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力训练对腰痛的治疗
核心肌群训练对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研究
核心肌群训练对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研究作者:张思远罗群志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年第12期摘要基于沈阳医学院2017—2018级男女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调研的数据结果,并对其治疗后进行VAS和JOA评分,观察核心肌群训练对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核心肌群训练;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干预研究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2-0101-03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results i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lumbar disc protrusion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of 2017-2018 inour school, VAS and JOA scores were performed after treatment to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re muscle group training on lum-bar disc protrusion of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core group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tervention study1 前言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同时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发生破裂,也因外力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的是髓核组织在其后方或椎管内,引起相互关联的脊神经根受到挤压或刺激,引出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等相应的临床症状。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病率占比最大的是腰4~5、腰5~骶1,约占95%[1]。
根据国内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状[2],目前有约20%的人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现象。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综 述·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梁健,施静,袁昕,唐树杰(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摘 要 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较为常见,核心稳定训练是其新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腰部疼痛症状。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主要通过增强核心区稳定性来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对核心稳定训练进行了概述,并对其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腰痛;运动疗法;核心稳定训练;综述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生率呈逐渐增高趋势[1]。
腰痛患者中多数为非特异性腰痛[2],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方法较多,核心稳定训练是其新疗法。
本文对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核心稳定训练概述核心稳定训练是一类通过强化核心肌群来增强核心稳定性的运动。
人体的核心稳定性主要依赖脊柱稳定系统,该系统由神经、肌肉和骨骼组成。
脊柱、骨盆及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人体的核心区。
核心肌群可分为整体及局部肌群,整体肌群主要包括腹直肌、腰方肌、竖脊肌及腹外斜肌,负责将局部应力分散至全身,并通过将负荷转移至骨盆和胸廓减轻腰椎的负担;局部肌群主要包括多裂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盆底肌,负责控制腰椎的曲度、刚度及稳定性[3]。
腰椎负荷的增加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腰椎负荷突然增加,核心肌群可强烈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以此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此外,核心肌群还具有杠杆支点的作用,可以减轻运动状态下关节的负荷,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
Akuthota等[5]研究发现,多种肌肉骨骼疾病与核心肌群薄弱有关,如腰痛、骶髂关节疼痛、髂胫束综合征及踝关节痉挛等。
核心稳定训练能够强化核心肌群、提高核心稳定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核心稳定训练的方式较多,包括借助健身球等不稳定器械及生物反馈设备进行训练等,随机干扰也是其训练方式之一[6-7]。
2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2.1 单纯核心稳定训练 有关单纯核心稳定训练治基金项目: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A020215102)通讯作者:唐树杰 E mail:tsj697@163.com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报道相对多见。
腰疼别不当回事四种方法养好腰
JIANKANG YANGSHENG│健康养生│腰疼别不当回事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宋飞低头刷屏、伏案办公、含胸驼背,是不少人典型的生活状态。
各大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颈肩痛、腰腿痛高发,年轻患者也越来越多。
腰痛的病人,首先应了解自己腰痛产生的原因,有无扭伤史,必要时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快速自查腰腿痛病因成年人群中,80%有腰痛经历。
但引起腰痛症状的因素有很多,程度较轻时可以在家快速自检,初步判断,查不出病因者应及时就医治疗。
能摸到痛点,按压会加重如果感觉腰痛部位比较表浅,自己能够按压到,施加压力后疼痛更加明显,可能是肌肉、筋膜、韧带的炎症。
这种情况应注意休息,放松肌肉、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姿势,可局部热敷或贴膏药。
位置深,活动受限如果在体表轻压没有明确痛点,但是腰部伸屈旋转活动受限,这有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功能紊乱引起。
病情严重的,可以拍片或做核磁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是小关节错位,早期可以试行手法复位,但超过1天就不建议大力推拿了,否则可能加重损伤。
腰痛伴随下肢放射痛所谓放射,是指沿着腰骶部一直向下至大腿、小腿或足部一条区域的“串痛”和麻木,甚至出现腿脚力量减弱。
这种情况可能是腰骶神经受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及时就诊,检查压迫原因和程度。
安静休息也有明显腰痛如果躺着放松的时候、夜间睡着时,仍然有严重疼痛甚至会半夜疼醒,而局部压痛可能不明显,尤其是有各类肿瘤病史的患者,最好去医院排除腰椎病变的可能。
易出现腰疼的人群以往,只有重体力劳动者容易出现腰痛。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也受这一问题困扰。
重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弯腰较多,或搬运重物的人,腰椎负荷过大,是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人群。
伏案工作者在各种姿态中,坐姿加上驼背对腰椎间盘后缘压力最大,日积月累,可能导致间盘退变、突出。
体重过大的人群脊柱是承担人体重量和稳定性的结构,其中颈椎和腰椎又是在此基础上承载较大活动范围的器官。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患者术后康复影响发布时间:2022-03-11T08:47:38.35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期作者:李洪波1 顾兴华2 [导读]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李洪波1 顾兴华2 1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56 2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医院 150056【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6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抽签法开展分组,对照组(33例)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比康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而OD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低(P<0.05)。
结论核心肌群训练与康复护理联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中,改善症状,提高腰椎功能。
