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法律法规实务单元教学设计
物流法律法规实务整体设计
![物流法律法规实务整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8441cbdd88d0d233d46acb.png)
《物流法规法规实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流法规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运输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后续课:国际物流与报检、物流项目管理、企业文书与书写、港区运作实务、供应链管理二、课程需求分析本课程是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本课程以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物流法规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对货物运输、货物仓储、货物搬运装卸、物流包装配送、物流活动中有关保险的法规、通关和商检、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有关的法规、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物流法理论知识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处理物流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经济法律问题。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物流法规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对货物运输、货物仓储、货物搬运装卸、物流包装配送、物流活动中有关保险的法规、通关和商检、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有关的法规、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做法是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邀请和交通行业的专家学者与企业技术人员等对专业相应运输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完成工作任务为驱动,结合职业技能考证需要,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创设和模拟工作情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和实践动手能力。
这种设计思想打破传统知识传授的方式,切实体现需要什么教什么、用到什么学什么的职业教育特点,并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工作模块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考虑职业岗位技能的需要,而且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
本课程的开设对象为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以岗位工作需要为主线,以任务引领、工学结合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职业技能为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物流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职业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并掌握经济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设立物流企业的流程,掌握物流活动各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会实际与客户签订合同、解决纠纷,并通过实务、案例、实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创造性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5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ebca07b52acfc789ebc931.png)
第3章运输法律法规知识目标:1.重点掌握公路、铁路、水路货物运输合同;2.掌握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3.了解铁路、公路、海上、水路、航空货物运输和多式联运法律规定。
能力目标:学会签订货物运输合同。
[引导案例]甲托运人将2万吨优质煤炭交乙铁路承运人运输2000公里。
运输至1000公里时,因罕见、突发未有预报的洪水冲击铁路,使该2万吨煤炭灭失。
承运人已经运输了1000公里,能否要求甲方承担1000公里的运费?3.1 货物运输和货物运输法律制度概述3.1.1货物运输1.货物运输的概念货物运输是指物品在不同地区范围之间,借助运力,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将货物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的活动。
2.货物运输方式的分类(1)铁路运输。
(2)公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多式联运。
3.1.2货物运输法律制度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包括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和货物运输管理法律制度,主要是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
1.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将货物运送到约定的地点,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运输费用的合同。
2.货物运输合同的特征3.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1)托运人(2)承运人。
(3)收货人。
(4)出租人。
(5)承租人。
(6)多式联运经营人。
3.2 铁路货物运输法律规定3.2.1铁路货物运输合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是指铁路承运人根据托运人的要求,按期将托运人的货物运送至目的地,交予收货人的合同。
3.2.2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双方的义务1.托运人的义务2.承运人的义务3.2.3违约责任1.承运人的责任2.托运人的责任3.3 公路货物运输法律规定目前,公路运输主要涉及汽车货物运输和汽车租赁两大法律问题,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合同法》、《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本书主要阐释《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的内容。
3.3.1汽车货物运输合同的种类汽车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汽车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签订的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第二版课程设计
![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2eaa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4.png)
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及实务,提升学生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物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熟悉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及其实务应用。
2.了解物流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学会如何规避和处理。
3.培养学生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提供实践案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4.拓展学生法律与法规知识,并提供参考文献,供学生日后参考。
