格。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议论 抒情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早雁
金河秋
半 虏 弦 开,
云
中秋八月时节,金河地区的胡人开始弯弓射雁,(大雁)受到
外 惊 飞 四散哀。仙 掌 月 明 孤 影过, 惊吓,飞于云外,四散哀鸣。惊恐四散之雁南飞经过长安上空,见到
长门 灯暗
数声
来!
月光照着高擎的仙掌和灯光暗淡的冷宫,那边传来几声大雁鸣叫!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5.如何理解“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名师指津]诗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成败和英雄标准的 看法,联系项羽事迹,揣摩作者态度。 我的理解:首句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事不期”,事情难以 预料;次句批评一旦失败便自刎身亡的项羽难当“男儿”二 字。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 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 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语文28《杜牧诗三首》(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课件
•
一
•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二
•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
三
•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5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2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 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 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 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 又有何用?
6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
文学知识小测
杜牧:字( 牧之 ),( 晚唐 )时期诗人。
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
”。
与
李商隐
小李杜
(
)集
( )(
)。著有《
》。
8
大和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文宗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杜牧有政治 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 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 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 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12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概括与想象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 所在的骊山美的形象特征
山顶千门次第开。 写出骊山之上一派辉煌景象
一是在尘土中流血汗飞驰而来的使者; 一是深居宫闱,望见使者到来笑逐颜 一骑红尘妃子笑, 开的杨贵妃。两相对照,具有一种含 蓄辛辣的讽刺力量
杜牧诗三首yongPPT课件
杜牧诗三首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 “杜樊川”。唐文宗大和进士,又登贤良 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人江 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 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曾任黄州、池 州、湖州等地刺史,人为考功郎中、知制 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 “小李杜”。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 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以把不 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 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
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
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 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 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并无防 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 贵族统治者。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想象雁失群后南飞途中情形。 当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时,景象凄凉,令人
心碎:在清凉的月色下,汉宫中当年汉武 帝所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地高高耸立, 形单影只;当年陈皇后幽居的长门冷宫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黯淡,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象征手法
作者都不是单纯地赞美事物本身,而是借这些物来赞颂某些美 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可根据文章 的具体内容,细分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物说 理”等。
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 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 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 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 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 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 明象征的含义。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 “杜樊川”。唐文宗大和进士,又登贤良 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人江 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 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曾任黄州、池 州、湖州等地刺史,人为考功郎中、知制 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 “小李杜”。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 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以把不 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 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
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
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 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 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并无防 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 贵族统治者。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想象雁失群后南飞途中情形。 当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时,景象凄凉,令人
心碎:在清凉的月色下,汉宫中当年汉武 帝所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地高高耸立, 形单影只;当年陈皇后幽居的长门冷宫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黯淡,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象征手法
作者都不是单纯地赞美事物本身,而是借这些物来赞颂某些美 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可根据文章 的具体内容,细分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物说 理”等。
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 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 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 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 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 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 明象征的含义。
高中语文粤教版(广东专用)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8杜牧诗三首 (共18张PPT)
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四、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9分钟 分四人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 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 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 历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 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 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
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 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 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 哀”,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 金河,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 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 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 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 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 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 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 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关于诗人:
杜牧,字牧之,又称杜 樊川,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小李杜”,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晚唐诗人。杜牧诗以七 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 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 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 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 中。咏史诗成就颇高, 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 史感慨。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四、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9分钟 分四人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 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 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 历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 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 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
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 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 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 哀”,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 金河,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 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 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 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 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 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 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 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关于诗人:
杜牧,字牧之,又称杜 樊川,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小李杜”,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晚唐诗人。杜牧诗以七 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 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 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 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 中。咏史诗成就颇高, 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 史感慨。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8.杜牧诗三首课件(3)(粤教版)
哲思短章
花贩告知我
有位花贩告知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 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 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位花贩告知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 到。”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 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寂,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 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 批评、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也是有着积 极意义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如:“楼船夜 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 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品评 这是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 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常借秋天狩猎之机,在中原地区军民无防范情况下突然袭击, 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天高气爽 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不极 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之 凄惨。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 史诗。请结合有关资料信息说说二诗在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表现方法方面的 不同之处。
提示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史诗。 但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花贩告知我
有位花贩告知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 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 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位花贩告知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 到。”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 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寂,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 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 批评、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也是有着积 极意义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考点链接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如:“楼船夜 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 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品评 这是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 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常借秋天狩猎之机,在中原地区军民无防范情况下突然袭击, 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天高气爽 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不极 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之 凄惨。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 史诗。请结合有关资料信息说说二诗在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表现方法方面的 不同之处。
提示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和《题乌江亭》都是咏史诗。 但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高中语文 第8课 杜牧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
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
感慨万千,写下了这三首七绝。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
栏
之事,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起句“长安
目 链
回望绣成堆”写华清宫所处的骊山秀丽景色。次句“山顶千 接
(3)《题乌江亭》中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 什么?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明确:批评其自刎非英雄所为。次句强调指出只 栏
目
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
链 接
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
如果卷土重来,说不定还可以成功。诗人对历史事实
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3.解释词义
山顶千门次.第.开:__按_顺__序__,__一_个__接__一__个__地______
胜败兵家事不期.:__预__料____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1)综观《早雁》,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 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 说同情的。 目 链 接
第二单元
第8课 杜牧诗三首
栏 目 链 接
1.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唐文宗大和进士,
栏 目
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任江西、宣
链 接
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
都。曾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任为考功郎中、知
栏 目 链 接
1.注音
胡骑.( jì)
《杜牧诗三首》课件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明确:诗人态度,批判、否定,讽刺。 最终目的,借古讽今,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写作手法,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 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 骄奢生活的讽刺。
小结: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作者善于 选择题材,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以小 见大,讽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淫生活, 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以史讽今,警戒世人,看出了历史现实的本 质,寄寓了自己对历史兴亡定数的感慨,表 现作者对封建朝代更替的深沉思考。
的生活。
咏史诗鉴赏步骤:
▪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
忧天下——明世) ▪ D、写作技巧?