【关键词】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re muscl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66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April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lottery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33 cases)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was combined with core muscle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JOA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DI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ore muscle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symptoms and lumb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Key words] core muscle group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care; Lumbar disc process 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数不断增多,且呈现出向年轻化方向发展,相关研究显示【1】,我国腰椎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腰部康复专项训练方案
一、引言腰部是人体重要的支撑部位,承担着全身大部分的重量,因此,腰部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为了帮助腰部不适人群恢复健康,以下提供一套腰部康复专项训练方案,旨在提高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稳定性、缓解疼痛,预防腰部疾病复发。
二、训练目标1. 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增强腰部稳定性;2. 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3. 预防腰部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三、训练方法1. 热身运动(1)扩胸运动:站立,双臂自然下垂,吸气时向上抬起双臂,呼气时放下,重复10次;(2)原地踏步:上肢摆臂,下肢伸直,同时脚尖绷紧,尽量与下肢成一直线,重复30秒;(3)腰背伸展:站立,双手放在腰间,吸气时向上伸展腰部,呼气时放松,重复10次。
2. 腰部核心力量训练(1)仰卧起坐:仰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腹部用力,慢慢坐起,再躺下,重复20次;(2)平板支撑:俯卧,双臂伸直,与肩同宽,脚尖着地,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持续30秒;(3)俄罗斯转体:仰卧,双腿伸直,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上半身向一侧转动,重复10次,换另一侧。
3. 腰部柔韧性训练(1)坐姿腰部拉伸: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地面,身体向前倾斜,双手尽量触地,保持30秒;(2)弓步拉伸:站立,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膝盖弯曲,另一只腿伸直,上半身向前倾斜,保持30秒,换另一侧;(3)髂腰肌拉伸:站立,一只腿向前迈出一步,膝盖弯曲,另一只腿伸直,上半身向同侧倾斜,保持30秒,换另一侧。
4. 腰部放松训练(1)热水袋敷腰:用热水袋敷在腰部,持续15-20分钟;(2)腰部按摩:用手指或按摩棒轻轻按摩腰部,放松肌肉。
四、训练注意事项1. 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预防运动损伤;2. 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用力;3.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劳累;4. 训练后进行适当的放松,帮助肌肉恢复。
五、总结腰部康复专项训练方案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稳定性、缓解疼痛,预防腰部疾病复发。
核心肌力训练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疗效观察论文
核心肌力训练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将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53 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30 例用核心肌力训练的方法训练腰腹肌的方法,对照组23 例,用传统疗法治疗患者,训练时间为4个疗程,每个疗程7d。
结果:两组均有改善,实验组比对照组改更明显(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的方法更有助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功能和疼痛改善。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20-02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lapse,lidp)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生率为4.7%~4.8%,男性多于女性,所以也是一种多发病[1],主要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腰椎3~4、4~5,腰5~骶1,如不及时治疗易成为缠绵不愈的腰腿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
lidp是引起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的常见病因之一。
运动疗法对于lbp患者肌力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并能够降低其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参加工作[3]。
笔者通过回顾分析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采用核心肌力训练方法治疗lidp的45例患者,观察他们腰椎功能的恢复和疼痛的缓解等情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就诊的53例lidp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在35~55岁,平均年龄49.6岁。
病程7d~10年,所有患者都经ct或mri做出明确诊断。
实验组30例,l3~4椎间盘突出者8例,l4~5椎间盘突出者13例,l4~5和l5~s1突出者9例。
核心稳定性训练与腰椎失稳导致下腰痛的治疗进展
随 着 生 活 方 式 的 改 变 , 代 人 比 以 往 更 多 地 忍 现
负荷 减少 , 为改善功 能 、 少疼 痛 的重 要手段 。如 成 减
收 稿 日期 :00— 4—1 21 0 1 作 者 简 介 : 小 烽 ( 9 2一)男 , 江 绍 兴 人 , 士 , 教 , 究 方 向 : 动 医学 与 体 能 训 练 。 朱 18 , 浙 硕 助 研 运
第 4期
朱小 烽 , 金 富 : 心稳 定性 训 练与 腰椎 失稳 导致 下腰 痛 的治疗 进展 刘 核
p te t r any du t te a o ma c n rl fm u ce i c a g o s i a tb lt r t e ha a nom a i l a ins we e m i l e o h bn r l o to o s l s n h r e f p n lsa iiy, a h r t n b r l smp e
何利用 核 心稳定 性训 练逐步 预 防和改善 慢性下腰 背
受 着慢性 下腰背 痛的折磨 , 而越 来越 多 的研 究显示 , 受慢 性下腰 背痛 困扰 的人 大多核 心肌 力较 弱 。恢 复 核心肌 力 可使下腰 背的稳 定性增 强和腰 椎所 承受 的
痛 已成 为康 复领域 的研 究热点 。
2 P eat n ,Ja ig U ies y ixn . E dp r me t ixn nvri ,Ja ig,Z a g,3 4 0 t h n 1 2 0,C ia) hn
Ab ta t oesa it riig i u l e t dt n lt iig i h rame to o a k p i L P) n fc ,L P sr c :C r tbly t nn s ni r io a r nn n te t t n flw b c an( B .I a t B i a k a i a e
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疗效的Meta分析
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疗效的Meta分析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因腰椎间盘进行性病变,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失去弹性由内向外突出,造成对窦椎神经和神经根的影响,引起以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LDH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好发于中青年人群,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近年来,LDH发病率显著提高并且趋于年轻化,国外相关研究显示,LDH发病率为2%~3%,35岁以上男性患病率为4.8%,女性为2.5%。
本研究中对核心肌力在LDH治疗中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
关键词:核心肌力训练;腰椎间盘突出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为LDH患者,符合《外科学》中关于LDH的诊断标准:多有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临床表现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硬脊膜囊受压变形等现象;②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核心肌力训练;③结局指标为临床治疗疗效,具体分为治愈及显效、有效、无效。
治愈及显效:腰部疼痛全部或基本恢复,或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改善率>60%;有效:腰部疼痛好转或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改善率在25%~60%;无效:腰部疼痛较之前无明显变化或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改善率<25%;④使用核心肌力训练在LDH康复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1.2排除标准①病案报道、综述、作用机制、临床前景等非随机对照试验;②对照组、观察组不符合纳入标准;③结局指标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没有;④重复发表的文章;⑤会议及学士论文等非临床实验文章;⑥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非单纯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或非单纯LDH者。
1.3 文献检索策略1.3.1 文献检索检索相关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等,以纳入所需文献。