三、教学内容1. 物流法律法规概论•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析方法。
•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及其法律责任。
•物流企业的法律形式、经营许可证和法律责任。
2. 物流合同和争议解决•标的物的交付及数量、质量的问题。
•运价与运费计算。
•托运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
•物流争议解决机制及其特点。
3. 物流运输法律法规•物流运输合同和承运人责任制度。
•物流运输安全法律法规。
•物流企业的自查和自纠制度。
•物流运输争议解决的特点和方法。
4. 物流保险法律法规•物流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制度。
•运输保险、货运保险和责任保险及其区别。
•物流保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物流企业如何选购合适的保险产品。
5. 物流法律实务案例•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及法律要求。
•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法律风险。
•物流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其法律责任。
•物流企业争议解决的实务案例。
四、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1. 教学方式•线下教学:课堂讲授和案例研讨。
•线上教学:通过视频课程、论坛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进行,在线讲解和答疑。
2. 评价标准•考勤: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线下课程,不得缺席。
•作业:学生需按时提交课程作业,作业质量纳入课程考核成绩。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考察学生对物流法律法规和实务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五、参考文献1.杨光明.《现代物流法律制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2.邵娜.《现代物流风险防范及其法律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3.刘忠伟,王文超.《新时代物流法律实务》.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9年.六、课程总结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流行业中的法律法规,加深学生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流法律与法规教学设计
![物流法律与法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e146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d.png)
物流法律与法规教学设计简介物流法律与法规是物流行业的重要法律规范和标准,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规范作用。
在物流行业中,企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企业及企业员工的利益,同时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和责任。
因此,对物流法律与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为物流类相关教学提供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物流法律与法规课程教学。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国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物流企业经营所需的法律知识,了解物流法律环境和法律风险,并具备判断法律风险的能力,为物流行业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材概述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物流法律法规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物流法律法规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并详细介绍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及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的执行标准。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企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二、物流企业合法经营本部分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的方式,介绍物流企业在经营中需遵守的法律规定,包括合同的签订、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管理、商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开展教学:•物流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法人责任•物流企业在合同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物流企业合同的签订、履行与解除•物流企业如何保持经营合法性三、物流企业合同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物流企业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合法合规经营的流程。
具体内容包括:•合同法律条文解读•物流企业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纠纷的处理与避免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要从实际案例中提取实践上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论概念的深化与认识,营造出高度互动的教学氛围。
如需要,可以借助互联网或专业书籍进行深度观摩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以案例为重,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解读法律条款•以理论为基础,讲授物流法律法规相关内容•利用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进行评价和纠正总结本文以物流法律与法规为中心,探讨了物流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提供了涉及合法合规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物流法律法规教学设计
![物流法律法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c00ff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e.png)
物流法律法规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物流法律法规是一门基于法律法规体系,以物流业领域应用为基础,对物流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物流业领域内与法律法规有关的各种知识点,包括法律法规体系、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合同解决争议的法律途径等内容。
同时,课程还将重点关注物流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应注意的法律事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法律素养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流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具备掌握物流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2.了解物流业购销合同、保险合同、租赁合同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3.了解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保护方法,知晓日常办公事中避免侵权的方式。