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小组按照 以上步骤鉴赏
1、首句中说“回望”,那么诗作主人公是在 哪里望哪里?看到了什么?
明确:诗作主人公是站在长安回望骊山 华清宫,看到骊山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 堆的锦绣。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概括与想象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 所在的骊山美的形象特征
山顶千门次第开。 写出骊山之上一派辉煌景象
一是在尘土中流血汗飞驰而来的使者;
一是深居宫闱,望见使者到来笑逐颜 一骑红尘妃子笑, 开的杨贵妃。两相对照,具有一种含
蓄辛辣的讽刺力量
无人知是荔枝来。
揭露皇帝为宠爱妃子而无所不为的 荒唐,鞭挞了唐朝统治者骄奢淫逸
(1)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 之时,可诗中却用“惊”“哀”来形容雁儿,为 什么? 明确: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
(2)颔联中,诗人写汉代的“仙掌”、 “长门”,有什么作用?
高中语文 第8课 杜牧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二、理解:都是咏史诗。在立意和表现 手法不同。
1、立意上,《过华清宫》批判意向明显。 《题乌江亭》在为项羽的覆灭惋惜的同时, 提出有别于传统说法的见解。 2、在表现方法上,《过华清宫》运用描 写、记述,不发议论、不抒情。把思想倾 向蕴涵于冷静客观的描写记述中, 《题 乌江亭》则通过议论表现作者的见解。
早雁
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 年(824年),会昌二年 八月,回纥南侵,使边地 人民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诗歌通篇写“雁”,你认为作者 是否在此中寄予深意?
诗人以雁喻苦同时也表达了作 者对北方人民的无限同情。
问题探讨: 运用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际写人,托物 言志,托物寓意。
这首诗通过为博妃子一笑,荒唐的皇帝竟 然命人从千里之外飞马运送这一典型事件, 追寻祸根,对荒淫误国的唐玄宗夫妇大加 挞伐,目的也是给当时的统治者敲响警钟。
题乌江亭
此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失败之时,应不气馁,要有百折 不挠的顽强精神,以图再起。指 出项羽的兵败自杀是不足取的。 这与一般人赞赏项羽因“无颜见 江东父老”而毅然自杀是截然不 同的。发前人所未发,令人有拨 云见月、茅塞顿开之感。
古诗中常见象征手法——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唐·黄巢 《题菊花》
过华清宫绝句三(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共三首。这组诗反映的 历史情况,即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 转折点,当时的唐玄宗由于宠爱杨氏姐妹, 而致荒废朝政,走上亡国之路。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肯:怎肯)
A、李清照 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
——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 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 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 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 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 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 其他解释)
▪ ⑹莫厌:一作“好是”。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
▪ ⑺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 茎叫茭白)。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 西都是雁的食物。
【译诗】
▪ 秋季过了一半(指农历八月),金河地区 胡人的弓弦拉开了,大雁在云天外惊飞, 四散哀逃。明朗的月光照着高擎着的仙掌, 大雁南飞的孤影在长安上空飘过,灯光暗 淡的长门冷宫那边传来几声大雁的鸣叫。 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在金河一带, 明春你们这些雁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 一飞回故乡。不要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 那里水草丰美,菰米和莓苔尽可作为食物。
雁。 (3)问: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
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 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 (4)雁的“哀”在哪里表现出来? (5)诗人通过写早雁,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
【写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 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 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 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 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 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 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的情状, 来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早雁
▪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自读诗歌《早雁》,了解诗意,同桌之 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问: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2)问:雁为何“哀”?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
杜 牧 诗 三 首
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人最喜欢回 忆过去?为什么?
▪ 晚年。因为走到风烛残年时,人们常常会 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 教训。
▪
一个朝代呢?
▪ 而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 的生、老、病、死相仿。对于晚唐诗人而 言,唐王朝已经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 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 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社会危机加 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 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 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 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普遍表现出伤时 悼乱的情调。
▪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 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 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
▪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 哀”,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 无拘无束之时,可诗中却用“惊”“哀” 来形容雁儿,为什么?
▪ 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哀”,写出 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 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 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 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 边地。秋半:八月。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挽弓射猎, 又指回鹘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 ⑵云外:一作“云际”。 ▪ ⑶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 ⑷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 ⑸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 鹘,也称回纥。
▪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走进作者
▪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 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 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 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 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咏史诗鉴赏步骤:
▪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
忧天下——明世) ▪ D、写作技巧?
2、 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3、 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 什么会千古流传?
▪ 杜牧便是众多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我们已经在《阿房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 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 在诗歌方面的风流。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 歌:《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 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 花。《江南春》:千里莺鸣绿映红,水村 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