检索策略为: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膨出”“核心肌力”“核心肌力训练”“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等关键词检索中文数据库;用“lumbar discherniation”“lumbar disc protrusion”“lumbar disk herniation”“Core muscle strength”“Core muscle training”等关键词检索外文数据库。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作者:张思卓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5期摘要研究目的:当前的社会状况更多的要求长时间的坐姿工作,生活及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很多人的工作方式不再是体力作业,而是办公室计算机作业,人们的锻炼量相对较少,导致腰部的错误及过度使用,越来越多的人表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则使肢体酸麻无力,重则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本文选取某医院康复科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经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实验组另外增加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所有患者经过JOA评分、VAS评分及ODI评分进行统计与分析,最后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增加核心肌力训练有显著效果,应该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核心肌力训练康复治疗运动疗法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1文献综述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变快,人们因为种种原因过度或者错误地使用腰椎,使得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患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
有数据表明,此症在男性中发病率为2.0%—7.6%,女性发病率为2.2%—5.0%,该比例还在逐年增大。
尽管此症对患者的生命不会造成造成威胁,但其导致的疼痛及腰部功能障碍会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严重者甚至无法步行,生活质量下降。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解释为腰椎间的各个部分,特别是髓核出现退行性变化,在外力作用下造成椎间盘中的纤维环破裂,致使髓核组织发生破裂位置突出或者脱出。
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椎间盘突出症的95%,主要表现腰痛、下肢放射性痛及马尾神经症状。
现今临床上的康复途径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规的康复治疗后患者容易复发。
本文通过运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的综合来观察患者的康复疗效,旨在探究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有效新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预防与降低此类病症的发生率。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非特异性腰痛是指腰部出现的疼痛症状,但没有明确的病因或病变,占据了腰痛患者的大部分比例。
非特异性腰痛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运动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非特异性腰痛进行功能评估,并介绍一些适用于非特异性腰痛的运动疗法。
一、功能评估1.姿势评估姿势是非特异性腰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正确的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和韧带的紧张,从而引起腰痛。
进行姿势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在评估时,需要观察患者的平衡性、站立姿势、坐姿姿势等,从而找到患者不良姿势的原因,进而制定改善姿势的计划。
2.腰部活动度评估腰部的活动度是判断腰痛病情的重要指标。
通过运动学测试,评估患者腰部的活动度,包括弯腰、扭转等动作,从而了解患者的腰部是否存在活动度不足或者过度活动等问题。
3.肌肉力量评估腰部周围的肌肉对于支撑和稳定脊柱至关重要。
进行肌肉力量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应用肌力测试,评估患者的腰部肌肉力量,并结合其疼痛区域,制定相应的恢复力量训练计划。
4.神经系统评估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比如感觉减退、疼痛传导障碍等。
需要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检测,以便了解患者神经系统的状况。
二、运动疗法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加强腰部周围的肌肉,增强稳定性,减少脊柱的负担。
适宜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行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2.核心稳定训练核心稳定训练是一种以锻炼腰部核心肌群为主的训练方式。
腰部核心肌群的强健对于腰部的稳定和支撑至关重要。
常见的核心稳定训练包括桥起和平板支撑等动作,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3.伸展训练腰部周围肌肉的过度紧张可能是导致非特异性腰痛的原因之一。
进行伸展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症状。
核心肌力训练对军人训练致下腰痛的干预效果
[3]谢素春,罗章平,李艳红,等.调督和胃针法联合超声波、中频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34(3):39-41.[4]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57-160.[5]黎敏婷,张正,宋雨轩,等.针刺联合大秦艽汤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J ].吉林中医药,2019,39(10):1381-1384.[6]潘伟娟,屈玉明,张天生,等.项部速刺与留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154-156.[7]肖红芳.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7):120-121.[8]孙钰,耿君,杨可,等.不同针刺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2):256-260.[9]叶一林,杨原芳,朱俐娜,等.隔牵正散灸联合挂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20,29(2):305-308.[10]钟倩,朱才丰,桂林,等.双针挂针疗法结合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9,38(4):58-61.(收稿日期:2020-11-19;修回日期:2021-01-20)(本文编辑:陈颂)文章编号:1005-619X (2021)07-0731-03DOI 编码:10.13517/m.2021.07.023作者单位:066100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骨科通信作者:于晓波核心肌力训练对军人训练致下腰痛的干预效果周立坤郭旖旎于晓波【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军人训练致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训练致下腰痛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交替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物理疗法,包括超短波、干扰电、脉冲激光、针灸、中频电疗等,健康教育内容教会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包括三点式支撑法、五点式支撑法、燕飞式。
核心肌力训练结合脉动治疗仪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2021年2月第18卷第5期•临床研究-核心肌力训练结合脉动治疗仪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效果师昉1李福亮1吕泽平21.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北京100075;2.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176[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结合脉动治疗仪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效果。
方法采用信封法将92例2016年7月一2019年7月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腰肌筋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对照组采用脉动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结合核心肌力训练与脉动治疗仪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炎症因子、疼痛的变化程度、身体损害程度及记录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琢、白细胞介素-6水平,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身体损害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遥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结论核心肌力训练结合脉动治疗仪治疗腰肌筋膜炎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及机体受损程度,改善患者腰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遥[关键词]核心肌力训练;脉动治疗仪;腰肌筋膜炎;效果[中图分类号]R2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1)02(b)-0117-04Effects of cor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ulsation therapy instru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waist myofascitisSHI Fang1LI Fuliang1LYU Zeping21.DeparLmenL of Rehabilitation,Dongcheng DisLricL FirsL People's