4.了解合同争议解决途径,掌握日常合同纠纷的调解方法。
5.了解其他重要的法律法规,如税务法律法规、劳动法律法规等。
6.能够理解物流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讲物流法律法规体系(2学时)1.1 法律法规体系的概述•介绍我国法律法规的体系,并突出重要的法律法规对物流企业的意义。
1.2 合同法•介绍合同法的基本概念;•解读物流合同中应注意的关键点。
1.3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介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的类型;•突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谈谈常见侵权案例。
第二讲物流业务相关法律法规(4学时)2.1 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介绍物流企业不同物流环节中的法律法规要求,如货物交接、装卸等。
2.2 物流业购销合同、保险合同、租赁合同等相关法律要求•介绍物流业最常用的购销合同、保险合同、租赁合同等,以及这些合同中的法律要求。
第三讲合同争议解决途径(2学时)3.1 合同争议解决的基本流程•介绍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包括协商、仲裁等。
第四讲其他法律法规(2学时)4.1 税务法律法规•介绍物流企业在税务方面应注意的各种法律法规要求。
4.2 劳动法律法规•介绍物流企业在劳动方面应注意的各种法律法规要求。
第1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1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219179551810a6f52486c6.png)
第1章物流法律制度概述【学习目的】1.了解基本的物流法律关系,掌握合同法律的有关内容;2.掌握物流的概念和物流企业的特点;3.了解中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力目标:会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法律案件。
1.1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解释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规范体系。
法律有以下特征:(1)是调整行为关系的一种特殊社会规范;(2)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的社会规范;(3)是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4)是以自觉遵守为基础,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1.1.1物流法律关系物流法律关系既物流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物流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1.自然人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这一自然状态而作为民事主体的人。
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
2.法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企业法人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部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1)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3.其他组织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
其他组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取得一定的经营资质,才能从事物流业务。
(1)合伙企业(2)个人独资企业1.1.2合同法律行为1.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类型(1)合同的概念和性质合同又称为“契约”泛指的合同是指以协议的方式达成的法律关系,狭义的仅指的是民法上的债权合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权利义务的协议:根据上述概念,合同具有以下法律性质: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合同的内容赋予法律效果、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必须有两方以上的当事人,互相作出意思表示,并取得一致,否则,合同不能成立。
《物流法规》—教学教案
![《物流法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5903202d276a201292e2c.png)
多媒体电化教学
互相点评、打分、回答问题、听讲
10分钟
总结
教师对讨论的情况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讲授法
教师对成果进行点评
听讲
回答问题
10分钟
作业
根据要求,拟写买卖合同。
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教材阅读、答疑、质疑
分组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课外进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首页设计
本单元课标题
产品质量相关法规
能够解释买卖合同、标的物、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等相关概念;能够描述买卖合同、政府采购的特点,会分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内容。
能
力
训
练
任
务
及
案
例
能力训练任务:
1、通过公司实例导入,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关合同签订及其法律法规基础。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了解合同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指导学生拟写物流合同。
10分钟
总结
教师对讨论的情况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讲授法
教师对成果进行点评
听讲
回答案首页设计
本单元课标题
货物运输法概述、水路货物运输法
授课班级
上课时数
2
上课地点
教室
教
学
目
标
能力(技能)目标
认知目标
进行货物运输合同的起草操作;具有准确理解合同内容、对水路货物运输相关法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案例:
A、B两公司签订《工业品买卖合同》后的纠纷处理
教
材
及
参
考
资
料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29b8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a.png)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一、概述物流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以及相关的交易和合同等事务。
为了保护物流业的正常运行,维护各方的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法律法规,并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
本教案将全面介绍物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以及教授学生如何遵守并运用这些法律法规的知识。
二、物流法律法规的分类物流法律法规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到货物的运输环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航运法》等。
2. 仓储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到货物的仓储环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仓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馆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
3. 合同法律法规:物流业务中的各方之间通常需要签订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