Hospital of Beijing,Beijing100075,China;2.DeparLmenL of Neurology,Lhe Affiliated Rehabilitation HospiLal of National Research CenLer for Rehabilitation Technical Aids,Beijing10017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r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ulsation therapy instru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waist myofasciitis.Methods A total of92patients with waist myofasciitis admitted to Dongche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eijing from July2016to July2019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envelope method,with46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ulsation therapy instru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r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and pulsation therapy instrument.The curative effect,inflammatory factors,changes in pain,physical damage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record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琢and interleukin-6and the each dimension score and total score of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and physical damage index rating scale score were lower in both groups than befor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or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ulsation therapy instrument has a better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waist myofascitis,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ody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body damage,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Cor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Pulsation therapy instrument;Waist myofascitis;Curative effect腰肌筋膜炎是一种筋膜的无菌性炎症,主要是指[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18YCF2001700)。
排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观察
日 1 次,每次 45 min。每周 5 次。上述治疗方案疗程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为 3 周。
P<0.05 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照组 予传统针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①传 3.3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 VAS、OSW 评分及 FFD
统针刺治疗[8]:穴取双侧肾俞、大肠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阿是穴; 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 VAS、OSW 评分及
群训练,每日 1 次;观察组采用膀胱经双角度排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每日 1 次。两组于治疗前、治疗 3 周后进
行腰部疼痛视觉量表(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问卷表(OSW)评分、指地距离(FFD)比较。结果:两组治疗 后 VAS、OSW 评分及 FFD 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膀胱经双角度排针
排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 腰痛疗效观察
张颖颖 1,欧阳钢 2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1;2.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摘 要 目的:观察运用膀胱经双角度排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81 例 CNLBP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1 例、对照组 40 例,对照组予传统针刺加核心肌
有酸胀得气感为佳。膀胱经第二侧线予斜刺进针, 右端为 10,表示最痛,患者根据主观感觉疼痛程度在
针 尖 斜 向 内 侧 脊 柱 方 向 ,根 据 患 者 体 格 倾 斜 15~ 线 段 上 划记号并评分。② Oswestry 功能障碍问卷表
45°,以针尖触碰到横突或有酸胀感为佳。每条膀胱 (OSW)[9]:包括 10 个问题,每个问题依据疼痛影响功
慢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肌群肌力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
参 损 伤 或 者 手 术 后 如 能 早 期 开 始 康 复 训 练 可 以 有 效 地 减 [ 考 文 献 ]
作 者 单 位 : 京 积 水 潭 医 院 物 理 康 复 科 , 京 市 l 0 3 。 作 者 简 北 北 00 5 介 : 旭 ( 7) 女 , 北 武 邑 县人 , 师 , 要从 事骨 科 康 复 。 李 18 , 河 9 技 主
[ 图分 类 号 ] R 8 .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 — 7 1 2 1 ) 11 1 - 3 中 615 文 文 0 69 7 ( 0 0 1 -0 2 0 [ 文著 录 格 式 ] 李 旭 , 险 峰. 性 腰 痛 患 者 躯 干 旋 转 肌 群 肌 力 与腰 部 稳 定 性 的 关 系 E ] 中 国 康 复 理 论 与 实 践 , 0 0 1 本 郭 慢 J. 21,6
non pe ii o b c i M e h ds s cfc l w a k pan. t o Beor si xe cs he a f e lng e r ie t r py ( SET), 2 p te t ih hr c no p cfc o ba k p i r 2 a i n sw t c oni ns e ii lw c a n we e m e s r d t o a y s r n h o o em u c e r nksw ih Pr xo e r m e unci na pna v l a i ndt ani y t m n a u e he r t r te gt fc r s lsoft u t o m d Te gu d f to ls i le a u ton a r i ng s s e a d t or t b lt ft ow c w ih SET y t m . Therc r l to s a a y e . Re uls he c e s a iiy o he l ba k t sse i ore a in wa n l z d s t Thec r o a y s r ng h wa ostv l o er t r te t s p iie y c r e a e ih t e l als a iiy n p int ih c o c no p cfc l w a k pan ( o r l td w t h oc t b lt i ate s w t hr ni ns e ii o b c i r一 0 .87 6, P< O 001 . Co lso I r a ig . ) ncu in nc e sn t ot r t e he r a y sr ngt r h oftunk s i po tntt m p o e l c ls a l y i ate t ih c r ni on pe ii ow c pan s i m ra o i r v o a t bit n p in sw t h o c n s cfc l i ba k i. Ke r : c on cno p cfc l y wo ds hr i ns e ii ow a k pan;s ig e e cs he a bc i ln x r ie t r py; m u ce s r ng h; r t r s l te t o a y; s a lt t biiy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锻炼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锻炼
1. 伸展和热身:在开始任何锻炼之前,必须进行热身运动来预防伤害。
进行一些伸展动作来放松肌肉,例如靠墙站直并用手向上伸展,弯曲膝盖并放松臀部和腿部。
2.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例如快走、跑步和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增加新陈代谢并提高心率。
3. 瑜伽和普拉提:瑜伽和普拉提运动可用于加强腰肌,帮助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
4. 加强核心肌肉:核心肌肉包括腹肌、背肌和臀部肌肉。
通过加强核心肌肉,可以有效地改善腰痛和防止腰肌劳损。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和冷敷等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6. 避免重物:避免提重物或承重物,以减少腰肌劳损的风险。
7. 改变姿势:如果在座位上工作,应该选择一张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
同时,还应在工作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8. 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戒烟、平衡饮食等,有助于减轻腰痛和预防腰肌劳损。