4.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于物流业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有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
5. 保险法律法规:物流运输过程中,对于货物的损失和风险,可以通过投保来进行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施条例》等。
三、物流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1. 运输法律法规在运输法律法规中,主要包括了运输合同的签订、运输费用的支付、货物的运输安全和责任、运输工具的安全和维护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权益和义务。
2. 仓储法律法规在仓储法律法规中,主要包括了仓储合同的签订、仓库的安全和责任、仓库保管费用的支付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仓储合同的要素和常见条款,以及仓库管理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物流法律法规 教案
![物流法律法规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71c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c.png)
物流法律法规教案教案标题:物流法律法规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能够运用物流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教学重点:1. 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物流企业在运营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3. 物流合同的要素和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物流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2.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案例分析材料、相关法律法规资料;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电子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案例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物流企业在运营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3. 物流合同的要素和法律效力。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 分发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撰写解决方案;2. 学生代表汇报解决方案,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四、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交卷。
六、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进一步深入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2. 学生可以参与物流企业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物流法律法规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课后练习成绩;3. 学生对物流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物流法律法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 相关法律法规的电子版或纸质版资料;3. 案例分析材料。
备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案中的时间分配可以适当调整。
教案首页--物流法律法规
![教案首页--物流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8ff5b15dbe23482fb4da4c31.png)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货物包装的有关法律规定。1.从总体上介绍了货物包装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备注
教案首页
授课章节
第6章配送与流通加工法律法规6.1流通加工与配送概述6.2配送合同
授课序号
11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班级
10物流1班
10物流2班
10物流3班
10物流4班
授课时间
目的
与
要求
1.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掌握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
重点
与
难点
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4.4.1政府采购法概述
4.4.2政府采购当事人
4.4.3政府采购方式
4.4.4政府采购程序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6.3.1承揽合同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6.3.2承揽合同的主要内容
授课序号
7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班级
10物流1班
10物流2班
10物流3班
10物流4班
授课时间
目的
与
要求
1.了解采购活动涉及的各种法律法规;
2.了解国际贸易术语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
与
难点
无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引导案例]
《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1525e730029bd64793e2c54.png)
1、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 等仓储服务。
2、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以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其 他服务。
3、企业自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自有或租用必要的 货运车辆。
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物流概述 第二章 物流企业 第三章 物流法律法规 第四章 物流服务合同
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物流的概念及其分类; 2、熟悉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构成及其特点; 3、了解物流法律关系及其组成; 4、重点掌握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法律规范。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一)根据物流活动的空间分 1、区域物流 2、国际物流
(三)根据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分 1、自主物流 2、第三方物流 3、第三方物流
物流的分类
(一)物流市场的结构
物流市场,是指物流服务供给、物流服务需求交换关系的总 和。物流市场由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和具有物流服务需 求的各类经济部门、各类企业和个人构成。
(二)中国物流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环境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入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 国加入议定书》中,对物流相关行业的开放作出了原则性的规 定,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第二条最 惠国豁免清单》中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和开放时间表进 行了详细的列举。
第二节 物流企业
第一节 物流概述
目前物流行业多采用物流公司为客户先垫付运费、杂费甚至税费 等各项费用,待货物运输完成后,物流公司按双方约定的费用及 实际操作中发生的费用,为客户开具发票,客户收到发票后,按 发票金额向物流公司付款的做法。这种做法存在许多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大物流网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203fda58da0116c174971.png)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掌握物流法的渊源、物流的分类;了解物流法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了解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
能运用法律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物流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具有在物流公司中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基础法律能力。
二、课时分配本章应授课时数为2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概述一、物流的发展及定义我国在200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物流的分类(一)按照物流的作用分类1. 供应物流2. 生产物流3. 销售物流4. 回收物流5. 废弃物物流(二)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1. 社会物流2. 企业物流(三)按照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类1. 自主物流2. 第三方物流3. 第四方物流4. 虚拟物流(四)按照物流的专业性质分类1. 一般物流2. 特殊物流第二节物流法律法规概述一、物流法的概念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物流法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及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物流法的渊源目前,从法律效力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法律2. 行政法规3. 规章4. 地方性法规5.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6. 物流标准三、物流法发生冲突时法的效力的确定1. 物流法律法规内容互相冲突时效力的确定2. 规章间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效力的确定四、物流法的特点1. 技术性2. 广泛性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物流活动内容决定了物流法的广泛性,具体表现如下:(1)主体的众多性。
(2)内容的综合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 复杂性4. 国际性五、物流法的作用1. 保护物流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 规范物流行为3. 促进和扶持物流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第三节物流法律关系一、物流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物流法律关系是指物流法律法规在调整物流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第七章物流配送实务与法律法规《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七章物流配送实务与法律法规《物流法律法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9cb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1.png)
第七章物流配送实务与法律法规一、教学目标掌握配送的概念、分类;了解配送合同的概念、种类、特征;掌握配送合同涵盖的主要内容;了解配送合同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能掌握配送合同的性质、特征及种类,明确企业订立的配送合同类型;明晰配送合同起草过程中应具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起草配送合同;避免配送合同中出现的风险和纠纷。
二、课时分配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本章应授课时数为4学时。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配送及相关法律概述一、配送的发展及定义我国在2006年制定的《物流术语》中将配送定义为:“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二、配送的分类(一)按照配送主体分类1. 配送中心配送2. 仓库配送3. 商店配送4. 自营配送(二)按照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分类1. 定时配送2. 定量配送3. 定时定量配送4. 定时定线路配送5. 即时配送(三)按照配送的组织形式不同分类1. 销售配送2. 供应配送3. 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4. 代存代供配送(四)按照配送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分类1. 少品种、大批量配送2.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3. 配套配送三、配送的特征(1)配送是以终端用户的订货要求为出发点,以用户的利益为中心,实现企业零库存。
(2)配送是末端运输。
(3)配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4)配送是各种业务的有机结合。
四、配送涉及的法律关系1. 买卖法律关系2. 配送服务法律关系第二节配送合同一、配送合同的概念二、配送合同的种类根据物流配送中配送合同的不同性质,可以将物流配送合同分为配送服务合同和销售配送合同两类。
三、配送合同的特征1. 配送合同是无名合同2. 配送合同是有偿合同3. 配送合同是诺成合同四、配送合同的主要内容1. 配送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1)合同当事人。
(2)配送服务合同的标的。
(3)配送方法。
(4)标的物。
(5)当事人权利与义务。
第3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3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b97c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8.png)
第3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第3-1页第2章仓储法律法规【学习目的】1.了解仓储与仓储法律内容,熟悉仓单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仓单的法律性质,理解仓单的转让和出质形式;4.熟悉保税仓库的相关概念,掌握保税仓库对进出口仓库的监管;5.熟悉出口监管仓库的相关内容。
能力目标:会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仓储相关法律案件。
[引导案例]某水果店与某仓储公司签订了一份仓储合同,合同约定仓储公司为水果店储存水果5吨,仓储期间为1个月,仓储费为5000元,自然耗损率为百分之四。
水果由存货人分批提取。
合同签订以后,水果店按照约定将水果交给仓储人储存,入库过磅为50100公斤。
仓储公司在接受货物以后,向水果店签发了仓单。
在按照双方的仓储合同填写仓单过程中,由一人读合同的条款,另一人填写,由于该合同的工作人员的发音有方言的口音,填写人将自然耗损率误写为百分之十,存货人也没有多看就将仓单取走。
合同到期以后,存货人持仓单向仓储公司提货,出库过磅时发现水果仅有46000公斤。
扣除百分之四的自然耗损以后还短缺2096公斤,于是,水果店要求仓储公司赔偿损失。
仓储公司认为仓单上写明的自然耗损率为百分之十,因此剩余46000公斤并没有超出自然耗损的范围,因此不存在赔偿问题。
双方争执不下,水果店向法院起诉,要求仓储公司赔偿。
问题:应该如何判决:2.1仓储和仓储法律概述仓储就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管。
仓储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1.1仓储概述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