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DOI:10.3760/cma.j.issn.0254 ̄1424.2018.06.015作者单位:322000义乌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内镜中心(朱林贞)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余列道)通信作者:朱林贞ꎬEmail:1559525090@qq.com 临床研究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朱林贞㊀余列道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ꎮ方法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ꎬ每组40例ꎮ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心理辅导ꎬ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骶管药物注射ꎬ观察组则辅以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及骶管注射联合治疗ꎮ于入选时及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ꎬ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㊁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ꎮ结果㊀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㊁平均功率㊁腰背屈/伸比值㊁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㊁积分肌电值㊁JOA㊁ODI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与对照组比较ꎬ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㊁平均功率㊁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㊁积分肌电值㊁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ꎬ腰背屈/伸比值㊁ODI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ꎮ结论㊀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ꎬ改善临床症状ꎬ提高腰椎功能ꎬ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㊁应用ꎮʌ关键词ɔ㊀腰部核心肌群训练ꎻ㊀骶管注射ꎻ㊀腰椎间盘突出症ꎻ㊀背伸肌群ꎻ㊀生物学特性㊀㊀腰椎间盘纤维环破损㊁髓核组织从破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ꎬLDH)的主要发病机制ꎬ能引起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1 ̄4]ꎮ由于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ꎬLDH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较低[5 ̄6]ꎬ目前物理康复干预和微创手术是治疗LDH最常见的方法[7]ꎮLDH发病与脊柱稳定性降低有关ꎬ而导致脊柱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核心肌群长期劳损而诱发肌力减退ꎬ因此加强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有助于改善LDH患者症状ꎬ缓解疼痛ꎮ另外骶管注射可通过药物发挥镇痛㊁抑制炎症反应和营养神经等作用ꎬ能明显改善LDH患者局部症状[8]ꎮ基于此ꎬ本研究联合采用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及骶管注射对LDH患者进行治疗ꎬ获得满意临床疗效ꎮ对象与方法一㊁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LDH患者80例ꎬ患者纳入标准包括:①腰椎MRI检查示L1 ̄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ꎬ伴有疼痛㊁功能减退等症状[9]ꎻ②年龄18~75岁ꎻ③腰椎间盘轻 ̄中度包容性突出合并坐骨神经痛或神经根受压体征ꎻ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ꎬ同时本研究也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ꎮ患者排除标准包括:①患有先天性脊柱畸形或先天性四肢畸形等ꎻ②脊柱或四肢有外伤史ꎻ③接受过手术治疗LDHꎻ④既往有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患ꎻ⑤有焦虑㊁抑郁等精神疾病ꎻ⑥髓核组织脱出或游离于椎管内ꎻ⑦脊柱或周围组织感染ꎻ⑧因不能配合㊁转院等原因导致研究中断等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ꎬ每组40例ꎮ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详见表1ꎬ表中数据经统计学比较ꎬ发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有可比性ꎮ表1 入选时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女年龄最小(岁)最大(岁)平均(岁ꎬx-ʃs)观察组402713337149.7ʃ10.5对照组402812317250.2ʃ11.7组别例数病程(月ꎬx-ʃs)病变部位(例)L2 ̄L3L3 ̄L4L4 ̄L5L5 ̄S1观察组4023.9ʃ8.7691411对照组4024.5ʃ9.1581314二㊁治疗方法入组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健康知识宣教㊁纠正坐姿㊁避免重体力劳动㊁卧硬板床及牵引等治疗)及心理辅导(如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并树立信心克服疾病ꎻ邀请1位家庭成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ꎬ掌握其心理动态ꎬ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疏导等)ꎻ同时2组患者还给予骶管注射治疗ꎬ术前确定骶管裂孔部位(术者用手指沿患者骶骨嵴自上向下摸ꎬ在骶尾联合处可触及一圆形凹陷处即为骶管裂孔)ꎬ消毒后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骶管麻醉ꎬ使用生理盐水将2ml2%利多卡因㊁200mg维生素B12㊁10mg地塞米松棕榈酸酯配制成20ml溶液ꎬ选用9号针头垂直刺入骶管内ꎬ注药前反复回抽ꎬ如未见出血则注入药物ꎬ注射完毕后消毒㊁无菌敷料包扎伤口ꎬ嘱患者平卧30min后再回病房ꎮ每周治疗1次ꎬ共治疗4次ꎮ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腰部核心肌群训练ꎬ具体训练方法如下:①单桥训练ꎬ患者取仰卧位ꎬ两腿间夹持枕头ꎬ患者单腿屈曲ꎬ伸直对侧腿ꎬ然后伸髋㊁抬臀ꎬ保持10s后换对侧肢体进行相同训练ꎻ②双桥运动训练ꎬ患者取仰卧位ꎬ两腿间夹持枕头ꎬ双腿屈曲ꎬ然后伸髋㊁抬臀并保持10sꎻ③仰卧抬腿训练ꎬ患者取仰卧位ꎬ并拢㊁绷直并抬起双腿ꎬ直至大腿垂直地面并保持5sꎻ④俯卧撑训练ꎬ指导患者使用双手掌支撑身体ꎬ双上肢与地面垂直ꎬ双下肢向身体后方伸展ꎬ脚尖着地ꎬ利用手掌和脚尖保持身体平衡ꎬ尽量使身体保持挺直ꎬ平起平落ꎬ练习20个俯卧撑为1组ꎻ⑤膝手平衡训练ꎬ患者在平衡垫上保持爬跪姿势ꎬ以一只手及对侧膝关节进行两点支撑ꎬ非支撑侧上肢及下肢抬起并练习伸直动作ꎬ保持10s后换对侧肢体进行相同训练ꎮ上述各项训练每天进行3次ꎬ连续治疗4周ꎮ三㊁疗效观察分析于入选时及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ꎬ采用BiodexSystem ̄Ⅲ型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美国Biodex公司出品)㊁Tele ̄Myo2400T表面肌电图仪(美国Noraxon公司出品)对患者腰部伸肌群生物学特征进行检查ꎬ具体检查指标包括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㊁平均功率㊁腰背屈/伸比值㊁平均功率频率㊁积分肌电值等ꎬ检测过程中患者取坐位ꎬ将动力仪轴心对准患者L5腰椎ꎬ旋转角度为50ʎꎬ固定测试附件及绑带ꎬ选取腰背伸肌作为目标肌肉进行腰屈伸等速(60ʎ/s角速度)向心收缩测试ꎬ记录腰背伸肌表面肌电信号及在60ʎ/s角速度状态下生物学参数ꎻ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ꎬJOA)评分[10]㊁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ꎬODI)[11]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分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ꎬVAS)[12]对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进行评定ꎮ四㊁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ꎬ采用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ꎬ2组患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ꎬ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ꎬ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ꎮ结㊀㊀果一㊁治疗前㊁后2组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分析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㊁平均功率和腰背屈/伸比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ꎬ其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㊁平均功率均显著增加ꎬ而腰背屈/伸比值则明显降低(P<0.05)ꎻ对照组治疗前㊁后其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㊁平均功率和腰背屈/伸比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ꎮ与对照组比较ꎬ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㊁平均功率显著升高(P<0.05)ꎻ腰背屈/伸比值明显降低(P<0.05)ꎮ具体数据见表2ꎮ表2㊀治疗前㊁后2组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分析(x-ʃs)组别例数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Nm)治疗后治疗前观察组4070.74ʃ14.3885.57ʃ15.48ab对照组4070.47ʃ13.5775.37ʃ16.36组别例数平均功率(W)治疗后治疗前观察组4029.58ʃ9.5842.57ʃ10.48ab对照组4030.82ʃ9.8433.58ʃ9.72组别例数腰背屈/伸比值(%)治疗后治疗前观察组4083.57ʃ12.7172.18ʃ9.12ab对照组4082.93ʃ11.9579.22ʃ9.46㊀㊀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ꎬaP<0.05ꎻ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ꎬbP<0.05二㊁治疗前㊁后2组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结果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㊁积