货物仓储是现代物流服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仓储即物品在仓库中的储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第3-2页存,是仓库储存和保管的简称。
储存就是保护、管理和贮藏物品的活动;保管就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和对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物流实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物流实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21cc6487c24028905fc307.png)
与
案例
任务:
任务4.1运输的定义和在物流中的地位
任务4.2 运输方式的选择
案例5:《 》
能力训练项目:
3.1【实训室实训】:软件操作运输系统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
方法
教学重点:
1.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3.运输合理化的主要指标和方法。
教学难点:
1.【课堂练习】:方案设计 :某物流公司系统方案设计
6
归纳总结
(PPT演示)归纳总结本次课重点内容
1.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3.运输方式选择的依据
听课并思考,梳理相关内容,并形成整体性认识
10
7
布置课后任务
1.完成本次软件实训
2.预习下一章内容
课外完成项目研讨报告;阅读并思考
5
8
教学反馈
(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运输费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所占比重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一项重要因素,物流企业只有节约运输费用,才能降低物流费用以及整个流通费用,增加企业利润。
3.引导学生翻阅资料【讲义】3.1运输
教师通过(PPT演示)案例,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4.总结
运输的概念和作用;
运输创造企业第三利润源。
(运输如何获得第三利润源)
任务4.1运输的定义和在物流中的地位
1.观看视频,组织学生归纳出运输与物流的关系及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2.通过教师提示和学生列举进行以下问题的归纳
(1)运输的概念
运输(Transportation)在《物流术语》中,对于运输作出如下表述:“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教学设计
![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e6f5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6.png)
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物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上下游产业链的法律法规逐渐丰富并不断变化,对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符合实际需要的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课程体系,是保障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规范物流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是以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为核心,旨在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能力。
主要目标如下:1.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2.掌握物流合同法、运输安全法、海关法规等物流业相关法律条款;3.熟悉物流企业日常实务操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识别、法律权益保护等基本技能;4.了解物流法律法规在国内外贸易、保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物流基础法律法规了解物流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包括物流合同法、运输安全法、海关法规、劳动法规等。
2. 物流运输合同法掌握物流运输合同法的基本内容和规定,包括物流合同的要素、签订、履行、违约责任等。
3. 物流行业实务操作学习物流企业日常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包括货物损失、保险理赔、货物索赔等。
4. 物流法律与国际贸易了解物流法律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应用和相关规定。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地考察等。
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手段1.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音响等;2.教学资料:课件、案例分析、教材、参考书等;3.实践操作:参观实地物流企业,实际操作环节的场景模拟等。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和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参与度、实践能力、成果展示等。
七、教学成果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他们今后从事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设计(1)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a3b0bc376eeaeaad1f330d3.png)
任务五
课内评价
1、总结物流法律法规知识点
2、组织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
10分钟
任务六
物流企业设立
1、提出工作任务:设立一家物流企业
2、组织讨论
1、每小组讨论设立不同物流公司
2、各代表阐述公司设立条件、程序
40分钟
任务七
课内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学生互评
15分钟
任务八
物流企业变更
1、提出工作任务:物流企业变更
教学设计
教师学历/职称
郑跃文/本科/高级工程师
所在部门/学院
独立主讲课程起止时间
2009年9月至今
教案内容
课程名称
物流法律法规
学时:32
第1-8学时
教学内容
知识模块一:认知物流法律法规
课型
小组讨论+讲授
本课时
教学目标
及要求
1、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较完整了解
10分钟
任务十一
其他形式的物流企业
讲授
提问
学生个别问答
30分钟
任务十二
上网查找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资料
安排学生上网查找指定物流公司,收集该公司法律运作模式资料
各小组完成调查报告,代表阐述。
90分钟
教学后记
本内容知识模块一:认知物流法律法规的课程设计,总课时为8课时,共分十二个任务。课程中采用工作任务化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以及上网查找资料,整个教学活动由一系列学习任务活动构成,由发布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学生围绕工作任务实施技能需掌握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总结学习,把学生能力培养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实现知识教学、工作任务实施技能等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坚持有效教学的原则,设计了课内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突出了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这一基本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引导法
听讲
5分钟
导入
简要叙述货物运输及货运运输法概念。
问题引导法
任务单
多媒体
听讲
10分钟
初步认知
通过北京某科技发展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要求学生分析水路货物运输法特点。
讲授
边讲边学