分肌电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与治疗前比较ꎬ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和积分肌电值均显著增加(P<0.05)ꎻ对照组治疗前㊁后平均功率频率和积分肌电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ꎮ与对照组比较ꎬ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㊁积分肌电值均显著增加(P<0.05)ꎮ具体数据见表3ꎮ表3㊀治疗前㊁后2组患者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值比较(x-ʃs)组别例数平均功率频率(Hz)治疗前治疗后积分肌电值(μV)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038.82ʃ8.9247.37ʃ9.73ab102.48ʃ23.81124.82ʃ29.48ab对照组4039.12ʃ8.8142.38ʃ9.92104.38ʃ24.94110.84ʃ28.78㊀㊀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ꎬaP<0.05ꎻ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ꎬbP<0.05三㊁治疗前㊁后2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JOA㊁ODI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与治疗前比较ꎬ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JOA评分均显著增高ꎬ而腰椎ODI评分㊁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ꎮ与对照组比较ꎬ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显著增加ꎬODI及疼痛VAS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ꎮ具体数据见表4ꎮ表4㊀治疗前㊁后2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比较(分ꎬx-ʃs)组别例数JOA评分治疗后治疗前观察组4016.72ʃ4.0722.52ʃ3.18ab对照组4016.91ʃ3.8920.58ʃ2.94a组别例数腰椎ODI评分治疗后治疗前观察组4028.92ʃ7.5612.75ʃ3.72ab对照组4028.89ʃ8.0915.65ʃ4.47a组别例数疼痛VAS评分治疗后治疗前观察组404.53ʃ1.202.62ʃ0.62ab对照组404.48ʃ1.183.22ʃ0.58a㊀㊀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ꎬaP<0.05ꎻ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ꎬbP<0.05讨㊀㊀论目前临床针对LDH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镇痛或手术治疗ꎮ骶管注射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ꎬ发挥镇痛㊁营养神经㊁减轻炎症反应等功效[13 ̄16]ꎮ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骶管注射治疗ꎬ其注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㊁维生素B12㊁地塞米松棕榈酸酯等ꎬ利多卡因能有效缓解LDH患者疼痛ꎬ促使患者更加积极进行康复训练ꎻ地塞米松棕榈酸酯能抑制局部炎症反应ꎬ可减轻髓核及神经根受压迫程度ꎻ而维生素B12能营养神经根组织ꎬ有助于受损㊁变性髓核及神经根组织恢复ꎮ目前相关研究已证实骶管注射在LDH患者中的治疗作用[13 ̄16]ꎻ本研究结果亦显示ꎬ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骶管注射治疗后ꎬ其腰椎功能及疼痛症状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ꎬ进一步证明骶管注射对LDH患者具有治疗功效ꎻ但由于骶管注射对LDH患者腰背部肌群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ꎬ因此骶管注射治疗后患者远期疗效较差ꎬ病情容易复发ꎮ1987年Write等提出 脊柱稳定性 概念ꎬ认为腰部核心肌群是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主要肌群ꎬ脊柱稳定性主要依靠核心肌群维持ꎬ其稳定性下降与腰部肌肉易疲劳及收缩能力减弱密切相关ꎬ且机体腰痛程度与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失衡亦具有一定联系ꎮ因此有学者尝试通过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达到治疗LDH目的ꎬ但目前该方面研究较少ꎻ并且单纯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起效较慢ꎬ对LDH患者病变髓核㊁神经根等组织的治疗作用有限ꎬ致使部分LDH患者治疗后无明显疗效[17 ̄19]ꎮ基于此ꎬ本研究联合采用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及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LDH患者ꎬ获得满意临床疗效ꎬ在恢复患者脊柱稳定性同时ꎬ还能对病变髓核及受损神经根组织进行针对性治疗ꎬ从而改善患者脊柱生物力学性能ꎬ增强腰椎功能ꎮ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和平均功率是反映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的重要指标ꎬ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其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及平均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ꎬ提示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可通过增强腰背伸肌群肌力ꎬ从而提高脊柱稳定性ꎻ另外腰背屈/伸比值是反映肌肉肌力平衡和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关键指标ꎬ本研究结果显示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可降低LDH患者腰背屈/伸比值(在60ʎ/s角速度测试条件下)ꎬ提示核心肌群训练能通过提高LDH患者腰背伸肌群和拮抗肌群协调平衡能力ꎬ从而增强脊柱稳定性ꎮ平均功率频率和积分肌电值是反映肌肉疲劳程度的敏感指标ꎬ本研究2组患者入选时其平均功率频率和积分肌电值水平均较低ꎬ提示患者肌肉容易疲劳[20]ꎻ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ꎬ发现其平均功率频率和积分肌电值水平均明显提高ꎬ表明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有助于增强LDH患者腰部肌肉抗疲劳能力ꎮ综上各指标结果表明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可通过增强核心肌群肌力ꎬ提高脊柱稳定性及肌肉抗疲劳能力ꎬ辅以骶管内药物注射ꎬ能改善患部微环境ꎬ有助于受损㊁变性髓核及神经根组织恢复正常ꎬ从而提高LDH患者腰椎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ꎮ综上所述ꎬ本研究结果表明ꎬ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可有效改善LDH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ꎬ提高腰椎功能ꎬ缓解临床症状ꎬ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㊁应用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TschuggAꎬLoscherWNꎬHartmannSꎬetal.Genderinfluencesradicularpainperceptioninpatientswithlumbardischerniation[J].JWomensHealthꎬ2015ꎬ24(9):771 ̄776.DOI:10.1089/jwh.2014.5108. [2]KatoKꎬSekiguchiMꎬKikuchiSꎬetal.Theeffectofa5 ̄HT2Areceptorantagonistonpain ̄relatedbehaviorꎬendogenous5 ̄hydroxytryptamineproductionꎬandtheexpression5 ̄HT2Areceptorsindorsalrootgangliainaratlumbardischerniationmodel[J].Spineꎬ2015ꎬ40(6):357 ̄362.DOI:10.1097/BRS.0000000000000769.[3]KangSHꎬYangJSꎬChoYJꎬetal.MilitaryrankandthesymptomsoflumbardischerniationinyoungKoreansoldiers[J].WorldNeurosurgꎬ2014ꎬ82(1 ̄2):9 ̄14.DOI:10.1016/j.wneu.2013.02.056. [4]WangHꎬChengJꎬXiaoHꎬetal.Adolescentlumbardischerniation:ex ̄periencefromalargeminimallyinvasivetreatmentcentreforlumbardegenerativediseaseinChongqingꎬChina[J].ClinNeurolNeurosurgꎬ2013ꎬ115(8):1415 ̄1419.DOI:10.1016/j.clineuro.2013.01.019. [5]StromqvistFꎬStromqvistBꎬJonssonBꎬetal.Lumbardischerniationsurgeryinchildren:outcomeandgenderdifferences[J].EurSpineJꎬ2016ꎬ25(2):657 ̄663.DOI:10.1007/s00586 ̄015 ̄4149 ̄x. [6]ElkanPꎬSten ̄LinderMꎬHedlundRꎬetal.Markersofinflammationandfibrinolysisinrelationtooutcomeaftersurgeryforlumbardischernia ̄tion.Aprospectivestudyon177patients[J].EurSpineJꎬ2016ꎬ25(1):186 ̄191.DOI:10.1007/s00586 ̄015 ̄3998 ̄7.[7]NikoobakhtMꎬYekanineajdMSꎬPakpourAHꎬetal.Plasmadiscde ̄compressioncomparedtophysiotherapyforsymptomaticcontainedlum ̄bardischerniation:A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Neu ̄rolNeurochirPolꎬ2016ꎬ50(1):24 ̄30.DOI:10.1016/j.pjnns.2015.11.001.[8]解涛ꎬ高谦ꎬ郭雪园ꎬ等.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ꎬ2015ꎬ40(4):322 ̄325.DOI:10.3969/j.issn.2095 ̄5227.2015.04.006.