听讲
观察
15分钟
深化
学习水路货物运输法的特点及合同的概念。
讲授
边讲边学
听讲
35分钟
归纳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
能查阅和运用各种货物运输法规的各项条款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道路、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的相关内容以及合同双方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可以查询相关法规解决相应问题。
能
力
训
练
任
务
及
案
例
能力训练任务:
识别各种货物运输合同的内容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案例:
上海达畅物流有限公司道路物流运输法律纠纷
掌握物流法的概念及特征。熟悉物流企业法律制度,理解物流法律关系与物流合同。了解物流法的渊源及分类,了解我国物流法现状与发展。
能
力
训
练
任
务
及
案
例
能力训练任务:
1、课堂讲授物流的概念、起源、发展;
2、我国物流法律规范的现状和发展。
3、网上查找资料。
案例:
连锁超市公司及市内配送和市际运输物流公司的物流合作
[1]孙秋高,刘亚梅.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物流法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
[2]阿不都·瓦依提,孙秋高.《物流法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沈荣耀,高志和.《物流法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罗佩华.《物流法律法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物流法律法规实务》教学单元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首页设计
本单元课标题
物流法基础知识
授课班级
117103/104
上课时数
2
上课地点
教室
教
学
目
标
能力(技能)目标
认知目标
能描述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物流法律关系的三要素,能对物流法律规范进行正确分类。能签订物流服务合同。培养学生处理公司日常法律事务的能力。
教
材
及
参
考
资
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材:李彬.“十二五”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PBL应用性精品规划教材《物流法律法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6
主要参考书:
[1]孙秋高,刘亚梅.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物流法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
[2]阿不都·瓦依提,孙秋高.《物流法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对本课程做简单说明,讲明本单元学习目标和内容。
教师讲授
多媒体教学
听讲
5分钟
导入
从连锁超市公司及市内配送和市际运输物流公司的物流合作,分析双方形成的物流合同法律关系。
问题引导法
多媒体教学
听讲
观察
15分钟
初步认知
通过定义的解读,使学生了解物流及物流发的概念、特征。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听讲
观察
15分钟
深化
了解物流法律制度的分类
了解现代物流企业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了解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现状与发展。
课堂讲授后分组讨论
边讲边学
集体讨论
回答问题
35分钟
归纳
分组讨论不同物流企业的特点及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中的问题。
提问、归纳讲授
多媒体电化教学
互相点评、打分、回答问题、听讲
10分钟
总结
教师对讨论的情况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讲授法
学生成果拍成图片进行展示
教师对成果进行点评
听讲
回答问题
10分钟
作业
分组进行,通过企业走访和参观,网上查找资料等方法积累资料,形成小论文。
分组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教材阅读、答疑、质疑
分组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课外进行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首页设计
本单元课标题
[5]何辛,梁敏.《新编经济法使用教程(实训部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孟琪.《物流法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回顾与告知
回顾上节课所讲述的内容;讲明本单元学习目标和内容。
讲授
多媒体教学
听讲
5分钟
告知
讲明本单元学习目标和内容。
能
力
训
练
任
务
及
案
例
能力训练任务:
1、解释货物运输合同相关概念;
2、识别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的内容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案例:
北京某科技发展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教
材
及
参
考
资
料
教材:李彬.“十二五”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PBL应用性精品规划教材《物流法律法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6
主要参考书:
货物运输法概述、水路货物运输法
授课班级
117103/104
上课时数
2
上课地点
教室
教
学
目
标
能力(技能)目标
认知目标
进行货物运输合同的起草操作;具有准确理解合同内容、对水路货物运输相关法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了解物流货物运输及货物运输法的基本概念,及运输合同的签订内容、要求;水路货物运输法的概念级海上货物运输单证的内容。
[3]沈荣耀,高志和.《物流法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罗佩华.《物流法律法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何辛,梁敏.《新编经济法使用教程(实训部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孟琪.《物流法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
材
及
参
考
资
料
教材:李彬.“十二五”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PBL应用性精品规划教材《物流法律法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6
主要参考书:
[1]孙秋高,刘亚梅.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物流法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
[2]阿不都·瓦依提,孙秋高.《物流法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沈荣耀,高志和.《物流法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罗佩华.《物流法律法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何辛,梁敏.《新编经济法使用教程(实训部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孟琪.《物流法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分析法
讲授法
问题引导法
答疑与质疑
听讲
代表发言
集体思考
15分钟
总结
教师对演练和考核的情况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讲授法
教师对成果进行点评
听讲
回答问题
5分钟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首页设计
本单元课标题
道路、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
授课班级
117103/104
上课时数
2
上课地点
教室
教
学
目
标
能力(技能)目标
认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