[9]StienenMNꎬCadoschDꎬHildebrandtGꎬetal.Thelumbardischernia ̄tion ̄managementꎬclinicalaspectsandcurrentrecommendations[J].Praxisꎬ2011ꎬ100(24):1475 ̄1485.DOI:10.1024/1661 ̄8157/a000733.[10]ZhengCFꎬLiuYCꎬHuYCꎬetal.Correlationsof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ScoringSystemswithgaitparametersinpatientswithde ̄generativespinaldiseases[J].OrthopSurgꎬ2016ꎬ8(4):447 ̄453.DOI:10.1111/os.12280.[11]YuEMꎬNosovaEVꎬFalkensteinYꎬetal.ValidationofaRussianLan ̄guageOswestryDisabilityIndexQuestionnaire[J].GlobalSpineJꎬ2016ꎬ6(7):636 ̄639.DOI:10.1055/s ̄0035 ̄1570085.[12]HellerGZꎬManuguerraMꎬChowR.HowtoanalyzetheVisualAna ̄logueScale:Mythsꎬtruthsandclinicalrelevance[J].ScandJPainꎬ2016ꎬ13(12):67 ̄75.DOI:10.1016/j.sjpain.2016.06.012. [13]ManchikantiLꎬSinghVꎬPampatiVꎬetal.Comparisonoftheefficacyofcaudalꎬinterlaminarꎬandtransforaminalepiduralinjectionsinmanaginglumbardischerniation:isonemethodsuperiortotheother[J].KoreanJPainꎬ2015ꎬ28(1):11 ̄21.DOI:10.1186/s12885 ̄016 ̄2558 ̄9. [14]ChoHKꎬKangJHꎬKimSYꎬetal.Changesinneuroglialactivityinmul ̄tiplespinalsegmentsaftercaudalepiduralpulsedradiofrequencyinaratmodeloflumbardischerniation[J].PainPhysicianꎬ2016ꎬ19(8):E1197 ̄1209.[15]ManchikantiLꎬFalcoFJꎬPampatiVꎬetal.Costutilityanalysisofcau ̄dalepiduralinjectionsinthetreat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ꎬaxialordiscogeniclowbackpainꎬcentralspinalstenosisꎬandpostlumbarsurgerysyndrome[J].PainPhysicianꎬ2013ꎬ16(3):E129 ̄143. [16]ManchikantiLꎬSinghVꎬCashKAꎬetal.Effectoffluoroscopicallyguidedcaudalepiduralsteroidorlocalanestheticinjectionsinthetreat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andradiculitis:arandomizedꎬcon ̄trolledꎬdoubleblindtrialwithatwo ̄yearfollow ̄up[J].PainPhysi ̄cianꎬ2012ꎬ15(4):273 ̄286.[17]GaniyuSOꎬGujbaKF.Effectsofacupunctureꎬcore ̄stabilityexercisesꎬandtreadmillwalkingexercisesintreatingapatientwithpostsurgicallumbardischerniation:aclinicalcasereport[J].JAcupunctMeridianStudꎬ2015ꎬ8(1):48 ̄52.DOI:10.1016/j.jams.2014.08.002. [18]LequinMBꎬVerbaanDꎬBoumaGJ.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withstand ̄aloneTrabecularMetalcagesforrepeatedlyrecurrentlum ̄bardischerniationandbackpain[J].JNeurosurgSpineꎬ2014ꎬ20(6):617 ̄622.DOI:10.3171/2014.2.SPINE13548.[19]LiZꎬTangJꎬHouSꎬetal.Four ̄yearfollow ̄upresultsof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asrevisionsurgeryforrecurrentlumbardischerniationafterconventionaldiscectomy[J].JClinNeurosciꎬ2015ꎬ22(2):331 ̄337.DOI:10.1016/j.jocn.2014.06.098.[20]RamosLAVꎬFrancaFJRꎬCallegariBꎬetal.Arelumbarmultifidusfa ̄tigueandtransversusabdominisactivationsimilarinpatientswithlum ̄bardischerniationandhealthycontrols?Acasecontrolstudy[J].EurSpineJꎬ2016ꎬ25(5):1435 ̄1442.DOI:10.1007/s00586 ̄015 ̄4375 ̄2.(修回日期:2018 ̄01 ̄12)(本文编辑:易㊀浩)。
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腰肌劳损康复实验研究
第40卷第3期2021年6月福建体育科技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0No.3June2021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腰肌劳损康复实验研究邓宝1,杜熙茹2,邓俊臣1,董洛涵1(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以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健美操队15名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腰肌劳损康复训练。
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的腰部疼痛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障碍得到有效改善,核心区肌力显著增强。
结论:1.腰部疼痛程度可以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得到有效缓解,VAS指数在实验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动、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及训练后积极进行拉伸放松可使受试者的肌力、肌耐力明显提高,康复程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竞技健美操;腰肌劳损文章编号:1004-8790(2021)03-0070-05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 Study on Recovery of Psoas Muscle Strain by Core StrengthTraining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AthletesDENG Bao1,DU Xi-ru2,DENG Jun-chen1,DONG Luo-han1(1.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510500,China;2.Sch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r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06,China)Abstract:Taking15professional aerobics athletes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re strength training was used to carry out4-week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lumbar muscle str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ist pain was relieved,the waist dysfunction was improved and the core muscle strength was enhanced.Conclusion:1.The degree of Lumbago can be relieved effectively by core strength training,and the VAS index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p< 0.01). 2.Dynamic and static core strength training,and active stretching and relaxation after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bjects'muscle strength,muscle endurance,and the degree of rehabilitation.Key words:core strength training;competitive aerobics;前言核心力量来源于核心稳定性,早期用于医疗与康复领域,主要功能是维持脊柱的正常机制,从最初的脊柱稳定性理论成长为现今风行的核心训练理论,随后拓展到健身领域与竞技体育领域。
久坐不动易引起腰肌劳损不妨试试倒走和平板支撑
文/沈非
腰椎承载了上半身所有的体重,久 坐不动、缺乏运动、坐姿不正确都让我 们的腰部承受巨大的负担,尤其是现在 很多白领阶层,或多或少都患有腰痛的 毛病,腰痛年轻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为此,笔者特地采访了杭州市富阳区第 二人民医院骨科专家曹操,他认为,腰 痛既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又可能由其他 疾病引起,类似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
用。”一
坐累i
以腰自
进徜
宙
中进孑= 前脚乌
持直立,坚持直立的时间越长越好,感觉一下症状有无 减轻。 倒走和负跟站立锻炼对缓解腰痛有作用的话,还 可以穿一双前高后低的形体矫正鞋,更有助于纠正站立 和行走中不合理的姿势,锻炼腰背部的肌肉,促进腰背 部血液循环。 曹操提到,当工作需要久坐时,应坐高度适中的硬 板椅子,坐上去使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使背部紧靠椅 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减少腰部后伸,比 较舒适。如果椅子过高,可将双脚垫起来,也能起到同 样的效果。椅子的靠背要高至肩胛骨下面,以保护腰部。 此外,跑步达人也给我们支招。爱尚跑团的孙建 i卫坦言自己从来没有受过腰痛困扰,他说除了每天跑步 养生专家分别就肾虚、血虚和 气虚引发的腰酸开出了两大养生汤: (1)杜仲核桃汤 杜仲30克,核桃仁50克,猪 骨或肉排骨适量,文火熬汤。适用 于肾虚型,主要症状是腰酸膝软, 劳累后加重,甚至伴有脱发、头晕、 耳鸣。
腰痛怎么治疗?
下面几个简单的动作帮助上班族治疗腰疼,一起学学吧。 跳绳法:徒手跳绳,手脚动作要配合、协调。此动作可 活络气血,改善疲劳状态,坚持一分钟左右。 正步走:原地踏步,上肢摆臂,下肢伸直,脚尖绷紧, 尽量与下肢成~直线,尽量踢高一些,就像操练时正步走一样。 拍拍肩:腰部转动和拍肩相结合,右手掌拍左肩向左转, 另一只手的手背拍腰骶部的动作,反之亦然。因肩部有肩井穴, 拍打此穴可起到疏通气息、行气活血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微创术后应用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对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微创术后应用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对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发布时间:2022-09-27T11:57:13.14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3期作者:窦京彬吴小旭李春丽[导读]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微创术后应用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对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窦京彬吴小旭李春丽海军特勤疗养中心综合治疗科 266071【摘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微创术后应用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对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方法自2020年度5月至2021年度5月选择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后来我科室做康复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96例病人。
按照护理模式将病人纳入2组,每组均纳入48例病人。
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病人实施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
总结与探究2组病人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较低,差异明显,(P<0.05);(2)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V AS评分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究组术后1周V AS评分对照较高,(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4周V AS评分对照较高,(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微创术后护理中,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功能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脊柱病变,是因腰椎间盘神经压迫而导致病人发生神经功能损害症状[1]。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治疗方案为微创手术,微创手术虽然可以改善病人神经根压迫症状,但手术结束后病人椎间盘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为此要配合护理干预[2]。
我科室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分别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核心肌群训练康复干预2种方案,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20年度5月至2021年度5月选择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来我科室做康复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96例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肌群是指负责维 持脊椎稳定的肌肉群。
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 心、传导力量等作用,是 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 上下肢的活动、用力起着 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 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 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 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 定和支持作用。所以,凡 是姿态优美挺拔、身体控 制力和平衡力强的人,核 心肌肉群肯定受过很好的 训练。
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查是否有节段性的过度活动或者 弛缓,如果有这种情况就指导他们做一些屈伸侧向或者综 合行的运动来缓解
然后第一步对患者进行腹部深层肌肉的训练(正确的呼吸 训练,尽量不用外层肌肉代替如腹直肌)
第二步是深层肌肉和盆底肌肉的训练
第三步是将这些训练运用到日常生活动作中。
1.维持体质健美与预防损伤; 2.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3.对腰痛的预防及治疗; 4.用于康复训练:激活桥网状脊髓梀,防止骨盆及
躯干屈曲塌陷,提高稳定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输入 等。
5.应用于妊娠期妇女
腰痛(low back pain)是指一组下背、腰骶和 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持续12周
Norris认为,腹直肌是是最重要的躯干屈肌,腹横肌和多裂肌的训 练是腰部生物力学稳定性训练的基础,可以很好的减轻负荷,缓解 疼痛。
刘邦中等在对多裂肌在脊柱突然失衡时所起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当 脊柱突然失去平衡和稳定性时,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 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核心力量运动是控制慢性腰痛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以 减少约70%的背痛复发率。
目的:动员躯干深层小肌群参与运动,提高核心区 的稳定性。
内容:力量、稳定性、平衡性等能力 结化。 强度变化基本原则 -由稳定到非稳定 -由静态到动态 -由徒手到负重 每组重复次数10次以上,持续时间在20秒以上,
主动运动疗法是目前最有效和可靠的恢复肌肉功 能的方法。
在另一项对比实验中,Fa´bio Renovato Franc¸ a等对节段性稳定 性训练和单纯的腰部力量训练进行了对比研究,他们分别对两组患 者进行了针对腹横肌、多裂肌的训练(四点跪位,协同收缩训练) 和单纯的躯干力量训练。结果显示虽然两组训练对腰痛患者的疼痛 和功能均有改善,但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腹横肌的肌力,其效 果要好于单纯训练躯干肌肉的力量。
及以上定义为慢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以腰部一 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常给患者 带来长时间的生活负担并且几乎对患者生活的所 有方面都有影响,在社会生活和行为上导致严重 的后果和严重的功能受限。
仅有10%不到的腰痛能发现明确的病因,特异性腰痛 ; 90%的腰痛找不到明确的病因, 非特异性腰痛。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
腹内压的產生与腹腔中的流
体的力量有关,假设人体的躯干 是一个圆柱的话,顶端是横隔膜, 底部是骨盆底肌,圆柱的墙壁是 腹部肌群,透过这些肌群共同收 缩,整个圆柱的体积减小,那麼 内部的压力就会提高,即產生腹 内压。而且腹内压能给予脊椎各 方向的力量,达成稳定。
练习组数在2-3组。
PS:强度变换时机——当轻松做起20次或90秒增加 难度。
1.缓解表层肌群的紧张 2.激活失活的核心功能 3.正确的日常姿势
控制并保持身体的稳定 动作速度相对较慢 注意与呼吸配合
稳定脊柱、骨盆; 提高身体运动时的控制力和平衡力;
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 量输出和动作协调;
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预防运动中的损伤。
损伤:下腰痛、腹肌拉伤、腹股沟拉伤、 髋部肌肉拉伤、骨盆错位等
运动异常:步态异常、姿势对位异常、上 肢及下肢力量转移能力异常、不能有效完 成动作的加速/减速、不能抵抗外力等
研究指出躯干的稳定力量是取决于健全的静态及动 态部份。
在静态部分,指的是脊椎、韧带、筋膜与椎间盘; 动态部份则指腹内压及附著在脊椎上的拮抗肌群所
做的共同收缩。
(一)脊椎与韧带的构 造
此构造属於躯干的被 动稳定,包含脊椎、韧 带、椎间盘,在自然姿 势下,给予了少部分的 稳定功能(Solomonow, 1998)。
不当姿势
退行性变
肌肉功能紊乱
局部功能 紊乱
运动肌代 替
代替不完 整
稳定继续 恶化
运动肌损 伤
症状出现
腰痛产生过程
慢性腰痛治疗上通常是药物及物理因子止痛治疗。 这类治疗缺乏针对性,因此疗效不持久,患者时 常复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恢复腰背肌的正常 功能会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功能。
整体性稳定肌群(运动肌群):这类的肌群是属於较 表层的肌群,做动态大范围的屈伸,而且比较有力。 包含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前部、竖棘肌、 大腿及臀部肌群。
局部性稳定肌群:这类的肌群是属於较深层的肌群, 做较静态局部性的稳定,微调脊椎的姿势。包含多 裂肌、腹横肌、腰大肌、腰方肌、腹内斜肌后部、 横突间肌、棘间肌和迴旋肌、横隔膜及骨盆底肌。